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动物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动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感受到动物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教学重难点
1.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板书设计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传粉 2.传种
四、某种动物数量过大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知识导入】
教师: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大家回忆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生产者在生态 系统中起什么作用?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 生: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所有的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可以为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提供有机物。教师: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板书: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45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有关专家呼吁要保护麻雀?麻雀少了,农作物的收成有更好吗? 生:没有(随便回答)教师:麻雀不只是吃农作 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
2.兔子数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狼的数量减少了
教师:狼的数量减少了,兔子就可以生活得更安心,繁殖越快,同时草原上的草被兔子吃掉了,在这里草,兔子和狼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吃与被吃的关系。
教师: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 狼是否可以滥捕乱杀?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生: 狼也不可以滥捕乱杀,如果狼被大量消灭,因为从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那么草食动物兔的数量就会剧增,结果是牧草被大量食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食物链中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
教师: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教师:我们不能随意灭杀动物,那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地增长?为什么? 生:是不能无限增长的(随意回答)
教师:我们可以从一条简单的食物链来分析如:草→吃草的昆虫→吃虫的鸟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
生:1).草多时,吃草的昆虫数量也随着增多。
2).吃草的昆虫增多了又使吃昆虫的鸟类数量增多。
3).昆虫数量的增多,使得草大量被吃,数量下降,而吃昆虫的鸟的数量增多。4.)鸟类的增多和草的减少,又使得昆虫的数量下降,进而使草的数量得以恢复。
教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板书:1.生态平衡——在生 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是充当消费者的角色,消费者是如何获得有机物的呢?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
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利用的?这一过程中动物起什么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吃的东西要经过消化和吸收很快就可以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和一些无机盐。如,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植物的粪便或者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各种无机盐等,最终被植物利用。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中,哪一种方法快呢?(举例)生:前一种方法快。
在这一过程动物促进了有机物的循环利用。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板书: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我们可以根据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过程的理解,用一个图解来表示(请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植物 动物
遗体 分解者 遗体和排泄物 无机环境
除此之外,动物还帮助 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板书: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大家看看书本46页的彩图,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丸花蜂和蜜蜂在在吸食花蜜,采集花粉时对植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这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3.榛睡鼠的储食行为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生:1.帮助植物传粉。
2.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3.榛睡贮存的果实和种子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萌发,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很好,以上事实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地分布范围。很多时候动物对植物产生积极作用,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如课本46页下面的彩图图ⅴ-22。:
动物的作用如此之大,在生活中,对于有益的动物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危害较大的动物我能必须设法控制,同学们思考有哪些控制害虫的方法呢?
大家想到很多,有些很好。为了保护环境,应该尽量不用农药,现在人们正在探索“生物防治”这种新途径防治害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7页,并回答:什么时生物防治?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讨论 后回答
引进益鸟,捕食害虫 喷洒农药,毒杀害虫
培养害虫的天敌,用有益昆虫防治害虫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 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
通过对生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和制约的整体,所以我们人人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分析题
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马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又是牛马的主要食物。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回答:
1.假若鹰数量较多时,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___生长旺盛,牛马因食物充足而牛肥马壮。
2.假若鹰被人类大量捕杀或因其他原因大量死亡时,_____________会大量增加,_____________会大量减少,_____________就长不好,牛马会因_____________不足而瘦弱。答案:1.田鼠 蜜蜂 三叶草 2.田鼠 蜜蜂 三叶草 食物
课件说明: 课件名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背景信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
设计意图:把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整合到课件中,按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探究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从而对生物圈中的动物,形成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方位地调动眼、耳、脑等器官,增强学习效果。
结 构:课题、提纲、问题探究、小结、达标测评、结束语等。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后反思 萍乡四中 王志刚
本节课是八年级生物中探讨动物的作用一课,教材内容不多,素材平淡,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真研读课标之后,认为利用这一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在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读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教材顺序进行合理调整。
1、将动物能帮助传粉、传播种子作用提前
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对生活中动物的作用认识较多,首先打开他们的思路提出多方面的认识,然后我采用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拓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为避免学生只 进行浅表思维,我选取视频《动物能帮助传粉、传播种子》将学生认识引向深入。
2、引导学生上升到生物圈高度,认识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
学生在认识事 物的过程中,有时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体会到某些动物的具体作用,对动物对 整个生物圈的作用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和疑惑,我借助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原因,首先肯定没有动物,人类无法生存。然后我展示有鱼、草的生态瓶与只有草的生态瓶生活状态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对促进物质循环作用,再用视频《动物能促进特质循环》将疑惑迎刃而解。
3、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作用这一难点放在较后位置,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目标上。
为避免过分纠缠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细节,我采取让学生讨论案例得出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动物都很重要,然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将教学推向高潮,顺利突破难点得出动物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以链的断裂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随意干预就会造成引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为渗透动物的保护打下伏笔。
二、选取合适的新闻资料对教材资料进行拓展,修改并完善书本讨论题。
我用“欧美国家竞相引狼入室”的新闻引发话题,只提供给学生事情的前因,让学生推测后果,与事实相吻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麻雀事件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态度。对资料中动物数量关系的变化,只以一条典型食物链略作分析,得出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认识即可。
三、从身边入手,从生活入手,提升保护动物的意识。
让学生认识动物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反思自身和身边所见所闻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视频观看人类对待动物的虐待行为,激起学生的公愤,及时让他们寻求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将保护动物的意识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最后我就目前还未有定论的“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拍卖”问题,提供给学生相关背景资料,由学生自己思考作出明智选择,对学生意见我未给予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但给学生一个导向: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必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动物,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本节课后,自我感觉离我预设的理想效果还有一段距离,除了临场发挥不够好;媒体声音太小;音乐未能顺利播放影响效果等问题外,感到遗憾的主要问题有:
1、课件制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在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教学环节中,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可进一步深化。野生动物狩猎权 的拍卖环节时间较为仓促,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辩时间,使这一好素材未得到充分发挥。
3、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还可突出学科特点引入实验因子,如有条件可由学生课前制作生态瓶,将实验过程摄录下来,课堂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对物质循环的促进作用。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能还很多,敬待专家及同仁的指点。总的来讲,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既提高了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观念上得以及时更新,对今后更好的研究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都将与新课程一道成长。
第二篇:第三章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3.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开端
学生对保护生物,禁止滥捕乱杀动物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对人类和牲畜有危害的野生动物,如狼,也不能滥捕乱杀?对这些问题学生并不完全理解。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如“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或以简介《寂静的春天》一书来引发问题;也可以通过生物小组的学生展示课前制作的小生态瓶,提出:“为什么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2.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就事论事,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角度,来认识某种动物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教材中提供的有关人类滥捕乱杀青蛙、麻雀和狼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还能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有利或有害。
学生对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有关事例比较熟悉,在此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说出或明白动物是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例举“设施农业”(见背景材料)因缺乏自然界的虫媒传粉而影响农作物结实的事例等,来说明动物与植物间协同发展的观点。
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可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分析一条典型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来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建立生态平衡概念。然后,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组织生物小组的学生调查自己家乡或社区中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在课上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其原因,提出保护动物栖息环境的措施,使环境保护、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向深入。
三、参考答案 资料分析
1.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2.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例如,野兔数量增加,会使以野兔为食的狼的数量增加,而狼的数量增加又反过来限制了野兔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练习
1.在天然草场中存在着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当实验区的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虫子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的叶吃光。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牧草生长良好。2.提示:有些动物可以改良土壤,如蚯蚓具有在土壤中钻洞的习性,并且以土壤中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利于植物的生长;蚂蚁等动物也有在土壤中钻洞、修坑道的习性,它们的行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有改良作用。
有些动物是人类某些害虫的天敌,它们可以对害虫的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例如,蛙类和蟾蜍类常以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蚱蜢、黏虫等为食。一只大蟾蜍在3个月中的灭虫量可超过上万只。
四、背景资料 生态平衡的原理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的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比如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后,通过生物的分解和物理的沉降等作用,就可以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再如,在某一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草木繁茂,使兔的数量剧增。如果兔的数量无限制增长下去,草地和灌丛就会因兔的取食而破坏和减少,该生态系统就有崩溃的危险。但是,兔的数量增多,捕食兔的狐、鹰等动物就有了足够的食物,数量也增多了,结果兔被大量捕食后,数量又会随之减少,整个生态系统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只是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例子,自然界的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有赖于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的多少以及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复杂程度。在生物种类多样,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杂的情况下,生态系统一般比较容易保持稳定,如果使生态系统内部某一部分的功能发生障碍,这种障碍也会因其他部分的调节而得到补充。相反,生物种类单一,内部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其内部自动调节能力就较差。例如,马尾松纯林容易发生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混交林(与单纯林相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容易大发生。这是因为混交林内的物种较多,食物链、食物网的结构比较复杂,可以有多种天敌来控制一种害虫数量的发展。
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强,也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观察和制作小生态瓶
活动目的:初步学会制作生态瓶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活动建议:
1.模拟小生态瓶的类型,最好是池塘生态系统,也可以是陆地生态系统。2.制作生态瓶的要求
(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密封的。(2)设计制作能够进行对照观察的各种小生态瓶。3.制作生态瓶的方法步骤(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1)选择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的玻璃瓶(最小为1 000 mL),分别标注甲、乙和丙。
(2)向甲、乙和丙三瓶中,分别装入约1 cm厚的沙子,再注入河水或池塘水(约占瓶子容积的4/5)。(3)向甲瓶中放入水草和以水草为食的淡水螺类等动物,动物和水草的生物量比(或重量比)约为1∶10~1∶20。
(4)向乙瓶中只放入水草。丙瓶中只放入淡水螺类等动物,放入量与甲瓶相等。(5)密封甲、乙和丙三瓶,并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日期,然后将甲、乙和丙三瓶放在有较强的散射光的地方。
(6)定期观察记录甲、乙和丙三瓶中水质变化及生物生存状况,分析三瓶产生差异的原因。
(7)得出结论。设施农业与虫媒传粉
设施农业是指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管理的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由于温室(大棚)中的植物缺少虫媒传粉,影响农作物的受精结实。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家开发和研究利用昆虫帮助植物传粉。近二十年来,欧洲、北美的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日本等国,已经选育出优质品种的熊蜂,应用设施农业中,帮助植物传粉。
熊蜂与蜜蜂相比,它具有较长的口器和旺盛的采集力,能抗恶劣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对设施农业授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经熊蜂传粉的植物坐果率达99%,特别是熊蜂对温室内蜜蜂不爱采集的有特殊气味的番茄,效果更加显著,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欧洲目前约有近万公顷的温室利用熊蜂传粉,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根据我国熊蜂蜂种资源丰富,品种优良的特点,自己驯养野生熊蜂,找出了适合工厂化饲养并适于在温室内传粉的熊蜂种,并突破了繁育熊蜂的技术难关。这种熊蜂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设施农业中。
第三篇: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 证地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习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教学难点: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细菌和真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印象,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可是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图片和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逐渐形成更新的观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了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也就基本停止了物质的流动,生物遗体就会堆积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甚至让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观点。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观察等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A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段。B相关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想象:没有植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动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细菌和真菌,世界又会怎么样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观察雪梨腐烂图(1)、学生相互讨论:
A、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B、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影片:“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讨论:
A、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C、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腐生的特点:从动植物的遗体上分解有机物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故事:图坦卡蒙的咀咒
(1)、观察影片,了解细菌和真菌会使植物患病。
展示有关寄生菌的图片
(2)、菌类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时,自身是如何生活的?
寄生的特点: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得到有机物(3)、完成相关的练习
三、与动植物共生(1)、影片:共生
展示有关共生菌的图片
共生的的特点:共同生活彼此有利
(2)、请同学说一说细菌和真菌对动物和人类有哪些好处与害。(3)、完成相关的练习小结:(略)作业布置: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教学反思:学生对物质循环,及几种异养方式理解不够深刻,可解释透彻些。
第四篇: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樊口中学:熊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地看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习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教学难点: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细菌和真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印象,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可是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图片和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逐渐形成更新的观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了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也就基本停止了物质的流动,生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甚至让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观点。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观察等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A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段。
B相关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想象:没有植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动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细菌和真菌,世界又会怎么样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观察梨子 桔子腐烂图
(1)、学生相互讨论:
A、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B、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想象: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细菌和真菌会是怎么样的呢?(2)、讨论:
A、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系? B、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C、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腐生的特点:从动植物的遗体上分解有机物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1)、展示有关寄生菌的图片
(2)、菌类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时,自身是如何生活的?
寄生的特点: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得到有机物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三、与动植物共生
(1)、展示有关共生菌的图片
共生的的特点:共同生活彼此有利
(2)、请同学说一说细菌和真菌对动物和人类有哪些好处与害处。
(3)、完成相关的练习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应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想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开端。
2、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本节课的引入一开始感觉不太理想,后来听过同行的课后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于是我在后来的教学中及时的进行了调整,即没有单纯的从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入手,而是先让学生了解《寂静的春天》,引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个题目。这种引课的方式既生动又自然,即和前面的知识相联系,又顺利的展开新课,感觉效果非常好。因此我感觉经常思考,联系实际去引课、讲课,非常有必要。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除了书上的例子,学生还举出不少平时阅读或看电视了解的事例,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这些事例,本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运用视频资料介绍作用,效果非常好,给孩子们以耳目一新之感。
本节课不足之处,练习与视频资料安排上,稍有失误,用来提升和警醒人们关注动物、保护动物的视频资料,放在最后,时间关系,没能看到,也就无法深入讨论,情感教育略显单薄。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没有引申到位。这也是本节失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