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并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辨别图形。
3.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和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瞧,谁来啦?(出示课件:机器人图片)今天机器人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机器人为同学们准备了礼物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在看礼物之前,老师想提出一点要求和任务,你们能不能做到?)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探究
1、小组先观察、说说都有哪些物体。
2.小组合作、按照物体形状分一分。
4.小组汇报。
(请小组代表汇报分的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引导体验,感知特征。
1、正方体的认识
师:你们把这几个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师: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的方 法,看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学生汇报。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
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小结正方体的特征:我们通过观察,摸一摸还有滚一滚。知道了正方体这
多特征,谁能完整大声的说给大家听。(课件出示)
2、长方体的认识
师:这个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吗?(老师拿起一个长方体物体)
师:这样物体的形状叫什么?(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积木,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
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学生一边说
征,老师一边板书)
小结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然后课件出示。
认识特殊长方体。
(1)教师举起长方体(一般的)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2)教师举起长方体(特殊的)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3、球的认识
师手里拿一个乒乓球,问:这是什么东西?,再出示一个弹跳球,问: 又是什么?
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的物体,叫做“球”。(贴图并板书:球)师: 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圆圆的。师用手轻轻碰一下球,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学生一边说特征,老师一边板书)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学生说,课件出示)
4、圆柱的认识
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放在桌上,滚一滚,问:这块积木也能滚,的形状是球吗?它叫什么呢?
贴图并板书“圆柱体”
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学生汇报
学生说到两头一样大时,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
(学生一边说特征、老师一边板书)
圆柱特征小结:谁能完整的告诉大家圆柱的特征。(学生说,课件出示)
师:看来,我们在我们生活中的物体也能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一想,今
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三、练习巩固
(1)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再抽象出立体图形。
(2)连一连。
(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四种图形相连)
(3)填一填
出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数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4)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 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出 来的东西的特征,学生猜。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5)数一数
出示积木图形,数各种形状物体的数量。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
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2、能不能找到长方形呢?
3、汇报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用摸、描、印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汇报交流,说一说图形形的样子。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互相说一说
学生说
摸一摸,说说感觉,看一看形状,在纸上印出来。
说一说长方形的样子。
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讨论,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涂一涂。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郭文雅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实践中,获得对立体图形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显著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具准备:
课件、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瞧,谁来了? 生:齐声喊出羊村小羊们的名字。
师:对!喜洋洋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小礼品,(出示各喜洋洋和它的小伙伴们的画面。)
想知道都是些什么吗?(课件出示:礼品图片)
师:你们认识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
师:哪位勇敢的同学能大声的为我们介绍一下喜羊羊为我们带来的礼品?(请按顺序介绍)
二、操作感知
1.师:提出要求:这些物品摆放的太乱了,你能帮喜羊羊把这些物品按形状相同的分一分吗?(小组讨论,教师巡视)2.汇报结果:同学说分法,教师在课件上演示,把相同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把礼品分类的表格,揭示它们共同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5.活动
(一)正方体的认识
1.师:在每组小组长的桌面上都放着一袋积木,请组长从袋子中取出和魔方形状相同的积木,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 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6个面一样大)
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
(二)长方体的认识
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2.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4、认识特殊长方体。
(1)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2)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不同摆法。(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
6、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的呢?
(三)球的认识
1.师手里拿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 再出示一个乒乓球,问:这是什么?
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叫做“球”。(出示球体)贴图并板书“球”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3.师用手轻轻碰一下球,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容易滚动)
(四)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桌上,滚一滚,问: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它叫什么呢?(出示圆柱体积木)
贴图并板书“圆柱体”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
出示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物体。
(有两个面都是圆形,一样大,容易滚动)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师: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
三、知识运用
1、师:灰太狼看到喜羊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很是羡慕,带着问题也来到了一四班的数学课堂。
出示课件:连一连、数一数、填一填等练习题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35页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物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四个小朋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图案)
这四个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因为他们想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明?
一会谁能回答对问题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小苹果,苹果最多的就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小明星!
二、操作感知 :
1.分一分,揭示概念。
这四个小朋友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分类 师:这里有许多物品,先认识一下。学生举手回答物品名称。
师:谁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出示实物 “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辨别圆柱。
出示扁圆柱,让学生分析是否是圆柱。出示水桶(上大下小),让学生分析是否是圆柱。3.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4.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平躺会滚动,球可以随意滚动,然后教师用课件进一步演示滚动并小结。
四、福娃挑战题,巩固联系。
1.找出正方体。学生上台独立完成。2.找长方体。学生上台完成。
3.找朋友(把相同形状的物体连线)
4.数机器人身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个数。5.小游戏
请学生上讲台,蒙上眼睛,随意摸一个物体,然后说出
它的名称。
五、课外延伸
回家后找找身边有哪些立体图形。
六、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认识图形
(一)》教学设计
科目:数教者:刘 班级:一年级二班时间:
学
宁
2013.10.10
第五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
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
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正方体的认识
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
能上来
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6个面一样大)
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
(二)长方体的认识
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2.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4、认识特殊长方体。
(1)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2)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不同摆法。(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
6、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的呢?
(三)球的认识
1.师手里拿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 再出示一个乒乓球,问:这是什么?
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叫做“球”。(出示球体)贴图并板书“球”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3.师用手轻轻碰一下球,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容易滚动)
(四)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桌上,滚一滚,问: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它叫什么呢?(出示圆柱体积木)
贴图并板书“圆柱体”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
出示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物体。
(有两个面都是圆形,一样大,容易滚动)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师: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
(五)基本练习
1、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2、连一连。
(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四种图形相连)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五、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一)欣赏
暑假期间,老师出去旅游,发现外面的城市可真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吧。
(展示多种建筑物的图片)
(二)数一数
1.小动物们看到我们的城市这么美,它们可羡慕了,也准备建一座动物乐园,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形状的材料?
(出示各种图形)
2.动物乐园建好了,请你来数一数,他们各种材料都用了多少个呢?
(出示搭好的图形乐园)
六、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再次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
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
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学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