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元整体教学课时安排(定)
让世界充满爱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模块教学设计
潮阳实验学校
黄赛
于烨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课文。安排了《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三篇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七》。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太阳表达对和平的热爱;有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有新闻报道,报道了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从整组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描写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和友好;《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描写了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帮助。这样的课文呈现让学生更深的了解到世界各国的人民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和平,人民才会幸福。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文中,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一翼目标分析:
同步阅读教材也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个专题,选编了八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天上的孩子和地上的孩子》《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在南极的十天》《到非洲去看树》《叙利亚的卖水人》《给一位小朋友的信》《新结识的伙伴》《生命的签证》。这八篇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的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世界和平与自由的热爱;有的以童话的形式表现了对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有的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这些文章都与我们人教版的专题紧密配合,展现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本组同步阅读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在读文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组课文中的《太阳是大家的》内容较浅显,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们的朋友。孩子们能通过“太阳是大家的”感悟到“世界是大家的”。而《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三篇课文,内容较深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三年级的孩子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思想高度和文化视野。特别是课文中有些较深刻的句子和用处在动作表达内心情的写法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通过同步阅读上八篇文章的拓展学习,及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从不同渠道收集和交流的资料。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悟到国际理解和友好的重要意义。在读写联动的课堂上,期待能抓细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训练,真正提升素养。(个人理解: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让孩子阅读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拓宽阅读面,注重积累。教学时不求做到面面俱到,更注重深挖一口井。发现课文中独特的语言现象,训练语言的思维。语文教学更侧重于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三、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国际社会中的理解与帮助。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4.积累词句,学会摘抄。学会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5.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以整合意识的口语交际能力。
6.自由作文,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国际友谊和理解的熏陶和感染。
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实施安排: 安排:预习单(自主探究单,教师指导,课前完成。)课时安排:(共计十四课时)第一课时:单元导读 四篇课文
第二课时:单元生字词的学习
第三、四课时:以文带文学习《太阳是大家的》+ 两篇同步阅读
作业完成
第五、六课时:以文带文学习《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生命的签证》《新结识的伙伴》
28课作业完成 第七课时:读写联动(写片段)《一面五星红旗》+《在南极的十天》 第八、九课时:读写联动(写片段)《卖木雕的少年》+《叙利亚的卖水人》
26、27课作业
第十课时:自主阅读 同步阅读其他几篇课文学习(融合口语交际)第十一课时:单元总结课
成果分享展示 第十二、十三课时:作文教学 第十四课时:作文讲评
第二篇:浅谈单元整体教学
浅谈单元整体教学
今年的假期备课任务主要是单元整体备课,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过程中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全面整合这一组课文的教学,让我们收获颇多。
单元整体备课是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以教学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整合授课。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教材整体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对各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在安排教学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览全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当然,对各课的知识点有各课的特点,在备课时也要有针对性。
单元整体授课的结构要从整体出发,采用“从单元整体入手--分课导读--再回归单元整体”三段式教法。其课堂结构可分“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对教材各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掌握梗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因为是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就不能拘泥于字词和句子的指导,而应该引导学生对单元文章的结构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运用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自己的体验,完成学习要求。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读课文,赏析课文,指导文作。在对单元整体感知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剖析各课重点词、句、段的内涵,使其为突出文章中心这个“整体”服务,与此同时,又要从文章中心来探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中领悟其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第三步再回到整体进行强化训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成知识向智能的转化。
所以我觉得单元整体备课首先:要有准备活动——确定主题,确定主备老师,其余教师初备;主备教师提供这样一个框架式的备课给组员们,这就是教学研讨的主要素材。这样老师们在研讨的过程中对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把握,并及时的做好讨论记录,有效的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其次:研讨活动——针对课题,集体研讨,达成共识。最后再进行“二次备课”。所谓“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独立备课后,通过集体备课后,再进行第二次独立备课。真正的教学设计是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设计出符合设计教师个性特征与所教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
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单元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训练目的来选择决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1、概念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这是基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教材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立足于教材本身,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2、基本流程及说明
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
(整体观照,确定目标)(资源重组,推进能力)(把握规律,整体提升)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学生生活经验“导趣”,以单元导语“导学”。以“文本、插图”导读,以“实践活动”导行,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部分感悟做准备。
“部分感悟”指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分块学习时加强序列性,注重能力的增量,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深化收获,并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课外实践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新的问题,引向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第四篇: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解决字词,(一些易错的字音、字形,部分重点字词的意思)扫清障碍。
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解决字词,把握整组课文的感情基调。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1.熟读整组4篇课文,家长签字。
2.将找出的易错字、关键词写在预习本上,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教师准备:出预习反馈习题,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单元导读
简单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及文章篇目,把握本单元的情感基调。
三、越英团朗读课文比赛
1.接龙读精读课文《草原》,错一处就坐下,最后看几个人接龙读完课文。
2.交流课文中的易错读音、易错字等。
3.教师穿插提问,进行有关字词的拓展训练。
四、超英团朗读课文比赛
环节同上,比赛项目为第二篇精读课文《白杨》。
五、小组内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四人小组内,按照上面的方法朗读2篇略读课文《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解决字词。
六、出示反馈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反馈习题
1.单元主题(填空)
本单元的主题是
,共包括、、2.作者(连线)
《草原》
袁鹰
《白杨》
老舍
3.读音(选择)
下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好hà0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勾勒lè
B.蒙méng古包
矗chù立
戎róng装
匕bǐ首
C.作zuō揖
机械xiè
胸闷mèn
复fù杂
D.效率lǜ
狰zhēng狞
戈gē壁
陷xiàn入
4.字形(选择)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
B.美仑美奂
银装素裹
严阵以待
始料不及
C.废寝忘食
杯水车薪
夜以继日
七零八落
D.不翼而飞
晴空万里
源源不断
狂风大作
、4篇课文。
5.字义(选择)
下列词语中一字同意的一组是()
A.品味体味回味气味
B.美轮美奂 轮流 轮班 轮休
C.迎风 迎面 欢迎 迎合
D.始料不及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无所不及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二课时 品文悟情(1)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言辞优美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品词析句,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细读课文《草原》和《丝绸之路》,画出含义深刻、言辞优美的句子,做简单标注。
2.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西部所指的范围
2.内蒙古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
3.古今文人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等。
二、学习《草原》
1.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品读含义深刻、言辞优美的句子,体会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三、学法迁移,合作学习《丝绸之路》
四、师生交流《丝绸之路》的学习收获
1.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总结回顾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三课时 品文悟情(2)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品词析句,学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细读《白杨》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做简单标注。
2.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及特点。
2.《白杨》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二、学习《白杨》
1.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感知白杨的象征意义。
2.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交流学习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法迁移,合作学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师生交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学习收获
1.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1)直抒胸臆
(2)恰当比喻
(3)语言简洁、有节凑感
3、重难点提问
五、总结回顾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四课时 单元回顾
教学目标:
总结回顾本单元的主题、主要内容、写作方法,进行写作指导,写单元学后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写作方法,指导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回读整组4篇课文,家长签字。
2.总结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包括主题、内容、写作方法等。
教师准备:梳理、总结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
,共包括、、、4篇课文。
【重点提问越英团,既能让他们对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又能让他们体验到回答问题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
二、主要内容
《草原》。
《丝绸之路》。
《白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重点提问超英团,既能让他们对本单元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又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导锻炼他们提炼总结、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
在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重点提问超英团和精英团,锻炼他们的总结归纳、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交流汇报,也给越英团树一个榜样——通过文章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进行写作指导。
四、走近西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西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是一个拓展训练题,意在引导学生将每篇文章所展现的西部的不同侧面加以融合,从而对西部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锻炼他们的总结评价能力。】
五、作业
写单元学后感。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练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交流收获再一次感悟吸纳,之后,有意识、有选择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接下来的习作中去,提高写作的质量。】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五课时 同步阅读
教学目标:
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书方法的迁移,写作方法的进一步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回顾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
2.查找与西部有关的文章诗词等,自主阅读。
教师准备:准备同步阅读篇目:茅盾的《白杨礼赞》
杨朔的《荔枝蜜》
陶铸的《松树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阅读艾青的诗歌《帐篷》
1、了解作者
2.思考:”我们“是谁?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
3.有感情朗读。
二、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
1.自己读通读顺,粗知大意。
2.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背诵。
三、阅读《趣味语文》
1.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四、阅读教师推荐篇目
1.交流主要内容。
2.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第七课时习作点评
第五篇: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的教材编排,是以文体和主题来划分的。在教学实践中,大多老师重视不同年级的文体教学,也重视以课为单位的内容教学,却往往忽视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教学。这就像是面与点之间,忽略了线的作用。在此,我以教材的单元为例谈谈我们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一、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
(一)教师对教材应该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在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时,应明确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明确将要教学的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程度,根据重要程度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密度,如:八年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说明文的学习,是八年语文课的重点。此单元是学生接触说明文的开始,可以说是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关键。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深入具体,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与记叙类文章的不同。
(二)教师备课要通览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对本单元的整体结构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备课过程还要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编排作一个透彻的理解,重点篇目与自读篇目应该区别对待。本单元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其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说明文的典范,必须重点学习。《桥之美》穿插在《中国石拱桥》之后,重在两者的对比。而《说“屏”》放在单元最后,又是自读课,重在检验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果及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对单元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在备课时,老师才能高屋建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及教学侧重点。
(三)仔细阅读课本中的单元说明,学生可以据此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老师则据此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将其具体,细化到单元各篇目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说明文的读与写。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了解说明文特征,说明方法,能判定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二、注重单元内部的联系与比较
(一)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单元内的课文就像一颗颗零散的山楂,我们必须寻找到山楂中间的小孔,才能用同一竹签颗颗串起,最后以一整串的冰糖葫芦呈现。这个小孔,对于课文来说,就是单元各篇目中的相通之处,教师应该明确相同的部分。除了主题,或是体裁,或是教学重点,或是学习方法有相同的部分,要概括出它们的共性,以此作为出发点,串联整个单元的课文,才能使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单元的整体方式呈现。
(二)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对比
单元内的课文是有联系的,但是联系的紧密程度是有区别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明确哪些课文联系得更密切,也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对整个单元,才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比较教学上。下面我谈谈应着重比较什么。
1. 作者的身份或者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比较 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知识。他是从桥本身具有的特点的角度来说明的。《桥之美》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是从画家的视角来写桥,说明的对象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到不同的美学效果。两篇的对比后我们得知:由于作者的专业不同,即使介绍的事物都是“桥”,说明的角度却截然不同。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就能领会,两篇文章着眼点不同,所使用的表达手法及给人的阅读感受自然不同。
《苏州园林》原是叶圣陶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这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作者将说明的落点放在苏州园林如画般的美感上,而非从导游的角度来游览苏州园林。因为摄影集本身就是画面感很强的照片,作者便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园林特点作介绍,作为摄影影集序文很恰当。《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向听众介绍故宫博物院这组伟大的建筑群,所以它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的特点方面考虑较多。因此,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时作者像导游一样,要明确介绍的线路,并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比较清晰明了。两篇的对比,让我们知道尽管说的都是名胜,但是由于创作背景不同,说明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比,学生就能明白作者是根据创作需要来安排说明的内容的。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创作思路。
2.文章的写作手法比较 如八年下册第四单元,虽然谈的都是民风民俗,但是不同课文有不同的切入角度和写作方法。《云南的歌会》以“歌会”的角度切入,作者描绘不同歌唱形式的歌会。包括描绘歌者,歌唱环境及唱歌的场面。《端午的鸭蛋》以“鸭蛋”的角度切入,作者漫谈家乡高邮的端午节习俗。《吆喝》以“吆喝”的角度切入,作者按照时间,内容分类,记录各种独具北京特色的吆喝内容。《春酒》以“春酒”的角度切入,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俗世奇人》以民间高人的角度切入,以讲故事形式书写天津卫的传奇。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借鉴不同作者的创作方法,或描绘或叙述或客观记录等都是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手法来表现。
3.语言特点的比较
《中国石拱桥》是介绍桥梁知识,作者的表述力求严谨,语言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苏州园林》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说明园林是如何布局来达到美的效果。因此,虽同为说明文,此文的语言除了体现准确周密的特点,还非常注重生动形象性。如“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用珠宝来形容花,说明花不仅美,而且具有珠宝般的光泽,“珠光宝气”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花儿一串串开得茂密,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着光芒的美丽。
如《端午的鸭蛋》和《春酒》语言特色的比较。汪曾祺的作品在语言上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在《端午的鸭蛋》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语言看似平淡,仔细咀嚼,却能让人想象出吃鸭蛋的情景。而《春酒》的语言特色则是设喻奇特形象;善于运用细节。如“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通过贴切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充分展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形象。
对比语言特点的不同,教师应该结合课文举例分析,让学生在品味中体会作品不同的语言特点,领会不同作者的写作语言风格。
4.思想情感的比较
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古代游记单元。《小石潭记》写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柳宗元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同样面对自己被贬和友人被贬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的政治胸襟。欧阳修也是被贬,却在《醉翁亭记》中展示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
同样被贬和政治上的不得意,同样是寄情山水,但是相比之下,思想境界是各不相同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审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不同的情感态度。
为便于理解,我将比较的要点进行分点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几个要点综合分析比较。因为这几点是相互联系的。如创作背景对写作手法的制约,作者的生活经历对语言风格及思想情感的影响。比较的方法可以采用分析法,图表法,阅读法等,根据具体课文选择针对性强的比较方法。通过合适的比较方法,达到单元内的课文能在联系中比较,在比较中统一,在分析中整合整个单元的知识,使分散的知识集中的实效。这样学生对单元的内容就有一个既具体细化又整体宏观的理解。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综合的特点
(一)“学”与“用”的结合,综合的学习目的。综合性活动与单元主题有极大的相关性,把综合性活动放在单元的最后,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及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效用。因此,综合性活动要充分与单元课文结合,要充分做到整体教学,体现“学”与“用”的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如民风民俗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有认识家乡方言的活动。教师应从单元课文的方言特色出发,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具代表性的本地方言,两相比较,从而概括家乡方言的特点。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用”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再将语文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开拓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听,说,读,写的结合,综合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说不尽的桥”,活动之前老师应先介绍关于桥梁的一些知识(如桥的类型,各种桥之最,中国桥梁发展史等),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见过,走过的各种不同的桥,让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它们不同的作用或者构造及建筑材料上的不同特色。然后再向学生明确活动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来完成综合学习任务。活动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选定目标,既结合活动要求又考虑本地区实际,如我们可以选择本地区最出名的广济桥来讨论。它是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明宣德十年建造,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非常合适。2.学生搜集广济桥的名称及别称的由来,有关桥的诗歌,俗语及桥的故事传说,桥的发展等相关资料。3.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其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对学生如何筛选,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提供建议或者材料补充,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4.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从而确定研究方向。5.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或者研究成果,再按照活动要求学生撰写成一篇500字的关于广济桥的介绍性文章。
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的是综合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的 “整体”的含义是指 教学计划必须将备课和单元课文教学以及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作一个整体考量,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过程到最后的综合检验教学效果必须做到连贯一体,实质也是为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服务。因此,整体教学实施过程,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地调整,完善,老师进行心得小结及教学反思,让老师用更合理的“整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