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2 16: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

第一篇: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

努力学习,做成功的家长

一、成也家教,败也家教

可通过列举成功家教和失败家教两个典型案例,让家长感悟家教对孩子成才,家庭幸福的重要。

二、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好父母

㈠ 成功的家教在于父母如何教。成功家教与失败家教两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孩子成长得好与否,与父母的学历,与家庭的贫富无关。有关的是什么呢?

1、家长对孩子怎么要求,怎样爱孩子?

(根据孩子的实际,引导,循序渐进----期望过高、溺爱、迁就)

2、家长用什么言行影响孩子?

(善良、文明、诚信、对工作与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自私,生活不拘小节,市侩,家庭不和睦)

3、家长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说教、放任、粗暴、只抓学习、不重品德,习惯培养)

㈡ 父母要掌握教子方法,必须通过学习。成功的父母却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

1、家长重视学习提高的典型案例

2、家长学习提高的途径

(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阅读有关家教的报刊资料,收看有关电视节目,家长间的交流,在实践中学习)

三、父母要学什么

㈠ 当前家庭教育的两大误区

1、过于溺爱、迁就、包办代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胆小怕事(或胆大妄为)、依赖的性格。

2、过于严格,苛刻、粗暴、动辄打骂,期望过高——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及爱说谎、粗野或过于内向等个性,并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

父母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教学观念、方法、技巧,力求家庭教育不陷入上述的误区。

㈡ 合格家长的四个标准(可讲得具体点)

1、热爱生活,家庭和美

2、以身作则,立德为范

3、尊重孩子,平等相待

4、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㈢ 父母要学什么

1、懂得怎样去爱孩子。要合理、正确,有分寸。一方面要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创造必需的物质条件,给孩子传授合适其年龄特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爱孩子要爱在心里,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和欲望。

2、要重视自身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基本手段,父母的言行是模仿的目标,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常取决于父母榜样作用的好坏。因此,父母通过学习,加强各方面的自身修养,以模范行为去影响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在父母的榜样中接受教育,获得教益,懂得如何做人。

3、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教育。

㈣ 父母应怎样学习

父母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从书本,内行者和教育有方的父母身上学,吸取知识与经验,并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断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教育实践,从成功中取得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成为成功的父母。

怎样让孩子爱学、会学

一、讲述贫寒家庭中培养出三名博士生孩子的故事

分析其中原因:一是父母注意尽可能为儿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融合,必要的条件);二是注意及时与老师沟通,提醒孩子注意讲求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不懂就讨论);三是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有错必纠);四是不以分数对孩子施压,让孩子知道尽力就是最好的。使孩子一直在贫寒但快乐和谐的家庭中自觉、认真、毫无压力地学习,取得成功。

二、成功家教例子给家长的启示

孩子学得成功,关键有三点:①学习目的明确——有学习动力;②学习习惯良好——有学习毅力;③学习方法得当——有学习能力。上述个案中的父母还是注意了在这三方面给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

(本节重点讲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㈠ 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为什么学)

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不会有学习的动机,缺乏学习的热情及对学习的兴趣,被动地认为学习是父母、老师要我学。

要解决此问题不能靠讲大道理,较有效的方法是:

1、从小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体验父母挣钱的不易——在心中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要回报——好好学习。(举例)

2、不失时机地及时教育,不是长篇大论地唠叨,而是把握生活中的机会——使孩子体验、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学习的重要。(举例)

3、带孩子参加劳动实践,让孩子学会吃苦、让孩子亲身体会生活需要知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举例)

㈡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非常重要。好的习惯可以助人成功,不良习惯可导致人失败,一个人应通过培养习惯,形成毅力、恒心及自制能力。

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方法:家长不陪伴、但要管。要观察孩子做作业时是否专心、作业的效率、做作业时是否认真,并把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

现已形成不良的习惯怎么办?要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加以引导。要陪伴才做作业——讲请道理后离开,能做到表扬鼓励;作业效率低——登记作业时间,一段时间统计、小结;不认真、差错多——为孩子设立病例登记卡等。要解决问题切忌打骂。

2、不大理解就继续钻研的习惯

孩子如不懂装懂、不理解的轻易放过,就会带来学习知识方面的缺漏,基础就不扎实,为新的学习带来障碍,导致兴趣减弱。要养成不懂的非要弄懂不可的习惯。

孩子碰到不懂的,低年级的可帮他复习,让他慢慢理解,或与他一起讨论。高年级的可引导他通过翻阅课本或其他资料,让他自己找答案。不排除问老师、同学,但不提倡未经自己努力就去问别人,家长更不能为图方便直接告知答案。

3、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要求孩子提高作业质量。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楚,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

有些孩子只图快,或做作业时开小差,题目没看清,有时抄错题,不是想好再动笔,而是想一步写一步,这样,作业质量不高。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做作业是运用知识能解决问题,要踏实、认真、一丝不苟。要求孩子做作业时准备好草稿部,有的作业要写好草稿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尽量减少涂改的痕迹。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靠家长检查发现问题。老师要求家长在作业后签名,家长检查时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错了,要让他自己查出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学习目的责任感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4、及时纠错的习惯

孩子做错题是常发生的,但要培养他要及时纠错。可设专门的本子,让孩子给本子起个名字,让孩子抄错例、重做、分析错误原因,一段时间整理错题目,将错误分类型汇总。

5、先复习、后作业和预习的习惯

中国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有充分准备。引导孩子课前阅读材料,思考重点内容,发现学习难点,争取自己先学会;不理解的用笔划出来或记起来,课堂上留心听讲解或发问。(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办法)

作业前要复习,把知识复习、巩固了再作业,提高做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并加深记忆。

6、认真听课的习惯 这是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

对不专心听课的原因要了解,有的放矢帮助解决。

7、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孩子养成看书学习的习惯是一生受用的。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条件,并在家庭内形成读书的氛围。

四、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㈠有耐心,不操之过急,更不能因孩子学习不好指责施压——会导致厌学。㈡要与孩子诚恳沟通。交谈时要真诚关心、宽容体谅,孩子学习遭受挫折时更要冷静对待,给孩子信心和勇气。

㈢对孩子提的学习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提过高要求。㈣要有正确的分数观

考分重要,但这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更不能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不必在孩子得高分时给予物质奖励,更不能在得低分时过分指责。家长对分数的合理态度,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很有影响的。

㈤要主动与教师沟通

了解孩子在课堂的表现,交的朋友、兴趣、特长加以引导。习惯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自信心助孩子成功(举例:可举正反两个例子)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说“我能行”,不仅说明他有能力去做一件事,还说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是在培养他的上进心、意志力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一个人的自信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孩子出生后,从学会站立到学会行走,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是在经历了无数次摔跤以及家长的鼓励下才逐渐学会的。那么,孩子学会搭积木、拍皮球、读书、写字,又何尝不是他在获得某些成功经验以后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而有了自信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喜欢“我来”、“我自己做”,表明他有上进心,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从小做起。

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他,不要动不动就责怪他,不要对他说“傻瓜”、“笨蛋”、“痴线”之类的话,不让他有自己“处处不如人”的想法。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试用下面的方法:

1、让孩子认为“我能行”

让孩子认为“我能行”,单纯的凭借家长的口头鼓励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一位在重点高中当教师的母亲因为忙,只好把儿子给丈夫带。冬天的时候,别的孩子都被家长捂得严严实实,丈夫也只是给儿子戴一条小围巾、一副小手套,就抱着孩子上托儿所了。只有在大雪纷飞时,丈夫才想起要给儿子穿上棉大衣。儿子3岁以后,丈夫更是每天让儿子自己穿衣服。就是在丈夫这种抚养方式下,儿子小小年纪竟然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能行”都是他的口头禅。

家长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从穿衣、吃饭、洗脸、收拾玩具做起,逐步扩大他自己动手实践的范围,尽管他开始做得不一定令人满意,但会从中得到尝试的机会,随着经验的积累便有了成功的经验和体验成功后的感受。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能时间,家长对孩子的事不要动手代替。

2、让孩子“试一试”

对于孩子而言,许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经历,往往会因为缺乏经验而退缩,并放弃尝试的机会,哪怕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也要试一试,但有时会产生畏惧感。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试一试。这对培养他的自信心有着重要作用。(例)鹏鹏虽然是个男孩,却个性懦弱,不仅说话声音小,做事也胆小,他总是问大人:“这该怎么办?”有一次,学校举办新年联欢会,老师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可鹏鹏就是没勇气参加,当他看到同学们排练节目时,心里十分羡慕,回家告诉妈妈,妈妈随即鼓励他明天回学校“试一试”,并跟鹏鹏说:“鹏鹏,你一定能行!”在妈妈的鼓励下,鹏鹏终于鼓起勇气与同学一起排练节目了,在联欢会前一个晚上,妈妈在外地出差,但没忘记给鹏鹏打电话,感觉到他想打退堂鼓。于是妈妈在电话里又一次鼓励儿子,终于使鹏鹏在众人面前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表演。后来,鹏鹏还主动对妈妈说:“我也会表演节目了!”

当孩子在某些事情面前出现退缩行为时,家长要鼓励他去“试一试”,并对他说:“你一定行!”“你一定会!”“你 做得对!”这时孩子就会信心倍增,就会努力地去干好家长期望他去做的事来证明他的确“能行”。

3、告诉孩子“你真行”

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家长要学会用肯定和赞赏的态度来培养他的自信心。当他有了进步,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时,家长都应有所表示,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举手发言、第一次参加竞赛、第一次洗碗……,家长都要对此做出点头,微笑,搂抱,赞扬和积极回应。

当孩子微小的进步得到家长肯定时,会让他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鼓舞,这种积极的内心体验会进一步增强他的自信心,并由此产生继续进步的愿望。

4、让孩子学会“不服输”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有“小小挫折不算什么”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非常自信的人。然而,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当孩子遭受挫折而心情沮丧时,家长应给予关心与安慰,花点时间同他分析原因,使他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勇敢地面对现实。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4岁 的儿子吵着要爸爸陪他去游泳,由于没创作灵感,记者就陪儿子去了。临出门时,他对儿子说:“今天,你一定要学会自己游泳。”儿子为了讨好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可是,一到水里,儿子就想打退堂鼓,加上又喝了一口水,儿子变卦了,爸爸马上指着另一个小朋友对儿子说:“看,人家游得多好,你不能比他差,你不要服输!”结果,儿子学会了游泳。

自信心的形成是一个人在不断经历成功后的自我心理强化过程,也是一个人战胜困难之后坚定自我信念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只是在获得成功之后或被赞赏时才充满自信,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勇气和信心的话,他还不能算拥有自信。只有能在逆境中不气馁的人,才说明他拥有自信。因此,当孩子出现退缩行为时,家长一定要鼓励他克服困难,并学会战胜自己。要坚持不懈引导孩子树立起自信心,为孩子的成材奠定基础。

认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个著名的儿科医生说得好,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专家给现代父母的忠告是:训示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一、小亮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

(举例)12岁的小亮读六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可是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英语都不及格,数学也只有61分,气得家长又是打又是骂。学校的几个任课老师都为他补课,家长又请家教。小亮双休日也没休息,但成绩总不见起色,几次测验都红灯高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小亮由爸爸妈妈陪着到某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咨询,经过咨询找到了问题所在:是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害了小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上:①不做笔记,②不举手发言,③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会质疑,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面的学习,④做完作业不收拾学习用品,也不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因此常常是丢三落四,花很多时间寻找。

2、家庭作业:①不复习就做作业,②不主动学习,依赖别人,从一年级起开始爸爸妈妈陪读,不会写的字家长写给他看,不会做的数学题家长做给他看,离开父母,写不出的字不问老师,不问同学,也不查字典,常用错别字代替,做不出的作业第二天抄袭同学的,③每天只求完成书面作业,而且不使用工具书,草率敷衍,问题越来越多。

3、复习和预习。一个单元的内容学完后从不认真考虑什么是最重要的地方,也不会看书回想一下要点,不检查自己记住了多少知识,考试前不会制定复习计划,复习时不会一边摘录,一边作记号,从不预习书本内同,因而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

4、心理和生活:①缺乏责任心,不考虑自己的责任,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不及格也毫不在乎。②缺乏毅力,学习没计划,即使订了计划也坚持不了几天,做一件事感到辛苦点便半途而废,经常今天推明天,周而复始,总不会完成计划。③不能保持注意力,常在预习时走神,有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广播、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看书、作业坐不多久便四处走动。

由于小亮从小就没有培养起好的学习方法,渐渐成了习惯,于是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

二、从点滴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因此,父母从孩子幼年起就要注意通过教育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学习上的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质疑、考试、收集和存放学习资料、课外阅读积累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点点滴滴抓起。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让学生拿出前一天发的试卷来讲评,很多学生都迅速地找出试卷,听老师讲评,有的还拿出红笔来进行更正。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老师开始讲评了,还在翻找,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不注意把资料分类存放;

老师在讲课,大多数孩子全神贯注、不时举手发问、回答,但总有些孩子心不在焉、到处张望或乱涂乱画,老师讲了什么听不进去多少——注意力不集中。

在家里,有的孩子一进门就坐下来,井井有条地复习巩固当天学过的知识,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有些孩子总是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机、电脑,直到很晚才匆匆忙忙做作业,有些孩子则放学后也很快坐在桌子前,但东摸摸、西看看,东走走、西翻翻,很久都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一个晚上学习的有效时间大打折扣。难怪家长和老师都纳闷:这孩子一点不笨,每天都在家里学习,也没到处玩,为什么学习成绩老上不去?

怎样才能让孩子克服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时常有父母向我抱怨说:“我的孩子一点不懂事,我都跟他说一百遍了,他写作业还是磨磨蹭蹭的,而且还坐不住。”“我的孩子是个电视迷,一坐在电视机前就粘住了,怎样叫他不动,真把我愁死了!“每当面对这些焦急的父母,我总是提醒他们:”用说教的方法是培养不出好习惯的,许多时候,说得越多教育效果越差,改变不良习惯必须用科学的方法。“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呢?有一位妈妈创造的经验,可能会给很多家长带来有益的启示。

这位妈妈的儿子叫梓豪,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非得用三个小时的时间,这让妈妈非常伤脑筋。梓豪的外公是老师,暑假的时候给梓豪补课,发现他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要站起来东走西走。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难怪要用那么多时间完成功课。为此,妈妈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儿子写作业,可是,儿子每写几个字就围着屋子溜一圈,妈妈在时他强忍着,妈妈一离开,他立刻起身。由于妈妈不可能总看着儿子,所以他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正。

在专家的指导下,这位妈妈改变了教育方法,在鼓励儿子的前提下,她与儿子约法三章,如果儿子写作业时,每小时候能把离位次数减到三次以下,就可以看电视,否则就禁止看晚上6点的动画片。每晚6点的动画片对梓豪非常有吸引力,这一招特别管用,但小学生克制力毕竟有限,结果,第一星期只有3天达到标准,但3个星期以后就完全做到每小时离座3次以内。这时妈妈表扬了儿子,并鼓励他争取把每小时离座次数减少到2——1次,坚持3个月以后,梓豪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坏习惯。

这个故事道出了习惯培养的真正奥秘。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换了急性子的父母,见孩子学习的时候总站起来,可能会大喝一声:“坐下!学习要专心,不许走来走去!”结果会怎样?你老盯着孩子,他就忍着,等你一离开,他非蹦起来不可,比以往的次数可能还要多,这就是习惯的反应,哪里有行为习惯出现,哪里就有神经系统在起作用,并且是极其顽强的作用。用心理学语言说,行为习惯正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梓豪的妈妈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她运用了递减法来帮助儿子改正坏习惯。她不急于让儿子一刀斩断坏习惯,而且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她允许儿子每小时可以站起来3次以内,这就调动了儿子的自信心与自控力,使他愿意接受妈妈的建议。请注意,科学有效的教育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当梓豪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即写作业每小时离座3次之内,并因此而受到妈妈赞许,还可以坦然地看动画片。此时,他的心里是骄傲的,是快乐的,这种成功的体验激励着他继续进步,使他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梓豪与他妈妈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可以总结出一个习惯培养的公式,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具体地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那就是激励他把好的行为多多重现,因为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形成的程度越牢;如果你想改正孩子的坏习惯,那就鼓励他把坏的行为逐步减少,因为坏行为只要逐步减少,坏习惯被改正的希望便逐步增大,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改正一个坏习惯,则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儿童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有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因此每一位父母应象教师一样,认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孩子上小学作好充分准备

一、播放录像:(介绍学校的环境、概况、特色等)

二、讲座——为孩子上小学作好充分准备

三、咨询

《为孩子上小学作好充分准备》

孩子上小学了,父母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其中为孩子顺利学习是最主要的。孩子进入高年级出现的学习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起步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小学一二年级时养成的不良习惯就会使孩子无法胜任高年级的学习生活,暴露出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各位家长的孩子正准备上小学教师一年级,一定要早做准备。

一、给孩子安排理想的学习场所

理想的学习场所就是固定的,整洁的,安静的,有利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上一年级,每天都会有少量的书面作业带回家做,父母应利用完成作业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可明确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在自己的房间内做作业。为了防止注意力分散,要求孩子做到

1、学桌上不许放与学习无关的玩具或其他生活用品,保持桌面整洁;

2、做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中途不得因为削铅笔、找橡皮拿尺子中断学习。

3、放学一到家,最主要的是做家庭作业,才只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做完准备工作,如喝水、吃点心、上厕所,准备平日用品等,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4、只有全部做完作业才可以离开学习房间(如作业量大,可分成两大部分,早间安排休息10分钟,不要父母太多提醒就能进入房间继续学习。

5、只有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玩玩具。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

二、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可以给孩子买个小闹钟,告诉他每天早上闹钟响就要起床,开始时,如果孩子不习惯,赖床,家长不必喊他,等到他上学迟到几次,孩子想到在同学面前迟到面子上不光彩,他以后就不敢随便赖床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因父母催孩子起床,父母急,孩子不开心,全家都不安宁,影响一天的情绪。

孩子则入学时,父母对他的学习要十分关注,但不能过于表露,要将这种关注放在心里,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陪在旁边,刚开始一两个月,孩子认字不多、不懂得题目的意思与要求,家长在孩子提出要求后,可以给他读题目,读完题目后,父母就要离开房间,让他独立作业,让孩子承担责任必须充分相信孩子,做作业时不必用各种方式进行监视。教师会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的作业签名,父母可以与孩子达成共识,让孩子自己检查好了再由父母签字,父母只负责签字,不负责检查,作业结果的好坏是孩子自己的,不是父母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用催起床,不用父母陪读,习惯自己承担学习责任。

三、告诉孩子在学校怎样听讲

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在学校怎么学习肯定是交给老师管了,不要自己操心,如果要管的话,也仅仅是关照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听老师话,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叫上课认真听讲,虽然老师在学校会进行学习行为习惯的训练,但家庭的个别指导与强调是不可缺少的,刚开学头几天,父母要经常问问孩子,老师要求小朋友们,上课怎么坐,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告诉孩子认真听课的孩子的眼睛亮亮的,不会东张西望,象小老虎的眼睛一样有神地看老师,看黑板、看书;耳朵像会抓老鼠的猫的耳朵一样,竖起来听老师的话,要求孩子上课时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不能随便走动,有事要举手,不能在下面随便讲话。父母和教师都提到上课怎么听讲,孩子会因此觉得上课听讲很重要,也会努力做好。

这样做,目的是让孩子不但知道要好好学习,还要知道怎样做才是好好学习。

四、在孩子面前,真心地说老师的好话

教师也会有优点和缺点,但父母有责任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培养孩子对教师的喜欢与欣赏,不能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说三道四。引导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有利于建立孩子与老师间的良好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响应老师的教育。另外,在家庭闲谈时也不扯别人的短处,在孩子仍缺乏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基本能力时,尽量引导孩子看到他人生活中阳光的一面,多欣赏别人,多看到美好事物,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父母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好形象,是为了亲其师,信其道,使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更有效果。

此外,父母还需要注意观察孩子,寻找孩子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要注意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教给孩子交朋友的办法;要引导孩子学会享受闲暇时间,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兴趣班和额外作业,让孩子有自由玩耍的自由。

父母要科学、理智地爱孩子,培养孩子

独立健全的精神生命

我们曾在五所小学对学生家长和学生做这样的调查:问父母是否爱孩子?回答是100%的爱,问孩子父母爱你吗?回答爱的平均不到3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是父母不爱孩子,是爱得太多了,不科学,所以孩子感觉不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不懂得科学地爱孩子,往往从爱出发,却导致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星期天,外面天快下雨了,一个9岁男孩要去室外踢足球,爸爸对抱着球的儿子说:“不能出去玩!”儿子说:“我就玩一会。”爸爸就是不松口,孩子趁爸爸不注意跑了出去,没过多久孩子被淋得象落汤鸡一样跑了回家,冻得直打哆嗦,父亲气得朝儿子的屁股就是重重一巴掌,孩子哭着跑回了房间。

其实这位父亲不让儿子出去玩是怕下雨淋湿了儿子,他应该跟儿子讲清楚。孩子已冻得打哆嗦,爸爸此时应尽快带孩子换掉湿衣服,让儿子暖和起来,然后再和儿子讲道理,这样效果就会好。

可是这位爸爸由爱出发,最后导致的却是伤害。

曾对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对“上学时是否自己背书包”这项问卷中,27.6%学生回答五年来自己未背过书包。有一次路过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名男孩还对着爷爷大声嚷嚷:“你还不快点回去给我拿红领巾,我要迟到了!”老爷爷只能把书包塞到孙子手中,小跑着往家的方向跑去。小男孩还大声说:“衰人!我迟到你就死!”看着这位渐渐远去的老人的身影,心里为他更为他的孙子担忧。这个例子是有些极端,但却反映我们

一些家长不会爱已到达多么严重的程度。

一、作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孩子的爱应走出八大误区

㈠ 过份溺爱。过份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关爱别人的权利。过度的关怀,会导致孩子能力欠缺。对物质的过度给予,会使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

㈡ 功利的爱。孩子表现好时,父母笑脸相迎,表现不好时怒目相对。学习成绩好时,能得到父母赞许夸奖,考不好时,不仅得不到安慰、鼓励,还要挨打。

㈢ 强加的爱。大人完全按自己想法去要求孩子,让孩子照父母意见做,不管孩子是否接受,也不管是否理解。

㈣ 贪婪的爱。孩子掌握多少知识都不嫌多,孩子得了98分还要求得100分,得了一个100分要求双科、三科100分。甚至要一直保持下去。

㈤ 补偿式的爱。工作忙无暇照看孩子的家长或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用金钱或物质对孩子作补偿,使孩子觉得父母是欠了他的。

㈥ 聚焦式的爱。父母或几代人把眼光和爱聚焦到孩子身上,孩子完全没有自己个人空间,一举一动都在长辈监护下。家长按自己意愿去设计孩子的人生,孩子完全失去自我。

㈦ 情绪化的爱。高兴时爱到不得了,别人说一句也不行,不高兴时就大发脾气,非打即骂,把孩子当消气筒。

㈧ 无原则的爱。孩子小时候,表现出一些不合理行为时,父母毫不在意,甚至还不经意地鼓励强化了这些不良行为的滋长和蔓延。孩子长大后,意识到错时但为时已晚。(可举例)

二、父母要科学、理智地爱孩子 ㈠ 爱孩子应把孩子成长的权力还给孩子

“成长”包括一个孩子生存所具有的方方面面的能力的获得。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让孩子在做的过程获得他应有的能力。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什么都不要你管。”但要知道,只是学习成绩好的人是不一定得到幸福的,只有具备方方面面能力的孩子,才能幸福。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这做那,但代替不了他的成长。孩子获得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体验,这是大人不能代替他们的。

孩子2岁时就应做家务。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作为一名家庭成员,既有享受的权利,也必须承担责任。孩子在劳动中可以开发智力,培养责任感,能体会父母的艰辛,会慢慢学会换位思考,感到生命的意义,感到自己被人需要,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坚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习做事,在情感中学会关爱,在与人平等交往中学会交往、尊重……(注意:让孩子做家务时要量力,要注意安全,要教给办法,不要怕引起麻烦——可举例)

㈡ 爱孩子就应培植孩子的情感

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爱,还要让孩子学会感受爱、理解爱、付出爱、表达爱。如果一个孩子连父母都不爱,就不能爱集体,爱其他人,家庭就不能和谐。

为此我们要从小对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比如共享美食、共玩玩具。关注植物、小动物。培养孩子对别人体贴、关心、照顾的关爱之心。

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在公交车上,身边一位母亲用关爱的目光看着坐在座位上的上中学的儿子,妈妈几次用手抚摸儿子的头却被不满的推开,后来上来一老人,司机提醒让座,妈妈也示意,但儿子不理睬。车上有人说,这么大岁数家里人怎不陪着?这时妈妈问儿子:“要是到这个年纪,你会让我一个人出门吗?”儿子说:“这么老还出来干什么?给别人添麻烦!”车上一下子没了议论声,母亲的泪水已夺眶而出。我们真的为这妈妈担心,母亲把座位让儿子坐,而儿子却没有半点回报之心,妈妈以后老了怎么过?

㈢ 爱孩子就应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

孩子的爱心是要培育的,无情无义孩子的出现,是家长过度溺爱的结果,教会孩子从索取爱到懂得爱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博爱开放的胸怀。

爱就象一个口袋,往里装得到的是满足感,往外掏得到的是成就感。其实,改变孩子也不是没有爱,而是在最初表达时被父母拒绝了,多次被拒绝,孩子就会失去表达爱的情感。(可举例)

对孩子的爱与情感的培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给妈妈盛碗饭,给爸爸倒杯水,周末去看看祖辈等,都是培育爱的情感的好方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些表达爱的机会,让孩子做高山,父母做小草,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做大树,父母做小鸟,孩子就会顶天立地。

㈣ 不能满足孩子无休止的欲望

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会毁了孩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会使孩子的理性自控力丧失。形成私欲无限制地膨胀。(举例)

㈤ 对孩子的教育要尽早做对

一棵大树,长芽时想扳掉很容易,但如若长大后才扳,就困难了。同样,孩子第一个毛病出现时,应想法克服在萌芽状态,如不及时纠正,让其成为习惯再纠正,往往是大人、小孩都痛苦。(可举例)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为人父母者要从学习正确地爱孩子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爱得科学,爱得理性,在爱的氛围中培养起孩子独立健全的精神生命。

第二篇:家教培训

西南科技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家教培训”

主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勤工助学中心

策划: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培训部

时间:2011年12月5日

目录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目的三、培训时间

四、培训地点

五、参训人员

六、培训内容

七、培训具体流程

八、宣传方案

九、纪律要求

十、经费预算

一、培训背景

每一年外界都会在西南科技大学招聘大量的大学生当家教,并且很多学生都想做家教这个兼职,他们想通过兼职获得工作经验。但是新到校的学生还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完善的家教技能,还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家教。

二、培训目的新的一学期开始,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在全校公开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进入家教人才库,为提高学生的家教素质和技能,解决家教过程中的难 题,将举办‘‘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勤工助学家教培训活动。’’

三、培训时间

12月

四、培训地点

东区

五、参训人员

所有参加家教培训的11级学生和干部,干事,以及进行培训的老师,学生。

六、培训内容

课程一:课程内容培训

由主持人介绍课程内容培训的意义并且宣布培训开始。

由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家教课程,分别对各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培训,让学生有一个更专业的知识水平进行家教。

讲座结束,由主持人对此讲课进行总结,并通知下一次培训的时间。

课程二:心理培训

由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心理培训的意义并且宣布培训开始。

由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家教时需要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心理,能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培训结束,由主持人对此次培训做总结,并且通知下一次培训时间。

课程三:礼仪培训

由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礼仪培训的意义并且宣布培训开始。

由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家教时需注意的礼仪问题。

培训结束,由主持人对此次培训做总结,并且通知下一次培训时间。

课程四:技巧经验培训

由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技巧经验培训的意义并且宣布培训开始。.由老师和学生向同学们分享自己以前的经验并且讲解家教时需要的技巧,让同学们有一个更高的能力进行家教。

由主持人对此次培训作出总结,并宣布培训结束。

课程五:考核

对参加家教培训的同学进行专业考核,根据成绩评出合格人员。

七.培训具体流程

(一)前期工作

1.联系培训老师和学生,将内容情况跟老师和学生说明。

2.申请并布置好所需要的教室。

3.通过展报、海报、张贴通知对此活动进行宣传。

4.登记并上报培训人员的信息。

(二)培训现场

1、家教培训场地布置。

2、老师就座。

3、由主持人至开幕词。

4、***老师与***老师老师讲话,培训开始。

5、请***、***老师做相应方面的培训。

6、要求参加了培训的同学做好听课笔记,并在培训结束后上交一份心得。

(三)后期工作

1、发放此次培训给授课的老师的课酬。

2、统计整理出培训合格人员名单,并据名单做好结业证书。

3、收集整理参与培训的同学们对此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资料整理入库。

4、颁发结业证书。

八.宣传方案

1.制作两块展板,新区、老区各放一块。

2.在学校宿舍楼和食堂门口张贴通知和海报。

3.用电话通知参训人员参与培训。

九、培训纪律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无故缺席,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

2、请假请履行严格的请假程序,出示正规假条,不符合要求的请假条视为无效假条。

3、迟到十分钟以上视为缺席,缺席或请假两次以上考核不合格。

4、培训期间手机全部调成静音或关机,除了发言外不许讲话,不许打瞌睡,及做一切与培训无关的事。

5、培训时请注意及时纪录课堂笔记,培训后请各培训学员写好培训心得及,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笔记和心得、上交。

十.经费预算

1.教师课时费:

2.展板和海报费用:

3.会场布置: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勤工助学中心

2011年12月5日

第三篇:优秀家教工作者评比制度

优秀家教工作者评比制度

一、评比条件1、2、3、热爱家教工作,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严格遵守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谨治学。能深入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经常同学生家长交流信息,做好纽带工作。

4、对所承担的家长学校教学任务完成得积极主动,备课认真,教学有方,教学效果好。

5、6、能及进收集整理家长学校教学资料,以便按时归档。能积极探讨家教理论,撰写优秀家教论文或课例。

二、评比形式

家长学校根据《家长学校教学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在学期结束后对教员的教学,活动等进行量化评分,结合学员反馈意见综合评定。每个年级家长学校评出一名优秀家教工作者进行表彰。

第四篇:家教教案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二)

架起沟通的桥梁正确教育孩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一、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放到爷爷奶奶老人家当中,孩子们稍不满意时,他们便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让他们漫无目标地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

如今让家长们说出“不行”两字,又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其难处在于父母过于宠爱自己的宝贝或根本没有时间。而教育专家则坚决主张家长说“不行”,必要时“还要适当惩罚”孩子。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对孩子实施随意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现代社会的“不行”,应该是大人与小孩子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是他们心与心的交融。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对孩子施以讹诈。

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二)让孩子做某件事时,要讲明道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不是说些“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

孩子如果仅仅知道要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三)绝对不能对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不听我的话,好,我也就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四)父母一方说“不行”,即使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五)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让他(她)明白“不行”的道理。

(六)可以与孩子“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比如在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七)要在融洽的气氛中,从积极的角度给孩子立规矩。挤时间与孩子一起用餐,相互说些有趣的故事,便多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机会。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谈亲子沟通有趣的策略》

(八)令行禁止。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言而无信,是人生之大忌。

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但处理得当,雨过天晴之后,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

(三)正确对待成绩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2、教给家长处理孩子早恋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在座的都是学生的家长,据我了解,大家目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最担心的是孩子交异性朋友的问题,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谈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再给大家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在每次培训班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厂长好当,科长好当,可是“家长”并不好当,尤其是今天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孩子成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很大。现在做家长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都没有教子的经验,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下一个。我们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我们都感到输不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失败。尽管现在大家都在喊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国家的升学就业形势仍然那么严峻,你考不上大学,甚至说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工作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为孩子的将来考虑,首先就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又把这种压力有意无意的传给孩子,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情绪往往也会随着孩子成绩的起伏而波动。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多少年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分数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家长的得意、自豪之情就会溢于言表,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强烈。孩子考试分数低,家长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感觉低人一等,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种失落、那种无助、那种焦灼会让人寝食不安。

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应该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例如,有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爸爸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大人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那怎么行呢?妈妈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有礼貌又怎么样呢?有礼貌考不好也没用,上大学看你分数,你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礼貌也只能是落榜。这位母亲说,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学习最重要。

还有的家长说:“晚上看着孩子在台灯下写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相反,如果孩子和我一起看电视,我就心烦,担心孩子长大后还能不能有饭碗?”

这是不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应尽的义务,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创新精神上。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

误区之二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比如有些家长一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就着急,就爱说:你看谁谁怎么样,你就那么笨,就那么不争气等等。这种方法不仅不解决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把孩子的自信心也给比下去。有一位学生就对家长说:“您再说别的孩子比我好,我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

误区之三是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样样都成,样样都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只是我们的愿望,实际情况不可能这样。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有出错的地方,有失败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写东西写完后会发现几个错别字,特别是现在电脑打字同音字很容易打错,这不是常有的吗?我们把他改过来不就行了吗?

一个女孩在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她在初中二年级考试排队又降了二十多名,受到她爸爸严厉的批评。她爸爸警告她初三一定要考好,结果这孩子在初三的期末考试中感到第一天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喝了敌敌畏自杀。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应。作为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并与孩子一起分析,是题难不会做,没审好题,还是做题马虎,做的慢没做完。把问题了解清楚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这样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请看一些简单化的做法:

“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达到**分,考到**名,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

“把成绩单给我拿出来--就考这成绩呀!我看你越来越没出息!”

“你上次都比这次分数高,你是越来越倒退了!”

“从明天开始,你不许玩了,只能给我好好念书,什么时候分数上去了,什么时候再玩儿。”

除此之外,还有正颜厉色连训带骂的,甚至还有拳脚相加的。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分数啊!我这儿有一首学生在期中考试后写的诗《如梦令》:每次信心十足,却是失败无数;重整破旗烂鼓,押下无望赌注;家长盼子成龙,只能看子成熊;顽固顽固,不知伤心几度。考试不好,孩子们也很伤心,也很难过,每一次考试失败对他们都是沉重的打击,他们也想考好,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满意、也让自己人前人后有面子,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好。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只看考试结果,分数是个现象,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的原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呢?

1、要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词语、定义、定理、公式、基本观点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综合技能水平(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试卷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哪方面差,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2、要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孩子学习不好是什么原因。

3、要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都比较好,成绩却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家长可以一科一科地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当然有时家长可能也不知道一些学科的特点,可以主动找老师帮助分析。

4、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智力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每个孩子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能力弱,有的观察能力强而记忆力弱,这就需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5、分析孩子与老师的关系

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他就不愿意上那位老师的课,作业不爱做,勉强应付,结果孩子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会严重滑坡。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然而如何使孩子与老师亲起来呢?

我们先分析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课堂上老师提问次数少,或者老师与自己交谈少等。

2、孩子对某科的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既使老师没有对孩子批评、责备,孩子自认为学习不好,老师不会喜欢自己,于是对老师也缺乏感情。

3、因为纪律问题或某方面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4、被老师冤枉,老师又没有发现或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方法不当,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与老师感情疏远。

要解决孩子不喜欢老师的问题,必须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找准了原因,再思考解决的措施。在孩子与老师的对立情绪中,有时我们会发现是孩子的问题,有时也会发现老师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尽管学校要求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把不良情绪丢在课堂以外,但是老师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时也会受情绪或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也就难免会在无意识中出现教育上的不周到之处。但是,学生或家长往往不便于或者说不好意思给老师提意见,要求老师改变教育方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师也是普通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但是老师绝对不是故意给你过不去,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希望每个孩子成人成才,要尊敬老师,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只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家长还要注意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对老师评头论足,因为一旦家长对老师不满意,孩子也就会厌烦老师,从而也就会厌烦老师所教的学科,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害无益。其次,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跟老师交流,一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家长该如何配合学校、老师做工作,二是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另外,还可以指导孩子学会主动与老师交流。有的孩子出于害羞、胆怯,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时心里发怵,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以书面的形式与老师交流,告诉老师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愿望,老师多半会接受学生的意见。

如果家长能够如上所述去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评价孩子,而且,通过这样的分析,找准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总之,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应该注意:

1、不要给孩子简单地定分数指标,要在具体指导上下功夫

有些家长简单地对孩子说:“这次考试必须达到xx分。”这样,除了增加孩子的思想压力,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应该指导孩子分析薄弱环节,订好计划,改进方法,越具体要好。当然要以孩子主动思考为主,不能强加给他。

2、主动找老师联系,请老师帮助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

家长应该主动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看看家长能够做些什么。

3、改变看成绩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

我们明白了分数背后有很多因素以后,就可以改变看成绩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考试过后不要天天催问“成绩单发了没有?”

孩子给家长看成绩单,家长应保持平静的态度,可以说:“你主动把成绩单给家长看,很好。让我们坐下来具体分析分析这次考试情况,好吗?”

孩子迟迟不把成绩单拿出来,可以启发他:“这次考试应该总结一下,你先考虑考虑,今天或明天晚上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孩子成绩不好,不要简单责备,而要采取理解的态度:“这次没考好,咱们再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什么时间一起讨论讨论?”

这些做法只是建议性的,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有效的方法。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

(四)恰当的处理敏感问题

教学目的:

教给家长处理孩子早恋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家长,特别是女孩子的家长,最担心孩子出现早恋问题,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一旦陷入早恋,往往会影响学业。担心归担心,我们又不能不让孩子与异性交往,为了既能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又避免早恋,我们首先应该了解青春期异性交往发展的特点。据专家研究,青春期异性交往发展特点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朦胧期”:女孩子九岁至十一岁左右,男孩子十岁到十二岁左右(大约小学四、五年级至初中一年级),是性别意识觉醒期。此时男女孩子性机能尚未成熟,但已确认了自己的性别角色,对性别差异敏感,男女孩子在一起感到拘束、害羞,往往采取疏远和躲避的态度。而对成年的异性,又往往表现出过分的亲昵与依恋。

第二个阶段是“爱慕期”:女孩子十一岁至十三岁左右,男孩子十二岁到十四岁左右(初中一年级)。此时,男女生在一起觉得有意思,异性之间互相观察、欣赏的兴趣增加,注意异性的谈话、表情、动作。而且开始注意自己的服饰、举止,想给异性留下好印象。对于异性之间的接触,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浮想联翩。然而,此时异性之间的好感是泛泛的,没有具体对象。

第三个阶段是“初恋期”:女孩子十三岁到十五岁左右,男孩子十四岁到十六岁左右(初中二年级至高一)。这时,男孩女孩的性机能发育基本成熟,内心开始萌发初恋的“幼芽”,在年龄相近的异性中,发现喜爱的对象,会给与特别的注意和关心,感情上希望多接触、多交往,而理智上又有种种顾虑。这一时期,异性同学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或者一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都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吸引力,都会让他们沉醉其中。这时候的孩子特别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打扮,表现出心神不定。

第四个阶段是“钟情期”(大约进入高二以后):钟情,就是很专一的倾慕、爱恋某个异性。此时,往往出现“痴情男女”,一旦相爱,便不顾一切。由于涉世未深,对人生没有充分认识,往往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一旦受挫,会意志消沉,产生厌世心理,有的还可能走上放纵自己的道路或者轻生。

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普遍发展特点,而每个孩子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家长应随时观察了解孩子的表现,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在此,给家长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超前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

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要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于儿子要特别注意,适度亲近,不要过分。

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不随便盯看异性同学等。

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家长要教育引导他们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某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扯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便打闹,不动手动脚。

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要教育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力克制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人。让孩子懂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成人成才的关键。要正面地严肃地对孩子进行婚恋观的教育,排除不正确思想意识的干扰。(二)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

夫妻之间感情的融洽程度往往会影响孩子感情的发展和今后的婚恋观。所以,在家庭里面,夫妻之间要做到感情和谐,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现出对对方的真诚关心与人格的尊重。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带有性别歧视的话,诸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男人都特别坏,没有好东西”之类。另外,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做过分的亲昵动作,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无论在什么场合,家长都要注意文明礼貌,尊重异性,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有时在酒场上,男同志会讲一些荤笑话,或者是拿服务小姐开玩笑,如果没有孩子在场,大家谁也不会太在意,如果孩子在场,我想男同志还是要嘴下留情。

(三)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既不能听其自然,也不能捕风捉影。

有的家长对孩子与异性交往不闻不问,顺其自然;也有的家长严密监视,捕风捉影,随意训斥。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对的,很难使孩子形成正常的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四)对于确实出现早恋苗头的孩子,不应盲目苛责,强制压服,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漩涡。

有的中学生确有早恋苗头,写情书、单独约会、卿卿我我。家长知道了,往往怒火中烧,采取强迫措施,严厉对待,棒打鸳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不良后果。有一个学校搞了这样一个调查,放暑假的时候,有一批谈恋爱的同学都回家了。结果发生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受到父母干涉;一种情况是父母没去管他。假期结束回来,学校统计成功率的时候,你们猜是一种什么情况?结果是受到干涉的成功率高!这种事情越受干涉越容易成功。

在这里有关中学生早恋的话题我想多谈一点,因为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家长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中学生的恋爱一直被称为“早恋”,是不被允许的。尽管现在已有专家建议停用“早恋”一词,但并不表明大家已能接受中学生恋爱。据对部分家长和教师的调查了解到,家长和老师还是非常担心中学生恋爱。但是,中学生的恋爱并不会因为家长、老师的担心而消失。相反的,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苗头。”(《中国青年报》2002.2.28)。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旦中学生出现恋爱现象,老师、家长表现出来的往往还是束手无策,最常用的就是“软硬兼施”。先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效果的话,那就只好“围追堵截”,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抽到断水水更流”,要么是孩子与父母、与师长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真正令家长满意的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主要是因为“大人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没有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作为师长,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爱一旦产生,强行让它消失是不可能的。而这里的“爱”当然也包括中学生的朦胧的爱。我一直认为,中学生的爱不是罪过,它是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萌发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体验,是“人之常情”,它是纯洁的、是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我这样说,当然不是说我们就该默许或纵容这种爱无节制的发展。相反的,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中学生的恋爱做些事情。推波助澜吗?当然不!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爱情!让学生在“爱”中成长,而不是在“爱”中受到伤害。

爱不是无师自通的,爱需要学习。而目前学生从哪里学习爱呢?老师不教,家长不教,他们只有从影视作品、从言情小说中学,而他们从这些渠道得到的知识又是如何呢?真正教会他们怎样去爱了没有呢?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常常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镜头、情节、语言,比如现在男孩女孩的情书里会把对方称作“老公”或“老婆”,你说,他们真正明白老公老婆是怎么回事吗?

前面已提到:爱一旦产生,强行让它消失是不可能的。我们何不站在青少年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情,并以“过来人”的经验指点他们,告诉他们怎样表达爱,怎样珍存爱,怎样避免伤害?这不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有效得多吗?

要想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还是要了解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情感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朦胧的情感。这是青少年恋爱的萌芽,在青春发育初期,也就是在初中低年级较为常见。表现为对异性的好感,并有亲近的欲望,模仿性强,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变化快、目标不确定,平时在学生中传说的“谁和谁好了”即属此类,这并不是真正的恋爱。这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师长的建议,也最容易反复,教师、家长应注意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经常性教育,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以转移他们注意力。

另一种就是真正投入的恋爱,具有强烈的情感。这在初中三年级和高中学生中表现明显。他们不再是玩儿戏、“过家家”,而是真正投入感情。而且真正坠入情网的中学生,情感总是热烈的。由于他们爱幻想的关系,会把自己所爱慕的对象,想象成天上少有、地下无双,并执着地追求。并且所有早恋者在遭到干预时都会表现出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坚忍不拔,哪怕是最没有性格的孩子,这时也无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最让我们头痛的。

中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早恋现象呢?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很多,有个人的原因,社会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处在人生过渡时期的青少年,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的心理是比较微妙、比较脆弱、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对情爱方面的信息更为敏感,稍受暗示他们就会怀着好奇心和神秘感去模仿、去尝试,而现在他们所处的环境则正时时诱导着他们。先说影视书刊,情爱乃至性爱充斥其中,泛滥成灾,这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感朦胧期的单纯的中学生的心灵带来的冲击或者说是强烈的刺激,比成年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再说通俗歌曲,许多通俗歌曲都是抒不完的情,唱不完的爱,这些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比教师的谆谆教诲要“有效”得多。还有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婚外情、婚外恋也无不让单纯的中学生看到成人对待感情尚且如此不认真、如此游戏,教师、家长的说教自然会显得苍白无力。在这些纷繁的信息的刺激下,中学生心中产生各种朦胧的感情是不足为怪的,这都为他们过早恋爱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多数意志坚强的学生能抵挡住各种诱惑,保持住心灵上的宁静,而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则难以逃脱感情的纠缠。

了解了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和早恋产生的原因孩子一旦发生了早恋,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克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的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感情,以真诚的态度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给孩子分析利弊,让孩子认识到:春天有春天的事情,夏天有夏天的事情,不要把夏天的事情提前到春天来做。还要让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

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而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完成学业,必须聚精会神,刻苦努力,全力以赴,才能成功;早恋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要求和强烈的情感交织,沉醉其中,就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是个常数,在中学时代学习任务较重,要求较多,知识一环扣一环,只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出于青春期的学生本来不大善于组织安排学习生活,一旦恋爱,会使学习成绩下降。如果让爱情占据了头脑,事业心、上进心和责任感就会被挤掉;多种爱好、特长和有益的兴趣也都被男女私情所取代,对异性的追求冲淡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往往造成胸无大志、碌碌无为,以致荒废学业,浪荡一生。

2、对身心的健康不利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方面还未成熟。如果过早地把精力放到恋爱上,不仅影响学习,妨碍智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因舆论的谴责和秘密交往的压力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3、会缩小交往的范围,阻碍社交能力的发展

早恋必然会有意无意地避开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沉湎于两人的世界,这就会失去许多社交的机会而导致日后与人交往的困难。

4、蕴含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

由于中学生情感好冲动,自制力差,缺乏对道德伦理的判断能力,所以,一旦双方在热恋中失去控制,就容易产生出格行为,从而造成身心重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日后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家长给孩子讲明道理以后,仍然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家长对此要始终保持坦诚、关切、严肃、认真的态度。

另外针对早恋的原因及特点,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既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性信息,目前我们又无能为力消除它,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它,而应该正视现实,并明确告诉孩子,从电影、电视、小说、故事、街头巷尾所耳闻目睹的谈情说爱的镜头,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乃至是错误的东西,这些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爱情的“表象”而已,不应该盲目地去模仿。真正的爱情需要较为稳定的个性、一定的智力和品德发展水平做基础。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爱情,男女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也不是爱情。我们承认孩子有爱的权利,但也要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早恋缺少爱情的基础,他们在父母的羽翼下衣食不愁,不用考虑生活的风风雨雨,生活无忧无虑,只管坐享爱情的甜甜蜜蜜,这种感情虽然美好,但肯定不能长久,将来生活独立了,不再依赖父母了,那时的择偶标准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中学生的恋爱最终大都难逃失恋的结局。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明白在自己没有真正的独立之前,尚无能力处理好恋爱问题。一个人在连自己的生存都不能负责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对自己的前途、对关系自己一生幸福的恋爱负责呢?

(二)教育孩子在男女交往时把握分寸,尊重并珍惜自己的感情

我们提倡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这也是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合理的需要,有益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男女生之间正常的交往还会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但要让孩子知道,这只限于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情形之下,大家完全纯粹的同学或朋友的心情在一起研究功课或游戏,心中应该没有太多感情的成份,那样才是有益无害的。因为男女之间的友谊很容易转变为爱情。所以做家长的要告诉孩子把握好分寸,尊重并珍惜自己的感情,不放纵自己的感情,不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影响自己的前途。因为,绝大部分过早涉足感情生活的中学生最终都难以逃脱感情落空、学习退步的命运。

(三)家长要转变教育态度及方法

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现代的青少年已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纯、幼稚,可以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对于有恋爱倾向的学生,切忌蛮横地指责和干预,因为干预只会加速他们感情的爆发。我们要在尊重他们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且把这种感情珍藏起来,自觉地终止恋爱行为,防止陷入感情的漩涡,避免给自己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即使是对待真正谈恋爱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讲究策略。

有一位妈妈这样来引导自己情窦初开的儿子,一个秋天的晚上,母子俩在林荫道上散步,上高中的儿子很认真地对妈妈说:“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就爱在女孩子面前表现得特别好,可是我越想表现好我就越紧张,我就显得越笨!”他还跟妈妈说了,他对某一个女孩很有好感。这位妈妈当时就想自己也是那么过来的,所以没有批评他,反而对儿子说:你这种想法在你这个年龄是很正常的,但是将来你长大了,你回过头来看现在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并不懂得什么叫爱,还会觉得很可笑。另外还说:你既然想要一个女孩喜欢你,你就要在魅力、人品、气质、才华等各方面做得出色点。因为没有一个女孩子会喜欢一个在各方面毫不出色的男孩。这次谈话可以说非常成功,从此以后,儿子有什么话都能对妈妈说。

以后的事当然不用多说,他忘我的学习了两个月,最后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自己再回想曾经发生过的事,就像光风霁月,轻轻划过,无影无踪了。中学生精神太紧张,压力太大,心里很脆弱,很空虚,这时,朦胧的感情就会偷袭而来。对待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讲究策略,向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一样机智、冷静、灵活地解决问题。试想,如果那位妈妈不是用聪敏的方法触动孩子的心灵,不是用强烈的刺激激活孩子的好胜心,而是像其他人一样,愤怒、咆哮、斥责孩子的话,后果又会怎样呢?

当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做家长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

三、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对人终生有益,一个不良习惯形成,对人终生有害,我们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个人认为,孩子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在学校,人格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在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将自食其果。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自觉学习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诚实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守信、守时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办事认真的习惯、雷厉风行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讲卫生的习惯、爱劳动的习惯、礼貌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孝敬父母的习惯等等,在孩子习惯正在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尽力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具体怎样培养,有机会再进行专题讨论。

说到劳动,我这儿有几个数字,据调查:中国城市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几乎成了全世界城市小学生中最低的。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约0.6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不足0.2小时,即不足12分钟!哈佛大学的学者们跟踪研究20年,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1:1.5;犯罪率1:10;离婚率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在座的各位家长想一想,你的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做家务?有的家长可能要说孩子懒,不愿做家务活;有的可能要说孩子不会做,他们为什么不愿做、不会做呢?有没有我们家长的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小的时候,总想帮大人干活,可我们是什么态度呢?“去去去,一边玩去,别添乱了!”或者,“你什么都不用干,只管学习去就行了。”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话?日积月累,我们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个懒惰的孩子,除了看书什么都不会干的孩子,甚至连看书都不愿看的孩子。说得尖刻一点,目前,许多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孕育着孩子的悲剧命运!各位家长,不要再让你的孩子以学习为由逃避劳动;您也不要再以关心孩子的学习为由,包办代替得太多,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好了,这既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也能轻松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我曾摘抄了这样一段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给孩子播种什么?怎样去播种?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吧。

各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你的儿子或女儿是独一无二的,成功的教育必须依靠自己的揣摩和付出,这的确不容易,可是谁让我们是父母呢!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

(五)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交流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所感悟 教学内容:

一、“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而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二、“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教育,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三、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四、“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不定期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比如去年美国双子大厦被子炸,我女儿的班级产生了解争论。她回家跟我讲时说:“爸,要把我吓死了!”我说:“怎么了?”她说:“今天我们老师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双子大厦该不该炸?我们班男生一齐喊‘该炸!’”然后,老师说:‘我觉得也该炸’我们班有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不该炸!里面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这是针对政府的行为,他们不该轰炸无辜的平民!’我们班男生一起喊:‘打倒***’。我们老师不但不制止,还说‘我认为美国太气人了!应该炸!’”我问女儿:“你怎么认为的?”她说:“太不应该炸了!老师不该这么说呀!”我告诉她:“你是对的,恐怖分子是人类的敌人!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残害!”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不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六、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时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孩子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当时我只有20几岁,只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或者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不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语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八、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家长绝不能包办代替。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只管学习就行了,变成“有事父母服其劳”,那只能将孩子打造成废人了。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协商,充分认清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该做的,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出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则,以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和平共处”的氛围下顺利执行。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单方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再也要不得了。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教案

(六)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教学内容: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1理解孩子的心情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离异后,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孩子失去应得的爱,心灵遭受创伤,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

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

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是“拖油瓶”,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如此,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

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 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离异后,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

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关心,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到处有温暖,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家长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送庄初中家长学校学员成绩册(2011—2012学年)

秋季传染病防治及食品安全教案

五二班 赵三红

秋季传染病防治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一、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不喝生水。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二、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三、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若在旅行期间或之后有任何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等病的话,要尽快看

食品安全

安全的食品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无毒、无害;第二个指标是有营养价值;第三个指标是对大家的健康不造成危害。

很多同学会发现,超市或者小卖部里出售的很多食品色彩丰富、香甜可口,总觉得比家里的饭菜更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要了解的知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也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不是作为食品直接食用的,而是一种添加物质;第二个特点:既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第三个特点:可以改善食品的色彩、香气、味道;可以为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非常多,拿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零食来说:蛋糕为什么松松软软?那是因为加了膨松剂;果冻为什么五颜六色?是因为加了着色剂;乳饮料为什么有股酸酸的味道,是因为加了酸度调节剂;薯片为什么有各种口味,是因为加了各式香精香料;有的食品保质期很长,那是因为加了防腐剂。有的同学可能就想举手提问了: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不安全,能不能吃呢?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小朋友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要吃健康、安全的食品才能强壮身体。那么如何选购食品?

很多同学都喜欢吃零食,那么我们小朋友吃什么样的食品比较安全呢?学校门外有蛋糕店、有超市、有流动摊贩,有各式各样诱人的小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呢?

第一条原则:零食少吃最好。同学们平时的一日三餐一般都有米饭、面食、蛋、豆制品、鱼或肉、蔬菜和水果,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零食只可以作为辅助的休闲食品,偶尔吃一下。如果把零食当作三餐一样过量吃,不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会阻碍身体发育。

第二条原则:选择正规的商店购买食品。有的小朋友说,我还是想吃零食。零食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吃。校园外的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场所制作食品,露天现做现卖,没有环境卫生保证、怎么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呢?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在流动摊贩处购买食品,尽量选择办理了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许可证的正规商店购买食品。

第三条原则:查看食品的标签标识。我们和父母到超市或商场购买食品时,要学会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正规的食品要在包装袋上标明:食品的名称、食品的配料单(也就是食品是由哪些成分做成的)、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的企业名称和地址以及QS标志。有些同学可能对QS标志还比较陌生,它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标志,办了QS证的食品才允许进入超市、商场、进入外地销售。也是我们辨别食品安全的一种方式。

第四条原则:感官辨别食品。有一些同学对色泽鲜艳、香甜可口的食品非常喜欢,这样的食品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添加了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适当的添加食品添加剂是允许的也是有益的,但是一旦违法使用或过量使用就不安全了,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坏的影响。我们要学会通过看色彩、闻气味、尝味道等方式进行辨别。有些食品味道刺鼻、色彩极其艳丽、品尝过后感觉不舒服那就极有可能是食品添加剂加的品种太多或分量太多,这样的食品也存在质量问题,千万不能吃。

给家长的一堂课(2007-06-19 13:24:40)转载▼ 分类: 日记文章

——家长应会理解和尊重孩子

我很有幸可以来“港伟希望小学”为各位家长讲课。到底作为一位家长应该如何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鉴于调查的结果,我认为教育的重点应是该“身教重于言教”。那么什么是“身教重于言教”呢?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3)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流浪社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4)娇惯溺爱: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

(5)家长的放任: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

(6)家长的矛盾: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说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7)家长的心理虐待: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极为普遍。一是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二是负性心理刺激过强,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成了问题儿童。

很显然,不良的家庭教育危害是严重的,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身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常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一味地强制命令。有的家长抱怨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和财力,结果还是出了问题。这主要是以大人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期望出发,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和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所致。因此,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搞好家教,做到因材施教,才是防治不良家教的基本原则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能有所作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不少家长在孩子幼年时就对孩子订出了培养计划,有的家长甚至急迫地制定了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少孩子的成长方向与家长的希望却不一致,使家长很苦恼,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与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仅遗传基因、血型、气质、性格和别人不同,而且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家长,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还需要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特长、因势利导、挖掘孩子的潜能、尊重孩子自己的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凡是要依自己说了算,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对峙,达不到父母教育子女的效果。

鉴于这样我想提出以下建议:

一、家长如何让孩子改变——理解孩子

1.家长们都希望能够对孩子有影响力,即有很强的社会技能。家长怎样才能让孩子心动,让孩子改变呢?一是要感受和理解对方。家长要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奋斗目标是什么,喜怒哀乐是什么。如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影响他。二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于冷静、理智、客观的状态。作为家长,如果你在工作和时候中遇到了倒霉事,让你心情很坏,结果回家孩子又跟你顶嘴,这时你还能冷静、理智、客观地理解和感受你的孩子吗?大部分家长是无法做到的。三是要自我认识,了解自已所处的状态。有时,人在情绪化的时候,未必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时,家长就要努力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2.家长要接受自身成长的挑战

家长要帮助孩子成长,首先应该接受自身成长的挑战。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孩子的辅导,首先是对父母和教师的辅导。教师和父母调节好心态后,再去辅导孩子。家长首先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善于理解自己的孩子。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孩子,而大多数孩子却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其实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表达理解更困难。

3.家长要多给予孩子一些理解

家长们跟孩子沟通经常犯一个毛病:还没表达理解,就急于提供真理。比如,家长跟孩子反复强调要怎样做,孩子似乎也听得很仔细,结果发现孩子还是没明白家长的意图。对同一句话,家长和孩子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孩子执行起来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家长对孩子误解自己的意思,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要多想几个可能性,不要马上指责,不要马上给孩子下结论。比如,不专心,不认真,不尊重家长等等。家长要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要一味主观臆断。例如,孩子作业拖拉,缺少紧迫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觉意识、自控能力差、作业太多太难等等。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家长武断地批评孩子,孩子就会反感,慢慢地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了。

理解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别人的感受。理解不等于同意,理解也不等于同情,理解是设身处地的将心比心。

二、家长应随时尊重孩子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例如:13岁的女儿是个懒散的人,小房子里总是弄得乱七八糟。那天周六,我推开女儿的房门,进去帮她打扫卫生。“妈妈你进来干嘛!出去出去!”女儿很不高兴的朝我挥着手。

“你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我不顾她的抗议,拿起扫帚扫起来。“你看见我房门上的‘请勿打扰’的告示了吗?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好不好?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

“那以后自己把房间弄整洁啊!”

“那是我的事,不要你管!”女儿仍是一副不耐烦的口气。“你这孩子,这是怎么说话呢?”

“妈妈,你应该尊重我啊。我也是大人了呀!”

我生气地从女儿房间里退出来。一看女儿门上,真的挂着一个漂亮的挂饰,可以用手拨动,每拨一格就有相应的话出现。比如“我正在看书,请勿打扰”或“进门之前先敲门”等等。

要让孩子尊重你,你首先得尊重孩子。那么,家长如何才能获得孩子们的尊重呢?这里有几个“秘诀”:

办法一: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

再比如请孩子给家长做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说:“你能帮我把那件衣服拿来一下吗?”而不要说“把那件衣服给我递来。”

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你还要记得说一声“谢谢”。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心情会很愉快,而且也很愿意听家长的话。

办法二:多引导,少训斥。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有一点错就总是板着脸指责他,而是应该委婉地指出来,尽量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如孩子的作业字迹太乱,家长可以这样说:“你做作业的速度挺快的,真不错。不过,要是能再把字写得整齐好看一点就更好了!我相信你要是认真写,一定能行!”家长切不要在作业本上指指点点,愤愤地说:“你看你,这写得像什么字呀?乱七八糟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这么认为:把孩子当一个成人,委婉地给他指出缺点?他能改吗?若有这份觉悟,他还叫什么孩子!

其实相反,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会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好得多。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原则问题,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这样的态度比打骂责备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办法三:多和孩子交朋友,少窥探孩子的“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相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担心孩子有什么事瞒着家长,有利于及进教育。家长的想法没有错,因为孩子毕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导的。但是,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解孩子吗?有!那就是多和孩子交朋友。

家长平时应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为他们解疑答惑。

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记住: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人!请尊重你的孩子吧!

三、家长应学会尊重善于沟通

(一)、“学会尊重,善于沟通”,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如果父母与孩子说话说不到一块,您说您的,他说他的,怎么谈得上有效的家教呢?根据家教专家的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一项调查证实,在孩子崇拜的名人、偶像中,父母竟排列到第10和11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有些幼儿的父母也已感到与孩子交流不畅。世界已经进入了对话与合作的时代,我国加入WTO谈判了15年之久;家庭教育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更高的起点。其实,家庭教育也是一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称职的父母要善于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从小谈到大,从大谈到老;父母应该通过与孩子的对话,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一条捷径,通向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纳自己的父母,便是家教的最大成功。

学会尊重,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尊敬别人,给别人以重要的地位;在家庭中,就是建立真诚的、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对于尚不成熟的、似乎还“不值得尊重的”未成年人,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事。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孩子是需要尊重的,被尊重是孩子的一种权利,尊重孩子是家长的一种责任,尊重也是一种最好的家庭教育。

善于沟通,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进行平等和谐的对话,实现心平气和地相互倾听和理解,通过共同的学习和探讨,缩短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代沟障碍。亲子之间善于沟通,可达到某些共识,以便使家庭教育有的放矢、提高水平,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中为什么要“学会尊重,善于沟通”

当前,家教面对网络时代新的挑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父母越来越不了解孩子,孩子看不起父母,也不会轻易服从父母教导;亲子之间共同语言减少,矛盾增多,父母们感到底气不足,办法不多。家教与孩子成长需求之间之所以存在差距,亲子关系中缺乏相互的尊重和沟通,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东方的传统教育中,非常缺乏家庭民主和对孩子尊重的观念,自古以来,只讲“师道尊严、父道尊严”;孩子被看作幼稚无知,完全处在自上而下被“管教”的被动地位。当前家教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主要是因为两代人之间沟通不够:

1)缺乏尊重与沟通的意识,引起家庭暴力。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既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血缘关系,又是一种靠情感维系的亲情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有话好好说”,善于沟通,这是一种善意的对话和商量,是化解各种人际矛盾,防止家庭暴力的唯一途径。

2)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待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在有些家庭中,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不理解父母,同时孩子非常缺乏待人处事的能力,见人不会说话,师生、同学关系也常会产生问题,就影响孩子了的学习效果与个性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原因之一。

3)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比比皆是。在有些家庭中仍存在着打骂孩子的现象,至于强制孩子按照成人的命令参加学习培训、增加额外作业、干涉孩子的正常交往和课外活动、偷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日记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是常见的。

4)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应有尊重,影响其独立性发展。对于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有些父母习惯于包办代替,不与孩子商量,主观地做决定;这样,不仅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且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做决定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

(三)、学会尊重,善于沟通 实施要点

其实施要点是,家长们应树立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学会尊重,善于沟通;在家教实践中,学会尊重孩子,才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善于沟通,了解和掌握与孩子平等对话的技巧,可促进家教水平的提高,体现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对中小学生家长的具体要求如下:

1.学会尊重――

1)客观地评价:以公正、开明的态度对待孩子,启发孩子自我评价,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下结论,应充分肯定孩子的优势与长处。

2)鼓励与激励:鼓励孩子为自己设立奋斗目标,支持培养其尝试新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健康的竞争心理给予激励和帮助,引导孩子形成自尊、自立、自理的信心。

3)积极地约束:当孩子出现缺点、错误时,父母决不放任纵容姑息,应严肃对待,开诚布公说明看法,进行交流和批评,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制定矫正计划,监督孩子的行动。

4)知错应道歉:如果父母出现错怪孩子的言行,或是有家教的失误,家长应勇于反思,主动向孩子认错道歉,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并诚恳听取孩子的意见。

5)尊重隐私权: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合法权益与公民权,不私自翻看孩子的书包、日记和信件等物品,不偷听孩子的电话,进入孩子的房间,应先敲门。

6)给予参与权:与孩子有关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各种事情,父母不应主观决定,一定要与孩子商量,给孩子以自己思考、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

2.善于沟通――

1)倾听的态度:父母要树立经常与孩子对话与沟通的意识。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有话说就好,不要有什么框框。不局限于学习方面,父母对孩子有兴趣的事物,力求要比较了解,在共同游戏、活动中,更好实现心理沟通。倾听是相互的,父母也可把自己的烦恼和难题讲给孩子听,请孩子帮助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使孩子懂得父母的疾苦和工作中的艰辛。

2)多样化方式:善于沟通,掌握沟通技巧――探索语言的魅力,寻求多样化的渠道。例如,每天亲子交流,平均不少于20分钟,可运用网络、对话、共同游戏、活动、录音、录像等手段,尽量以孩子喜欢的方式。

3)顺应的原则:对孩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可水到渠成;防止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以孩子面临的问题,孩子关注和有兴趣的问题为突破口,实现沟通对接。原则是――

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4)观察与研究: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关注的问题都有其合理性,父母应注意观察、认真对待,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提倡给孩子写《成长日记》,亲子一起写也可行,实事求是,有案可查;避免不负责任,随心所欲地对待孩子。

5)接纳与包容: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孩子能说出来就好,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接纳孩子的现实,无条件地爱孩子,耐心等待孩子的积极行动。父母对孩子,要有包容、宽容的态度;对于孩子“恨铁不成钢”的传统观念,应该重新认识,并尽量避免。父母的所谓“恨铁不成钢”式的情绪化宣泄,往往会产生对孩子评价的片面性,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将孩子当作“出气筒”,容易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积极探索,学会尊重,善于沟通,两代人共同创造追求家教成功。

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打骂孩子,要讲理。

二是不求“状元郎”,只求“好儿郎”。

三是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过高的要求,要事实求是。

四是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设身处地的站到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五是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王云涛/绘

■新快报记者 何宁

家长(微博)会上,如果老师只是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会不会太闷太没新意?“新新家长群”的家长普遍认为,家长会上,应增加家庭教育或家长互相沟通等环节。有可能的话,开展专门的家庭教育讲座或组织家长沙龙和户外亲子活动。

经验分享 家长也需要榜样

添添妈很难忘去年儿子的家长会,因为那次的家长会,班主任邀请她和儿子班里另外一名同学的家长作为班里的家长代表,分享各自的家庭教育经验。“为了准备家长会上的演讲,我紧张了好长一段时间,讲话稿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前前后后改了八遍才满意。不过真正上台演讲的时候,我没有完全按照讲稿来念,而是临场又发挥了很多。”

家长会后,添添妈忽然多了很多“粉丝”,家长们都围着她提问,因为她演讲的内容家长们都很感兴趣———“和孩子交朋友,但不做无原则的朋友”。添添妈把自己和儿子交友的过程与家长们分享,她道出了其中的不易:和孩子做朋友没可能,妈妈始终是妈妈,儿子始终是儿子。但她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小心翼翼地把握一个尺度:做朋友,但不做无原则性的朋友。“大的方向由我来决定,小的事情我尊重他,和他疯疯闹闹没问题,从一起玩闹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他的很多想法,他很喜欢和我聊天,每晚睡觉前都会聊上十几分钟才睡觉。”

添添妈一开始以为自己演讲的话题很微不足道,但没想到在家长们中间产生了共鸣,他们纷纷吐槽自己与孩子难成朋友,而添添妈的理念和方法很值得他们借鉴。“这之后,我觉得学校应该多给家长们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毕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困惑,而同龄的家长一起探讨、一起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困惑,这比看书有用多了。”

家长学校 陪孩子一起成长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学校开始重视家校互建。“因为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配合得好,我们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广大附中德育处主任黄翠婉说,以往的家长会,学校都只是单纯地给家长汇报孩子的成绩,或者在家长面前“告孩子的状”,“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这样的家长会索然无味,于是就建议我们邀请专家在家长会上做家庭教育的讲座。”

广大附中开始尝试着在家长会上邀请教育专家给家长做家庭教育的讲座。首次讲座,专家对每一个年龄层次孩子会出现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且告诉家长该如何应对、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的沟通。“第一次讲座就获得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明显比以前开家长会态度积极了许多。”从那以后,学校也意识到家长非常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于是就筹划建立了家长学校,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亲子活动。

华南师大附中去年成立的“家长义工团”也是应家长的要求成立的,“家长们特别希望为孩子做些什么,他们建议学校的家长会应该举行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让专业的老师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动力等。家长会的主题也是义工团的家长在会议上倡议的。”华南师大附中心理老师李之宁说,家长非常迫切地想要学校给出专业的家庭教育的建议,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一起把孩子教育好。

上个月27日,李之宁应家长的要求,在家长会当天举办了主题为《激发动力 共同成长》亲子教育讲座,能容纳350人的阶梯教室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讲座结束后,家长们还把此次讲座的内容转发到各个家长群与其他家长分享。李之宁说:“家长的支持让学校觉得类似的讲座应该常办,要争取每个月有一次,家长自愿参加,互相交流教育经验,或者与学校一起探讨如何教育好孩子。”

除了定期举办活动外,在家长的要求下,广大附中组织了一大批高校教育专家以及学校里出色的家长一起编写了《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本学校内部的家庭教育教材。黄翠婉说:“因为每次学校的讲座或者亲子活动家长都不一定能来参加,但教材家长可以随时翻看。”

三类困惑 解惑需家校配合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惑?黄翠婉和李之宁认为,普遍来说,家长对于以下三个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一是孩子叛逆,家长没办法。比如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很难与孩子成为朋友等;二是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很焦急。主要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很想在学习上帮孩子,但总是爱莫能助;三是孩子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如今越来越多孩子心理脆弱,易暴躁,毕业班学生普遍焦虑,并且性格发展失调,比如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等。

“孩子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家长其实第一个求助的都是老师,而老师有时候因为年轻或者经验不足,不能给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所以既然家长这么信任学校,学校就应该有义务为家长提供中肯的建议,帮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黄翠婉说。

李之宁指出,家长其实特别想有组织并且系统地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学校应该为这些好学的家长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因为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唯分数论

咔嚓掉了家校联谊

《毕业生》:学校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吗?

果果妈:幼儿园不定期有,一年一次的频率吧。我参加过一次,一般是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生长发育的特点讲一些案例,教家长怎么做,然后也有家长提问。有些幼儿园定期有家长沙龙,会聊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困惑。

氹氹转:现在学校里单纯的教育讲座越来越少了,学校都唯分数论了。个人感觉前几年未课改时,学校的教学压力没那么大,老师还能腾出时间来开开主题班会、搞搞家校联谊等,现在几乎没这类活动了。

分享活动普遍受欢迎

《毕业生》:家长欢迎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之类的活动么?

兔子:现在开家长会时,老师会请两位家长代表发言,说说各自的教育体会。这个做法普遍受大家的欢迎,因为谈的是同龄、同班孩子的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利于家长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经验。

氹氹转:参加过孩子的义卖会(纯手工制品的)和白云山家庭日步行演出,通过和孩子的同学及其家长一起参加活动,彼此了解更深入了,关系也更融洽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自己的心年轻了许多,对孩子的世界也了解了更多。

果果妈:其实家长们一起去玩玩,一起聊聊天也挺好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有机会一起集体活动我都支持。

兔子:儿子班上的家长都很热心,每次组织活动都有超过1/3的家长参加,有次组织钓虾烧烤,竟然来了大半个班,这次六一儿童节又组织去清远扶贫。何宁

家长课程

在家庭教育的诸要素中,亲子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一定的模式形成良好亲子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难当了。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如何让家里的这根独苗茁壮成长是许多父母关注的中心。有许多父母希望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想借这个方法或者那个计划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结果忙碌一场,往往是茫茫然不知所措。自“亲子共成长”工程实施以来,百万家长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我从中学习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感受最深的就是亲子关系更融洽了,家庭氛围更和谐了!看着孩子的进步,我由衷地感谢孩子的老师,更感谢“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实施。在孩子成长的长河中,有幸福和温馨的浪花,也有疑惑和彷徨的漩涡,我愿拿来和广大家长共勉。

首先信任与尊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心理基础;信任是教育的前提,相信谁就信谁的话,相信谁就能跟谁交流。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有他自己的地位,会使孩子更易产生责任感和自律。其次家长应摆正自己的身份;在面对孩子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所应展现的应是平等的姿态。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温馨而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将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性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家庭气氛温馨,具有合理的学习、生活制度和必要的家规。

记得有一年五一节前夕,在女儿的提议下,我们全家商量好了,决定五一放假全家一起去爬山,可是临近放假前一天,我母亲不小心把腰摔伤了,需要医治、调理,我们原来的计划就难以实现了。女儿满脸的不高兴,赌气不说话。在我的劝说下,女儿勉强同意了,谁知到了晚上她的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一嘀咕,女儿不干了,一肚子的委屈,又哭又闹,让她说的我也有点左右为难,但转念一想,在家长课程中有类似的讲解,正好可以实践一下。于是我“狠”下心来,联合妻子做女儿的工作:奶奶病了,需要爸妈两人一起陪奶奶去就医,这事不能耽搁,看着从小把你照顾大的奶奶受伤爸妈想你的心里也不忍心吧!其实爸妈也特想去爬山,但如果我们真那样做你说良心上说的过去吗?你乐意你的爸妈是那样的人吗?这时我发现女儿低下了头,情绪平和下来,我们接着做工作:爸妈还想和你商量件事,爸妈陪奶奶去医院,中间缺个联络员,女儿乐意承担这个重任?她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在接下来的事情中,女儿早把爬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表现地最积极、最活泼。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看着躺在床上已经调理好了的母亲,心中安慰而又高兴;望着吃着她爱吃的韭菜馅儿饺子的女儿,心中歉疚而又庆幸。在这个环境中无须很高的物质享受,因为与家人在一起便已经是最大的享受;家人的理解与健康已经是最大的奖赏。它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动力,孩子在其中发展出完善的信念和价值观观念,内心充满自信、自爱和自尊,也必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事后,女儿在她的日记中写到:通过这一次经历,虽然没有去爬山,但收获却比爬山大得多,我由气愤、委屈、认同到自信;我明白了什么是儿子;什么是爸妈。我似乎一天之内长大了!女儿由衷地感谢您——爸妈!

家长应摆正自己的身份。在面对孩子时,家长应该以正确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份,这是获得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家长在孩子面前所应展现的应是平等的姿态,不要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家长是那么的高大而自己却是那么的渺小。家长应该亲近孩子,应该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感到他们和父母之间是零距离的。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只是平常人,所以,家长需要承认自己会胜,也会败;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比一些人聪明,也会比一些人笨;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另一些事情上能力弱;不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不能永远没有错。

信任与尊重孩子。信任是教育的前提,相信谁就信谁的话,相信谁就能跟谁交流。其实孩子要信任一个人,他判断的标准是你能否让他开心。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不如父母,因为缺少父母子女间的那种信任。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此资源,非常细心地把应该告诉孩子的用最妥当的方法全部告诉孩子,你说什么他都能听进去,而且你对他的不好他还会忘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说话,让孩子感受到有他自己的地位,会使孩子更易产生责任感和自律。因为只有尊重孩子,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会使孩子展现出更多的潜能,而尊重孩子应是全方位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不仅仅需要吃喝睡眠,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尊严,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多种权利;他们虽然不成熟,但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即使有些不切实际,却同样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他们的情感、直觉、想象力甚至比成年人强得多。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尊重的。信任与尊重将使孩子乐于和家长交流,乐于和家长沟通。因此,信任与尊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心理基础。

重视亲子沟通。沟通是心理相容的基础,心理相容又是产生密切关系的基础。想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想与孩子的心走得更近,就一定要与他们沟通。沟通是亲子间亲情维系的桥梁。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学会了沟通,那它与同学、老师、朋友的关系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应学会“沉默”。“沉默是金”,在亲子沟通中,倾听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甚至比“说”更重要。亲子沟通所存在的非常多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孩子在想要寻找倾诉对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成为父母“语言垃圾”的承载者,如此这般,孩子怎么还能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倾听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还应善于运用“幽默效应”。所谓“幽默”通常是指一种轻松有趣,说诙谐可笑又内容严肃、意味深长的表达方式。幽默效应往往是这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家长幽默的言行是机智教育才能的一种文明表现,是家长在教育过程进入尴尬境遇使其自我解嘲的一种手法,是沟通亲子关系、消除障碍的一种“润滑剂”,更是提高教育实效的“催化剂”。

时间:2011年10月18日

第五篇:家教教案

如何使孩子学会宽容

——家教活动教案

一、设计理念

以生活为基点,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体验场合,讲述生活中的案例,营造氛围,融通德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家长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体验、表达、述说。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净化心灵,给自身带来愉悦,收获与人之间的友谊。

2、懂得人无完人,学会多看别人的优点,学着宽容。

3、使家长更好的引导孩子宽容待人。

三、活动过程:

(一)宽容的重要性。

1.导入:各位家长好,非常欢迎你们参加今天的家教活动。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使孩子学会宽容。

2.故事引题。

首先给各位家长讲一个历史故事。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这个故事可能许多家长都听过,我想不用我多说,家长们都能听出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在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免不了会和他人产生一些摩擦,经常发生一些吵架、骂人、打架等现象,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究其原因很多,但说到底就是没有一颗宽容之心。那宽容到底有多重要呢?接下来请看: 3.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从小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基础。富有宽容心的人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而现在我们以及孩子之间的相处,最缺少的就是宽容。

那么,怎样学会宽容呢?

(二)、感受宽容

生活中孩子们会常常犯一些错误,我们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多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其实宽容了别人,也解放了自己。

接下来咱们再看一个故事,从中感受一下:

两个朋友徒弟走在茫茫的沙漠上,途中两人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人扇了另一人一个耳光,那位被扇的好朋友很伤心,他用手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扇了我一个耳光”。后来两人继续前行,经过艰辛跋涉,来到了一片绿洲,他们决定洗去身上的浮尘。先前被扇耳光的人一不小心陷入沉潭之中,他的朋友连忙相救。被救的那人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在沙岸边的石头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很奇怪,询问为什么先前打了他,他写在沙子上,而现在却刻在石头上。那人回答:伤害只能写在沙子上,让风来吹散它、抚平它,而恩惠需要刻在石头上,用心来记。

他为什么这样做?——淡忘伤害,铭记恩惠。

(三)说一说

如果孩子遇到下面的事你会如何做呢? 1.讨论:

(1)孩子在学校上一天课,放学回家发现孩子的头破了,您会怎样做?(2)孩子与小伙伴因玩而起了争执,您的孩子哭了,您会怎样做?(3)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眼眶还有未擦干的泪水,您又会怎样做? 小结:的确可能有些家长会不问青红皂白,气不打一处来,张嘴大骂谁家孩子欺负了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可能都有想去找人家算帐的想法,老师为什么说孩子等等。但我相信大多数家长,可能会问清事情的来笼去脉,教会孩子以后遇到此类事的方法,让孩子学会宽容。

2.当孩子受欺负我们应该这样做:

(1)有限保护。孩子间争吵、打架是正常的,非原则性的小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协商解决,家长可以在旁提出一些建议。但危及孩子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家长要亲自过问,不可疏忽。

(2)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解决:在学校可以报告老师,回家可以告诉家长,(3)从情感上支持孩子。孩子遭欺负,心情往往很糟,这时家长不要数落他,让他的心灵遭到二次伤害。应该及时抚慰孩子,接纳他的悲伤、生气,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4)鼓励孩子化敌为友。孩子之间没有大不了的利益冲突,打打闹闹然后一起玩,这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提醒孩子记仇,干涉孩子交往,而要鼓励孩子尽量宽容,不结仇。

让孩子学会宽容。也许眼前,我们的孩子是吃亏了,但有一句话,叫做“吃亏是福”,今天的吃亏,会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如何去做人。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呢?

(四)培养孩子宽容心的方法。

1、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事例对比:

反例: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放学,我去接他,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滑梯上玩,在前面的小朋友不注意的情况下,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把他给踹了下去,由于速度过快,滑下去的小朋友磕到了头。小朋友的奶奶当然心疼,很冲动地把那个年龄大的孩子打了一巴掌。孩子大哭起来。这时被打孩子的妈妈闻声过来,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当然不让,两人便撕打起来。

家长如此不宽容,孩子怎会宽容。

正例:看到这一幕,我想到了发生在我们班级的一件事。一天下午快上课了,班级一个有点调皮的孩子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把李子玉的新羽绒服撕烂了。”“怎么弄的?”我问。“我和他玩,不小心扯的。”一件新羽绒服要几百元呢,我当然要让双方家长知道了。“那我给你家长打电话吧,得赔人家呀。”“老师不用,我已经让妈妈来把他的衣服拿去修了。”然后,我又给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两位家长几乎同时来到了班级。我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修衣服的家长感觉很不好意思,向那们家长连连道歉,并说你看看修的怎么样,不行的话我再给孩子买一件.那位家长看看衣服,说,只要人没事就行,以后都小心点。看到那样的两位家长,我感到很欣慰,他们遇事,都能冷静,宽容地处理。

两种不同的处事方法,两种不同的结果。

小结: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润滑剂。想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和谐地与人相处,我们家长就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2、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站在妈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

3、教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要求个公平合理。多一次原谅,多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五)总结:

很简单,让孩子生活在充满宽容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就会经常为他人着想.其实宽容就在我们中间,这让我想起了雨果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请把自己对宽容的理解用您的实际行动,传递给亲爱的孩子们吧!

希望家长们以身作则,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教会孩子用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每件事。请记住:(师读板书: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角度不同,发现不同。多看优点,少看缺点。淡忘伤害、铭记恩惠。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下载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教工作者培训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4年级家教教案

    .2016/2/26 4B 这一节课主要是学习现在进行时,在教学中,注重在体会中让学生了解时态,不注重语法的传授. sleep – talk-- draw- write-- come— have__ run— put— swim......

    家教教案5篇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要求: 1、 引导家长们明白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的重要性。2、 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3、 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

    高中语文家教教案

    成语积累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全国卷1)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

    家教教案[推荐5篇]

    李上2012年4月29日数理化家教教案 一,知识点回顾。 1,某工程队承包了某标段全长1755米的过江隧道施工任务,甲、乙两个班组分别从东、西两端同时掘进.已知甲组比乙组平均每天多掘......

    义务家教志愿者培训

    物理系、化学系义务家教志愿者培训圆满成功 2013年10月18日晚六点,物理系、化学系义务家教志愿者培训在物理楼226报告厅顺利召开。出席本次培训的嘉宾有物理系团学联主席毕......

    家教上岗培训主持稿

    女:感谢秘书长杨光帝的精彩发言。相信大家对家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家 男:尊敬的老师、嘉宾教是我们大学生最热门的兼职之一,那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家教有......

    大学生兼职家教培训

    山大“好老师”家教团队教员必读一,做好兼职家教的思想前提1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同学做兼职家教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赚钱零花,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挣钱去做家教,往往就会......

    党务工作者培训计划

    党务工作者培训计划 为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改革发展的领头人和生力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工作计划: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