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字句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在我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很高,加之“把”字句自身的用法十分复杂,称它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篇教学设计将通过具体语境环境设计对“把”字句的基本形式、语法功能作用进行教学与相应的练习,以使留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特点,能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教学过程:
利用动作演示的展示技巧展示语法点(在进入教室之后,把教室的门关上)在正式上课后,通过与学生们的交谈,问学生相关的问题,“刚刚老师做什么了?”让学生用汉语表达出来,并写下同学们的答案,比如“老师关上门”。这时引出“把”字句,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把门关上了。”这个句子,对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引出了“把”字句的第一个作用,语用表达的需求,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当然在这个时候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种语境情况,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把”字句的“处置”作用。同时这时也可以指出,我们说的“门”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指教室的门。接着写出“把”字句的形式:
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接着,问同学们这一句型的否定形式是怎样的,老师没有把门关上。介绍“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在“把”字前加上否定词“不”、“没”、“没有”。
在这之后,再通过动作演练的方式,做把书拿起来这样一个动作,让全班同学进行练习,写出“把”字句以及它的否定形式,对这一基础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更多的例子,说明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应该出现在“把”字前面。
接着可以使用一些教具以及一些情景模拟的形式引出“把”字句,归纳法,列出一些“把”字句的一些句子,并找出规律,掌握“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以及“把”字句中动词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归纳,对“把”字句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在一开始的句子中,“老师把门打开了。”“我把饭吃了。”并让学生可以自己造句,归纳出第一种类型:动词 + 了(着)我把地扫一扫、我把黑板擦一擦,说完这些,可以告诉学生们,“现在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一说”,得出第二类:动词重叠 第三类:动词+动量(时量)宾语 通过答问的方式,给出非“把”字句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改写,我看了两遍书,让学生进行修改“我把书看了两遍了.”
第四类:动词是动结式、动趋式。这种较难理解,可以用具体情境的方式,那一本书拿到窗台上,让学生回答,老师把书拿到窗台上。
第五类:动词+介词短语 老师把画挂在墙上、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第六类:动词 + 人称代词 把书给我
针对这些情况,并不需要把具体的格式给出来,在一开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把“字句,在反复的练习中增强一定的语感。课堂练习
在对这些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讲解就要开始进行练习,在课堂上的练习主要通过.情景练习的方式进行训练。利用学生周围的场景和环境,我先做出示范,说出三个“把”字句。“我把书扔掉了。”
“小明,能把字典借我吗?” “同学们,把你们的书翻到第9页。”
示范完后,让学生分组练习,通过这样的情景练习,学生可以体会出“把”字句的用法,同时让一个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个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和把握“把”字句。并鼓励大家能在日常交际的活动中进行“把”字句的使用。
第二篇:把字句教学设计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
——微教学设计
微课内容: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读读写写
教学背景:本次微课程教学设计是结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七里面的内容进行的。由于二年级学生初次接受“把字句
和被字句的互换”,有很多知识和方法孩子们不是很懂,为
此,设计了这么一节微课程。
教学目标: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地进行把字句和被
字句的互换。
教学重点:灵活地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教学难点: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教学方法: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讲练结合的有效方法很好
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观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您好!这个微课讲的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以往学生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中,常常弄出了一些笑话。比如:我把教室打扫干净了,改为:我被教室打扫干净了。我把香蕉吃了。改为:我被香蕉吃了。希望这个微课的讲解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二、新授
1、我们先来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组成部分(课件)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呢?对了,有把字的句子就是个把字句。
谁把什么怎么样?太阳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太阳是主动者,浅水洼里的水是被动者,蒸干是动作部分(课件)(也就是)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接下来认识一下被字句。(课件)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什么被谁怎么样?浅水洼里的水被太阳蒸干。
谁是被动者?对了,浅水洼里的水是被动者。太阳是什么?对了,太阳是主动者。蒸干还是动作部分。(课件)(也就是)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2、通过刚才的了解,那么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就是:
(课件)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师:弄清了两者之间的互换方法,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3、(课件)改改试试看
他把小鱼捧回大海里。
改为被字句就是:小鱼被他捧回大海里。
三、师:我们再来当一次小裁判,看看你的判断能力吧!
1、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改为:他被小鱼扔进大海里。
()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哪一个正确呢?对了,第二个正确。
第一个为什么错了呢?对了,他和小鱼没有换位。提醒注意的是: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一定要互换。
2、例:炎热的太阳把水蒸干了。
改为:水被太阳蒸干了。
()
水被炎热的太阳蒸干了。
()哪一个正确呢?对了,第二个正确。
第一个为什么错了呢?对了,第一个句子漏掉了“炎热的” 提醒注意的是: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3、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改为 :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
全部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那一个正确呢?对了,第二个正确。
第一个为什么错了呢?对了,词语搭配不对。
提醒注意的是: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四、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这个微课对您有所帮助。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剖析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组成,便于学生区分。归纳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并通过两个例题讲述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的方法。结合学生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揭示了三个提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第三篇:把字句教学
提要:
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时常被教科书忽略的重要内容。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外国学生之所以用不好或者不太敢用把字句,和把字句教学的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
本文讨论把字句教学中的一种练习形式,即英译汉。本文说明在对把字句介绍不系统,不详尽的情况下使用英译汉练习对学生“内化”(internalize)把字句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本文主张把字句的教学应该:
1.语义上分类分级:内容上分类,理解难易上分级 2.句法上设立“把字结构”
为句子主题,动补结构为句子述语的基本句型。把字结构提出的是一个两个事物间的engage 关系,动补结构则对这种engagement 做出交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建立在这样的语言学习理论上的:
1.人脑中普遍存在语言生成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不同参数造成不同语言。这是乔姆斯基的观点。
2.外语习得就是通过各种目标语的输入方式激活学习者头脑中被压抑了的目标语言生成机制。一旦这种机制被激活,学习者就从一个被动走向主动。一:把字句教学的问题和原因
本人在美国教汉语的过程中感觉美国学生对于汉语的把字句的掌握总是难以做到得心应手。这是因为英语中根本没有相对应的句法结构。汉语把字句的提取宾语的句法形式在英语中常常表现为非提宾的句法形式。由于非提宾的句法形式不属于偏离常规的句法形式,美国学生在英译汉中常常不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把字句。例如他们常常会把XiaoWang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而不是更为地道的“小王把书放在桌上。“
外国人学习„把‟字句最大的困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把握„把‟字句表达的语法意义;第二,不能正确地掌握„把‟字句在实现运用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限制规则。在教学中我们在„把‟字句的结构形式和所表达语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留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很少使用„把‟字句。这似乎已经成为研究者和教师的共识。”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
这些课本说明把字句教学在对外汉语中:
一,过于原则化,大家都在重复经典语法书的观点;
二,类型有限,也许是由教学大纲限定了。但是高年级课中鲜见对其他把字句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缺陷。三,英译汉练习避难就易。
我在开头说过,外国学生常常会把Xiao Wang put the book on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即使是讲过语法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即使是强制把字句的规则很清楚的情况下,虽然学生可以按照句型做对一时,也难以做到巩固长久。在英语本族语的语言机制里,没有一条规则使他们能产生这种情况下的强制把字句。刘颂浩(2003)说,虽然把字句的教学是难点,但是这个难点被夸大了。他用本族语习得的的资料说儿童2岁就出现把字句,2.5岁把字句已经巩固。但是这个资料不能说明外族成年人学习把字句一定不太困难。他还引用研究说把字句的难度跟“是…的”句型,比较句,选择问句等难度相当。比较句我不敢说,但是另外两种我在教学中感到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我们的学生到了第三学期一样又出现错误的时候。做宾语的选择问句的错误主要是语言干扰(“我不知道如果我今天下午来”)“是…的”句型跟英语的形式主语强调句型(it 句)差别很大,给学生造成相当困难。把字句比起这两种来,难度还要大一些。二.把字句教学中英译汉练习的问题 汉语的把字句的语义内容十分复杂。我们可以大体上把它们分为“基本把字句
”和“复杂把字句”(王珏提出把字句有核心把字句和扩展把字句)。基本把字句表达的是一个基本的施事--行为--受事的关系,即施事对受事实施了某种行为,导致受事出现某种新的状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示处置的把字句。关于把字句的补语,传统上都是按照语法归类。对于美国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连英语语法的概念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说汉语语法概念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语法术语不但让学生糊涂,甚至老师都有糊涂的时候。
我主张根据补语表达的内容进行语义描述,能够归为一类的尽量归为一类。分类命称尽量一目了然。这样对外国学生学习把字句有望名生义,因义成形的作用。如下分类:
1.位移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导致受事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这一类合并趋向补语和含间接宾语的的补语:把书放在桌子上,把钱送过去,把东西交给老师,把消息告诉大家
2.确认型把字句。施事把受事确定为某种身份:看作,叫作,称作,当作 3.使成型把字句。施事把受事加工成某种实体:写成,改成,做成
4.完成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成某种动作:吃了,吃完了,做好了,忘了,写了,写好了
5.致败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成某种动作, 使受事处于说话人认为不好的状态:做坏了,写错了,弄砸了,6.受事状态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成某种动作,使受事处于某种状态:写得漂漂亮亮,写得歪七扭八,气得要死,气坏了,惯得对谁都没有礼貌
7.施事状态型把字句。强调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的程度:恨得咬牙切齿,爱得死去活来,8.维持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持续的动作:把门开着,把眼睛闭着,把碗端着
9.方式型把字句。强调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的时候所运用的方式:把人往死里打,把钱往水里扔,把东西乱丢,把他往外赶,不使用“了”字。
受事经历时间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一定时间长短的动作或者实施的动作导致受事改变原定的发生时间:关了一个小时,打了半个钟头,提前三十分钟,推迟两天
10.频次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一定频次的动作:看了三遍,写了两回,11.终结型把字句。这种把字句使用双音节非重叠动词,表示终结施事,且多用于指令句和表意愿句:把。。取消,把。。解决,把。。消灭
12.指令型把字句。说话人请听话人做施事。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把…看看,检查检查,听一下,13.部分受事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受事的一部分受到动作影响:把苹果削了皮,把他打伤了一只眼睛,把纸撕去一个角,把牛奶掺了水
14.剧烈动作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剧烈的瞬间动作:把衣服一扯,把帽子一摘,把手一挥,把门一拽,把电视一关 15.无施事把字句。陈述受事所经历的行为或者经历,受事本身就是行为的主体:偏又把凤丫头病了
16.受益型把字句。受事是动作的受益者。“把”字可以换成“给”字:把壁炉生了火,把火盆里多添点炭。这类跟13类形式相同,但是语义结构不同,因为这里的动词的宾语不是把宾语的一部分。
17.因果型把字句。实施是没有主观意志的原因,导致受事体验某种经历或者产生某种动作:这个消息把他乐得合不拢嘴。这堆作业把他累得够呛。
虽然现在翻译法作为外语教学法已经过时,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外译汉这种练习方式巩固语法还是很常见的。如前所见,现行教科书中训练把字句的翻译练习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句型简单; 第二,没有把字句使用的语境。这样的练习根本起不到向学习者输入把字生成机制的作用。由于英语中没有这种句型,许多含有处置结果意义的动词中的补足语义在形式上没有外化成补语,仅仅从形式入手练习把字句型,很难使学生在翻译中会想到如何正确翻译.
第四篇: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图片故事为贴入点,学生易于接受,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背景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容。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能把一般 句式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这两种特殊的句式,并能做到这两种句式的互换,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句子转换技巧使文章增色。因此,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把”字句与“被”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五、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六、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句子王国里有两位大将军,他们都是文武双全特别厉害,但是这两位将军却是势不两立,平时只要一个出现,另一个肯定不会出现,那么这两个将军是谁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你猜猜图片上红太郎在干什么啊?嗯一猜你们就已经看出来啦,红太郎在打灰太狼。(图片下面出示字幕)。
(二)相机提问:
这个句子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提示: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
我们还可以说成:什么被谁递给了谁?
灰太狼被红太郎打了。(下面字幕出示)
(三)分析句子成分:
1.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这是一个把字句,那么我们可以说成谁把什么怎么了?
2.分析句子成分:红太郎(主动者)、灰太狼(被动者)、打(动作部分)。
3.灰太狼被红太郎打了。这是一个把字句,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什么被谁怎么了? 4.分析句子成分:
(四)引导学生通过句子对比初步找规律:
1.咱们的语言文字可真奇妙啊!你看两个句子前后变了一个字,又重新调整几个词语的顺序,却还是能表达相同的意思。这就是“把”字句变“被”字句产生的奇妙的效果。“把”字句变“被”字句你学会了吗? 2.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字句变被字句的规律:
将把字句中的主动者与被动者调换位置,把字变被子就将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五)扩展练习:
1.看图片乐乐吃香蕉:乐乐把香蕉吃完了。
改成被字句:香蕉被乐乐吃完了。2.出示苗苗读书的照片:苗苗把书看完了。
改成被字句:书被苗苗看完了。
(六)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把和被两位将军,希望大家可以多认识几位这样的将军,那我们就可以在句子王国里尽情遨游了!
八、教学亮点
本次微课我的设计亮点主要有:在该微课设计中我从儿童心理角度出发,创设适合中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先用一张简单漂亮的图片引起大家的注意,再用连环提问,解答的方式,一步一步将大家引导到句型转换上,看似问题较多,但是却不会给大家造成思考方面的学习负担。既让大家在模拟的情境中自觉的跟我互动,又让人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九、教学总结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这节微课内容新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更易于掌握。
第五篇:把字句和被字句教学
主动句——“把”字句
1.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其他成分
2.意义:强调动作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以及结果 3.注意:
①如果有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这些词一般放在“把”的前面。
如:我想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他没把照相机带来。你别把衣服弄脏了。我昨天刚把书借给同学了。
②如果句中谓语有宾语,则“都、全、一齐、统统”等表示全部范围的副词应放在“把”的后面、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只、仅仅、单、光”等表示排他范围的副词,则应放在“把”的后面。如:他把那些书全买下来了。
你把钱都花完了吗? 我只把冰箱擦了。4.常见形式: ① 动词带补语:
主语+把+宾语+动词+补语(结果/趋向/时量/动量)如:你把计划订好了吗?
你把我要得那本书带来了吗? 我把妈妈的信又看了一遍。② 动词带宾语:
⑴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上/给...+宾语2 如: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把酒送到客人面前。他把朋友送上了火车。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⑵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为/作...+宾语2 常见形式:把...当作/看作/当成/看成/比作 如: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请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
③ 动词重叠:
“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前后不带别的词语时,它本身往往要重叠一下。即:主语+把+宾语+动词重叠 如:咱们把教室打扫打扫。
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我把学过的生词又看了看。
④ 动词带了/着
这时候“了/着”表示动词的结果。
主语+把+宾语+动词+了/着
如:天阴了,你把雨伞带着吧。
他把钱包丢了。5.关于“把”后面的名词:
把后面的名词所指的事物必须是确定的。名词前面常带限制性的词。如:
请把那本书拿过来。(是确定的某本书,而不能说“把有得书拿过来”)。他把两本书都看完了。(一定是前边已经说过的那两本书)6.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① 不及物动词。即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如:旅行、合作等。② 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如:是、有、像、在等。
③ 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动作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知道、认识、同意、觉得、希望、要求、看见等。
④ 表示趋向的动词如:上、下、进、出、回、过、起、到等。⑤ 某一事物原来不存在,后通过某种动作产生出来。这种情况不能用把字句。
如:她把女孩儿生了(ⅹ)
她生了一个女孩儿(√)
注意:“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应是及物动词,并且能够支配和影响“把”的宾语。
被动句——“被”字句
1.结构:
主语+被/叫/让+宾语+(给)+动词+其他成分 被/让/叫的区别: “被”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让/叫”后面一定要有宾语,如无法或不需要说出宾语时,宾语可用“人”代替。
如:门被风吹开了。
火车票早给人定光了。我的笔让弟弟弄坏了。他的自行车叫人偷走了。2.固定结构:
被/为...所...
“被”后一定要有宾语,“所”后是双音节动词。如:同学们被他乐于助人的精神所感动。
“安乐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3.“被”字句和“把”字句的比较 相同点:
① 句子里的动词一般必须是及物动词。
② 位于动词前后的词语都有逻辑联系,一般是支配关系;后边带补语、宾语、着、了,前边带状语,全句的状语一定在“被/把”的前边,谓语动词的状语在动词前。如:我们已经把这本书全部学完了。③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只能放在“把/被”的前面。如:你能把窗户打开吗?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不同点:
① “被”字句可以省略宾语,直接放在动词前;“把”字句不可以。② “把”字可以用在祈使句中;被字句不可以。
③ “把”表示处置,宾语是被动者;“被”主要表示遭受,宾语是主动者。④ 此外,“被”一般表示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情。现在虽然有时也不这样限制,但是传统用法的影响还在;“把”没有这个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