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

时间:2019-05-12 16:3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

《 统

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从一格代表2个单位过渡到一格代表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师:(谜语)一座房子真有趣,有门有窗有坐椅,坐在原地不用动,一下跑出二三里。

师:你看见了那些车?(汽车归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没看清楚)谁有什么好办法记清楚四种车辆的数量吗?(课件)

生1:四人一小组,每人数一种车。

生2:我觉得四人一个小组,每人记一种车辆,在记的时候用画“正”字的方法。

生3:一人记录,其余四人报告每种车的量数。

师: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记录吧,请大家拿出表格

(一)。

二、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

(一)、收集整理数据

1、请四人小组组长安排好谁记哪种车,我们一起来记录公路上四分钟四种车经过的数量。

2、播放课件,小组合作记录过往车辆的数量。

3、各小组交流记录的数据。(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记录。)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8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把各种车辆的数量数出来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出示课题:统计。

5、尝试画图。

师:除了用统计表还有什么方法也能清楚地表示出每种车的出行情况?(条形统计图)出示没有数轴的统计图,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师:轿车涂几格?(4格)为什么涂4格?(因为一格代表两辆车,轿车有8辆,根据8÷2=4所以轿车涂4格)

师:为什么一格代表两辆车不代表一辆车呢?(数据比较大,用一格代表两辆车比较方便)

师:如果是更大的数据呢?象刚才你们只是统计了四分钟,上个星期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在一条比较宽阔的公路上记录了二十分钟(出示统计表)谁来说说这四种车经过多少辆呢?(学生读数据)

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板书)

(二)、制作条形统计图

1、师:你能把上面的数据画到刚才的统计图上吗?(不能)为什么? 生1:一格代表两辆车太少了。

生2:车的数量那么多,这张统计图不够画。生3:画起来太麻烦了。

生4:这张图最多只能统计10辆车,不能统计50辆车。师:能想个好办法来解决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3辆车。生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辆车。生3: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辆车。

师:现在你们小组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自己在表格〈三〉制作一个统计图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尝试自己制作统计图。

4、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到展示条形统计图。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所以轿车画10格,面包车画6格,客车画5格,货车画2格。

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个单位,所以轿车画5格,面包车画3格,客车画2格半,货车画1格。

三、致力问题核心,建立数学模型

师:那你觉得刚才的几种制作方法哪种最合适呢?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制作方法比较合适。生1:因为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画起来比较方便。

生2: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不用画半格,一格代表10或代表3的都要画半格。

生3:统计表中的数据都能除于5。(明确用1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师:说的真好,以后我们画统计图的时候先想想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1、生独立完成统计表、统计图。

2、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1)、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2)、你还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3)、20分钟就有这么多的汽车经过,如果你是家长你想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做为学生你在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

四、设计有效检测,解决实际问题 1、113页第3题。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班级图书角的各类图书情况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2、117页第15题。从统计图上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五、升华经验成果,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学习的统计和以前学的统计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106页第8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重新体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正确分析和描述数据,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回答简单问题。

3、通过对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调查、统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生体重统计,让学生获得健康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能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简单的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了解统计的意义。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的体重吗?现在老师有两个统计表想让你们填,能行吗?你们得认真统计哦!

2、填写统计表

二(乙)班男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31以上 男 生 二(乙)班女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 ~31以上 女 生(让男女生按照各个体重段,举手为示,各自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

3、统计反馈,认识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1)、从你们刚才的体重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个人意见)

(2)、老师归纳:很好,你们发现的问题真多。是的,像你们现在的年龄,正常的体重范围应在25千克左右;低于20千克的属于营养不良;高于30千克的属于肥胖,都是不健康的现象。所以,为了你们的健康,你们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要吃太多的甜品饮料,这样会对你们的健康成长有害。

二、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师:从刚才的统计中,我们获得了全班男女生的体重信息,可这是两张表,要了解全班同学的体重信息比较困难,谁有更好的办法吗?

1、学生讨论,交流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把两个表放在一起;

(2)、把两个表合并起来:

(3)、把同一个体重段的写在一起。

2、反馈、归纳。

师:你们的想法不错,都和老师想到一块啦!可是合并成一个统计表后你们能看得懂吗?

(让学生带着悬念与渴望学习新知识)

3、认识复式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

二(乙)班同学体重统计表

师:这就是刚才两个合并起来的新统计表,你能从这个没有完成的统计表上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成它吗?

(1)、学生观察、探讨。

(让学生在观察、探讨中弄清楚顶行和右列表示的是什么?中间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2)、填表、交流。

(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达成共识。)

4、回答问题:我们班体重在()的人数最多。

三、巩固知识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乙)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收集数据来完成统计表)

2、回答问题

(1)、哪一组的男生最多?

(2)、哪一组的女生最少?

(3)、你还发现哪些信息?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新的统计表。这新的统计表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它又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呢?(让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中自然形成总结的材料)

五、课后练习

(同学合作完成108页“做一做”)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统计》的教学设计,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在于:

1、在学习《克与千克》时,我们刚刚做过学生体重的测量,因此,这节课我们采用本班级男女生体重数据作为统计的主题材料,使学生在收集数据时能做到人人参与,也易于入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2、从学生的体重数据中,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到统计的意义,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懂得科学饮食利于健康,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在教学的过程中,难点问题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几个环节来突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新知识,也能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互相学习机会。

4、由于在收集数据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课堂嘈杂的气氛,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少一些。“做一做”的巩固练习暂安排在课后。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板桥镇潘河小学

王刚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猜测。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个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具准备:

课件、记录单、头饰、笑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喜不喜欢旅游?想不想去?好,现在我们就去。(课件出示风光图片)。

2、讲述:在“五一“黄金周,旅游的人特别多,道路上的车辆是一辆接一辆,轿车、面包车、客车,摩托车。这几种车好多!怎么知道它们各有多少辆?(学生会说用“统计”的方法)

3、提示课题: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求新知: ㈠、统计车辆数量

1、统计数据

⑴、你们说,用什么方法记录运动的车辆?这么多的方法,哪种最简便?用“正”字怎么记?

⑵、下面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每种车的数量,请拿出记录单,老师放录像,你们记录。我可以放了吗?学生开始记录。(由于车辆行使速度过快,学生记录产生困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因势利导)

⑶、提问:这个问题,谁有办法解决?

⑷、这个办法好!请小组长给四个组员分一下工,一个人只记录一种车。

⑸、现在,你们明白自己记哪一种车了吧?接下来啊,我们还是用记“正”字的方法,在这张记录单的翻面重新记录,我们可不可以开始了?

⑹、好,迅速数出自己记录的车的数量。请记录轿车数量的同学举手,多少记录面包车的?客车?摩托车?将数据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刚才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各种车辆都记录准确。我们把这些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怎么样? ⑴、先确定一格代表几辆(课件出示方格纸):

这是一张方格图,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呢?嗯,这是首先要决定的事。

(板书:一个方格代表()车)。

我们分组讨论一下,一个方格代表几辆车比较合适? 然后各小组分别汇报讨论情况,并把每组说的情况板书,并充分肯定他们。

最后大家一起比较后,一致同意一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接下来,我们要在图的左边标明数量。这里表示几辆车?这里呢?依次往上„„再做什么?轿车需要多少个格?面包车呢?客车?摩托车呢?最后就是涂色了,你们数,我来涂。好了,现在统计图完成了,大家说咱们的统计图做的怎么样?(好看)哪里好看?说的好,统计图就是要完成得又漂亮又准确。

(3)、根据这个统计图,老师要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1、轿车比面包车多多少辆?

2、摩托车和客车一共有几辆?

3、那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猜测:如果现在又来了一辆车,哪种车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三、巩固应用:

1、统计人数:

前面的学习,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你们是很棒的!下面,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课件出示生日场面)

他们在做什么?嗯,今天是王玄的生日,好多人为他庆祝,同学们也来了。那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来了多少人呢?(课件出示统计图)

2、统计生日礼物,并绘制统计图:

同学们送给他很多的生日礼物。他告诉我,数量比较多的礼物是玩具机器人,布老虎,音乐盒。你们看(课件出示)它们各有多少?

这些数据是用统计表表示出来的,你们把做成统计图,好不好?

那就请拿出生日礼物个数统计图,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漂亮。他的统计图,一个方格表示几个数量?漂亮吗?准确吗?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问大家,过生日,吃这么大的蛋糕,收这么多的礼物,好不好?为什么?

3、统计喜欢水果的人数: 大家的统计图完成得很好。

同学们为王玄过生日,又唱又跳,开心得不得了。王玄担心同学们口渴,要去买饲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都说要自己最喜欢的。王玄不干了,那多麻烦啦!我只买一种。可他又不知道买什么好?你们能不能帮他出个主意?

这个办法不错!怎么知道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这里有三种饮料:百事可乐、鲜橙多,花生牛奶,调查一下你们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谁来统计?完成统计表。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少?那你们知不知道,喝什么饮料有利于身体健康?你知道得真多。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请大家记住这张统计表里的数据,下去以后,把它做成统计图。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剪纸艺术动物、植物、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情境导入。

课件演示对称的剪纸艺术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那些剪纸作品漂亮吗? 生:漂亮。

教师:那老师也来动手,剪个礼物送给大家,好不好? 生:好。

师:看一看,老师剪的是什么呢? 生:心形。

师:打开来看看,猜对的小朋友举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它有什么特点? 你说。

生:它两边是对称的。

师:哦,它的两边是对称的。还有谁来说一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说。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个图形呢两边都是一样的,而且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对称呢是创造一些作品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你看,不少的动物、植物都有这种对称的形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通过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新授课

(一)结合课件,讲解例题1。

课件展示3个轴对称图形。(蝴蝶、树叶、熊猫脸)

师: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说一说?

生:是对称的,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而且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哦,使用眼睛观察出来的,是吗?那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你说。

生:把它对这一下。

师:哦,把它对这一下是吧!那现在我们就赶快来折一折,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图形,同桌合作,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好,开始,折一折。

???小组合作

师:你是怎么折的呢?谁愿意上来折给大家看一看?好,这位女孩子,你是怎么折的呢?跟大家说一说。你是对折的是吧?好,那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吗?你说。

好,我们都是先通过对折后发现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形状是相同的。其实啊,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特点,你看,你能看见它的另一面吗?(不能)翻过来,你又能看到刚才的那一面吗?(不能)【对折之后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了是不是?(板书)后把蝴蝶贴在黑板上。

那这个树叶图形我们也要把它??[对折],好,我们来看一看,它的两边是重合的吗?(是)而且是完全重合的。好,现在再来看这个熊猫图形??(对折)

发现它的两边也能完全重合。

好,孩子们,我们再来看看这3个图形对折以后有一条??(折痕)

其实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一条轴,它的数学名字叫对称轴。

(边说边用直尺画出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对称轴。)那这条直线就是这片树叶的??(对称轴)

那谁来找到这个熊猫图形的对称轴呢?好,你来。试一试。其他同学看仔细了。哦,是这条,对吗?(对)那我把它转一转,你能找到它的对称轴吗?

对吗?(对)

不管这条直线在什么方向,只要我们沿着它对折,它的两边能完全重合,那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大屏幕演示3个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

那再来看一看。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就发现了这3个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图形的两边能完全重合,两边都是对称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三)操作,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1,火眼金睛,课本“做一做”(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

3、猜一猜,拓展练习:由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时什么图形。

五、总结

(一)提 问:今天学了什么?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三)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从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先导,创设了轻松的心境。针对小学生年龄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还

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我借助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的剪纸图片,这样做到了“寓知识于娱乐,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出数学规律,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2.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摩同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而获得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

3.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

第八单元 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单元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统计

(一)教学内容: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统计

(二)教学内容:统计

(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2、学会制作统计图。(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 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

教学反思:

孩子在参与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很兴奋,比较感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教学反思:

学习效果较好,孩子对统计的知识掌握比较好.

下载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之平均数》平均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平均 数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42、43页《平均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长度的直观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10及练习十八第6题。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及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体力能力。解决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②、使学生......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 李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马琪闵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