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3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第一篇: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2.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提高读图能力,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讲述法、读图分析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

七、教学过程:

过程

教学意图

导入

看图,古代世界有四大文明,分别是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四大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它们有什么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呢?

生:大多分布在大河流域,古代中国在长江—黄河流域,古代埃及在尼罗河流域,流域古代印度在印度—恒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在两河流域。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师:既然在大河流域,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河流问题,如中国的大禹治水,埃及的尼罗河洪水,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治理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知识回顾

师:今天这节课的主体是河流,那么我们先回顾一些有关河流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流域和水系,以及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状况。PPT展示 回顾相关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田纳西河流域这些地理条件怎样呢?

自然背景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田纳西河流域这些地理条件怎样呢?少。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田纳西河的水文情况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师:那么流域内的矿产资源又是怎样的呢?

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状况及自然背景

过渡

流域内的条件这么好,人们是如何开发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早期开发

师:18世纪下半叶,该地区发展着农业,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青水秀,森林繁茂。但是,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主要问题有哪些? 生: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师: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

看课本,由于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形成酸雨,造成生态破坏。那么最后对人们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生:导致20世纪30年代初,该地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了解早期开发的后果及原因

过渡 既然出现了问题就要找解决措施,所以下面来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

综合开发

师:针对早期开发的问题,美国政府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以利用和治理为核心,促进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而利用和治理的核心为梯级开发。师:流域梯级开发的措施有哪些呢?起到了什么效果? 生:修建大坝,防洪、航运、发电,师:回答的非常好,但还有提高水质、发展旅游业、土地利用。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和PPT,了解流域开发的具体情况。

师:经过不断的治理与实施,具体的效果又如何呢?

生:通过综合开发和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背景以及早期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对流域进行开发治理,分析梯级开发的具体措施

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早期开发中的问题以及最后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收获颇丰。

对今天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

八:板书

一、地形 气候 水文 矿产

二、早期开发中的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发展旅游业、土地利用。

第二篇: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河流的综合开发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要面对的课题,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堪称成功典范。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3)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另外,教材增加了阅读材料:墨累―达令河流域和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使学生对流域的综合开发有了进一步理解。由于我校地处陕南汉水流域,加上汉水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十分相似,田纳西河的成功开发对汉水流域的整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教材介绍田纳西河的同时,可加入汉水流域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归纳出二者的异同。

二、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汉水流域的相关材料”、图片、归纳小结、思考练习等。

2.采取比较法:通过田纳西河和汉水两大流域的比较,归纳二者之间的异同?

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前对田纳西河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地图和材料阅读,分析归纳出流域的自然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和汉水流域早期开发中的不利影响及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加强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学会读图表、读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地图与材料的能力,归纳提炼出相关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

(2)培养学生关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树立科学开发家乡流域的雄心壮志。

4.重点。

(1)流域的自然背景。

(2)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开发措施。

5.难点。

田纳西河的气候特征成因。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投影展示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流域和这些流域的自然景观图片。

【思考提问】从景观图片中看到四大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略)

【过渡】由于人口的猛增,导致四大文明发祥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许多地区变成了荒漠。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注重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流域,其中田纳西河堪称“世界典范”。

【板书】田纳西河。

【投影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1.让学生指出田纳西河所在位置及流向。

2.结合示意图和材料,对田纳西河的自然背景进行“自主学习”。

(1)气候类型及特征:?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

(2)地形特征:?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

(3)水文、水系特征:?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4)植被、矿产特征:?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以上自然特征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①多山地丘陵有利:落差大,水能丰富,不利:交通不便。

②降水丰富,但冬春多,夏秋少有利:水源充足,不利:夏季易发生旱灾。

③水系发达有利:水力资源丰富,不利:水运不便,有洪涝灾害。

④矿产丰富,植被茂盛有利:资源充足,不利: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

【投影展示】我国汉水流域分布图及相关材料,让学生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

(1)相同点:气候类型;流经地形;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及矿产。

(2)不同点:流向;降水的季节分配;支流级别;矿产种类。

【投影展示】田纳西河早期和后期不同时间的景观图片,进行问题思考。

(1)田纳西河后期开发形成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口激增,对资源掠夺式的开发。)

(2)田纳西河后期开发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③环境污染,形成酸雨。

【投影展示】我国汉水流域分布图,让学生讨论中上游和中下游近在几十年中,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学生讨论】(略)

【老师归纳总结】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中下游:围湖造田。

【布置课后预习作业】针对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我国开发汉水流域有何借鉴意义?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展示上节课“板书”,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基本内容。

【检查预习作业】抽查部分学生作业预习情况。

(学生讨论略)

【老师引导归纳】田纳西河整治措施:

(1)时间:1933年

(2)背景:罗斯福新政

(3)具体措施:

①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统一开发和管理;

②以“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③修建了35座防洪水库和大小水坝,改善了水运条件;

④利用水电、火电和核电,发展低耗能工业,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⑤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水质;

⑥发展旅游业;

⑦做好土地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

【思考提问】你认为对汉水流域的开发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略)

【老师引导】归纳:

(1)加强统一管理:进行梯级开发,改善航运条件,建立防洪、发电、灌溉及水利设施系统。

(2)加强土地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汉水流域生态环保带。

(3)发展以汽车、农副产品、食品、化工、纺织等为主的制造业。

(4)保护水质,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

(5)发展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业。

(6)发展“现代农业”。

【问题探究】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

【投影展示】材料一: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

【学生回答】(略)

【作业】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以后对下游有何影响?

第三篇: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该流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过程和卓有成效可供借鉴的经验。

4、学会通过案例分析,评价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和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差异的分析,学会以辨证河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

2、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关注我国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河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2、通过学生整理和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资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大多出现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既使是今天,河流两岸依然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区域。沿河而居,享受着河流带来的 1 优越自然条件的同时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都面临着频繁的洪涝灾害的威胁。那么,让我们先去看看田纳西河的情况。

一、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一)分析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学生活动1:将全班分成4组,给出美国地形图,资源分布图

探究:(1)、根据课文的相关知识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地形和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

(2)、分析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深入小组,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程,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和鼓励。最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得出师生一致的结论。教师总结,并屏幕展示结论

(1)位置: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

(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降水量不稳定;

(3)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中游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排水不畅、洪水泛滥;(4)自然资源丰富:水能、煤、石油、金属矿;

(5)人口激增再加上掠夺式开发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经济贫困落后、许多地方没有电力、交通航运条件差。

过渡:早期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仅限于航运,但该地区仍然是美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那么同学们考虑考虑该如何科学地开发与治理田纳西河?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措施

学生活动2:分成的4组学生分别扮演水利开发商、当地农民、工业企业代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人员(简称TVA特派员),参考课文P48——P49页的相关内容探究: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可行性方案。

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或提供相关的资料作好课堂上的讨论准备。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活动。问题设计如下: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能获得哪些效益?

2、大坝除了防洪还有什么作用?与此相关的经济部门有哪些?

3、从长远看,田纳西河流域的工业类型该作如何调整?

4、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资源丰富,既有坡地,又有平原、水域,你认为开发利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总结田纳西地区是如何全面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

6、田纳西地区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的?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与辩论,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最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的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经过全班的辩论得出师生一致的结论。

教师总结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并屏幕展示:

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治理流域的核心:①实行梯级开发、修建大坝;②疏通河道;③兼顾航运;④扩大就业机会。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

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2、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如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梯级开发——发电——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电力能源基地

3、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1)种植业: A、坡地:果树、蔬菜B、平原:玉米、棉花、大豆等。C、发电厂附近: 3 利用电厂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2)林业:(覆盖率>85%)具有生态效益(平衡生态、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就业、稳定农业生产)(3)渔业(4)畜牧业

4、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发展。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优势条件,发展旅游业(如公园、水上旅游、钓鱼场、避暑别墅等)。

过渡:田纳西河的治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对我国的河流治理与开发有何借鉴呢?

二、黄河流域的科学治理与开发

我国的黄河干流上已建有龙羊峡、青铜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多座水库,实现了黄河中上游的梯级开发,但电力资源仍不能满足需求,水电开发持续“高温”,并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中游水量不足,黄河及其支流水质污染严重等现象。

学生活动3:

1、根据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与过程,借鉴其治理和开发的经验,探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2、归纳田纳西河治理和开发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3、总结研究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

教师给出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流域人口增长和农作物分布等的资料 在探究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最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的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经过全班的辩论得出师生一致认可的合理结论。

教师总结,并屏幕展示:

1、由于黄河的复杂性,单一的治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1)在中游大力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4(2)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

(3)中上游适度开发水电和火电,发展高耗能工业,如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并提高电的利用率。(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和适度开发水电意识。(5)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减少用水量。(6)科学种田,提高灌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处理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启示:

(1)提高我国水电开发和利用的程度。

(2)流域开发要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3)因地制宜,河流的不同区域开发和保护的重点不同。(4)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研究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分析流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位置、气候、地形和资源等,和人文条件,如人口、经济基础等。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流域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根据其有利条件探寻流域的发展方向,根据其制约因素探究流域的综合治理对策。

课堂总结:流域的开发治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体治理措施应该因地而异,注重综合开发利用。

【板书设计】

一、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一)分析治理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位置、气候、地形、资源 人文条件:人口、经济基础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措施

二、黄河流域的科学治理与开发

【作业设计】:练习册中的同步练习

【参考资料】:

1、朱翔等:《地理必修Ⅲ教师教学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13页。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组根据所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的判断,从而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问题和不足:作为老师的我的方面:

一、对学生的回答如何正确评价,既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又能对下一轮的思考起到鼓励激发作用,同时在坐的同学也能受到感染。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正在学习思考中。

二、上课时如果能带着感情去上,语音语调充满激情,那会收获很多,不论是学生还是自己。

三、虽然是高一的新课,但是如果能多一点方法学法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第四篇:中国河流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中国地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黄河”教学设计

竹溪县蒋家堰中心学校 段家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学生了解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基本情况;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基本特征;黄河“地上河”的成因;怎样治理黄河;黄河的水能资源开发;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归纳黄河“地上河”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黄河水系图》,寻找黄河的河源和入海口,上中游的划分地点,以及重要支流,让学生掌握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对黄河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源泉——黄河的崇敬;对黄河和“利”与“害”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如何治理“黄河”。

三、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与黄河水害的关系。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用具

《黄河水系》图一幅,《壶口瀑布》、《小浪底水利工程》投影一幅,《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磁带。

五、教学方法

讲述与引导讨论、读图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人类的文明史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因此择水而居便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的祖先正是在河流沿岸流域开始书写人类的文明史。下面请同学们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各自的发源地。(答略)

好,刚才我们都说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滔滔黄河。

滔滔黄河

一、黄河的地理情况(板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她无私的奉献一切而又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今天怎样正确的评价黄河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黄河的地理情况。

教师挂出《黄河水系》图,学生在地图获取下列信息:黄河的河源,流经省区市和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的地点,主要支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

著名的青藏高原雪山边绵,像一座巨大的水塔而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黄河和长江一样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不过长江源于唐古拉山,而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它们仅是一山之隔,可算是同祖同宗。其长度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经过九折十八湾的艰难跋涉,最终在山东注入渤海。

提问讨论:前面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这里我们能不能说黄河就是我们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引导学生从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等水文特征进行讨论分析)经过大家讨论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黄河长度虽长,流域面积也仅次于长江,但流量还不及珠江,故黄河只能称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教师根据学生在图上获取的信息,归纳出: ①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巴颜喀拉山、渤海)

②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③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板书)

2、黄河流经的省区(板书)

3、上、中、下游的划分(板书)

过渡

了解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后,我们来听一段钢琴协奏由(教师播放)。

学生沉浸在悲壮、激昂的调子中,教师提问:听了这段音乐后,黄河在你心目中有何整体印象(有学生答:黄河的咆哮;黄河的蜿蜒曲折;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么黄河上中下游各段具体特征如何?

二、上、中、下游各段具体特征

学生阅读“黄河上游的峡谷”,随后教师归纳出上游特征:

1、上游:河水清浅稳定(板书)

黄河在冲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如银川平原、河套平原。

看图提问:

①黄河在哪一河段有较多支流?这对黄河含沙量起到怎样的影响。(答略)

②在图中找到泾河和渭河,并讨论“泾渭分明”这句成语说明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先解释成语的来源,然后引导学生作答,最后进行总结:森林是地球表面的绿色“地毯”,它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事实证明:无林带坡地土壤仅吸收56%的地表水,当有10米宽林带时,有84%的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当林带宽达80米时,地表水全部转化为地下水。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地表径流,达到保持水土的作风)。

2、中游:接纳泾渭、泥沙大增(板书)

中游段水位落差大,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教师投影出壶口瀑布)和三门峡,学生看图,教师提问。

黄河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华北平原)

3、下游:河床宽、水流慢、泥沙淤集,形成“地上河”(板书)。学生思考: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哪里?(中游黄土高原)提问:(1)黄河下游河段为什么会经常出现洪水泛滥?(在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一旦决口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三、地上河的成因

古代的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现在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这般模样,而是有较多的森林,有较茂密的草地。后来,随着人类日益发达的经济活动,对土地的开垦、对森林的砍伐,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加上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遇到暴雨,大量的泥沙汇入黄河,进入下游河道,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在河床之上,久而久之,河床垫高,便形成了今日的地上河。请同学们看地上河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小黑板画出,图略)。

俗话说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指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历史上,黄河曾多次迁徙改道,它北袭夺海河水,南袭夺淮河水,从 而造就了广阔的华北平原,使黄河沿岸的地形、地貌也随着黄河不断的决口改道而改变,如《水浒传》中著名的梁山泊已失去往日烟波浩淼的自然景观,如今已是烟囱林立,,四处原野。同时,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整治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使昔日黄泛区变成花果园。然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因为黄河为害的根源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是根治黄河。

四、根治黄河(板书)

治理黄河,要讲究方法和途径,传说禹的父亲鲧采取筑路坝拦水“堵”的方法,虽有成效,但无法根治,治理了9年,也未能治理洪水,而禹是采取疏导的办法终于制服了洪水。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根治黄河?首先让我们来给黄河“把脉”,然后根据黄河“病理”的临床表现,找出病根,再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这一内容以比赛的形式来完成,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做到药到病除)

“诊治”黄河(板书)

1、临床症状:下游地上河决口改道

2、病因: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3、病根:中游黄土高原水土大量流失

4、处理药方: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如造林种草皮、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

5、辅助“治疗”:在上游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学生讨论,教师提问题:黄河为什么会断流?如何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

黄河上、中游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却很大,流域内有很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以上。然而导致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近十几年来,随着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时有发生,水土资源都严重超过了自身的承载力,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原本并不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变得更为短缺。

黄河的断流使我们想到恩格斯的忠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所以我们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从1972年以来,山东省就因断流而造成350万亿元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

解决黄河的断流问题,一是要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喷灌、滴灌技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二是可以引长江上游支流的水入黄河,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使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是全民 族的责任,它关系到我们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今声势浩大的西部大开发也必须遵守这一自然原则。

同学们,黄河给我们所带来的伤痛是沉重的,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使生病的“母亲”重新站起来,再现汉唐时代的历史辉煌,使之成为我国一个光彩夺目的地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课后思考题:

随着黄河流域的整治工作不断地深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五篇:河流 教学设计

《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 赵 红

学习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河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 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明晰概念

【教师】我们来画一幅示意图,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学生】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

【教师】对,描述的非常准确。

【教师】出示河流景观图,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析成因

【教师】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

【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

【教师】分析得很好。我国的河流不只向东流,而是流向多个方向,亚洲中部这一块高起来的“世界屋脊”,是亚洲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因为这个原因,把青藏高原称为是“亚洲的水塔”。

读图归纳

【教师】明白了内、外流河的基本概念,那我们再来看看内、外流河分布情况怎样?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学生】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教师】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再进一步对比内、外流区的面积和水量。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教师】对,是降水。仔细读图,你会发现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某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学生】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教师】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拓展思考

【教师】你能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东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气候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我国西北内流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什么?来我们边画示意图边分析。

【学生】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东部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天然降水。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感知理解

【教师】能分析这么深入的问题,真的用心啊。到此,我们对于河流有了一定的认识,分析河流可以从河流长短、河流位置、河流源头、流向、沿途流经哪些地区、注入什么海洋等方面来分析。河流具有较长较复杂的流程,一般划分上、中、下游三个河段,我们也可以对每段河流分别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河流的开发利用。如通过读两则新闻,发现这反映的是哪个水文特征?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学生】结冰情况。„„

【教师】补充,有的河流结冰,结冰期有长有短,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河流终年不冻,从发展航运来说,四季皆可通航。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我们就进一步研究河流的水位特征,还有什么?还有汛期,读图观察了解汛期,河流在汛期和枯水期时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影响河流在汛期容易泛滥成灾,在枯水期,水量减少,人们生活用水能以满足,轮船不能正常航行。„„

【教师】喜欢河流的同学们,经常在河边玩耍小住的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水文特征?

【学生】河流有时清澈,有时浑浊。有的河流水量大,有的河流水量小,同一条河流有时水量大,有时水量小。

【教师】说得好!一般我们研究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温故知新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以前提到过的,结冰期。河流有无结冰期是以哪条线为界?主要影响结冰期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有冰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无冰期。

【教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不能只从感性入手,辅以更科学的方法,我们能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

接下来,我们更专业地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注意这四条河的分布情况。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编号。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这幅图是什么图?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能用来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样分析?

【学生】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

读图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黄河、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现枯水期,有结冰现象,甚至断流。)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汛期较长。)

归纳总结: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师】承转: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运河,从古至今,它们为我国的航运、灌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学生】按照提纲自学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分析归纳了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了解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由《再说长江》剪辑的《长江之歌》

【教师】导语,每每听到这首深情的赞歌,我的心都如同长江水一样汹涌澎湃,源远流长,长江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时至今日,长江依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长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第一篇章:万里行长江

长江行程万里,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景观图,行走长江,做一次考察旅行,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明确长江的概况。

1.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2.结合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

【学生】略

【教师】小结,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长江干流的形状图(V+W)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一。

【教师】投影“我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比较表”,提问,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请学生结合投影资料说明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学生】阅读资料,长江在这三个方面是全国之最,长度最长6300千米,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教师】长江流量为什么是全国第一?

【学生】探究长江所流经的地区是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大。

第二篇章:科学探开发

【教师】承转: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它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被誉为“黄金水道”。那么长江哪河段的水能最为丰富呢?哪些河段适合开发航运?长江的开发需要我们按长江不同河段进行科学考察,合理开发。

【教师】根据各河段景观和水文特征,判断是哪一河段?

补充各河段景观资料。

【教师】承转: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各具特点,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还需借助“长江干流剖面图”。教师边动态绘制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

1.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

2.从源头到入海口,长江的总落差是多少?各河段的落差是多少?(总长6621米,上游落差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3.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结合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分析。(因为长江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流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势的影响。)

4.结合河段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哪个河段,航运价值更大?

【教师】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比例?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比例?引导读图。

【学生】读图回答。

【教师】目前开发建设了很多大型水电站,请学生阅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

【教师】继续读图,请同学们查找长江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的位置。

(在长江干流的形状板图上强调两个水电站位于V和W之间)

【教师】 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教师】议一议,三峡工程还有哪些主要作用?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它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教师】长江航运主要集中下游,我们读图看看我们目前的开发情况,想想长江如此巨大的运输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

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教师】小结: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可绕地球赤道2圈,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长江横贯东西,通过长江还可形成“江海联运”,沟通了沿海和内地;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

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实现“铁水联运”,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

【教师】请读一份资料,长江货运量占我国内河货运量的60%,长江货运量之大,在世界大河中不多见,“黄金水道”名副其实啊。

第二篇章:综合做治理

【教师】承转,长江有巨大的经价值,可是长江的水能仅利用了8.6%,长江通航也有一定的障碍,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和航运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对长江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更大地发挥潜能。

【教师】展示一些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的文字、图片资料,如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道蜿蜒蛇形。

【教师】呈现荆江河段的卫星照片,指导学生观察河道的特征。

【教师】讲解,因荆江河段河道蜿蜒如蛇行,多浅滩和沙洲,通航受到一定的影响。

【教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长江的关键工程,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其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和宏伟的工程规模,因而为世人瞩目。

【教师】过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河道,除了使通航受阻外,还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讲解,荆江河段水位高出两岸的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水流不畅,容易积水,造成洪灾。荆江河段是长江洪灾最严重的河段,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追问,荆江河段应如何治理,减小洪灾呢?

【学生】读图得出:裁弯取直、建分洪区、修建荆江大堤。

【教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相结合,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教师】长江各河段还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应该如何治理和保护长江?

三、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黄河景观图、黄河干流轮廓图。

导语,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不断地滋养着我们,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诸多媒体上我们又不断地看到“救救母亲河”之说。于是,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会急切地查找资料,翻阅课本?

第一篇章:探源母亲河

【教师】承转:几千年来,黄河一直孕育中华灿烂文化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对其源头进行长期的探索,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而后,人们猜测,考察,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底从何而来,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对母亲河的源流概括也了如指掌。

【教师】组织探究,引导自学,可结合“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2.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地形区?

【学生】阅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自学,回忆学长江时老师给的读图方法。小组交流整理,然后组织汇报并适当点评。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主要支流游有渭河、汾河等。

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黄河干流依次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教师】总结补充:黄河干流很明显地呈巨大的“几”字形,像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黄河干流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教师】组织学生竞答

1.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长江发源于哪列山脉?黄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点是什么?(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

2.黄河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教师】承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度仅次于长江,但是我们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读“我国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对比表”,你会发现什么?我们再来对比黄河、长江的长度和年径流量,你会有什么发现,并思考成因?

【学生】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

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多,年径流量却很悬殊,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黄河的径流量受气候影响很大,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教师】与长江比,黄河水文特征还有什么差异?

【学生】与长江比,黄河的年径流量集中在夏秋季节(7~9月),黄河的含沙量大,黄河在冬季会出现结冰现象。

第二篇章:感恩母亲河

【教师】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北部的大地上。由今天上溯百年,由百年上溯千年,由千年上溯万年直至几十万年,由古而今,黄河塑造着大地,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母亲唱着赞歌。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乐章《感恩母亲河》,感受一下母亲无私的奉献。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认识,畅所欲言地举例说明黄河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问题:灌溉、发电等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适当根据学生反馈情况予以补充,主要体现灌溉、发电、旅游、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等方面。

【教师】出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图

讲解: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人们就引黄河水灌溉。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我们知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降水都不足。是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在干旱的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教师】出示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中国地形图

讲解:黄河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与长江一样,都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向东流去的过程中,总落差达到了4000多米,形成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提问:两幅图结合来看,对黄河水能开发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哪里?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地处我国阶梯之间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学生】开发最密集的地区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教师】通过读图,我们知道黄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黄河上还没有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进行了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

【学生】读图找出主要的水电站有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教师】出示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图片,这些水电站的建立,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水能。

【教师】讲解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由于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壮观的景象,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发了许多旅游项目。

【教师】出示壶口瀑布图讲解

壶口瀑布以其水势汹涌、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

来此参观游览。

【教师】小结,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第三篇章:忧患母亲河

【教师】承转:古老的黄河如母亲般哺育着她的儿女,但是历史上万古奔流的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黄河陷入危机。黄河“忧患”在它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何表现?

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资料,请同学们一一说出黄河不同河段产生的问题各是什么?

【教师】出示源头、上游地区荒漠化图片资料,提问:黄河上游地区为何会出现荒漠化问题?与哪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呢?

【学生】(投影、播放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以及上游地区草地退化植被遭到破坏的录像景观图后,得出结论:黄河上游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降水少,气候干旱),也有人为因素(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地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凌汛景观图》和文字资料。提问:黄河凌汛出现在黄河哪些河段?为什么会出现凌汛?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①上游和下游;②由于黄河干流跨的纬度比较大,南北河段地区的气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不同。凌汛的河段大多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③自然因素。

【教师】出示黄河水含沙量大的图片和数字资料。

引导学生读图2.42《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观察并思考:黄河在流经哪个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黄土高原地形特征是什么?想一想,下雨后千万条沟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学生】读图回答:①黄河中游;②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③沟壑纵横、黄土裸露、植被覆盖不好、土层疏松。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教师】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又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七八月份多暴雨,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就会一起汇入黄河。因而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

【提问】黄河还会什么危机呢?请仔细读一段历史资料。一部黄泛史便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黄河哪一个河段会容易泛滥呢?

【学生】下游多泛滥。【教师】黄河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出示“地上河”景观图和示意图。

【学生】读图观察认识下游形成“地上河”。

【教师】请读地上河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的变化》,把两幅图结合起来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形成与中游地区的问题有关吗?如果有关系,请你讲一讲它的形成过程。

(读图提示:黄河下游的泥沙大多来自于哪个河段?黄河下游进入什么地形区?可以想象一下此时黄河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有何变化?)

【学生】读图思考,指图讲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①黄河下游的泥沙约90%来自于哪个河段。②黄河流入下游,进入华北平原;③此时黄河河道会变宽,河水流速会变慢,携带的泥沙会越来越多;大量的泥沙日积月累,使黄河越“长”越高,成为“地上悬河”。

【教师】分析得很好,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越来越多,黄河安全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安全。因为泥沙越来越多,黄河下游的河床逐渐抬高,两岸就可能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造成洪水灾害。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多年黄河安澜无恙。尽管我国控制河流的能力已经十分强大,可是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约1/4淤积在河床,1/4输往深海,1/2在滨海地区填海造田。“悬河”依然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要黄河“悬”着一天,中华民族的心就悬着一天。

【教师】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近年来,黄河又出现了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

第四篇章:拯救母亲河

【教师】(承转)百病缠身的黄河需要她的儿女的加倍关爱与保卫,怎样才能根治黄河呢?

【学生】读资料,畅所欲言。

【教师】结语:我们对河流的依赖十分久远,我们对黄河以及一切哺育了我们的河流以“母亲”相称,我们对母亲河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还为时不长,如何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也还在起步阶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我们仍要继续思考: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量充沛、奔流不息?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质良好,甚至摘掉“天下第一浊河”的帽子?

──黄河能不能变得山清水秀,随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开发而成为旅游热线?

──黄河能不能变得水路畅通,成为一条运输繁忙的“黄金水道”?

──黄河能不能变得温顺依人,不再狂放不羁?

下载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河流教学设计

    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系、水文特征; 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

    中国河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河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主要湖泊:潘阳湖、青海......

    第三节 河流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河流和湖泊》一节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在把握课标,分析和处理教材时,我把本节的教学内容概括三个......

    中国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定稿)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

    中国的河流 教学设计大全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1 课时 外流区为主) 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归纳外流河、内流河分布的特点。 2. 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课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