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6: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

第一篇: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

静物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静物之美 学科:美术

课型:绘画技能课。年级:初二(15)班 授课教师:龙再辉

授课时间:2016年12月8日下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校学术报告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形体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掌握在特定的光线下,表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调子的质感和基本方法。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体会写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表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

五大调子的准确表现。

(解决方法:

1、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

2、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

比较、演示、观察、再比较。

五、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粉笔一支;生:画纸一张,铅笔两支(2B、4B)、橡皮擦一个。

六、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数张黑白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议论。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有几种颜色?物体的光和暗的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投影显示)

学生可能会这样答:“光的地方是白色的,暗的地方是黑色的。” 又问:“这样的画让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投影显示)学生可能这样回答:“黑白对比强烈,但转折生硬。”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指出这些黑白画只有明暗两个色块,黑白之间缺少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将物体明暗转折的地方生硬地分开了。

3、教师再显示素描范画让学生观察欣赏,引导学生用来与先前出示的黑白画作比较,认识到素描画黑白之间多了一个中间色,使物体明暗黑白之间很自然地转折过去,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有了中间色,使物体黑白之间的层次变化就丰富了。正如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如果把对比度调得过大,就会产生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图像黑白之间转折生硬,画面的人和物就显得不够逼真,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引入新课。

平台显示课题:静物之美——明暗表现。

(二)讲授新课

1、静物在光照射下的变化(1)、教师演示“灯光照射下的正方体”图例让学生观察回答,展示三个面的明暗变化区别。通过观察证实,在没有灯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不大的,反之,三个面便显出明暗变化的层次了。(2)、通过以上演示,教师进行小结:“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由于位置方向不同,受光程度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即明暗三大面(投影显示)。然后平台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位置图),并指出正方体的块面转折明显,所以明暗交暗交界对比比较强。(3)、演示出圆柱体、球体。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进行小结:“由于球体没有明显的棱角和转折面,所以明暗不显得那么生硬、强烈。”然后平台再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球体所呈现出的明暗变化层次的位置图)。

然后归结:“物体受光线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基本概括为:亮部、半明部(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即是明暗五调子。”(投影显示)

(4)、显示“粗糙与光滑的物体”与“固有色深与浅的物体”图例,教师针对不同的对比情况向学生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体的明暗变化关系,从而更好地去描绘对象,力求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2、明暗层次线条表现规律

屏幕展示“明暗线条表现法”图例,师生分析: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三)课堂练习(作业)

1、写生静物苹果。(1)、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并讲解分析。(2)、范画欣赏。(3)、平台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情况

(五)板书:静物之美

三大面:亮面(受光)

灰面(侧光)

暗面(背光)

五大调子: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部、投影

第二篇:课题静物之美详案

课题:静物之美教案

课题 :静物之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和造型语言,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及欣赏能力。

2、初步学习素描静物的基本手法,并尝试散简单的素描方法表现静物画。

3、通过敏锐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静物画的美感,丰富艺术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感受静物画的美,初步掌握素描的基本要素与技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素描画中的构图、透视、明暗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观察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1、了解静物画的基本知识,学生对已收集的静物画资料进行评述。

2、出示静物作品,讨论静物画为何让你感受到美。学生整理课前准备的资料,评述相关问题,初步了解静物画的基本知识。开门见山,从学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深入教学

引导欣赏静物画作品,体验静物之美。

1、欣赏卡拉瓦乔的作品《水果篮》、李超士《土豆和萝卜》、胡善于的作品《芙蓉花》

问题一:这些静物画表现了哪些?画家用怎样的表现方式传达静物之美?

问题二: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色彩、光线等细节来分析作品》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静物》、乔治莫兰迪的作品《静物》、林风眠的作品《静物》。

问题一:现在看到的这些作品与我们前面看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问题二:除了我们刚才欣赏的形式之外,你认为静物画还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出我们对 静物的感受。

问题三:我们可以从这些静物画中发现出去光线、色彩等因素之外这些静物画是如何体现构图之美?

3、观察静物的外轮廓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的不同变化(不同关线、角度下的静物的透视都有所不同,在画面中呈现静物的这一变化是决定这幅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4、演示不同光线、角度之下静物的变化。

5、介绍单个静物的画法,画单个静物是静物画的基础,只有画好单个静物才能够对多个静物进行组合并呈现一幅完整的静物画作品。在画单个静物时应该注意多个因素:轮廓、透视、光线、色调等。其中透视关系应该遵循“近大远小”的准则,在不同的距离,静物的轮廓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光线的变化也造成色调的变化。

三、尝试感受

1、任意选取几件自己的文具用品,在桌上摆出各种造型,注意构图。

2、选取其中一件文具,用线描的方法画出它的轮廓。

3、选取其中3—5件文具,组合成相应的构图造型,用线描的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 ***一月

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二月三月四月

第三篇:静物教学设计

篇一:静物素描教案

静 物 素 描 写 生 教 案

【教学内容】《静物素描写生》

【授课年级】高二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静物素描组合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向学生讲解明暗造型的写生方法与步骤,教师理论讲解与示范为主,课后让学生进行长期训练,本课没有摆设过多的静物,旨在让学生能深入理解物体的明暗规律及作画步骤,让学生能全面把握画面关系。

【学情分析及教学思路】学生对静物明暗素描有一定了解,之前进行过临摹及写生训练,但对于作画步骤及深入刻画还了解不够,画面整体关系不能把握,需要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及引导示范、课间辅导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方法,分清楚每一步骤的关键点和方法的运用,了解从形体特征到明暗色调,从体积塑造到色感、质感、量感的表现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通过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精神及严谨的绘画风格。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各环节的讲解示范、结合方法、习惯的指导。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运用。

【教法学法】讲解 示范 训练 评讲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绘画作品。3.画具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提问:石膏几何体写生和静物写生的区别?

同:几何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静物的归纳,将复杂丰富的静物简单化,如:苹果和球体,罐子和几何体组合,都能在静物中归纳出几何体的形状。

异:静物有着几何体不可比拟的色感、质感、量感等。

教师归纳: 静物写生是素描训练的深化,能进一步提高同学的素描基础,静物素描是素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讲授新课:

静物素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打轮廓

观察:整体观察,多角度观察,唤起“新鲜感”。

构图:确定角度作小构图,调整对象的大小,不宜过大和过小,突出主体,主次有序,注意变化和统一。

落幅:在作好前两步骤后开始落笔,将小构图放大到大画面中,开始作画。

注意:打轮廓要抓大形、抓整体。将复杂的静物形体概括成单纯的几何形体,整体观察,比较大小、位置等。

2、画大色调

在准确的把握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打好轮廓后,即可将包括衬布在内的所有物体,按黑、白、灰的大关系“排队”,画出大体的明暗色调,使画面有相应的空间和色调气氛。为塑造做准备。

注意“大体”

a、明暗色调要整体、概括; b、注重黑、白、灰的大关系大层次; c、不要深入、不要过细、不要画局部。

3、深入刻画

所谓“深入”,就要抛弃表面的东西,抓住物象的本质,即明暗色调与结构、形体的联系,从物体的形体结构出发去认识明暗色调的变化,通过对形体明暗色调的描绘去刻画、充实和塑造形体。

a、从明暗交界线画起,把握体面关系,注意比较和整体; b、分析中间色调的微妙而丰富的变化,“灰”面的内容最为丰富,决定了画面的可看程度;必须比较和理解的画,注意概括;

c、表现物体的质感,充实形体的塑造,细节的表现要服从整体;

d、注意:深入刻画时注意整体,特别是“大整体”关系。把握住色调气氛和动笔之时的“新鲜感”。

4、调整统一

调整的目的,在于使形体的刻画和表现更集中、概括。使整体效果更生动。

注意:注重整体,注重主体。加强主体物体的表现,塑造。调整整画面的关系,对主体和关键部位肯定、加强,对影响整体的灰面,要果断的减弱和删除,以求更集中、概括。

5、作品欣赏

三、教师边作范画边实际讲解(过程略)

四、小结与练习:

本节课讲解了素描静物的步骤和方法,主要讲解了每个步骤的训练方法的和注意事项,在这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画面的整体性把握。

练习要求:

a、本周内完成一张4开的素描静物练习(教师摆设静物); b、要求构图合理、形体准确,画面整洁;

c、把握整体素描关系、能深入刻划,并有一定表现手法。

五、讲评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课后延伸】课后要求学生对单个物体进行多角度训练。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示范讲解,学生都能把握画面整体关系,但细节深入不够,需要对物体结构、画面层次关系加深理解。篇二:静物教案

《素描基础——静物素描单元》教案

一、课程名称:

素描基础——静物

二、学时数:

每周20学时,共计6周120学时。

三、教学对象: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四、教学章节:

1、线条与结构(1周20学时)

2、观察与表述(1周20学时)

3、质感与再现(2周40学时)

4、材料与拓展(1周20学时)

5、表现与想象(创意练习)(1周20学时)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素描训练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记忆能力、形体意识、整体意识。让学生学会依靠线和面的相互比较,正确表现对象的各种关系,如:比例、长、宽、深的关系,结构关系、转折关系、运动关系、明暗关系、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刚柔关系等等。

(二)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与常人不同的特殊意识去感知形体,把握客体,学生通过点、线、面基本要素训练,逐步由形体意识转移到审美意识,由直接感知过渡到能动把握。面对复杂的全局关系,能做到调整

好对象内部与外部各方面的主次、前后、繁简、虚实、强弱等等。

(三)素描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理念、情感、使他们成为视觉语言的“创造者”,而不单单是造型语言的“直译者”。引导学生超越视觉表象的信息传递,通过具象、意象、抽象性等表现方式进行重构,反映出一种心理的、精神的、现代的审美意识,将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情感、功能与审美、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六、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对物体的外部形体与内部结构的理解,并通过素描技法

表现。

难点:

2.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和空间关系。3.整体的观察方法与细节的刻画。4.质感的再现 1.形体的透视、穿插结构的表现、画面的整体把握。2.结构与形体的深入。3.对各种材质肌理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4.表现与想象中学生发散式思维的调控与引导。

七、教学内容与环节安排:

第 一 章 线条与结构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表现能力、理解能力、空间关系的把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为以后的静物素描写生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1.石膏几何体写生。2.机械结构体写生。教学时数:

2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6学时。教学重点: 1.线的表现效果与线的造型作用。

2.几何形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透视理解及其空间关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内结构线与外结构线,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透视辅助线的运用与表现方法。2.物体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

教学组织:

1.简述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2.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3.讲授构图的原则、几何物体的透视原理、线的表现效果与造型作用。4.讲授几何体形体结构的理解与表现。5.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

作业: 石膏几何体组合透视写生(透视练习);

机械结构体写生(线条与结构练习);

几何体和静物组合写生(复杂形体组合练习)。

第二章观察与表述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眼、手、脑三位一体的协调和配合能力,即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比如:观察、理解、轮廓),进行局部刻画,然后再回到整体。做到“尽精微,致广大”。

教学内容:

生活物品与自然场景片段的观察、发现与写生。

教学时数:

2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2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18学时。教学重点:

正确的观察必须是全面、整体的,而不应是局部、孤立的,在集中精力去研究和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形体及光影色调等方面微妙变化的同时,要顾及到全局,做到“整体观察,局部着手”。避免画面的“花”和“空”。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课堂作业示范,边作范画边讲授理论。3.优秀作品欣赏。

教学组织:

1.讲授石膏像的写生观察方法“整体——局部——整体”。2.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3.示范范画,边示范边讲解

4.分步骤地解决好写生中容易出现的构图问题、形体问题、调子问题和空间问题。

作业:

以周边的自然生活场景以及师生共同选取的生活物品为题材,学生自由选择描绘题材,并以多样化的工具材料作系列性的小幅静物写生练习,数量与尺寸不限。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各种材质肌理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玻璃、金属器皿、竹、蔑、藤、纺织品、陶瓦罐、瓷器等静物的单个或组合写生。

教学时数:

40学时,其中讲授理论4学时,学生课堂作业和教师辅导结合36学时。教学重点:

各种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纺织品等不同材质,其表面所具物理性质、纹理组织亦不同,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明暗变化,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精确而细致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表现质感的关键是把握好不同质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的明暗变化的特点。如金属的强烈明暗变化、高光、反光,玻璃的透明性,粗糙物质柔和的光影变化等等。2.皮质料的皱纹,牛仔衣裤的砂洗石磨痕迹、行线,编织物的编织规律等。3.光源位置、光源强弱和物体固有色对画面气氛、意境的影响。

第四篇:八年级上美术 第六课 静物之美

《静物之美》教学设计 课 题:静物之美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好之物的眼光。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身边美好之物的闪现。教学重点:

探讨美术作品以及身边静物中何处有美。教学难点:

传授静物绘画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等。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 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生答:略

3、学生实践

派学生代表(小组组长)选择静物

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

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三. 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

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五. 作品展示: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第五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1)

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 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13)

生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出示课件14)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出示课件16)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四季之美800字作文

2.四季之美小学作文

3.四季之美500字作文

4.四季之美散文

5.四季之美初中作文

6.四季之美700字作文

7.四季之美作文

8.四季之美初三作文

9.四季之美—写景作文

下载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物之美教学设计--龙再辉[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

    《桥之美》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2、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3、认识桥的......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诗。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教学设计:汉字之美

    教学设计:《汉字之美》 教学设想: 苏教版八(上)中安排了两个语文专题活动,一个是《长城》专题,一个是《汉字》专题。《汉字》专题位于第六单元之后。该专题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

    起点之美(教学设计)

    起点之美(教学设计) 钱 林 雪 学习目标: 1、提高对不同风格的语言的品味。 2、感悟不断“进取”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道理。 3、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 通过品......

    《山川之美》教学设计

    获奖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陈宝霞(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0003) 一、导入新课,了解常识 1.回忆诗文,营造气氛。 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

    《桥之美》教学设计[大全]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