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6: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第一篇: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2013级8班、10班语文学案(补充)必修一第一单元 《劝学》阅读材料

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王洪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最具生命力的。荀子无疑是古楚兰陵文化的开拓者,其积极思想光耀古今,教化千载,对于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劝学苍山”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作为苍山一中“传承荀子伟大教育思想,建设融创并进特色学校”课题组的子课题成员,我怀着对荀老夫子无比的崇敬心情,专程到荀子墓拜谒,濡染心性,以示“传承荀子教育思想、突出兰陵文化熏陶、培育全面发展人才”之决心。

时值暮春,到处莺歌燕舞,芳草萋萋,为了一份敬仰和虔诚,我乘单骑沐暖阳、临春风独自去兰陵拜谒荀子墓。按“礼”的方式,我徒步百米甬道,两侧石雕神像、手植松柏庄严肃穆,迎面而来的是高高耸起的大土丘,占地近一亩,周边用青石围砌,髙约一米,上面杂草丛生,前面两座石碑:左侧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补建荀子墓碑”,右侧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97年,该墓地被确立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看着眼前荒芜的景象,一阵酸楚涌上心头:“古冢潇潇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子墓。当时文彩凌星虹,此日茺凉卧烟露。卧烟露兮愁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唯有蛛丝罗墓门。”此《荀子墓》诗为明代宗二年(1451年)进士李烨所题。时至今日,荀子墓的荒芜与孤寂还是如此强烈地让我与李给事(中)感同身受。“倡性恶主张礼法三十二篇光照古今,承孔孟发展儒学两千余年功参天地”的荀公,在历史上一度受到排挤和抑制,如同今天所看到的——他最后栖身的坟地,是那样耐人寻味,令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二子持义虽殊,而同为儒家宗师,初无轩轾也。汉文帝时孟子列于学官,立博士传授,推崇有加,而荀子以与孟子微异其撰,既扬孟必抑荀,轩轾之判,自此始矣!”梁启雄之言,善也。汉代的统治者,普遍认为:孟子师子思(孔子嫡孙),子思师曾子,曾子系孔子的得意门生——孝文化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儒学一眿相承,是儒学思想的正宗传人。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与宗圣曾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并称“孔门四圣”,在曲阜及各地孔庙配享孔子。而战国末期的荀子,虽然融各家之长,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高扬儒家大旗,与时俱进,发展了儒家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隆礼重法”。但因其弟子韩非与李斯为法家之代表,加之“性恶论”貌似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相抵触,因而被指为旁门左道,非儒学正统;尤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为辅相,致荀子多为后代所诟病,《荀子》遂被历代人云亦云的陋儒弃之高阁,尤以宋明之间扬孟抑荀之风为最。

荀子思想中的“性恶”与“重法”等思想,虽为后儒所忌,为后王所讳,未能进入庙堂受拜祭之礼,但他作为古代著名哲人,不仅受到历代学者的崇敬,同时也受到当代学界广大识者的尊敬。荀学,由于长期被封建学者排除在儒家著作之外,而得以保全当时质朴而深刻的思想,如同一块流落山间的美玉,正等待我们去开垦,去欣赏„„

谭嗣同对荀子的评价:“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梁启超对荀子的评价:“两千年政治,既皆出于荀子矣,而所谓学术者,不外汉学、宋学两大派,而其实皆出于荀子,然则两千来,只能谓之荀学世界,不能谓之礼学世界也。”

毛泽东则指出:“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显然,众多学者和伟人对荀子推崇备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荀子光辉思想的重新认识,也是对一度遭到历史不公待遇的荀公的一种莫大安慰。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从“显学”走向了衰落,荀子看到了儒家思想丰富深厚的内涵和它的不切实际,决心改造它,不仅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而且从墨家、道家以至诸子百家中汲取营养,把“畏天命”改造为“制天命而用之”。把“食、色性也”阐发为“性恶”说。恩格2013级8班、10班语文学案(补充)必修一第一单元 《劝学》阅读材料

斯在《反杜林论》里说过,如果说性善与性恶都是唯心的,那么性恶更接近于唯物。荀子把“内省”“诚意”改造为十分接近唯物论的认识论,把感官感知的和“心”所“佂知”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同时又需要面对当时纷繁的现实。荀子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不仅给儒家思想打造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为后来儒家思想被汉武帝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尊崇,以至后来成为历朝国家的思想理论基础。荀子以孔子“仁”为核心,重视“礼”,重视人为地努力,重视圣人对世人的教化,并反对神秘主义,反对墨家的鬼神之说,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被统治者掩盖的儒家思想的精华。荀子的学生韩非以“法、术、势”把法家思想集大成,成为秦始皇开天辟地的立国之本。他的另一学生李斯更直接参与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国家的建立。荀子不是法家,但他的思想开法家之先河。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与“性恶论”至今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大家都意识到今天的现实是:中国是一个没有太深的宗教传统的国家。没有宗教,好处是注重实际,缺点是没有敬畏。“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人性自我,也是无恶不作的渊薮,因为上面再也没有约束了。在这样一个没有浓厚宗教传统,而又加速转入大型时代的国度,制度与法制,当然是根本,但又是不够的,儒学中的诗书礼乐之教化是不是可以在世道人心方面,发挥一点点作用呢?

今天的青少年正求“乐”若渴,你不让他诗书礼乐,他就怪力乱神。《荀子》作为本地乡土教材,在苍山一中的教育影响是得天独厚的,依然不失其庄严正大的理性内涵与生命本然的正当要求。在当代道德与文化正处危机之时,《荀子》的发掘与学以致用是重建“士文明”的要义,兹事体大,应从学生做起,“化性起伪”,将来的中国公民素质、社会风气、世道人心,才会有点希望。因而,“荀学”一名,退可守,进可攻,何乐不为呢?

由于信仰的缺失,拜金主义的膨胀,加之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拉大,幸福生活指数的下降,生存压力过大以及尊严的撕扯等等,造成人心失衡,心理问题成了社会特定阶段的痼疾,很容易萌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前段时间出现的针对校园的多起恶性事件,是社会问题长期积聚爆发的火山口。除了社会各界重视,学校自身加强防范外,还是要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否则,针对弱势群体的犯罪将成为活火山。

正如荀子所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意即: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人们都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因此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就会残杀陷害他人,忠诚守信的品德因此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礼义法度因此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出现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而最终出现**。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推辞谦让,遵守礼法,而国家最终走向安定太平。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

荀子豪不掩饰的阐述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也是他政治思想的出发点。荀子一方面重视对人们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常重视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其目的在于改变人性之恶。

荀子又在《大略》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2013级8班、10班语文学案(补充)必修一第一单元 《劝学》阅读材料

其用,除其妖。”荀子尚贤使能,主张政治清明,强调“礼”应以使人信服为本,同时告诫国君“为政不以礼,政不行”“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我凝望着荀子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万般思考中回过神来,向着景仰的先哲栖身之所默默地三鞠躬。先师之言,意犹在耳:“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也?”!

(山东省苍山县第一中学教师)

赢得身前身后名——拜谒荀子墓

王 杰

八月上旬的一天,齐鲁大地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我借到山东日照参加一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转道临沂,在临沂市委的冯华昕和刘勋建先生以及山东省委党校的张友谊教授的陪同下,驱车数十公里,穿小道过乡村,一路颠簸,拜谒了心仪已久的荀子墓。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曾游学于齐国,由于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多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相当于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祭酒,相当于院长,荀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科院院长。荀子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之久。公元前255年,荀子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 国春申君黄歇之聘,两次出任楚国兰陵令,前后达18年之久。在任期间,荀子勤于国政,施惠于民,政平民安,国强民富。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害,荀子遭到了罢免。于是定居在兰陵,从事讲学著书立说,著名的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约公元前230年左右逝世,享年84岁。荀子的著作及其一些名句名篇在当今社会仍然还时常为人们所咏吟和诵读。

荀子墓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约一公里处,苍山县位于苏鲁交界处、沂蒙山区南缘,素有“中国大蒜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美誉。过去,我只知道荀子葬在兰陵,但很少把兰陵与临沂与苍山联系起来。兰陵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更主要是有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所描述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我们到达荀子墓时,没想到县里、乡镇的十余位同志已经等在那里。下车寒暄后,顶着烈日,大家一边擦着汗,一边听女讲解员在介绍荀子以及荀子墓的情况。

也许是由于紧张的缘故,也许是平时来这里的人太少的缘故,这位女讲解员的知识储备显然不足,介绍起来磕磕绊绊。我宽慰她说,没关系,别紧张,她便越发紧张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来的时候,冯君已向基层同志介绍说,我是研究荀子的专家。专家实在是不敢当,但当我听完介绍后,我还是把荀子与孔孟思想的关系,荀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简略地向周围的人做了介绍,这时,我自己俨然成了一名解说员。

天接近中午,阳光依然灼热,四周的庄稼无力地耷拉着叶子,显得疲惫而无奈。我提出随便走走看看,顺便照些照片。当我环顾荀子墓四周,再想想近在咫尺的曲阜“三孔”,感觉历史似乎太不公平,同为一代思想大家,身后境遇竟如此不同。

荀子墓周围田野空旷,花草疯长,显然平时很少打理,荀子默默地躺在那里,荒凉、寂寞、孤单。荀子墓东西大约长10米,南北宽约8米,四周有一些树木衬托,与庄稼地毗邻而居。据说荀子墓原来比较大,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人为破坏,有四分之三被平为耕地。1990年县政府筹资进行重修,墓地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在封土周围用青石垒砌,高1米,周长1570米。墓前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所立,碑额篆书为“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模糊不清;另一块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所立,上刻有“楚兰陵令荀卿之墓”。据碑文载知,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6年)曾修过此墓。宋徽宗赵佶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后经兵燹,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2013级8班、10班语文学案(补充)必修一第一单元 《劝学》阅读材料

朝诗人李晔曾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此情景,遂赋诗一首,以表达心中之感慨和惆怅,“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想必现在的荀子墓比那时的“古冢萧萧鞠狐兔”、“惟有蛛丝罗墓门”要好得多吧!

荀子墓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我问荀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这么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没什么在苍山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时,县乡同志回答说,原来限于经济原因,对荀子以及其他一些文化名人并不重视,现在认识到尊重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因此,县里已下决心对包括荀子在内的历史文化名人加以整理、研究和保护,并准备成立荀子书院、荀子博物馆,并准备召开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荀子与中国文化研讨会,弘扬荀子思想。的确,在当前的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研究中,对荀子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孔孟,这一方面是由于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之间存在不同之处,更重要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人们往往把孔孟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而把荀子排斥在外,殊不知,没有荀子对孔孟思想内圣化倾向的扭转,没有荀子的隆礼重法,没有荀子把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没有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授,也许就没有儒家思想的今天。因此,研究儒家思想、中国文化,荀子是重要的一环。现在苍山县的领导认识到了荀子本身所蕴涵着的重大文化信息和价值,是一件十分可贺可喜的事情,但愿苍山县的荀子书院、荀子博物馆能够办成,但愿对荀子的研究能上一个新台阶,我衷心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篇:2013届高一语文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3、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激发崇高的情感。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2、认真诵读文章,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感情。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1日,他的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战友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赶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化学家肖苹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什么用达尔文的发现来比马克思的发现?

3、在评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时,作者说“豁然开朗”,而说以前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试揣摩“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这两个短语蕴含的意义。

4、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三)难点解读

1、有关文章结构

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

1、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

2、简述死者生平。

3、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3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

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

明确:

与基本结构相比,本文少了哪一部分?多了哪一部分?

原因推测: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诅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3.根据语境,选出加黑词释义不当的一项是()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开朗了。

B.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肤浅:表面的,不深刻的。C.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D.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卓有成效:效果十分显著、突出。

能级二

4、“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加点词语换成“去世”或“逝世”,好不好?为什么?

5、“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6、“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对画线所表达的“他”的情感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闻不问,置之度外

B.无动于衷,无怒于形 C.漠然处之,不予理睬

D.不屑一顾,极度蔑视

7、“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加横线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悼念玛丽•居里 [德]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也极端

第三篇: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3)

(一)语段点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2.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段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

A.即使 因此 甚至 而且

B.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C.如果 可是 从而 何况

D.如果 可是 从而 而且 4.第三段文字,从理论研究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热情赞扬了马克思的辉煌成就。

5.概括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________。

6.以上三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主要阐明什么

[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

B.强调吃、喝、住、穿的重要性。

C.物质决定精神。

D.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E.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意义。

(二)迁移过关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会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枝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一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选自徐迟的《枯叶蝴蝶》)

1.枯叶蝶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一片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答:它的目的是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2.枯叶蝶虽然很会伪装,却仍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1)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个字)

3.“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两项是

[

]

A.作者欣赏枯叶蝶的美丽,但又为它刻意伪装自己、活得虚假最终将要绝灭而感到惋惜。

B.国家禁止捕捉枯叶蝶增加了枯叶蝶的身价,导致了枯叶蝶的绝灭。

C.枯叶蝶变成枯叶的形态来伪装也许可骗得了它的天敌,但却骗不过最会装假作伪的一种生物人,作者这样写,蕴含了对人性的虚伪的悲哀和讽刺。

D.综观全文,作者固然为枯叶蝶善于装假作伪感到悲哀,但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热烈呼唤和追求。

E.“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愿望,因为生物常常采用伪装的手段保护自己,一切都显出真相是不可能的。

F.本文的结构洒脱而不失严谨,语言精粹质朴,蕴含深远,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参考答案

(一)1.类比 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

2.对比 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重大意义

3.B

4.广度 深度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6.论述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

7.D

(二)1.保护自己

2.(1)隐藏美丽的手段太“高超”或隐藏美丽的枯槁与憔悴(2)弄巧成拙或聪明反被聪明误

3.作者希望自己做人要活得美丽,活得真实(或活出真我)4.BE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第四篇:201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doc

语文: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空白(kōnɡ)肤浅(fū)

悼念(dào)卓有成效(zhuó)

B.驱逐(zhú)繁芜(wú)

豁然(huò)不可估量(liánɡ)

C.奠基(diàn)剩余(shânɡ)

诅咒(jǔ)浅尝辄止(zhã)

D.撰稿(zhuàn)忌恨(jì)

诬蔑(wǔ)双重身份(chónɡ)

【解析】 A.“空”读kònɡ;C.“诅”读zǔ;D.“诬”读wū。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诬蔑 悼念 豁然开朗 浅尝辄止

B.遵循 爱戴 水乳交溶 坚韧不拔

C.建树 回敬 永垂不朽 旁证博引

D.诽谤 诅咒 满腔热情 欢渡春节

【解析】 B项溶—融;C项证—征;D项渡—度。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6月17日是第1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长期与沙害斗争的拉锯战中,我国人民________出了一条科学防治、综合防治和依法防治的正确道路。

②在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反复强调创建“和谐社会”,令儒学者们极为兴奋。有专家认为,________儒学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人神化,传说是把神人化,这两者之间的________很难确切划分。

A.摸索 复兴 界线B.探索 振兴 界限

C.摸索 复兴 界限D.探索 振兴 界线

【解析】 “摸索”指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比“摸索”更自觉。“复兴”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振兴”指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某些事物的边缘,多用于具体事物。根据语境,①应选“摸索”,②应选“复兴”,③应选“界限”。

【答案】 C

4.下面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据悉,本次展览将延续到2007年7月29日,市民在此期间可免费参观。

B.深深的思念,渐渐的怀念。日子久了,她慢慢发觉,逝去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完美,他在她的回忆中思念常驻,永垂不朽,没有人能够代替。

C.由于以往的监督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充分,在遇到困难时,人大常委会对于一些问题和领域的监督可能浅尝辄止,现在这种全面公开,迫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必须向纵深推进。

D.在海滨线路方面,我市的上下川岛及阳江东方银滩独占鳌头,一家大小或情侣的戏水踏

浪,使旅途平添了几分情趣。

【解析】 A项“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B项“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在这里使用不恰当。D项“独占鳌头”比喻居首位或第一名,只能是一家,不能是两家。用在此处不恰当。

【答案】 C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解析】 A.改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C.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缺少主语。

【答案】 B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的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2008年5月24日,孙雯高高举起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她对火炬传递有着自己的理解:火炬传递现在不仅仅是传递激情、传递梦想的旅程,更重要的是要传递我们中华民族不屈服的精神。

【解析】 A项有歧义,“此”的内容指代不明;B项中误用否定词“否认”,使表达的意思相反,可改为“说”;C项属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安排了”“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D

第五篇: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4)

课内巩固

1.加点字注音

估量()诽谤()芜杂()豁然开朗()

悼念()勒令()空白()卓有成效()

譬如()嫉恨()衷心()得心应手()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②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地研究的。

A.探索以至浮浅B.摸索以致肤浅

C.摸索以至肤浅D.探索以致浮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B.在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种种议案,出神入化,喊出了群众的呼声。

C.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D.一些青年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就打退堂鼓,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耽误了多少青春。

4.“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句中加点词能否换为“去世”或“逝世”?为什么?

5.“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利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横线的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6.把下面一句话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但不可改变愿意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

悼念玛丽 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悼念玛丽 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许良英、范岱年译。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

7.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8.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

9.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

10.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

A.欧洲知识分子:

B.欧洲的现代:

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行文上有何异同?

高考链接

1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2005高考江苏卷)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1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高考全国卷一)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略

2.C 3.D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5.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死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有莫大的损失

7.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8.才智成就道德品质

9.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

10.欧洲知识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样的品质力量和热忱。

欧洲的现代:不能令人满意

11.两文都对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满赞颂和崇敬之情。《在》文抓住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特点写,着重写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悼》文则对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质上。

12.⑴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⑵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13.文段主要有两层意思: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修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从中提取最重要的词语,无疑应该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词基本能反映本段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供大家参考。

下载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