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6:4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

第一篇: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南票区金星中学 谷宏亮

这种以师生互动为主的高效模式课堂仍在探索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果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独立思考的习惯、探究问题的方法,而只是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他们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不能拓展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让教学反思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情。尊重学生的性别和个性差异。八年级学生由于七年级对历史兴趣的培养学生有一点的分析能力。另外,相对女同学来说,男同学喜欢学习历史的更多些。这就要从全班整体情况出发,让他们熟记课本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慢慢认真体会、领悟。对待差生,要从他们的感兴趣入手,进而提高成绩。针对本节课的问题:平时的课堂大都以教师的教为主,公开课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最初让学生无所适从,精神紧张。也就是在师生互动环节,本应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学生却并不活跃。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主动的思维没有锻炼出来外,与课程问题设置过于琐碎、深浅不当有关系。

其次,研究教法,做到得心应手。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教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多用讲解法,讲清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及其地位,对于每章每节,讲清前后联系,每章一总结,一复习。这次运用ppt教学,图片、材料、表格甚至影视资料的使用使课堂更生动,但在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的时候,紧扣课程重难点就显的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学到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也使表格式教学法更方便,在本节课中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学习是必要的,表格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还要必须做到:研究教材,对教材要足够的熟悉,而且要充分利用教材。宏观掌握、理清线索,构建教材的总体框架。划分历史分期,在每个阶段弄清重大历史事件,讲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为了使学生学到一点知识,老师必须把与此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知其来龙去脉。

第二篇: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核心内容是五四运动,它围绕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的。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包括五节必讲课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侵略史;仁人志士一次次奋起救国,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五四爱国运动》是第二条线索里的重要环节,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的斗争相继失败之后的一只新兴力量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的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化运动,这为下一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铺垫。所以本课在此单元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标准高考历史大纲要求,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及精神。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案一体化,夯实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深入挖掘教材,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形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是胜利的保证。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使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本课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包括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本课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案一体化与启发式、探究式方法结合。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及过程的史实。视频展示: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五四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比概括分析:比较五四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其特点在哪里。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总结青年阶段性格特征入手,询问五四青年节的来历,用青年人自己的节日把大家带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内容】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并且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最后增加了“五四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和史实的发展脉络,按传统的设计分为背景、过程、意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我从图片“德国和日本占领青岛时在信号山上留下的雕刻”入题,带出一战中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也引出了“二十一条”。再通过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影印本、“《时报》刊载的反对二十一条的血书”这几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加深理解,特别是最后的血书,更是让学生产生了共鸣。之后总结性提出问题:

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五九国耻”?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妄图使中国成为其殖民地。”这一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主要有三方面:政治原因、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分别通过图片、材料和表格分析得出。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一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解决战败国问题。

问题二:

1、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会议?

2、中国人对巴黎和会寄予了哪些期望呢?

3、结果怎样呢?

得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五四运动的过程

让学生根据学案的表格填写五四过程的基本内容。然后,给出两则材料:

1、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凇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得出五四运动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并锻炼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出一个思考题:都有哪些阶层参加到五四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在基本课程上做浅层次的引申。

用三幅图片,给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三个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和约上签字。

第三部分,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一点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用材料情景法来处理:运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来阐释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通过分析为此次运动定性。第二点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及教师的分析得出。第三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通过表格将“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并分析“新”在哪里?得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放了一段自制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小视频。悲壮的爱国音乐与激昂血性的示威画面的结合感染了学生,进而达到爱国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结升华】

最后以学案填空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自己填充补全知识要点,以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第三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

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大家都应该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中国共青团团歌里为什么要写上:“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五四运动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青春燃烧的历史吧!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国际方面:⑴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一战后列强企图卷土重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⑵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这给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启迪。

[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

[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

2、国内方面:⑴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就像一堆干燥的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这时这点火星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

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3)中国的外交失败 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北洋政府派出了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但是主宰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强国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正义的要求,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命运。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1、经过:在斗争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运动的中心、斗争的主力和主要形式发生了什么样变化?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心:北京——上海

(全国地域范围扩大)

主力:学生——工人

(工人 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参加,群众性爱国运动)形式:游行示威—— “三罢”斗争

(斗争日益深入)

《山东·青岛》一画,把日本帝国主义绘成标有“太阳”标记的恶魔骷髅,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而中国“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本恶魔吞下去。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誓死争回山东、青岛”的强烈爱国要求和坚定斗争决心。

《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漫画传单)1919年沈泊尘作》 :

三个有力的拳头:一个拳头写有“劳动”字样,代表工人阶级;另一个关头写有“学”字,代表学生界;还有一个关头写有“商”字,代表商业界。三个拳头结合在一起,狠狠地打击了写有“曹、陆、章”字的三个小丑人物——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作品醒目地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打倒反动军阀政府卖国贼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2.结果: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这次拒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向列强说“不”,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力量是什么?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

“众志成城,其力断金”,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虽然发挥了先锋作用,尤其是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作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低头.[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由于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一次伟大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启迪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3、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点)(1)、一次伟大的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运动。(性质)[设问]:为什么这说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总结]: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先由青年学生发起,接着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响应。他们组织集会、游行及举行罢工活动来抗议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列强无视的中国主权,斗争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补充]:这里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设问]:从哪里可以体现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呢?

[归纳]:运动前的中国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学说。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如教材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等,其中马克思主义在运动之后渐渐成为主流,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

(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设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伴随着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新的解放中国思想的出现

当然最基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和革命的最终目标不同

[提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五代,这股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了曙光。而且运动也促使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说中国革命从此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虽然五四运动离我们有89年之遥,但却成为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为了纪念这场青年人发起的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把5月4日定为“五四”青年节。而五四精神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所继承。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八字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小结]: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飘摇。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可以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21世纪的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呢?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崇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振兴中华,全面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解放思想、勤于学习、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要让青春绽放光彩,我们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发奋进取,为祖国的明天,我们的未来而奋斗。

第四篇: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案(岳麓版必修一)1[范文]

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就像一堆干燥的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这时这点火星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

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3)中国的外交失败 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

代表学生界;还有一个关头写有“商”字,代表商业界。三个拳头结合在一起,狠狠地打击了写有“曹、陆、章”字的三个小丑人物——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作品醒目地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打倒反动军阀政府卖国贼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2.结果: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这次拒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

得的信息是()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解析:选D。正确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其中A、B、C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D项符合史实,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4.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

B.勇于解放的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准确理解能力。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A、B、C三项虽然属于“五四精神”的内涵之一,但不属于其主旋律。

6.(201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成果的是()①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五四运动结束时,中国仍面临着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仍很艰巨,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

7.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递交“二十一条”密约的中国政府是()A.清政府

B.袁世凯政府 C.段祺瑞政府

D.蒋介石政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关键信息:时间1915年,当时政府为袁世凯政府。

8.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解析:选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2011年是五四运动92周年,那么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阶级或阶层是()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青年学生

D.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选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青年学生最先举行罢课,游行示威,掀起爱国运动。

第五篇: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

淮阳县黄集乡第二初级中学 魏洪亮

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围绕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两个内容展开教学。前者内容涉及到五四运动的背景及导火线, 关于背景本课书中没有提及,老师要讲述,对于这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关于到火烧赵家楼,利用图片来呈现,学生较容易理解。关于五四的过程,教师带着学生阅读课文,在观看视频、图片和一些故事,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本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起一个组织、过渡、提示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本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

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会,尤其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很好达到了预设教学的效果。

下载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知识目标: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关系及其实......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 编写人:顺德区伦教中学 编写时间:2014年12月5日 上课时间:2014年12月9日【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

    岳麓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训练

    高一寒假生活指导(36)历史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完成时间:正月初八家长签字:【单元重点回顾】 1、列举1840年至1901年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重要侵华战争及强迫中国签订的主要......

    岳麓版必修一第19课教学设计 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及经过 2.难点: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一课的教学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一课的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她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要让学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14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

    岳麓版必修一第1课巩固练习

    岳麓版必修一巩固提升练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选择题 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教案第23课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178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课标导航]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