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一比的教案
单元目标:
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单元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单元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课时安排: 3课时 比一比(长短 高矮)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教具: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预习P6比一比。教学后记:
1本节学生对大小的比较容易掌握,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1 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
那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各种笔、橡皮、直尺)
2、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3、我们终于帮助小玲解决难题了,你们真是爱助人的好孩子。
4、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第二篇: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 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小明家做客。妈妈切西瓜招待大家,妈妈请小明把西瓜分给大家,你看每人一块,够吗?(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分西瓜情境图。
二、组织活动,进行探究。
㈠判断够不够分,理解“多少”的意义。
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判断够不够,并在组内说明理由。提供素材:圆片和三角形。
2、小组活动汇报。
1、学生独立思考后,也许会有如下理由: ⑴看看就觉得西瓜比人多,够分。
⑵数数,数出西瓜有8块,人只有6个,一人一块,还多出2块。⑶分一分,一人一块分好后,还有两块多。
假如学生判断不够分就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帮助。
3、揭题。
比较西瓜的块数和人数,结果我们发现西瓜比人多,人比西瓜少。所以 一人一块,已经够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比物体的多少。㈡操作学具分西瓜,初步认识“一一对应”: ⑴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了西瓜够分,那你会分吗?请用学具代替小朋友和西瓜,试一试吧。
学生用圆片代替小朋友,用三角形代替西瓜,尝试分西瓜。
⑵同桌互说,我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也许会有两种分法: a、第一排放8块三角形(西瓜),第二排放6个圆片,再一个一个对齐。
b、先放6个圆,然后一个圆上放一个三角形,一一对应后,最后还多2个三角形。⑶再来几个小朋友,西瓜正好分完?能摆一摆,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同样多”。
学生操作学具,八块西瓜,8个人,正好一一对应,我们就说西瓜的块数和人的个数同样多。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童话故事,解答问题。
A、听故事: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
学生观察图画,师提问:你发现图画上哪些东西可以进行比较?然后随机进行教学。B、提问题。
⑴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⑵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⑶小猪搬木头,一次能搬完吗?
⑷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进行比较呢?
2、做一做。P。8摆一摆1、2。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的第1题:
(1)师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比一比哪个动物多?在后面的小方框里画“勾”。(2)学生独立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问:你是怎样想的?(3)老师出示幻灯片,做示范。学生独立完成。答案: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2、第2题:
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引导学生用画线的方式,一一对应进行比较。
1、第3题:
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 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2、第4题:
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 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比事物的多少,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吗?你们认为哪种最好?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多 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准备: 颜色、长短不同的铅笔、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事物的长短:
1、引导观察: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 2 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
2、汇报交流:
(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比的方法。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比 长 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教学准备:积木块、椅子一张。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 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2.板题:高矮。学生齐读题。
二、探究比较高矮方法
(一)直接比高矮。
找两对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说说谁比谁高,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
(二)作记号比高矮。(间接)
(1)请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师问:能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说出作记号比的方法。
(2)师演示作记号比的方法,再请两个同学上台自己比。
(三)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判断并说明方法。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较高和矮
3、列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第三篇:《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景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游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农村小学的校园里看一看。
这是一所美丽的农村小学的一角,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不再数图中物体的个数,将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数学,那就是“比一比”。
二、教学新课
1、比较哪根跳绳长。
谈话:我们先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跳绳,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哪根跳绳长吗?那么我们怎么比较出来哪根跳绳长呢?老师带来了两根跳绳,谁能带前面来比一比?(指定4人合作在黑板上比,让全班学生都注意观察。)
问:他们是怎样比的?(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发表意见。)
讲述:把两根跳绳并排放,一头对齐,看另一头,哪根跳绳还多出一段,哪根就长。问:谁能说一说比的结果?红色的跳绳比……长,谁能把话说完整?
谈话:把比的结果告诉别人,除了说清楚外,还有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把书翻开,看一看茄子老师有什么要求,他说“长的画“√””。你们要在书上画“√”,请大家画一画。
问:你是在哪根绳的后面的方框里画了“√”,你怎么看出来这根跳绳比另一根跳绳长?
2、比较滑梯上的哪个小朋友高。谈话:给小朋友起名字,小强和小刚。
问:小强和小刚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同桌讨论,指名发表意见)如果老师要请你比两个小朋友的高矮,你会怎么比呢?谁能说说比的结果?
3、比较哪个水果重。
这两个水果你有什么办法比吗?
出示天平,用天平能比出来谁轻谁重。怎么比,谁来比一比?
4、出示情境图,在情景图中找出其他的物体进行比较。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他们想拿出几枝铅笔来比,又拿出几枝铅笔来比? 学生活动,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3、4、5题 老师读,学生画,并说说为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请学生看图说说图上天平的情况。第一幅图:
要求学生说出:一个西红柿比一个青椒重。让学生给出答案。第二幅图:
要求学生说出: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一样重。问:题目要求我们把什么和什么比? 要求学生说出是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比。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找5位高矮不一的学生上讲台,让他们自己从高到矮排队。让排在中间的学生说说自己比谁高比谁矮,再让其他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自己在教室组成4人小组,按顺序排,说说自己比谁矮比谁高。
5、做思考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三种水果比较。
四、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学会了一些比较的方法,我们还学会了自己动手比较,把比较的结果说出来,并用画钩的方法来表示。
第四篇:比一比教案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识字
(二)1、比一比
一、设计意图:
《比一比》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课文插图展现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课文对词语也进行了整合,第一行词语都是动物名称,第二行词语都是果实名称。韵文琅琅上口,通过大小,多少的简单对比,再现生活场景。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的要求,并提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学识字方法。为此,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为“我会„„”调动多种手段促进孩子主动识字、写字。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认字,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图画:课件出示“一堆苹果、一个西瓜”,说说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
2、揭题引入: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二)、我会认
师:(课件出示农家小院图)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地推开院门,走进小院,看看院子里有什么?
(学生欣赏完画面,又让他们说,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看、说、想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动机。)
1、借助图画读出词语。(课件出示黄牛、小鸟、鸭子的图片,图片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
2、离开图画你会读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一读。
3、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读。
(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带读,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我会记
1、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认字方法。
2、交流汇报:有的学生说“黄”是我妈妈的姓,我已经学会了;有的学生说“鸭”是由一个“甲”和一个“鸟”组成的;还有的学生说“杏”和“桃”都是和树木有关,所以都有一个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发现识字方法既丰富了学生语言,发展了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给生字找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字还能和哪些字交朋友?(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我会玩:
1、打“生字牌”游戏:
同桌合作说,轮流抽出一个生字,并用这个生字说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
如: 学生甲:我出“黄”,金黄
田里的稻谷成熟了,一片金黄。
学生乙:我出“群”,一群
池塘里有一群鸭子。
2、拍手游戏:
抽出生字的合体字,边拍手边念,如“我拍木”,“我拍兆”,“木和兆合起来就是桃。”
3、我指你读:由学习组长指着词语,其余组员进行抢读。
(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活动中巩固生字。)
(五)我会读、我会比
1、比一比:(播放课件)
刚才我们学习了动物和水果的词语,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谁大、谁小,谁多、谁少,好吗?(学生互相交流谁和谁比,比的结果)
2、放录音:有一个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些物品进行了比较,我们来听听他是怎比的?
3、读一读:模仿录音,自由朗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学习第一句
(1)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2)句式训练:
比
大,比
小。
5、举一反三
你能把后三句话也这样说出来吗?
6、学习量词“群、堆”
(1)课件出示一只鸭子,问学生: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鸭子,问学生:这么多鸭子可以怎么说?
(2):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3)同桌相互举例:一群
一群
(4)课件出示一个杏子和一堆杏子,自由表达。
(这一个环节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先由教师引导着学,再自己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7、区别“棵”和“颗”的用法
(1)对号入座:
棵
颗
一()黄豆
一()纽扣
一()树
一()珍珠
(2)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和树木有关用“棵”;表示物品较小,而且圆时用“颗”。
8、边拍手边背诵童谣。
9、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事物名称及数量。以抢答的形式展开。
六、我会写
1、出示田字格生字:牛、羊、小、少。
(1)静态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并思考:这四个字在占位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观察后发现: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2)动态观察:多媒体动态演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学生一边看一边跟着书空。
2、介绍“小、少”的书写规则。
(1)比较:这两个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2)师问:“小”和“少”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课件展示书写过程,重点看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3、描红:学生按笔顺完成描红作业。
4、欣赏评议
(1)同桌交流:自己先圈出写得好的字,相互欣赏,相互学习。(2)投影展示:老师选出有典型性的作业,展示并评价。羊:第二横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竖在竖中线上。小、少:竖画都要压在竖中线上,竖画两边的部分基本对称。(3)再练习,再欣赏。
(采用“引导观察——媒体演示——欣赏评议”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要点。最后欣赏评议同学作品,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
(六)我会做
趣味作业:帮词语宝宝找到相应的家。
杏子
黄牛
苹果
桃子
鸭子
红枣
小鸟
小猫
动物之家
水果之家
第五篇: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教案
教学内容:
多少(教科书P6—7页主题图)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 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让学生感受互相帮助,乐于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学生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2. 难点;初步知道 多。少。同样多。的含义。教具准备:
PPT课件,小猪,小兔,砖块。木头等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讲故事
(伴随着钢琴曲)森林里住着小猪一家。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大哥盖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房子。
。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的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吹倒了大哥的草房子和二哥的木房子。哥俩办法赶紧逃到小弟的砖头房子。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大灰狼。三兄弟都称赞说:“砖头房子最坚固”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兔来帮助他们的邻居小猪盖房子。小猪搬木头,小兔搬砖头。大家干的可起劲了!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有几只小白兔来帮助他的邻居小猪盖房子?
(生回答:4只)
一只小兔搬几块砖?(1块)四只小兔一共搬了几块砖?(4块)。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课件出示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小猪头图片,木 头图片。(如果学生能在动画片中找出其它物体的个数,正确的老师要给以充分 的肯定。)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张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边说边课件出示:┇)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课件板书:
和 同样多。)
师: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2)教学“多”、“少”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课
件板书课题:比多少)
教师小结:一头小猪根木头,(边说边课件出示:┇)还多出了一
根木头。我们就说木头多、小猪少,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课
件出示:多 少)
3、同位互相说。
师: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随
意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初步尝到互相合作的快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引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课堂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四:课中操
好了宝贝我们休息一下。(听音乐小红帽)五:课堂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一下冲关我最棒的游戏:课件出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