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6: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篇: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

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第 1 页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认识。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

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

第 2 页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做练习九第3~8题。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强烈对比,达到熟练计算。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熟记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少,这节课我认为可以安排多

第 3 页 几道看图列算式情景图,一方面巩固深化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列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突出本节课重难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积就是相同加数的和。我是这样设计:通过情景图,引出加法算式,再写成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各部他名称:乘号前后叫因数,两个因数相乘的结果称为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积和加法的和相同。接着再举出另一个例子,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初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一部分是深化应用。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例如:

1、看图列式;

2、3个5相加,和是(),一个因数是3,另一因数是5,积是();

3、3×4=12中,因数是()和(),积是();

4、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24,写作()

5、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

第 4 页

第二篇:1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反思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实物图和同数连加算式作基础,利于学生在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出示美丽的气球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先让学生观察每束多少个气球,再让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的问题。这里,不要限定用加法计算,给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的权力。如果有学生列出5×3或3×5,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借助5+5+5=15,写出5×3或3×5的得数。让学生借助实物图,说一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沟通相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然后,指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篇:算式名称教学设计

算式名称

教学内容:p45,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的:

1、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过程 :

准备训练。3+2=?

5-2=?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3+2=5 先让学生说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3+2=5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2 5-2=3 引导学生把(2)与(1)比较。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明确第(2)题是求第二加数,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试做:2+3=?

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 再完成5-3=?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小结: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巩固练习: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写算式。

(1)5+8=?

1+8=?

6+7=?

7+9=?

6+5=? 课后作业 :

1.根据1+8=?,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2.根据7+9=?,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教学反思:

先说说我的备课。可以这么说,备课我做到了详尽仔细,从课程目标到学情分析,从设计教学过程到教学目的,从练习设计到板书字样,从问题预设到学生课堂心理关注,我都体现在我的教案之中。区区一节课,我所备的教案,用了四张纸。长篇幅来看,不可谓不是一份详尽用心的教案。然而,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要反思,而且要多从我自身找原因。

我们都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可是备好课不一定就能上好课,教学毕竟是充满着生机活动性的过程,全然不是机械生产那样的预设与过程如一,更不敢结果的早下定论。这节课,我就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如果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倒还是很令我满意。那是因为这节课,其实对学生的知识点要求不是非常高。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因为不需要死记硬背,能理解运用就行,所以不要求学生背诵吧。因为学生早已解除加减法,而且会运用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进行题目转换,到现在只是系统概念而已,只是原理证明而已,所以对于他们的运用其实要求不高。学生早就学会了加减法的乎逆运用了。

在这里,我所分析的学情倒是助益不少。我分析我们学生都已经会诵记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并且会用他们进行加减法运算。所以,尽管我因为教学环节的不完整,没有对加减法各部分关系进行练习跟进,但他们都能在课后作业中告诉反馈给我——学生仍然能正确地作业练习。

然而,我绝不能因此而懈怠自己的责备。其实,之所以教学环节没有完成,一方面见得我上课啰嗦耗时间,另一方面见得我对新学期学生的课堂表现估计不足。事实上,学生上课状态没有完全很好地呈现出来。再加上课堂上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如多媒体屏幕的模糊不清等,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课堂的精力集中。相比较而言,二班状态不错,他们的学习效率就高一些。也许,新学期的第一堂新课,是很难上的,因为学生与老师的教学状态都还紧张集中起来?

为落实每堂课的口算训练任务,我教案设计了口算环节。然而,因为小黑板的限制,我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匆忙课前抄上题目,还当场分发练习本,又讲了讲格式要求,那都要浪费一些时间的。所以,我想这第一节新课就是虚时的35分钟。这也就无形当中压缩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设计成为摆设了。

当然,如果只是以上的一些失误,倒还不要紧,毕竟以后就可以改进。然而,除了以上的一些教学失误外,其他方面也值得我反省反思。

比如,教学语言的精炼。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啰嗦,一个概念讲清楚了,却还害怕学困生不懂,跟进解释,甚至一些字词句的解释。觉得数学老师没必要如此追究,我却一直默默地坚持着,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不说,可能还会疲劳学生的听觉神经。教学环节连接处,也是不干脆。这些毛病,许多听过我课的老师都提出了意见建议,可本性难改啊。日后必定注意,尽量少说废话,节约学生的时间。

还有,板书的重难点突出。黑板上不可能写出所有的教学语言,只能提纲挈领地书写出该有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而言,美观而实用的课堂板书,看上去舒服,还能起到学习借鉴的作用。于老师而言,也省事。可是,这节课我却写的太多,连线段图、加减法的算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加减法意义,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都写上了,结果费时间,满满的一黑板,不好看。我想节约出板书的时间,也能跟进相应的练习了。

课堂练习反馈,对于课堂效果的检测是很重要的。然而,这节课因为少有课堂练习时间,而不得不荒废了练习反馈。只是临近最后五分钟,才匆忙地几个题目示范,虽然学生都能理解,但我总觉得反馈量不多。与精讲多练的练习精神不符合。

这节课的重难点虽是加减法概念意义及他们之间的互逆关系以及他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而如前所说,这些都不成为我们学生的运用问题。然而,在求解未知数时的过程,包括想法过程和书写过程,都可以说是此课的新要求。在教案设计意图中,我着重反思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因为练习量不够,示范作用也就不明显了。尤其是方程式的求解过程,学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等号上下不对齐,答案直接写在原题中等。而有些学生,因为加减法各部分关系运用不熟练,甚至连判断求什么数(加数,减数,被减数)都出错,结果可想而知。而这样的问题,假设我有富足的练习反馈,也就可以及时归正了。不过,四年级学生模仿学习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都提升了不少,我布置了他们自己预习,又课后要求看课本复习,自己看着课本例题,也都能明白怎样去正确规范地格式了。所以,交上来的课后作业,质量还好,格式也对,过程也规范,我还是松了口气。

此外,我觉得学生学习有了好方法,就能高效地学习。这节课我要求学生在以往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诵记的基础上,运用到求解未知数的过程中来。比如,先读出加减法的数理算式(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这样至少可以提醒自己在做什么运算的题,也还可以看清是求什么样的未知数,也就是未知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一定要自己默念,而不是首先就动笔。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根据所要求的数来寻找解题思路——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式,也要默念。然后再下笔,下笔时一定要对齐等号。这样,我发现学生作业练习的正确率高,学困生都能基本全做对。我想,这个方法我日后训练中一定要加强。

总之此课的教训是:精炼语言,节约时间,方法过程精讲,板书简练,作业练习量多,反馈及时,格式要求严格,多正面表扬学困生,创新自己教学个性要求,及时反思!

如上反思,备好一堂课不容易,上好一堂课,更是要求高,日后鉴用之!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课时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

课本p48页。例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

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 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做练习九第3~8题。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原有的知和经验。

第五篇: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除法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是课本P19页例5的内容。例5的设计主要是先呈现熊猫分竹笋的情景图,熊猫的盘子里放着4个竹笋,然后提出”能放几盘“的问题,再由”20个竹笋,每4个一盘,能放5盘“。引出除法算式:20÷4=5。

???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实际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本课是在学习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会读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检查预习导入,“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义,回顾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为新知学习做好了铺垫。

??? 教学中,我采用了先学后研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方法,给学生一个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同时学生还初步学到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授教学中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课堂来思考问题。特别是在新授练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程度也间接取决于你对图中信息的获取,理解除法的含义。

???(2)在动手中去感悟、在理解基础上去操作。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景、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从学生的发言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对除法第二层含义的表达上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其中除法的含义,只知道这里是平均分,只要是平均分就都是用除法,至于为什么,还不能说出充足的理由。以至于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的算式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要他说出其中的含义或者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反思在“每4个为一盘,有多少盘?”的知识性讲解中不够透彻,细节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引领,如果这个环节中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讨论交流,可能比教师过于的讲解掌握得更透彻。???(3)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创设了许多有意思的情景。熊猫分竹笋充分唤起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在讲授除法意义的时候,我用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引出除法,通过用学具摆一摆,接着学生自学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含义。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情境简单的说出除法的意义。

??? 纵观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平均分的认识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本;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题目素材选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选择切合学生利益的内容;教师在选择研究教材同时要多选择了解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想法;广泛阅读,认真钻研教材,增强自身对课堂随机性的一种驾驭能力。

??? 我要努力的方向:要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积累经验;要吃透教材;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要多反思,多思考。

下载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4篇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1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

    乘法数学教学设计

    乘法数学教学设计 乘法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乘法算式谜

    规律有趣的算式活动内容:介绍计算器,应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活动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算理,为本单元重难......

    大班数学《看图编算式》教学反思

    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大家一致认为孩子掌握的很好了,活动开展起来也很轻松,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在家里灌输的太多了。这也不奇怪,因为一提数学,相信大家脑海里立刻就想到的就是加减......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大全)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望大家喜......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