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时间:2019-05-12 16: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一篇: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

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体会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2、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仔细体会本篇小说叙述角度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教学重点】 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教学难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PPT展示)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提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 “我”

(二)“我”是谁?

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

讨论:应该界定为全知视角。因为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

(四)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可能出现的讨论:

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五)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

(PPT展示)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四、再读小说,体验内容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创作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篇小说,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并且做出标记)

思考1:小说对“墙上的斑点”有几次推测。每次产生了什么联想? 思考2:“墙上的斑点”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思考1,请同学们回答,每回答一次可点击一次。(可以在同学们回答之后展示)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明确思考2:“墙上的斑点”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A,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结),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B,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课文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作品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作者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

第二课时

一、研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一)、简介意识流小说

什么是意识流?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意识流”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 2 文学评论家借用这个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意识流”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小说家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认为现实生活是表面的,而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可界说的内在精神”则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强调“内心真实”,展现的是人们的内在精神,从而折射现实生活。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归于社会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在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的自尊与自信每况愈下,而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却与日剧增,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着重表现西方人的复杂心态与悲观情绪,从而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现实。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除了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和美国的福克纳: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代表作,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翻阅。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詹姆斯?乔依斯(James Joyce)《尤利西斯》(1922)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喧嚣与骚动》(1929)

(二)、思考:通过分析课文,我想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下面请大家考虑一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之间的区别?(请同学们讨论发言)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这里“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绝对的权威、绝对中心,我认为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分别有这样的特点,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传统小说:

1、追求表现外部世界,刻意描绘人的物质生活环境、外貌衣着、言行举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在结构布局上有戏剧化的特点,根据素材和创作需要选择悲剧或喜剧的模式;

3、具有完整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大都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展示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

4、遵循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原则。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1、竭力淡化小说的故事情节,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揭示情景在意识中留下的痕迹,展示人物的心理结构;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2、遵循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通过内心折射现实;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把过去、未来、现在互相倒置、互相渗透;

4、运用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手法。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 3 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三)用散点透视解读意识流小说(本文)主题

意识流小说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其表现出的社会性往往是零散的,因而我们不能试图寻找小说有怎样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上。”所以,传统的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既然意识流小说是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即通过去寻找这些零碎、分散的,而又充满睿智的思绪,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某一方面的相对集中的思索。本文主题

作者要写的不是有关“墙上的斑点”的故事,而是借“墙上的斑点”说明一个道理:客观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活动与反映;客观的显现是短暂的,只有人的意识流动,存在于记忆中的生命体验才是永恒的

二、深度探究,理解语句含义

寻找小说中零碎、分散的,而又充满睿智的思绪。画出语句,并加以一句话评点。(PPT展示)

三、拓展阅读,分析外国小说的“繁简”

(一)对斑点六次猜测的叙述是简洁的还是繁复的?

《桥边的老人》的叙述是层层“减法”,显得简洁;而《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显得枝蔓丛生,伍尔芙惯用叙述的“加法”。

(二)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繁复? 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1、回忆。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用了详细的回忆,叙述繁复。

2、联想。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

这里,由斑点想到可能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又想到钉子所挂的画,由画又想及房主的品位以及他们的生活。到了第三段又“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想到“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又联想到“生活的偶然性”“遗失”“来世”„„这种联想贯穿全文,到第七段到达极致,作者借此提出了自己的小说理论:“未来的小说家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想法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无限多的想法;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她还联想到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对男权社会的尊卑秩序提出了批判和挑战:“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联想贯穿着小说的全篇,将“我”的白日梦流水般、不间断、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使小说的内容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繁复至极。

3、感受。“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得有阻碍。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离开表面,离开表面上的生硬的个别事实。让我稳住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

这种瞬间的感受、思考的过程一般人们会把它省去,作者却将它们全部写下来,毫不省略。类似的叙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小说的叙述夹杂着思绪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显得非常繁杂。

4、梦幻。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这里的想象是梦幻式的,在种梦幻中作者不经意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美、健康和自由,没有知识的垄断者,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这种思想的表达似真似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增强了小说叙述的繁复。

5、情绪。我喜欢去想那些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我还喜欢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我喜欢想像那棵树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身木质的细密干燥的感觉,然后想像它感受到雷雨的摧残;接下去就感到树液缓慢地、舒畅地一滴滴流出来。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 5 吧!„„”

这篇由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充满着个人的情绪。作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毫不隐讳的表达出来。到小说的最后作者又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联系全篇可以看到,作者并不是在这一篇小说中集中表达一个题旨,而是分散地表达了自己的多个观点:自己的小说理,女性主义观点,美、健康和自由的理想,对战争的厌恶。多主题的散乱的表达,使得这篇小说的思想枝蔓丛生。

6、内心独白。

小说通篇以“我”的内心独白贯穿,把“我”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这种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精神世界正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生活、真正现实。这种内心独白的表达给予了使叙述者极大的叙述自由,自然使小说带有杂乱无章、繁复的特点。(可以顺便提及:小说的叙述结构也不是一团乱麻。墙上的斑点是圆心,由此生发的联想忽近忽远,始终围绕中心点在运行。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前面的谜题与结尾的解谜,相互照应,使小说的叙述圆满而完整。)【课堂小结】

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

希望通过阅读这篇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可以为大家打开阅读意识流小说、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之门。

【课后作业】

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尽量用到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等方法,使叙述繁复。

第二篇: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话题》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八单元 话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目标:

1、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2、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1、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2、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钓鱼故事》导入。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是专写小说的作家。你绝对不能罚我的款,因为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二、虚构的意义

明确: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三、小说的真实

明确: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四、分析《骑桶者》,感受虚构的魅力。

1、你觉得《骑桶者》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 是不确定的。这样,作品的内涵就更丰富了。更好的表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的社会现实,也跟好的表现 “我”的畏缩自卑的性格。

2、卡夫卡的《骑桶者》的虚构魅力----故事的虚构与形象的真实。

明确:如果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写,它将是一篇普通的谴责性小说。从故事的原型来看,可能是这样故事:有一个穷人又饿又冷,奄奄一息----冒险借煤----抱着煤桶从楼梯上滚下来----晕了过去----产生幻觉----幻觉消失----饿死冻死。作者把这个幻觉的过程虚构之后,使这个借煤行为表面上变得美妙起来,但结局还是令人辛酸----在这物欲横流、缺少悲 1 悯情怀的人世间,卑微的人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毫无现实意义的幻想,只是一个美丽的虚构而已。留给读者的是更深的悲悯和更多的思考。小说是否用虚构这一小说元素的本身揭示了这篇小说的主题,而且是超越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在这人世间,多少年来,多少个岁月,在多少卑微的人们身上,一直在重复着这个古老的歌谣!

3、这是否就是这篇小说的虚构的魅力?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五、作文该不该虚构

1、作文该不该虚构?

明确: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理的虚构。记叙文里的真实应该是艺术的真实,这种真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这个提炼的过程是艺术化的过程,它决定了记叙文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应该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有时甚至整体情节虚构也无妨,只要细节真实。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像,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但是虚构素材必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的逻辑。

2、例文赏析

门警给了他一张小板凳,让他在门旁坐下.他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着.他做了许多次设法进去的尝试,一次一次的请求都把他弄疲倦了.门警经常对他进行简短的盘问,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还问到许多别的人,但那些问话都是干巴巴的,就像是一些大爷们提的,而最后总是对他说:他还是不能进去.乡下人为这次出门曾经带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如今他把什么都拿来花了,不管如何,贵重的东西还得用来贿赂门警.门警虽然一件件都收下,但同时又说:“我收下这一切,只是为了使你不致以为耽误了什么.” 在等待的许多岁月里,乡下人几乎都从未间断过观察这位门警.他忘记了其他所有的门警,而对这一位对他来说好象是他进入法的大厦的唯一的障碍.他咒骂这个倒霉的偶然性.在头些年里他肆无忌惮地大声地咒骂..后来,当他年老以后,还在喃喃地咒骂.他变得幼稚可笑由于他成年累月研究门警,连他皮领上的跳蚤都认得出来,于是他也请求跳蚤帮助他,使门警改变主意.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他不知道是他周围真的变暗了,还是他的眼睛造成的印象.但当他倒在昏暗中认出了一道从法的大厦的各道大门里发出的用不熄灭的光环时,他已不久于人世了.2 在死以前,他在脑子里把一生中的一切经验集聚成一个迄今尚未向门警提出过的问题.由于他那僵硬的身体不能再站起来了,他只向他示意.门警不得不深深向他俯下身去,因为两个人身体的差别正在朝对乡下人大不为利的方向改变.“你现在到底还想知道什么呢?”门警问道,“你真是贪得无厌啊.” “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法,”乡下人说道,“但为什么这么许多年里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人要求进法的大门呢?” 门警发现乡下人已经走到了他的终点了,为了还能达到他徒劳审问的目的,他向他大声吼叫说:“这里不可能再有人获准进去了,因为这个门仅仅是为你而开的.我现在就去把它关上.”

六、小结

七、作业

预习《沙之书》

第三篇:2015-2016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2课《墙上的斑点》教案2

《墙上的斑点》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难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是又一个难点

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1分钟30秒)现代主义文学有很多流派,比如,表现主义、荒诞派、魔缓现实主义等,我们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赏析一下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幻灯)请大家看一下,对于这样一个墙上的斑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把它写成一篇小说的呢,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介绍作者:(1分钟)(幻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英国现代着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对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非常脆弱,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最后在1941年,投河自尽。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着作,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是一个着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思想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她的意识流代表作主要是:《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三)简介意识流小说(2分钟30秒)什么是意识流,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意识流”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家借用这个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意识流”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小说家否定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认为现实生活是表面的,而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可界说的内在精神”则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强调“内心真实”,展现的是人们的内在精神,从而折射现实生活。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归于社会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

射出社会生活的现实。

(四)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除了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和美国的福克纳: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代表作,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翻阅。

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詹姆斯?乔依斯(James Joyce)《尤利西斯》(1922)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喧嚣与骚动》(1929)(五)分析课文(三十五分钟)1,《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创作的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作品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作者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

4,思考3:通过分析课文,我想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下面请大家考虑一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之间的区别?(请同学们讨论发言)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这里“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绝对的权威、绝对中心,我认为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分别有这样的特点,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点击)传统小说:

一、追求表现外部世界,刻意描绘人的物质生活环境、外貌衣着、言行举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在结构布局上有戏剧化的特点,根据素材和创作需要选择悲剧或喜剧的模式;

三、具有完整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大都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展示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

四、遵循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原则。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一、竭力淡化小说的故事情节,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揭示情景在意识中留下的痕迹,展示人物的心理结构;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二、遵循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通过内心折射现实;

三、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把过去、未来、现在互相倒置、互相渗透;

四、运用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手法。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

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

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分析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这篇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远远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技巧,一种叙述视角上的花样翻新,它是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要知识文化的、又需要思想观念的、还需要情感体验的,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悟力于智慧,读意识流小说,以及其他现代小说,也是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功力,否则是难以读懂的。至今,评论家也很难把《墙上的斑点》这样的意识流小说梳理得十分清楚。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重要的是体会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在创作上的不同

板书设计:

墙上的斑点

自由联想和想象 意识流:四个特征 抒写感受 描述梦幻 直露情绪

内心独白

第四篇: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话题-情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话题-情节》教案 新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一)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 1.故事与情节

从故事角度看,小说有两种,一种依赖故事,一种不依赖故事。古典形态的小说里,故事是小说意蕴的承载者,作者要靠故事才能说话,比如雨果的《九三年》或者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都是围绕故事来展开小说,小说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附着在故事上完成的;到了现代形态小说阶段,一部分实验作家和理论家则认为,小说形式革命的重要任务就是摆脱故事的束缚,离开“讲故事”来写小说,《墙上的斑点》通篇都是意识流,就很难找出完整的故事来。

而情节是一个小于故事的“小说单位”,情节可以构成故事,也可以不构成故事。传统小说往往有一个核心情节,把这个核心情节作为小说的故事主线。有时甚至是先有这个核心情节,然后才有小说。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所以能够诞生,除了依赖作家本人的创作才能,据说普希金提供的一个买卖死人户口的绝妙情节也至关重要。托尔斯泰写《复活》,也得益于检察官柯尼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她从此逐渐堕落,最后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在法庭上认出了她,执意同她结婚以赎罪。没想到婚礼前不久,她竟得伤寒症死了。这故事像一颗种子落入托尔斯泰的心中,经过若干年的酝酿,最终成为《复活》的情节主线──虽然小说的情节与真实故事略有不同。

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它也可以不构成故事。有的现代小说“淡化情节”,准确地说,是“淡化故事”,或者说“减少情节的戏剧性”,但情节本身是很难取消的。

如《桥边的老人》,没有什么戏剧性,也可以说没有什么故事发生,但是仍然有一系列互为因果的事件发生,比如,因为“我”来侦察,所以看到老人;因为“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推进”,所以老人被迫离开家乡,离开他的动物们,这都是情节。哪怕是像《墙上的斑点》这样的现代小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其中依然不乏情节,只不过是众多的广义的小情节代替了狭义的大情节而已。

《清兵卫与葫芦》《在桥边》,在情节上属于比较得“中庸”之道的作品,既有比较明晰的大情节主线,同时不拘泥于故事,善于寻求众多小情节和广义的情节来支持,具有一定的散文化倾向。

比较《清兵卫与葫芦》与《在桥边》可以发现,在有限的篇幅里,前者贴着故事讲,多勾勒白描,情节之间的转折更大一些,故事性更强一些;后者穿插了大量的描写和议论,放慢了小说的节奏,情节之间的转折相对也平缓一些,因而显得故事性稍弱一点。可见,情节在小说中使用的密度和写法,直接影响到了小说故事性的强弱。

即便是写同一情节,写法不同,故事性的强弱也就不同。以叙述为主,将情景的描写融于事件的叙述,多粗线勾勒,故事性就强;以描写为主,经常将事件的发展停下来,多写风景、静止的人物等,甚至跳开话题(《墙上的斑点》就是不断跳开话题),故事性就弱。

换言之,情节密度大,故事性就强;情节密度小,故事性就弱。

外国古典小说,多采用前一种写法;19世纪后期以来的西方小说则常常采取后一种写法。比较第二单元的两篇小说,可以体会外国小说的这种演变。《炮兽》和《安东诺夫卡苹果》都重视“场景”的描写,但是《炮兽》中的场景是融入紧锣密鼓的情节之中的,一环一 1 环,扣人心弦,它的场景描写所用的语汇都特别短促、密集,比如“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等,都与紧张密集的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场景描写则是舒缓的,或者说,场景没有为一个情节主线服务。

除教材“话题”中所述之外,再举一例说明:

墨西哥著名作家胡安·鲁尔福有个短篇小说《都是因为我们穷》。小说为了表现“都是因为我们穷”,选择洪水冲走了“我”姐姐的那头小母牛这一事件为情节的生发点。“我们家”很穷,为了能让第三个女儿“达恰”顺利嫁出去,父母给了她一头小母牛作为嫁妆,而前面两个女儿因为没有嫁妆,婚姻成了大问题,最后只好沦落为娼。但是大水恰恰在这个时候到来了,席卷了村庄。“我”和姐姐“达恰”站在水边寻找她的小母牛,如果它被洪水冲走了,那么“达恰”将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必然地走上娼妓之路。小母牛被淹死了,连牛犊也被冲走了。到此,我们知道,“达恰”的未来已经在这场大水中提前到来了。小说选择洪水冲走母牛这个事件作为情节的生发点是极为有效的。

本节和后面选讲内容中的“突发性事件”一节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结合起来理解。与“突发性事件”不同,情节的生发一般是写出一种矛盾的存在。《都是因为我们穷》之所以选择这个事件作为起始点来写,正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小说最核心的矛盾: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与贫乏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本单元所选两篇课文,也都是一开始就点出了矛盾所在,不同的是,它们选择了从矛盾还没有激化的地方开始写,而《都是因为我们穷》一上来就写“突发性事件”,从矛盾激化的地方开始写,效果也更为强烈。

3.情节与细节

细节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

有的小说中,细节不仅从属于情节,而且还往往与情节主线相关。比如,在《炮兽》中,写到了伪钞,而且特别强调“船上满载着这种伪钞”,表面上看,好像只是闲笔,顺带提一提英国人的“卑鄙”,但实际上,这一细节在后面起到关键作用,正是将军抓起一袋随处可拾的伪钞,迅速扔到大炮的车轮中间,才终止了这场灾难。这在古典小说中是一个典型的情况。曾经有人这样概括传统叙事文学,说如果在开头看见有一把枪挂在墙上,那么看到后面,这把枪一定会有打响的时候。可见细节与情节主线的关联程度。

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细节只为局部情节服务,不与情节主线相关,有时干脆就没有情节主线。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问老人“鸽笼没锁上吧”,老人回答“没有”,这是一个非常传神的细节,但是它与情节的关联程度就很小。这时,整体的情节主线不突出了,细节实际上是统属于一个整体的氛围。用情绪和氛围来代替情节主线,以统摄全篇。我们看到,《安东诺夫卡苹果》也是如此。它的细节可谓密密匝匝,但却仿佛一地碎银,读者如果只追随故事,也许会觉得这些细节很繁琐,只有当我们跟着作品的情绪,一点一点地体会,才会发觉,这些细节一个都不是多余的,而是被一个大的情感场凝聚在一起。

(二)情节运行的方式

1.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在强调戏剧性的传统小说中,情节的运行方式,整体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情节一点一点向最后的结局逼近,整个情节呈历时状态,轨迹如同一段抛物线,情节和故事性一路攀升,高潮为顶点,在下滑的一刻戛然而止,结局来到了。在这个模式中,一切都为了奔向高潮和最后的结局。

因为目标太过明确而且可以期待,也会带来一个问题:读者在阅读中,为了追索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线索,从而跳过了中间的许多章节。作家许多精心构建的局部篇章都被忽略了。长篇小说尤其如此。作家不可能为了紧紧抓住读者,故意减少或取消这种空隙和停顿,而只把力气放在这四个环节,因为密不透风的情节会破坏故事本身所应有的张弛,影响作品的美学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直追情节、忽略细节的阅读状态,很多作家想了诸多方法,比如,尽量在空隙和停顿之处做到有趣,吸引读者停留下来。当然这是古典形态小说的作家热中的花招。

到了现代形态的小说作家跟前,为了在讲故事中获得更大的自由,有些作家干脆取消故事的高潮,甚至不再遵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运行历时性的、线性的基本模式,转而创造出新的方式来连缀小说中的诸多事件,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喧嚣与骚动》的散点往复式,在记忆的碎片中随意跳动;《弗兰德公路》的全景共时式,各个场景都是同时发生的等等。

但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基本模式还是被许多作品所继续使用,这不仅因为它简单易懂,而且本身也还有很多可以为其增彩的因素。

2.摇摆

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常常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我们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它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

摇摆的弧度可大可小。细小的摇摆,如《素芭》中素芭的心理活动。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很简单,只是一个毫不出奇、甚至不会引发多少怜悯的悲剧故事。但是哑女素芭心理活动的摇摆,使得这条简单的情节线索拥有了一条丰满的暗线。而在悲剧和审美上的深度,也大为增加。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中,写到拉斯柯尔尼科夫要杀房东老太太时,他内心的犹疑和彷徨也是细小的摇摆。

针对全篇的摇摆,比如《炮兽》《丹柯》和《炼金术士》(节选),作家在故事开头和结尾之间,通过一个个细节左冲右突,摇摆到底,将小说写得既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

摇摆走到极端,就成了“否定之否定”──在每一次摇摆中都走向原来的反面,摇摆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无止境的否定,情节得以巧妙地运行。此时,它的效果不仅针对情节本身,对小说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喜欢上了邻居青年作家R,因为母亲的结婚不得不离开这里。五年后她重返维也纳,每天到他窗下等候,一心只想委身于他,被他误认为卖笑女郎,一个人默默 3 忍受着一切,直到他俩的爱情结晶得病夭折,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辞世,才写下这封没有具名的长信: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于是他们一反平日少管闲事的习惯,趁着机会大大发泄一通。那一次,我们这群十足中产阶级的餐友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形。„„

其结尾让人惊叹,那是一个巨大的否定之否定:那个女人以及我们这些读者都认定那个男人在受到如此感化、且又做出那样一番忏悔之后,一定离开赌场而去他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们却随着这女人无意识的最后一眼,看到那个男人又坐在了赌桌前。对那个女人来说,一切的努力都等于零,而对于作品而言,这个零,却使得作品的意味骤然放大。

“摇摆”的一种极端方式是变线。

小说情节的进展一般都是按照其内在逻辑向前推进的,但有时候也会突然发生转向,从原有的情节发展的脉络上脱开去,开始另一个事件的叙述,以此创造出另一个情节的生长点。这种情节的变线通常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有联系的变线。这种变线虽然不遵循上下文的情节运行逻辑,但是在整个小说情节的语境里却是不唐突的,有它变线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变线只是对局部而言,在大的情节框架里还是遵循内在逻辑的。《九三年》《战争与和平》等小说,经常从一个场景跳脱到另一个场景,开始另一条线索的叙述。

第二种,没有联系的变线。这种变线方式主要存在于现代小说和后现代小说中,尤其是后者。它往往既不符合上下文的逻辑,也不符合整体情节的内在逻辑,而是硬生生地另辟蹊径,展开情节。在《墙上的斑点》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

这种变线可以随意,可以不对前文负责,任务只是成为其后情节发展的生长点。这样的变线方式作为对传统小说结构模式的解构,对小说的形式和意蕴的开放性的探索也不无裨益,但也不能否认,很多变线已经超出了艺术实践的范畴,沦为玄学和装腔作势的呈现。

3.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法庭上,一个叫商马第的流浪汉被当做“久经通缉”的冉阿让进行审判,而真的冉阿让,也就是市长马德兰先生就站在一边,看着这场审判,感受着它的荒谬、庸俗、喧嚣和悲惨,他最后挺身而出,投案自首。

在《悲惨世界》中,也许刚读到这个转折时会感到一定的突兀,但是结合上下文,我们发现,这样的情节设置完全是可能的,在情理之中。

在情节的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情节的运行方式是承上启下的巧妙设置,一个转折,既包容了前文,又为下面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这种转折出现在结尾,成为小说揭示真相的点睛之笔,往往会收到让读者唏嘘不已、回味无穷的效果──比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

这种手法利于增强小说的故事性,但是用得太多,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则会造成小说意蕴的单一,因为太像一个故事了,情节的走向过于明显,反而限制了小说发展的诸多可能性。4 时至如今,往往是通俗小说还继续保持对这种手法的热情,而那些更喜欢现代形态小说的作家,很多人不屑使用“欧·亨利式的结尾”,对情节的戏剧性也有人抵制,他们觉得小说应该更日常化、生活化,主张取消小说的戏剧性。

(三)情节运行的动力

1.突发性事件

这是情节运行动力中最常用的一种。因为一个突发性事件,生活立刻纷乱,小说的走向也出现了多种可能,有利于展开情节。突发性事件一般有两种位置,小说的开头,或者小说的中间。

在开头引发故事的小说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炮兽》。大炮脱离锁链,在船舱里左右冲撞,眼看就要舰毁人亡。怎么办?读者一下子就被这个情景抓住了,期待着后面的情节发展。

现代小说也经常从一个突发性事件出发,引出许多荒诞的情节。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小说开头就是主人公K被莫名其妙地宣布被捕,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成为情节的起点,也成了整个小说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贯穿到底。

故事中间依靠突发性事件生发情节的也有很多。在《清兵卫与葫芦》中,突发事件是教员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并进行了一次家访,从而导致父亲对他的体罚,毁了他的葫芦,因为这件事,清兵卫再也不去玩葫芦了。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会发现突发性事件在作为情节动力的同时,其实一直在暗暗地发挥悬念的作用。一个非常事件发生了,下面将会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件事?这件事怎样解决?这一系列的疑问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我们经常会把这种突发事件看成悬念的标志。比如卡夫卡的《审判》,毕竟从常理来看,一个没有犯过罪的人是不会遭到逮捕的。在这一点上,卡夫卡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心理,制造了一个悬念。由此可见,突发性事件既是情节运行的动力,也是一种悬念。

2.危机爆发

情节走到一定程度,郁积的矛盾就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这个危机的爆发同样也是情节的新起点。

在《丹柯》中,追求光明与道路艰难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危机爆发,大家把怨气发到丹柯身上,要把他弄死。然而这个危机爆发却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新的情节生发点。试想,如果丹柯就这样把大家带领出森林,故事也就了无生趣了。正是因为这个危机爆发,引出后面的情节,丹柯掏出自己的心来,让它燃烧,照亮大家前进。情节到此焕然一新。

经常有这种情况,一篇小说开头很好,后来却逐渐不行了,这是因为不能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危机,来帮助小说推进情节的发展。

如果要写出危机,最好能事先预示它──这就叫“悬念”的设置。而如果开始设置了悬念,其后又并没有写出危机,或者危机一直没有爆发,或者在危机爆发之后,没有合适的后续情节接上,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仿佛被愚弄了的失落感。这在传统小说中,都是不可逾越的规则。

然而现代小说家常常对此不买账。他们成心要挑战这些规则,认为这些规则是对世界和生活的扭曲。他们写的小说常常是无曲折、少危机、毫无先兆地发生危机、设置了悬念又不写出任何危机。这是险中取胜、法外求法。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手法常常不可重复、难以模仿。

四、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主线是什么?这篇小说的结尾对表现主题起了什么作用? 1.设题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尤其是结尾的特殊意义。2.解题思路:

参见“作品赏析”部分,以及教材“话题”中“危机爆发”一节,指导学生作答。《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主线是:(1)发生:清兵卫对葫芦十分爱好,但父亲并不喜欢他的这个爱好;(2)发展:清兵卫买到一个十分钟爱的葫芦,爱不释手;(3)高潮:葫芦在课堂上被教员没收,教员家访后,父亲把其余的葫芦也都打碎了;(4)第二高潮:葫芦被辗转卖到高价;(5)结局:清兵卫改换了爱好,开始以绘画作为新的寄托。

小说的结尾对表现主题有重要作用。情节的结局,是清兵卫有了新的爱好。这也象征着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的曲折胜利──在压迫之下寻找新的出口。但是,这新的爱好也仍然为压迫势力所不喜欢,这就蕴涵了新的矛盾。小说在此戛然而止,无限的后续故事留待读者自己去想像,也许又是葫芦故事的重演,这就使得悲剧意味加重;也许是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最终胜利。总之,是引起读者在阅读结束之后对主题内容的继续思考。

二试概括《在桥边》的情节发展过程,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图。1.设题意图:

结合所学课文,加深对话题所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解题思路:

指导学生细读教材“话题”中“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一节,先鼓励学生独立作答,然后参考“作品赏析”部分,做出指正。《在桥边》的情节发展过程见教材“话题”部分。

三以“太阳高悬,却下起了大雨。阿三正在打猎,一只兔子从他面前跑过„„”为开头,写一个800字的情节紧张动人的故事。

1.设题意图:

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理解本单元所讲述的小说知识,初步做到自觉地运用一些技巧来构造情节。

2.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突发性事件”。为了让情节有效地推进下去,最好再编织一个基本矛盾作为情节的生发点,否则很松散地罗列一些事件,很难形成一个“紧张动人的故事。比如,说阿三今天在出门之前,妻子告诉他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叮嘱他今天一定不要捕猎兔子,但是兔子又老是不断从他面前跑过。这样,就可以给情节一个有效的动力。此外,还要注意细节,要引导学生用细节来使故事变得丰满。比如,说阿三带了一把伞,但是撑开一看,伞却在昨天晚上被耗子咬破了,阿三浑身都被雨淋湿了,阿三很想快点回家,但是除了兔子,一直没有碰见别的猎物。设计伞被老鼠咬破这个细节,就很好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运用“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高级技巧。比如说,阿三终于开枪打死了一只兔子,却遭到了可怕的魔咒,自己变成了一只兔子。不过,在高潮之后,还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尾。比如设计阿三的妻子来山上找寻阿三,阿三利用自己的智慧让妻子明白这只兔子就是自己,终于解除了魔咒。

当然,以上只是编者随手设计的一系列情节线索。这个开头完全还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不一定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也可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但是“情节的生发点”“细节”等基本问题都是要注意到的。

第五篇: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话题 一叙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推荐)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话题 一叙述》教案 新人

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教学难点: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1 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 2 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

《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下载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