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

时间:2019-05-12 16: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

第一篇: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

龙的传人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

① 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② 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自主学习单问题一:请搜集有关于“龙”的资料)

(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③谁知道歌曲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我们、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这首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吧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唱歌曲

1、导入新课:

①你心中的“龙”指的是什么?(长江、黄河、长城„„)点击课件,出示黄河图片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点击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

师: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儿女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长江、长城、黄河„„它们无不诠释了巨龙的雄伟与辽阔,今天我们要来学唱的这首《龙的传人》当中又蕴含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聆听中逐一寻找答案吧。

(三)学唱新歌——《龙的传人》

①课件出示问题:“了解歌曲基本知识”(点击右下角箭头欣赏MP3范唱,听完后点击返回箭头,逐步回答问题)

作曲家介绍:侯德健,著名音乐人。其代表作《龙的传人》不仅在中国大陆、台湾,甚至在全球华人社会都曾传唱一时,时至今日,这首歌仍是华人圈子里耳熟能详的歌曲。他的另一首作品《酒干倘卖无》,曾获得1984年第七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完成此项任务后切换至音乐教学光盘课件)②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A、随音乐逐句演唱乐谱。随伴奏完整演唱乐谱

B.随音乐伴奏带入歌词演唱,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C.曲式分析——这首《龙的传人》根据旋律情绪的变化每段可以分为几部分?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两部分,海外华人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龙的侍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带着感情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D.分组讨论本歌曲演唱的形式,共同实施讨论后的方案,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③音乐伴奏,令学生再一次合唱或分小组唱,令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完成此项任务后切换至PPT课件)

(四)实践活动:

1.节奏拓展:将 x x 处的节奏变成 x.x 节奏,唱一唱,(师弹琴进行伴奏,生演唱)有何感受?

变化前歌曲慷慨深情、变化后„„

过渡句:小小的节奏变化或许就能带给我们很多不同的感觉,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接下来我们来听听这位歌手对于《龙的传人》这首歌曲的重新演绎,简单介绍王力宏 欣赏王力宏版本的《龙的传人》MP4 3.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更青春活泼、更贴近时代。歌曲的歌唱旋律变化多不多? 不多,为什么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音乐旋律中R&B元素的加入„„

4、结语:真正经典的歌曲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时代的变迁。希望我们年青一代能够给予更多经典歌曲新鲜的活力、肩负起让经典歌曲流传下去的重任。

(五)课堂小结 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摆一种动物,如鹰、蛇、鹿等为图腾,并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统一了他们,并把各氏族的图腾融合在一起,虚构出了一种全新的动物形象“龙”。所以“龙”更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国的音乐人们也以“龙”为主题,创作出了许多关于“龙”之精神的音乐作品。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来分享一首台湾歌手周杰伦所创作的《龙拳》,希望大家课下去收集更多关于龙的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第二篇: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1、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3、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4、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听。

4、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1、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2、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读歌词

5、把歌词带入乐谱

6、纠错

7、有感情演唱

8、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2、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3、复听。

4、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第三课时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播放歌曲《洛列莱》,学生初听,感受歌曲带给大家安静、略带忧伤的情绪。

2、简介歌曲的背景资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船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撞在岩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们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3、让学生跟着音乐默唱歌谱。

4、跟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谱。

5、自己按节奏朗读歌词

6、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指导

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9、自学歌曲的第二、三段。

10、师生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11、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四、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洛列莱》

二、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2、初听音乐,让学生对乐曲有大概的认识。

3、分部分欣赏:

(1)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音乐想像魔法师施法的情景。(2)第二部分,学生演唱弟子命令扫把拎水的主题音乐。(3)第三部分,听出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

4、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想。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欣赏《黄鹤的故事》

1、初听,想像讲了一个有关黄鹤的什么故事。

2、老师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3、学生自己自由交流听后感受

二、学习交响诗的知识:

1、讲解交响诗的含义: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她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2、结合《黄鹤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交响诗。

三、老师小结。第四课时

一、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片,让学生说说你对这三个和尚的评论

二、集体创编《三个小和尚》音乐剧所需要的节奏

1、挑水的节奏

2、抬水的节奏

3、没水吃的节奏

4、念经的节奏

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节奏组合在一起,为《三个小和尚》创编音乐剧

四、分组展示、评价

第六课 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三篇: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

教 学 设 计 与 反 思

湖口县第三小学

第一单元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

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放录象(学生听)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1)练习轮唱(2)清唱

(3)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说说这节课学习后的快乐之处是什么?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结。

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第二课 悠扬民歌

教学目标:

1、能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感受。

2、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认识并听辨出短笛持音色。

3、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以边唱边跳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4、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歌曲欢乐、喜悦的情绪,并能与同伴用多种形式表演。

教学重点: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以边唱边跳舞蹈的形式表达

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民歌的特点与魅力,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1课时 妈妈格桑拉

教学内容:聆听妈妈格桑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歌,通过让生谈藏族风土人情,引入对歌曲《妈妈格桑拉》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视唱全歌乐曲,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旋律,说说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播放歌曲的音乐,让生寻找与之共同的音调,从而导入歌曲的学习。

3、初听歌曲,理解情感。

(1)教师介绍歌名的含义。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是指妈妈幸福。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歌曲是反映妈妈的幸福,还是祝愿妈妈幸福?生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名的理解。

4、学唱歌曲,体验情感。(1)跟琴学唱歌曲旋律。(2)带着对妈妈的深情祝愿,再唱歌谱。(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唱歌曲。

(4)合唱部分通过分小组、分乐句自主学唱,各分声部都熟练地演唱后再合成。

(5)对比聆听齐唱、合唱和领唱、合唱的不同效果。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

第2课时 小河淌水

教学内容:聆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目标: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唱《妈妈格桑拉》。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由于单调高,注意保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6、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1)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2)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3)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情绪。

(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第3课时 迪克西岛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迪克西岛》,学吹竖笛《箫》。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认识并听出短笛的单色。

2、学习竖笛的吹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乐曲《口哨与小狗》,边听边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律动,并模拟吹着口哨与小狗散步情景。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迪克西岛》片段,在律动自然导入乐曲的聆听,听后议一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与《口哨与小狗》在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再听乐曲第一部分,认识短笛,记住短笛的音色。(1)乐曲除了有口哨吹奏外,你还听到什么乐器在演奏?

(2)出示短笛的图片或实物,认识短笛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姿势。(3)听辨乐曲中短笛和口哨的音色,并用动作表达。

3、完整聆听乐曲,听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4、教学生学吹竖笛。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第3课 美丽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主题国的主奏乐器,能随着音乐用

‚xx x‛的节奏来表现主题团中的铃鼓声。

2、聆听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扫帚拎水‛的主题,知道节奏、速度、力度与主题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表演。

3、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4、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达热 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一)‛中所呈现的乐器,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进行 分类。

教学重点: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表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木偶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歌,口说提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聆听前设问:这首歌曲你是否似曾相识?与你听过的哪首乐曲的旋律相同?(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请学生边听边用手上的笔,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

2.复听乐曲,比较两首进行曲的异同。教师可从它的表现形式、旋律、情绪、风格等音乐要素上引导学生,可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也可分小组、分任务一起合作完成,使聆听活动既节省时间又有针对性。听后,大家交流、总结。

3.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分析歌曲的结构。可请学生边昕边把相同的乐句用相同的线条、图形或颜色标出来。

4.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歌曲的旋律深受学生的喜欢,但填上歌词后作为歌曲来演唱,要解决以下几个难点:

(1)、第一乐段是弱起小节,两小节换气速度较快,加上歌词稍微有点绕口,因此在学唱时,宜先放慢速度学唱,待咬字清楚了再加快速度到原速。

(2)、一小节里连续三个小二度,这一小节要多用琴声带唱。同一时,要区别。两处歌词在节奏上的不同,及时纠正学生易唱错的词。

(3)、第二乐段中要注意音程间关系,还有‚向前进‛处的八度大跳,都要作出提示,注意唱准。

三、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组视唱、视奏歌谱的竞赛作为导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视唱、视奏能力。

二、新课教学。

1、从聆听歌曲范唱,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导入。

2、歌谱学习:

(1)采用分组自学、个别自学或集体视唱的方法,学习齐唱部分的歌谱。先练习不带连音线、没有切分音的谱子,然后再练习带切分音的歌谱。

(2)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说说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齐唱部分歌谱。可采用小组接龙或师生接龙的形式进行,这一环节既能把器乐学习与歌唱学习有机结合,又为下面的轮唱练习打基础、作铺垫。

(4)集体视唱或吹奏齐唱部分两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时,教师间隔一小节加入进来,与学生形成轮唱(轮奏)的效果。(5)练习后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时还可以与学生重温以前学过的轮唱歌曲,如:《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嘹亮歌声》等。3.歌词学唱:

(1)按节奏、轻声高位臵朗读歌词。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帮助学生在朗读歌词时,寻找头声发声方法。高位臵的朗读,有利于歌唱的优美、和谐。(2)学唱歌词。歌曲的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境,要求声音唱得连贯、抒情,要把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唱得深情,把邀请月亮姐姐快下来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并注意节奏的准确。4.轮唱练习:(1)把学生分成两组,借助竖笛或口风琴的伴奏进行轮唱。要求学生关注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均衡。

(2)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韵律,在随后的一小节处理为渐弱,使两个声部此起彼伏,好似与月亮姐姐的对话。5.乐器伴奏。分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个小组表演得更好。活动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又注意引导学生恰当地表现歌曲意境。

三、全课总结。抽生谈收获,演唱歌

第4课 京腔京韵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

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教学难点: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学习‚京剧行当‛。教学过程:

一、口说导入新课。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臵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与下面的

环节相结合,教师播放到哪一个行当唱腔时,就由哪一组来介绍。

2、辨一辨。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听一听。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4、议一议。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由于学生对这些行当唱腔曲调、演唱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或多看,通过议论和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5、演一演。可请学生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二)聆听 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复习京剧的四大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请学生

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

2、教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 谓。教师先设问:包龙图指的是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提问:

你知道包公吗?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有学生知道,先请他们来谈谈,教师最后再归纳补充。

3、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与‚原板‛的不同。听前 提出思考:‚导板‛与‚原板‛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 板一眼,中速。

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模唱是学习京剧唱腔必用的教学手段,模唱时可多听几遍,若能跟着京剧演员的表演来模唱的话,就更有利于掌握唱腔的韵味了。

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唱腔的感受,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更宽宏、粗犷等。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哪些知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以前听过的现代京剧唱腔片段,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迎来春色满人间》等,请学生唱一唱、听一听或者辨一辨。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京剧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简单回顾京剧《沙家浜》剧情,知道唱段中的几个主要角色。2.观看唱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

3、再听、看、唱、演,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体会京剧的韵味。让学生根据剧情创设情 境,表演其中的角色。哼唱时,教师带着学生按节奏以‚一板一眼‛的形式拍击,帮助更好地体会。

(二)演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1、剪辑一段少儿京剧表演的视频给学生观看,拉近现代小学生与传统京剧的距离,引起学生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的兴趣。

2、复唱歌曲《龙里格龙》或聆听歌曲《唱脸谱》,以复习京剧脸谱、行当导入学习。

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从歌词中激发学生学唱京歌、学习京剧的兴趣及传承国粹的 责任感。请学生谈谈:你对歌词唱的‚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土老半天‛、‚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有什么看法?

4、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行当角色的动作、造型。如果能模唱一句唱腔就更好了。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1)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2)初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

(3)再听范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可参考‚作品分析‛中对男腔和女 腔的介绍,按音色要求模唱。模唱学习中,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尽量把握老生刚劲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要唱出韵味来。

(4)跟教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拉山膀‛,边唱边做,注意音准,并唱足尾音的时值。

4、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演。教师可教学生走走京剧的基本台步,还可请学生设计,几个京剧的亮相动作,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表演。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哪些知识?唱一两句《校园小戏迷》。

第5课 赞美的心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2、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 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3、聆听合唱曲《五彩缤纷的大地》,感受孩子们对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

4、认识反复记号‚D.S.‛,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认识‚西洋乐 器分类

(二)‛的乐器,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教学重点: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

教学难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听辨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乐器组别。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习反复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设问: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又 是哪一天?说说你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认识反复记号‚D.s.‛,可结合呈现的数字顺序,让学生去发现反复记号‚D.s,‛的演唱顺序,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之处。(1)反复记号‚D.S.‛

出示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名字,复习学过的几种反复记号。

(2)唱~唱。在复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茉莉花》的歌曲中复习反复记号的用法。

(3)看一看。认识反复记号从提示 D.S.的演唱顺序中知道它的用法。(4)练-练。请学生在本课的练习中完成‚用数字表示旋律进行的顺序。

(5)听一听。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边听边找出反复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

(6)说一说。这几个认识的反复记号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2、.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第二乐段歌词。

(1)第一次听,找出歌词中‚我们‛对祖国生日的祝福语。边听边想边看歌谱,听完后,请学生把这些歌词有感情地读一读。

(2)第二次听,边听边随着音乐唱出我们的祝福(即第二乐段的歌词)。请学生唱后谈谈 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对祖国生日的祝福之情。此乐段音域较高,在演唱时教师要提醒正处变声期的学生不要喊唱,一字多音又带连音线的地方。要注意唱准节奏。

(3)第三次听,师生合作,边听边有感情地演唱。教师负责演唱第一乐段,为下一环节的 学习铺垫,请学生边唱边体会,老师演唱的部分与他们演唱的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唱后自由回答。

3、跟琴视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l)听教师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教师可从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上作启发。

(2)跟着教师的琴哼唱歌谱。在学唱歌谱过程中复习切分音,可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的 切分音,并指导学生唱准。

(3)学唱歌词。在朗读歌词中,教师渗透歌曲创作的背景、词曲作者。

4、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

5、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全课总结。

此歌是1989年为纪念北京解放40周年活动而写的主题歌。据词作者介绍,歌曲中饱含

深情。最重要的词语是‚放飞一群白鸽‛。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唱这一段才能更好地表达感情。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龙的传人》,聆听《黄河颂》;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1、初听歌曲,理解歌名的涵义。

设问:(l)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你会唱吗?(2)你知道‚龙的传人‛指的是什 么?等等。

引导学生从歌词中知道‚龙的传人‛的根,即歌中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2、再听歌曲,播放张明敏演唱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会唱的学生可轻声跟 着哼唱。

3、学唱歌谱,比较、分析旋律。(1)跟琴哼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找出旋律中相同的地方。

(2)再唱,感受旋律的进行,谈谈从哪一乐句开始,情绪产生了变化。

4、有感情地演唱歌词。

(1)渗透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民族情怀。

(2)可以‚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来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歌词,产生对民族根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5、再次演唱歌曲。

(二)聆听《黄河颂》

1、导入。

(1)歌唱导入。师生以接龙的方式演唱《龙的传人》第一段歌词,一问一答地自然过渡到

本课的学习。

(2)聆听或观看《黄河颂》的演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听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一下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歌词中蕴藏的对祖**亲赞美之心。2.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感受乐曲表现的力量。(l)聆听主题1,听出乐器演奏的音色。听前可先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然后提出问题:乐曲开始时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再次演奏这一主题时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听后交流。交流后可再次聆听,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3)带着问题聆听全曲。设问:你听到黄河奔流的声音了吗?可让学生谈一谈:钢琴是如何表现‚黄河的奔流‛的。

(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哪一段旋律使你最为激动?教师可在听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教科书中出示的四个主题,比较一下它们的旋律进行、音区等的特点。

3.简介乐曲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乐曲《黄河颂》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往中华民族,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经改编后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共有四个乐章,分别为:1.前奏: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愤;4.保卫黄河。本课选听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二乐章《黄河颂》以《黄河大合唱》中的同名独唱曲的旋律作基础发展,描绘出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乐曲由大提琴奏出庄严缓慢的引子,引出钢琴独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斗争、生活。之后,在层次和力度上逐渐加以展开,把乐曲推向歌颂性的高潮,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雄伟的结束部分,象征着觉醒的中国人民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6课 两岸情深

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说出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绪。

2、聆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自选乐器并设计节奏为1伴奏,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 来表现歌曲。

4、背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的情绪。

5、能按编创节奏的要求做编创练习,并能在教师琴声的带领下做视唱练习。

6、与同学一起用竖笛合作吹奏《摇篮曲》,并能编创音型。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听、唱、跳、辨、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感受宝岛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两岸人民感情相连相融‛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表演能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半屏山》,发声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范唱,直接导入。教师可设问:在中国的东南部,有一座山被削成两半,叫做半屏山,你知道它们分别坐落在哪儿吗?

二、新课教学。

1、歌曲学唱。

(1)初听歌曲,跟着老师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为下面在旋律中 ‛并编创节奏谱的活动作铺垫。

(2)可先请学生找出刚才为歌曲伴奏的两种节奏,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还有一种节奏用得较多—切分。

(3)以上面三种节奏为主,编创4小节的节奏谱,尝试为歌曲伴奏。能力弱的班级可只选 其中一两种节奏,降低难度;能力强的班级可把编创的小节数加长,难度加大。可尝试用编创好的节奏谱为歌曲伴奏,边听歌曲范唱边拍。(4)学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学唱歌词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以情带声,控制气息: A: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B:休止符的地方,要提示学生此处不是换气的地方,要注意休止时声断而气息不可断。

气息不要断,一口气唱6小节。

2、尝试学习用闽南方言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有条件的学校,可从网上下载台湾歌手孟庭苇 用闽南语演唱的版本,提供给学生听听、学学。

3、设计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学生小组讨论后试唱,相互评价后再确定方案,方案可以是 多种的。如:第一、二段可设计为男女生演唱或普通话与闽南方言演唱等。

4.发声练习

这是一条下行跳音的练声曲。跳音要唱得短促、跳跃,富有力度和弹性’母音‚ha‛的发声要注意保持‚喉头下移,软腭抬起‛的兴奋状态(做惊讶状),开口音‚ya‛声音不要散’ 下行时要做到‚音高下行而感觉向上‛,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臵。此发声练习练好了,则有利于解决歌曲《半屏山》从高音下行仍保持高位臵的演唱技术问题。

练声的音域:上行可在1=c至1=E之间练习,下行可练至1=A。

三、课后延伸: 请学生搜集台湾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在下一个学习内容时分享。★ 特别提示:用编创的节奏谱为歌曲伴奏这一活动要视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定,这个环

节也可以安排在歌曲学唱后再进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阿里山的风光视频或图片,从感受阿里山之美导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聆听。让学生猜猜:这是来自哪儿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简介管弦乐《阿里山的姑娘》

鲍元恺编写的管弦乐小品《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经典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声部轮流奏出,音色由幼细到柔和,再至深厚,仿佛众人口耳相传着什么令人喜悦的话语。首尾热烈狂放的乐队合奏,表现出民歌本色的淳美之感,使阴柔与阳刚之美,水乳交融令人惊奇,并将中国原味民歌与西洋交响乐创作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跟琴视唱歌谱,熟悉歌曲的旋律。先进行跟琴视唱,然后教师弹奏全曲,请学生边听边在歌谱中划出这条旋律。

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可采取男女生对唱、分组接龙唱的形式,活跃学习的气氛。也可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边唱边加上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跳。如:四人一组手牵手(如教科书中的插图),三步一弹腿,左右方向各做1次。

5、分组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

三、全课总结。

评一评哪一小组的同学演得好,好在哪

第7课 七色光彩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2、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为歌曲伴奏,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3、能哼唱《木星——欢乐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 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4、能听出《大峡谷组曲》之《日出》

2、3旋律演奏乐器的组别。说出力度变化在乐 曲中的作用。

5、能独立完成视唱练习,懂得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热情与欢乐,丰富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和乐曲的学习内容,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日出》

1、导入新课。

复听四年级上册乐曲《羊肠小道》片段,让学生听后说出曲名、作者及出处。然后点出

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格罗菲的管弦乐《大峡谷》的第一乐章《日出》。

2、聆听乐曲,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标题《日出》,说出力度在乐曲表现景象中的变化与作用。

3、让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五幅画面来感受力度的变化,还可以回顾乐曲《晨景》,启发学生对比两首表现同一自然景象的作品,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重点聆听乐曲第2、3段

(1)第一遍,听出第2、3段分别由什么乐器和乐器组演奏的。教师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 式,在聆听前先出示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图,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边听、边看、边记录。(第2、3分别由木管组和弦乐组奏出)

(2)第二遍,边听边模拟乐器的演奏。聆听时,当听到主奏的乐器出现时,用模拟演奏动 作来表现。可先熟悉主题旋律,请学生把这两个主题旋律哼唱一下。也可用竖笛吹奏第3段主题,此旋律节奏较为简单,但又包含了高音和装饰音,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吹奏方法。

5、完整聆听全曲,再次感受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日出‛。

6、采用音画结合,随着音乐的演奏,展示大峡谷日出时的美妙景色,丰富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猜谜导入,直奔主题。从生活的自然现象引入到音乐的学习,教师出谜语,学生猜。

如:‚天上一座桥,颜色真漂亮,雨后才会有,能看不能走。‛,你知道是什么吗’(彩虹)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人们叫它‚七色光‛。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 片,让学生入景人情,为歌曲的学唱和表现作情感的铺垫。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3、抓住难点,学唱歌谱。歌曲的难点有三:

(1)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 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2)二声部的学习。采用分小组、分声部、分句自学,以师生接龙、生生接唱、声部分唱 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乐趣。歌谱的学习过程,借助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把音唱准。

(3)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

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

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成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使声部和谐、均衡。

4、学唱歌词时要注意:

(l)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

(2)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

5、歌曲的处理。可让学生自己先讨论、设计歌曲处理的方案,试唱、交流评价,最后修改 定案。

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演唱,力度上作以下强弱对比: A段第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

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

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

6、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为A段用领唱与齐唱,B段合唱。演唱时还可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先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适合表现歌曲的情绪,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型,并尝试一下为歌曲进行伴奏。方案可设计为:齐唱部分的情绪活泼、欢快,用碰铃、串铃、响板。合唱部分加入沙槌、铃鼓,重音的地方加入大鼓,为歌曲增加欢乐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全课总结。

对于歌曲的演唱处理和伴奏,应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案,然后请他们个人或小组进行试唱,看看效果如何,把自评、互评、他评等学习评价与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相结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萤火虫》,复习《七色光之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萤火虫的图片或者有关萤火虫的科普视频,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萤火虫的了解,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并思考:歌曲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它在赞美什么?

2、跟着老师的琴声,试唱歌曲开始的8小节旋律和歌词。学唱歌词时,先随着琴声轻轻朗读歌词,然后老师启发学生根据歌词所描写的意境,用柔和的声音轻声跟着琴唱词。

3、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找出与歌曲开始8小节相同的旋律,知道歌曲分为三部分(ABA)。唱一唱这一部分的歌词,注意区别两部分的不同之处。

4、重点学习合唱部分。

(1)师生合作完整地演唱一次歌曲。学生唱前、后基本相同的部分,教师唱合唱部分,并 请学生思考:歌词中出现‚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时,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内涵。此歌是为世界展望会而作,以表达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帮助全世界的儿童。(3)有感情地分别学唱高、低声部。

(4)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初步学会各自声部后,可安排学生一 部分负责唱,另一部分负责吹,逐步过渡到全班合唱。

5、歌曲艺术处理。引导学生思考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才能较好地表现不同的乐段。请学生用词语、力度记号标在歌谱上,然后试着演唱。活动中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可进行分小组讨论、展示、相互评价,把活动表演与学习评价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与鉴赏力。

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小结: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来引导学生。切记不要因为‚全员参与‛的热闹而破坏了歌曲所营造的宁静。歌曲的演唱除了在速度、力度上作处理外,还可以从演唱的形式上加以变化。如歌曲开始的8小节,可以安排一个学生领唱或一组学生齐唱'其余学生用‚m‛哼呜作伴唱,效果会不错。

(二)复习《七色光之歌》。

三、全课总结。

演唱《萤火虫》,同学间评一评。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1、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3、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4、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听。

4、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1、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2、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读歌词

5、把歌词带入乐谱

6、纠错

7、有感情演唱

8、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2、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3、复听。

4、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与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演唱《茉莉花》,结束新课。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播放歌曲《洛列莱》,学生初听,感受歌曲带给大家安静、略带忧伤的情绪。

2、简介歌曲的背景资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船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撞在岩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们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3、让学生跟着音乐默唱歌谱。

4、跟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谱。

5、自己按节奏朗读歌词

6、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指导

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9、自学歌曲的第二、三段。

10、师生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11、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四、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洛列莱》

二、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2、初听音乐,让学生对乐曲有大概的认识。

3、分部分欣赏:

(1)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音乐想像魔法师施法的情景。(2)第二部分,学生演唱弟子命令扫把拎水的主题音乐。(3)第三部分,听出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

4、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想。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欣赏《黄鹤的故事》

1、初听,想像讲了一个有关黄鹤的什么故事。

2、老师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3、学生自己自由交流听后感受

二、学习交响诗的知识:

1、讲解交响诗的含义: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她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2、结合《黄鹤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交响诗。

三、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片,让学生说说你对这三个和尚的评论

二、集体创编《三个小和尚》音乐剧所需要的节奏

1、挑水的节奏

2、抬水的节奏

3、没水吃的节奏

4、念经的节奏

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节奏组合在一起,为《三个小和尚》创编音乐剧

四、分组展示、评价

第六课 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老师指导、纠正。

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6、自学第二段歌曲。

7、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8、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五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思考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板书:(主歌)(副歌)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教师点评、归纳。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作表现

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如:用彩带挥出旋律线,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的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词等等。)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3教师点评。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

课时二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教室、纸片、道具。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的祖国》 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 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叫―――《同一首歌》。

a)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的祖国》。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B: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C: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抒情性的。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

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以交流)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

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 生:申奥成功、AP会议、加入WPO。祖国更强大。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

师:我们来听听正走红的实力歌手彭丽媛的MTV《我的祖国》。感受现在的《我的祖国》。师:现在的祖国与过去的祖国一样吗?

四、总结

1、学生讨论

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跟着伴奏演唱歌谱。——有感情朗读歌词。——学习歌曲。——纠错。

——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再次分部分聆听。——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先用mu哼唱全曲 ——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乐谱 ——纠错 ——有感情演唱

——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

第四课 劳动的歌 歌曲《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

4、了解劳动号子。教学重点:

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的不同。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教学方法:

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采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的不同效果。教学用具: 录音机 大歌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曲谱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2学习曲谱

(1)

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2)

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 解决方法:a 自己划拍解决 B 由会唱的同学教唱(3)完整演唱曲谱

二、学习歌词 1视唱第一段歌词。

如有唱不准确的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2提示 ›(重音记号)

提问:›叫什么记号?怎么演唱?有什么作用呢? 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演唱的?

5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6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独唱 齐唱 对唱 领唱齐唱 7 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

三、介绍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的一种汉族民歌体裁。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的作用。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教学过程: 第节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第节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第节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与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全班演唱《茉莉花》,老师钢琴伴奏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

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4、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2)轻声试唱歌谱。3)唱词。4)完整演唱。5)有感情的演唱。

5、师生小结。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

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6、师生小结。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六课 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七课 赛龙夺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赛龙舟,吃粽子等风俗。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合作应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时时处处想团结,服从安排会谦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相互照应,心灵相通时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端午

师:同学们,老师来自安阳,特地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端出粽子)这是? 生:粽子。

师:那么谁知道粽子是由什么做的? 生:糯米和苇叶。师:粽子的味道如何? 生:甜甜的。生:粘粘的。师:粽子有很多种类,大家喜欢吃吗? 生:喜欢。

师:关于粽子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播放课件:有关屈原的传说)

[设计理念:体现品德与生活的最主要特征生活性,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这个设计就是要学生在吃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粽子又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不脱离课文设定的端午节情景。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品尝香甜的粽子一定会给学生轻松美好的印象,获得愉悦的体验,为整节课创设宽松活泼课堂气氛做好铺垫] 师:哦,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在哪个特定的日子吃粽子? 生:端午节。

师:对于端午节大家又了解多少?谁还知道端午节的风俗? 生:端午节要吃糖糕,菜角。生:端午节要喝雄黄酒。生:在端午节要挂艾叶。

生:我还知道在端午节小孩子都要带小香包。

[设计理念:查找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可使学生对于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

二、揭示课题,龙舟出发

师:大家回答的真好。其实端午节最热闹的还要数赛龙舟了。这就我们今天要讲的赛龙夺锦。(板书课题)师:龙指的是龙舟,像龙一样的船,锦指的是漂亮的绸缎做成的绣球。赛龙夺锦指划着船团结协作,努力拼博,最后夺取胜利的锦标。(黑板贴上龙舟模型和锦标的模型)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吧!(播放赛龙舟视频)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人喊着号子。有人在划船。生:龙舟中间有个人在敲锣打鼓。

生:他们齐心协力,要团结,这个龙舟才能夺到锦标。师:我们看了赛龙舟还理解了什么道理? 生:要团结就有力量。

生:必须团结一致,不然就一事无成。

师:动作一致,口号一致,团结合作就能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赛龙夺锦,我们要划着团结合作号龙舟,经过曲折的江面,连闯三关,这样才能夺得胜利的锦标。大家有信心没有? 生:有。师:现在就请一个同学带领我们出发吧。

由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双手口中喊着号子模拟划龙舟。

[设计理念:课程资源包括目前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而观看赛龙舟的录像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由北国带到江南.这些激动人心的情景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快乐情绪。全班模拟划龙舟,符合二年级的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 三.赛龙夺锦第一关(劲往一块使)

师:在大家的号子声中,迎面而来的是第一关拔河比赛。

(视频:第一组十个人,分成两半,从两个方向使劲,第二组十个人,从一个方向使劲。谁胜谁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班齐喊加油加油。(第一组失败)师:谁来说一说第一组为什么失败了呢?

生:第一组把十个人的力量都分开了,力量变小了。没有团结。

生:就像电视里的猫狗一样,猫想从这边走,狗想从那边走。结果谁都不能走。师:第一组的人不服气,要求再比赛一次。这次他们十人人从一个方向使劲。(观看视频,第二次比赛。结果第一组胜利。)师:谁能说一说,这一次第一组为什么会胜利了?

生:第一组十个人从一个方向使劲,把两个力量合成了一个,就齐心协力把第二组羸了。

生:第一组把一个大力量分成两个小力量,第一回合失败。这次他们把两个小力量合成了一个大力量,所以就打败了第二组,第二组全军覆没了。

师:一滴水,太阳一晒就干了,而很多滴水就可以汇成汪洋大海。一棵树,大风一吹就折断了,而很多棵树就可以形成浩渺的森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很多个人的力量就是无穷的。师:我们的龙舟前进了。(黑板上的龙舟前进一关:劲往一块使)

[设计理念:在活动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全班的参与性。这个活动的两个环节设计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两次拔河的结果截然不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四.赛龙夺锦第二关(心往一块想)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第二关,有个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下。生读

(选出两名女孩子,两名男孩子,两人将中间腿绑在一起,比赛紧张有趣,其他同学当啦啦队喊加油。)男孩子没有胜利,女孩子取得了胜利。

师问女生:我先采访获胜者,你们是怎么做的,取得胜利。女生:我们俩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取得了胜利 女生:我们俩先迈左边的脚,就都迈左边的脚。

师:她们俩动作一致,想法也一致,速度也要一致。看来要想玩好这个游戏还真是有学问。师对男同学: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男生;我走的快,他走的慢。

男生:我们俩学螃蟹走,一个快,一个慢。所以就走的慢。师;看来我们在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想着小伙伴,不能只想着自己。师:我们的龙舟又前进了一关。(黑板上龙舟前进一关:心往一块想)

[设计理念:这个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最后对获胜者的采访,带动学生的思考、讨论,自己明白要团结的道理。] 五,赛龙夺锦第三关(人多更要会团结)

师;你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但是有的小朋友却不知道,看那边有五个小朋友就吵起来了。五个同学表演《五个指头争第一》五个指头各说自己本领大。表演大拇指的同学:请同学们用我来写写字,其它手指可不要帮忙。同学们拿笔演示。

表演大拇指的同学:可以吗? 生:不能。

演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同学依次带领同学们演示。

表演小拇指的同学:请同学们用我们五个手指一起来写“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们在纸上写字。师:你写的是什么? 生:团结就是力量。

师:通过这个活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不团结就一事无成,只要团结什么事情都能做成。生;团结起来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师;我们的龙舟在大家的努力下前进了。(黑板上龙舟前进:人多更要会团结)

[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合作的后果,教师正好因势利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能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注意自己的行为。]

六、拓展延伸,龙舟返回

师:同学们,在活动中大家合作的非常好,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团结合作呢? 生:在打蓝球时要团结合作。把球都传给自己的队员,这样才能投入球。生;合唱的时候如果这个人唱这个调,那个人唱那个调,唱得乱糟糟的。生:打双人乒乓球时,乒乓球往这边走,那边的人非得要抢,这样就打不好了。

师:每年端午节时,千家万户吃粽子,千家万户观龙舟,在赛龙舟呐喊中,你们感到了什么?生;我们感到了团结,生:我感到了齐心协力,要拼博奋进。

师:正是因为团结合作,我们班会获得流动红旗,正是因为团结合作,我们济源取得了最宜居住的城市称号,正是因为团结合作,全国人民战胜了特大冰灾。

师:特别要指出的是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我们中国人空前的团结了起来,大家看(课件图片)

师:解放军消防官兵赶来了,志愿者医护人员赶来了,献血站前排成了长长了队伍,捐款箱前人头攒动。食品物资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人民手拉手,肩并肩,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师;你想为灾区做点什么呢? 生:我要为灾区捐钱。生:我要为灾区捐被子。

师;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因为你们就是会团结的中国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团结中感到强大,快乐,前进。师;我宣布我们班的同学获得了胜利的锦标。把锦标送给班长。

师:希望你们课下不仅把团结合作的道理记在心中,也要品尝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味粽子。下课。[设计理念:三个有层次的活动,回归到生活中,讨论交流,总结升华,完成本课提出的三个教学目标。]

下载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龙咚锵》教案(精选合集)

    教学目标:1、 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2、 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休止符的演唱。一、教学过程:导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范文合集

    案例名称:芬芳茉莉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茉莉花》 人音版

    茉莉花》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视频民乐团访美演奏《茉莉花》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引领学生走近民歌,了解民歌特点,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通......

    人音版小学音乐_六年级上册教案(精选)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桥下六小 李银双 第一课 芬芳茉莉 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魔法师的弟子》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与管弦乐队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辩能力与想......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军民大生产》教案大全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 3......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洛列莱》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洛列莱》教案 音乐学科教案题 《洛列莱》 时安排 时 授时间 十三周教材分析1.关于乐曲的背景材料传说中的故事我们要讲述给学生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