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

时间:2019-05-12 16: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

第一篇: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的学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三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本课以“爱”为主线,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并能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本单元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补充歌曲《爱的奉献》。

第二课时: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补充歌曲《感恩的心》。

第三课时:欣赏《祭献之舞》歌舞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板书设计等)

第 一 课 时

一、感受爱、发现爱:

1、播放与爱有关的视频导入:(妈妈的吻、为了谁、绿叶对根的情意、天鹅湖)

2、师:这四段音乐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爱》

二、歌唱爱、抒发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

《让世界充满爱》作品。

2、播放MTV《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

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A段,用“LA”哼唱B段。

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5、歌曲难点练习:

A、弱起小节 —— OX

B、切分 —— X X X

C、长音的保持 ——

X---

6、歌曲分析:

A: 力度:mp——mf——mp

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分别用不同的母音哼唱,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并能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B:情绪:第一段:温馨、亲切

第二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第三段:抒情

7、实践与创造:

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

8、完整的演唱歌曲:

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三、爱心感悟: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演唱。

要求: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教学反馈)

四、爱的延伸:欣赏 《爱的奉献》

1、导语: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2、导语: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

3、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五、课堂小结:

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四方。我们都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让我们一起献出一点爱,让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吧。

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

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

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

让学生在《爱的奉献》 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通

案 第 二 课 时

一、歌曲再现:共同分享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

2、说一说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激情导入:

真情融化冰雪,心与心再没有距离,长歌一曲,蓝天下涌起挚爱的潮汐;真情感动天地,爱与爱使世界美丽,浩歌一阕,阳光下撒满纯真的情谊。“心中充满音乐的人才会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爱”。让学生在优美的“爱之歌”中,体会“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新授课:

(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1、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创作背景及作者。

2、分段朗诵歌词,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

A 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

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

总结: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

3、音乐欣赏:

这首由(美)托姆.惠特洛克作词,(意)乔吉奥.莫罗德尔作曲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歌曲深情地表达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特别是来自五大洲的青年运动员们,手拉手集合在奥运会五环旗下,竞技交流,和睦相处,情感交融,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激昂情绪和友好情感。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创作背景: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据估计,非洲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义演。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写出《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在场的歌星和工作人员手挽手同声高唱这首大会的主题歌感人涕下。

4、讲授音乐知识:

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种美国流行音乐。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美国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

摇滚乐特点:是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5、介绍早期摇滚乐歌手:

普雷斯利、贝里、多米诺、刘弗斯、埃弗利兄弟等。196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有人译作“甲壳虫”乐队)首次在美国做访问演出,引起狂热反应。他们的演唱主要内容是表现爱情,也有反战、反暴力等内容。摇滚乐的歌声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艺术趣味。70至8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著名摇滚乐队有蓬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波普等。其摇滚乐的著名歌星有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休斯顿等。

简介作者:

迈克尔·杰克逊(1958—)美国摇滚歌星。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72年1月杰克逊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78年,出演《绿野仙踪》。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度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82年,发行了《惊心动魄》,其中7首歌曲人选当年的“十大流行金曲”。在《惊心动魄》中,他把摇滚乐、迪斯科和早期爵士乐熔为一炉,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舞蹈形式。以后他多次获音乐奖,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87年,他推出了《真棒》。杰克逊在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流行歌坛上出尽风头。

(二)欣赏歌曲《手拉手》(hand in hand)

1、歌曲简介:这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由美国作曲家乔吉奥.莫罗伯作曲。莫罗伯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家。1983年,曾因影片《闪电舞蹈》中的《闪电舞蹈真是妙》一曲而获得的第五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式歌曲。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被选为会歌。

2、欣赏歌曲。

3、歌曲分析:这首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歌曲蕴含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易于上口,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流行歌曲之一。歌曲为复二部曲式,大调式,4/4与2/4变换拍子,A(a+b)+B(a`+b`)。

4、复听歌曲,轻声跟唱B乐段,体验节奏及演唱的特点:流畅又激荡,体现了奥运健儿们“手拉手”的真情与喜悦。连续的切分音及附点节奏的使用,打破了固定的节拍强弱,出现部平衡的冲击感,体现了健儿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内容与音乐情绪,使学生接受一次“爱”的洗礼,通过音乐作品种所表现的对“爱与和平、天下一家”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使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引导学生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和态度学习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等在艺术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勇气。引导学生认识到,流行音乐要有选择、有控制的听,不能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选择、毫无控制地听。

5、《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与《手拉手》表达了人类哪些共同愿望?歌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歌词、旋律、合唱、情绪„„)

(三)师生活动:歌舞表演《感恩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老师„„,让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命运,珍惜幸福的生活。(视频音乐)

四、课堂反馈:

提问;《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与《手拉手》表达了人类哪些共同愿望?歌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要人人生活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自已,那光辉的明天,靠我和你。”

2、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

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和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和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五、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和歌舞表演,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爱与和平、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同学们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课下作业:

下节课,举行班级交流活动,围绕“爱”的主题开展。内容可以是课内学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形式不限,可以演唱,可以是带来歌曲大家共同分享,可以是小品,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美术摄影等其他形式。各班推选出主持人1至2人,把内容串连好,给这次活动起一个名字,上课前,写在黑板上,并装饰。希望能够看到大家出色的表现„„

培养学生探究、挖掘知识的能力;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统筹安排调控事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做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课时

一、班级交流活动:

围绕“爱”的主题演唱、演奏、朗诵、小品、自带歌曲、美术摄影等。

二、音乐欣赏:《祭献之舞》

(一)简介作品:

《祭献之舞》是芭蕾舞剧《春之祭》中的第二部分。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年创作并首演于巴黎,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个舞剧表现了俄罗斯原始部落村民的祭礼活动。春天来临,异教徒们挑选一位美丽贞洁的少女做祭品,奉献于太阳神,以求神的庇护。音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神秘、恐怖的气氛。《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作。

《祭献之舞)是舞剧《春之祭》的第二部分“祭献”的最后一段,又被称为“被选少女的祭献舞”,它是全剧的高潮。少女被选为祭物,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但被选中的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乐曲开始出现大量复杂、紧迫的节奏以及不协和和弦、下行音和顿音强奏。在《祭献之舞》的音乐中,几乎听不到旋律,只有不规则的强烈节奏、不时变换着的拍子。作曲家在音乐中创造地利用频繁地交替拍子和复杂节奏,使音乐更加强烈、冲动,通

(二)作者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经历复杂,音乐风格多变,不同时期的作品 显示出现代各个流派的不同特征。

主要作品有: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哑剧 《士兵的故事》

歌曲——清唱剧《俄狄浦王》

合唱《诗篇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

歌剧《浪子的历程》等。

(三)音乐欣赏

三、主动探究:

1、音乐的节奏是规整的还是复杂的?

2、和声是和谐的还是不和谐的?

3、速度是舒缓的还是急促的?

4、力度是微弱的还是强劲的?

5、旋律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

6、情绪是稳重的、平和的还是兴奋的、不安的?

7、乐器(是单一的乐器演奏还是乐队全奏?

8、音乐所表现的主题是易于理解的还是奇特的、怪诞的?

四、课堂小结

了解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及其作用,也听到了我们很少听到了“祭献之舞”这样的表现原始生活的现代音乐„„,体验了各种不同的音乐情感。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拯救地球》(《heal the world》)„„

培养学生探究、挖掘知识的能力;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统筹安排调控事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做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课题:

课 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地做到背唱这首歌的后半部分。

(三)能够聆听并辨别藏族歌舞音乐——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并能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

(四)能够有感情地并较为和谐、均衡地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聆听、演唱中获得藏族音乐的感受。

鉴别藏族音乐特点并体验其风格。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学生对藏族音乐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多数学生喜爱并演唱它,但对藏族民歌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通过音乐渲染、图景再现、学生体验(学唱《走进西藏》)、以及结合歌曲的舞蹈表演、课前准备、教师讲授等营造环境、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其特点的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音乐文化知识。未来能负担起继承、发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任。本单元设计为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珠穆朗玛》、《毛主席的光辉》

2、问:这两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藏族)

二、新授课:

(一)学唱歌曲《走进西藏》

1、播放介绍西藏文化的短片,让学生从中了解西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对西藏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2、歌曲简介:《走进西藏》是一部歌颂人民好干部孔繁森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它运用了浓郁的藏族民歌特点进行创作。

3、介绍孔繁森:

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生前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他不幸以身殉职。孔繁森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民群众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4、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5、采用聆听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

6、难点处理:

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调高或轻声演唱的方法妥善处理。

7、歌曲分析:

这首歌为C宫调、4/4拍,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较长大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间奏之后的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严谨而对称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优美、明朗而带有舞蹈性。它反复之后,增加了一个补充句,并用它结束了全歌。在创作手法上,这首歌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8、讨论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等

思考: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支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

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9、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引导学生要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10、分小组表现歌曲。

(二)创编活动:结合歌曲《走进西藏》跳藏族舞蹈。

1、欣赏西藏的舞蹈片断,学习基本的藏族舞蹈动作。

2、初跳时,放慢速度,让学生先学会舞步。

3、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步适应。

4、伴随音乐用原速跳舞。

5、学生自由组合动作进行创编。

6、小组为单位,上台来表演。

三、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唱《走进西藏》和跳藏族舞,了解到这首歌曲在创作手法上不仅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提问:《走进西藏》的作者是谁?歌曲歌颂的是谁?

2、分小组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三、新授课:

(一)概述藏族音乐

藏族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

(二)欣赏《阿玛勒俄》〉

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

(多媒体展现歌曲描写的画面)

2、提问: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每个乐段开头、结尾、乐段与乐段之间有何特点?

3、学生展开讨论。

4、师小结:

它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歌曲共分两个乐段。每个乐段的开头都用“阿玛勒俄”这个衬词启始;乐段的结尾均用同一旋律型2 3 6 1 ︳2 0结束;乐段与乐段间都用间奏予以过渡。

5、简要介绍歌曲:

《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

“囊玛”中的歌曲段落,“阿玛勒俄”是歌曲中的主要衬词。旋律连绵抒情。

6、音乐知识:囊玛

囊玛,在藏族的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的意思。通常,囊玛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的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常在室内演出。其音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引子的旋律比较固定。慢板歌舞以唱为主。唱时有少量的舞蹈动作,也很少有队形上的变化。快板舞曲的音乐速度很快,富于跳跃性。其音乐情绪显得热烈奔放、粗犷豪爽;舞者则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气氛热烈而活跃。囊玛的伴奏乐队多用以下几种乐器:竹笛、扬琴、札木聂、根卡、胡琴、持琴和串铃等。

7、复听歌曲:让学生随录音哼唱,使他们对藏族民歌的曲调风格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1、简介歌曲背景:

唐太宗时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

2、欣赏歌曲:主要从音乐情绪和风格上来听。

3、音乐知识:堆谢

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堆谢是指产生于

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的民间歌舞。公元13世纪(元朝),萨迦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出现了札木聂这种乐器,并为当地的歌舞——果谢——伴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固定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具有完整结构形式的歌舞。这种歌舞称之为堆谢。当堆谢传入拉萨之后,它的歌词得到专业艺人的加工,音乐被程式化,曲目也随之固定,伴奏乐器得以增加(如笛子、扬琴、根卡、二胡等),舞蹈动作变得文雅华丽,从而以更加成熟的形态展示出来。这种新的堆谢——有人称之为“拉萨踢踏舞”。

堆谢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作“降谢”,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作“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

4、引导学生与《阿玛勒俄》进行对比,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堆谢”“囊玛”这两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5、演唱歌曲:

(1)视唱歌谱。

(2)填词演唱,注意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

四、课堂小结:

总结囊玛、堆谢的音乐特点。

五、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有关西藏音乐文化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资料,下节课展示。

第 三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有关西藏音乐文化的资料进行展示交流,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新授课:

(一)欣赏《阿姐鼓》

1、简介朱哲琴:

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1990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早期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1990)。

2、简介《阿姐鼓》:

朱哲琴参与制作和演唱的《阿姐鼓》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并且销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国际乐坛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

3、欣赏作品,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4、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二)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1、欣赏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2、提问:歌曲中歌颂了什么?

3、简介演唱者:才旦卓玛。

才旦卓玛(1937~),女高音歌唱家。藏族。1956年在拉萨首次登台。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上演,才旦卓玛参加演出并演唱了《唱支山歌

给党听》。使她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极度喜爱,从而正式踏入了中国歌坛。苦难的生活经历,使才旦卓玛有更富于常人的生活感受。她将她的这些感受全部溶入了她的歌声当中。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她的代表曲目,久唱不衰。1993年,正是由于此歌,她的唱片销量在中国大陆地区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她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也是我国人民最熟悉不过、家喻户晓的名曲。

4、视唱歌谱,熟悉歌曲旋律。

5、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1)先分声部练习: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用竖笛、碰铃、铃鼓、鼓来练习。

(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A、吹奏竖笛时,要注意主旋律声部的流畅性及乐曲的句法,不要将乐曲的旋律一个音一个音地迸着吹奏出来,也不要在不该断句的地方断句。

B、力度:在整个乐曲中,要控制铃鼓滚奏的力度,摇动铃鼓的力量要适当。

音乐的高潮部分(第16-19小节)力度要强一些,在此之前,第15小节中铃鼓的滚奏鸣曲鼓的六连音节奏要用渐强的力度予以铺垫。

第20小节之后要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力度上。

C、速度:乐曲反复后,在结束句的部分应作渐慢的处理。

(3)反复练习,直至各声部练熟。

(4)合练:注意速度、节奏的准确。

(三)实践与创造:

聆听三首歌曲,判断其中哪一首是用藏族民歌做素材创作的?

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青藏高原》

3、《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课堂小结: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这些遗产,进一步把它发扬光大。

案 个

课题:

第二单元:梨园金曲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辩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

3.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

4.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2、了解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本单元是以京剧音乐为中心,以欣赏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京剧与唱腔,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学唱歌曲《唱脸谱》

2、用课件直观识别行当,辨认脸谱。

第二课时:

1、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第三课时:

1、欣赏《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浑身是胆雄纠纠》。

2、实践与创造:试着分角色表演《智斗》,感受并体验西皮原板及西皮快板不同的情绪特点。

教后记:

声像一体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戏曲音乐和唱腔、剧种,体会到了中国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课:(课件:京剧脸谱)

1、出示脸谱:请学生猜猜看,是谁的脸谱?

2、教师简介脸谱:

京剧舞台脸谱具有共通性和本身的特性,离开了舞台,离开了要表现的具体人物、脸谱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京剧舞台脸谱是写在脸上的艺术,是演员用夸张的手法,运用色彩和线条的变化,在脸上勾画出的各种图谱,中国传统京剧剧目,净、丑和少数生、旦角色所扮演的历史人物都有相对规格的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容貌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丰富舞台、美化舞台。

3、师生互动:为什么外国人喜欢中国京剧,很多外国人千里迢迢到中国来专门学习京剧?(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活动:

(1)京剧里的传统文化是他们国家永远都不会有的,具调查:10人中有7人说:“衣服漂亮”,2人“唱腔好听”,1人“好奇”。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歌剧”。

(2)讲授历史故事:

原来京剧的产生与乾隆过大寿还有一段渊源啊。1790年,清代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浙江省盐务大臣为博皇帝一笑,特邀请江南很出名的安徽的徽班进京祝寿。由于徽班的唱腔委婉动听,迅速被北京人所接受,当地老百姓纷纷效仿其唱腔。

„„到了1828年,湖北的地方戏“汉剧”的一些演员也陆续进入北京,也深受北京人的喜爱,但毕竟难以与在北京扎根多年的徽班相抗衡,于是唱汉剧的湖北演员纷纷加入徽班,为徽班的唱腔加入了新鲜的血液。由于

京剧脸谱:

两个剧种的音乐比较相近,渐渐地合成一个新的剧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家喻户晓的国粹“京剧”。中国的京剧的诞生:安徽的徽班与湖北的汉调。

5、学生讨论并谈一谈对京剧及戏曲的了解。

6、教师总结:戏曲音乐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 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表演程式和声腔体系独具一格。

三、音乐表现:

(一)播放歌曲《唱脸谱》:(结合脸谱讲解)

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紫脸的天王——托宝塔

绿脸的魔鬼——斗夜叉

2、自由发言: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金色的猴王——?

(二)学唱歌曲:《唱脸谱》

1、读歌词,理解歌词。

如:“四击头”

2、唱歌词,理解歌曲。

3、提示:脸谱是京剧和其他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的人物和人物类型有不同的脸谱,并且作为人物性格特性的典型表现手法。《唱脸谱》用具有浓郁京剧风格的曲调来表现这一题材。尤其男生独唱部分运用了花脸(净)的唱腔来演唱,使歌词中所刻画的形象更显生动逼真。

4、难点:歌曲中下划音的正确演唱。

5、讨论: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个音来演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请找出《唱花脸》中,哪些字用到了拖腔,它们有什么作用?

6、分角色完整演唱。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请参照课本20页的行当,在课后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以便在下节课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再现

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检查作业:

1、交流自己对京剧的了解与认识

2、师生总结:

四、教师讲授中国京剧知识:

京剧是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于北京的一个地方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

六、流水、快板等。

3、伴奏乐器:

①文场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

②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五、感受与鉴赏:京剧《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简介剧情:是京剧名剧之一,剧情是: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负心于秦香莲。包拯主持公道,将忘恩负义、妄图杀妻灭子的陈世美判以铡刑。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质问、规劝陈世美的一段唱腔,包括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散板。

2、初听

3、详细讲解:

①导板高亢有力的散打散唱,表现包公升堂审案前的肃穆气氛和威慑力量。

②导入原板,包公尽力心平气和地开导陈世美,情绪比较缓和。

③转入快板,强烈的节奏中包公历数陈的罪状,把音乐引向高潮。

④在坚定的散板唱腔中结束,显示了包公在豪

课件:

1、京剧的形成。

2、京剧的唱腔。

3、京剧伴奏的主要乐器。

4、《铡美案》包公剧照与录象 通

4、复听。

六、实践与创造活动:(教学反馈)

1、聆听《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感受并体验西皮原板及西皮快板不同的情绪和特点。

2、播放部分传统京剧片断,分辨西皮和二黄唱腔。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3、师生评价。

七、师生小结、下课礼式。

播放录象课件,直观教学。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课:

(9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播放京剧片段,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并说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 《红娘》《白蛇传》 《赤桑镇》

《武家坡》《智斗》(过渡至听赏讨论的第二部份)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辩(25分钟)

1.一听《智斗》

①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老生、花脸)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宏亮)

④体会和传统的京剧有了那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速度板式更生活化)

过渡: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与独特的对白,京剧还能称为京剧吗?

2.对比欣赏京剧《沙家浜》另一片段与沪剧《芦荡火种》片段,提问:你能分辩出两种戏种吗?你是从那儿听出来的?(找出京剧不同于别的剧种的特点)。(唱腔的方言特色与伴奏乐器南北差异)

3.二听《智斗》选段

4.表演《智斗》片段

选择一个人物,尝试用京剧的腔调架式来表演《智斗》,其余同学帮衬着的点,为他们说锣鼓经。

小结过渡:在京剧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象地方戏、武术、杂技的优点与长处。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比如说他独特的唱腔与念白,还有鲜明的伴奏乐器。到今天,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岁了。时代不断的发展,也要求京剧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三)欣赏京剧的革新发展与姐妹艺术的融合(10分钟)

1.欣赏提问

以下的几个京剧片段在那些地方做了改革与发展,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方式革新)《杨门女将》(与交响音乐与合唱艺术相结合)

《我的中国心》(京剧改革的新产物京歌)

课堂小结:现代京剧虽然做了许多改革,使其更加与我们现代生活贴近。但是,她的精髓并没有要消失,而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她以她独特京腔京韵、鲜明的中国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同时,也逐渐的渗透和影响着咱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影响着别的姐妹艺术。

2.欣赏舞蹈《旦角》提问:

请同学看这段舞蹈,听这段音乐,告诉老师其中有京剧的那些表演方式?(吊嗓、武打、表演)表现了几种不同的旦角?(花旦、武旦、老旦)

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她从辉煌的昨天走来,拥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今天,我相信她一定能在咱们这一代手中焕发青春。

结束一:让我们先从一名观众做起,走近京剧!

结束二:让我们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唱段《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做一回小戏迷,为京剧叫好!三.教学重难点:

1. 如何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了解古老的京剧,增强兴趣。

2.京剧不同与其它剧种的特点,语言特色与伴奏乐器、旋律特点。

3.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

课题:音诗音画

一、教材分析:

《音诗音画》是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15册,第4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两个作品。通过本科的学习来了解“音诗、音画”这一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鲍罗丁、穆索尔斯基两个音乐人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难点:学生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广的领域中创造性潜能,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打开心灵去完整欣赏音乐,让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从而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内容。从中也给学生以自主活动的时间,40分钟的一堂课,教学内容要充实,但也必须给学生一段自主活动的时间,从真实感受出发,以自己的喜爱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衷曲,提高积极性。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课以欣赏为主,结合体验、想象、绘画、创编、表演、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对“音画”有理性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A 课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组织学生进教师,并坐成“U”形。

听音乐排队进教师,并按“ U”坐下,随后聆听音乐。

考虑到本课内容较多,为节约时间,先初步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进教室。座位的编排是为了便于表演节目。

二、新课教学

(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直接导入:刚才大家进教室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一首外国作品,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一边。

A 完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设疑:

1、音乐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可以给音乐取怎样的名字?

B解决设疑

C 总结问题

1、曲作者 鲍罗丁

2、音乐展示画面的内容

3、音乐标题(以上内容课件展示)

D分别复听两个主题,根据两主题的音乐流动,描绘其画面。

(投影仪投出学生的简笔画)

E 提问:刚才大家从简笔画中看到了马队、和骆驼等,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

F分组表现主题

1、用钢琴伴奏,用“lu”哼唱第一主题。

2、用钢琴伴奏,用“la”哼唱第二主题。

3、分三个小组,第一组唱第一主题、第二组唱第二主题,第三组表现马蹄声和驼铃声,一起合作表演。

A闭上眼睛,可用各种姿态聆听,并可律动,并思考给出的问题。

B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

C 了解曲作者、音乐的题目及音乐内容

D 复听两个主题,根据想象画简笔画。

E 生自由回答:音乐中体现马蹄声和驼铃声的音乐素材,并模仿声音。

(可用弹舌等方法)

f分组表现

1、用轻柔的声音表现空旷的草原。

2、用进行似的声音表现土著商队。

3、分成三个小组,表现两主题及马蹄声和驼铃声。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注定了学生可以学生可以打开心门随音乐想象,给音乐取名字这一环节给学生较轻松的任务,防止有的同学盲目的聆听,还可以给想象以动力。

通过复听,再次熟悉音乐,并想象两主题的不同内容,为以下的表现音乐打好基础。投影仪展示简笔画是让学生的劳动有种成就感,并且能激发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

本阶段的是通过学会哼唱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及探究模仿声音及共同合作,既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不同意境的音乐变化,把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脑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图画展览会》

师:把描写自然景物等描绘性的交响诗称“音画”,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画展。(多媒体展示三幅画)

A完整播放《图画展览会》(书本上的三个主题)

B提问:另你印象最深的音乐能哼唱出来吗?

C师哼唱漫步主题,并做漫步欣赏的动作。

D 漫步主题播放,要求个别学生表演主题。

E 分别播放三个主题,要求聆听并思考以下表格。

A聆听音乐,并想象看画展的意境。

B凭记忆,哼唱漫步主题。

C跟随师一起哼唱,看老师表演。

D个别学生随音乐漫步表演。

E 聆听,并思考表格的内容,并可填写。

通过老师的承上启下的导语了解“音画”,并,并给学生创设了去看画展的意境。

通过哼唱加深主题印象。

再次感受看画展的意境,通过生自己表演,培养乐感,并能更好的结合音乐内容,为以下的欣赏作好铺垫。

主题

情绪

速度

旋律特色

音色特点

画面内容

牛车

两个犹太人 基辅大门 F 交流表格内容

f自由回答

三、创编表演

A 再次复听《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根据音画,分组讨论、创编哑剧

B 分组表演哑剧

A 分组讨论、创编,并推选两人分角色表演哑剧。

B 表演及欣赏

通过对音乐画面、内容情节的理解,进行表演,能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四、课堂小结

A由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表演的情况。

B 点题:“音诗音画”,师: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音诗音画”这一题材的音乐。下节课内容为《嘎达梅林》

A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分小组自评和互评。

B 了解下节课内容,及课后任务。

让学生自评、互评,从而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也使评价起到激励、教育、改善的功能。

美丽的村庄

一、教学目的: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

2、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从环境方面写歌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歌曲,编创歌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美丽风景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二)新授课: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

4、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5、学生自唱。展示自学成果

三、课堂活动

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而有特色的。下面我们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美丽村庄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

2、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遍成果

4、师生点评

四、课堂延伸

1、小结:同学们,从我们刚才的创作及表演活动中。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比如有的同学写到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欣赏两个画面(播放图片,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随纸)大家看了这两个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可见人类不好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被破坏,甚至由于环境的被破坏威胁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爱护的,希望 我们美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布置作业: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本课节的收获和感想。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课题:《椰风海韵》

一、教学目标:

?能够喜欢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能积极的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及伴奏、舞蹈等实践活动,并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积累艺术表现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并能背唱歌词。

二、教学准备:

?收集台湾高山族影像资料、音乐文化知识,课件,琴,竹竿,铃当。

?收集查阅台湾及台湾高山族相关的知识,竹竿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音像情景创设:教师唱台湾民歌《高山青》,媒体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学生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及高山族的地理风光,风俗人情等图片。

2、交流:谈谈看过短片后自己对高山族的初步印象,师作补充归纳。

(三)唱歌表现 :

1、朗读:生齐读歌词,交流词意。

2、哼唱:生随范唱哼唱3遍,打拍子,交流歌曲的速度及情绪等,再次聆听,感受旋律特点并交流(一、二句相似,整个旋律走向向下)。

3、简介:师简介高山族民歌的体裁及《我》所属的类别:舞歌。

4、练唱:①师弹奏,生唱词和谱,找出难点处反复听、唱或教唱②齐唱或男女生分乐句接龙唱。(注意引导学生情绪的把握,打拍子)。

5、伴奏:学生聆听歌曲范奏中的伴奏后,分小组交流模仿其伴奏型,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师整理后全班齐奏。(可拍手,跺脚,捻指,拍肩)。

(四)实践表现:

1、杵乐表演:师简述杵乐文化后,师生用竹竿代替木杵,为歌曲伴奏。(可站成一个大圏,也可分组站成小圈进行表演)?舞蹈探讨:师简述高山族舞蹈特色后,师生一齐学跳基本的舞蹈动作。(可播放《我的祖家是歌乡》,作为舞蹈背景音乐)

2、集体表演:师生一起在台湾民歌音乐声中唱歌跳舞,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台湾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老师忠心谢谢你们的合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高山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共同祝愿海峡两岸同胞早日团员。

(六)、其它选择:

本课时也可以安排两首民歌的学习,学唱完后可拓展演唱本民族的其它歌曲,再安排音乐实践活动,如分组创编伴奏,分组表演舞蹈等。

课后记:

《椰风海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听辨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雨打芭蕉》及《八骏马》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

欣赏《雨打芭蕉》及《八骏马》音乐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聆听音乐,说出其中的主要演奏乐器及音乐风格。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作品《雨打芭蕉》

1、欣赏并思考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和主要乐器。从旋律、节奏、音色、乐队编制等要素上领略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介绍作品的相关资料。

3、介绍广东音乐。

4、哼唱典型旋律并分析其艺术形象。

5、再听,加深对作品意境的理解。

6、请学生说出熟知的广东音乐的其他曲目。

(二)、欣赏作品《八骏马》

1、欣赏并思考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和主要演奏乐器。

2、介绍作品的相关资料。

3、介绍福建南曲。

4、学唱典型旋律并分析其艺术形象。

5、再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6、对比两种乐种的主要特征。

三、小结

第二篇: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期音乐教案(全册)

第1课春天来了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 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 《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用“la”哼唱主题(3)听赏第三段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

三、拓展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下,合理运用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拓展视野。在本课中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春之歌》以及其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的视听享受,从而知道门德尔松的音乐成就。

音乐欣赏重在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从情绪感知出发,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已经掌握的课堂乐器演奏技巧,与校本教材相结合,鉴赏音乐作品,学生能很容易地记住主题旋律、得到成功的喜悦。

歌曲《春风》

一、教材分析

《春风》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日本儿童歌曲,该曲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动力和弹性的节奏,饶有趣味的拟人化歌词,既表现了春风 的自由布局,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纵情歌唱。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由两句各为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切分节奏伴随着逐层向上的旋律,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抒情,节奏平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的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中,接触过一些短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低声部音不够准,声部间声音不够和谐的现象。因此,执教者选择《春风》一课,就是想通过课堂器乐——竖笛的辅助,帮助学生唱准音、唱好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唱好歌曲,从而能自信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聆听、律动、歌唱、器乐吹奏等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

四、重点难点:

重点:唱会歌曲,能有感情地歌唱。

难点:

1、学生能积极、自信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

2、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竖笛、手串铃

六、教学准备:

大歌单、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调整情绪

二)、基础练习

铺垫新课

1、师生用钢琴、竖笛问好

2、出示单音,学生竖笛吹奏

3、教师出示旋律,学生尝试视奏——巩固复习附点节奏、切分音,为新课做铺垫

4、出示歌词,学生视奏与歌唱合作——音准和发声练习,为歌唱做铺垫3︱3 3 3︱3 3 3︱6 6 6︱6 6 6︱4 〃6︱5 4 4︱3-︱

大 家

好,大 家

好 大 家

好 大 家

好 我 们

我们 欢

5、学生唱、奏合作,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学生感受和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器乐练习、声音练习、节奏练习融合在一起。通过竖笛吹奏,练习了音准和节奏;通过歌唱,进行了练声;而且,在一开课就将合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循序渐进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先入为主的建立了低音声部的印象,为合唱学习打下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聆听体验

学唱歌曲

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

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

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

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

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教师采用范唱、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节奏等难点。

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器乐助学 声部合作

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师: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我唱的旋律熟悉吗?

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

3、复习演唱一次。

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

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 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五)、唱奏表现 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

3、教师评价

六)、小结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本课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为了辅助合唱二声部的音准,需要器乐吹奏的能力;二是歌唱的声音和谐统一与情感表达的能力。而这对于4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生:幸福、温暖等等。(1)xxx x x|xxx x x|(2)xxxx xx|xxxx xx| 师:我们用这几种不同的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 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手方法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学习歌曲中地节奏做铺垫。)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将图片展开)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

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师放录音)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一定更想学啦?

3、师范唱。(加动作)师:下面我来唱唱。

师:我唱的怎样? 生:好。

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生:拍手感谢。+1+Hello(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师范唱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前面充足的听赏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很快的掌握歌曲旋律并演唱)

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

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

(2)师弹琴。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反复)

(3)轻声跟琴唱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反复唱)

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板书:“0”)生:(答)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呀可别小看它,他在这儿作用可大啦!就请你们找找歌谱中的它在那儿吧!

生:(答)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把它表现出来,做到音断气不断,下面你们听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1)唱出休止符。(2)不唱出休止符。

生:第一次唱的动听。

师:嗯!遇到休止符就要听话这就是它的作用。同学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琴唱唱。

6、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亲切地,温柔地

师: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现在又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其余的唱歌并且要注意休止符的作用。(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

8、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分别展示,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旋律,遵循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有力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合唱学习奠定较好的合作基础。)

总结:

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生:(答)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作业布臵:

课下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创编歌词。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反思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歌曲内容较短,学生自制力又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也就是用歌表演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听、说、唱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母亲的伟大,使学生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欣赏歌曲环节中,我给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歌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应给予充分肯定。

但在细节上尚有一些不足,比如说在发挥学生想象这点上。我虽然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形体语言等来塑造音乐形象,但在感受温暖的怀抱情景中,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母爱的伟大情怀,创作出更多的歌。

郊游

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 喜爱,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教学理念:

☆兴趣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以“郊游”为线索,以情境教学展开活动,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感情的真正流入和碰撞,溅起的火花才是最光亮的、最永久的。在教学中,教师用心去和学生交流了,学生也会用心回应你,此时,双方的情感才是最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甚致是人文教育在此时才能落实。+1+Hello ☆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教会学生唱一些歌、听一些曲,去年一年级的学生的实践告诉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独立学习了,掌握一些方法了,不仅对此时教学有利,对学生的终身都受益,因为有的歌一辈子也不会去唱,但想学什么歌,有了方法,也就会听、会学、会唱了,在演唱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多种听,演唱歌曲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制作乐器、探索乐器音色、音量等方法以及编排上都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此时,教师看到的是学生的一辈子、感受到的是永久的欣慰。

☆多媒体做为教学的辅助用具,有时利用得当确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多看、多听,会活泼课堂、收到实效,还会拓宽师生的视野,飞溅创造的火花,加深双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做动作。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

(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在山底下”——熟悉歌曲旋律: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学生回答想乘坐的交通工具,并用动作模仿出交通工具。)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教师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随伴奏音乐做乘车等动作。)

2、出示歌片挂图,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学生按节奏夸春天。)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学生用舞蹈动作表示春天景色)

师:让我们随着歌声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用动作尽情地表现出来吧!

(放范唱,学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

(三)“登上山坡”——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

(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师:这段旋律你们听过吗? 师:它是哪首歌曲里的旋律?

(学生回答是《郊游》歌曲。)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若学生回答出前八小节或后八小节、第一行或第三行等两个答案,教师小结这两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登上山坡”: 师:让我们用“啦”哼唱这段旋律,顺着音乐的台阶,登上山坡吧!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开始登山了!

(教师弹琴,C~F调学生用“啦”哼唱,同时教师指导发声要求,哼唱旋律由慢到快,让学生熟悉旋律;F~C调填上歌词唱)

(四)“在山顶上”——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师: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了,山下的景色可真美呀!使老师情不自禁地还想唱歌,听!(师唱)“白云悠悠,阳光柔柔,春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想唱吗?

(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学生随琴唱歌。)

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学生用中速稍快地速度唱歌)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和第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男女生接唱歌曲。)

师:不随伴奏音乐,轻唱,你们能唱好吗?(学生轻唱歌曲。)

3、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敲小鼓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让寂静的山谷苏醒了!它告诉我们这首歌曲里有很多秘密,老师刚才就找出了一个秘密,歌曲中“我们、悠、柔”歌词处共同点是,都有符点,我们唱时要注意。我答对了,山谷还给我礼物了呢!漂亮吗?你们想要吗?我们共同努力,快点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吧!

(学生回答歌曲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回答正确的同学教师给一份礼物。)

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学生回答边唱歌边加表演动作、伴奏等)(教师指导边唱歌边伴奏。)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这两大乐句?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不带传音的打击乐器)师:怎样伴奏呢?(学生示范伴奏类型)

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请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为这一大乐句伴奏?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带传音的打击乐器。)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1+Hello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学生若打击乐器声音大了,教师指导让学生自评说出乐器声音要小)

(二)、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同学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组同学为歌曲做表演动作,第三组同学随伴奏音乐唱歌。然后三组同学同时用各自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 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共同度过了轻松、愉快地音乐40分钟,让我们向客人们说再见吧!

2、师生再见:

3、学生随着《郊游》边唱歌边跳着舞走出教室。

师: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欢乐的舞蹈;伴随着《郊游》走出教室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开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踊跃的发言,师生互动很融合,对于老师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听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对比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其中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整体表现突出,能在听中学,唱的准确,情感丰富,使教师也从中受到鼓舞。因此对于我来说,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也为本学期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第2课 难忘的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材分析: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当时的队歌名为《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由于马思聪在“文革”中受到迫害,此歌被打入冷宫。1978年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定为队歌。

《队歌》的结构为两段体。第一乐段节奏宽广,旋律起伏,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第二乐段果断坚定、铿锵有力,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坚定的信心。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进行曲风格;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少先队员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在音乐活动《出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欣赏、学唱歌曲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进行曲式的风格特点。

2.在《出旗》活动中,大镲、小军鼓、大军鼓的三声部节奏配合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1.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音频进教室。

2.初听歌曲。

(1)师生共同回忆成为少先队员的感受。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当我们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在你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个时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

(2)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动画。

教师:老师也回想起当年戴上红领巾的那一时刻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我们最爱唱的歌曲之一。说说欣赏后的心情。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曲学习

1.欣赏并进行简单表演。

(1)再听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听辨歌曲情绪。

教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两种情绪,你能听出来吗?请你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当你感觉到歌曲情绪有变化的时候,你就用动作表现出来。(学生欣赏歌曲并用动作表示情绪的变化。)

(2)按歌曲不同情绪简单表演。

教师:我们要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你们认为什么动作能够比较好地把歌曲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讨论)

学生听歌曲做简单表演。

第一乐段可设计为踏步,第二乐段设计为敬队礼。2.介绍歌曲历史。

教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编曲,是故 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创作于1962年。1978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其定为队歌。

3.学唱歌曲第一段。

(1)听歌曲画旋律线。

教师:作为新一代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会唱我们的队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次由老师来演唱歌曲。我把速度稍稍放慢一点,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手按照旋律的走向画出旋律线来。(学生听歌画旋律线。)

(2)看谱听录音跟唱。

教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听录音跟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三、音乐活动《出旗》

1.考考你。

教师:少先队员们,老师可要考考你,你对自己的组织了解吗? 从你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题目一:少先队员的组织叫什么?

题目二:少先队的旗臶是什么图案?

题目三:这段旋律是在什么场合使用的?

播放《出旗》音频,随后教师公布答案。

2.活动准备。

(1)听录音范奏,学生模仿吹号动作,模唱《出旗》旋律。

(2)节奏创编与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在《出旗》的音乐中你还能听到了什么 乐器的声音?(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这段音乐中有小军鼓和镲的声音。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在行进中步伐统一,而且还要走得特带劲,需要哪种乐器来帮忙?(学生回答:大军鼓)

教师: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大军鼓在行进队伍中起到了稳定速度、统一步伐的作用。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敲大军鼓合适呢?(学生集体讨论创编。)

教师最后规范节奏谱,并带学生练习大军鼓节奏。

学生先拍手练习大军鼓节奏,基本熟悉后请一名学生敲击大军鼓,其他学生哼唱《出旗》旋律。

大军鼓:咚 咚│咚 0│咚 咚│咚 0│咚 咚

0│咚咚

0│咚 咚

0│咚咚

0│

教师:我们有了大军鼓的伴奏显得很有气势,要是能加上大镲就更好了。

大镲:呛

呛│呛 0│呛 0│呛 0│呛

呛│呛 0│呛

呛│呛 0│

学生先拍手练习大镲节奏。如果二年级学生没有学习小军鼓或小军鼓节奏打不好的学生可以不用小军鼓,由老师敲小军鼓即可。

(3)合奏。

出示《出旗》谱例,学生进行合奏练习。

3.表演。

任务分配:+1+Hello 分别请2-3名学生用大军鼓、大镲和小军鼓合着出旗音乐演奏。其他学生排成4行,在教师的引领下走队型。出旗音乐结束后,全体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师:正是这首嘹亮的队歌引领着我们向着理想努力前进!让我们重温入队时的情景,再次感受那首队歌的力量吧!

学生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在做“出旗”活动和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表现出了少先队员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节课所感受的音乐都是进行曲的风格。希望同学们课后找一找有关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很多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拿捏不准的话会出现脱离音乐课变成班会课的现象。因此老师们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背离音乐性的前提下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与感悟,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京剧身段的表演“云手”引入课题,并让学生对京剧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相关知识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完成传统戏与现代戏的辨识,以及人物行当的区分。接下来由教师范唱选段,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并让学生们互相畅谈关于《红灯记》的小故事。在了解故事的同时,进入到京剧视频中完整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体会人物的性格以及唱腔特点。通过聆听体会了解西皮腔的演唱特点,指导学生学习表演剧中角色,体验京剧演员的感觉,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最后以枣庄地方剧—柳琴戏的欣赏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热爱我国的民族和地方文化。

教材分析

《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是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该曲是《红灯记》第二场《接受任务》中李铁梅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了铁梅对父亲、奶奶以及“表叔”们的初步认识。即:“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段音乐采用了西皮唱腔、流水板,因而,它非常充分地表现了李铁梅那种天真烂漫、纯朴乐观的精神状态。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及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中的律动法、集体合作法,语言性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探究性教学方法中的发现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了解京剧的唱腔与身段,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知识有所了解,并会简单的演唱京剧。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掌握京剧的唱腔以及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表演,有兴趣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学一学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京剧身段“云手“的动作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谁能说一说咱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生:京剧中的动作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准确,刚才咱们做的是京剧身段中“云手”的表演,那么平时同学们对京剧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生:„„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云手”动作的学习,调动学生继续探讨新课的积极性,自然的引入到京剧这一课题上。

导入新课

实践考验

1、师:同学们的知识面还真广,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京剧的课堂去深入的了解

一下我们的国粹—京剧。(课件放映相关资料)

教师讲解: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了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并且已有200年的历史了。京剧按人物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放映各行当图片)同学们咱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扮相吧!看!他们的服饰,非常的讲究,非常的华丽并且咱们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的服饰,可以判断该剧是传统京剧还是现代京剧。

2、实践考验京剧小知识

课件放映不同服饰的京剧人物,让学生判断该人物的行当及所属是现代京剧还是传统京剧。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准确,老师呢也很喜欢京剧,并且也学了一段,下面给你们露一手好不好?

设计意图:了解京剧的历史起源及相关知识,并锻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处。初听选段 认识作品

教师范唱并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同学们老师唱的好吗?有谁知道这个选段叫什么名字,又选自哪部京剧呢? 生:《都有一颗洪亮的心》 选自《红灯记》

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老师刚才演唱的就是《红灯记》中主人公小铁梅的一个唱段,那么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红灯记》的故事呢?

生:„

教师补充讲解: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北某地的一位铁路工人名字叫李玉和,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一家三口全没有血缘关系,这是个特殊的革命的家庭,全家人都投入到抗日活动中,与敌人展开了机智、秘密勇敢的斗争。剧中女儿小铁梅虽然年少,但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们家经常有许多的叔叔来找爸爸,于是她就问奶奶:“今天这个是谁呀?”奶奶说:“是你表叔”“那今天这个又是谁呀”“还是你表叔”。铁梅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表叔呢?但是从她爸爸和表叔的秘密接触中已经猜出他们所从事的革命工作,并且流露出无限的敬佩之情,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剧中铁梅是怎样唱的呢?

师:就让咱们来听一听剧中小铁梅的唱腔吧!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作品,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并让学生们互相畅谈关于《红灯记》的小故事。

剧中聆听唱段,渗透唱腔知识

师:同学们刚才听得真投入,从唱段中你能感受到小铁梅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姑娘呢? 生:活泼、开朗„ 师:在京剧中表现这种活泼,跳动情绪的唱腔就是两大唱腔中的西皮腔。西皮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的情绪,而京剧的节拍节奏被称为“板式”,咱们这个段子又被叫做流水板、快板。就让我们用声音来感受这西皮腔流水板的唱段,诠释铁梅的天真乐观的情绪吧!

设计意图:通过剧种欣赏乐曲,感受唱段的演唱特点与情绪变化并渗透唱腔的小知识。实践体验京剧唱腔与身段 体验学习唱腔

学生跟视频试唱感受选段。教师点拨每句的情绪起伏,并对念白,拖腔处进行处理示范,指出此处是唱好京剧的关键。(课件放映:念白:奶奶你听我说以及最后一处拖腔谱例)

师:同学们唱的越来越有板有眼了,咱们来跟着范唱来一遍吧!在唱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咱们京剧唱、念、做、打四大艺术特征,不光是需要唱腔,还要有身段,同学们咱们边唱边跟着铁梅的动作来表演一下吧!

(学生跟教师用手点出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的接触演唱简单的京剧,感受西皮流水的演唱特点。并对念白、拖腔处加以处理。

实践体验京剧身段(亲自扮演铁梅,感受国粹的博大精深)

师:我们的京剧真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呀!不仅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还走向了世界,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就连我们小学生也学唱京剧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扮演一下小铁梅,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感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排练,展示。课件循环放映选段视频,辅助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实践感受京剧的身段,并要求学生亲自扮演京剧人物,体验京剧演员的感觉,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总结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并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还产生了不同的剧种,同学们能说说吗?

生:越剧、黄梅戏、柳琴戏、川剧、评剧、豫剧„

师: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去感受一下咱们枣庄的“柳琴戏”带来的不同风采吧!听柳琴戏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以枣庄地方戏剧—柳琴戏的欣赏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热爱我国的民族和地方文化。

板书设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现代京剧

四大行当:

西皮、流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唱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考虑到我校开展过京剧进校园活动,学生多少触过一些戏曲,我是这样来设计课堂的:首先对京剧的发源,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等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解,然后欣赏京剧片学习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认识京剧,了解京剧之后来演唱,为演唱做铺垫。在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和相关知识时,学生都很安静,眼睛充满了渴望知识的神采,使我的教学很轻松很自然,不自觉给学生讲了很多,在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我先让学生畅谈故事背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听唱、模仿,甚至把京剧的拖腔,亮相都运用上了,打消了我在上课之前怕他们听到京剧就哄堂大笑的顾虑。

□□

(动作说明:第一段歌词原地做吹号的动作,前半部分歌词向右,后半部分向左。第二段全体踏步,中间四位学生往分左右两边绕一圈回来,间奏不动,第三段歌词弓步移动身体中心左右摇摆,第四段歌词全体踏步,尾声向右边吹号的动作结束。)

四、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儿童团员的歌曲呢?(《歌唱二小放牛郎》)2.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3.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一首歌曲《只怕不抵抗》。4.你能跟着歌曲唱歌词吗?

5.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歌词中的动作。五.课堂小结。edu.net%29+Unit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历史时期共产儿童团发挥的作用,看看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是少先队员了,我们也要向儿童团的成员们那样,为了祖国的更加强大努力学习!

(在《共产儿童团歌》伴奏声中踏步离开教室。)教材反思: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时,在配套音像设备中有黑白影片中歌曲演唱和卡通人物的动画演唱。我在课中设计了多遍运用了教材中的影片歌曲以及卡通人物表演的歌曲。当聆听完这两首《共产儿童团歌》的演唱时,学生更乐意接受那首诙谐有趣的卡通人物的表演的歌曲,学生的兴趣高涨再三要求来一遍,再来一遍。这样一来在无形之中为下面更好的学习歌曲打下伏笔。之后设计教学运用教材方面,在进入情境时播放那首黑白影片,而在之后的歌曲教学中反复播放了那首诙谐画面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那画面中人物演唱,一瞬间学生就能把那共产儿童团员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表现的很到位。

卖报歌

教材分析:

《卖报歌》为F宫调式,四二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新的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3.创编活动用不同形式来表演歌曲(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如: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可爱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国歌》视频,学生齐唱国歌。

师:每当国旗升起时,我们都要唱响什么歌?(国歌)你们知道这首雄壮、振奋人心的国歌是谁作曲的吗?(聂耳)

2.认识了解聂耳。

PPT展示聂耳图片,师讲解资料 3.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师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哥》创作背景

师:下面老师来讲一个有关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聆听录音范唱。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这是一首小朋友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教师有感情范唱歌曲(学生轻声拍手打节奏心里跟唱),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师: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

3.按节奏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按节奏读一读歌词。师生齐读歌词。4.模唱旋律

师带生分别用La和Li模唱歌曲,熟悉旋律。5.分段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 a.学习第一段 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高声的、卖力的)

师: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b.学习第二段

师: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c.学习第三段

师: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激动的、兴奋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6.教师伴奏,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7.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

师:为了让小毛头多多卖报纸,让我们一起来帮她唱一唱,比一比谁唱的动听,谁卖的报纸就越多?

分男女组、组与组比赛来演唱歌曲 8.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师:小毛头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边唱边跳)生手拿报纸边跳边唱表演歌曲

三.拓展: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还活着,她的名字叫杨碧君,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

生观看采访杨碧君的视频,听杨奶奶唱《卖报歌》,观看杨奶奶的生活图片。四.小结:

你们想对当年小毛头说些什么?你们应该怎么做?(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五.带着敬意唱响《卖报歌》,结束教学。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而且学此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当我拿到新教材中的这首歌时,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我何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来了解更多的音乐及音乐以外的相关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年

第3课 飞呀飞 蜜蜂、蝴蝶

教材分析:

1.小提琴独奏《蜜蜂》

(1808-1878)所作的小提琴曲。这个舒伯特不是以“歌曲之王”著称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他们之间无任何亲属关系。

用了比较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演奏。一开始就出现了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和半音上下颤动,奏出了模仿蜜蜂振翅飞鸣的嗡嗡声,生动逼真,加上旋律音区连续作八度提升,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

2.钢琴曲《蝴蝶》

抒情曲集。格里格自21岁(1864)起历经37 年时间写成了66首钢琴抒情小曲。这些乐曲都非常短小,长则5分钟,短则1分钟,是钢琴演奏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演奏才能的曲目。乐曲《蝴蝶》为A大调、优美的快板,快速级进式的旋律流畅、起伏,好像花丛中的彩蝶在翩翩起舞,音乐巧妙地将蝴蝶的形象呈现在听众面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学情分析:

“蜜蜂”和“蝴蝶”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和“蝴蝶”的表象和知识,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和“蝴蝶”的学习还是首次。本节课的音乐形象生动而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完整地聆听全曲。感受《蜜蜂》、《蝴蝶》的生动形象。

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蜜蜂

一)、听音乐,猜谜语,引入新知;

1、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大家注意:我们这次的谜面是一段音乐,谜底呢,是一种会飞的小动物,请注意听吧!(学生初听音乐)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回答)蜻蜓、蜜蜂、瓢虫、飞蛾„„

师: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生1:我觉得音乐速度很快,就象蜜蜂在飞

生2:很象蜜蜂飞的声音嗡嗡嗡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描述音乐的形象,将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学习相联系。)

师:播放《蜜蜂》片段:请同学们听音乐,猜演奏的乐器,如果你猜出来了,就试着模仿演奏。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提琴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小提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总结“对,大家回答的非常准确,这首曲子用小提琴特有的音色形象演奏的,让我们随着音乐来用动作来模仿一下”。edu.net%29+Unit

师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动作来模拟了音乐家的演奏,那你们可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教师出示五线谱旋律片段。

生:音符都是符头朝上的、音符都靠得很紧、上面有很多的“3”、音都差不多的„„

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旋律就是用这样一些排列密集的音符,三连音的节奏、加上快速的演奏来表现的,虽然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够完全看懂旋律,但随着今后不断的学习,我们会逐步了解的。让我们举起右手,将这些音符的符头连起来画一画。刚才我们画的就是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设计意图:注意将音乐要素、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欣赏活动中,使学生在欣赏中复习旧知,理解新知。)

2、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模仿表现蜜蜂飞舞

师:(播放音乐)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画旋律线条吧。先用右手画、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将双手放在身体两旁画(演变成了蜜蜂飞舞的姿势)。请互相看看自己现在变成了谁?

生:(学生踊跃回答)小蜜蜂、可爱的小蜜蜂„„

师:对,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乐曲《蜜蜂》(板书曲名)那你们觉得乐曲表现的是一只蜜蜂还是一群蜜蜂呢?他们在干什么?(完整欣赏音乐)

生:一群小蜜蜂在快乐的跳舞

师:你能模仿小蜜蜂飞舞吗?(学生自由尝试。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振动翅膀、轻盈灵巧的飞舞。)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飞,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在音乐结束的时候准确的将动作停下来,咱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仔细、动作最准确。学生跟在老师的后面,老师带领学生不断变换队形飞。

(设计意图:在飞的游戏中,一方面,《蜜蜂》的音乐不断重复,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借用“听到音乐结束就停止动作”的方式来检验落实。此外,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气氛和谐而活泼生动,师生关系融洽。)

蝴蝶

1、学生聆听音乐《蝴蝶》,自由感受音乐形象。

师:“蜜蜂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好朋友,是谁呢?听音乐,找答案。”(学生初听音乐)

学生1:是蝙蝠

学生2:是接它们回去的另外一群小蜜蜂。

学生3:是小蝴蝶

2、与《蜜蜂》音乐对比,进一步了解不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的关系。

师:“你们的感觉都很对。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蝴蝶,是由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听出来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钢琴 oc+site%3A%28qk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钢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问“可你们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随即出示音乐的片段,“请同学们自己画画旋律线条,比较一下旋律线条和《蜜蜂》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旋律起伏很大、音符排列并不密集。

师:是的,就是由于这些变化,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音乐真奇妙。让我们一起来画旋律线条,先用右手画、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划一划,瞧瞧现在你变成了谁?

生:(激动的回答)美丽的蝴蝶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蝴蝶吗?听着音乐片段试一试

3、学生尝试探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蝴蝶飞的形象。

师:“除了这样飞,蝴蝶还有哪些其他的飞的姿势?你认为音乐中的蝴蝶是一直在飞还是飞一飞停一停?我们再听着音乐,想一想,试着做一做。”

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快乐的尝试着

师:请学生上台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师邀请个别有创造性的学生上台,示范。如:用交叉的两只手掌,表示蝴蝶的翅膀飞;将两边的胳膊屈起,放在背部代表蝴蝶的翅膀等等。

生:完整地聆听音乐,学生和小伙伴一起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蝴蝶。

(有的学生座在凳子上,高举着交叉的两只手掌,模仿蝴蝶飞;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双双飞舞;还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蝴蝶,挥舞着双翅,在教室里翩翩起舞„„)

(设计意图:学生在听、想、说、演等活动,不仅能够自主地感受音乐的形象,还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及鼓励下,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表现小动物“飞”的不同形象,并大胆地进行表现。此学习过程,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一对好朋友

教材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带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2/4拍,徽调式。歌曲曲调优美,旋律活泼,节奏跳跃紧凑,歌词简单易懂,风趣地刻画出两位小朋友结伴一起劳动,一起回家的欢乐情景,歌颂了小朋友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设计说明: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儿童教材的来源之一,是真正的儿童游戏和儿歌。“两纲”教育的“生命教育”理念中也提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友谊的意义,能够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学习与他人合作。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除了在平时的课里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上唱游课的常规习惯外,还顺应了二期课改的潮流,通过积极地分析教材、从教材里挖掘“两纲”的内涵,在隐性的活动、唱游中让他们不知不觉的接受“两纲”理念的熏陶。这一做法在本课中的体现,主要就是从“一对好朋友”出发,整节课的设计都抓住了“合作”、“友情的快乐”等关键词,通过形象的情景创设、有趣的游戏,生动的儿歌,师生、生生互动合作等形式,将歌曲教学、“两纲”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渗透、即兴创作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带来的喜悦之情,体会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感悟同学间合作的快乐,并学会与大家分享快乐。

2.初步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尝试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连贯地演唱歌曲,基本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即兴表演。

3.以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方法以及游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等方式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形式,乐于主动与同伴合作。

教学重点:

尝试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教学难点:

1.能用清晰的吐字来唱好一字多音的旋律和倚音。2.和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玩偶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打招呼,师生认识

节奏练习:我是钟老师,呼叫某某某

二、新授歌曲,激发情绪。

1、欣赏引入,铺垫情绪。

欣赏VC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做活动,真的很开心!为了表示我的开心,我特地准备了一张VCD请大家欣赏!你们看,有一对好朋友在一起开心的跳起舞来!真开心啊,真是一对好朋友!

(抓住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性,以卡通动画替代说教,并体验歌曲情绪铺垫。)

2、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

老师:今天还有一对好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呢。这对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大家听听看,是谁呢?

(出示小伢伢和小妞妞的玩偶,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3、揭 题。

鼓励学生给歌曲起名字。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师:小伢伢和小妞妞这首歌还没有名字,想请小朋友们给起个歌名。——《一对好朋友》。

4、很好,那我们现在来学学这首歌曲吧。

5、是范唱,学生跟琴轻轻的演出。

6、学生跟琴慢慢的演唱。

7、学生跟琴演唱数遍,过程老师解决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

8、完整演唱歌曲,并一起表演。

三、游戏《拉钩钩》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一对好朋友》,里面的小伢伢和笑妞妞是一对好朋友,那么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呢?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等)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间友谊,并知道友谊重在保持。(巩固友谊,体会找到好朋友后的喜悦之情。)

现在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钩钩,对我们的友谊来一个承诺吧!

集体表演唱律动《拉钩钩》。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是难得,要好好珍惜相互间的情谊啊!朋友间要相互和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信任。

(学生自由地手拉手随着音乐出活动室。)教学反思oc+site%3A%28qk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节课根据学生身边的活动,从他们最熟悉、简单的游戏入手,并将游戏与音乐进行巧妙的沟通,在游戏中渗透基础知识的学习,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第4课 美丽家园

吉祥三宝

教材分析:

《吉祥三宝》是一家三口对答式的蒙族歌曲。曲调简单,歌曲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传达出来的家庭和谐与美好,很打动人。歌曲中的太阳,月亮、星星、花儿、果实、爸爸、妈妈和孩子,虽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亲情与至爱却唯独人类所独有,别致的编曲和RAP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让学生感知亲情。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吉祥三宝》体验歌曲意境,感受与家人相亲相爱的美好心情,并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蒙古族的习俗文化。

3、用愉快的心情唱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意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分三个声部演唱。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游戏道具(如:爸爸妈妈的头饰、太阳、月亮、星星等头饰)。《吉祥三宝》FLASH,歌曲伴奏带、图谱,将座位安排为爸爸组、妈妈组、孩子组。(便于分成三个分成三个声部演唱)。

教学过程:

1、欣赏音乐蒙古族《赛马》进入课堂。

2、初步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初步讲解歌曲。出示课件:①音乐《吉祥三宝》的磁带。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吉祥三宝》仔细听,这首歌和平时听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有几个人在唱?

分析与反思:问题让学生带着指向性学习任务欣赏歌曲,孩子们能准确地听出有三个人在唱歌,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孩子。

课件:②再次欣赏歌曲《吉祥三宝》。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分析:学生能说出歌曲内容,小图片的出示及时帮助学生理解了歌词。

课件:③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是蒙古族的歌曲,可爱的孩子问不完的问题,爸爸、妈妈面对幼稚孩子的发问,总是耐心地解答。于是,爸爸布仁巴雅尔写下了这首送给他五岁女儿的歌谣。

3、欣赏蒙语歌曲《吉祥三宝》Flash,师生共同讨论画面里都有哪些内容。

4、分段欣赏歌曲,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主选择匹配的小图片贴在歌曲图谱的相应位臵。分析反思:图谱设计要有形象生动而富有童趣,学生能根据教师分段演唱的歌曲内容,正确地选择,排列歌曲图谱。

5、老师分段教唱歌曲。分析: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后排列的歌曲图谱,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歌词在图谱的帮助下,学生很快地学会了演唱歌曲。

6、鼓励学生有表情地说唱表演歌曲《吉祥三宝》。

分析:请学生欣赏倾听歌曲前奏,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

表现,孩子们觉得RAP式的蒙语开场像马蹄声,他们设计出骑马,扬鞭便等动作,接下来是优美的情琴声,大家一致做拉马头琴的动作。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三个声部的演唱,指导学生在演唱中使用体态,目光和歌声进行情感交流。教师通过指图、动作、表情、口型,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提示。

7、请几个小组示范表演。小组成员分角色相拥在一起歌唱表演。

分析反思:让学生再次感受家庭的幸福,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8、师生一起祝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活动延伸:

通过录像等引导学生欣赏蒙古族的歌曲,舞蹈,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在单纯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听觉与其他辅助手段的关系。具体到教学中运用了视觉等辅助手段帮助记忆,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准确;最后,还要拿掉那些辅助材料,比比看。哪些同学记得又对又快,来锻炼对音乐的想象和记忆。

注: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应引导学生学会用耳朵听音乐,不可形成自顾自地敲小乐器,而脱离了歌曲本身,同时,在敲打小乐器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力度的改变。

4、出示歌曲的节奏

(1)请你们拍拍歌曲的节奏,找出难点(2)出示“附点节奏”,解决附点节奏,提醒学生注意四分休止符

5、学唱歌词

(1)用“噜、哩、嗯、啦”哼唱乐曲,钢琴一句,哼鸣一句(声轻气足)(2)悄悄话的声音完整地跟着钢琴哼唱乐曲旋律,速度放慢。(3)带入歌词

A 师唱一句中的前一半,生唱后一半

生唱一句中的前一半,师唱后一半 B师唱前面一句,生唱后面一句

生唱前面一句,师唱后面一句

注:本首歌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旋律节奏不够难,但是乐曲音调较高,学生演唱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多引导学生学会用气息,轻声地演唱,切忌白大嗓门喊叫,破坏歌曲的意境。

(4)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动作表演

(1)师生讨论,每一句加入一个简单的动作(2)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注:这首歌曲属于新授,主要以唱、会唱为主,学生还不完全熟悉,因此对于动作的表演要弱化,防止学生为了表演,而忘记唱歌才是主要任务

7、小结

唐代诗人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俗话又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家乡是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也不能忘怀的地方,同学们,请想一想,还有什么诗句表达家乡的?(静夜思)

不管你们长大后去了哪里,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记了家乡。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教材是歌曲新授,教师可以通过“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这一理念,有浅入深,螺旋上升地帮助学生学会歌曲。教学中,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充分开放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慢慢吸收,慢慢消化,从而达到完整学习好的效果。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中,趣味的变化,增加学生的学习新鲜感。

歌曲中对学生的声音位臵要求很高,给学生一个形象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高位臵的感觉,比如用富有趣味性的练声曲,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似的活动中找到感觉,将这种感觉运用的歌唱中来。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引导学生养成声音高位臵的发生习惯。

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多给孩子表演展示的机会,培养孩子自信的心里,课堂中,让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舞蹈创编,并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对于学生来说很受鼓舞。

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感受日喀则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技能目标:①通过歌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踢踏舞,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

②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3、情感目标:

①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自己的家乡,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②通过集体舞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 XX|X 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创编集体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师生围成圈随老师的口令做跺脚节奏游戏。)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玩过的开火车游戏吗?今天我们再来过把瘾,好吗?

二、音乐游戏《开火车》,解决歌曲重难点。

首先我们来听听本次音乐列车的鸣笛声是怎样的?

1、鸣笛。| 2 | 2-| 2

X | 听 呀

拉啊

(喊)啊

要求: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前倚音和下滑音要表现出来。

方法:① 轻声模仿。

② 看谱、唱谱,注意前倚音和下滑音的表现。

③ 用饱满、连贯的声音演唱。

2、车轮滚滚。(上节课老师布臵竖笛作业)

①1 1

| 6 1

5 | 5

2 | 1 ||

啊嗦

啊嗦

马里

拉,啦啦 啦啦

②1 5

| 1 2 1 | 1 5 | 3 5 2 ||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要求:分辨两乐句的不同,并为之配上相应的衬词。

方法:①自选一条,用葫芦丝吹奏。

② 全班分成两组唱一唱。

③ 加上动作两组比一比。

3、游戏《开火车》。

方法:全班变换力度、速度,表现火车鸣笛——出站——行驶——鸣笛——进站的过程。(“车轮滚滚”配音选择学生相对生疏的一条。)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渐快减弱、减慢渐强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歌曲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三、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1、师:火车到站啦,我们下车吧!现在我们来到西藏第二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日喀则。日喀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瞧——(背景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

2、欣赏日喀则的图片,谅解那儿的风土人情与音乐、舞蹈。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直观图象,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领略了藏族风情,同时借助音乐的弥散性,让学生记住了所要学的新歌旋律,为新课做铺垫。第二,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介绍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设计了“小导游”这一环节。

四、载歌载舞,表现歌曲。

导入:日喀则真是个好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我的家在日喀则》,请大家打开课本。

(一)歌曲演唱。

方法:

1、打开课本听歌曲范唱录音。(明白歌曲的演唱顺序)

2、教师范唱。(明白歌曲曲式结构。)

3、试着跟老师的琴放慢速度唱歌曲。

4、让学生找出困难之处重点练习。

5、用接口唱、领唱合唱、跟着录音唱一唱、为歌曲加打击乐伴奏等形式唱熟歌曲。

(二)创编歌表演。

方法:

1、欣赏:踢踏舞 《快乐列车波尔卡》,一边欣赏一边模仿。

2、学习踢踏基本步:×

× × | ×

× × | 右

右左

左右

3、自带的道具(绸带、丝巾)自编歌表演动作。(期间巡回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的范唱录音,同时播放日喀则风土人情图片。)

(三)载歌载舞。

方法:听老师讲明要求,师生围成圈边歌边舞。

要求:

1、第一部分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踩出××

×× | ×

× |节奏。

2、第二部分各自表演创编动作。

3、第三部分手拉手围成圈逆时针踩出××

×× | ×

× |节奏。wd=filetype%3Ad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舞的创编表演,进一步体验藏族踢踏舞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即兴表演能力。

五、教学拓展,情感延伸。

日喀则是个好地方,回家后,请同学们挑一首我们比较熟悉的你认为合适的歌曲旋律,填

上歌词,创编一首《我的家在**》,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最棒!

设计意图: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自己的家乡,通过歌词创编,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

感情。

第5课 快乐的舞蹈

加伏特舞曲

一、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说到“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臵。”在本课中我用游戏、体态律动、固定音型伴奏、学唱等一些方式让学生 “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从中获取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风车之国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乐曲用三部曲式构成,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由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使音乐生动活泼起来,富于个性。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伏特舞曲》十分脍炙人口,充满着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学情分析

2年级的儿童,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在《加伏特舞曲》这一节欣赏课学习中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采用节奏游戏直接导入,以听、唱、律动结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从而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在游戏与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出不同乐段的情绪表现,并能借助肢体语言和道具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律动参与、哼唱乐曲、编配动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分辨出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加伏特舞曲》,使他们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同时能够听辨不同乐段创编动作。

难点:根据音乐形象找出相应的动作即兴创作。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提琴、卡片

八、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

随着《加伏特舞曲》音乐律动进教室(一曲听完)。学生随教师模仿调皮、柔美的动作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设计意图:

师生情感交流。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感受活泼和柔美的音乐。

2、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做一个模仿节奏的游戏怎么样?用手拍出老师一样的节奏。”

师:拍节奏

1)、x x x 0 |

2)、xx xx xx xx| 3)、xx xx xx xx| x x x 0|n=baiduadv&f=8& 生:聆听节奏并拍出节奏、聆听音乐拍节奏 设计意图:

用适合二级年学生心里的模仿节奏游戏来导入,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律动,引出学生初次聆听《步加伏特舞曲》的主题旋律

3、聆听第一乐段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初次聆听一乐段节奏特点 师:“能用刚才的节奏给小提琴伴奏吗?” 师用小提琴演奏乐曲第一段

生用xx xx xx xx|x

x x 0|节奏给老师演奏的音乐伴奏 2)、乐曲简介

①师介绍乐曲后揭示课题。《加伏特舞曲》 生简单了解乐曲,朗读曲名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律动体验乐曲情绪 师画图形谱,聆听第一乐段,师:“下面跟着老师走近这首好听好玩的乐曲。听完后请选出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图谱来说对音乐的感受。选择合适的词来形容。师评价小结第一段音乐特点情绪。(活泼、明快、跳跃、幽默)让人听了想跳舞所以才叫舞曲。

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音乐情绪。

师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师用小提琴给学生的律动伴奏 师生合作通过律动表现音乐。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对比、讨论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作曲家、旋律节奏特点、情绪,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反复聆听乐曲及其主题旋律,用音乐的弥漫性原理,加强学生的欣赏感知效果。

通过律动,让学生体验乐曲情绪。

4、完整欣赏体验,了解曲式结构 1)、对比体验全曲情绪变化 师:“除了刚才活泼的舞曲音乐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播放完整乐曲,师合着音乐用小提琴演奏主题音乐,第二段停止演奏让学生静听。生静听音乐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听辩、小提琴等欣赏活动后说感受,让二年级的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乐曲情绪变化,从而达到区分曲式结构

2)、体验乐曲结构 师:《加伏特舞曲》一共分为几部分?

聆听中师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学生区分曲式结构。▲ ● ▲ 师评价

学生动静结合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通过听辩、色块等欣赏活动,让二年级的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乐曲情绪变化,从而达到区分曲式结构

5、第二段欣赏 1)、学唱乐曲

为什么这段旋律给我们柔美的感觉,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旋律吧!(课件)旋律特点:前四句音乐旋律较平稳节奏连贯,后两句相对活泼。师范唱

我们大家一起来跳舞,来吧来吧一起来跳舞,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来跳舞。生看歌谱,区分旋律特点。听师范唱 学唱乐曲 原速演唱

通过分析旋律特点,学唱乐曲,加深学生对乐曲的记忆。2)、律动体验乐曲

师:既然是柔美舞曲那我们用怎样的舞蹈动作来跳一跳。生聆听音乐创编律动体验欣赏。

通过律动来加深学生对柔美的音乐感知体验。

6、整曲合作欣赏

播放整曲,听到音乐做合适的动作。生律动完整体验音乐

通过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单单的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中。更深刻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拓展

作者戈塞克写的这首《加伏特舞曲》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就因为音乐活泼欢快,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它还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改编过的《加伏特舞曲》(播放视频)

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视频。说出有哪些乐器演奏。

通过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加伏特舞曲》视频,使孩子们了解乐曲可以用多种乐器演奏,开拓视野。

课堂小结

语言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在今天的课中,我们一起欣赏了戈塞克的《加伏特舞曲》,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踏着欢快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学生分享感受,交流体验。聆听音乐愉快的离开教室。

通过小结,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梳理。

教学反思: 欣赏时,尽量结合前面所讲的有关乐器方面的知识进行。所提的要求及所问的问题一定要

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引导孩子通过仔细听辩来解决这些问题。毕竟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第三篇:人民版音乐教案文档

三年级音乐教案(第六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春天

教学内容:聆听:《春到沂河》《春》

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课时安排:3

第一课时

课 型:表演

教学内容:表演《嘀哩嘀哩》,聆听《春到沂河》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表演《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课 型:表演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聆听《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三、聆听《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课 型:复习

教学内容:复习四首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复习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8.教学小结。

第四篇:(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全册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全册教案

课题:聆听《春天》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对“春天”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1听音乐问好,律动。

2新学期小结。

3复习上学期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小燕子》

A完整地聆听歌曲。

B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春天》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布谷》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雨沙沙》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

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小雨沙沙》。

二、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课题:放牧课时;2——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牧童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二、本部分:1、导入。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2、聆听《牧童》: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1)听前,猜一猜“牧童到哪里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放牧》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放牛歌》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牧童》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放牛歌》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手拉手》课时:3——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鸭子拌嘴》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手拉手》课时:4——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表演《一对好朋友》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数鸭子》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手拉手课时:4——2

教学目的:

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用打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

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一对好朋友》

(1)结合歌曲《一对好朋友》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

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加上叫声,试一试,看哪一种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鸭子拌嘴》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创造出小鸭的故事。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小象大象》课时:5——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象》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聆听《大象》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他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

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小象》课时:5——2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大象的音乐。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小象》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编创与活动:

(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象?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2)提示:为什么说大象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长鼻子课时:6——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大象的音乐。

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已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示: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各是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然后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小象的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课时:6——2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2、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小松树课时:7——1 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小松树》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我是人民小骑兵课时:7——2

教学目的: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木琴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挤奶舞课时:8——1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蒙古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挤奶舞》

(1)组织学生聆听《挤奶舞》的同时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3、音的高低:

(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4、运动:

(1)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恰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别填写在方框里。

(2)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

(4)分小组进行,看那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8——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公鸡、母鸡》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2、聆听《我的小鸡》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比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9——1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母鸡叫咯咯》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2、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

(1)介绍响板:也成舞板,打击乐器的一种,原是西班牙的一种小型的木制乐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拉丁美洲国家。响板是将两片贝壳形状的木片用细绳固定而成。演奏时:a、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上,用右手拍击。B、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的力量撞击两片木片。可一只手演奏,也可双手同时演奏两个响板。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咯咯哒课时:9——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探索式学习掌握响板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下蛋啰》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表演《海》课时:10——1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海》,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理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海。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

5、随着教师象唱词一样唱歌谱,视学生的演唱能力,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加入手势提示高低。一二遍即可,不可久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云课时:10——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范唱。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观察过云吗?你知道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3、听录音或教师范唱,轻轻地跟唱歌词,教师注意纠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4、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5、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6、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大海的歌课时:1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2、能发挥想象力,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大海摇篮》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聆听《海上风暴》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提示: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同学相互评价。

(2)复听。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幸福生活课时:11——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在学生感受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可结合一些有关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的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3)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聆听《快乐的罗嗦》

聆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器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教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阳光下的孩子课时:12——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福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夏天的阳光课时:12——2 教学目标:

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

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巧巧手课时:13——1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2、聆听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审美。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难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表演《粉刷匠》

(1)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3)随录音唱歌词。

(4)边听录音边唱。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理发师课时:13——2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理发师》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巧巧手课时:14——1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铁匠波尔卡》

(1)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猫咪别淘气课时:14——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突出“汪汪与咪咪”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猫咪别淘气》

(1)反复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试一试。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汪汪与咪咪课时:15——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运用x和x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

教学难点:聆听乐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小狗圆舞曲》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滑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3、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想象。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画图形谱。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了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汪汪与咪咪课时:15——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谁在叫》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滑动。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动物,他们怎样叫?利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愉快的夏令营课时:16——1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对本学期欣赏的熟悉程度。

2、了解学生对X--、X、X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学生已学过欣赏曲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对X--、X、X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软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第一项内容:插旗子

(1)指导学生自己观察几面旗子上写的歌乐曲的名称,会议并试着唱出歌乐曲的片断和主题。

(2)听教师播放歌乐曲,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的小旗子上写出顺序或涂上颜色。

注意学生所涂的颜色要与带有曲名的旗子相一致。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互相查对,给与成绩评定。

3、第二项内容:拾贝壳

(1)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节奏,并要求编创的节奏有结束感。

(2)学生自由练习。

(3)每个学生都自编一条节奏,力争与其他人不同采用一人编创,小组同学齐模仿的形式进行。

(4)小组评定每个人编创的节奏,找出优点与不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愉快的夏令营课时:16——2

教学目标:

1、测试学生在本学期熟记并背唱其中两首歌曲。

2、测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并背唱两首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能力。

教学准备:软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放风筝: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风筝上的七首歌曲,方式也可以由学生建议。

(2)分小组开展背唱歌曲的活动,每人选择两首歌,背唱给小组同学听,由小组同学评定。

3、选一选、打一打:

(1)分小组进行。先分别唱一唱三首歌。

(2)讨论用哪几件乐器为其中一首歌曲伴奏。用什么样的伴奏型比较合适?按同学选定的方式试一试,确定一组伴奏方式,由小组同学选唱其中一首歌曲,两三名同学伴奏。

(3)以小组的方式集体参加测试,看哪一组演唱与伴奏协调一致,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期末考核两课时17——1.2.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re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第五篇:音乐社

学生会赞助协议书

甲方:德化三中启航音乐社

乙方:卡萨音乐餐吧

为促进德化三中启航音乐社与卡萨音乐餐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达到共赢目的,甲方乙方本着规范操作、互惠互利的宗旨,经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各项协议。

一、宣传授权

1、甲方因乙方需要,承担对乙方在校内宣传。

二、合作方式

作为合作方,在甲方校园范围内,甲方承担对乙方品牌和活动的整个宣传,甲方将采取的宣传方式如下:

1.冠名权:卡萨音乐餐吧赞助下德化三中启航音乐社活动

(使用彩色海报,条幅为赞助单位品牌做背景,同时享受下列宣传方式)2.张贴条幅。在学校人多地点(篮球场,餐厅,宿舍楼前等)张贴大型条幅或海报,直观的对赞助商的商品进行宣传。

3.广发传单。安排社员在各个教室,宿舍发传单,进行直接宣传;可借助社团自身优势在校外宣传单位品牌。

4.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赞助商要求穿赞助商提供的衣服,赞助商同时可携带反应自己产品特色的东西参加活动。

5.现场宣传。活动开始前两个礼拜现场宣传,发放入场卷;涉及表演类邀请赞助商与校领导共同观看。

三、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有义务在活动期间内对乙方做好品牌宣传,以及各种相关的促销活动。

2、甲方需维护乙方的品牌形象,维护双方的利益。

3、甲方有义务改进或改正乙方提出的建议。

4、甲方有权拒绝乙方非正常手段宣传。

5、在协议期间内,甲方不得与该商家所类似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四、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有培训甲方讲解人员、宣传人员的义务。

2、乙方有权监督甲方宣传、宣传是否规范,并提出改进意见。

3、乙方须严格遵守事先商议好的宣传内容以及有关优惠政策。

4、乙方在授权区域内,只能由甲方进行品牌宣传。

5、乙方如发现甲方违规操作、作假行为,提供相关证据,可以取消本协议,且本协议终止。

6、乙方在签订协议时,可先支付70%的赞助合作金,由乙方根据甲方宣传满意度,并在本协议签订两星期内支付剩余30%合作金。

五、结算方式、约定

1、乙方遵守现款原则。

2、乙方提出与活动无关的宣传费用均由乙方另行支付。

3、乙方须保证提供的优惠政策、物品真实性。

六、合同的解除和变更

1、合同期内,甲乙双方均不可以有违反本协议的行为,如有违反本协议规定行为,双方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

2、合同期内,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或终止本协议。

3、对本合同规定和未规定的事项如有疑问,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自2017年9月23日至2018年4月30日止。

甲方代表:德化三中启航音乐社 乙方代表:卡萨音乐餐吧 盖 章: 盖 章:

时 间:2017年9月23日 时 间:2017年9月23日

下载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社(最终定稿)

    张家港职教中心分贝音乐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社团的性质 张家港职教中心分贝音乐社是一个开展艺术实践和展现个人才华的学生性质的艺术团体。 第二条:社团活动宗旨 1 促进校......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已整理)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桥下六小李银双 全册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整个教材的编写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下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手挽手 教学内容 学唱《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重音记号“>” 教学目标 1.“阳光牵......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 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

    初一音乐教案全册

    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目标: 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

    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 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

    十二册音乐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青蛙,你唱吧。 聆听: 《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进行三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韵母转换连贯、自然,声部之间基本协和、均衡。 2、启发学生通过......

    音乐社计划书

    音乐社计划书社团的意义: 音乐是很广泛的一项兴趣爱好。在丰富各同学的课余生活外。还可以组织成乐队或团队。参加学校的校庆活动和五四青年文艺汇演等活动、也可以以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