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共5篇)

时间:2019-05-12 16:5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2页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具体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数学的价值。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学难点:

大、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1主题图、以及练习)

学具准备:2004、2005,2006,2007、2008 2009至2014年的年历卡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视频演示,和学生一起回忆儿歌《太阳地球月亮》,引入新课 “年 月 日”。

老师和同学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然后老师用课件演示并向学生解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同时,地球还在不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一日.,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板书: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年 月 日”的有关知识。(这节课重点研究年、月的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视频演示,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把握重点,整体感知。

(1)出示2004、2005,2006,2007、2008 2009至2014年的年历卡,提出要求:

师:这是近四年的年历卡,请同学们听好要求再合作学习。①如果事先预习过的同学,观察2006年的年历卡,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②事先没有预习过的同学,比较2009年、2008年、2007年的年历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③同桌合作进行,并做好必要的记载,看哪组的发现最多。(2)小组合作、讨论记载;教师巡视、指导点拨(3)学生发言。生1:我们发现: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师:我们就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这样的大月有哪些呢? 生2(一边查年历卡一边说):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师:那么,有30天的月份就叫做„„,有哪几个月呢? 生3:4月、6月、9月、11月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4:老师,我们发现2月份不是每年都一样的,它会变得,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呀。通常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份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那什么时候是平年、什么时候是闰年呢?

学生短暂的沉默,生4:用4除,没有余数的年份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师:说的真好,我们来看2008年,用4除有没有余数呀? 生齐:没有

师:2008年就是闰年,2009年被4除余1就是平年。师: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几天?闰年一年又有几天呢? 生算平年的天数。

师:谁能和大家汇报一下,平年一年有几天吗? 生5:我是这样算的31×7+30×4+28=365天

师:大家认为如何呀?31×7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加上28呢? 师:算过闰年有几天吗?

生齐:不用算的(有点了不起的感觉)师:为什么呀?

生6:因为闰年就比平年多了2月份的一天,所以是366天。2.简单小结、引出练习

老师认为我们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利用黑板上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怎样?

三、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1.填空:

①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②一年有()个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个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个月。

③一年有()个季度,第二季度是()、()、()月;第四季度有()天。(评析:这个问题个别学生看不懂)④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⑤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2.连线

妇女节

10月1日

植树节

5月1日

儿童节

5月4日

青年节

3月8日

国庆节

3月12日

劳动节

6月1日

生7:老师青年节不知道,那怎么办呢? 师: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3.小法官断案、牛年看谁最牛!

①一年一定有12个月,一年一定是365天。

②一年里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③一年中有7个大月。()

④如果2月22日是星期一,那么2月30 日也是星期一。()⑤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有3个月,所以每个季度的天数是相同的。()

⑥任何一年第二季度的天数都是一样多。()⑦今天是5月30日,明天是儿童节。()

⑧1960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

4.实际应用、内化新知

① 实验小学7月15日放暑假,9月1日正式开学,暑假一共放了多少天? ②猜一猜,看谁最厉害!

小明说:我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2个月,你知道我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小红说:我也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请你猜一猜,我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完善认知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确实不小,发现了黑板上这么多的知识。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夸父追日

最新版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精略交互·感悟神奇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生:(图一)嫦娥奔月;(图二)后羿射日;(图三)精卫填海。

师:真有一双慧眼,猜得真准!同学们,老师刚才出示的这些图片都是——

生(齐声):神话故事!

师:对!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师:看老师写课题,或者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

师:谁来读读课题?

生1:夸父追日。

师:声音真响亮!字音真准!

生2:夸父追日。

师:声音好听极了!

师:一起来!

生(齐读):夸父追日。

师:这是神话故事。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很神;神奇;奇特。

(师板书:很神,神奇,奇特)

师: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从这个课题来看,哪里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有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他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他想把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它永远也不落下去。

师:你提前预习过课文,是吧?

生:是的。

师:好的!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提前预习课文是个非常好的习惯。那么,课题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到神气?

生: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太阳是在遥远的天边,如果我们跑过去的话,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如果去追的话,就要快点。

生:我们前面学过《太阳》一课,从课文中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挂在遥远的宇宙当中。而夸父只是一个巨人,还没有一个地球大,怎么能追上太阳呢?

师:听到没有,他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来回答,非常好。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知道太阳离我们地球太远了,能追得上吗?

生(齐):不能。

师:但是,夸父却想追上太阳。想法真神奇!谁来读出这种神奇?

生:夸父追日。

师: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字。谁再来读?

2017.3.1 最新版

生:夸父追日。(把“追”字加重读)

师:好的!一起来。

(齐读)

评析: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教者以图导入,扣住课题,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个基本认识,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师:(在课题前加上“*”)同学们,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什么?

生:加了“*”。

师:说明这是一篇——

生:略读课文。

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师:学习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只是将“阅读提示”读一遍)

师:她把阅读提示读了一遍,“学习提示”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请你来说。

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对了。这是第一个任务: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个任务呢?

生: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幻灯片逐次出示两个学习要求)

1、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评析: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本环节中,教者在导语上做足了文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根据导语有的放矢地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

师:就是说,提示告诉我们两个学习任务。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第二,当你读完一遍课文,如果老师没有叫你停,你怎么办?接着读下去,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并且,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大约七、八分钟)真不想打断同学们琅琅的书声。读完两遍课文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读了三遍课文的同学举手(只有几个同学举手)。好,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些词语。(出示幻灯片)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把“虞渊”读错了)

师:(示意停下)对不起,是请同学帮助,还是自己纠正?

(学生沉默,师请另一位同学读,读得正确。生接着读下去,把第一行词语读完。)

师:谁再来读一遍?

(一生读,读得正确、响亮)

师:一齐来。

(生齐读第一行词语)

2017.3.1 最新版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

师: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吗?想一想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河、水或者海。

师:这些词到底是关于河,水,还是海?这三个字中选一个,选什么?

生:水!

师:对,都是关于水的词语。谁来读第二行?

(生读,把“颓然”读错,师示意停下,生自我纠正过来。)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正确地朗读出来)

师:我们一齐来。

(生齐读)

师:谁来读第三行词语?

(生读)

师:你知道这两个词是写什么的吗?

生:时间。

师:这两个词告诉我们的是时间。如果你还知道这是表示时间怎么样的话,那你就真的很厉害了?

生:时间很短。

师:这里告诉我们时间很短。一个是——

生:一眨眼

师:一个是——

生:霎时间。

评析:略读课文要不要进行字词教学,怎样进行字词教学,一直是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本环节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在略读课文中同样是需要的,只是要求应低一些,过程应粗一些,内容应少一些,形式应简一些。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夸父追太阳没追到,想到大泽去喝水,可是,还没到大泽,就渴死了。他倒下地,就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说得真好,精炼!谁再来?

生2: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师:讲出了事情的原因)他就去追赶太阳,他手里拿着手杖,提起长腿,像风似的奔跑,一下子追了两千里路,结果口渴了。„„(像复述课文)

师:如果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前面那位同学的。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要简练,越简练越好。为了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好,老师这里有个提示,请同学根据提示来说一说。(出示幻灯片)

生1:(吞吞吐吐的)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谁再来试一试?

生2:(很流利地)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他说得对不对?(生:对。)你们会不会说?(会)大家小声地说一遍。

(学生看着提示自由地说)

师:一齐说。(生齐说)

2017.3.1 最新版

评析: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加大了概话能力训练的力度,舍得花时间,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概括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

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课文中,像这样神奇的句子和词语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静心地默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老师巡视)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说划出的句子,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些句子读两遍,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重点读一读,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品读句子)

评析: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者大胆放手,甩开臂膀,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为接下来的品读交流积蓄谈资。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出示句子一: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神奇在哪里?

生: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是啊!“一眨眼”你知道有多短吗?(生点头)你眨一下眼。(生使劲地眨了一下眼睛)你们眨一下眼。(学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里?(生:两千里外)你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知道)你来说说。

生:10圈小操场。

师:什么?我们学校10圈小操场只有8里,差远了!听我说,我们现在在温州,我是南京的,两千里相当于温州到南京的距离。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我们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这么远,速度快吧?

生:快。

师:神奇吧?

生:神奇。

师: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出示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2017.3.1 最新版

师:谁来读?

生2: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神奇在什么地方?

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两条大河喝干了。

师:一下子就把两条河喝干了,大家把这种神奇的感觉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师:这两个“咕嘟咕嘟”该怎么读?(读快一点)对,夸父非常口渴,他一个“咕嘟”就喝完了一条河的水,再一个“咕嘟”就把另一条河的水喝干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3: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看看,霎时间喝完了两条大河,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太神奇了,来,我们来读出这种神奇。(师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了神奇)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出示句子三: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神奇在那里?

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真是神奇的变化。

„„

评析: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教学中,教者紧紧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夸父耗尽所有的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读读第一段,找找原因。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出示幻灯片)

师:是的,当夸父追得口渴难忍时,他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耗尽全身力气,颓然倒下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生再读出示的句子)

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生1:一个勇敢的夸父;

生2:一个追求光明的夸父;

生3:一个执著追求的夸父。

师:夸父的这种精神很使我们感动,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林,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

师:同学们,《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经》。在古文里,是这这2017.3.1 最新版

样写的。(出示幻灯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指导读好)

师: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我说古文,你们读课文中与它对应的句子。

师:渴欲得饮。

生齐: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太渴,太累了。

师:道喝而死。

生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

师:我们换一下,现在我来读现代文,你们读古文。

师: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生齐:饮于河、渭

师: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生齐:河、渭不足

师:他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便倒下了,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生齐:弃其杖,化为桃林。

师:好,不错,很快读懂了。来说说,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生:我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容易读懂。

生:我也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化好懂,而且读起来生动。

生:我喜欢古文,古文文字少,很讲究用字,你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古文只用了37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

师: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析:此环节,教者以教材为拓展点,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通过文白对照,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教材解读】

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三下第八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夸父追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最早见于《山海经》的《海外北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教学时,在遵循略读课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还须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激起其对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文特点——想象神奇,我在设计时,努力体现中段略读课文的要求和年段训练目标,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适当合作学习,在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养成乐于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2017.3.1 最新版

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关键词句,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学习目标】

1.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体会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学重点】

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教学难点】

感悟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学流程】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1.看图猜故事。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揭题;读题;聊特点。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读题。你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神奇)谁有一双慧眼,能从题目中发现神奇?我们再来读读,读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1.明确课型,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阅读提示,画出学习任务

《夸父追日》这个课题与《女娲补天》有点不同,课题前面有一个*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画出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提示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学习要求?

(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段导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导语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一遍读完如果老师没有叫停,你就抓紧时间读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样几个词语。

虞渊 渭河 瀚海 大泽

手杖 颓然 遗憾

一眨眼

霎时间

A 指名读,齐读。大家注意没有,第一组词都与什么有关?

B 读准第二组词语。

2017.3.1 最新版

C个别读,齐读。读这两个词(第三组),你们有什么发现?

3.说说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

(2)出示提示,帮助学生学会概括。

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就去追赶(),追到()时,他倒下来变成了(),他的手杖变成了()。

(3)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说

(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可加大概话能力的训练力度,舍得点花时间,下点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过渡,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

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说,各抒己见。

(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略读课文教学时,我们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并充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重点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1.个别读,你觉得神奇在哪儿?

2.感悟“一眨眼”、“两千里”(“一眨眼”是多长时间?→你眨一下眼→你们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远?→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大约是从我们温州到南京的距离。你看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导朗读:随机对话,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现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跑得这样快?

过渡: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1.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2.给“霎时间”换词,读句子

3.指导朗读

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发出巨响。

1.想像:这个时候,夸父已经累得怎样?理解“颓然”。

2.指导朗读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2017.3.1 最新版

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由于受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要“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斟酌、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1.夸父耗尽所有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呢?读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1)指名读

(2)引读:是的,当追得口渴难忍时,夸父就是这样想的——;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当追得快要耗尽全身力气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学们,面对颓然倒下的夸父,面对为了人类,为了大地永远光明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夸父,你想说什么?交流提炼板书:精神

(提示: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

4.《夸父追日》出自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这是一部记述我国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民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书,全书共18卷,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写《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1)师范读

(2)自由读

(3)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

(4)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教学略读课文,我们还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本设计在课终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意在通过文白对照,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神奇

精神

2017.3.1

第三篇: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面积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 ~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构建起“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

2.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感知、动脑分析和动口表达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卡、透明方格纸、小正方形、剪刀),纸板,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设想:本节课,学生对于面积概念的理解是一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分段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触摸、比较等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能够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即物体表面的面积。再由实物抽象出封闭的平面图形,建立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理解。两段教学之后,面积概念的形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理解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其思维发展水平也会循序渐进。在理解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设计让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然而在这些方法策略中,又能发现数方格、摆小正方形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统一的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理解面积概念

(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拍手游戏,我们拍过的这部分叫“手掌的面”。(边说边用手摸手掌的面。)

师:你能像老师这样,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吗?

生:我摸到药盒的这个面。

生:这是数学书的面。

生:我找到了文具盒上面的面。

生:这是咖啡盒的一个面。

师:好,同学们就像刚才摸面一样,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桌子上的面。要仔细地摸,慢慢地摸。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

生:桌子的面很大。

师:对了!桌子上的这个面本身是有大小的。(板书:大小。)

师:那咱们再来摸一摸数学书的面,这回感觉怎么样?

生:数学书的这个面小。

师:数学书的这个面本身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借助身边的物体,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感受一下它的大小吗?

(生摸不同物体的面,感受其自身的大小。)

师:桌子上的这个面和数学书的这个面相比较,谁大,谁小?

生:桌子上的面大,数学书的面小。

xiaoxue.xuekeedu.com

师:那屏布的这个面和文具盒上的面比呢?

生:文具盒上的面小,屏布的面大。

师:好!那你能找到一个比黑板擦的这个面更大的面吗?

生:桌子上的面。

生:数学书的面。

生:黑板的面。

师:那你能找到比信封的这个面更小的面吗?

生:咖啡盒的这个面。

生:橡皮的这个面。

师:我们刚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有的是大一些的,有的是小一些的。(板书:物体表面。)

师:物体表面本身就是有大小的,对吗?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就叫物体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面积。

师:你能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举例子说明它一个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这个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这个面的面积。

生:文具盒这个面的大小叫做文具盒这个面的面积。

生:光盘盒这个面的大小叫做光盘盒这个面的面积。

……

(二)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了。大家看,你能再说说纸板这个面的面积吗?

生:纸板这个面的大小就叫做纸板这个面的面积。

师:老师把它的轮廓画到黑板上,纸板的这个面呀,就这么大!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有大小吗?请你指一指。

师:对了。这个长方形也是有大小的。

师:那同学们,这些图形有大小吗?(课件出示)选择两个比较它们的大小。

xiaoxue.xuekeedu.com

生:右下角的圆比左上角的圆大。

生:中间的大正方形比右下角的圆大。

生:三角形比那个小圆大。

师:你能在屏幕上找到比左下角的长方形更大的图形吗?

师:你能找到比中间的正方形更小的图形吗?

师: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光物体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封闭图形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你能结合图形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吗?

生:那个大正方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生:那个小圆的大小就是这个小圆的面积。

生:那个三角形的大小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我们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封闭图形的面积,那你能完整地说一下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你能合起来说一说吗?我在中间加一个“或”字。(板书:或。)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师补充“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它们。)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大小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面积了,那咱们就来比一比,快速说出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数学书的面和1元硬币的面;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大正方形。)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判断出来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你们使用的这种方法叫观察法。

师:再比较一下这两块纸板吧!(拿两个形状一样,颜色不同,大小差不多的纸板,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生:蓝色纸板的面积大。

师: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我把两块纸板放在一起,蓝色的多一块,它的面积就大。

师: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

师:同学们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真不错。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的面积大小吧!

生: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我看一样大。

师:呀!意见不同了,看来这两个图形我们得来研究研究了。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多种学具。有小剪刀,透明的小方格纸和小方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具。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生:我们先把两个图形的一部分重合,把多余的部分剪下来,然后再剪,最后比出来长方形的面积大。

xiaoxue.xuekeedu.com

师:他们在重叠比较不出来的情况下,用剪拼的方法进行比较,真是开动脑筋了。

生: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的。把方格板放在图形上面,长方形用了10个格,正方形用了9个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哦,他们小组用的这种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呀?

生:很方便。

师:那还有哪些小组用到了这种方法呢?

师:你们真是让老师大开眼界,原来比较面积还可以借助这种同样大小的方格纸,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你们的想法真了不起,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是用小方块摆的。

师:那你们用的都是什么样的小方块呀?

生:大小相等的小方块。长方形用了10个小方块,正方形用了9个小方块。长方形比正方形多用了一个小方块,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这种方法真有创意。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长方形的面积大。老师发现,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你们真是了不起。

三、应用练习,课堂延伸

师: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你能迅速地、准确地判断出来吗?

生:这样直接比较不好比,应该画上格。

师:画上什么样的格呀?

生:画一样大的正方形格子。

师:(相继把大小相等的格子覆盖图形上面。)快比较一下吧!

生:第一个图形占12个格。

生:第二个图形占10个格。

生:第三个图形占8个格。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两个半格合在一起是一个格,这样一数正好是8个格。

生:(异口同声。)第一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数方格的时候方格越多,面积就越大!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男女生分组,看谁猜得准。先请所有的男同学把眼睛闭上,扒在桌子上。

师:好,女同学往老师这里看,(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有16个格子的纸板。)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块什么形状的纸板?

生:正方形的。

师:还看到什么?

生:纸板上画了16个方格。

xiaoxue.xuekeedu.com

师:好,记住你看到的。

师:现在交换,请男同学把眼睛睁开,女同学闭上眼睛,扒下。

师:男同学,看看这是一块什么形状的纸板?

生:正方形的。

师:上面有什么呢?

生:9个小方格。

师:请你根据男女生观察到的不同情况,猜一猜,谁看到的纸板面积大?

生:女生!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女生看到的纸板上方格数量多。

师:都认为是女生看到的大吗?好,你们看,这是刚才女同学看到的纸板,这是刚才男同学看到的纸板,它们怎么样呀?

生:一样大!

师:咦?你们刚才不是说方格越多面积就越大吗?这是怎么回事呀?

生:女同学看到的方格比男同学看到的方格小。

师:那再玩这个游戏时,怎么做才更公平呢?

生:格子要画的一样大。

师:说得真好!这个发现很重要。在国际上已经统一规定了方格的大小,这个统一的规定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第四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

3.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还记得怎么称呼我吗?在这里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对,有很多老师等着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呢!怎样才能让听课的老师都能听到你们的精彩发言呢?好,咱们先来试着用用话筒,可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同学们的爱好真广泛,那你们喜欢旅游吗?在出门之前你都准备些什么?)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五一假期了,王老师全家也打算出去游玩,你们想不想知道王老师为这次出游准备好了哪些东西呢?(生:想)好,请看大屏幕(稍快)

仔细观察这些食品以及价格,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标价上的数把他们进行分类吗?

师: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师课件展示)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师:对了,2、30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整数。而像这四个数19.90、0.85、3.80、5.98又叫什么数呢?仔细观察这些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答)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板书: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小数点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这些小数中都有一个醒目的标志小圆点(点击课件:小数点闪烁),谁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师:你们知道得真多,这个小圆点就叫做小数点。(课件出示)

师: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就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就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而小数点的家就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中间靠下的地方,它是一个圆圆的小点,读的时候读作“点”(点击课件)

2、读小数

师:那现在谁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小数?(19.90元)师:(1)同学们都会读小数了,真了不起,那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2)刚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读法,那你们认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

样吗?哪里不一样?

(3)你说出了这个小数表示的价格,那谁能读一读这个价格呢?

小结: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是不一样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就像以前读整数的读法来读,而小数的小数部分只需把小数部分上的数字依次读出来就行了,就像我们平时读电话号码一样。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个小数。

齐读小数

师:那下面的这几个小数你能读出来吗? 指生读。

3、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知道这些小数表示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课件出示)

谁愿意介绍给大家听。

生;19.90元表示19元9角0分。

师:通常我们在介绍价格的时候,如果这个单位上的数字是0,可以省掉不填。也就说19.90元表示19元9角。

生介绍其他三个价格。

师:孩子们,看来这些问题没有难倒大家。(隐退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填到元、角、分前面的数,想一想,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二位分别表示什么?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其他小组发现了吗?

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表示多少元,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呢?

4、写小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这些小数,还能说出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那如果老师给你两个这样的价格,(点击)你能用小数表示出是多少元吗? 看来大家很自信,那好,在练习本试着写一写。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写?

出示:13元4角、5元3分

请看黑板上这个同学写的,大家觉得她写的怎么样? 生:她写的很好

师:5.03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为什么要写0呢? 生5:因为三分不够一角,它不能占角的位置。

5、认识以米作单位的小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小数,还会写小数。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小数,请你仔细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生自由说

生:电子秤(电子秤上也有小数,你知道它表示什么?

当有的学生提到长度时,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但可以表示商品的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物体的质量、长度等。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那怎样用小数表示长度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9页,自己试着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的时候注意下面这几点。(出示提示)

学生自学。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有什么疑问吗?

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很强呀,那王老师可要来检验一下,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生:敢)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

(2)看来同学很会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先观察下面的线段图。

随着课件的演示,师:这是1米长的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那用今天认识的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思考。口答

师:也就是说0.1米就表示()米,也表示1分米。请同学们瞧,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什么呢?那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呢?5分米呢?0.7米的7表示什么?它表示的是多少分米呢?

生答师用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真棒,已经会用小数表示几分米了,那1厘米,3厘米和18厘米又该怎么表示呢?想一想如果用小数该怎样来表示呢?

生汇报。

观察一下,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上的“1”在这里又表示什么? 如果是3厘米呢?18厘米呢?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已经会用小数表示长度了。请你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两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生:位数不同,第1组小数有一位小数,第二组有两位小数。

师:我们就把小数点右面有一位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右边有两位的叫做两位小数。还有什么不同吗?(手指分数)

生:他们表示的分数也不同。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的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这两组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

师:为什么都是0?那如果超过了1米,整数部分还会是0吗?那老师的身高超过一米了吗?用小数表示整数部分还能为0吗?老师的身高是1米61厘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出我的身高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用小数表示身高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小数表示出了老师的身高,想不想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2、师:看来,小数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小蜜蜂找到它的好朋友吗?

出示课件:找朋友

3、师:好了,同学们几经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个猜谜语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师: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有着长长的脖子。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说(课件出示)你能用小数表示它的身高吗?

师: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有着长长地鼻子,猜出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谁来读给大家听。

师: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鸟,腿很长,跑的也很快。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4、出示奥运图片 师:其实小数的用处还有很多。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也用到了小数,下面咱们来欣赏一些精彩瞬间。瞧,这是庞伟。。。

四、课堂总结

好了,同学们也看到了很多小数,其实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找小数的影子。

第五篇: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可能性-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可能性”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xiaoxue.xuekeedu.com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箱子、正方体、小动物头饰、题卡、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课件演示: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帮财主做了一年长工的阿凡提想向财主要回他十个金币的工钱,可贪心又小气的财主却不想给他,心想:要怎样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币又无话可说呢?财主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于是他对阿凡提说:“不要说十个,我这里有一箱子的金币,你把里面的金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这些金币你就可以全拿走了。”“那好啊,你先把金币给我。”阿凡提回答说,于是他把箱子里的金币全都倒出来,玩弄了一会儿„„

师:这个故事的结果到底如何呢?阿凡提可能赢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揭开谜底。

【评析:课导入时就播放学生喜爱的“阿凡提”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师:王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小正方体,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xiaoxue.xuekeedu.com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小正方体来,王老师来猜它的颜色,师:我猜蓝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正方体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生:猜对了,猜对了。(部分学生鼓起掌来。)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蓝色。(展示)哇!我又猜对了。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蓝色。(学生拼命鼓掌,气氛热烈。)

师:怎么样?同学们,王老师猜颜色的本领够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生:因为你事先就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蓝色的正方体。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异口同声地)

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王老师的确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蓝色的正方体(边说边把盒子里的蓝色正方体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王老师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也一定是蓝色。(板书:一定)

师:谁再来说说为什么从这个盒子里摸出来的正方体一定是蓝色? 生:因为盒子里只有蓝色的正方体,所以摸出来的正方体一定是蓝色。活动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都去摸过奖吧?看,老师今天还特意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摸奖的箱子,(用力搬出)大家猜猜看这个箱子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生:水彩笔、本子、小玩具„„

师:告诉你们,谁都没有猜对,想打开看看吗?(师打开纸盒)生:空的,什么都没有。

师:请大家注意了,现在王老师把一些小正方体放进去(隐秘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只要你们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正方体来,那么这本漂亮的笔记本(展示奖品)就属于你了,谁想来试一试。(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气氛热烈。)

生1:没中奖。生2:又没中奖。生3:还是没中奖„„

xiaoxue.xuekeedu.com

师:那么多的同学都摸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中奖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都这么差吗? 生:不是运气差,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学生猜想)。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整齐宏亮,异口同声)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厉害了!大家请看,(打开盒子,拿出正方体)里面装的全都是些红色、黄色、绿色的正方体,有蓝色的正方体吗?

生:没有。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可能摸出蓝色吗? 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师: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

生: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所以不可能摸出蓝色。活动三: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师:既然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那么这些漂亮的笔记本你们也就得不到了,觉得这样的摸奖有意思吗?

生:没意思。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蓝色的正方体放进去。

师:好,老师就听你们的。下面老师把这3个蓝色的正方体也放进去,请问,现在这个箱子里有几个蓝色?还有几个其他的颜色?

生:有3个是蓝色的,还有3个是其他的颜色的。师(摇动纸箱)问:这回谁想上来摸?

请一个学生上来,在摸出来之前问:“他从里面摸出一个正方体来就一定能中奖吗?” 生:不一定,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师:为什么?

生:因为箱子里面的正方体不只是蓝色,还有其他的颜色。

师:那你们觉得他会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呢? 生1:红色。生2:黄色。生3:绿色„„

xiaoxue.xuekeedu.com

师:也就是说这四种颜色的正方体都有可能被他摸到。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吧?

生:同意。(板书:可能)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生摸,实际体验。)

【评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特殊之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三、判断生活中的事件,内化提高 1.判断生活中的事件。

师:刚才没有机会上来摸奖的同学不要灰心,同学们请看(电脑展示6只不同的小动物,例2的6种现象:①三天后下雨;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③地球每天都在转动;④人用左手拿筷子;⑤太阳从西边升起;⑥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分别在这6只可爱的小动物身上。)这些小动物可爱吧?瞧,它们都在向你们招手呢,想不想得到它?

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这6只小动物吸引了,一心只想得到它们,这时老师提出答题要求: a、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这些现象。

b、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你的理由。c、学生自由选题回答,回答对了以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作为奖励。

【评析:以“夺小动物”游戏渲染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兴趣盎然,再一次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可爱的蓝猫看到大家这么聪明,也忍不住想出题考考你们了,告诉老师,有没有信心接受蓝猫的挑战?(生:有)。那好,请看,它来了。

电脑播:嗨!大家好,不用介绍,咱们早就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

xiaoxue.xuekeedu.com

师:同学们先把这三个要求齐读一遍。

请大家拿出这张题卡,(师举题卡)每个人都有一张,并且上面写有要求,请你仔细看清题卡上的要求,自己来涂一涂,比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学生练习)

师:如果你已经涂好了,请把你的作品拿上来,贴在相应的要求下。(学生贴)

师:黑板上已经贴满了各种作品,大家相互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成功地接受了蓝猫的挑战,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鼓励一下自己吧!

【评析:涂色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举生活中的实例,放飞思维

师:刚才,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已经学会了用这么多词来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很多,那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的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

(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现在,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生1: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大家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王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蛇的。

生2:公鸡不可能会下蛋。生3:男人不可能会生小孩。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学生哄然大笑,并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生4:人一定会死。

师:“死”这个字听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沉重,不仅是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一定会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有限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

生5: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生6: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师:那么多的同学还想说,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下节课我们专门来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到时比比谁讲得最多最棒,好吗?

【评析: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时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五、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拓展延伸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那个故事中去,老师想问一问了:“财主要求阿凡提把一箱子的金币抛起来落下后个个都要正面朝上,这可能吗?”

生:不可能,因为每个金币都有正面和反面,那么多的金币抛起来落下后肯定有一些正面朝上,还有些会反面朝上。

师:的确,如果按这样想,阿凡提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难道就眼看着财主把所有的金币拿走吗?如果是你,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抛出的金币落下后一定都是正面朝上。(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以把两枚金币的反面粘起来。(师现场演示,学生茅塞顿开。)师:阿凡提就是用这种办法惩罚了财主,夺回了全部的金币。

【评析:这一环节,既与课始提出的问提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与灵活,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开放性。】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可能性”。提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这个年级就要举行一场拔河比赛了,你们觉得我们班能赢吗?(师用激情地、富于挑战性的语言提问)

生:能!

师:一定能赢吗?

生:一定能赢!(学生情绪高涨)

xiaoxue.xuekeedu.com

师:真棒,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赢得比赛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我们可能会赢,也有可能会输。结果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说明可能性与自己的愿望、意志是无关的。】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实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法国号》教学实录

    《法国号》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实录: 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请坐!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法国号》。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法国号》教学实录

    《 法国号》课堂教学实录 拍,大调 教材分析:《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茵河民歌,3/4式,复乐段结构。歌曲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由......

    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范文合集

    《年月日》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的《年月日》。 一、基本理论: “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

    人教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能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学......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教学实录

    课题:《嘀哩嘀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研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