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思》文本解读上传百度文库
秋风起 思乡切 传家书 诉离愁 ——《秋思》文本解读
秋风瑟瑟,秋意浓浓。金秋时节,花谢、草枯、大雁南飞,落叶化作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落叶要归根,家人要团聚。鸿雁能传情,家书能否带走我的思念?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解读的是“秋风起 思乡切 传家书 诉离愁”的《秋思》”。(出示全文)
一、人生沧桑诗作来伴
张籍,唐代中后期诗人。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遭受病痛折磨的张籍漂泊在外,精神上的寄托便是以诗作为伴,他的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
二、思乡心切家书来传
自古以来,“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张籍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一生飘浮,以诗为伴。又是一年秋风至,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的他望着萧瑟的秋风,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十年了,未曾回家的张籍孤独而居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起,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但是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在张籍的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家书就是诗人与家人沟通的唯一渠道啊!这封价值抵千金的家书,他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思念都化成文字,(复恐匆匆说不尽)在发走之前,又担心自己还有些许遗漏,于是(行人临发又开封)。
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不仅仅是信,它还带走了张籍的心„„
在《秋思》里,张籍的思念是那封抵万金的家信,就是这极平常、极平淡的事物、动作,却承载着一种不平常、不平淡的思念之情。难怪王安石会这样评价:“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读诗悟诗产生共鸣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根据单元目标、学情、我确定了《秋思》的教学目标
一、和学生一起在读中感悟诗情。
首先我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师生配合读,读出这首诗特有的忧伤。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老师的引读、看意境读、想像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乡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诗中的“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我引导学生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风是无形的,看不见但作者却感受到什么?再出示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接着出示张翰的诗作,当学生感受到张翰能弃官而回,而诗人却只能通过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
三、指导学生在写中深化诗情。
通过多种形式读、理解感悟诗意,想象诗境后,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深入领悟诗人浓浓的乡愁。最后挑疑:当捎信人带走了信时,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它还带走了什么?及时把学生引入孟郊的《归信吟》:书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让学生再一次走进了张籍的心中。
或许若干年后,学生中的一些也可能成为游子,他乡见秋风,《秋思》来解愁;或许秋风一起,北雁南飞,我们也会触景生情,感慨颇多。愿我们一切都安好!
第二篇:《秋思》
秋 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体会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二、学情分析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继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
三、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 1.读“秋”想画面 2.古人眼中的秋天
3.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啊!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游子那颗思家念亲的心。4.出示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也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指导多音字并作评价
3.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师相机引导)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品味秋韵,感秋愁
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天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思绪呀?
2、读写结合,悟深意
(1)领悟“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写家书)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
(2)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4)回读,深化情感。
四、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共同的情怀。自古以来有多少游子抒发过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五、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它古诗。
2.继续积累其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3.发挥想象,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秋
思
乡思缕缕道不尽
万语千言恐不详
(寓情于事)
洛阳-----见秋见
家书-----意万重
复恐-----说不尽
临发-----又开封
第三篇:教材解读试笔:一点秋思,两种风情
教材解读试笔:一点秋思,两种风情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解读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读到范仲淹的这一首《渔家傲.秋思》,在为这首词的豪迈悲壮所折服的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另一首可能名气更大的“秋思”,这就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一词一曲只是这两首“秋思”表面的不同,根本的区别还是在风格和情感的迥异,真称得上是“一点秋思,两种风情”。
首先作者身份的不同,决定了这两首“秋思”的风格迥异。范仲淹的这一首“秋思”,是以一位常年镇守边关的重臣角度而写的。词人的身份是一位被西夏称为“腹中有数万甲兵” 的封疆大吏,这样苍凉的西北之秋,虽然也勾起诗人的一片“思心”,这片“思心”也让人鬓发苍白,老泪纵横,但这样的“秋思”最终服从于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理想,最终被边塞男儿的宽广胸怀所释怀。而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作于他漂泊无定的年轻时代。作为一个如秋蓬般漂泊的文人,自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直至“断肠”。
作者身份的不同,个人胸怀的大小,决定了两首秋思“境界”不同,也决定了两个人写作角度的不同。《渔家傲秋思》站在戍边将士的角度来写,描绘的是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表现的是这个群体的“秋思”;因此呈现出迥异于马致远个人“秋思”的特点。个人尽可以肠断,但征人们在抹去思念之类后仍要坚守战场。
传承的文化基因不同,也决定了两首“秋思”的风格迥异。“渔家傲”的苍凉悲壮,具有从唐代边塞诗派一脉相承的天然基因。可以说正是唐代的边塞诗歌在宋词时代的回响。读《渔家傲.秋思》,那秋风的萧瑟,那四面的边声,那白发的征人,仿佛读到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仿佛读到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仿佛读到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而《天净沙.秋思》的基因来自于晚唐词人和宋代婉约派词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竟然和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惊人相似。都是用夕阳衬托思念之情,都因为极度的思念而断肠。读《天净沙.秋思》,仿佛读到了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缠绵悱恻;仿佛读到了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两首词都画面感十足,但在意象的选取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渔家傲”中那一幅“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风景画,苍凉之感油然而生。范仲淹也为边塞的将士们,也勾勒出了一幅催人落泪的风情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念日重,何况是在这样天气渐寒,大雁南飞的秋日,怎能不勾起浓浓的思念之情,所以辗转反侧,所以双鬓早白,所以老泪纵横。“秋雁”、“风声”、“长烟”、“落日”、“古城”、“羌管”、“秋霜”„„这一系列打上边塞秋日刻痕的意象,营造出了浓郁的异域“秋日风情”。《天净沙.秋思》也是依靠意象出名,并登上中国古代诗歌高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开始三句堆叠了九个意象,像机关枪一样喷涌而出,中间没有一点衔接和照应,创造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奇迹。再加上最后两句的“夕阳”,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竟然有十个意象之多。这些意象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就是为男主人公——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提供一个最好的舞台布景。这首“天净沙”确实做到了,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的男主人公还不“断肠”,都好像是情商缺乏了。
《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堪称古代诗歌的“同课异构”。同一个秋思,迥异的风情,诠释了生活的舞台有多么广阔,个人的角色有多少不同,创作的舞台就有多么广阔。
问题聚焦:
1.两首“秋思”均有“夕阳’,二者有何不同?
虽然同为夕阳,虽然都有“夕阳尚知返,人儿独未归”之感,但边塞的“落日”在苍凉的大背景下,显示的是一种壮阔之景。而“天净沙”的那个夕阳,是整个“断肠”舞台的背景底色,唤醒了游子心底最深处的那一缕思乡的情感。
2.两首“秋思”均写到了“秋声”,二者各有何特色?
两首词都没有忘记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秋思”,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水平的高妙。“渔家傲”写秋声的有两处,一处是“边声”,一处是“羌管”的乐音。“边声”是边塞各种声音在秋风的协调下,汇聚而成的充满悲凉之感的交响曲。而“羌管”作为一种边塞独特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自然是“边塞之音”。这两处声音,在耳边回荡,让人仿佛置身边塞,苍凉之感浸入骨髓。而“天净沙”中的声音也有多处:有黄昏乌鸦的聒噪,有溪水的潺潺,如果想象一下的话,可能还有人家的热闹之声。溪水的潺湲,人家的热闹,都反衬出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悲伤;乌鸦回窝的聒噪也会让游子触目惊心。
3.为何“天净沙.秋思”更为有名?
应该说这两个“秋思”各有特色。好的诗歌都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渔家傲.秋思》从群体着笔,写出了边塞征人普遍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以抒写个人情感为主,表面看好像很“小众”,但其实更加广泛地揭示了天涯游子共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千百年来,能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再加上《天净沙》秋思篇幅短小,易读易记,在写法上九个意象的堆叠颇有特色。还有一个原因是“天净沙”有一句主打的名句“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话就概括了游子之悲,所以“天净沙”可能就有了更多的粉丝。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字不在多,精妙就行。”
第四篇:秋思记叙文
秋思记叙文
秋思记叙文1
已是黄昏,夕阳把半个天都染红了。渐渐地,火烧云像一团火似的慢慢褪去,只剩下一抹残阳挂在天上。
古道上,我牵着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艰难行走。夕阳的余晖把我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古道上铺着参差不齐的石头,凹凸不平。老马走在上面,颠簸得很厉害,好像随时都会栽倒。西风乍起,有些刺骨,我冷不丁打了个哆嗦。
古道边上有棵被枯藤紧紧缠绕的老树,寒风中,落叶打着卷儿随风狂舞。树上那几片枯黄的树叶在西风的猛吹下,摇摇欲坠,却又迟迟不肯掉下,仿佛在作垂死挣扎。“呱呱……”一阵难听的鸟叫声刺着我的耳膜,哦,原来是一群乌鸦!黑乎乎的乌鸦一只只停在树上,你一声,我一声地叫起来,整个天空回荡着乌鸦那苍凉的叫声。但我对这些毫不理会,继续牵着马儿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了一座拱形的木桥,立在小河的两岸。桥下的流水缓缓,如诉如泣。我站在桥上,流水映出我那瘦削的身影。我往远处一看,是一个村庄。于是,我牵着马向前走去。村民们住的都是老房子,砖瓦掉了许多,墙壁斑斑驳驳,泥沙在不断地往下掉着。村子是那么宁静、安详。男人们正在田野里翻土干活,妇女们在家织布,穿针引线,动作都十分娴熟。她们时而抬头望望田野干活的男人,时而和身边人说几句家常话。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真想回家看看啊!
浪迹天涯的断肠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
秋思记叙文2
秋风萧瑟,风沙团起,阵阵秋风,刮得人 脸生疼,战士们屹立在 风沙之中,或许已经习惯 了 吧?铠甲在 数年 的 征战中早 就 破烂不堪,但单痩的背影依旧挺拔, 於落日余晖,漫天风沙融为一体,却更显得威武雄壮!
远处传来了 大雁的 歌声,他们早知道 秋天 的 来临,南飞越冬了 。
夕阳西下 ,昏黄的 晚霞照在孤零零的军营之上,除了远处连绵的高山,四周死寂一般!
边塞苦寒,食物的供应严重不足,战士们还奢求什么呢 ?一壶浊酒,思绪又回到了千里之外风景秀丽的家乡,家中父母 早逝,剩下了 妻子带着孩子 过活,此时,多想 回家去看看 妻子,亲亲孩子?但如今,西夏还在对 我 大宋江山虎视眈眈,燕然未勒,我 有 何脸面去 面对 妻儿?面对 家乡的 父老乡亲?
夜寒霜重,将士 们衣衫单薄,幽怨的 羌笛声声吹起,清冷的 月光更觉夜深寒重,将军和 士兵们从少年的 时光到 满头的 白发,在 这清冷的 夜晚,在 这 羌笛声中,行行 热泪从有 泪不轻弹的 男儿眼中落下!
秋思记叙文3
我和着晨曦走出家门,嗅着秋天的气息。一场雨过后,凉爽的风从衣袖里钻出来,向人们宣告秋天的到来。
树叶在秋风中渐渐染了色:有还翠着的,有半绿半黄的,还有其他颜色的……已经枯了的叶子,在风的带领下,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仿佛下一刻就会变出仙女,带着他们去散播秋的气息。“沙沙,沙沙……”那是他们高兴的伴奏。
此时的小草,不像春天的那样鲜嫩,不似夏天的那样柔软,草地上,这儿一片鹅黄,那一片翠绿,瞧去,分明是一块儿黄绿错杂的地毯。虽说初来乍到的秋使它们有些苍黄,但并不妨碍他们挺着身子,用舞蹈来迎接金秋的到来。
追随着秋的脚步,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斜照在大地上,这秋景像是换了一个脸庞。黄昏照着漂在水中的落叶,抬头一看,刚才一幅美景此时也只是一棵快要枯的树上,叶子正摇摇欲坠。山里传来不知什么鸟的叫声,回荡在耳边。不知怎的,也是那样的凄凉。古人的吟唱,饱含秋思的吟唱不禁在我耳边响起。又临近重阳,杜牧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再一次传唱。
秋思是什么?在我眼里,秋天是多么的美好,有丰收的五谷、瓜果,五彩的落叶,我总是不能理解。但今天,站在山脚的湖边,身边穿过一阵阵凉风,耳边传来鸟儿的孤鸣,湖上游来孤单的鸭子,一股莫名的凄凉在我心中荡漾,古人的独吟再次回旋在耳边。外乡的游子啊,你眼中的秋天便是这样的吗?
秋天,一切都是那样神奇。明丽的景色后,却是浓浓的秋思。我不能轻易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无法分担游子思乡的愁绪,只能用心去感受,这神奇的秋天,神奇的秋景和神奇的秋思……
清波未止,我们已浸在秋天。
秋思记叙文4
水无声,风无语,人也不言。
斜阳早已跌进了对面的山坳。一颗苍老古槐被一根根枯萎的树藤缠绕着,没有多余的枝桠。黄昏时的乌鸦,收起薄薄的羽翼,赶回了温暖的巢,乌鸦凄凉的鸣叫刺破天空,渐落了满天的寒意,引起了我无限的感伤。
一座无人的小桥上,飘着几片树叶,随着风儿飘向远方,清澈的溪水“哗哗”地流着,溪水两旁的房子静悄悄的,偶尔炊烟会从房子上空飘出来。我走在静悄悄的桥上,望着前方,还牵着那匹陪伴我多年的马。寒冷的风吹得我直打颤,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
我走出了那个静悄悄的村庄,走在多年没打扫过的古道上。我和马儿踩着树叶,发出清脆的响声。西风时不时刮着树上的枝条,枝条随风摆动,就像我和这匹疲惫的马儿一样无处安身,想休息一下,但古道旁却没有一座房子。只能继续赶路,望着那匹可怜的老马,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渐渐地,晚霞那火焰似的颜色布满了天空,黑夜马上要降临。我和马儿走在小路上,夕阳的光照着我和马儿那凄凉的影子倒映在路上,心想:像我这样的流浪游子还有多少?望着夕阳流下了思乡的眼泪,极度忧伤的我只能漂泊在天涯。
我安抚了一下那瘦弱的马儿,把仅剩的食物喂给了它。望着眼前的夜色,心中的思乡怀亲之情油然而起。
谁,是谁暗淡了天空,暗淡了季节,暗淡了每一个疲惫的心灵?
秋思记叙文5
下午没事。久违的阳光
任性地躺在柔软的草坪上,让阳光照在肚子、脚、脸上……眯起眼睛看着温暖的太阳,躺在棉床上,翻身“哈哈!”那个淘气的草在肚子下面痒。
不远,太阳通过红红的枫叶在草坪上筛下斑点的影子,好像给草们穿了花棉袄,枫叶怕热,给他们送来了凉爽。“沙沙”枫叶们分手的曲子?啊,原来他们在悄悄地说话呢春天的相遇,夏天的成长,秋天的分手,冬天的梦想……
一阵风吹啊,好香啊沿着淡淡的香味奔走,果然桂花开了。昨天可能开门了,还是很饱。
那个美丽而丰富的花瓣,加上那个甜美的花蕊,三五成群地拥抱,好像在一起跳舞!
抛弃大人们的指示后,偷偷地摘下桂花,在鼻子下闻,“啊!”突然,整个人都很轻,好像飞上了天空。听爷爷说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饼,把桂花塞进嘴里,味道不怎么滴,涩,下次不再吃新鲜桂花了!桂香喝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田野里,笑着的稻草人很可爱,活跃的红蜻蜓在天空中慢慢飞,架风车疯狂旋转,金黄色的稻穗,雪白的云,蓝色的天空。
夕阳映在柔波中,树影也摇晃着八卦的姿态,我也应该起床回家。
秋思记叙文6
余温散尽的夕阳,正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漂泊在外的游子照亮最后一段路。跋山涉水后,我和那瘦骨嶙峋的老马已在荒凉的古道上,步履蹒跚地走了三天三夜了,我们俩全都精疲力尽了,跌跌撞撞地向天边走去。
秋风瑟瑟,一股股风犹如刀子一般,从我心头划过,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心想到底何时才能踏上归途呢?远处,山崖边的古树好似饱经风霜的.老人,那古树受尽了风吹雨打,饱经了岁月的洗礼,但仍然屹立在悬崖之上,树上缠绕的枯藤似盘虬卧龙。定睛一看,发现树上有几只老鸦,最后一抹斜阳照得通红,凄凉的叫声让我不寒而栗。
那岁月犹如一面镜子,把世间的愁绪都聚集于此,藕断丝连般缠缠绵绵,那月光洒在水面上,几只船,几片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祥和的夜。水面上,一座小桥,将一切装点得更加美丽,一抹抹斜阳如珍珠一般撒落在地上,照得万物通红,仿佛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一片被强风吹下的黄叶,慢悠悠地从树梢上飘落下来,像一只蝴蝶,像花丛飞去。我看着周围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分。
想着,想着,便看到有些许亮光。我便看到像自己家一样,牵马飞奔过去,走到大门前,才回过神来,发现不是自己的家,透过窗子看见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子边共享晚餐,虽然饭菜不丰盛,但一家人却可以团聚,温馨和谐。看到此情此景,我思绪万千,提笔写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踏着余晖,向远方走去。
秋思记叙文7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题记
深秋。
微风轻轻推开半掩的窗,在我身边打转,轻轻撩起相册页角,然后兴奋地一通乱翻。在我生气地用手制住他时,相册定格在了我永生难忘的一页。
一片镂空的落叶,恬静地安睡在泛黄的书缝里,然而经捣蛋的秋风一吹,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晕乎乎地躺在了地上。
我弯腰将她轻轻拾起,指尖碰触到她的一刹那,那些精致的脉络一点一滴的延伸,又好像散发出了一种奇异的金色,如同一把亮金色的钥匙打开了我那尘封的记忆之门……
那是记忆里一个被遗忘的深秋。
“妈妈,怎么还没到?”我有些累了。“马上就到了,坚持一下,乖。”母亲安慰道。我们是去母亲小时候的一片乐土,据母亲说,那有许多大树,说到这里,母亲眼中总会流露出一种柔和的光,像是在回忆什么。楼下院子里的落叶已被行人践踏得体无完肤。为了找一片落叶制成标本的我,在瞳孔中带着回忆色彩的母亲带领下,向她口中的“乐土”前进。
秋风拂面,落英缤纷。
前方挤出人群的母亲身形一顿,愣在那里。个子矮小的我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妈妈,落叶……”我还没把话说完,也愣在那儿,傻了。
光秃秃的山丘,黄沙漫天,挖掘机运作的声音震耳欲聋,一辆辆大卡车载着那些好似悲剧里可怜的配角的黄桷树们一路飞驰。空旷的视野里唯有一颗垂垂老矣的黄桷树孤单伫立,他铁青着脸任由秋风猛抓他的头发,他金黄的发丝也只剩下几缕残留在枝丫上。一片落叶好不容易从秋风的魔爪中逃了出来,似乎是看见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抱住母亲的鞋边。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半晌,微颤着弯下腰轻轻拾起那片落叶,用玉手轻轻拭去上面的一层灰尘,然后起身,递给我,她的头发被秋风吹得杂乱,让我看不清她的脸。
“妈妈。”我感觉到什么,望着那一片“乐土”,心中有些郁闷,替母亲感到悲伤。“没事儿,妈妈有你就很幸福了啊……”母亲笑了笑,有什么在眼里打转儿。
秋风肆虐,落叶飞舞。
光阴如水,一去不回。
后来的岁月里,母亲再也没有去过那儿,也从未提起那儿。轻轻拾起那精致的叶片,心田里弥漫开一种悲伤与感动混杂在一起的情绪。
这就是秋吧……新生与湮灭夹杂在一起的时空,我在这个季节里,你我都在这个季节里,万物众生都在这个季节里……
深秋,落叶。
秋思记叙文8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秋天,在树木的枝头总会挂着几片枯黄的树叶,好似老人一样弱不禁风,风儿急急忙忙地从它们的身边跑过,这些枯黄的树叶便随风飘落,犹如一只只美丽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舞。
秋天来了,凉风习习。秋天,注定是孤寂的,天空辽阔,四野空旷,到处是一片凋零的景象。尤其是那些红得似火的枫叶,仿佛拼尽着自己最后的心血,向大自然展示着生命最后的辉煌。
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纷纷而下的那些落叶,想了许多许多,好像突然明白了些什么:春天,树叶曾经嫩绿如芽;夏天,树叶曾经为人们遮阴挡日;秋天,树叶却将无法抵抗自然的法则,慢慢枯黄、凋落……秋天的落叶注定是孤寂凄凉的,它们的生命终究是短暂而脆弱的,没有人能够改变。我想,这就是它们的命运吧?而我们人类也如树叶一般,我们带着自己的使命降生到这个世界,我们将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最后到老年。当我们完成自己的使命,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时,我们便如落叶一样孤寂凄凉地回归自然……
秋天,这个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和人生的短暂。虽然如此,我们也必须鼓足勇气,坚定向前,努力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珍惜美好的今天,拥抱美好的未来。
秋思记叙文9
落叶归根,天气转凉……
古人多悲秋,觉得秋天是万物凋谢的开始,而我独喜爱刘禹锡的《秋词》,特别是那一句“我也秋日胜春朝”。
最爱校园的秋日美景。你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它像一双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魂,每次路过桂花树我必当去欣赏;你会看到道路两旁的景观树,树叶在秋日更新换代,一阵风过,满地遍是枯黄的树叶,我会赶在它们被清理之前,在上面奔跑,听着它们咯吱咯吱的呢喃,这是秋天的圆舞曲吧。最美的是深秋的红楼,它的背景是灰色的树木,偶尔一两只鸟儿飞起飞落,静止的房屋树木顿时有了灵气,那种美丽是无以言表的。
秋天是春播夏耕之后的甜蜜,漫野的金色稻谷,满山的红色果实,是自然给予劳动者丰厚的回报。秋之后便是萧索,万物休眠,没有了春与夏的热闹,这让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骚客感叹连连,但我认为所有的沉寂是在积蓄力量,是为了更好的萌发,秋天是自然的一个过度阶段,大自然选择将所有的热闹散去,是为了新一轮的春华秋实。
金秋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温柔。你多加一点衣服,跟着我去赏秋吧。
秋思记叙文10
太阳渐渐落山了,天色也渐渐地昏暗。不远处一条枯干了的藤条,缠绕在一棵树上,那棵树也是光秃秃的没有了枝叶,连皮也脱落下来了。这棵老树的枝上停着一只乌鸦,浑身乌黑,正“哇哇”地叫着,那声音谁听了也会感到凄凉。这时候,有一个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从那条古道上缓缓走来,离得近了,才看清那个人面容消瘦,皮肤黝黑,头发乱蓬蓬的,有一半已经白了。看起来那人该有50多岁了吧。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时候已经是黄昏,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人们扛着锄头赶着牛羊从远处走来,纷纷回家了。
家里的女人开始为劳作的丈夫做饭,屋顶上冒出了缕缕炊烟。那个人牵着他那匹瘦马慢慢地走着,他的衣服和头发被风吹得一摆一摆。他来到了一座小桥上,可以听到桥下的流水“哗哗”地响。他们走到桥下,那人蹲下来洗了把脸,好让自己清醒一些,那匹马也把嘴伸进水里喝一阵子。片刻之后,他们又上路了。他们想回到自己的家,可是,家在哪儿啊!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漫上了他的心头。天色渐渐黑了,那人停在一棵树下,把马拴在树上,他自己也靠着那棵树蹲了下来,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
秋思记叙文11
走到那一幢陌生的教学楼下,我顿住了,抬头看了看这高大的楼房。六年前,我也是这样,站在另一处陌生的教学楼前,欣喜、激动又有点不知所措。这一次,又平添一份感伤。
六年前的我站在那里,还认为这六年它会长得望不到头。花开花落,又是六年,六年后的我站在这里,感叹时光匆匆。
那一次,我刚踏入校园,是余老师笑着迎接我。“跟我走吧。”她说。我看着她的眼睛,多么明亮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她的眼中,我又是多么小。见我半天没有答复,她亲切地笑了笑,伸出手,握住了我的小手。一切的茫然与不知所措被这个陌生老师那莞尔的一笑消除。我抬起头,迎着她那温暖的微笑,握着她的手,跟着她,走向了教室。这一跟、一走,就是六年。
是她将我领进教室,是她为我解惑,是她将我领出彷徨,是她……她,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一位恩师。不知岁月为她添上了几许银丝,又为她添了多少桃李。这一段过往,无不让我径自感伤。
回想那六年中的每一堂课,那些记得清的、记不清的,只给我带来了伤感。仅隔了一个夏天,我就离开了51个可爱的同学。当年讨厌的,现在都觉得可爱;当年交好的,现在更加怀念。罢了,不怪岁月无情,只是我没好好珍惜。
秋天了,太平小学的桂花大约又开了吧。记得那时年纪还小,老是去摇桂树,摘桂花。现在我如果再回母校,再见到它,只舍得拾那落桂,再不会去采。那粒粒玉颗,就是秋思啊!
种种情思,一切的一切,都是关于母校的感伤。想描绘它,又不知从何下手。难现锦绣字句,折煞玲珑词笔。是岁月弄人啊,人,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小时候听妈妈讲她学生时代的故事,总是眼巴巴地问:“然后呢?”当自己成了写故事的人时,才知道,几度顿笔,几度垂眸,是真的写不下去了。
秋思记叙文12
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故乡,于是,只能相对而望。
此时昏鸦披着夕阳的光晕,穿过那枯藤,那老树。它在低低地呼唤,呼唤可唤来的是寂寞,无尽的寂寞。
你在微笑,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
守望那梦境中的小桥:它憨然地蹲踞在那,一蹲就是百年。人流从它身上走过,船支从它心中划过,但它丝毫未动,也许它在等待。等待让它了然了沉寂的滋味。
守望那梦境中的流水:它曾拥抱过三月桃花的倒影,承接过如雨的落英,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也对它久久凝望。而它,没有停止,依旧从容不迫地向前流动,也许它心里装了什么吧。可也许当心被填满时,繁华却会生出无限的寂寥。
守望那梦境中的人家:炊烟缓缓升起,指引着劳累一天的人们回到有生命的地方。那里有爱,所以就有了温暖,那里有可以听见的心跳,所以让我明了有人一直在等着我。
梦,易碎。而忘,却谈何容易?
在这个肃杀的季节,秋风吹乱了你的模样,也吹乱了我的心。我牵着匹瘦马,就这么与古道尽头的你,久久对视。你用你的柔情绾就我的心结。江南的水光潋滟了你眼,你成为了我一生的水源。忘记你,还不如忘记我自己。
我说,等我回来。
你在笑,笑得深不见底,笑得让我心颤。于是我颤抖的心无法停止了。对你的思念在刹那间奔放,你的容颜被无尽的放大,布满了我的眼,我的心,我想伸手抓住,再也不放开,可结果却只留下自己脸上那两道狼狈的泪痕。
忘却吧,在这残阳西落的天涯,我不愿再让泪水迎向这烈烈的西风。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为一场宿醉。第二天醒来,天依旧会清亮,风仍然会分明,可光阴的两岸,为何却会如此无法相渡?
无需再多言语,让我与你忘于江湖吧,以沧桑为饮,以年华来果腹,以岁月为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永远,相忘。
秋思记叙文13
秋风萧瑟,寒蝉凄切,大雁南飞,浓浓的秋意唤醒了洛阳游子的绵长乡愁。
又是一片落叶。迎着凉飕飕的秋风,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俯身拾起一片秋叶,一股莫名的伤感涌上了心头。蹒跚学步的儿子、独自一人支撑起整个家的妻子、头发花白的父母……一个又一个亲人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一幕又一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如藤木般缠绕着他。思绪如潮,两行苦涩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就这样他面向东南方向,在那儿站了许久许久。
回到客栈时,已是傍晚时分。带着惆怅,他在书桌前落坐,离情别绪在他的心头涌动,将他的心撕裂。他极力控制着微微颤抖的身体,铺开文房四宝,准备提笔书写家书。手握毛笔,又不禁心口相问:该从何处下手?“父母大人”几个字刚刚从笔尖流出,他便摇了摇头,揉成一团丢到身后。又写下“贤妻,家中一切是否安好?”他叹了一口气,弃之于地。当东方破晓、金鸡高唱时,家书终于画上了句号。他等不及洗把脸、提提神,就带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急匆匆赶往驿站。
在把家书交到驿使的手上时,他迟疑了一下。随即把书信收回,匆匆拆开,瞪大眼睛在字里行间搜索着,唯恐心绪混乱之时写出来的家书不能完全倾诉自己的牵挂。见他迟迟不肯交信,驿使不耐烦地叫道:“别看了,要寄信就快点,你没看到后面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吗?”他苦笑了起来,抬头看着驿使,那抑郁的眼神似乎在说,我的乡愁你不懂。
当尘土散尽时,驿使已经消失在茫茫天际之外。望着云泥一色的天际,他长叹了一口气。泪眼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过去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情景。他仰天长叹:“亲人呀,我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们?”
秋思记叙文14
也许是因为身为太爷爷的那颗耀眼的星星正在天上微笑着。
我至今仍然记得一句话,是说每个人死后都会化做天上的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不知道我的太爷爷是否也在天上看着我呢?星空是奇妙的,星空是梦幻的,星空是美丽的,但秋天的星空才是最真实的。
忙碌了一整天,我休闲的坐在阳台的椅子上,享受这秋天的风所带来的独特的凉爽和惬意,电线杆上的一只鸟儿停在上面久久不愿飞走,翘首遥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他的伴侣归来,微风袭来,树叶晃动着,有些不争气的树叶摇摇晃晃的离开了大树的怀抱,飘落在空中,它埋怨的看着大树妈妈,好像在怪她为什么没有好好保护自己。真是个人性的孩子啊!
我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星空那独一无二的明月,古人说“月明星稀”果真是不错的,在那耀眼的月光下,星辰的光辉似乎也成了附属品。看到了月亮我就想象到了中秋节吃的月饼,我最喜欢吃里面的馕儿,当初太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他知道我最喜欢吃里面的馕儿,总是帮我把外面的吃掉,一边吃还一边说:“你光吃里面的馕儿,那有多浪费,来,太爷爷帮你把他们都吃掉。”每次听到之句话,我就好像得了特赦一样,不顾爸妈责备的颜色,将剩下的全部推给了太爷爷。太爷爷却总是笑着,当初我不明白那种笑容的涵义,现在想来,那笑容里似乎有着期待,并非期待我成名,而是期待我自由的,幸福的。
太爷爷的眼睛总是眯着,我总觉得没什么事情能让太爷爷真正睁开那双眼睛,似乎世上的事没有能令他恐惧的,即使是死亡,也不例外。太爷爷是在梦中去世的,我想他正在做一个美梦,因为他的嘴角上扬了一个微弱的弧度,似笑非笑。爷爷去世的那晚,似乎在远方的星空中,有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正在闪耀着他的光辉,我想,那就是太爷爷吧,正在看着我。
忽然一股凉风袭来,深深的寒意将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但那颗太爷爷的星星不一样,他会每晚看着我入睡,直到天亮,就像小时候,太爷爷一直陪着我一样,每次在我伤心的时候,太爷爷总会跑过来,温柔的安慰着我,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太爷爷也总会一脸严肃的对我重复那句永恒不变的真理“骄兵必败”。
我又一次看上了天上的星辰,他们正努力的闪耀着他们微弱的光芒,一个个都闪闪的,像是以上明亮的眼睛在看着我,我不禁又想起了太爷爷,不知道天上的星星中,哪个才是太爷爷,不知不觉中,困意袭来,我再一次看了看天上的星辰,走出了阳台。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秋天的晚上。
秋思记叙文15
每当看到小朋友在零食吃,被小伙伴突然抢走哇哇大哭的画面。我就不禁想起那年秋天我姐姐“欺负”我的事。
小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在玩秋千。突然,我姐姐拉着秋千的绳子,站在我身后,坏笑了一下,说:“妹妹,你坐在上面,我推你吧。”“好耶!”我满怀天真地答应了一声。“我要高一点!”我说完了,姐姐就突然猛推了一下,却又突然-走开了,胆小懵懂的我独自一人坐在秋千上“哇哇”大哭。我哭了好久都没有人上来帮我停下来,正当我手松了一下,这时表姐上来了。帮我停了下来,那时我惊魂未定,就下去找我外公去了。我把事情告诉了外公,我心想:姐姐,让你欺负我,等着挨骂吧。可外公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说:“这是你姐姐想让你勇敢。”我挠了挠头问:“勇敢?勇敢是什么意思呀?”“哈哈,你以后就明白了。”外公笑了笑接着说。“我姐姐现在在哪儿呢?”我找到姥姥疑惑地问。“她在房间里写作业呢。”姥姥指了指房间说,“正好你把这杯橙汁给姐姐吧。”我答应了,走到姐姐旁把橙汁给了她,我瞄了一眼姐姐画的画,那正是我玩秋千的情景。后来,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勇敢的意思。
这时,树木被秋风吹过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细细回想,我的嘴角不禁上扬。
第五篇:《秋思》教案
秋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齐读。
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
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评读。
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互动交流。
三、品读,感悟情感。
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
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四、回读,总结、积累。
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
2.背诵古诗。
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五、拓展延伸。
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
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