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案 北京版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上一课时,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了《神笔马良》的故事,还记得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吗?——(画什么都能变成真的)
2、是啊,马良用这支神笔帮助了很多穷人。那你们想不想有这样一支神笔呢? 来,读读课题,让我听出你的愿望——(齐读课题)
◎听出来了,大家都特别希望有一支神笔!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首小诗
二、“点击”一段,“拨通”全文。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诗的作者跟大家一样,也希望有一支神笔,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我”想用神笔 给谁 画什么呢?——(出示课件)(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西西 腿
飞飞 飞机 小鸟 家 小树 太阳、云
师:原来文中的“我”希望有一支神笔,不是为自己画有趣的玩具,也不是为自己画漂亮的衣服,而是要为它们(指着板书)画这些,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细细地读每一节诗,走进小诗人的情感世界。
2、分节学习,感悟诗情(出示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边听边想(板书)你仿佛看到什么?试着用诗中有关语句回答——指名答——大家一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追问:西西为什么只能这样?——(2)是啊,我们的朋友西西多么不幸!
(出示课件)春天,当我们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放飞手中花花绿绿的风筝时,而西西却只能——(学生齐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高飞的小燕„..);
冬天,当我们在雪地上兴致勃勃地滑雪时,而西西却只能——;
课间,当我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时,而西西却只能——;„„(3)你感受到了西西的什么?——(难过、孤单、不幸„„)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她需要一双好腿)所以我希望()(学生接读)
(4)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真的看到西西有了一双好腿,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在草地上(),在雪地里()。
看着健康快乐的西西,你的心情如何?——(高兴、快乐)
师:是啊,“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帮助了别人,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由衷的快乐。
(5)老师也特别想去帮助西西,能让我表达一下这个心愿吗?——(范读)还有谁也想帮助西西,一起来读读——
师:通过你们地朗读,老师听出了大家都和作者一样的善良,有爱心!(6)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这节诗,走进小作者的情感世界的?—(首先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然后,联系自己和生活实际体会,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最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愿望——诵读。)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来自学第二小节。(出示第二节)(1分钟同桌共学)
(1)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诗中的语句回答)是这样吗?—那大家一起再来回答一下——
除了看到的,有没有听到什么的?——(爸爸的批评声,飞飞的哭声)
(2)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觉得飞飞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伤心、难过、委屈、自责)
(3)飞飞把爸爸的诗稿撕破了,去折飞机玩,影响了爸爸的工作,爸爸批评他,他为什么还觉得委屈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不是故意的,不知道那纸太重要了,特喜欢飞机。。。)(4)小小的纸飞机承载着飞飞的快乐与梦想。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实现这个蓝天梦呀?——(5)让我们和小作者一起表达出这美好的心愿吧——齐读
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也非常会学习!我们接着用这样的方法自学三、四小节。(出示第三、四节)(3分钟自学)
可以把你读时仿佛看到的景象,在书上画一画 第三节:(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个人-一起)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觉到什么?——(鸟妈妈特别辛苦,小鸟特别可怜)
追问:能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吗?——“奔波忙碌”说具体点;“鞭击”(3)此时你最想做什么?——(生:给他们温暖的家)(4)带着你的感受,读出你的心愿吧——
(5)同学们,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小鸟有了温暖的家,此时,鸟妈妈再也不用——(),小鸟再不会——(),你们开心吗?——
谁愿意表达出自己这美好的愿望?——(起立,齐读)第四节:(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个人-一起)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觉到什么?——(小树可怜)
(3)假设你就是窗前的小树。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在干旱的土地上,你(蜷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着),你在叹息什么?——(天好冷呀!我真渴呀!冬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呀?谁能帮帮我呀?„„)
(4)可怜的小树,此时,你需要什么帮助?(阳光、雨水、温暖、关心„„)
(5)同学们,你们想帮助这需要阳光雨露、温暖关心的小树吗?——都起立,一起来—— 师: 我相信小树在我们这么多人的爱心浇灌下,一定会愉快地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
3、回归整体,发现结构特点
(1)刚才,我们分小节读懂了这首小诗,我想小诗不仅表达了作者渴望帮助别人的心声,也说出了我们所有同学的美好心愿。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把它背诵下来——我们来试着背一背好吗?(屏幕出示)
(2)在大家背诵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基本上把全文都已经背下来了。是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大家都来观察观察,看这四个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就能很快的背诵下全诗了,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板书)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给飞飞画一架真正地飞机,给小鸟画个温暖的家,给小树画出太阳和白云。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不幸的人,需要我们的关爱与帮助,请大家快速阅读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七色花》想一想,这篇文章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预设:都是说帮助了别人的。
都是帮助别人,都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做用意义的事情。其实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来干什么呢? 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用它来(),这样()。
板书设计: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1、看到(听到)西西 腿
2、感受到 飞飞 飞机
3、诵读 小鸟 家
小树 太阳、云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1教案 北京版
18.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
3.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选择喜欢的一小节背诵。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 的爱心。
教学难点: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查阅资料: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认读1个字。检查课前阅读。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课前阅读。
布置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给出自学提纲: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马良用神笔都给谁画?
3.马良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课前按自学提纲阅读选读课文。
二、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我们阅读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马良用神笔都为谁作画?喜欢马良吗??
学生可能回答: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作画。马良对穷人有爱心,憎恨坏人,爱憎分明
2.引导: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有一位小朋友也希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那么,他想用这枝神笔画些什么呢?我们快来读读18课。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山脊 寻觅 诗稿 撕破 批评 委屈 蜷缩 鞭击 ....
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 3.出示生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你会给它们组词吗?
提示:哪个字容易写错?提示大家注意什么?
师指导书写难字:脊
4.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学生互读诗歌,达到正确、流利。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5.书写生字。
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美观地写出本课的生字。
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孩子自己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读了《神笔马良》我们都知道了,马良用自己的神笔为穷人们做了许多好事,18课中的“我”也希望有一枝神笔,那么“我”要用神笔画些什么呢?
2.孩子们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自读诗歌,出示自读提示:
“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
各要画什么?
愿望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边读边找边画出有关内容。2.学生汇报交流前两个问题。汇报交流:“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各要画什么?
老师适时板书: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
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 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
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
师:小作者为什么要为他们画这些画呢?他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认真地读一遍,练习读出语气来。
(体会“我”的爱心,有感情朗读。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美好的心灵,纯真的爱心。)
汇报交流:谁来有语气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说一说“我”的愿望是 什么? 师:你喜欢小作者吗?为什么?
3.再来把全诗朗读一遍,边读边观察4个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
接力形式朗读全诗,再汇报4个小节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4.引导:这么好的诗歌,我们要是能够背诵就更好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 能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下来。
65.引导:诗作者多有爱心,想像多么丰富啊!你也想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吗?
四、读写结合,培养创新。
请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写一小节诗。自己练习或小组合作写一段话或一小节诗,然后读给大家听。
五、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并完成。
板书设计: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给谁 画什么 愿望是什么
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爱心)--------------
第三篇: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科本身的工具性。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本节课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注重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重视适时适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营造氛围进行朗读训练,在读写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朗读、默读有了一定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也接触过儿童诗歌。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学习这首儿童诗《我希望有一支神笔》。诗歌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和孩子的生活实际、思维水平很接近,以“我希望有一支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首诗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鉴于这种形式,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神笔马良》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朗读想像,从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儿童诗。全诗分为四个小节,以“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开头,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展现了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爱心。体会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是教学的重点,以“我希望有一支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首诗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情感,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手段与技术:本节课运用了启发式与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动画片《神笔马良》片段导入,引发学生对拥有神笔的想像,在朗读体验中体会作者的美好心灵,最后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编写一段话或几句诗,在语言训练积累中发展创新能力,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感受思维的碰撞,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同时,本节课还运用了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达到图文并茂,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习新理念、新课标的前提下充分进行读写结合、力求文情并茂的一次尝试。第一、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想像的空间,放飞自己的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通过朗读、体验,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展现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三、在进行写话练习时,有梯度地来安排,先进行补充填空,再来合作写话或写诗,给有困难的孩子一个缓冲学习的机会,降低难度,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自己努力后的高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 激发兴趣,引发想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象,纯真的爱心。
3.选择喜欢的一小节背诵。
4.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象,纯真的爱心。
教学难点: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 突出(突破)方法:想像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马良吗,记得他手里的神笔吗?(观看动画片)读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大家谈谈吗?
我想会有很多人想:要是我有这么一支神笔该多好啊!如果拥了神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画的东西,是吧?(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画什么)
今天我们来一起读一首诗歌《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二、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认读:
山脊(配图理解)撕破诗稿 哭泣蜷缩(做动作理解)奔波忙碌
3、请你准备一下,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分节指名读,思考:“我”有了神笔要给谁画,画什么,我的愿望是什么?(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4、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西西是个怎样不幸的孩子?(双腿瘫痪,不能到处去)有了好腿,西西会干些什么?
(课件)师述:是呀,如果西西有了好腿,他就可以像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去看蓝天白云,去看高山大河,去看树林田野,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如果这一切是真的该多好啊!请你自己读第一小节。
师:现在,我真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生接读这小节 再指名读。
如果我的心愿能成真就好了啊。
(2)听,邻居飞飞好像又哭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他折纸飞机仅仅是为了好玩吗?(他有自己的理想,想有朝一日飞上天空)对呀,所以,他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读第二小节。
(3)自己读第三小节,看看我想为鸟儿们做些什么? 指读这一小节。
(课件)看,鸟妈妈和小鸟飞来了,它们想对我说什么呢?
(4)当你看着小树在冬天的寒风里打着哆嗦,在干旱的土地上渐渐枯萎,你想为它做什么?
(课件激发想像)朗读本小节。
5、自己完整读读课文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课件)
再读课文,用你的慧眼去发现这4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先写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再写用神笔要给谁画什么,最后写美好的愿望)
引领学生进行接力朗读。
6、你从这首诗歌中体会出了什么?(作者的爱心)
现在你就是诗歌中的“我”,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可以动笔画一画,试着背一背这小节。
谁来展示一下?
7.有位同学很想学习作者的爱心,也试着写了一小节诗,可是没写完,你能帮他把这小节诗补充完整吗?
我希望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要给辛勤工作的老师,画一台智能计算机。帮他(),快速(),(),()。
三、读了这首诗歌,同学们一定都有很多话想说,那我们不妨把它写下来。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也可以跟同学合作写一小节诗。在音乐声中展示交流(这就是我们的诗稿啊)
四、总结:
正像一首歌中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真的有了马良的神笔,那我们身边将到处是欢笑;虽然我们不能真的拥有神笔,但同样可以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之心,去使身边的一切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8.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西西——好腿 飞飞——飞机 小鸟——家 小树——太阳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利用动画片导入新课,再让学生想像自己有了神笔会画什么,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2、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像,提
升情感认识和体验。
3、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在理解想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接读等形式练习,逐步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
4、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想像,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发散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第四篇: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1
从这节课的准备来看,针对教学内容从课题的引入、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知识的巩固练习等多方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通过课堂的实际实施感觉上也不是尽善尽美,还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究其原因,教师不能就这节课的知识而教这点知识,教师应该通观教材,把握知识的脉络体系,又要站在高于教材的位置统筹安排。这样,教师才能灵活的把握课堂教学。而现在,教师缺乏的正是这一点,还是为了教而教。按部就班,设计的条条框框较多,多了一些稳重,少了一些灵活。而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数十名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要灵活的多、开放的多,有可能教师固定的设计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这一角度讲,教师应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多样的处理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新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往往从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得出结论,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画函数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二是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 、b符号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值得老师们探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结合每个活动,都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和题目。如在活动一中,要求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活动二中,强调两点法(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画直线。在活动三中,探究k 、b符号与直线经过的象限与增减性的关系。学生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由函数图象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 、b符号。体现了数学中非常重要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段内容的教学,还是从学生活动出发,从具体的实例研究起,观察图象的.位置和性质,在按照k 、b的符号分类讨论,使学生建立起数形之间的联系。还要找到数形间的结合点,明确k的符号决定直线的什么位置,b的符号又决定了什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上设计了由解析式画函数图象的草图,由草图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 、b的符号的练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本节课我在练习的处理上,显得比较薄弱。一是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二是题量、题型不是很全面。感觉练习不到位,学生知识落实情况不是很了解。这一环节,今后还应加强。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2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是一首儿童诗。这首诗歌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了自己希望有一枝神笔能为残疾的西西画双好腿,为邻居飞飞画架飞机,为小鸟画个温暖的家,为小树画个太阳和会下雨的白云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作者纯真的爱心。
我备课中,想力争实现阅读教学中,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补写、仿写两个不同层次的写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受到熏陶。
我觉得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
一、实现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观。
语文学习,不能只关注课堂上的40分钟,要课内外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学习《我希望有一枝神笔》之前,我留了阅读作业,请学生自读《神笔马良》一文。课上第一个环节就通过填空的形式,进行反馈,这样安排,实现了课前阅读的实效性,并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学生课前通过阅读,了解了马良,了解了他一直用神笔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为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埋下伏笔。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训练语言。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上,我利用文中的扩点,开发教材,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体会作者关心周围事物,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通过不同层次的续写,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体现自己的爱心。
但是在自己的执教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课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如:学生在每个小节的结尾处进行续写时,不太会用“诗的语言”,所写的内容不错,但缺少语言的美。当时课上,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因没有更好的教法,所以没有特别进行辅导。现在,我想到,在学生续写之前,有了要写的内容时,老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写一写或帮学生一起改一改,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诗歌的语感,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3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针对文本语言及结构方面的特点,结合诗歌教学及阅读教学的规律,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将教学目标确定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悟写、读后仿写,根据兴趣积累这样三条,旨在扎实地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针对文本每个小节结构相似的特点,我以第一小节为处理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与学生一起展开“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关注读法的引领(如,对“再也不会”的理解;再如,对比有了一双好腿前后的变化反差等,进入角色,体会心情),关注学法的提升,同时也渗透写法的总结。在教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学法,体现扶放结合。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北京课改版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儿童诗。全诗分为四个小节,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头,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残疾人、小鸟、小树发自内心的关爱,展现了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爱心。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题出:努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朗读感悟学习方法
这篇文章是一首诗歌,每一小节的结构相似。我以第一小节为处理重点,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通过抓重点词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在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本小节阅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学习方法自主的学习文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努力体现教扶放的教学过程,第二小节,教师让学生利用第一小节的学生方法扶着去学。第三、四小节教师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自学。
二、朗读感悟写作方法
由于本篇诗歌,每小节的结构相似。在两小节学习之后,通过朗读,老师让学生进一步的进行感悟。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写作方法。诗的第一行写的是:我希望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第二行是:要给谁画;第三行写的是:画什么;后几行写的是:美好的愿望。在孩子准确的观察出写作方法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其实是在记一记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仿写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第二次观察押韵,诗歌正因为押韵才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诗歌的又一特点,也是创作小诗时尽量做到的。
三、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这种整合的意识体现在基于文本的师生、生生对话和交流中,也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进行仿写。模仿在课程标准解读中这样说:“模仿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他物)的行为的过程。是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然学习作文也离不开仿写。学生在优秀文本的激发下,吸收营养,天长日久学会写作。下面是学生进行仿写的作品:
我希望有一只马良神笔,
要给那些贫困的人家,
画一间大房子。
他们再也不会在简陋的屋子里,
蹲在黑暗的角落里,
忍受着瓢泼大雨的侵袭。
我希望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要给不幸的朋友眯眯,
画一双好眼。
她再也不会因为看不见饮水机,
撞来撞去,
在自己屋子里
默默地哭泣。
除此之外教师充分的把课外的资源与课内的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了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有目的的进行了阅读。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教师的应变能力还不够强,课上不能及时的把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既想进行拓展阅读又想进行写作。俗话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学生一课一得即可。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教师要敢于取舍,大胆的进行改革。还要多学、多思、多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5
(一)教师引导的太多课上我充满激情,每个环节的导语都想的很好,把课文也连贯的讲了下来,可是我发现,我的激情背后却是孩子们的木讷,他们没有真正的走入到课文的具体情境中去,没有走入到西西的内心。师傅在评课时,说要做“唐僧”似的班主任,说实话,我之前还真没听过,于是,就上网查阅了资料。做一个“唐僧”似的班主任,就是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遇到问题踢给学生,让他们想办法,抓住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服务,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这不正符合了现在教育观念,教师应该是引导者,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明方向。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可是由于前面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开始写诗时离下课时间仅剩下了五分钟,更别提在读或修改了。老师们说,当时学生即使没写完也应该找个学生来读一读,没写完说完也成,说实话这个念头当时真的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只是没有实施。如果在正规的比赛当中,这算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一句话说的好,一位好的教师不是背教案,而是能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能完全的掌握课堂,睿智的处理课堂上突发的状况,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急需培养的。
一节课从准备到结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的进步。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教学反思6
(一)教师引导的太多
课上我充满激情,每个环节的导语都想的很好,把课文也连贯的讲了下来,可是我发现,我的激情背后却是孩子们的木讷,他们没有真正的走入到课文的具体情境中去,没有走入到西西的内心。师傅在评课时,说要做“唐僧”似的班主任,说实话,我之前还真没听过,于是,就上网查阅了资料。做一个“唐僧”似的班主任,就是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遇到问题踢给学生,让他们想办法,抓住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服务,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这不正符合了现在教育观念,教师应该是引导者,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明方向。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可是由于前面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开始写诗时离下课时间仅剩下了五分钟,更别提在读或修改了。老师们说,当时学生即使没写完也应该找个学生来读一读,没写完说完也成,说实话这个念头当时真的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只是没有实施。如果在正规的比赛当中,这算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一句话说的好,一位好的教师不是背教案,而是能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能完全的掌握课堂,睿智的处理课堂上突发的状况,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急需培养的。
一节课从准备到结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的进步。
第五篇: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反思总结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儿童诗。全诗分为四个小节,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头,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反思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反思总结篇1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针对文本语言及结构方面的特点,结合诗歌教学及阅读教学的规律,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将教学目标确定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悟写、读后仿写,根据兴趣积累这样三条,旨在扎实地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针对文本每个小节结构相似的特点,我以第一小节为处理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与学生一起展开“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关注读法的引领(如,对“再也不会”的理解;再如,对比有了一双好腿前后的变化反差等,进入角色,体会心情),关注学法的提升,同时也渗透写法的总结。在教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学法,体现扶放结合。但一节课下来还是感觉有好多的不足。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反思总结篇2
这篇课文是北京课改版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我希望有一支神笔》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儿童诗。全诗分为四个小节,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头,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残疾人、小鸟、小树发自内心的关爱,展现了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爱心。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题出:努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充分的把课外的资源与课内的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了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有目的的进行了阅读。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教师的应变能力还不够强,课上不能及时的把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既想进行拓展阅读又想进行写作。俗话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学生一课一得即可。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教师要敢于取舍,大胆的进行改革。还要多学、多思、多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反思总结篇3
一、朗读感悟学习方法
这篇文章是一首诗歌,每一小节的结构相似。我以第一小节为处理重点,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通过抓重点词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在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本小节阅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学习方法自主的学习文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努力体现教扶放的教学过程,第二小节,教师让学生利用第一小节的学生方法扶着去学。第三、四小节教师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自学。
二、朗读感悟写作方法
由于本篇诗歌,每小节的结构相似。在两小节学习之后,通过朗读,老师让学生进一步的进行感悟。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写作方法。诗的第一行写的是:我希望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第二行是:要给谁画;第三行写的是:画什么;后几行写的是:美好的愿望。在孩子准确的观察出写作方法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其实是在记一记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仿写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第二次观察押韵,诗歌正因为押韵才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诗歌的又一特点,也是创作小诗时尽量做到的。
三、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这种整合的意识体现在基于文本的师生、生生对话和交流中,也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进行仿写。模仿在课程标准解读中这样说:“模仿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他物)的行为的过程。是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然学习作文也离不开仿写。学生在优秀文本的激发下,吸收营养,天长日久学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