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1)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2)我国的就业形势(3)就业的意义
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三)课堂总结、点评
(四)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a.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3)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
第二篇:《新时代劳动者》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单元研究的核心是生产,第五课第一框内容已经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生产的主体——企业,本框继续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生产的主体——劳动者,这是对上一框题在内容上的延伸和补充,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这又为下一课介绍《投资理财的选择》做好了铺垫,因此本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就业问题、维护劳动合法权益又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框具有很强时代性。二.学情分析
1.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学习了货币、价格、消费、生产等基础知识,已经初步具备运用经济学观点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为本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在能力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3.就业问题和维权问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较感兴趣,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整合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就业的意义;理解正确就业择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针对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的能力;在法治国家,主张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劳动平等、劳动光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具有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教学难点: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与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长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童年记忆里的长沙和现在的长沙很定就有很大不同。那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长沙这30多年来的变化,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播放视频。
教师:是谁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为长沙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呢?在座的各位同学将来也要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继续推动长沙的发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1页,带着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预习一下今天的内容。[讲授新课] 一. 劳动和劳动者
教师:假设我们学校现在准备为同学们新建一座教学楼,同学们想一下我们需要哪些工作人员的参与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有一个工程师设计出图纸,然后再由建筑工人来添砖加瓦才能盖起高楼呢。在新建教学楼的过程中,工程师进行了脑力支出,建筑工人进行了体力支出,他们共同创造出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样的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学校请来的这些人不进行劳动,我们的新教学楼还建不起来,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人类都不进行劳动的话,我们的社会就会停止发展,人类文明也会止步,所以说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说到劳动,自然就离不开劳动者,我们知道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要想发展,就需要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者是最具有主动性的因素,也是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因此我们说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的分工各有不同,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不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们尊重。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不尊重劳动者的现象出现呢? 学生回答。
教师:前一段时间在浙江杭州某位环卫大姐因劝说一女子不应随地吐东西,挨了三巴掌三脚(图)。除了环卫工人,还有很多人瞧不起农民工,嫌他们没文化、衣服脏、形象差(图)。其实,环卫工人和农民工更值得我们尊重,他们的工作那么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做出奉献。我们要尊重、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光荣属于所有劳动者。二.就业
教师:我们说劳动光荣,要进行光荣的劳动,我们必须通过就业这条途径。可如今找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吴业同学的漫漫就业之路。
(一)求职篇
吴业是长沙某大学旅游管理系的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在长沙某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6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吴业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探究一:人为什么要就业?请你帮吴业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回答。(教师副板书)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们的答案。从个人角度来看,(1)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2)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例: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育人,如果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那教师就会感觉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认为实现了自我价值。)
温总理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从社会角度来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举例:如果想要生产一本书,首先要有劳动者,还要有设备、技术、原料等生产资料,就业的意义就在于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给予劳动者施展才能的机会。)
教师:由此,我们看出就业非常重要,它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聘篇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担心过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呢?你们的父母有没有说过“你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呀?” 其实,父母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同学们来看一下如今的就业形势(放映图片),同学们感觉如今的就业形势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目前的就业形势的确很严峻,吴业一走进招聘会看到那么多等待就业的人,也感到压力山大。一家旅游公司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吴业的注意力,看完之后他又犯难了:
导游部经理最合适,可是只招1人,前来应聘的有40多个人!财务部会计?我可没有那样的专业背景。
票务部售票员?天天订票卖票有什么意思?
旅游车队司机?我堂堂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干这种粗活儿?!业观念不正确)
教师总结:①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
②就是从劳动者素质来讲,表现在劳动力的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目前我国的服务业蓬勃发展,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部分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满足我们消费者的要求,这就是劳动者的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出现矛盾的现象。
③劳动者就业观念滞后。现在不少人还存在职业歧视,脏活累活技术活不愿意做,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眼高手低,所以造成了找不到工作的情况。④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出现“有活儿没人做、有人没活儿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不匹配,有能力从事某一工作的劳动者不知道这一空缺岗位的存在,而了解这一就业信息的人又没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就出现了“有活儿没人做、有人没活儿做”的现象。教师:吴业在朋友圈里吐槽工作难找,引来他的同学们的围观。
小李:“我爸是医生,他想让我子承父业,也做一个医生。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从小到大都是听父母的。”
阿强:“现在找个工作竞争都这么激烈,我成绩不好,也没什么技能,对找工作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估计以后只能在家里‘啃老’了……”
张伟:“昨天我也参加了一场招聘会,发现只有清洁工、保安这种工作很少有人去应聘,不过我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工作,又脏又累,多不体面。”
丽丽:“我只想去政府机关上班,对别的就业方式都不感兴趣,所以现在也没有找到工作呢……”
思考:如果你是他们班上的辅导员老师,看到了他们在朋友圈里的评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教师:我们应该告诉小李树立自主择业观,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条件去选择职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工作上面,如果我们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我们就很难在工作岗位上感到快乐,也很难在这一领域取得成果。因此,同学们不论是高考报志愿还是以后选择职业的时候,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也要适当的听从父母的意见。对于阿强,我们应该建议他树立竞争就业观。虽然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
思考:吴业工作难找的原因有哪些?(找工作的人多;素质不适应社会需求;就很激烈,但是也不能丧失斗志,放弃找工作,难到还能靠父母一辈子吗?所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才是找到工作的关键法宝,有实力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重用,这就启示我们要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对于张伟,我们要告诉他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须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如果一个企业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没有车间工人没有运输工人,这个企业还能运转吗?就如同我们生活的城市——星城长沙,如果没有农民工兄弟们为城市建设的辛苦劳动,我们还能享受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吗?因此我们说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我们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为贡献。
最后,我们还要告诉丽丽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正确看待就业方式。到政府机关工作仅仅是一种就业方式,除此之外,丽丽还可以选择到村镇任职、去私企锻炼自己,或者是自主创业。只要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各种就业渠道、各种就业方式都是可取的。多选择一种就业渠道就等于多一个就业的机会。
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树立争取的就业择业观的确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在促进就业这一问题上,政府和企业又能做什么呢?(就业政策 劳动者培训)
教师总结: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政府主要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哪里有更多空缺的就业岗位就引导劳动者去哪里就业,哪里的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就在哪方面做出改进。③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又有利于企业储备人才,更好地经营发展。(补充)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教师:同学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要考虑什么问题呢?
(三)入职篇
吴业改变了错误的就业观,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下,成功被一家旅行社聘用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吴业已经很久未休过探亲假,这次他向单位提出休假回老家探望生病的母亲,单位却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请假;吴业每天向游客解说景区的风土人情,长期下来患了咽炎,吴业希望公司可以给他配备扩音器,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公司拒绝;单位只给部分老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吴业等新职员不在其中。
探究四:吴业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教师提问:吴业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学生回答。(③休息休假的权利 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教师总结:除此之外,我国劳动者还享有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法律为什么一定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呢? 学生思考。
教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就业岗位上权利受到了侵害,法律不保护你,政府不帮助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不是感觉很无助,很不公平?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主义的本质要求就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还可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总是担心自己的工资发不出来,担心自己的劳动安全,那么劳动效率肯定很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只有维护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才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是有法律依据的。那么当我们遇到像吴业这样的情况时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吴业的同事赵六的做法。
(四)维权篇
吴业等人的要求被单位领导拒绝后,吴业选择忍气吞声,同事赵六怒发冲冠,生气的说要给领导点儿颜色看看,于是,他找了几个社会不良青年,把某领导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不过,他也因此被公安局拘留。教师:同学们觉得吴业和赵六的这种做法合理吗? 学生:不合理。
教师:吴业忍气吞声会助长单位侵犯劳动者权利的气焰;用赵六这种以暴制暴方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害到自己。那么,吴业和同事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请同学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学生回答。教师:首先,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意气用事,而应该先同用人单位协商,摆事实,讲道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得到实惠。如果协商无效,劳动者还可以通过投诉、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权。
同时我们要知道,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互为前提,劳动者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就要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比如说,你去一家公司工作,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也就是一周四十小时。但如果你经常迟到早退,一周下来工作的时间还不到20小时,你感觉公司还会给你全额发工资吗?所以说想要更好的维护我们作为劳动者的权利就必须先履行我们的劳动义务。
此外,为了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要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劳动者维权的主要法律依据。这就像如果我们要把欠钱不还的人告上法庭,我们就必须向法庭提供欠条等凭证。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就如同“欠条”一样,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教师:那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又该怎样帮助劳动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呢?从国家来讲:制度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劳动环境。从企业来讲:增强法律意识,严格守法,严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上就是我们从劳动者、国家、企业这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本课的难点,请同学们重点把握。[结束新课]
本节课组要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与劳动者,二是就业的部分,这里重点把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问题,第三部分是维权,重点把握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新时代劳动者
新时代的劳动者经济生活教案
钟林平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1-11-16 22:28:39)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实习精粹(x科)新时代的劳动者经济生活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主题如何理财,主体就是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劳动者的就业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作为未来建设者中学生的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的一大症结,如何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二、、课标要求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四、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学习品质、学习意志比较低,对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感兴趣,所以,根据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和依法维权的典型案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从辩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到大学生罗福欢擦鞋行行出状元的典型视频案例带给中学生的启示,再提到许多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打工被侵权后如何维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五、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六、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七、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显示招聘会的几张照片)大学校园招聘会的情境:招聘会现场人头涌动,著名的招聘单位的摊位前,排出了几列10多米长的队列,为投一份简历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教师活动:如果是你到这次招聘会现场去求职投表,你会怎么选择招聘单位呢?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职业选择与择业的考虑,不过我们看照片上的这种情况,个个都想挤进著名单位,这种就业观念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怎样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作为一个未来的劳动者,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如何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
(多媒体课件显示“如何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进入新课
二、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
情景1:想一想: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来源于什么?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劳动的意义)?(2)应该怎样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学生活动:
教师点评:
1、劳动的含义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尊重劳动的原因、意义:
第一,对于个人而言,劳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具体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
第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我国劳动者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
第三,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人类生产出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了文明,促进人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所以,光荣属于劳动者。因此(1)个人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2)国家要形成自觉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时代新风。
情景2:小张是09届浙江某大学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大四即将毕业的他,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找工作。
大四上学期末,在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7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小张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来帮助小张解决心中的疑惑:人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学生:
2、就业的意义 ①社会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就业是严峻的压力,换个视角看问题,也说明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能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意义)。同时,就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的巩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政治意义)。
因此说,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②对于劳动者的意义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情景2:小张刚进会展中心大门,此时才8点钟,可是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几乎所有展台都被挤的水泄不通,此时此刻,看到这架势,小张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师活动:材料表明我国的就业形势的状况怎么样? 学生回答:就业形势严峻 教师活动:
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指出,2009―2010年,我国将新增1800万城镇就业人口,转移1800万农业劳动人口,2010年全国就业目标日前明确出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有望超过1100万。
教师活动:阅读材料一,请大家能感悟一下造成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学生活动: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情景3:小张投了几份简历都不成功,正在忿忿不平的时候,突然碰到了来自青海的校友小王,“别抱怨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家乡是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连人才市场都没有,更别说举行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了,就算知道了哪个企业招人,都不知道上哪递简历去„„” 请结合材料,找出造成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就业信息还不够畅通(存在区域差异)农村就业信息极不通畅。
情景4:和小王道别后,小张继续寻找工作,突然间,他发现有个别展台前非常冷清,原来是某汽车品牌4S店正在招人,招聘方很着急,“我们急需高级销售、高级汽修等员工,这样的人才太少了,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岗位,工资高、待遇好,但能胜任的人才寥寥无几”。小张这才明白,原来,不一定是有人没活干,原来还有很多活没人有能力干。(民工荒)(1)为什么有些高薪的职业找不到合适人选?(2)为什么维修工等这样的职业缺乏合适人选呢?
教师提示:劳动力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我国就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我国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点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就业形势严重的原因分别是:
1、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2、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情景5:看着4S店的招聘海报,小张不禁想“哼,哪有大学毕业生放下身段去做维修工人的,这样的工作,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的。”
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温家宝
小张的想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点评: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偏狭隘。(没有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教师提问: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做好怎样的就业准备呢?(怎么解决就业问题?)
教师点拨: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岗位不匹配——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充分的就业准备,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就业观念不正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见后)情景4:逛着逛着小张突然发现许多人在议论:
新时代的劳动者经济生活教案
提问:针对上述不同的观点,我们个人应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上述观点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A.“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地干一辈子就行”的观点考虑工作的稳定性是合理的,有利于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提高专业能力,但缺乏创新精神,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B.“就业最好要专业对口,寻找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但在当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C.“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的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有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劳动者更要靠自己提高自己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自主创业,实现多种形式就业。
D“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误区在:认为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分工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地位(国家主人)是平等的,都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尊重
通过上面的分析,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坚持自主择业观,反对等靠要。(2)坚持竞争就业观,反对铁饭碗。
(3)坚持职业平等观,反对面子观。(不同行业地位平等,都有贡献)
(4)坚持多种方式就业观,反对一味要求专业对口。教师过渡:有人认为,解决就有问题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发展。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原因 国家的对策 企业的责任
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岗位偏少
根本: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改善就业结构。
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就业信息不畅通,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区域性)
完善就业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缩小城乡间、东部西部之间的差距
提供就业信息,加强职业培训机会
教师总结:那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劳动者个人如果能不断努力,就业观念与技能与时俱进,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能得到解决。而劳动者走上了就业岗位后,会跟他的就业单位和有关单位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时有劳动纠纷发生,这些纠纷要么是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要么是劳动者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那么,为了避免发生更多劳动纠纷的,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我们必须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劳动者维权的正确途径。
情景8:晚上,小张刚回家,父母焦急拉着他说,“赶紧和我们去医院,你表叔在建筑工地做工时简易工棚发生倒塌,腿被压伤了,很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众人赶到医院后发现表叔的公司没有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而公司负责人更是不愿承担的责任,在支付了住院费后就早早离去。
(1)在这起安全事件中,企业侵犯了表叔的哪项合法权益?(2)除了上诉权利,劳动者还享有哪些其他的劳动权益? 学生回答:(1)①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其他权利:
②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艾滋病携带者)③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拖欠工资)
④休息休假的权利;(无双休日)
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不培训、工伤)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不买保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维护权利的途径)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情景9:妈妈说:算了,算了,发生的已经不可能改变,但是一条腿留下了残疾,公司只支付了住院费,我们一定要威胁他们,要他们多赔点钱。
(1)如果你是小张,你赞同妈妈的观念吗?为什么? 教师点评: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有维权意识!同时,更应该有法律意识!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国家的角度:
(1)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渠道;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的角度:
(1)要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讲诚信。(2)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个人
1)要求自觉履行义务(劳动者享有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走合法维权途径。反对采用非法手段影响社会秩序或施加报复。
思考:什么是正确的维权途径?(如何维权)
教师点拨:可以通过投诉(通过电话、信访、上访等形式,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媒体提供的舆论阵地,促成争议的合理解决)、协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及时化解矛盾)、申请调解(在企业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促成争议双方达成谅解协议,从而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申请仲裁(在各级政府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按照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裁决)、向法院起诉(对促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即到人民法院“打官司”。通常按照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诉讼调解和判决)等途径]
(三)课堂小结
劳动使人伟大,就业维持生存,在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除了靠党和政府外,劳动者自己要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节课的重点就在这里,了解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是潜在的就业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就业了还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劳动者。
(四)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A. 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 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A. 自主择业观
B. 职业平等观
C. 竞争就业观
D. 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C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C.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九、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3)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第四篇:新时代的劳动者
创设互动网络环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劳动、就业的意义;
2、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3、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4、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1、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
2、通过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例的分析,明确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材内容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离不开国家的宏观政策,也离不开微观主体。而劳动者与企业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劳动者从事着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者的劳动、就业的意义、权益的维护直接与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劳动者也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这一环节与上一课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
本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包括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在第一目“劳动和就业”中,教材首先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劳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光荣,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然后教材对就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顺着这个逻辑,教材接着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问题,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尤其是重点强调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易于把握。在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承接上一目的主要内容,自然引入劳动者的权益问题。首先介绍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并且要树立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观念。而重点则是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两个角度介绍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本目文字内容简单,结构简明。
本框的重点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难点是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教材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多媒体组图:大学生招聘现场、焦急等待雇主的农民工。农民工:“给我工资,我要回家。”
师:通过以上几幅图片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哪两大问题?
(学生不难回答:就业问题和维权问题)
师:或许,你今天不是劳动者,但总有一天要迈入我国的劳动者行列。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不禁要问:“你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了解多少?”“你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了解多少?”“你对劳动者权益的知识了解多少?”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关注我国的就业形势,关注我国的就业政策,关注我们自身的就业观念,关注我们自身权益的维护„„为了明天我们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网络课堂,共同探究有关劳动者的就业与维权问题。
[板书]新时代的劳动者
(以学生以后的生活实际为线索,自然导入,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
二、明确探究课题,进行学法指导
(一)老师建议
1、牢记自己的目标,搜索有针对性的信息,切记不要被信息分散注意力。
2、要能对搜索到的信息选择、加工,要保留最关键的信息。
3、同一小组的同学要注意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4、要明确搜索资料只是手段,它代替不了思考。
5、可以用多种材料说明问题。
6、积极参与交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学法指导
1、能充分利用Inteternet中的搜索引擎搜索适合本课内容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用本网页中的友情链接的相关网站,也可参考本网页中的热点材料。
2、能对所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取舍、加工、分析,能说明某一具体问题,即要注意选题的针对性及材料与选题的关联性。
3、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优势,相互弥补,注意相互交流讨论。
4、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论坛相互发表见解,也可向老师提出有关问题的看法。
5、注意处理好网络资源与课本内容的关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6、及时关注本网页中的相关资料,做到思考、练习等相结合。
(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需要学生课前作适当材料收集准备、此环节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
(一)学习准备
1、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课前完成,一般3-4人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并确定组长)。
2、要求:每组同学必须完成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任务,能积极思考本小组的问题,并能作简要的概括。此外,要关注其他小组的学习。
3、推荐:
(1)站内资源:你可以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页中为你提供的资源。(本专题学习网页应由教师制作提供)
(2)站内相关网站链接:点击相关网站,可以省去你搜索的时间。
(3)重要搜索网站:百度搜索Http:;;www.xiexiebang.com;google搜索http:;;google.com
4、登录《新时代的劳动者》专题学习网页(教师课前制作完成),完成主页中的学前调查,并了解学习目标和各小组任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1)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第一、二组)
探究:我国就业现状及形势。关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思考:如何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这给你什么启发?
推荐搜索关键词,输入“我国就业形势”、“我国就业现状”、“我国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等。
(2)国家的就业政策(第三、四组)
探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去解决就业问题?
思考: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
推荐搜索关键词:输入“我国的就业政策”、“我国就业措施”等。
(3)个人的择业观(第五、六组)
探究:我国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怎样?我国劳动者就业观、择业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考:你认为劳动者,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劳动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
推荐搜索关键词:输入“劳动者就业观念变化”、“劳动者择业观念变化”、“大学生就业观变化”等。
(4)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第七、八组)
探究:我国有哪些热门行业、专业? 我国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我国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变化给劳动者提出了什么要求?推荐搜索关键词,输入“我国的热门行业专业”、“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等。
(5)劳动者权益的维护(第九、十组)
探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有没有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关注农民工的权益)能否找到典型事例。他们是怎样处理的?
思考: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会怎么办?
推荐搜索关键词,输入“劳动者权益侵害”、“农民工的权益”等。
(此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在网上搜集资料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师生互动、共同释疑
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成果,利用多媒体,师生互动,完成具体问题的探讨。
(此处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主要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以上问题,同时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四)在线测试
打开《新时代的劳动者》专题学习网页,进入(在线测试),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五)在线讨论
打开《新时代的劳动者》专题学习网页,点击(在线讨论),同时点击(师生BBS),进入留言簿。
探讨问题:图文显示,面对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发出感叹:“给我工资,我要回家”,部分农民工爬上塔吊讨薪。
讨论
(一)你如何看待农民工的这种维权的做法?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讨论
(二)你可以就这一框内其他你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你的看法。
讨论
(三)你也可以将你的疑问提供给我们,让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你的疑问。
(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打开《新时代的劳动者》专题学习网页,进入“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分析,并点击“学后调查”,自我评价、反思。
(七)课外拓展、学以致用
结合社会的需求、自己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设计一份就业计划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你的就业计划书:第一,你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热门行业、专业有何认识?第二,你自身有何特长,适合从事什么具体工作? 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三,从现在开始,你如何为你的就业方向作准备,作哪些准备?、!重视学生的知识与社会结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责任意识,[评析]
新课程倡导由 :知识本位,向 :以发展为本位,转变、学科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研究课、旨在通过网络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静态学习?被动学习的瓶颈、构建了学生动态学习?主动学习的新模式、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统一、所以、这一节网络课堂教学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
一、在教学理念方面、要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网络研究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在本课中创设了五个探究题目、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页和网络中的有效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在教学组织中、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了环节的设计和衔接、重视了学习过程的参与与指导、从围绕我国就业问题和维权问题的图片导入、到活动的组织、到学生的评价、都进行了明确的目的引导、同时在学生分组探讨我国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劳动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教师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指导、这既有方法的指导、也有学生观念的引领、三、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设置了五个探究题、将学生分成了十组、至少让两组探究一个共同的问题、既形成一定的竞争局面、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四、从教与学的效果来看、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知识的学习、也是遗憾之处、从课堂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能融入知识的探究过程、能力得以提高、从学生完成的在线调查来看、学生学后与学前对我国的就业形势?问题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说明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在线留言的内容来看、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效果明显、不过、对于系统规范地掌握具体知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问题、实为遗憾之处、当然、对于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尚有很多不足需要克服、在教学时间的把握?学生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等方面需要逐步改进。
资料宝库
今天,什么样的学生最“吃香”?
为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前不久对用人单位和部分校友作了一次深入调查——今天、什么样的学生最“吃香”?
这是一次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部分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型调查、调查者通过信函、电话和直接拜访的形式,与用人单位和校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经过对2341份调查表回复的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社会需求中的新动向和新改变,值得引起注意。
“白领”和“灰领”:
在博士、硕士、本科与专科4个学历层次中,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量最大,占到了59%;需求量占第二位的是被称作“灰领”的专科人才,占到总数的19%;对硕士的需求占到18%;而用人单位对博士学历层次的需求比较小,仅占到企业招聘总数的3%。
相对学历层次较高的“白领”、“灰领”专科人才目前似乎更被用人单位看好、也就是说较容易找到工作、但统计分析也反映出目前这方面人才培养的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学生不愿意选择专科就读,认为专科的学历过低,另一方面企业又确实需要专科类的技术人才。
“技能”和“做人”:
作为一个应聘的大学生,哪些素质最受用人单位欢迎?调查数据显示,专业知识在各项素质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例为30%。个人修养和社会能力排第二、第三位,占到21%和19%,可以看出,企业是相当重视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的,计算机运用和外语能力被排到较后的位置,分别为14%和13%,值得提醒青年学子注意的是,现在许多大学热衷于计算机能力考证,英语能力考证,却不够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一个误区。
“外资”和“国企”
调研分析发现、许多大学生热衷的合资、外资企业,其实并非是招聘单位的主流,在近几年各种招聘单位中,国有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已占到总数的37%,这两年,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很注重人才的引进,不仅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福利水平也有相当的优势,因此,国有企业对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是谋求个人发展的好方向之一,紧接国企之后的是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它们也构成了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阵营,它们都各占到总数的14%,随着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和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收也不断扩大,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合资、外资企业仅排到用人单位的第4位与第5位,分别占到总数的13%与11%、除此之外,科研设计单位在招聘单位中仅占到总数的1%,排在最后一位。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目前、全世界就业形势都非常严峻、我国的形势更为严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就业人口总量压力很大,可以说,就业问题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个重大宏观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与社会的稳定与否、人民生活能否得到改善密切相连、就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中国的情况看,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当着重采取和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就业方面法规、对劳动者作充分保障
我国必须抓紧制订有关就业的法规、法规是国家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推进就业良性发展的主要手段、国家应该通过一整套有关就业的法规,用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把就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基本纳入法的体系,用法律确定政策的依据、具体实施措施、理顺与其他主管部门的关系、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解雇、招聘、选任、酬劳、工作时间、失业待遇、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协调劳资关系,使就业政策的体系制度化,减少临时性。
二、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机会130万个左右、而经济增长体现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上,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采取和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消费是生产的起点和目标,消费扩大了才有生产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要注意发掘市场潜力,注意引导消费,采取适当鼓励消费的政策,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引致生产需求和劳动力需求的扩大。
2、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从长远看,扩大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刺激需求、开拓市场是增加就业总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应通过增加政府投资以缓解失业压力,投资可以用于公共设施建设,通过道路、港湾、机场、治山治水等建设来吸纳安置失业人员;减免小企业用于更新机器设备的投资税收,从根本上扭转投资不足的局面,扩大私营企业的投资需求。
3、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国内劳动力需要,我国应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产品的出口,出口扩大了商品的需求量,进而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出口增长有助于扩大国内就业量,我国尤其应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将广泛拓展就业空间,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数的1/4,劳动力价格低,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优势,今后,我们仍应继续实行出口增长导向战略,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4、扩大对外开放各类市场、促进就业增长。
三、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来考虑
相关资料和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流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解决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1.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到第二、第三产业领域,用优势农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2.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目前我国约有1.6万个小城镇,它们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城市连接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本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的缓冲地带,其经济社会功能是不可低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的发展。3.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随着高层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流动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趋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能力。
四、在调整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其中的服务业和信息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调整好第二产业前提下,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其中的服务业和信息业,8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已由1980年的64%上长到1994年的73%,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服务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而我国的服务业还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阶段,今后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就业人员,除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清洁工、维修工以及零售业主等一般低技能的非熟练劳动力,应当增加从事脑力劳动,如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类似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使我国的服务业向知识密集型行业转换,这种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五、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的素质和技能是最宝贵的财富,是经济振兴的根本动力,我国应加大用于教育、职业培训等人才资源开发上的投入,高质量劳动力的培养与供给会为我国劳动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六、建立职业中介机构与“社会就业公司”,促进就业
职业中介机构应实施向企业“主动出击”战略,工作人员同时担负寻找和介绍工作的职能,可以半天接待求职者,半天按各人负责的行业与企业联系,主动寻找招聘机会,这样既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又能根据求职者的专长介绍工作,从而增加了就业介绍的针对性。
此外,我国可以成立一个“社会就业公司”,社会就业公司将失业青年推荐给企业,第一年工资由就业公司代表国家支付,第二年公司与企业各支付一半,第
第五篇:新时代的劳动者
公开课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 沈文璟
课标要求: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的要求。
一、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围绕的主题是如何理财,而其主体就是生产者(劳动者)。在第四课介绍了生产的制度背景后,本课接着从生产的主要场所和主体角度来看社会生产,本课的共有两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介绍了生产的主要场所,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就进一步介绍生产的主体,即劳动者。本框逻辑为劳动的地位与意义及就业的作用与意义——进而由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引出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最后,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而,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劳动的含义、意义及就业的意义;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理解新时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就业观;理解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就业有关知识,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依据:就业问题是每个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都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指导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参与社会主义劳动,因此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问题。
2.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依据:作为劳动者,需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应该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并能够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也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依据: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完全走向社会,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不多,因此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思考与讲解相结合。
2、探究式学习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本课时的探究活动设计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进行讨论,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根据出示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本内容。情景材料:
人群中的缩影——吴业的就业故事 活动一:阅读课本第41-42页第一段,探讨下列问题,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情景一:求职篇
吴业是枣庄某大学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大四上学期末的时候,在枣庄某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6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吴业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劳动呢?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探究一:请你来帮助吴业解决心中的疑惑。。合作探究:1.为什么一定要劳动呢?
交流展示:(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2)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合作探究:2.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 交流展示:微观角度(个人):
①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②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宏观角度(社会): 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活动二:阅读课本第42页最后两段至43页,探讨下列问题,理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情景二:应聘篇
解决了心中疑惑,吴业急忙赶往会展中心。大门还没开,他碰到了几个同学,就找什么样的工作聊开来。。
探究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如何解决? 交流展示:党和政府
①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劳动者(个人)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全面提高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活动三:阅读课本第44页,探讨以下问题,理解运用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情景三:入 职 篇
吴业深受启发,结合实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就业目标,正确评价了自己的能力,调整定位,成功被一家旅行社聘用了。他很高兴,也非常珍惜,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吴业的母亲病了,吴业很长时间未休过探亲假,这次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亲假; 吴业外出带旅行团存在安全问题,可老总说安全问题个人负责;单位只给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吴业等不在其中。
探究三:
1、吴业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2.吴业应该怎么办? 合作探究:
1、吴业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交流展示: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有:(1)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2)休息休假的权利
(3)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4)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而吴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这三项权利受到侵害。
合作探究:2.吴业应该怎么办? 交流展示:
(1)自觉履行义务------------基础
(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据
(3)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维权。------途径
教师总结:本框逻辑为劳动的地位与意义及就业的作用与意义——进而由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引出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最后,落脚点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环节设计意图] 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设计更侧重于德育意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课外延伸:1.调查报告:调查枣庄市2013年就业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关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2.请你用今天课堂感悟的知识,来分析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就业的发展趋势,并且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理想,分析自身的职业规划。
六、板书设计
5.2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含义 2.意义 3.途径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 2.权利 3.维权
七、分层作业
(一)判断题:
1.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向法院起诉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3.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二)选择题 1.习近平在庆祝“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③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④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山东大约50万人,山东能提供岗位45万左右,大学生“抢”工作现象又是如期“上演”。一个“抢”字启示求职者必须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C.竞争就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3.2013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实施五周年。该法的实施()①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②有利于促进就业,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④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超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职工每月累计加班高达1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据此回答第4-5题。
4.该公司主要侵犯了劳动者()
A.休息休假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的权利 5.该企业职工应该()
A.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甘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B.联合起来,集体辞职,迫使企业领导改变做法 C.应该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D.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三)简析题 材料一:
注:2012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17万人。
材料二:就业影响居民和社会整体幸福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选做题:1.调查报告:调查枣庄市2013年就业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关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2.请你用今天课堂感悟的知识,来分析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就业的发展趋势,并且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理想,分析自身的职业规划。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力求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教学内容上,努力从生活现象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我主要选取了吴业就业的故事,以一例贯彻课堂的始终,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自已的生活实际更为贴近。在教学方法上,我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教师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本节课的教学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我主要选取了吴业就业的故事,以一例贯彻课堂的始终,在事例的选择上显得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研讨的时间上没能够合理的分配好。
七、使用说明
1、本节课的特点是:主要选取了吴业就业的故事,以一例贯彻课堂的始终。
2、课堂开始建议采用自主学习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
3、教学进行中建议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然后进行交流展示活动。
4、本节内容为一课时,注意在合作探究时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