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教育厅关于开启“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的通知
因涉及用户名和口令设置等因素,本通知属不公开文件,请不要上传网络
省教育厅关于开启“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的通知
各市、州、县及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集团:
为搭建工作交互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全面展示和宣传全省各地工作情况,促进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省教育厅拟于今年10月开启“‘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网址:knbjx.e21.cn)。为共同建好网站,更好地为推进“课内比教学”活动服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栏目设置及具体内容
专题网站共设置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活动方案、教学比武进度、一周三课、我与教学比武、工作简报、媒体报道、视频资源及留言板等10个栏目。
通知公告。主要发布省教育厅在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文件、重大活动、重要通知和公告等信息。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省教育厅负责数据上传和维护。
工作动态。主要反映全省各地“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该栏目分为省、市、县三级工作动态,为共享资源,由各级分别上传数据和进行维护。
活动方案。主要公布省、市、县三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用于各级指导本级活动开展和上级检查下级活动开展情况的依据。该栏目为分级查阅资源(即按行政区划查看下一级活动方案),由各级分别上传数据和进行维护。
教学比武进度。主要实时反映各地、各中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进展情况,即教师上课(主要指讲课和说课)完成率;用于各级了解“课内比教学”活动的进度。该栏目为分级查阅资源,由各中小学校按要求负责上传基本信息,省教育厅负责数据维护。
一周三课。主要公告省教育厅“一周三课”的组织方案、展播时间和内容安排等。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省教育厅负责数据上传和维护。
我与教学比武。主要呈现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我与教学比武’征文”活动的所有文章。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各中小学校负责数据的审核上传和维护。
工作简报。主要登载省、市、县三级编发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简报。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各级分别上传数据和进行维护。
媒体报道。主要呈现各大公众媒体对各地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报道。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市、县两级按栏目要求审核上传数据和进行维护。
课程视频。主要展示县级及以上“课内比教学”获奖课程录像和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部分大型活动录像。该栏目为共享资源,由市、县两级推荐,省教育厅负责数据上传和维护。
留言板。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交流平台,也可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组织开展提出建议。
二、有关说明与要求
1、关于数据上传与资源查阅权限。凡属分级上传数据和分级查阅资源性质的,均须登录用户名并输入口令后进行操作。没有数据维护权的用户,无法修改上传数据。因此,上传数据前,相关方面要认真核对、审查;确需修改上传数据者,应向数据维护方提出书面申请。
查阅资源的用户名由省统一分配,具体形式为“2-3个英文字母+用户在学籍系统中的代码”,其中市(州)教育局为“SHI+代码”(如:SHI429601),县(市、区)教育局为“QX+代码”(如:QX420101),高中为“GZ+代码”(如:GZ420106000929),初中为“CZ+代码”(如:CZ420525004001),小学为“XX+代码”(如:XX420202000001)。初始口令为“e21”,请各用户及时登录修改口令。
后台管理学校用户账号:市(州)教育局为“SHI+代码+M”(如:SHI429601M),县(市、区)教育局为“QX+代码+M”(如:QX420101M),高中为“GZ+代码+M”(如:GZ420106000929M),初中为“CZ+代码+M”(如:CZ420525004001M),小学为“XX+代码+M”(如:XX420202000001M)。初始口令为“admin123”,请各用户及时登录修改口令。
上传数据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属网站后台管理范畴,由省统一分配,具体情况请以县(市、区)为单位与省信息化发展中心(联系方式见后)联系并索要。
2、关于活动方案上传。10月25日前,请各市(州)、县(市、区)自行上传本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为方便工作,各地可汇集本地分校活动方案予以上传。分校活动方案的查阅权限,由提供方案的市、县级决定。
3、关于教学比武进度相关信息上传。“教学比武进度”栏目基于今年9月全省统计的教师数据库而设计,各中小学要按栏目提供的表格填写并上传基本信息(信息一经上传,不能更改),系统将自动生成校、县、市、省四级教师上课完成率。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数据填报工作,填报数据要及时、真实、完整,每次上传的情况须经校长签字,并予留存以备检查。各校对应参加比武的教师,只能添加不能删减,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流动的教师,可在“备注”栏注明流动的去向。县一级应根据各校活动方案情况,对各校上传数据和教师流动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结合完成率情况检查、督办各校严格落实活动方案。
4、关于“一周三课”和“我与教学比武”征文活动。具体方案和启动时间另行通知。
5、关于工作简报。市、县两级都要编发“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工作简报,并向及时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从中选择性采用,用于编发省级工作简报。
6、关于媒体报道。大型公众媒体主要指县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和举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湖北教育信息网等大型网站。市、县两级可登录后台按要求填写有关信息(主要包括申请地区、媒体名称、媒体级别、报道时间、报道内容、链接地址等)并上传。媒体报道活动的情况,将纳入评价地方和学校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7、关于课程视频资源。各级组织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录制声像资料,注重视频资源积累;县级及以上教学比武的每堂课都应按技术要求进行全程录像,并及时将获奖课堂录像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通过湖北教育网台、专题网站等方式进行展播。
三、其他事项
1、各地收到本通知后,要迅速将通知转发到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和相关事业单位。
2、各级要齐心协力,共同使用和建设好专题网站。一要按通知要求,积极为网站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组织教师积极响应省级各种活动;二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展示自己,学习他人,取长补短,促进工作;三要以主人翁态度,关注、关心网站建设,集思广益,为网站建设献计献策,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交流、管理和监督等功能和作用。
3、要加强对信息上传和网站后台的管理。网站所有信息,实行“谁上传,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各级要明确一个领导负责审核签发拟上传的信息数据,明确一个管理员专门负责信息数据上传。一个单位只能有一个管理员负责操作,后台密码由管理员本人掌管。管理员应经常更换后台密码。各级要严格按权限上传信息数据,不得将理应由本级上传的数据下放权限。上传信息必须是反映各地“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相关内容,严禁上传与活动无关的内容,严禁上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4、要注重视频资源的积累与保护。要利用教学比武活动,积累一批优质共享教学视频资源,为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要强化资源保护意识,严肃信息保密纪律。既要充分发挥公众媒体(尤其是网络)的作用,又要保护我们自己创造、开发的各类教学视频资源。要按信息管理的权限决定是否主动公开信息和对外进行宣传,对上级(或其他单位)非主动性公开和尚未正式印发的文件征求意见稿、方案等,不得随意上传到网络等公众平台,更无权对外进行宣传。
5、网站建设与信息传送的联系方式。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课内比教学)联系人:刘期锡,联系电话:027-87328063,邮箱:knbjx@e21.com.cn
省信息化发展中心(网站技术)联系人:王晓菁、李琳,联系电话:027-87274229,87122121转8125,邮箱:llin@e21.edu.cn
省电化教育馆(湖北教育网台)联系人:叶露,联系电话:027-87311693,邮箱:hbdjg888@163.com
二o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二篇:湖北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
湖北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2月14日
[编者按] 12月5日下午,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首席专家(基础教育)、湖北省教科所原所长叶平研究员在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暨“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推进视频会上作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叶平研究员从九个方面就进一步认识“比教学”的目标指向,完善“比教学”的方案设计和组织推进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性意见。现予印发,供各地在下一步工作中参考。
围绕建立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 深入推进“比教学”活动的建议
自从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视频推进会召开以来,各地“比、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对“比教学”活动的理解,已经从“一次性的竞技型比赛”,拓展到全员参与和全科覆盖、比武与练兵相结合的常态性工作,并涌现出许多新鲜经验。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冷静地思考,进一步认识“比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完善“比教学”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推进工作。下面将就我们应该“如何比、比什么和如何评”,如何围绕基本目标,进行“比教学”的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提出若干不成熟的建议。
一、“比教学”活动的定位是什么
——“比教学”的基本目标:除了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如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等等之外,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以教师职业规范为基本准则和起点标准,建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因此,“比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评价”。无论是当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的“教学比武”,还是逐步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覆盖“德、能、勤、绩”诸方面的评价体系,所有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努力凸现“四新”目标,继续完善活动方案、活动组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度设计,让“比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和机制建立的载体。
——从开展“比教学”活动时间上看:“比教学”活动虽然具有长期性,但这种长期性指的是“一个机制、制度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的长期工作”,并非指“天天比”。今后,学校持续进行的是“教学练兵”,而“教学比武”将具有周期性。我们可以把它定位为每一学的年终(或期末)教师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评价结果将是教师年终考核中“能力评价”的内容之一;从更大范围讲,它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
——从“比教学”活动的指向上看:“比教学”虽然是一种以“竞技”方式组织的“教学比武”,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出几个优秀的选手,而是针对学校每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开展的评价活动。能力评价为什么要“比”?这是因为,课堂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而教师能力的高低只能根据情境(课堂教学)才能够被确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席专家罗杰斯语)。“比教学”将改变过去那种年终总结“投票评优”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表现,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进行“真实性评价”(实作评价),从而解决困惑学校教师管理多年的“能力评价”难题。
二、学校应该如何把握“比教学”活动的重点 学校“比教学”的活动方案,建议包括两个方面:“教学比武”(比武)与“比常规教学”(练兵)。
——重心下移,强化全员性“教学比武”。一般概念上的“比武”是“打擂”,经过层层PK后,选拔出入围选手;但是,“教学比武”更重要的目的是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评价,重点在于关注备课组(或教研组)“全员比武”的各个环节。
——“教学比武”建议采用“同课比武”方式进行,需要包括比教案、比讲课、比说课,以及比教师参与观课、评课等课堂教学全过程。分别考核其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以及教学观察和教学评价能力,以“比武考核”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
—— 随机评价。“教学比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常态,建议与学校考评组“推门听课”式的评价,以及以随机抽查形式的“比教案、比教学反思”等方式相结合,把这些随机评价与“期末比武”的结果按一定的权重,综合为个人“教学比武”的成绩。
——“比常规教学”即“教学练兵”,指的是教师在整个学年(或学期)内,常规教学各个环节的“练兵”,包括:备课(含集体备课)、上课(含公开课)、观课、议课、导学(辅导)、批阅作业、命题、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等内容,并强调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评价。有的学校(如宜昌市伍家岗实验小学等),把上述常规教学各环节的“练兵”建立在教师校本研修的载体上,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新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采取行动研究、案例/课例研究、反思叙事、专题研讨等方式,围绕问题解决进行评价,重视集体备课、观课和议课,倡导合作、互助式的教研文化,虽然没有直接着眼于提高教师在某一课“比武”中的成绩,但更能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教学的专业能力,是值得倡导的有效“练兵”模式。
——“教学比武”、“随机评价”和“比常规教学”将构成全员参与“比教学”的基本项目,并分类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评分细则。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的拟定 全员“比教学”的类型 评价指标的范围 权重(评分)
总结性评价(比武)教学比武
有关“备课”的评价 有关“课堂教学”评价 „„
随机评价
随机抽查教案、推门听课等
过程性评价(练兵)比常规教学
备、教、观、导、议、考、思、研
三、学校应该如何组织“比教学”的全员评价
“比教学”评价活动的组织,实际上是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机制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比教学”的评价,强调以“业内同行评价”为核心。学校考评委员会的组成,要以骨干专业教师为主要成分,分别不同学科组织专业委员会评课。对教师上课的评价,特别强调同一学科的教师评价,体现评价的专业性。为了评价的公平和公正,可以考虑引入若干校外同行教师评课,避免人情干扰。
——评价方式要包括:个人自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执教课进行自我评价);同行教师互评(通过课堂观察,在议课中对执教者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行骨干点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骨干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指导建议)。需要探索的是如何综合各方意见,最终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等级(或分数)。
——建议在“教学比武”中,组织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包括: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效果等方面以评价量表方式打分;以组织教学测试(后测)方式,用学生测验成绩作为“教学比武”的验证手段之一。
——建议在“教学比武”中,以组织家长代表进课堂观课的方式,对教师的“比武”进行评课;同时,与“访万家”活动结合,组织家长对教师职业素质进行评价,探索“社会认可评价”的方式。并且按照一定的权重,把不同评价途径(同行教师、班级学生和家长代表)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判。
——“比教学”的结果,建议记录到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中,内容包括:教学比武成绩、比教学常规成绩,以及教学设计(教案或学案)、说课稿、课堂观察表、评价量表、教学反思。教研成果等。它既是当前教师“教学比武”结果评价的依据,又可以呈现教师进步和专业成长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亦可组织单项评优(如最优教案、最优研究成果等),以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比教学”的结果将作为每一教师年终(或期末)考核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评价记录,构成“能力导向”的教师职业素质发展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学校应该如何组织“比教学”的选拔性比武
学校全员性的“比教学”完成后,已经自然形成了“选拔比武”的基础。备课组(或教研组)所有教师“比教学”评价结果的排序,既包括了“教学比武”的成绩,也包括了“比常规教学”的成绩,最优者将自动取得了晋级到学校参加“教学比武”资格。
——将学校组织的“选拔比武”的主要环节,定位为“上课”和“说课”。可以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同伴互助,共同研讨,使“比武”的成绩,既反映出个人的教学能力,也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实现“教学比武”既比个人又比团队的目的。
——学校组织的“选拔比武”,建议仍采用“同课比武”方式,但内容和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采取随机选课方式,突现公平性;也可以采取定向选课方式,充分展示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些层面和要素。既可以是“同课异构”(不同结构的个人教案),综合考察个人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也可以是“多人同课”(集体备课研制的相同教案),重点考察其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课程的能力。
五、“教学比武”评价的导向性是什么
——无论是“全员比武”还是“选拔比武”,都需要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给这些要素在“教学比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赋予更大的权重。
——建议在教师“全员比武”前,组织开展“什么才是一堂好课”的讨论(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生会学知识;教师基本功扎实、掌握新技能;教学目标达成、课堂高效、常态真实;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得等),从而在评课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标准方面达成共识,把“四新”目标中的“新课改、新技能”要求落到实处,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为了凸现“新课程”和“能力”导向,可以探索试验“综合比武”(一般性赛课)和“专项比武”(如:比教学设计能力、比教学评价能力等),以及“专题比武”(如:比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比学案导学式教学等)相结合的“比教学”方式。
——建议将“比武”要求中的“说课”,定位为“课后说课”。除遵循“说课”的一般要求外(说教材、说三维目标、说教学设计、说教学策略等),把“说课”的重点放在“教学反思”上,认真反思本课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反思个人教学基本功的差距,以及专业能力发展中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效果等。
六、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如何组织“比教学”活动
根据学校不同的类型,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尽相同的组织方式。
——规模较大的学校,通常采取“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个层次开展“教学比武”;规模较小的学校,也可按照备课组(或教研组)、学校两个层级组织“比武”;或者在全校范围内分批次直接组织全员“比武”。
——规模较小的学校,因同学科教师人数少不易进行“同课比武”的,可采用个人选优课展示,然后组织学校评审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已经实施了联校办学的农村学校,应该在联校范围内组织同学科教师评价。——农村学校的小学科教师(体、音、美等),以及农村教学点教师的“比教学”,建议在一个区域内采取联校比武的方式进行,以达到同学科教师评价认可的效果。
七、“比教学”主要比哪些内容 “比教学”活动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进行的评价,集中地指向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每一学校都必须拟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包括总体评价、教学比武、比常规等评分细则。评价标准必须强化指标体系设计中的能力要素。
——“教学比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中,不仅要包括对上课优劣状况的判断(如教学目标和教材把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重点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把评价导向实现“高效课堂”;更需要设立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技巧(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标准。要研究和探讨究竟设立哪些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以及能力评价的方法,使“教学比武”的评价,更进一步地导向于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状况的判断。
——有的学校(如华师大一附中),把“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直接导向了新课程改革,如:设立的一级指标为“情境设置、逻辑建构、问题意识、交流讨论”四个维度,创造性体现了新课程关于“什么是一堂好课”的价值取向,值得借鉴和推广。
——结合课堂教学对教师“新技能”(新的基本功)的要求,需要组织研究: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应该掌握哪些新技能,重点是“教学生会学知识”的“学”的技能,如:“以学定教”的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观察指导技能、阅读指导技能、探究指导技能、讨论指导技能等。根据“比武”的需要,合理选择若干新技能指标进入评课指标体系,拟定评价标准,并给予更大的权重。
——即使是省级比武,今年确定的重点是“比教学基本功”(传统的基本功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并且以“裸讲”为主。我们有理由相信,省级“比武”的评价也会凸现对教师新技能的要求,增加对新基本功的评价要素。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 教学过程与效果
有关教学目标和教材把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指标,重点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教师专业能力
有关教学设计能力的指标 有关教学组织能力的指标 有关教学评价能力的指标 教师基本功
有关教学技能(基本功)的指标 有关教学新技能的指标
八、“比教学”评价结果如何与教师个人发展挂钩 “比教学”活动是一个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在过程上涉及到教师课堂教学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把在活动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比教学”活动的制度建设,是整个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组成,也是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发展挂钩的前提。
——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比教学”的各种制度,包括常态化全员“比教学”的学校组织管理制度、以评课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基础的评课制度、教师同行评价制度,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评价制度等。
——需要着重探索的是“比教学”评价结果的应用制度。“比教学”的位次要排序,但它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是教师个人发展的一个方面,还必须与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等结合起来,才能与考核、职称评聘等完全挂钩,全面体现出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要求。
——“比教学”评价结果的应用,除了必须在教师全面考核中占有重要的权重外,还可以像一些学校实施的那样,给予综合奖(教学能力奖)或单项奖(教学设计奖、课堂教学奖)等奖励。
——在制定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案时,必须做到公开公正,使全校教师达成共识,评价结果要透明。当然,“竞争”应该是一种“和谐竞争”,“排序”也可以是“末位不淘汰”,通过培训和研修,给后进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九、如何把“比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比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仅仅走出了第一步。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等要求,我们必须把“比教学”活动继续引向深入。
——以建立“教师职业规范”为标志,使全体教师明确教师职业生涯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起点”要求。
——以“比教学”为突破口,由点及面,全程贯通、逐步拓展。即:从“教学比武”发展到全程贯通的“比教学”;然后逐步扩大到“比师德”,“比工作”,“比业绩”。
——按照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从“德”(师德素养)、能(专业能力)、勤(一线实践经历)、绩(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设计,继续开展评价试验,构建完整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成为考核、绩效考核、评先表彰、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考核和获得专业成长机会的依据。
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供参考)起点标准 教师职业规范 教师从业基本要求 评价体系 比师德(德)师德素养 专业态度 比能力(能)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育人能力 研究能力 比工作(勤)完成工作量 工作实践经历 比业绩(绩)教育教学工作实绩 评价机制
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 教师同行评价机制 学生评教机制 家长评教机制
——以“访万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社会参与制度,完善学生和家长评教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制度,建立和健全社区评校制度等。
——探索建立完整的教师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相衔接的评价制度;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
第三篇:省教育厅比教学访万家文件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意见
[来 源]基教处[文 号]鄂教基〔2011〕27号[发表时间] 2011-10-10 16:08:18 [阅读次数] 2273
6月15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鄂教师【2011】7号),6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比教学、访万家”)工作部署会。各市、州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广大教师踊跃参与,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确保实效,现就深入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新要求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全省教育工作会后,我省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要把“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与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建立创先争优、“三万”活动、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宗旨和重大意义。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目标。“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目标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专业素质和加强职业规范上,“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质,“访万家”就是加强教师职业规范。从这两个方面切入,探索和构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构建教师职业评价的新机制。“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落实国务院8月31日常务会议精神,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强调在活动中要“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过程评价”,强调把“业内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作为“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推进新课程改革纵深发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新技能。“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以学施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需要。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必然带来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会学知识”,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除了要求教师练好知识讲授的基本功外,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以凸显教师专业技能的时代特征。把“比教学”活动导向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湖北特色的教学法,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真正认识到,“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既不是一次简单的赛课和家访,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它是我们在新课改背景下,掌握新技能、构建新体制、实现新目标的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二、进一步落实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责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责任,做到三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应成立“比教学,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教育局长任组长,负总责,亲自抓好“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校长是学校“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全面领导和组织实施“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要带头讲课、说课,带头走访特殊学生家庭,认真组织班子成员走访教师家庭。
工作职责到位。“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由教育局有关科(处)室组织实施,基教、教师、人事、督导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教科研、电教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考核评价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考核评价制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情况,纳入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情况,作为学校和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表彰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把教师“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教师评先表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与教师聘任挂钩。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记入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分。未做到教师全员参与的学校,不得推荐教师参加更高一级的比武活动。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进一步完善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
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和完善地方和学校“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
方案要具体。制定方案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凝聚智慧的过程。只有方案具体,才能便于操作,才能便于监督检查,才能保证质量。方案既要有总体部署,也要有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价考核办法。
要确保全员参与。学校全部参与、教师全部参加、学生家庭全部访到,是“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地和学校的方案中,就解决全员参与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要兼顾城乡。县级以上的比赛中,农村参赛教师要根据农村教师人数确定合理比例,各层次的获奖名额也要根据农村教师的人数确定合理比例。
评价方案要科学。评价标准要突出能力和业绩两个维度,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学科专家等专业人员,也要有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要建立“校内同行教师评价”和“授课班级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机制,评的内容包括讲课、说课、工作量、学生评价、备课组评价、年级评价、考试成绩、科研水平等。同时,要把教师参与“练兵”的过程也纳入评价体系中,包括教师参与“练兵”的次数、态度和效果等。
方案要公开透明。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方案要征求学校意见,学校制定的方案要征求教师意见,并通过报刊、校园宣传栏、校园网、互联网等予以公示。
四、进一步强化以常态化岗位练兵为主要特征的课内比教学活动 课内比教学的活动重心在学校,学校要立足教学常态、立足岗位练兵,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
要明确比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考察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中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引导教师深度参与教学比武,认真反思教学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能力。
要把握比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要立足教学常态,让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中展示教学能力,在上好每节课的基础上评价教学水平。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让学科专家、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
要引导比教学结果的有效使用。学校要把比教学活动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比教学活动让师德高尚、功底扎实、工作勤奋、业绩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
五、进一步推进以全覆盖为基本要求的课外访万家活动
课外访万家活动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生家庭,学生人数多,家庭情况千差万别,为取得实效,学校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要建立校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全部参与的制度。“访”的形式要以走访为主,面对面沟通,覆盖全部学生家庭。
要组织家访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并通过长期与家长的沟通,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
要精心备访。做好家访,备访是基础。学校要开展家访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理解家访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掌握正确的家访方式和方法。家访前,教师要在收集、研究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做好备访,要通过备学生、备家长、备内容、备策略、备预期、备应急预案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为家访做好准备。
要悉心走访。教师要认真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走访中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成长,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对家长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要积极回应,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要细心做好访后记。家访后,教师要整理受访学生的家庭情况,撰写家访后记,总结家访成效,为今后家访提供参考依据。
六、进一步加强“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检查督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要切实加强“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检查督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领导亲自检查督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检查督办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督导部门检查督办。省政府督导室督办全省“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制定督查方案,开展高密度、突击性的检查,使检查常态化。各级督导部门要加大力度,从督导部门和有关科室抽调干部,组成检查督办组,对各地、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督导工作要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的检查验收结合起来。督办结果要通报排名。
工作简报督办。省教育厅编发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专题《工作简报》,既对好的经验进行介绍,也对活动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各地也要编发简报,简报的质量将作为评价“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重要依据。
问题专项督办。地方和学校在“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中存在问题,要责令及时整改,并派专人专项督办整改情况。
社区参与督办。要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电话询问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和社区广泛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帮助查找存在问题,使活动不走过场。
七、进一步加强“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宣传工作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地和学校要加强活动宣传,努力营造所有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全社会关心、支持“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良好氛围。
要突出宣传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宣传“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大力宣传“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要运用多种宣传形式。要通过媒本宣传、简报宣传、网站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活动要做到校内有横幅,网站有动态信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有经常性报道。
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宣传机制。各地和学校在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宣传的基础上,要把活动的经验和事迹,上报省教育厅,通过全省活动专题网站和国家级、省级媒体,进行宣传。
要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宣传工作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课内比教学
来自市直7所学校的7名音乐教师12月9日在石化一小进行了一场音乐现场课的角逐,课内比教学。这次比赛与以往不同,以前都是优质课,早早的做好准备,试教好多遍,到时作为“演员”表演一下就可以了;而这次是提前半天采取现场抽签决定你所上课的时间及内容,时间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很强的音乐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养,不但弹琴、歌唱、舞蹈等音乐能力强,在教学中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引导、调控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课内比教学》。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第五篇: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考核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鄂教师[2011]7号)精神,确保“课内比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全市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加大教师师德、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工作绩效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建立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二、评价目的
通过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学校和教师落实“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引导教师以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完善自我;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培养创新能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评价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引导教师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
(二)导向性原则。通过对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绩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全面性原则。从“课内比教学”活动中体现的德、能、勤、绩等方面,多指标、全方位、多层次
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鼓励广大教师和学校扬长避短,激发工作的主动性与工作热情。
(五)公正性原则。评价要全面客观,坚持标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四、评价步骤及方法
评价采取自评、组评、生评、校评、局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办法。由教师本人写出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说课、讲课、评课、拜师学艺、课后反思等专题活动方面的工作总结;各年级(教研)组根据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工作表现和检查说课稿、讲课稿、评课情况进行考评;学校教务处召开校务会议,对采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评议,以数据反映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根据自评、组评、生评、校评的实际情况,按总分折算后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学校要把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比武资料送县(市)区教育局备案,作为上级部门检查活动开展情况的基本资料。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评价过程的数据结果反馈给个人,便于个人进行总结、改进、提高;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个体问题,采用个别约谈方式反馈,使评价起到激励、导向作用;评价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学校要制定针
对性措施加以整改,以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二)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每一位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评选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情况,作为校
长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