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荀子?劝学》“完”字解诂.docx大全
今人《荀子》译注本、古文选注本以及《古代汉语》教材甚至古汉语词汇专著,对《劝学》篇“南方有鸟焉,名日蒙坞,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若,风至若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之“完”字,或注为“完善、完备”,或注为“完美”,或解作“完整”。如杨柳桥《荀子诂译》译“巢非不完也”为“这并不是由于它的窝不完善”,高长山《荀子译注》注“完”为“完美、完备”,孙安邦、马银华译此句为“这不是因为巢筑得不完善”。王力《古代汉语》则注为“完整”,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为“完善、完备”,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先后两次释此“完”字为“完整”,黄晓冬《〈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则认为《劝学》中“完”字是“完普”义,并论证说:“在‘完善’这一义位上,‘完’具体表述的是具体要素完整而且妥善。„„‘巢非不完’的‘完’具体表述的是完推妥善。”可是,用“完善”“完备”“完美”和“完整”陈述和描写鸟巢的情况,均不甚妥帖,“完善”和“完美”为完好无缺欠之义,“完备”是应有尽有,但什么样的鸟巢才算完好无缺或完备美好没有缺点,什么是鸟巢该具备的东西,恐怕很难说清;“完整”为完好无缺损之义,而新筑鸟巢并无完整和残缺不全之别。如同没有“这幢房子盖得很完菩、很完备或很完美,这幢房子盖得很完整”之类的说法一样,鸟巢也不宜用“完善”“完备”“完美”“完整”四个词进行描述。实则,此“完”字当为结实、牢固、坚固之义,鸟类尤其是在草木上筑巢的鸟为了自身和后代的安全和巢穴的经久耐用,自然把窝筑得结实些。释“完”为“结实”“牢固”理由如下: 其一,“完”在古籍中常有此类用法。
l)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此言即使车轮坏了,三材(毂、辐、牙)仍在原位上起作用,叫做完,“完”当为结实义。
2)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孟子·离娄上》)3)日慎一日,完如金城。(《韩诗外传》卷八之二十一章)此二“完”字描写城墙的状况,当为“坚固”“结实”义。此外,“完”字还常与表“结实”“坚固”义的“坚”“攻”“固”“牢”等同义连文,且《荀子》本书中即有用例。
1)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荀子.议兵》)唐杨惊注:“器械牢固,便利于用则强„„楛,谓不坚固也。”显然,此“攻完”同表器物质量低劣不结实的“寙楛”反义为文,为“结实”“坚固”之义。
2)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管子·度地》)3)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贾谊《新书•瑰玮》)4)其为舟车,完固便利,可以任重致远。(《墨子·辞过》)5)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吴子·治兵》)6)禽滑厘问于墨子日:“锦绣絺紵,将安用之?”。墨子曰:“„„当此之时,黻无所用,而务在于完坚。”(《说苑·反质》)7)以其完牢,乃可于苦事衣著,故庶人服之,以完牢故也。(孔颖达《礼记》注)8)土阶三等衣裳细布,当此时,黼黻无所用,务在完坚。(《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布帛部七·布》)9)究其所从来,生植有本,女工尚完坚,一经一纬,无文章交错之奇。((刘梦得文集卷二十六·和州刺史厅壁》)例2), 3)“完坚”所描写的是家用器具,例4), 5)说的是舟车鞍辔等器具,后四例描述衣物所具有的特质,各句“完坚”只能解作“结实”,不好解作其它意义。尤其是例7),孔颖达为《礼记·深衣》“完且弗费”做的注,注文用“完牢”易原文“完”字,“完”“完牢”显然是说这种衣服的结实耐穿。
10)若甲分毁坏,则一年修改;若乙限完坚,则终岁无役。((南齐书·王敬则传》)11)髻如为屋,但外观高显,盈栋平直,其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魏书·源怀传》)l2)天官列宿,五神舍室,宫阅完坚,君安其居。(《易林•丰》)13)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后汉书·马援传》)14)城不完固,为虏所胁制。((新唐书·王求礼传》)诸“完坚”“完牢”“完固”分别描述的是堤坝、房屋、墙壁以及城墙具有的特质和状况,坚固、结实义尽在其中。
其二,其他典籍有关蒙鸠巢于苇苕的记载和古代学者的注释,以“完坚”易“完”字,亦可证“完”为“结实”义。
15)臣见鹪鹩集于苇苕,着之发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大风至,则苕折卵破于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说苑•善说》)《太乎御览卷九百二十三》引用了这段话:“臣见鹪鹩巢于苇之有,鸿毛着之,临危建之,工女不能为,可谓完坚矣。”
二句以“完坚”取代《荀子》中的“完”,唐杨惊注引《说苑》“鹪鹩巢于苇苕,著之以发,可谓完坚矣”,《大戴礼记·劝学》“巢非不完也”之“完”,清王聘珍《解话》即注为“固也”,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鴂之鸟,巢于苇苕,苕折子破,下愚之祸也。”李善引《荀子》:“南方鸟名蒙鸠,为巢,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苕折卵破,巢非不牢。”
诸异文情况说明各家均将《劝学》中的“完”视为“结实”“坚固”“牢固”义。
其三,从上下文意来看,此“完”字,亦以解为“结实”为好。
《荀子•劝学》这段文字意在阐述人们所处客观环境对人们的行为、成长等产生重要影响之义理,文字的开头使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把一系列要描写的事物(主要是动植物)同其生存和生长的客观环境分别进行对比,阐明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其原文是: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以下,写茎长四寸的射干,却生于高山之上,下临百仞深渊,由矮变高;弯曲的飞蓬生于麻丛中,由曲变直;白色的沙砾落于黑泥中,由白变黑;芳香的白芷浸于臭水中,由香变臭。正反对照鲜明,鸟巢同苇苕也不例外,当为结实和不结实的对比。蒙鸠用羽毛结巢,又编之以发丝,可谓具备了结实的特质,可是它系巢的芦苇穗很不结实,才造成了“风至苕折,卵破子死”的恶果。
“结实”“坚固”“牢固”应为“完”字的同一义项在不同语境中,因描写和陈述的对象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使用义。当“完”字用来描写城墙和守战之具时,宜训为坚固,用来描写房屋墙雌的情况训为坚固、牢固、结实均可,用来描写车船鞍辔等民用器具以及衣服的情况以训为“结实”为佳,像《劝学》用它来形容鸟巢的经久耐用,只能写作“结实。”
第二篇:劝学(荀子)
教学内容:劝
学
【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了解有关的文言句式。
2.方法能力: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3.社会能力: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言词语及有关的文言句式——省略句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题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的效果
当堂背诵课文——如何快速有效的背诵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提问、讨论
【课型】新课
【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
【安全、绿色环保教育】预防校园暴力 【教学流程】
课前2分钟(品德、安全、文明等教育):
预防校园暴力——打架斗殴的危害 一.新课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二.学习流程
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解题
1、教学方法:知识传授法
2、教师活动:知识介绍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3、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 学习任务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学方法:诵读法
2、教师活动:教师朗诵课文,正音:已、有-又、槁暴、参、知-智、生-性、跬、锲、3、学生活动:学生朗诵课文
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中心论点的?主要采取什么表达方式?
学习任务三:研究论证结构、方法
1、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讨论
2、教师活动:提问、提示、引导、归纳
第1句,提出中心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1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3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3、学生活动:诵读、思考、讨论 学习任务四:归纳文言现象
1、教学方法:归纳
2、教师活动: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通假字:虽有槁暴
“有”通“又”
日参省乎己
“参”通“三”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輮以为轮
“輮”通“煣” 实词:
劝:劝勉鼓励
已:停止
中:符合
疾:强,声音宏大
彰: 明显,显著
假:借助
绝:横渡
兴:起来 常见句式
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介词结构后置:青,取之于蓝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无以固定句式:无以至千里
3、学生活动:归纳、识记 学习任务五:写作特点赏析
1、教学方法:讨论
2、教师活动:提示、引导、归纳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②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3、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课后小结】
纵览全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这都是文章的特点。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教学记要】
1.目标达成反馈 2.学生作业反馈 3.教学反思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
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附:板书设计
青出于蓝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学习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金就砺则利
知明而行过
(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
蹂以为轮
登高博见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善假于物(反复设喻)
假舆马
假舟楫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要积累
(对比)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
弩马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对比)(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蚓
用心一
要专一
(对比)
蟹
用心躁
第三篇:劝学(节选)荀子
劝 学(战国 荀子 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yǐ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îng合乎)绳,輮(rïu,一种手工艺,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圆规)。虽有(yîu又)槁暴(gǎo pù槁,枯。暴,晒干),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cān 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 片刻,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跂(qì提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明显,清楚)。假(jiǎ 凭借,利用)舆(yú车厢)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xìng同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qí jì骏马,千里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 劣马)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â用刀雕刻)而舍之,朽木不折(zh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îu雕刻)。蚓无爪(zhǎo)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而二螯(áo蟹钳),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第四篇:荀子劝学读后感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1)
初读《劝学》,荀子时而言物时而论人,感觉毫无章法。但仔细读过三四遍后,思路逐渐清晰,荀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从了解自己,到修养自己,直至成就自己的过程。
做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好像禅宗参口头禅“我是谁”一样。为了方便我们了解,荀子给我们暂时确定了位置,我是“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是“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果“蓝”与“水”代表做人的基本标准,扪心自问我做到了么?更不要说荀子所要求的“青”与“冰”代表的境界。
荀子通过地理以及自然现象,一步步展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形成有它的机缘,了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扩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超越自我。所以,人区别于牲畜,是因为人具有学习的能力,但也仅仅是一线的差别:“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有时称人为“行尸走肉”,是因为“无冥冥之志”,若能做到“君子结于一也”,则满足了做人的基本条件。
荀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他老人家非常慈悲而且耐心,从天地间的现象、事理到《诗》、《书》、《礼》、《乐》、《春秋》等纲要,深入浅出的举例论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人本该如此”。但我们的人生为何在不断退色(从青→蓝→浅蓝→灰)?为何我们“渐行渐远”远离大道呢?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由于人的根本烦恼贪、嗔、痴的存在,心智被蒙蔽了,对于世间万物所展现的自然规律我们视而不见,圣人所倡导的为人之道我们听而不闻。荀子简要的区分两种为学的态度: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如果仅仅“入乎耳,出乎口”,而没有经过“心”,这样的学习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如何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我们应该做到“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在这里,荀子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障碍,开启智慧的两种方法。第一,首先要博学,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熟记于心;然后,反省自己的心态以及言行是否符合为人之道,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抛弃;最后,做到心、意、行统一,世间的为人处世尽量合乎于道法。当然还要继续学习、反省、做事,如此反复,心量不断扩大,境界不断提升。
第二,按照类似于禅宗“戒、定、慧”的法门修行也能成功。关于“戒”,荀子反复要求我们,“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关于“定”的境界,荀子描述道“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最后,由定生慧,荀子称之为“应”,“能定然后能应”,能应天下之事,此乃“得大自在”也。
荀子告诫我们,虽然我们生为“人”形,但若不勤于学习,不了解本心,就会与“禽兽”无异。荀子同时告诉我们,经过不断修炼后的为“人”的标准:“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为“人”就已经很难了,但是在《劝学》里,荀子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人”,因为青要胜于蓝的,如何成为“圣贤”,是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人如果超越自我就会进入“圣人”的境界,超越自我并不是自己超然于物外,而是应该具有极度谦卑的心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才对。在《劝学》通篇,找不到荀子对于圣人境界的描述,但是他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成为“圣贤”的必经之路,在开篇他已经提到“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2)学,是一个博大而深厚的字眼。在学习中,我们完成了自我成长,自我成熟,自我成功。荀子的劝学对于人一生的漫漫长路而言是一席听而不厌的教导。理解了荀子,我们或许可以“任君行走无柱杖”,从而达到“学而潇洒,活而逍遥。”
《劝学》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学不可以已。”现代社会也提出了要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单单是自身内在的要求,无奈的是它也是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求我们达到的一种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无论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谨记的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儿行无过矣。”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会使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庄子的学习观与荀子的学习观似乎有矛盾之处,但是,细想,它们两者能达到一种奇异的和谐。如果我们既要“学不可以已”又要做到在“有涯随无涯”时“无殆”,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可扛起两者的支点,或者说联系两者的桥梁。支点会是什么?我认为是在终生学习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它可以是你谋生的手段,你兴趣之源,也可以是一种让人修身养性的学问,总之,它能让人“逍遥天地间,行走人群中”。这或许是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最终的目的。
知道要学习,但是如何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吾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习要行动,更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帮助,牛顿说:“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善于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学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懂得要在古圣先贤中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古圣先贤与古籍就是要多加利用的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行走游历中为什么能学到如此多的知识呢?一是能接触到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文化,拓展了视野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文化积淀的广度。二是能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交流这种方式是极好的学习方法。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这是交流的魅力所在。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极其幸福,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还可以利用把地球缩成一个村庄的网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是智者的治学之道。
学习要勤奋,专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得好不好,要看态度好不好。“笨人用聪明的方法治学,聪明人用笨方法治学。”笨的人,要用各种方法不落人后,聪明的人要脚踏实地,发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精神。古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精神需要我们学习,今有华罗庚的满房演算稿的勤奋需要我们借鉴。勤奋了,努力了可能没有收获,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用心一也”。“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董仲舒能成为汉朝的儒学大家了,因为他能做到目不窥园。
《劝学》是一笔挖掘不尽的宝藏,我们在品《劝学》中收获太多太多……
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3)《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
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
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萨示现,则荀子之本迹我亦不敢妄测。从《劝学》篇中我们可以明白其修学思想与佛教戒定慧三学是暗合的。荀子对道心之坚固非常重视,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这种德操与积善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应”即是“慧”,也可以说“定”是“止”,“应”是“观”,“能定能应”即“止观圆融”。这时候才可谓之成人,即成就道业之人。
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4)《劝学》开宗明义地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意谓学习应持之以恒,不可中辍。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青色染料是从蓝色染料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色的颜色更深;冰是水遇冷后凝结起来的,却比水冷。通过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博学深思,加以总结提炼,就能够超越前人,后来居上。他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肢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谓有了知识,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就像行千里路借助于车和马,过江河借助于船和桨。
荀子认为,学习的成效来源于辛勤的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骇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按。”只有积土成山,风雨才能从那里兴起;只有积水成渊,蚊龙才能生长;只有积善成德,才能自得神明,具备圣心。所以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一条一条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万顷波涛。骐骥那样的好马一跃也不会十步,驽马走出十驾,功效就在不舍。用刀刻物停下来,朽木也不会折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玉石,也能雕刻成功。
荀子认为,学习要专心致志,不急不躁。他举例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螫,非蛇膻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虽然无爪无牙,无筋无骨,却能上食泥土,下饮黄泉,原因是其用心专一;而螃蟹八脚而且有两个大钳,却只能住蛇的洞穴,原因就在于心躁。苟子总结性地指出:“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憎憎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专默精诚,不去埋头苦干,就不能明辨是非,就不会有辉煌优异的成绩。
荀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说:“不闻,不着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意谓学习本身有它广泛的内涵,应具备“闻”“见”“知”“行”四要,只有学以致用和付诸实践,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荀子还特别强调“学莫便乎近人”及“隆礼”,要亲近良师益友,要正身慎行,注意道德修养,做到“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只有全粹精一的德操,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荀子的《劝学篇》是关于学习的名篇,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书中的“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以及演化而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文句,已成为后代人们的座右铭。
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5)《劝学》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开篇。是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它告诫世人要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灯塔。
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要像思想家那样去行动,像实干家那样去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带着目的、带着思想、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读书还贵在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努力学习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前人的智慧,思考自己进步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心得,用行动来实践。
荀子所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学习的态度需要达到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有的人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到的是芝麻,岂不惜哉!
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人为知识而活,为读书而生,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在学习中稍有用心,稍有留心的话,你就会发现每时每刻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积少成多、积土成焉,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告诉我们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重在持之以恒。“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楔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静下心来学,循序渐进学,联系实际学,锲而不舍学,方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
《劝学》让我读懂了“粗实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凭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正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第五篇:劝学翻译荀子
文言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一】 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