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雨.晚风.清晨》诗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与运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细雨.晚风.清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读诗诵诗,品诗悟法
(一)诵读《细雨》,指导方法 1)出示诗歌,简介作者
细雨(朱自清)
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2)请自由读。(3)展示读。(4)齐读。(5)理解读。(6)想象读。
(7)小结(板书:诵读、想像——奇妙)
(二)迁移学法,诵读《晚风》(1)、出示诗歌,诵读想象
晚风(台湾 洪志明)
黄昏的时候
我不经意地 从花园里走过
惊起了一群灿烂的蝴蝶
以及满园子的花香
蝴蝶望了望
发现是我——爱散步的晚风 才安心地,一一落定 满园子的花香
被惊扰了以后
却再也不肯停止 汹涌
(2)、正音读句,诵读展示(3)、想象画面,理解诗句。(4)、再读诗歌,感受诗美。
(三)诵读《清晨》,学诗咏诗(1)出示《清晨》,简介诗人
清晨(毕东海)太阳,飘着流苏的 金色的圆号
在东方吹响
浓雾折好了被子 湖水推开了门窗 柿子系好灿烂的钮扣 小路拴紧松松的鞋带
河流则忙着刷着自己的牙齿
山山岭岭沟沟谷谷 忙着起床了
(2)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3)汇报。
(4)学习第二小节。(5)熟读成诵
(7)齐读,再次感受画面
(8)想一想:山山岭岭、沟沟谷谷里,还有哪些景物也起床了?他们又在干什么?
(9)按课后学习单,仿照诗人的写法,完成诗作。
三、总结评价,拓展阅读
第二篇:诗歌细雨
微微细雨,
已经静静地下了好久好久,夹杂着片片树叶,随着一阵阵清凉的风飘洒在大地上。
城市的一隅,安静的有趣,人们听见了自己的心跳。
我期许,一场暴雨的到来,打破这静的让人喘不过气的场景,让如水平静的心荡起丝丝涟漪,可是,风没来,雨也没来!
夜的尽头,远处传来的声音似钟缶,床上的人瑟瑟发抖,内心嘶吼,干涸的喉,却开不了口。
我期待一场暴雨,将寂静洗去,让早已停下的心脏能自由的跳动;
我期待一场暴雨,在夜的尽头,冲淡人们的思念,让辗转反侧的人幸福的睡去!
当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我以为看到了希望,完全没有夜的疲惫,只有疯狂,好像再没有任何阻挡,我已找到了方向。
只是,沧海桑田,微风细雨后的彩虹也只是瞬间,而我期待的那一场暴雨,却迟迟未见!
第三篇:《晚风》教学设计
《晚风》教学设计
新桥高翔校区 左佥签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在此之前曾学过一些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和一些相关的和声技能训练,学生们对于单声部的旋律掌握得基本很好,但是他们在进行合唱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控制歌曲的音准及声音的和谐。主要原因是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缺乏这方面的接触和培养。所以我觉得随着五年级合唱歌曲的大量增加,更应该从平时就对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多接触、多聆听、多实践。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能够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歌曲,从而提高合唱的表现能力。
6/8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但是他们熟知2/
4、3/
4、4/4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因此我设计了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帮助学生们了解掌握6/8拍特点。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在了解掌握6/8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基础上运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感受并表现歌曲。
(三)教学方式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激趣导入、启发、对比、范唱、范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在观察、总结、听辨、模仿等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6/8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以便于学生们更好的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合唱表现欲望,能够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课前准备 1自制的ppt,2自编简化的第二声部
3童声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 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体验、分析的过程,总结并掌握6/8拍的含义及强 弱规律。
2、通过模仿、合作的过程,提高歌唱二声部歌曲的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体验6/8拍特点
2、能够运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并做到二声部的和 谐与声音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观看图片,以《晚风》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将傍晚夕阳西下的图片呈示,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导入,描述风景,感受体会歌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傍晚真正来临了一样,就像晚风轻轻来到我们身边。之后引出晚风中飞来一群翩翩起舞的蜻蜓——第二声部旋律学唱。然后用wu模唱改编后的第二声部旋律,表现蜻蜓在晚风中翩翩起舞,并提示学生蜻蜓是轻轻来到我们身边,简介八六拍,用手势划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分别表现6/8拍的强弱弱 次强弱弱的力度。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辨、模唱音乐,体验6/8拍的特点,总结出6/8拍的强弱规律。并初步感受歌曲的静谧情绪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第二环节学习歌曲的两个声部、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们有可能会遇到弱起小节和换气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及时解决弱起小节和换气问题,我设计了
活动一: 教师范唱歌曲高声部旋律、引导学生们边打拍边轻声跟唱,(这个环节中他们已经掌握了6/8拍,我们可以将拍子简化成二拍子,学生更容易拍打)通过听、唱,结合歌篇发现弱起小节和换气记号,并解决弱起小节和换气问题。
设问1:同学们仔细观察歌篇中出现的换气记号,它们有什么规律吗?都标在了每个小节的第几拍之后?你能用手打着拍子,试着在第五拍后面换气吗?
设问2:歌曲的第一小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小节?这个弱起小节出现在第几拍上?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用手打着拍子,心里默数5下,和刚才一样,然后轻轻换气,唱出八分音符的5。
活动二:教师弹奏歌曲低声部旋律、学生边打拍边轻声跟唱
第二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们逐步掌握歌曲两个声部旋律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比歌曲的旋律、体验歌曲的旋律美。
第三环节就是解决教学的难点部分——引导学生们能够将两个声部运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在一起。
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在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力求做到更好。方法一:老师和学生一起唱高声部,放低声部音乐或老师和学生一起唱低声部,放高声部音乐
方法二: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或老师唱低声部,学生唱高声部 方法三:学生分2组,一组唱高声部,另一组唱低声部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使学生们渐渐的能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去听辨另外一个声部,逐步提高二声部的合唱能力,并感受到和声的艺术魅力。
第四环节是填加歌词演唱,引导学生们运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更进一步的体验《晚风》的意境,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让学生们利用高位置的声音轻声朗诵歌词,来理解歌词内容及其主题思想,便于他们在演唱时把握感情表达的分寸。
第五环节是拓展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其他的俄罗斯童声合唱,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我选择了跟《晚风》有些类似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其实对唱好合唱来说,有一个好的“音乐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合唱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合作,只有相互地倾听,求得准确和谐,才能保证合唱的成功。同时合唱时的音准务求准确,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和声,所以每个人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要做到“心”里有数,而这种感觉的建立,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音乐的耳朵”,要唱得好,首先要听得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听录音、听教师范唱、听琴弹奏、听学生唱,在多听中培养自己音乐的耳朵。
第四篇:细雨情思诗歌
这细雨
纷纷下落
点滴如歌
这情思
丝丝缕缕
荡气回肠
一把红伞
撑起少女爱恋
那一段纯美的红叶情缘
时光荏苒
岁月无声
唯有那一份纯
在心间
多美好的时光啊
青春年少时朦胧的爱恋
多稚嫩的情感呀
羞涩里的甜蜜
易碎的缘
或许
因为缘分太浅吧
或许
我们不够执着吧
或许
年少时不懂真情吧
或许
太多的或许
交给这细雨
如烟如雾
如诗如歌
哈哈
在雨里爽朗的笑吧
呵呵
让细雨飘荡的情思
缠绵吧
珍惜际遇里的情缘
珍惜美妙的情感
珍惜岁月在我们身上
刻画的痕迹
珍惜着
祝福着
随细雨飘落
飘洒到远方
飘到那一片
唯美的红叶里
倾诉
纯纯的思念
第五篇:《晚风》教学设计
《晚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晚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晚风》,体验、表现歌曲安逸、宁静的意境。
2.学会6/8拍的挥拍;并能用竖笛演奏歌曲。
3.用竖笛演奏、合唱等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晚风》。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6/8拍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交流式的学习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认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部分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是什么?
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2.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请同学们静听一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二部分音乐在你们眼前展示了什么样的情境?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3.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把编的故事写在书上,有空的时候相互交流)
(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民划着船纷纷归航,一天辛苦鱼满仓,江面上歌声四起,在月色、江水中飘荡……)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1.教师谈话导入:
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猜猜拍号。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
引出6/8拍,知道它的含义;注意强弱节奏;区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不同。
3.用“提纲”学习法学习旋律
检查节奏,节奏要唱准;逐句检验自学成果: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在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
4.学生齐唱全曲。
5.学生齐奏乐曲。
6.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7.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8.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二声部曲调的合唱;二声部歌曲要根据各班情况临时调整。
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唱熟两个声部,我根据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区别,从而唱准旋律,使学生把握旋律更深入。然后再让学生在我的指挥下逐个乐句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让合唱难度减小化,让学生兴趣、信心增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