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38—40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圆形的纸、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一)、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
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课件出示)生活中存在的角,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角。教师:像这样有两边直直的和尖尖的就是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课件出示:美丽校园主题图)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角„„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同学们已经知道角的形状了,现在大家明白三角板为什么叫三角板了吗?(课件展示三角板图)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原来角的图形是这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摸看,角是什么样的。
2、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3、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4、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角是尖尖的,两边是直直的。)
二、整体感知,全面认识角
(一)、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认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想一想:角有什么特征呢?它的各个部分叫什么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
2、(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
3、练习(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几个顶点?顶点是什么样的?角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1)、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2)、在图形中找找各有几个角。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展示学生画的角)
2、指导学生画角(课件演示 “画角的方法)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3、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
(三)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
2、形成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游戏活动,比比角
1、出示课件“红角和蓝角 ”的故事。
2、师: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老师也来变一变。
画一个边较长的角,然后逐渐把边变短,问:角的大小变了没有? 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大家一起变一变。(师:象老师这样使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5、做练习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大家现在认识的角,请同学们用手里的圆片折出一个角来,看谁折的最快。(折完后在小组内比比看谁的角大)(2)说说谁大谁小(3)摆一摆(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教师巡视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集体发言)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在课前创设一此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但是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角的大小比较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未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38—40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圆形的纸、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一)、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课件出示)生活中存在的角,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角。教师:像这样有两边直直的和尖尖的就是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课件出示:美丽校园主题图)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角„„(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同学们已经知道角的形状了,现在大家明白三角板为什么叫三角板了吗?(课件展示三角板图)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原来角的图形是这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摸看,角是什么样的。
2、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3、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4、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角是尖尖的,两边是直直的。)
二、整体感知,全面认识角
(一)、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认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想一想:角有什么特征呢?它的各个部分叫什么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
2、(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
3、练习(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几个顶点?顶点是什么样的?角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1)、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2)、在图形中找找各有几个角。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展示学生画的角)
2、指导学生画角(课件演示 “画角的方法)
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3、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
(三)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
2、形成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游戏活动,比比角
1、出示课件“红角和蓝角 ”的故事。
2、师: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老师也来变一变。
画一个边较长的角,然后逐渐把边变短,问:角的大小变了没有? 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大家一起变一变。(师:象老师这样使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5、做练习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大家现在认识的角,请同学们用手里的圆片折出一个角来,看谁折的最快。(折完后在小组内比比看谁的角大)(2)说说谁大谁小
(3)摆一摆(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教师巡视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集体发言)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P38—40页中的例
1、例2及其练习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在操作过程中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老师让学生们回忆之前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然后让学生们将学过的图形分为两类,要强调分为两类。并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因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都有角,圆是没有角的)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入手,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初步感知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我会认。
(一)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课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龙头)教师用手指着出现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幻灯片演示出剪刀,吸管,水龙头里的角。
2、(课件出示:美丽校园主题图)师:这是哪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角„„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原来角的图形是这样的,那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手上拿的数学书是什么图形的啊?(长方形)。
师:我们刚才分类的时候为什么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分为一类啊?(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角)师:同学们想知道摸角有什么感觉吗?(想)师:那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摸一摸。
2、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4、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角是尖尖的,两边是直直的。)
5、教师小结角的特征,(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指着角问学生,一个角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动手感知角,对角形成表象的认识,激发学习角的更浓厚的兴趣,通过动手摸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整体感知,全面认识角。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几个顶点?顶点是什么样的?角有几条边?边是什么样的?
①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②在图形中找找各有几个角。
2、动手操作,画画角(1)学生动手画角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4人小组合作,先讨论,然后每个人画一个角。(展示学生画的角)
(2)指导学生画角(课件演示 “画角的方法”)
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演示: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出角的两条边。)(3)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
形成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通过认角的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对角的特征的掌握,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游戏活动,我会比。
1、让同学们将自己画的角与同桌画的角相互比较,看谁画的角比较大,教师也出示四个角(有两个角边长一样但角的张口不一样,有两个角边长不一样,但角的大小一样。)
2、师: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4、大家一起变一变。(师:像老师这样使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5、做练习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大家现在认识的角,请同学们用手里的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角来,看谁折的最快。(折完后在小组内比比看谁的角大)(2)说说谁大谁小
(3)引导学生进行重叠比角,为以后教学“角的度量”作铺垫。设计意图:通过红角和蓝角比大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课堂变得更活跃。
四、巩固练习,我会做。
课件出示一些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集体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在课前创设一此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但是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角的大小比较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未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认识角
认识角
【教学内容】
二上课本第64—6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图案——三角形。
提问: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为什么叫三角形呢?(因为它有3个角)你能上来指给小朋友们看吗?学生上讲台指指出3个角。小朋友们可以跟着一起数。她指的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角。
2.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谈话:角这个朋友呀,可调皮了,就喜欢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
学生从各种图形中找到角。
电脑出示图片,抽象出角。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谈话:看到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师板书画出角。
3.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4.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三)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既然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个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角,好吗?那现在,用准备好的材料,小组活动,开始。
2.独立尝试。请学生合理选择自己身边的材料亲自做几个角。3.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制作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要求小组内交流时说清楚是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4.展示成果。
现在咱们展示小朋友的作品,介绍一下你做的角,说出各部分名称。
(四)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1.动手操作,感悟体验。
其实除了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外,我们的钟面上也可以造出一些角来呢,请看大屏幕。①展示第一个小的角,这个角是怎么造出来的? ②两位同学,一人拿一个活动角。先一人做一个角。
谈话:他们两做的角一样大吗?怎么不一样啦?你能做的比现在这个角大一些吗? 提问:大家看,他是怎么做的?那你能把这个角边小一些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那我们看现在这两位同学做的角,谁的大,谁的小呢?
2.实践比较,迁移内化。
请学生用彩色的纸折出几个角,同桌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学生介绍认识的朋友的特征。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
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随笔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随笔
东风小学
周辉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我在备课时摒弃了以往从头到尾牵着学生学习的方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知识的研究活动。首先是从教室找角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设计,注重了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找角,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如第二部分:当学生成功地找出场景图中的角后,我抓住这一机会,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再让学生动手折一个角,从而创造出了各种形状不同的角,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感知角的一般特征,为以后从本质上认识角作了很好的铺垫。接着我又问:“你们能把角画出来吗?说说你会怎么画?”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接着,我在教学完角的画法后,又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角,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之,在本节课我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