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片的简单合成》教学设计
《图片的简单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内容。在前两小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对PhotoShop这一工具软件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学好本节内容,将为后面学习图片的再加工及修饰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以制作一则公益广告为主要线索,介绍图片合成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体验PS图象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并在对广告的制作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环保教育;通过亲身的成功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农村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和大城市里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础较差。因此,怎样能在短时间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PhotoShop内容,合理地把知识点贯穿在这课堂中,成了这一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授课的内容,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鼓励和引导学生“我学我用”、“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迁移,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A、认知目标
1、熟悉PHOTOSHOP的基本界面
2、了解PHOTOSHOP图层的基本概念 B、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操作对象,确定合适的选取工具并设定相应参数
2、能根据具体操作对象,进行目标区域的选取
3、掌握复制、粘贴,区域指定色彩的填充
4、能对操作对象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操作
5、掌握使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片合成 C、情感目标
1、体验使用PhotoShop进行图象美化的必要性
2、在对公益广告的制作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环保教育;通过成功的操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这几种基本工具来完成公益广告的制作,并能把这些操作运用到相似的一些案例中去。
难点:
1、如何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好这几种常用工具的使用,针对不同的任务,学生如何能够做到灵活应用?
2、如何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意识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多做一些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多做一些操作来进一步提高与巩固。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
演示法是计算机教师授课时较常用也是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通过向学生作示范性演示,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来说明和印证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与实践部分都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法,因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是巩固知识点,发展能力的最佳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准备了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对素材处理需求的分析
2、对具体操作任务的分解
3、对所使用工具功能的概括
4、对具体操作过程的演示
5、在类似操作实例中的实践
六、教学资源与环境
资源:
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3.3节及对应教参; 2.教师提供素材资源(相应素材文件)。环境:
1.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设备。2.WEB服务和FTP服务。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公益广告“环保”变“坏呆”——“触目惊心”,学生阅读资料,师生共同讨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话题。
公益广告
效果图
2.由广告引发学生对图片合成的认识,图片合成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图层的概念,运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将不同内容的图片组合到一起。
图1 图2 图3
“效果图”就是上图的1、2、3经过处理以后合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完成这副“这并不是胜利!”的公益广告。[体验、分析事例,探究新知]
1.师生分析探讨——进行初步知识的构建
以相邻两位同学为小组讨论:
1)如何对这些素材进行初步处理? 2)任务可以分解为哪些小任务? 教师引导要点与小结要点:
图1:逆时针旋转90度,水平方向翻转,把整个手的区域涂上黑色,并“截肢” 图2:选择树桩部分,去掉白色部分 图3:选择树叶部分,去掉白色部分 2.任务细化分解——工具使用的感性认识
通过对素材的具体处理操作分别引入本课知识点:(教师介绍各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或者自主进行工具的探索)
1)旋转画布——对整个图,进行一些的改变。旋转180度、旋转9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用这三个命令即直接旋转;水平翻转:可令画面镜向,水平即只能在水平线上镜向(即左右);垂直翻转:可令画面镜向,垂直即只能在垂直线上镜向(即上下)。
2)魔棒工具——选择图像中颜色相似的区域。
3)套索工具——可以选择任意形状的范围;多边形套索工具:可以通过单击不同的点来选择不同的区域;磁性套索工具:可在图像中选择不规则的对象或与背景颜色反差较大的图形。
4)填充工具——可以用前景色、背景色或图案填充选区或图层。
5)自由变换——可用于在一个连续的操作中应用变换,对所选区域的变换操作。3.学生动手操作----所学知识强化与巩固
教师完成初步工作后将后续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操作实践,起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要点:
1)下载资源:ftp://100.14.40.200下文件夹“图片合成素材”。2)多个文件的打开方法。3)图层的操作
4)提供帮助文件“这并不是胜利视频操作.swf”(具体操作步骤的视频演示教程)
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课堂,在这期间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解决。[巩固与提高] 会考导引P106页操作题:给出图片“1.jpg”和“2.jpg”,将这两张图片合并成如图“3.jpg”的效果,并以“12.psd”为文件名保存后上交到服务器ftp://100.14.40.200上的自已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
图1
图2
图3 [小结] 1.就操作实践活动和练一练活动进行作品评价。
图4 在上交的学生作品中,挑选一部分,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投票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外拓展:佳作“我爱绿色”图4的制作。
(详细参考校园网资料http://100.14.40.201)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是因为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操作课程讲究理论与操作的结合,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实践操作---提出新问题,这样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的循环,每经过一次这样的循环,学生对于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就会更上一个高度,才能达到“心智技能”的境地。从课堂情况看,学生基本上能够参与讨论,能够主动实践体验例子,从活动任务来看,在教师引导下,部分学生讨论还不够充分,少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部分同学学习主动性还不够,不是一节课、一个课程所能激发的,说明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为主线,完成每个教学任务,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采用这样的模式,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九、板书设计
1.展示图片:以相邻两位同学为小组讨论
1)如何对这些素材进行初步处理? 2)任务可以分解为哪些小任务? 2.知识点介绍
旋转画布 魔棒工具 套索工具 填充工具 自由变换 3.下载资源: 4.小结巩固加深
操作评价 巩固加深 参考资料
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3.3节; 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师用书 3.大家园丁论坛
第二篇:浙教版高一年级图片的合成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年级图片的合成教学设计
长兴金陵高级中学 李宝华 313100 0572-6726900 salbh@163.com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情境导入→讲授新知→任务引领→自主探究→交流评价→总结拓展”这样一条主线索展开。情境导入和身边的人联系,真实有趣;演示讲解新知,直接有效;练习一易一难,掌握重点有梯度。通过文件复制过程与图片合成进行类比突出本节课重点;通过隐藏与显示图层让学生理解在不同图层中对象的操作;通过分析优秀案例和交流学生优秀作品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有效结合上节课内容(文本素材和图层样式)来修饰合成后的图片。
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Photoshop软件中图像合成的基本操作,创作出围绕奥运会主题的作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及《学科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图片的合成是图片素材的加工及再创作的基础,图片合成与加工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熟练掌握图片采集与加工的方法。
图片的合成是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图片素材收集的 学生熟练掌握复制文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合成”的过程看成复制文件的过程,拉近学生与合成的距离。通过对上一节“文本素材的加工”的学习,掌握了Photoshop的选择、移动、关闭等操作,初步接触到了图层的概念。
学生对Photoshop软件比较陌生,特别是对图层的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对不在当前图层对象进行操作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当前层的概念。学生无意中选取了图像的一部分,但当前图层在这个选区中是没有内容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发生了错误,或者是操作结果并不明显。他们社会阅历比较肤浅,审美观念不是很完善,创造美的能力有待提高。图片的合成是一项艺术行为,同样的素材,不同的人做出的效果可能不一样。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选框工具、魔棒工具的使用; ②掌握图像的选取、复制和调整大小; ③掌握羽化效果的制作;
④掌握图像亮度、对比度、透明度的设置。2.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图片合成的修饰美化,并学会对他人作品创作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创作作品带来的成功感; ②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③引导学生创作要符合道德规范。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图像的合成。
教学难点:①不同图层中对象的选取及操作;②图片合成的创意。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教师通过提供相关的操作示范、学习指导、学习资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主要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1.制作上课用的素材
①教师与该班同学合影一张,明星刘德华照片及教师个人照片各一张(教师演示用);
②北京天安门等风景图片若干; ③学生个人照;
④奥运会素材(有奥运会的会微、福娃、天安门的背景、各种运动项目、树木花草、运动场馆的图像等);
⑤优秀的图片合成实例(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提供学生参考及教师分析)。2.录制以下知识点的屏幕录像 ①选框工具、羽化效果; ②魔棒、磁性套索工具;
③图像大小调整、自由变换命令; ④亮度、对比度、不透明度的设置。3.制作专题辅导网站
各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文字说明、录像文件的链接、任务布置及要求。4.安装教学软件
学生机:Photoshop CS、专题网站的网址
教师机:极域电子教室4.0、学生作业管理专用FTP服务器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教师与明星刘德华的合影,这是老师今年在宁波观看刘德华的专场演唱会并与他合影留念,下面同学们可能会议论纷纷。接着展示教师与该班同学的在北京天安门的留念,同学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到北京去的事吗?学生都明白了是老师在“搞鬼”,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教师展示以上合成图片所用的素材,导出今天的主题:图片的合成。
[设计意图]将身边的人作为实例引入新课,学生感觉更加真实亲切,兴趣更加浓厚。
(二)知识点一:图片的简单合成 师:请同学描述复制文件的主要过程。
引导学生回答主要有两个步骤: 要求:合理利用教师提供的风景照片,人物要与背景相谐调,完成的作品上传到FTP服务器自己的文件夹内。如果对新课知识有疑问,可以在帮助网站寻找答案,也可以和相邻的同学讨论。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邻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个别辅导为主,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目标。
[设计意图]此任务较简单,主要是为了巩固新课所学知识点而设置,学生大多数能很快完成。提供多张风景照片,便于学生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发挥自己的个性。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在主题网站的帮助下,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性。
师:展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请他演示主要操作过程,总结回顾图片合成的知识要点。
(三)知识点二:合成图片的修饰美化
师:展示优秀作品图片,我们看到构成这幅图像有多个图层,还有一些是文字图层,每个图层的左边都有一只眼睛,它指示了图层内容的可视性,可以隐藏或显示该层的内容。该指示栏的右边只有一个图层显示有画笔,同时右边的图层处于选中状态,表示它是当前激活的图层,意味着只有处于当前图层的图像才可以被编辑。
教师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几个例子演示羽化、亮度、对比度、透明度等命令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任务二: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一个关于奥运会主题的宣传海报。要求:合理运用所给的素材(并不要求使用所有素材),合理安排各元素的大小及位置,进行适当的修饰美化,可以结合上节课内容,插入适当的文字,合理设置图层样式。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要求清楚明确,但不死板,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同时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上节课学习了文本素材的采集及图层样式设置,文字能够精确地表达复杂的含义,体现作品的主题,图层样式设置在表现图像的美观方面作用很大。
(四)交流评价
教师在巡回辅导中有意识地留意优秀学生作品,便于作为案例进行点评。
通过电子教室功能展示优秀学生作品,采取学生自评(例如请你说说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如何实现的);对于需要讨论的问题,采取互评的方式(例如对作品优缺点探讨);理论总结性的评价,一般采取教师点评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可以巩固学习、取长补短、检验教学效果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检查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教师总结
Photoshop这款软件被广泛用于广告设计、封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各个方面,它能为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图片的合成是以上设计的基础,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还需要我们多看多学多练,希望今天所学的内容对将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九、知识结构
十、作业设计
请同学观察街面上的广告、海报、书店中书本的封面、各种贺卡图案,找出它们设计的创意之处,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参考资料】
1. 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三篇:Photoshop合成图片案例
《PHOTOSHOP图片合成》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了在一张图片上进行适当操作,上一节课中已经介绍如何将一张图片中的所需部分抠取出来的方法,本节课则趁热打铁,教学生如何将扣取的图片很好的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去,对于学生来说,正是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年纪,必定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兴趣,只要教师把握得当,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图像处理操作能力。Photosho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处理软件,操作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对于图片处理还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因此在课前就需要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
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良的合成图像所迷惑,需要从旁加以指引。为此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反面例子的批判,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让学生做到“学之有方,用之有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魔棒工具”原理
⑵、掌握选框工具,利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的方法 ⑶、掌握图像的选取、舍弃、复制和调整大小
⑷、会利用移动图像的方法合成照片
⑸、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对美的追求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创作作品带来的成功感;
⑵、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⑶、引导学生创作要符合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合成照片 教学难点:使用“魔棒工具”选取图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设置情景:展示几幅趣味的合成图像,供学生欣赏。
2、引入课题:两幅看似简单的图片,经过巧妙的加工后,就成了具有一定趣味含义的作品,这就是合成图像带给我们的奇妙之处。提出本课课题。
(二)引入任务,知识铺垫
1、自学合成图像基本步骤:拖曳图像
2、设问:如何将两个图层自然过渡?
通过观察,了解合并图像的基本方法通过展示样例,明确学习重点。任务探究,自主学习基本操作学习。
(三)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将关于“魔棒工具”使用方法的简介、人物图片和北京大学的图片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室传到学生机。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就可以让这个人到北京大学一游了。展示人物图片和北京大学的合成效果图。
(四)师生互动部分
1、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并演示制作过程:①阅读教师下发给大家的“关于‘魔棒工具’使用方法的简介”。学生阅读简介,初步了解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魔棒工具的作用:以鼠标单击某位置的颜色取样,颜色相近的区域都会被选中。容差值:容差值越小,可以选取到的颜色就会越接近,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小;数值越大,可以选取到的范围也就越大。
②教师打开Photoshop,教师讲解并演示 A、.打开“人物照片”图像文件;
B、选择“图层-复制图层”,建立一个“背景 副本”图层; 注:建立一个“背景 副本”图层,在复制的图层中调整图像,不会影响原背景图层,避免因操作失误破坏原图像;
C.在图层调板双击“背景 副本”图层名称,将图层名称修改为“人物照片”;
D.选择“魔棒工具”,进行其选项设置,并进行选取,执行选择—反选,人即被选出;
E.合成图片。提示学生在word中的复制、剪切和粘贴命令仍适用于photoshop这个程序。
注意:图层面板的应用。学生边观看老师操作边理解其中的道理。
2、任务驱动一: 利用魔棒工具将“人物”图片中的人选取出来。(附:我给学生准备的图片较简单,背景是单一的黄色,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的选取出人。)注:在选取图像的过程中,出现增加选区的操作,所以要学生记住按住shift键以增加选区,或者是在魔棒工具的属性选项上增加选区。学生选中魔棒工具,调整容差值后,单击背景中的黄色,按住shift键再单击以增加选区,执行选择—反选,人物即被选出。
3、任务驱动二: 打开“北京大学”的图片,将选取出的人物图像放到背景图片中。调整人物图像的大小,以适合背景图像并保存图片。学生利用“编辑—自由变换”,或者是利用选择工具的“显示定界框”来调整图片的大小。
4、任务驱动三:(提高任务)自由发挥想象,将ps素材中的图片进行合理的合成 【小结】
本节课我们充分利用魔棒工具的功能和其它辅助工具,完成了图片的合成。
【课后反思】
1、优点:用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完成合成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
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学好图像的合成以后,可以延伸到人物与人物的合成,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最后教师要求的注意图像合成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这也是信息技术课一直要培养学生的一种道德修养。
2、缺点: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与其它学生有一定差距,只能完成部分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师安排的任务难简度存在着问题,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的小老师的作用没有真正的体现。
3、措施:因材施教,针对讲解,具体指导与充分小老师的作用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
第四篇:图片合成-PhotoShop教案
第4课 图片的合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选择工具、魔术棒工具、魔术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自由变换来调整图片大小。
3、能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纯色背景图片的合成。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学会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利用小组竞赛,巩固工具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学习软件操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产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3、能用学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前不久,青青草原举行了一次音乐会,包包大人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瞬间。大家请看(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可是有人不高兴了,因为照片里没有他。怎么办呢,包包大人想请同学们来帮他解决这个麻烦,你有没有好的办法?
学生自由说说。其实我们这学期所学的PhotoShop就能帮暖羊羊弥补这个遗憾。引出课题“图片的合成”。出示合成好的图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习制作合成图片。
挑战一:合成音乐会照片
[下发相关文件] 1.大家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好,先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自己试试看,如果有困难,就记下来,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要使用到的图片都在“挑战1”文件夹中。
学生自由尝试,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以备集体讲解。2.指名交流制作过程和困难 3.讲解操作方法
方法提示:以前我们都在一文件中操作,今天要打开两个文件(演示一下打开两个文件的方法)。
困难1:有白色背景,困难2:图片太大。
重点讲解:自由变换、选择工具以及魔术橡皮工具的运用。
魔术棒容差的设置,局部内容的选择及图像的自由变换。
☆细节部分要细心地处理,不能过于急躁。☆复习图层的概念 ☆快捷键的使用:
复制Ctrl+C;粘贴Ctrl+V;取消选择Ctrl+D;自由变换Ctrl+T:
☆激励个性,学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实现效果。4.学生再次操作完成范例。教师个别指导。挑战二:合影
1.引入:刚才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这回暖羊羊心满意足了。可其他几只羊听说我们学会了这个本领后,也想让我们用这个本领帮他们相互合合影,比如(出示一个例作),沸羊羊最来劲,他说平时都是灰太狼欺负他,今天他要欺负灰太狼。你肯定有更好的创意,快动手做一做吧。素材在挑战二的文件夹里,还提供了几张其他人物的素材。出示要求:任意选择“挑战2”文件夹中图片素材里的几个人物进行“合影”,合成到一张背景图片中。并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的内容和你的创意。
2.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视。3.指名板演,相互评价。
引入:合影之后懒羊羊又累又饿,提出来要吃大餐。看,这就是它做好的水果拼盘,多诱人啊。你也来做一份吧。出示要求:任意选择几种水果制作一个水果拼盘,盘子和水果的素材在挑战3文件夹中。
学生自由创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作品展示。
三.全班交流心得及作品。
1、指名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困难,相互评议。
2、总结所学内容,复习有关操作及方法。板书设计
图片的合成
选择—>复制—>粘贴
图片太大 —>调整
Ctrl+C
Ctrl+V
Ctrl+T
取消选择
背景有白色—>魔术棒
魔术橡皮
Ctrl+D
(容差)
存储为
JPEG格式文件 挑战三:水果拼盘
第五篇:《合成图像》教学设计
《合成图像》教学设计
■引入题
教师展示一组合成的图像,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创作的欲望,从而引出本节的主题——《合成图像》。
■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任务一:有位小姑娘,因故不能亲临中山纪念堂,你能帮她在中山纪念堂前留影,完成她的心愿吗?
资源(素材):小姑娘、中山纪念堂图片各一张。
学生练习:四人一组,先从本查阅有关步骤,再自己探索,完成作品上传到教师机。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1)打开人物图像,利用不规则区域选择工具,选取人物并复制到剪贴板。
(2)打开风景图像,把剪贴板上的人物粘贴过来。
(3)单击菜单“编辑/变换/缩放”,对当前层图像进行形变处理。
(4)单击菜单“编辑/变换/水平翻转”,使人物水平翻转。
()用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移动人物至图像左边的合适位置,任务完成,保存。
学生可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学习Phtshp操作的知识。
2.出示任务二:现有广州夜景和节日焰火的图片,怎样制作“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效果?
资源(素材):广州夜景和节日焰火图片各一张。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使用任务一的方法不可以,因为那样会遮盖下层的图像。教师提示可以运用图层混合的方法来处理。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1)打开广州夜景图像,用“Selet”菜单,全选广州夜景图像。
(2)复制到剪贴板。
(3)新建一个文,把剪贴板的图像粘贴到新文中。
(4)打开焰火图像,同样全选并复制,再粘贴到新文中。
()如果图像大小不一致,调整焰火图层图像的大小使之一致。
(6)在焰火图层中选择“屏幕”模式,就产生了合成的效果。
学生分组练习,同时对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3.出示综合任务:对指定照片进行如下加工:
(1)把所有人物清除。
(2)调整清晰度,使图像变得更清楚一点。
(3)更换天空背景。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完成作品后上传到教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