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推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教学方法 讨论法。教学媒体 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板书】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讲授新课】
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板书】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也可带领学生确定环保队队员、标志和活动时间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但是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矿产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初步学会评价其优劣。2.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煤炭、石油、金属矿产地的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初步学会就其问题寻求对策。4.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媒体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挂图,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投影片,中国政区底图(学生每人一份)。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导学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那么工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
【板书】
二、矿产资源 【讲述】矿产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矿产资源的情况如何呢? 【板书】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指导读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看出: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讲述】目前在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中,北方占近90%,南方只占10%,全国l/2以上的铁矿集中在辽、冀、川三省……
【学生概括】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而又相对集中。【板书】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提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同时,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负担。
【过渡】矿产资源按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刚才说到的煤、石油都属于能源矿产,大家说一说还有什么能源? 【板书】
二、我国的能源矿产 1.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讲述】我国能源矿产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煤储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指导学习】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煤、石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分布图。
【指导作业】把我国主要煤矿、油田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讲述】我国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煤、石油、电力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使学生形成紧迫感、责任感)【提问】如何解决能源不足问题。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寻找新能源。我国金属矿产情况如何? 【板书】
三、金属矿产 【讲述】金属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通常指铁(有时也包括铬和锰)和铁基合金。有色金属是除黑色金属外的其它金属。铁矿是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铁矿资源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的钢铁工业产品有什么?)【板书】 1.铁矿的分布
【讲述】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储量占我国的一半。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掌握主要铁矿的分布。【学生作业】把主要铁矿分布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板书】2.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讲述】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不仅储量丰,而且品种全。有色金属为我国发展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如炼钢时,若加入少量熔点高的钨、熔点低的锂、比重轻的钛,有磁性的钴等有色金属就能分别制成各种各样的特殊钢。用于宇航、国防及尖端科学技术等领域。
【提问】我国哪些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 【回答】稀土、钛、锂、钨、锡、锑。
【指导读图】读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适当介绍著名矿产地的特点。【学生作业]把主要有色金属矿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出示投影]看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图,要求同学们掌握的矿产名称、符号、位置。展示学生填图作业并给予表扬。
【教师启发】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如何利用?请大家讨论。【结论】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四、太阳辐射量在我国各地区的差异 板书设计
【二】 矿产资源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二、我国的能源矿产
1.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三、金属矿产
1.铁矿的分布
2.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四、太阳能
【课堂练习】(略)教学后记
1.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
第二篇: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⑵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
2、通过分组、利用多媒体手段、竞赛的方式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
3、通过玲玲和贝贝的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特征;
4、通过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归纳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变化的特征;
5、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家乡自然资源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现象、解决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难点:
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三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四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电脑视频〕视频介绍: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经典的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短片
〔学生讨论〕饮用,消防,洗澡,烹饪,清洁,种植,养鱼,云层保护地球,冰山储存水,调节气候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
〔电脑打出自然资源概况〕
〔教师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吗?它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学生: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就是自然资源)〔电脑打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的好,那么请大家把这个概念在课本中划出来。〔过渡〕: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的关键是什么呢?(学生: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老师〕:“很好!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
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 下面我来考考同学们是否已经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几组图片,一起来判断它们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
〔电脑打开多组图片〕
〔活动中的师生问答〕“巧克力”是不是自然资源?(不是,巧克力不是自然界的)那么“闪电”呢(有个学生回答:“是,因为它是自然界的。”其他同学这时纷纷说:“错了”。闪电不是,它现在不能提供福利。)〔老师小结〕:这就对了,判断自然资源必须要二个条件都具备:
1、必须是自然界的;
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比方说闪电,一直人们想方设法利用它,但是现在还没有利用,它还不是自然资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就可以利用闪电这样的资源了。
〔过渡〕自然资源有很多,那我们怎么进行分类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本p54第二段:自然资源的分类。“同时,朗读结束后看看屏幕,判断这些图片都是属于哪些类型的自然资源。同时我们就来个比赛,除了老师找出的这些资源外,同学们还能举出各类自然资源的其他例子,看谁举得多。
〔电脑出示各种自然资源的图片〕
1、气候资源:热能(太阳能),降水,光能,风能等等;
2、水资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等;
3、土地资源:山地、平原、耕地、农田、丘陵、草地等等;
4、生物资源:(动物资源: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植物资源:木麻黄、大米黄、多种桉树、银合欢、杨树等);
5、矿产资源:铁、锰、铜、铝、金、钠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补充): 能源矿:煤
有色金属矿:钼、锡、钨、锰、铅、锌、镍、铜、铝土、锑、镁、铅锌
黑色金属矿:硫铁、铁
建材:石灰岩、高岭土、花岗岩、金刚石、石灰石
非金属矿:硫、磷
6、海洋资源:海洋生物、盐场等等。
(当同学列出汽油时,其他同学可以说:”不是,汽油不是自然界的,是石油提炼的“)〔老师补充说明:”汽油是石油提炼出来的,所以不是自然资源“〕
〔电脑打出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老师小结和过渡〕:同学们非常的细心,在理解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资源都有什么特征。请大家看到大屏幕: 〔展出一段我国资源的材料〕资料: 我国有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因而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娱乐的胜地“。*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目前世界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60多种,这些矿种我国几乎都有,其中我国的钨、锑、锡、稀土、煤、石墨菱镁矿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我国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我国野生动物中有450多种兽类,占全球兽类总数的10.7%。另外,我国有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的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长臂猿、扬子鳄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老师〕: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哪个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五句话所反映出的我国资源状况?(学生踊跃回答:我国资源丰富)〔老师小结〕: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这也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一大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就有160多种,是世界少数几个矿种比较多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教师〕:接着我们再来另外一组材料: 〔展出另外一段我国资源的材料〕: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教师〕:通过以上数据,大家能否说出我国资源状况除了资源丰富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学生:人均不足)〔教师提问〕:我国是个资源大国,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人均不足呢? 〔学生踊跃回答后,教师总结〕: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终究还是有限的,我国的人口众多,居世界首位,平均起来就很少了。
[过渡] 最近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海口的汽油价格有什么变化吗? 讨论:同学说:”现在5块多一升了,好贵呀“ 老师:记得去年才4块多,你们知道为什么涨价这么块吗?(学生:能源有限呀!”)〔老师〕:这和燃料有限有关系,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同学们很关注生活,这很好!“ 〔电脑放映资料〕有资料表明:世界主要矿产的可开采年限约为:原油45年,天然气56年,金、银、锡、铅只可开采20-30年,铁矿石230年。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已探明的49种主要矿产的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1/2。据有关资料,我国部分矿产可开采年限,铁矿约70年,铜矿约69年,钨矿约15年,汞矿约18年,原油约19年等。如果不能找到可供开采的后备资源,它们总有一天是要用完耗尽的。因此人类一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找到更多的后备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不断地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用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来代替它们。这种种的资料表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教师表扬后小结〕: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好,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我们总结出了自然资源的第一个特征:
1、数量是巨大的,但是又是有限的。(电脑打出)〔过渡〕同学们请看屏幕中的”铜矿图片“、〔教师〕:这是一张”铁矿石",我国铁矿石的种类很多,根据矿石中的成分不同,我们进行了分类,最重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铁矿石常按其含铁量的高低分为富矿(含铁量高于50%以上)和贫矿(含铁量在45%~50%以下)。在现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中,97.5%为贫矿,平均含铁量为32.7%。大部分铁矿储量已被开发利用。我国铁矿的储量虽然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多数都是贫铁矿,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的质量存在差异。(电脑打出)自然资源的第二个特征:质量存在差异
第三篇: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 学案
实习学校:会城创新初级中学
姓名:黄X均
班级:初二(13)班
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自然资源”是八年级地理的第三章,也是将人类生活和人文环境相联系起来的一个章节。课标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课标还要求学生明白到,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都是来自于自然环境中的,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已有相当的感知。因此本堂课可以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去加深体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加深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感知水平,并上升到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学生初步学会正确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
难点:
1、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特征(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比如这间教室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自然资源,比如窗帘、桌子、玻璃等等。那么,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一下自然资源,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PPT]''学习目标'' [板书]''自然资源'' [教师]我们知道自然资源多种多样,那么同学们能说哪几种自然资源呢? [PPT]''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PPT]''什么是自然资源、定义'' [教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自然资源的定义,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的。一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什么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呢?水是不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呢?而那么电脑是不是?我手头上这支粉笔呢?二是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我们常见的闪电是不是自然资源呢?不是,我们都知道虽然闪电的能量巨大,但是现在人类无法利于它,所以它不是自然资源,至少目前为止它只算自然条件,当然不排除以后会成为自然资源。[PPT]''哪些是自然资源''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那些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板书]定义:''自然界中、能被利用''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它们会不会有一天全部耗尽呢?我找个同学回答。(学生回答)[PPT]''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自然资源)
[教师]可再生自然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阳光,它无时无刻都在更新;水呢,我们也学过了水循环,所以它们都是可再生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呢?譬如我们所说的煤炭,它们的形成可不是几百年这么短的时间,它们基本都上万年,所有对于人类来说,它们就是那种用完就没有的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
[PPT]''完成P45页活动(可再生?非可再生?)'' [板书]''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三、我国的自然资源
[PPT]''我国的自然资源'' [教师]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很多种自然资源都排在世界前列:土地第三、河流第六、矿产第三、耕地第四。。可以见到,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个特点是---总量丰富。但是,就如分苹果,一共就六个苹果,我拿两个;其它的都给你们„„明显是我更高兴。中国的资源状况就是这样,看着多,分起来就这么一丁点。很多人均资源连世界平均水平都达不到,所以我国自然资源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均不足。[板书] ''中国: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PPT]''节约资源(漫画)
[教师]''主要是简单解说一下,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堂小结
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课后练习
①P58活动题
②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定义:自然界、可利用
自然资源
分类:可再生、非可再生 中国: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教学难点
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1 授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查阅我国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有关知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方案二:播放一段我国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的视频,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页第一框什么是自然资源,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类型有哪些?(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天然宝石 皮革 羊毛衫 东北虎 煤油 水泥 农村沼气 阳光(4)图3-1塔里木油田和图3-2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的关键是什么呢?
(2)闪电将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有可能吗?
教师点拨: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入手
探究结论: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
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闪电一直人们想方设法利用它,但是现在还没有利用,它还不是自然资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资源了。(二)学习任务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主学习:阅读P54-P58五段文字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解决一下问题:(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又是有限的。(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由我国资源的有关材料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教师点拨:从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 探究结论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说不定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闪电等都将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有可能吗?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
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主要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是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六、教后反思
学后反思: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第五篇:湘版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全集
湘版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全集
]
课目
第1课 我喜爱的书
年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年级
(第一课时)
1.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
2. 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教学引入 3. 教学归纳引入:
书籍封面设计一般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见的方式是以图形为主,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其实,单纯以文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种可以进行设计的图形符号,同样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意味。
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
展示分析海报设计作品
4. 展示两组以文字图形设计的优秀海报并加以借鉴。分析作品中文字图形设计的大小、位置、形状、色彩变化及设计特点。
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实用的文字图形设计技巧,然后教师再升华总结。
更多从文字造型设计、大小变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组合图形等方面来考虑设计。
位置变化:
疏密、虚实、藏露、错落、上下、偏正、曲直、纵横、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对齐方式。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5.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封面布局的版式设计。
(尝试把文字都看成几何方块,注意大小、位置、形状、色彩的变化与设计。)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练习尝试
6. 学生动手练习尝试。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学生的设计探讨过程,引导学生寻找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更优化的制作表现手段。教师的引导不要演变成一种包办,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设计的欲望及提供努力的方向是教学辅导的核心。)
(第二课时)(课前用适合设计绘制的白纸包装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准备重新设计。)
分析书籍封面
1. 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
展示一组中外书籍封面。
总结学生练习
2. 回顾总结上课时学生练习的情况。
(教师针对版式设计问题提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建议。)
投影仪配合。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3.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尝试把文字看为主要设计元素,根据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对原有书籍封面进行再设计。
(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英文及其他文字符号也都属于文字图形设计元素。
提倡先设计几个创意草图,比较后再选择确定其中一个加工完善,完成正稿设计与制作。)
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学生分组练习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教师的引导侧重强化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封面设计。)
展示与评价
5. 作业展示与评价。
(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投影仪配合。
课目
第 2 课 苍松翠柏
年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欣赏作品:《松石图》
1.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潘天寿的《松石图》。(约5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特定造型特点及画面情境,教学中对比加入另一幅风格差异明显的松石图,宜简洁。)
教师设问:对比一下,两幅作品的画面在意境上给你什么明显不同的感受?
分析一下,为什么两幅作品会给你这种感受上较大的差异呢?
你觉得作品中的特定造型与画面的特定意境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学生看法,引出中国传统绘画以独特的笔墨技巧表现对象,传达不同精神寓意的特点。)
对比展示两幅写意松树作品。(可以局部放大)
学生自主欣赏松树作品
2. 学生尝试自主欣赏松树作品。(约5分钟)
(展现两幅松树为主的画面,注意作品技法风格与画面意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示两幅松树写意作品。
展年级上册
师生一起分析范画
3. 师生一起分析一幅松树范画的特点、临摹步骤与技法要领。(约5分钟)
(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学生分析的具体方向与角度。)
展示一幅松树范画。
学生临摹范画局部
4.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临摹范画的局部。(约5分钟)
(强调锻炼学生自己体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5. 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在试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及要点。(约5分钟)
学生临摹松树范画
6. 学生正式对一幅自己较为喜爱的松树范画进行临摹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出示三张不同风格与不同技巧难度的松树临摹作品,都不宜偏难。
纸张建议选用毛边纸,四开大小。
(建议部分学生画完一张后,教师在积极肯定与提出改进意见的同时,再发一张毛边纸,鼓励学生的绘画积极性。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辅导中的动态提示与补充。)
展示三幅松树临摹范画。
作业展示 7. 部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与教学小结。
投影仪配合展示。
1. 布置学生先用毛笔工具在八开毛边纸上试画出三棵松树的(第二课时)
试画出三棵松树的组合
组合变化。(约5分钟)
在复习上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入新课的教学内容,及时与真实掌握学生对组合变化的已有认识水平与运用程度。
观察、归纳作品中树木组合的特点与规律
2. 教师出示两张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作品中树木组合的特点与规律。(约5分钟)注意结合示意图来强化学生对树木组合基本特点的把握,同时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构图步骤习惯。
展示树木组合的示范作品。
学生分析试画作业
3. 教师出示几张树木组合变化的示意图,结合前面学生的试画作业,让学生尝试分析作业中组合变化的优劣。(约5分钟)
了解画山石的用笔、用墨与结构变化特点
4. 观察山石示范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山石的基本用笔、用墨与结构要点,了解山石组合大小、聚散等变化特点。(约5分钟)
松、石水墨画创作
5. 学生尝试以松、石为主体,创作水墨画。(约20分钟)
纸张选用毛边纸,四开大小。
教师出示几张适于初学者直接借鉴的松石小品范画。
(建议部分学生画完一张后,教师在积极肯定与提出改进意见的同时,再发一张毛边纸,鼓励学生的绘画积极性。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辅导中的动态提示与补充。)
作业展示 展示三幅松石临摹范画。
6. 部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与教学小结。教学评议可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适时举行小画展的办法,展示学生作业,激励学习热情。
投影仪配合展示。
课目 第 3 课 缤纷家用电器
年级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媒体运用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活动
1.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市场电器的调查活动。
主要调查内容:
a. 产品造型、色彩、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b. 不同设计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价格、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有何差异。
多种家电实物
大家一起分析调查的信息
2. 教师与大家一起分析调查总结的信息,初步归纳产品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调动每个调查小组参与到调查信息整理的竞赛活动中。)
投影仪配合展示。
优化原有设计的举例
3. 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对本小组调查产品再设计。
(教师先自己对一组学生调查的产品,参照调查得出的信息,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先对优化原有产品设计进行教学举例。)
展示产品设计效果草图
4. 展示一组马克笔绘制的产品设计效果草图,引导学生注意产品创意稿绘制的技巧。
展示产品设计效果草图。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5.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本学习小组调查的产品进行再设计,并画出创意稿。
注意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协作、交流。
产品的改进必须明确改进的理由,体现优化设计的价值。切忌脱离实际的盲目设计。
创意稿力求表达明确,力图展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提倡使用马克笔或水彩笔等结合黑色水性笔进行绘制。
提倡用简短的文字标注配合产品造型,提示设计的特点,提倡写出设计说明。
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展示学学生练习
6. 学生动手练习及教师辅导。
(第二课时)
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特点
1.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有机结合的特点。
展示一组设计作品。
2.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分析作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及创意特点。
展示一组设计作品。
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特点
3.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及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展示一组设计作品。
引导学生总结绘制效果图的简易技巧
4. 出示一组马克笔绘制的产品设计效果草图,引导学生总结绘制效果图的简易技巧。
a. 选择更能体现产品主要特点的角度绘制产品。
b. 用黑色水性笔勾画产品造型结构线。
c. 使用浅灰色的马克笔在体块转折处入手,强化立体感与质感。
d. 使用黑色马克笔勾画产品的外轮廓及装饰投影。
回顾学生练习
展示一组设计效果草图。
5.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生练习中值得进一步注意的设计构思问题及绘制技巧的差距。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6.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尝试设计一种家用电器,画出创意稿。
自己独立设计或者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协作进行。
设计的电器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创意稿力求表达明确,能够充分展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注意选择更能体现产品设计特点的角度绘制创意稿。
尝试运用简易技巧绘制创意稿。
提倡用简短的文字标注配合产品造型,提示设计的特点,提倡写出设计说明。
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学生练习
7. 学生动手练习及教师辅导。
展示及小结
8. 学生作业展示及单元教学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
课目 第4课 触摸美丽
年级 年级上册
展示学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学生介绍材质特性
1. 先检查学生课前收集材质的准备工作,然后请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材质在肌理与质感等方面的特性。(约5分钟)
实物材料
材料照片资料展示与分析
2. 借助影视媒体展示一些材料的照片资料。(注意图片的清晰,注意展示材质细部的放大图片。)(约10分钟)
教师着重对比分析一组材质的肌理与质感,强调不同肌理与质感给人感受的心理差异,帮助学生建立材料特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幻灯片展示几组不同材料的照片。
学生分析课前收集的材质
3. 请部分学生对课前收集的材质进行分析。(提倡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强化特定材质肌理与质感的不同感受,提示学生关注材料特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约5分钟)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收集的材料。
开展学习活动及提出相关要求
4. 布置学习活动一的要求及相关准备工作。(约5分钟)
提倡选择教师提供的绘画线稿为基础进行改造,如果自己独立选择参照作品,宜选择适合夸张变形及造型较简单的。
注意材质的加工、处理,使其能够更加适合体现改造后的造型,提倡根据特定材料特性,大胆改造画面原有造型。
注意利用适合的材质及拼摆方式展现你对特定造型对象的感受。改造完成后的装饰作品与参照作品造型上可以具有较大的差异或改变,但应利用材质来体现一定的视觉美感。
前后相邻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学生提供几幅简单绘画线稿,大小40厘米左右的硬板为拼摆装饰练习的基面。
注意每组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取运用团队协作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件美的装饰作品。
5.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辅导中的动态提示与补充。)
幻灯片提示学习内容及活动要求。
画稿及制作材料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课堂教学 1. 先整体评价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活动,然后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本学习小组制作的装饰作品。(约3分钟)
(注意提示学生重点从材料选择、加工技巧、拼摆处理、装饰美感等方面加以介绍。)
2. 教师从学生作品入手,着重对比分析几件利用不同材质合理搭配的优秀装饰作品。(约10分钟)
(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材料构成点、线、面的色彩、质感、肌理、疏密、形状、位置、大小、曲直等等形式对比的处理技巧,同时特别应当强调视觉艺术中对比与统一的原则,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特定材质的形式美表达技巧。)
3. 请学生自己尝试分析上课时装饰练习中在形式对比方面的优缺点。教师及时进行归纳补充与升华。(约5分钟)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幻灯片提示学习内容及活动要求。
新授及作业安排
1. 布置学习活动二的要求及相关准备工作。(约2分钟)
装饰造型的设计可较为具象,也可较为抽象,关键在于造型设计是否适合充分展现材质的形式美感。
更多考虑同种材质更多对比与变化的可能,不要急于使用更多的材质进行对比,注意把握对比与统一的原则。
前后相邻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学生提供几幅简单绘画线稿,大小40厘米左右的硬板为拼摆装饰练习的基面。
每组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取运用团队协作的力量,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一件更有创意与形式美感的装饰作品。
2.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在辅导中加以提示与补充。)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评估与课堂小结
学生评价自己设计装饰的作品。(5分钟)
(教师主要充当教学组织与引导的角色,同时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
课目 第 5 课 与米罗游戏
年级
媒体运用 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建立教学情境
(一)教学情境建立
时间:17世纪西班牙、中国新石器时代
地点:西班牙一所学校内 中国新石器时代阿木林酋长部落内
人物:米罗和他的学生(老师与学生饰)
酋长和村民(初二学生饰)
简单的服装饰品。
把握抽象艺术特点
(二)把握抽象艺术特点
A. 米罗先生正在用他特殊的方式教学生如何绘画——音乐教学联想法。
B.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抽象:
a. 是从各种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成为概念。
b. 笼统、概括:与生动具体相对,不具体,不具象的。
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很多美术家可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可用绘画作品为题材,绘画也可采用音乐性标题。
电子琴演奏。
认识平面——浮雕
(三)认识平面——浮雕(半立体)
A. 接下来,请同学们先看灯片,首先把音乐中的音符与绘画中的点、线、面进行一种对比。
B. 第二步:老师弹奏一下音符,同学们试图想一想,用纸画下来。
同学们以三种方法来画抽象的作品。
方法一:几何体的组合。
方法二:强调物体的骨架、主体。
方法三:点、线、面的结合。
把以上三种方法组合起来,你就可以画出一幅很有装饰性的抽象作品来。
C. 第三步:老师弹奏第二遍,请学生上台用颜料直接挤、绘在画纸上。
D. 第四步:下面老师弹两首曲子,同学们第一遍可用笔画,第二遍请几位同学上台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张浅浮雕作品。
曲子A:美国歌曲《雪绒花》
曲子B:中国歌曲《潜海姑娘》
演示幻灯片。
学生讨论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用琴声表现时空隧道,侧面介绍米罗的一些作品。
(第二课时)
欣赏作品,同时,造型从平面过渡到立体
体
(一)欣赏作品,同时,造型从平面过渡到立
演示音符变化的幻灯片。
A. 米罗先生带着几位得意门生,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阿木林部落内,现在是中国阿木林部落。(情景剧表演)
B. 介绍米罗的抽象作品。
a幅:这幅作品叫“光辉翅膀的微笑”
b幅:这幅立体作品的名字叫“人物”
画家作品
提问:大家可否在这幅画中看到什么?
引导学生做立体抽象作品
(二)引导学生做立体抽象作品
A. 老师配打击乐,两个学生跳舞,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
B. 学生动手制作。
提问:大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学生即兴表演
(三)学生即兴表演
A. 学生上台解说自己的作品内涵。
B. 小组协商合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作品及自编小剧目
小结、下课
(四)小结、下课
创作应该点到为止,这样才能保持抽象艺术的魅力。今天我到阿木林部落玩得很高兴,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抽象艺术家,那就是你们。希望以后你们用身边任何材料都能做出美好的作品来。
课目
第6课 光影的交响
年级
媒体运用 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一、引入课题
用同一景物的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安徽民居天井的彩照转换为黑白照。
视觉情感体验
二、视觉的情感体验
1. 欣赏生活中的三张摄影作品,理解其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通过音乐的通感加强体会。
①画面中哪种色彩元素占的比例大?
②它给你带来什么视觉感受?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视觉效果?
小结:画面中黑偏多,多有厚重、跳跃之感;灰偏多,多有朦胧、含蓄之感;白偏多,多有明快、活泼之感。
产生不同的影调的主要原因有:光的方向、光的强弱等。光线强,影调清晰;光线弱,影调朦胧;顺光,白偏多,影调明亮;逆光,黑偏多,影调厚„„
2. 感受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运用光影的黑白灰变化赋予画面生命力的。
作品赏析:厚重而寂静的山间夜色,迷蒙的雨中街景,炽烈的高原景色。
《牧归》《晨》《雪景》三幅风景照的欣赏。
《雁荡山下村舍》
《苏联街中雨景》
《拉萨高原》三幅风景画的欣赏。
画面简洁描绘
三、画面简洁与概括的描绘
1. 引入教材上的彩照《沙漠》,谈谈它带给大家的视觉感受。
体会并谈谈照片带给自己的感受。
2. 转换成黑白效果,分析构图韵律主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3. 用简洁的黑、白、灰三色概括画面。
4. 简洁地描绘照片中的影调关系。
5. 活动一:将自己课外收集的风景照片或风景画用单色工具进行概括与描绘。
6. 展示并简要评析两幅优秀的学生练习,老师对线条、黑白灰的处理进行简洁的示范性修改。
优化描绘的基本步骤。用概括的线条与块面将黑白灰三调子进行整体的描绘。
漠》转换为黑白效果。
分析其韵律线。
进行黑白灰分割的简洁的素描稿描绘,为未收集作品的同学提供列维坦的作品以供临摹。
切换到视频展示仪上进行分析和老师示范。
空气透视规律
四、空气透视规律
1. 欣赏丽江风景照片,体会其中黑、白、灰组合的形式韵律。
2. 透视规律分析,重点分析空气透视规律。总结: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3. 展示空气透视规律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4. 活动二:对画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较好地体现空气透视规律。
彩照《沙5. 展示两幅优秀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尝试让学生上台进行修改。)
丽江的风景照欣赏及空气透视规律的总结。
提供列维坦的作品以供临摹。
切换到视频展示仪上进行分析和学生示范。
韵律的表现
(一)五、韵律的表现
1. 再一次对照片和画面的韵律加以体会。
2. 活动三:对画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描绘和修改,更好地表达画面或照片的视觉情感体验。
3. 展示学生练习中黑白灰处理更有韵律层次感的作业,作者谈谈对画面艺术处理的感受。
展示列维坦的作品以供临摹。
切换到视频展示仪上进行分析和学习。
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情感导入
一、情感导入
欣赏凡•高的作品《夜间露天咖啡座》,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光影构成方式,对应讨论画面带给人的情感体验。
展示油画《夜间露天咖啡座》及细部。
光源的表现
小结:强烈的光线包围了咖啡馆的平台,远处是一片灯光昏暗的住宅,晴朗的星空发出的是弱光。寂静的、深蓝色的夜色中,咖啡座给人以阳光、明亮的感觉,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画面构图
二、画面构图
1. 《夜间露天咖啡座》的咖啡座处于画面中间偏左位置,避免了画面死板;街道延伸较长,使咖啡座处于视觉中心,使画面空间有了深远的感觉。
2. 作品《威尼斯》欣赏。分析合理安排主体景物的位置,对体现画面创作意图的辅助作用。
将背光和受光的两面墙置于画面的左右方,而强光下建筑物的投影既给画面增添了情趣,又使画面达到了构图和视觉上的平衡。
3. 活动四: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照片,根据自己对画面的情感体验,注意画面韵律表现及主体物的位置的处理。
4. 展示部分构图较好的学生作品,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师生共同为之提出修改意见。
《夜间露天咖啡座》创作草图。
作品《威尼斯》欣赏。
展示两幅校园内风景照片供学生描绘。
空间立体感
三、画面的空间立体感
1. 《夜间露天咖啡座》创作草图中,不同远近的住宅的光影与形状有何变化?
光影随着街道的延伸,越远越暗,即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近实远虚的空气透视规律。形状上的变化则是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2. 学生自主欣赏《拉纳地区的山路》:中景的树刻画细致,对比强烈;越远树越小,且对比越弱,越模糊。使画面有视觉延伸之感,即空间的立体感。
3. 活动五:将构好图的画面,在把握好基本明暗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具体细致的明暗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立体感。
4. 展示、评价学生作业,进行适当的示范和修改,提高学生处理画面空间立体感的技巧。
《夜间露天咖啡座》创作草图。
作品《拉纳地区的山路》欣赏。
展示两幅校园内风景照片供学生描绘。
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情感导入
一、情感导入
列维坦作品《路边的枯树》和凡•高作品《放羊柳树下》比较,两幅作品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同样是画树,为什么画面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感觉?(树的外形、质感、描绘方法、所运用的绘画工具„„)
列维坦的作品《路边的枯树》和凡•高的作品《放羊柳树下》。绘画工具
绘画工具
二、绘画工具
1. 《山坡枯树》《风景》《老松》等作品的欣赏和比较。
小结:不同的工具描绘出的景物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木炭笔快速、较适合描绘大的明暗关系;钢笔层次分明,线条清晰;铅笔细腻,层次丰富,可进行立体感强的事物的塑造。
2. 提供几棵不同的树的照片,请学生谈谈运用哪些工具进行描绘最合适。
3. 活动六:选择合适的作画工具描绘一种树,并表现出你对这种树的感受。
4. 展示学生作品,共同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质感描绘表现不够生动、合理的原因。
作品《山坡枯树》《风景》《老松》欣赏。
展示三种不同质感的树的照片。
表现方法
三、表现方法
1. 用木炭笔示范修改其中一幅学生作业,同时讲解描绘的方法,如皴擦等技法。(《林间小路》欣赏。)
2. 请学生谈谈钢笔的运用方法:短线描绘、长线平铺等。(列维坦的《路边的枯树》和凡•高的《普鲁旺斯的果园》欣赏。)
3. 体会和分析铅笔的描绘技法。(凡•高《放羊柳树下》和萨夫拉索夫《水中树的倒影》欣赏。)
4. 活动七:选择适当的绘画工具,对你所描绘的树,进行进一步的技法上的修改。
作品《林间小路》欣赏。
列维坦的《路边的枯树》和凡•高的《普鲁旺斯的果园》。
凡•高的《放羊柳树下》和萨夫拉索夫的《水中树的倒影》。
韵律的表现二
四、韵律的表现
1. 欣赏、回顾《拉纳地区的山路》《放羊柳树下》等作品,体会画面的韵律和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2. 活动八:完善“活动五”已完成的作业,加强自己对画面情感体验的表达,注意画面空间的远近大小、虚实和影调的处理。
提供校园内两幅风景照片供学生体会和描绘。
拓展生活
五、拓展生活
希望同学们课后养成用自己的慧眼发现生活美的习惯,并多用相机、画笔捕捉和描绘美的事物。
课目 第7课 多彩的风景
年级
媒体运用 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学生探究
演示导入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式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1. 教师用光源色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2. 教师用环境色彩来改变白纸盒的颜色。
3. 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白色纸盒备用。
投影仪、不同颜色透明色纸及不同色彩衬布。
切入正题
1. 欣赏风景图片(播放音乐)。
2. 请学生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倾向。
多媒体播放音乐。
深入探究
1. 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景物中物体的色彩往往多种多样,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的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
有白色色块的风景画。
多媒体同时展示多幅证实总结
2. 教师从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间面中拖出色块,请学生来判断、分析,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并总结规律。
①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②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③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的反光。
教师提供风景图片,并标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间面、背光面。
多媒体展现自然风光照片资料。
多媒体演示从景物中拖出的色块。
多媒体展示拖出色块的构成色相。
多媒体先展示教师演示用蜡笔调色的方法。
练习讲评
①请学生上台演示用蜡笔调和色彩的方法。
②学生在座位上练习用蜡笔调色。教师随堂辅导并讲评。
(第二课时)
情感体验
一、让学生感受一段乐曲的情景。让学生谈体会。
二、教师改变原乐曲的节奏和乐器,用古筝演奏一段,请学生谈体会。
切入主题
三、总结:改变乐曲的节奏,乐器可改变乐曲的形象。学生感受画面的意境。
1. 《迷人的夏日》(原作)
2. 《迷人的夏日》(改变笔触与色彩对比)
3. 总结:不同的色彩对比和笔触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情绪,也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展示风景画《迷人的夏日》原作以及改变后的效果。
运用知识
4. 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
绘画步骤:
(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
1. 安排构图(展示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
2. 画出主要色块。
3. 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多媒体展示不同意境的画面。
练习
学习活动:
1. 学生选择图片,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运用蜡笔绘制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师随堂辅导。
多媒体播放教师的绘画步骤。展示不同的构图方式。
评价 2.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讲评
3. 展示、评析学生作业,并将优秀作业镶入镜框挂在教室里。
知识拓展
4. 展示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初步比较一下不同的表现手法,为《绚丽的阳光》一课作铺垫。
课目
第8课 绚丽的阳光
年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年级上册
多媒体播放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景画。(第一课时)
活动导入
一、活动导入
展示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的校园景色,请学生感觉照片上的色彩,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和色彩成分比例。
小结:大家的感觉和分析是否完整和准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作品,看看画家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色彩瞬间的印象的。
自拍本校的色彩感觉较强的风景照片。
作品欣赏
二、作品《日出•印象》欣赏
1. 画面的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旭日朦胧的光色,船、物、大气、水、阳光交融成一片。
2. 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
①光源:橙红色,天空受光照射变成橙色,水面有的直接变成光源色,受影响有的偏黄,有的偏紫。
②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银灰色的海面,在光与物的影响下,色彩丰富多彩。
③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地排列上去,看上去有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欣赏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
活动对比
三、色彩分析
活动:请再一次感觉校园的照片,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及色彩成分各占多少。
小结:欣赏了作品《日出•印象》后,我们再一次感受照片的色彩成分,同学们对照片的色彩有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分析,同时还发现,绘画色彩绝不是简单的物体固有色的明暗变化。《日出•印象》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个标新立异的画派——印象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为什么说是标新立异的画派呢?让我们一起来比较几幅作品。
自拍本校的色彩感觉较强的风景照片。
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
四、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 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印象派前的作品《石桥》《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以棕色调为主,重点欣赏《卖水的人》,分析画家对写生色彩的认识,即固有色的明暗变化。印象派的作品《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调有的温暖,有的偏冷,色彩丰富,光与色交融,画面具有生命力。
2. 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印象派前的作品《父亲的肖像》和印象派的作品《打阳伞的女人》进行比较。前者像是在永恒不变的光源下描绘的;而后者则让人不得不叹服阳光这个无形的东西,被画家莫奈描绘得具体而具有生命力。
3. 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画家莫奈的作品《卢昂教堂》与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和《芭蕾舞预演》欣赏。
欣赏《石桥》《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
欣赏《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
《父亲的肖像》
《打阳伞的女人》
欣赏莫奈的作品《卢昂教堂》四幅与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和《芭蕾舞预演》。
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结,布置课后学习活动
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等。每位画家都有自己关注的题材,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老师提供的有关书目和网站搜集资料,对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进行了解、总结和归纳。下节课,我们将由每一小组组织一个话题,进行演讲,通过对印象画派中某一位画家的作品的评析,加深对印象画派的特征的理解,体会画家的艺术风格。
提供印象画派相关的书目和网站。
(第二课时)
活动链接
一、活动链接(已完成)
课余,同学们已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有关印象画派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各抒己见,共同走近艺术家的作品。
为学生收集大量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品,为欣赏、评析提供良好的平台。
即兴演讲
二、即兴演讲
1. 各小组进行即兴演讲,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④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辩驳。
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
总结
三、总结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