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6:4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第一篇:《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阶段。数学课堂是学生们课堂学习生活的一个缩影,因此,我结合实际情况,在2012年3月确立了“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学习数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习惯,二是数学学习的兴趣,三是数学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首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和有意培养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总结出小学生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3、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索一种适合我班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通过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动手操作、问题探索和交往等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促进他们的健康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3、通过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改变课堂现状。

4、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不可替代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个案研究法: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即:实践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法:积极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展活动,同时考察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运用,及时通过评价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课堂学习习惯。

观察法: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发现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教科研研讨:每月我们都会组织一次“邀请听课活动”,借助教研活动,开展科研。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同时也会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进行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

3年3月—2013年4月)

主要工作是:健全机构,成立课题组,制订和修改研究方案,资料收集,学习理论。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形成课题研究计划;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1月)

主要工作是: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

1、对实施方案进行修定和调整,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根据方案分阶段、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文字、实物、影象等)。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主要工作是:汇总材料,找问题,找规律,写科研论文和总结材料。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

1、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

2、形成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和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能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的固定下来。

因此,课题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生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对象从1——3年级,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及听课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课堂习惯差,自制能力差。

2、立足课堂,有机渗透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

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渠道。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抓住数学教学这个关键,适时地进行习惯培养,要在授课中得到体现。

3、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让家长认识到,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将来的成长、成才起着铺基垫石的作用。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堂习惯已经形成,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课前预习

独立思考 主动参与 自我评价作业

训练前(%)

34.5

51.7

44.8

20.7 训练后(%)

96.6

93.1

90.7

93.1 总之,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学生多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作业本上、测试卷上马虎出错的题少了;家长来学校告孩子状的现象少了。可以说,现在的课堂完全是一种积极紧张学习的课堂。老师们都说,现在上课比以前清闲多了,不需要在那里一遍一遍的唠叨“认真听,积极发言,认真检查”。

2、教师成果

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的能力,这对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对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仅仅只是开始,这个课题的研究,虽有很多收获,但我们研究的范围并不很广,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努力深化,许多问题需要去设法解决,许多经验需要去认真总结,许多想法需要去变成现实。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潜心研究“教书育人”这门艺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孩子们定能在已有的课堂良好习惯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本领。

第二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使我们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我在2006年所带班级中确立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研究课题。根据自己对这一课题的确定,我进行实际,有效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感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1、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而言,教师们都有过研究,但缺乏系统而深层次的探索,这正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由此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3)合作性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学习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4)自信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了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为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我首先在班级中民主推选班委,形成了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习惯培养方面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级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理论经验;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经验;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珍惜每一次与专业教研员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能力。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充电学习,我校大部分教师由原来的不知道心理教科研如何下手,成长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操作能力的教师,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了掌握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我校为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家庭学习、交往、爱好等)和问卷调查。通过认真分析综合,在掌握学生在校表现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另外各班还建立了“知心信箱”、“悄悄话”等心理教育信箱,以便及时把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心理。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们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实验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3、围绕课题,狠抓实验工作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在途径和方法上,侧重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优化个案者家庭教育的辅导研究,并辅之一次定期教育、适时矫治和过程评价等多种方法。

4、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实验班开设每两周一次的心理活动课。课的内容有的选用指导书上的范例,有的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及近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兴而定,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辩论心理陈述等,使心理教育不受传统学科教学的干扰,以期收到更好效果。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中。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渠道。因此,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科教学这个关键,适时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不仅在备课中列出心理素质培养目标,而且在授课中得到体现。学校在评课中将是否合理渗透心理教育,是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有的放矢的教学管理也为我们在课堂中全方位渗透心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5、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根据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在对我校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要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开办《家长报》。根据我校家长的特点,在2004年初开办了《长凝小学家长报》。使家长掌握了大量教育孩子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要改变以往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习惯培养工作,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

启动“走进家庭、同育新人”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全校上下进行集体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学困生、家庭生活贫困、有残疾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对于那些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行为训练,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辅导关系,在和谐的辅导关系中,引导学生自我探讨,发现并了解自我,纠正不良习惯,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为了将问题生尽快转化,我们还进行问题生跟踪教育,进行个案分析,让孩子们与快乐共存,与幸福有约。

6、将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各学科设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晨读、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百题口算大赛、学习习惯童谣创编大赛等等。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总结,并动员学生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入生活情景拍成小品、相声、短剧等,在主题班会、中队活动、校本课程、心理培育课上进行表演,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每天20分钟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阅读理解上的文字障碍,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表情的诵读课文,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

2、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全镇每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第一名,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从2001年9月开始,我校先后在两个平行班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由一人执教进行了对比实验,到2005年7月实验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见下表: 学期 成绩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实验班 对比班

2011—2012年上期 89.5 84.7 100 97 47 42 2011—2012年下期 92.6 90.3 100 94 48 40 2012—2013年上期 92.2 91 100 95 42 42 2012—2013年下期 94.3 92.3 100 98 44 39 2013—2014年上期 95.6 93 100 94 45 42 2013—2014年下期 97.8 94.6 100 96 47 45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关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估细则”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全校402名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32.7,一般的占40,较好的占27.3,在后测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70.5,一般的占18.5,较差的占11。

4、学生素质方面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在全市、县、镇各级比赛中获奖达一百余人次。

5、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是一所镇直农村小学,在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去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各级各类活动均名列全镇第一,甚至超过一些城市小学。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性的教师群体正在我校形成。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几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我校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大纲》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中小学课堂教学》

4、《素质教育与实践》

5、《小学语文课堂标准》级别:贵州省级 课题性质:教研课题

第三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普遍爱思考,爱展示自己,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热闹非凡”的课堂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能够综合别人的正确观点,得出更全面更深刻认识的学生更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只停留在肤浅层面上,课堂交流的质量不高。不少学生存在不良听课习惯:爱插话、不认真听别人回答问题,自己回答完后立即“顾左右而言他”,注意力再也很难集中,造成听课低效等现象普遍存在。不良听课习惯也给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多麻烦。因此,我们开展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儿童学、心理学学习和更深入的课堂观察,进一步掌握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2、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归纳整理出小学低段学生必须养成的听课习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一堂课,每一种习惯养成入手,有计划地巩固强化良好的听课习惯。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3、树立典型,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开展个案研究,形成学生课堂不良习惯的有效矫正方法,提高学生良好听课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教育专家有关“养成教育”的论述,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养成良好习惯的阐述。

2、对我校现阶段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

3、进行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培养

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方法、途径和措施。

4、让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3—2014.4初)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相同感受的老师自愿组合成了课题小组,反复商量初步确定了研究的课题。然后我们通过借阅相关图书资料、上网查找了解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最后明确了各成员的任务,制定出了书面研究方案,向学校申报了课题,并得到兴平市教研室的立项。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2、实施研究阶段(2014.4-2014.5)

(1)、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制定了《槐巷小学学生课堂听课习惯调查问卷》。在我校一年级三班学生中展开了调查。问卷涉及课前准备、听课、回答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完成课堂练习等方面,确定试题16道。以单项选择方式呈现,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统计整理。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们一年级学生普遍知道在课堂上怎样做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学习的。由于学生理解程度有限,调查问卷未能全面准确反映出学生听课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又邀请了我校一年级教师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她们通过长期的课堂观察,发现的不良倾听习惯,如插嘴现象、“小动作”现象、魂不守舍现象、啃咬东西现象、搞笑现象等。有30%—45%的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自主交流不够积极踊跃,完成课堂练习速度慢等情况,准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见【附件1】调查问卷 【附件2】调查报告)

2、抓住主阵地,帮助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首先,我们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提出具体要求和听课习惯培养目标,教师要把握好“度”。作为教师万万不可仅凭经验

或者理论来认识学生,我们应该对自己要面对的学生现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提出听课习惯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既防止过高标准、过严要求,压制学生个性,拔苗助长,又要防止放任自流,导致学生不良习惯养成,积习难改。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合理分配学生参与听、说、读、写、活动的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目标激励法,表扬典型与批评后进并重,提高听课效率。时刻提醒,让学生坚持认真听课,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3、家校配合,齐抓共管。

首先,建立一三班家长交流群。让家长了解学校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家长了解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应如何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向家长与学生推荐阅读良好习惯培养与研究的材料,学习并写出体会,增强习惯养成意识。

(见【附件3】“上课认真听讲习惯养成”推荐学习材料)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4.6)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五、研究成果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通过研究,我们和学生们都得到了发展。

学生的发展:

据我们观察统计,课题研究前能够在课前认真做好上课文具的准备工作的有63%,能做好心理上准备只有49%。两个月后的现在,已经有98%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上课文具的准备;85%以上的学生上课铃一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马上进入上课状态。

80%的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于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别人说完后才表达自己观点的已经达到100%,充分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成绩优秀率有明显提高。没研究前测试成绩95分以上只有16人,研究结束时测试成绩95分以上已经达到36人。

教师的发展:

我们明显感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增强了。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团队精神明显提高。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学生调查研究,随时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闪现的灵感,这种积极进取的作风也带动了身边的不少同事,受到领导的好评。

(见:【附件4】关于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论文1篇,教学案例1篇)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系统研究,我们课题组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才能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适当运用激励方式,培养学生听课习惯

单位:兴平市槐巷小学

作者:周兰玲

第四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总结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总结

经过我校课题组一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2011年12月圆满完成了研究方案中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达到了培养良好学风,形成优良班风,树立文明校风的一条新路。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的需要

友爱小学的学生大多数地段生比较少,大多都是外来务工子弟,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对孩子学生部够重视,很多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无明确的读书目的,学习劲头不足,更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老师进教室开始讲课,学生才慢条斯理地拿出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玩得津津有味,;至于上课时应该养成的正确习惯,无论老师讲多少遍,也都收效甚微。通过调查了解,不少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家庭的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的习惯。

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

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

5、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6、早读课没有读书的习惯。

7、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隔代教育的低效性和无人看管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二)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教育领域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素质教育大旗刚刚竖起,创新教育理论早已先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也呼之欲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如果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依然我行我素,墨守成规,无动于衷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教不研则浅”,我校领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提出要以“教研育人,以科研兴校”的方针,选择了这个困扰我校生存发展的课题,作为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应该说是为我校的生存、发展下了一场“及时雨”,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为我校明天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校走出了科研兴校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落后的现实在促进着我们,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在鞭策着我们必须要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为明月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对象

我校一、二年级学生。其中一(1)、一(2)、一(3)、二(3)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为参照班。

(二)课题组成员:

吴 珺 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何彩英 教导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林莉萍 小学高级教师

蒋艳婷 小学一级教师

黄凤飘

韦伊娜

三、研究的问题:

针对我校学生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学生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在学习中更是如此,他们不知道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去培养。我们的老师也只知道良好行为习惯好,但我们在课堂中要培养哪些习惯,用什么方法和措施,老师心里也是一片茫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都处于混沌的状态,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做为先导,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不求甚解,这难免会严重我们的长远发展。

我们通过研究,拟得出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正确含义,研究出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构成要素,以及我们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素质,对于我们来说迫在眉睫。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中小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是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影响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通过我们有目的性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习惯这一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作用,形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评价和操作模式,为我校优良班级的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形成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通过研究,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能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这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课题通过研究学生上课时的行为心理,通过对学生上课时学习的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通过反复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方法,同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

六、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习惯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2、行动研究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二)研究过程及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3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主研人员,展开课题论证,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2、展开研究:(2011年3月——2011年10月)一是展开理论研究,丰富、提高、完善对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认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深化实践活动,侧重对学生课堂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12月)主要成果是论文集和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评价量标。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找到了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培养及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的方法。

1、表达的约定: 自然站直,表情自然,面向大多数的听众大声说话,并使用礼貌用语和规范的交流用语;说话要完整,用语要正确。

2、倾听的约定:

面向并注视发言人,听完发言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评论,并使用规范的交流用语。

常用的学生规范用语:我想告诉大家、我想提醒大家、我要补充某同学的发言、我不同意某同学的意见;谢谢大家(鼓励)、谢谢你的建议(提醒)等。、激励式的口令约定

赞美的一般方式:自由鼓掌式、节奏鼓掌式、节奏鼓掌加呼号式 趣味呼号方式:×××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阳光阳光照耀你!一般性激励呼号+赞扬性的手势:棒!棒!你真棒!

了不起!了不起!你真的真的了不起!特别隆重的祝贺:面向祝贺人,起立鼓掌!

课前准备的统一姿势:扶桌子,面朝门,副本文具摆放好!

五、我们的思考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在研究以前确定的《中小学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研究》范围过大,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讨论才确定的这一个范围,应该说还是有一点过大,因此研究不是特别的深入,也不是特别的完善,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细化。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惯方面,我们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总之,我校通过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无论是校风校貌,还是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的改善,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完全得到了证明的。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让好的学习习惯伴随你终身,让坏的学习习惯尽快与你告别。

第五篇: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三:(1)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2)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3)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班教育教学改革。

二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4.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实验与研究,给教师创造一个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评价学生的平台。

三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 21 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 21 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2.理论指导实践。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

五、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内容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程序 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实践与论证,总结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评价合作结果。3.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成长记录袋等。

七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第二步:在总结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时,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第三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第四步: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研究和实验,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第五步: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八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成果。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

下面是对照班教师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教学法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教师直接讲授 10 分钟 22 分钟 时间 学生发言人数 23 人 16 人 讨论时间 10 分钟 0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和提高性题 完成“做一做”和课 本练习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和提高性题 完成“做一做”和课 本练习做题正确率 95 83 从而可以看出: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是一次成绩对比统计表。实验前 实验后 班 教 2007-2008 学第二学期 2008-2009 学第二学期 末考试 期末考试 别 法 人均 及格 优秀 人均 及格 优秀 分 率 率 分 率 率 小 实 组合 71.4 84.5 63.4 89.1 93.3 73.3验班 作学习尝 对 试教 72.2 91.6 66.7 80.8 88.3 45.7照班 学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以上内容,是我对《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进行一点研究尝试,成绩谈不上多少,只是一点点想法和一些做法,离课题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的课题研究结束,但我们研究数学教学过程没有结束,我分要继续沿着这一条路走下去。

下载《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探究小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新途径。通过研究,提出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题目) **县**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习惯培养方面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步骤,组织教师仔细研读,认真琢磨,在级组里交流心得,更新教师的教......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

    《低年级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自2010年6月申请立项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现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完......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地处银川市南部,是一所农村移民小学,......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精选)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长:关俊安 课题组成员: 田艳 葛丽莉 于秀梅 伊敏 林永红 鞠秀琴 李永辉 许彬 王金愈 高晓伟 李桂芳 孙传秀 一、课题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