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人与海鸥的教学随笔
老人与海鸥的教学随笔 瑞金八一小学 朱桂华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句句含情,字字含泪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在与海鸥接触的十多年中,只要到冬季,老人便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都要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风雨无阻,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鸣叫、肃立等悲壮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老人与海鸥的深情,让我们为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深厚感情。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引导
一、中心句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在学生阅读全文后,教师立刻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关系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的第13节:“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然后,从1-13节中找出体现老人与海鸥这种亲人般关系的语句。这样,整篇文章的线索就很清晰了。另外,教师在小结处以及提到老人部分的时候也适时出现该中心名,随着阅读感受的不断增加,对该句的朗读处理自然也一次好于一次。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寻找中心句时并没有一下子找到,现在想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毕竟文本还是比较长的,或者可以改变一下提问方式:课文的哪一小节写清了老人与海鸥的关系?这样指向性就更明确了。
二.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
课文的1-13节,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对海鸥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牵挂。我把这些内容分成四大块,这四段的教学基本以学生感悟、朗读为主。个人觉得处理得较有特色的第3小节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动作的字词。并采用师生对读,另女生对读的方式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和谐。此外,第10节中“生动”一词的教学也较有特色,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你的眼睛会立刻生动起来。学生讨论得出在谈及自已心头最受的时候会有如此表现。如此一来,老人对海鸥的爱护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教学10—13节的时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在几个学生谈到点的时候,并没有再让学生深入品读下去,如老人企盼能和海鸥去滇池一处就挖掘得不够。
三、拓展资料的补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词更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图片、音乐、感性的介绍,抓“褪色”这个关键词,都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似乎亲眼目睹那位可敬的老人。适时出现说话练习,请学生想象十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老人每天都怎么样,这么一来,老人的形象就非常鲜明了。
在具体进行说话练习的时候,学生对于“无论 …….,老人每天…… ”这个句式的前半部分该填什么有疑问,其实这格填的应该是一个选择型的句式。但学生似乎不够明确。
四、练笔激发想象,再次点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原本设计这个环节的用意在于再次感受老人与海鸥的爱护、眷恋,但现在想来这个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进行,一来时间不够充裕,二来这个练笔对学生来说一时间要完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二篇: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抓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老人与海鸥》,课前大家都学习了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两个场景?(老人喂海鸥的场景和老人逝世后海鸥为老人送行)
师:在这两个场景中哪个场景让你感到不可思议?
二、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
1、是呀,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一场景。一边读一边画,把描写海鸥惊人之举的句子画下来,并用心地体会。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小组展示:预设
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结合内容谈感受 生结合实际谈感受。生从写法上谈
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生抓重点词理解:“瞻仰”一词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从“急速”一词感受到了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
师:你们很会学习抓住了关键词瞻仰,急速。什么时候用瞻仰?让我们感受到了海鸥对老人的崇敬。那同学们请把这句话中的急速去掉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一个词语就能恰当地表达不同的内心,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准确用词表达不同的情感。
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读“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生从“纷纷”一词,体会到了这么多海鸥行动一致,似乎有谁在无声地指挥一样。“站成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等词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对老人去世的悲痛,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默默地肃立为老人守灵。
生:请大家听我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补充:请大家看插图,插图中的海鸥的神情可以看出海鸥很伤心。生: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生:同学知道为什么文中用两个“扑”而不用“飞”吗?
生:总结:“扑得那样近”,说明海鸥跟老人距离很近,只有人才会扑,而文章却说海鸥“扑”,是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再多停留一会,表现出了海鸥内心的悲痛与依依不舍之情。
师:一个扑字就看出了海鸥的伤心急切难过的心理,用词多么准啊。生:这一“扑”,太让人意想不到,让人感受到了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而“飞”就体现不出这种情感。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生: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海鸥的这种心情吧。
生小结:从海鸥的动作和举动中让我们感受到海鸥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父亲,在老人去世后是那样的悲痛,这样的场景让我们非常感动。
师: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生:海鸥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什么,才会让海鸥像人一样留恋老人?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根据你课前对课文的学习说说你的看法。
三、深入体会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生:第三自然段: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多么娴熟,海鸥与老人配合得多么默契
多么和谐,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从中我体会到老人很细心,与海鸥很熟悉,可见照顾海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生:第四自然段老人叫海鸥的名字: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老人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对他们非常熟悉,能在一群海鸥中很容易地叫出自己孩子的名字,可见他非常爱海鸥。
生:第二自然段描写老人的句子,可见他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生:老人与海鸥这么亲密无间,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里,海鸥就是他的儿女,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们的父亲。
生交流:这位老人的资料。
师:十多年了,老人每天都来,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有来,直到第三天,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这三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谁知,这一看竟成了诀别。(音乐起)
老人去世了,在老人居住的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屋子里,最值钱的是一小袋面粉和六个鸡蛋,那是给海鸥做馒头用的,朋友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想替老人再喂一次海鸥,以慰藉老人的在天之灵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师配乐生读海鸥送老人的段落。屏幕显示(一群海鸥突然飞来,„„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五、读写结合,升华情感(注意读后停顿20秒)
师:孩子们,你就是白色漩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人鸥间的深情感动了所有人,在美丽的翠湖边,海鸥老人的雕像永远与他心爱的海鸥们相依相伴。(大屏幕)现在,你来到翠湖边,总能看到人鸥和谐相处的画面。
六、总结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请大家阅读选读课文第七课《军犬黑子》。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
海鸥送老人 子女
父亲
第三篇: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鸥》一课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翠湖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4.教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⑴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⑵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⑶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一幕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2.教师强调字音:“驻、瞻、挫、饼、昵”。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4.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讲了一位老人与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四、品读感人的一幕
1.教师: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2.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指名朗读这些句子。4.全班朗读这些句子。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感人的一幕常常会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比一比,组成词。
驻()
遗()
啄()
祥()
瞻()拄()
遣()
逐()
详()
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这感人一幕发生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 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生想象写话:(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板书:
老人与海鸥
老人视海鸥为儿女
(和谐相处)
海鸥视老人为亲人
第四篇: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新启小学 李敬华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1、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出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照片,看了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导语: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本组课文,我们就将走入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3页,快速地读一读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目标。
(2)学生自读单元导读。
(3)指名说要求。课件出示两个单元学习目标。
2、现在我们就带着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共同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老人与海鸥》。(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或产生了哪些疑问?来大家说一说。(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图片出示介绍海鸥老人的事迹。
二、交流预习成果
1、相信大家都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歇落 吉祥鸟 炸了营 企盼 急速 旋涡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褪色(2)全班检查,指名读词语,齐读。
(3)本课生字字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强调塑、旋、色的字音,抑的写法。)
(4)理解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出示标准解释。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说——指名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老人像亲人般地关爱海鸥,老人去世后海鸥对老人的恋恋不舍。板书: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悼念老人 课件出示
3、理清脉络
课文的哪些段落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哪些段落展示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板书(1——13 14——19)
三、精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1、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去细细地品味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13自然段,看一看哪里能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感情?抓住关键词句,把令你感动的词句勾画出来。用心地读一读,品一品,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勾一勾,划一划,读完了可以小组交流。
3、、交流汇报 体会重点句,教师适时点拨。来说一说让你感动的语句都是什么?
第一个细节 了解老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1)指名学生朗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三个“褪色”,发挥学生的想象,老人的身上还有哪些褪色呢?(补充资料,这件衣服还是老人十几年前亲手缝制的,那个蓝布包里装着老人一路上边走边捡的树枝。连那个塑料袋都褪了色,理解塑料袋很便宜,老人还不舍得换。但老人却舍得从他很微薄的工资里每天给海鸥买饼干。)“驼”说明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每天 步行 只为了”来体会。重点结合生活经验体会“二十余里”,如果让你走一公里,你会怎么样?如果让你走四十公里呢?可是这个老人为了省一分钱舍不得坐公交车。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3)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话。(3遍)最后一遍齐读。(4)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刻画出了老人的简朴?板书:外貌 下面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汇报学习:抓关键词句,谈理解体会。
第二个细节 喂海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1)(老人喂鸽子的场面)。请你画出描写老人动作的词语。抓住“放”“退”“撮起嘴”“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你体会到什么?(看出老人对待海鸥的细心,视鸽子为自己的孩子。)海鸥应声而来,扫的干干净净,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老人与海鸥之间配合默契)“有声有色的乐谱”声是谁的声音?色又是谁的颜色呢?老人的呼唤声、海鸥的鸣叫声,那是海鸥和老人之间亲切的召唤,这就是一首动听的音乐。洁白的海鸥翩翩起舞,就像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2)多么令人感动的一幅画面啊,孩子们请带着你们的想象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吧。指读示范,分角色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这段语言文字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什么描写?抓住了老人的动作进行描写。板书:动作。
第三个细节 给海鸥起名字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倾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说说你的体会。你是从哪个词语里体会到的呢?(抓住“亲昵”来体会。)
(2)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还有其他的一些名字)在我们的眼里海鸥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老人的眼睛里成千上万只海鸥却各有各自特有的名字,充分体现了这位老人对海鸥的熟悉?
同学们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3)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读一下这段文字。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谈海鸥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海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1)你有什么体会?
(2)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从“生动”这个词,体会到老人谈到海鸥就像谈到自己儿女一样,特别骄傲、自豪;从立刻生动感到老人是那么爱海鸥,立刻生动就是描写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只有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时,人的眼睛才会亮起来。
每天到翠湖湖畔喂海鸥已经是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谈论海鸥也是老人和他人交流时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可见老人爱海鸥之深。(3)这是对老人什么描写(神态 语言)
在老人生动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喜爱,品出了牵挂。(4)指导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
幸福的时光总是这样的短暂。太阳偏西了,时候不早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着的鸥群,眼睛里的生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淡淡的企盼。老人在企盼什么?(同桌互说)(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3、同学们,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善良的老人,用他的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再次地读一读课文1到13自然段。
四、深情讲述,设下悬念:
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在喂海鸥的时候,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边走边放食物,而是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形。这三天,老人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着来看海鸥了。没想到这一看竟成了永别,从此,翠湖畔再也看不到这位衣着简朴、与海鸥相依相伴的老人了,当那些被老人唤作“独脚”、“老沙”那些海鸥们看到了老人的遗像时,竟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感受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意。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1-13)
海鸥悼念老人(14-19)
喂 外貌 唤 动作 谈 语言 神态
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我教学的是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为了提高效率,我设想本篇课文围绕两大问题开展教学:
1、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老人爱海鸥?
2、老人死后,发生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本节课是围绕第一个问题进行教学的。教学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基本流程如下:默读课文——画出句子(能体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写体会(批注)——小组讨论——汇报(全班交流)——师生点评——激发情感,为第二课时作铺垫。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展开想象,丰富文本内容,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如在品味描写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中抓住三个“褪了色”体会老人的无私,适时让学生补充课前查找的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故事;抓住“背已经驼了”体会老人年纪很大,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多年来,一到冬天每天坚持步行二十余里给海鸥喂食,对海鸥就像对自己的儿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最后再让学生总结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在第二课时里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进行小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在理解重点语句时,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得不够,学生读的次数有点少,没有让学生充分有感情地朗读。二是在提问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我主要考虑本节课的内容太多,怕时间不够用,所以看到学生有举手的,马上开始提问。
总之,这节课带给我最深的一点感受是只要大胆放手,有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并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为他们自己也能找到答案,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五篇: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
(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学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六年级
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王老师带来许多图片给大家看,南京的小朋友特别棒,谁能用一句话介绍这些图片。
生:我觉得这些动物关系特别亲密。师:亲密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师:你觉得人类和动物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是朋友关系。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和动物有关的文章——老人与海鸥。师: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师:我们来齐读课题 师:再读一遍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默读课文,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哪两件事(强调哪两件事)?生默读。
师:读完的同学可以坐端正。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羞于学习,有的小朋友读完了,其他人没读完,他就第二遍读。(对其余学生一种提示作用)
师:加上课前阅读,你一共读了几遍(三遍,四遍等。)师:读了这么多遍,我来考大家就没有问题,来看看这两个词怎么读?
应声而来,应声跃起
师:词中有两个字特别容易读错,他读得很正确,真棒。生再读一遍。
生继续读: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师:有个偏旁出现的特别多,是哪个? 生:提手旁。师:是的,这些提手旁的字里有两个字还是生字呢。
投示抑,师讲字理:有个东西昂了起来,就把它压下去,这就是抑。(大概是这样讲的。)师范写抑
生观察比较昂和抑中的部首。生写抑和撮
师再投示一组词:刚才一组读得很好,下面这组更难了,多音字更多,谁来试试。盘旋翻飞 白色旋涡
一生读旋第四声。请别生纠正读第一声。
师:老师专门查了字典,读第一声。齐读上两个词。生继续读下面两词。扇动翅膀 炸了营似的 一生读得完全正确。师:你的普通话非常棒。
再齐读黑板上的词,强调白色旋涡,读了三遍。男女生分左右两列读
师:我相信同学们读了两组词之后一定能看到两幅不同的画面,这正是课文写的两件事。
师:一件是老人在干什么? 生:是老人在喂鸽子。师:不是鸽子 生:哦,是海鸥
生:一件是老人在喂海鸥 师:那么另一件事呢?海鸥在—— 生:应该是老人去世,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盘旋翻飞。生:是海鸥在悼念老人。生:是海鸥在参加老人的葬礼。师:就是这篇课文,一方面是老人在喂海鸥,产生了感情。一方面是老人去世了,海鸥在送别老人。
师:迅速读课文看哪个自然在写老人喂海鸥。
生找,师自然夸奖几位同学良好的习惯(对其他同学起到提示作 用)
指生读。。(一女生读)
投示: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师:同学们有没有喂过鸽子,你们是怎样喂的? 生:喜欢把食物放在地上让鸽子啄。生:把谷子随便撒一地,让鸽子啄。
师:每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我们在读老人喂海鸥的时候有股暖暖的感觉,从哪些地方感觉到这种暖意。
生:从“很小心”感觉到。指读带小心的句子。
师:你看,就在这个动作前加上一个修饰词,就让我们读出暖暖的感觉,感觉到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师:我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一段写得很温馨吗,你能在这些动作前加上什么词,也能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暖意呢?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生读不好撮,师范读,生再读——慢慢地后退一步,撮起嘴。。师:把掌声送给他,他进步很快。一生再读,加“亲切”地呼唤
一生再读,加“悄悄”退一步、很“亲昵”地呼唤。师:有了这些添加,读起来就更温馨了。齐读一遍这句。师:这老人,自步行20多里才来到这翠湖才看到海鸥,想想他会怎样呼唤海鸥呢?可以联系下文,同桌互相说说。师:来试试看(放海鸥图片、配乐)。
师: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 生:海鸥快来啊,我给你们准备了新鲜的食物,快来尝尝吧。师:是啊,老人走了这么远只为了送食物,他还会怎样呼唤? 生:独角,公主,我给你们准备了最新鲜的鸟食。生:灰头、老沙、公主。。。
师:你们刚才一定还画了另外一个句子写老人怎么喂海鸥的,是——
生:海鸥应声跃起。。师:除了这句还有一句。
生再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随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老人什么时候会放得很快呢? 生: 师:什么时候会放得很慢呢? 生:
师:有一群海鸥飞来了,老人这样放—— 生读上面一句话,速度稍快。
师:海鸥很多都吃饱了,悠闲地散步,这时候老人会怎么放——生再读上面一句话,放慢节奏读。
师:这多么像首诗。把文字变成诗的变行:
老人 / 顺着栏杆 / 边走边放 / 海鸥依着他的节奏 / 起起落落 / 排成 / 一片翻飞的白色 / 飞成 / 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一生再读-----齐读。)师:读到这段时,你有没有看到什么样的画面或是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听到海鸥叽叽的叫声和大海波浪的声音。
师:海鸥叽叽叫声在老人听来就是一首乐章啊。而它不光是一曲乐章还是一幅画卷。
师:试试看填上什么词。
老人 / 顺着栏杆 / 边走边放 / 海鸥依着他的节奏 / 起起落落 / 排成 / 一片翻飞的白色 / 飞成 / 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构成/ 一幅()的画卷 / 形成 /一道()的风景。
生:构成一幅白色的画卷,形成一道 独特的风景。生:惟妙惟肖的画卷 亮丽的风景。生:活动的画卷 洁白的风景 生:美丽的画卷 洁白的风景 生自由读此段,加上自己的话。
师:老人喂海鸥是一天的事情吗?那是多久的事情啊?在文中找找。
生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齐读就像亲人一样
师:十多年来每天必来,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海鸥和老就像亲人一样,老人与海鸥,海鸥与老人就是亲人,难舍的亲人。(示图:看,这就是那位老人,被称为海鸥老人。)师动情介绍:那只大塑料袋会褪色,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褪色,那就是—— 生:老人与海鸥的亲情。
师:是的,老人与海鸥的亲情永远不会褪色。再读——十多年了 师:每天都会来,然而有一天老人没出现,第二第三天老人依旧没有出现。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配乐示图海鸥翻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海鸥又会怎样送别老人?这是我们下节课 要学的内容,这节课就到这里。老师的作业是:正确书写生字词,有感情地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