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

时间:2019-05-12 17: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

第一篇: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

探索者1号

一、教材分析:

《探索者1号》是一篇科普类文章,课文记叙了人们在青少年科学研究成果展览会上观看机器人“探索者1号”做精彩表演的情景,文章按时间顺序井然有序地介绍了“探索者1号”表演地内容,并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描写出机器人与人下棋的精彩过程,同时还采用了分类别的表达方式介绍了它们的功能,展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神奇魅力。

二、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习了《机器人导游》这篇课文,学生对于机器人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 学习这篇课文,浓厚的兴趣会自然的成为学生上好这节课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强调“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根据教材、学情和指导思想,本课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2、继续训练学生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3、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能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

四、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意图: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探索者1号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初读了,我们知道了在机器人探索者1号的展厅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大家都等着观看探索者1号的精彩表演呢。书上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人非常多,还记得吗?(熙熙攘攘)

2、我们的探索者1号都进行了哪些精彩的表演?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表演?(使用工具 化学实验 机械操作 与人下棋)

二、学习新课:(意图: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能力)(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从哪儿看出探索者1号下棋的表演更精彩?

1、按照自学提示,仔细看看他的表演 *出示:1)表演了什么

2)是怎样表演的?(用曲线按顺序画出表示探索者1号的表演更精彩的语句。)3)你觉得他表演的怎么样?

*学生自学

2、师:第三段写探索者1号表演了什么?你觉得表演如何?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探索者1号的表演很精彩?分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和大家汇报一下?注意要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

3、理解重点与句:

*机器人下象棋,你们读后觉得他的棋艺怎么样啊? 生:棋艺高超

师:从哪儿能够感受到?

(1)机器人棋艺高超,很快就杀败了两名顽强的对手。1)“高超”的意思是下棋技术好得超过一般水平

师:探索者1号的棋艺怎么高超?从这句中你能找到答案吗?(1)、高超、(2)、很快(3)、杀败(4)、顽强 2)很快就杀败了两名顽强的对手。

*“顽强”是坚强,强硬的意思。并且敢于拼搏,而且有一定的水平。*而且速度很快,说明机器人的棋艺高超 朗读,抓住重点词语

3)机器人怎样下棋的呢?(读一读书上的话)过渡:师:还有表现机器人棋艺高超的地方吗?(2)判断对错

“他故意„„.退回原处” *师:“试探”什么意思?

*机器人——“冷静”“很有礼貌”“退回原处”(知道该怎样应对,智能高—体会出机器人不慌不忙——没有想到哄笑(高兴的笑)——同时笑

生谈体会。

理解后再读这句,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从这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探索者1号不仅聪明,而且还很(有礼貌)(3)师:当观众们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后是怎么做的?

指名答:观众看了都哄笑。(板书:哄笑)

生谈体会,理解后再读这句。(4)人们的表现

*师:一开始,人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惊异”什么意思?大家为什么交换着惊异的目光?(不相信)机器人怎么会下棋呢?

师:同桌互相交换一下惊异的目光

*师:现在就带着佩服的感情,再读一读,感受一下他表演的精彩。

(如果学生觉得他的表演太精彩了,可说,他表演的可真精彩,我们为他鼓鼓掌吧。)*用称赞的语气读一读

(二)其他精彩表演

1、我们的好朋友“探索者1号”还表演了什么?(使用工具,化学试验,机械操作。)结合课文谈

木工,金工说明机器人能干细活;机械操作说明机器人能干重活。看来机器人各种各样的活都能干,而且干得很好

机器人真是太有能耐,太能干了

2、指导写法:

师:

课文是用哪几个词把这几项表演连接起来的?

打投影:先```接着````随后`````指三生一人读一个,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突出出来,评读。比较: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去掉,哪句好?为什么? 小结:1)叙述事情要按一定顺序。(时间先后顺序)2)用上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 词语。(先、接着、随后)

3、师:机器人表演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 观众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写机器人的表演,为什么还写观众的反映?

过渡: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还有哪些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其他作用

(意图:课外结合 拓展提高。把课后的阅读材料与本课内容结合起来,不仅在宝贵的四十分钟课堂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探索者1号给大家表演了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还有哪些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

他可以在自动化的工厂里,在有毒的实验实里,在无人驾驶的飞机和汽车中,按照人的意志,圆满地执行任务。

(在„„在„„)排比的句式。

师:这句话中连着用了4个在,说明了机器人在不同地方的用途。省略号表示机器人的用途还有许多。书上136页选读课文中有一篇机器人的文章,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看看机器人还有哪些用途。

2、师:你能用这种在哪儿的句式说说机器人还有哪些用途吗? 指名答

3、师: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意志,不折不扣地执行任务。在场的观众听了都不约而同鼓起掌来。(板书:不约而同)

1)、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2)、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很快,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做出更出色的机器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师: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呀!愿意再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表演吗?请你轻声朗读一遍课文。体会探索者1号的精彩表演。

三、谈收获:(意图:回顾课文 总结写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意图:运用写法 言之有序)

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好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也可以用选读课文的资料写写机器人是怎样工作的。

五、板书:

探索者1号

一阵阵

先、接着、随后 哄笑 不约而同

第二篇: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北京版(定稿)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两个植物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大家都知道丝瓜藤和葡萄藤都是依附架子生长,否则无法向高处生长。而有一种植物,它不像丝瓜、葡萄依附架子往高处生长。它不用搭架子自己就能向高处生长。这是什么植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它,揭穿它自己就能向高处生长的秘密。同学们,请打开书本,大声地告诉老师,那种植物是什么?(爬山虎,师书写课题)有哪些同学见过爬山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爬山虎,我们一起来看爬山虎是什么样的。(带领大家一起观察)我们观察到爬山虎有叶子,藤蔓„„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的笔下爬山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爬山虎的脚》。大家又发现课题有什么特点吗?(拟人)

介绍叶圣陶的生平。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叶柄 引人注意

多音字:占 得 铺 空 着 曲

带领学生分析生字,掌握较难字的写法。解释学生不懂的词语。

2、再读课文,一二三四自然段分组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抽学生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段落大意的归纳。

3、根据段落大意进行课文的分段,并归纳大意。(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步步向上爬的。

三、抄写词语,熟读课文,试着背诵三四自然段。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那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二、教学一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

一二大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大组的同学想一想,文中哪些词语说明爬山虎长的很茂盛。(满是、一大片)文中两次提到墙,有什么意义呢?(暗示爬山虎是一种喜欢攀爬的植物)

(二)、第二自然段

1、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下面我们请三四大组的同学为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一二大组的同学思考一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这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讲叶子颜色美,排列整齐、均匀;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

2、文中那句话体现了叶子很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鲜艳,看着非常舒服,这是一种静态美。)

3、齐读第三句,“一顺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并且没有重叠?(“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非常整齐。我们知道,爬山虎是靠着脚向上爬的,而与它的脚相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也向下垂。叶子的生长要吸收阳光,如果重叠生长,那么有的叶子就不能吸收阳光了,所以叶子铺得均匀,没有重叠。)

4、女生读第四句,体会“漾”字的生动之处。想象微风吹过,成片的叶子随风起伏,如绿色的海荡起的波纹,让人的心里不由得震撼。这是一种动态美。

5、从文中找出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6、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

三、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师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以下问题:

1、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了哪些动词?

3、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爬山虎的脚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5、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非常牢固,风吹雨打都不能阻挡它向上攀爬,它是如此的坚强与执着,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第五自然段。)

四、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那一方方美丽的荷花池,就成为人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叶圣陶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呢?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荷花优秀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

课件

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作业: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教学反思: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第四篇:语文:《放风筝》教学设计4(北京版三年级下册)

放风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初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学习前两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初步观察画面,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春天来了,春光是这样地明媚,这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当中谁放过风筝?谁能给大家说说自己放风筝的情景?风筝上天了,我们的心也跟着风筝飞上了蓝天,想象的翅膀随着飘荡的风筝展开了。放风筝这是一项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今天我们就学习《放风筝》这一课。(出示图片)

二、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和()星期天()的事。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析结构,识记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词义。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间。“宙”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因此这个词是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也可理解为无边无际的天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文中是指风筝的式样各不相同。

缓缓: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风筝在慢慢地飞上天空。

精致:“致”是细密、精细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课文中是指称“小卫星”的风筝做得精巧细致。

三、朗读课文初步观察图画。

1.读课文。

2.问题: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哥哥放风筝?

3.看图读课文,说说图上的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写了什么?(放风筝的时间、地点、和天气。)

3.理解“阳光明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中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的语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风筝?重点写了什么?

3.汇报交流。

4.熟读本段文字体会写法。(由点到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上飞是怎样的情景,想像空中还会有什么风筝?(小组交流)

6.对照图片说说。

六、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和叙事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里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都是什么样的?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放风筝》这篇课文。

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和哥哥什么时候,在哪儿放风筝,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提问:读课文的第三段,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课文中这一段主要写 “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安排小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① 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② 画一画,段中描写有“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③ 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3.表演复述。

①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一边演一边说。

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比一比:加点的字换成()里的字号不好,为什么?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拿着)“大蜻蜓” ……哥哥拽着(拿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停)住脚。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高于头顶的意思,“ 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4.总结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把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些具体的?(准确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5、.教师出示句子:

它那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 „大蜻蜓‟赛过飞机啦!„大蜻蜓‟赛过飞机啦!”

①教师提问:读这句话,想这句话又写出了“大蜻蜓”的什么特点? 估计学生的回答:“大蜻蜓”飞得很高,比飞机还高。

教师说明:由于飞机大,风筝小,飞机远,风筝近,在高高的天空中,人们看上去感觉到飞机到飞得比较低,“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②教师引导:把换成“说”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强调:“嚷”突出了人物高兴的心情。

③有语气的读句子。教师指导:“嚷”的声音要大些。声音的大小,朗读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分别用大声和小声读一读,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三、学习四自然段。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指名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

3.比较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

①那美丽的“大蝴蝶” 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②那美丽的“大蝴蝶”徐徐上升。指名说。

教师引导:第①句比第②句多的词语写出了风筝的什么特点?

颜色 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 姿态 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有语气的朗读。

4.教师说明:作者是通过写“大蝴蝶”颜色、姿态把“大蝴蝶”写具体的。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把“小蜜蜂”“大金鱼”“小卫星”写具体的?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讲解:作者的想象,如 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

好像在水里游

好像在宇宙中飞行是作者的想象。5.学习课文的写法,说话练习。那美丽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好像()。

那碧绿的“大蜻蜒”,(),犹如()。

这一段的结尾处是……,作者省略了什么?哪能补充吗? 6.总结写法:怎样使观察更细致、生动?

四、做课后的选做题。

五、总结全文。

1.总结语:“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快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

2.放风筝

放风筝的过程: 动作:

“大蝴蝶”

颜色

“小蜜蜂”

姿态 风筝 多 热闹: “大金鱼”

想象

“小卫星”

……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 北京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亲切优美的语言、拟人的手法,记叙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的道理。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能自选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2.从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3.选择自己喜欢的话抄下来。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教学难点:

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

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设计意图: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2.(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3.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黑糊糊 阻拦 感冒 照射 轰隆隆 抛下 滋润 爱抚 暖烘烘 自豪 山冈 笋芽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拦、烘”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照射、自豪。动作演示识记。如,抛下、阻拦。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山冈、笋。5.写字指导。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听了竹妈妈的话,她();雷公公呼唤,她();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长成强壮的()。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填空练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读理解做好铺垫。】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扩写词语。2.填空。

“芽”第五画是(),音序是(),音节是()。

“射”第六画是(),音序是(),组词()。

“抛”第四画是(),声母是(),组词()。3.读熟课文,试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笋芽儿,那么小小的笋芽儿是怎样长成强壮的竹子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范读,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默读课文,思考讨论:笋芽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儿的?(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2)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3)分角色朗读。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2)有感情朗读。

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继续读课文。出示课件:春雨姑姑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思考: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发挥想象:作者会省略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地读、思、讨论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并且抓住标点符号,充分引导学生丰富想象,从而感悟笋芽儿又弱小变坚强的过程】

4.再读全文,思考并讨论: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6.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7.练习背诵

三、拓展延伸

1.了解笋芽的相关知识。(见课件)2.学习一首关于笋芽的古诗。(见课件)

3.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课文内涵,联系口语表达】

四、积累运用 1.句子积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2.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3.积累名言:出示课件

五、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同学合作编一首小诗。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

六、作业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笋芽()地敲()的身子()地说()的小草()地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阻拦——()娇嫩——()爱抚——(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强壮——()4.积累名言。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有追求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躲在妈妈的保护伞下的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姑娘

呼唤笋芽儿

雷公公

叫醒笋芽儿

太阳公公

温暖着他

小草 激励

撒娇 ——苏醒—— 钻出地面——脱衣—— 长成竹子)

下载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探索者1号》教学设计 北京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4春三甲班语文科教学工作计划 上渡镇中心小学何子虔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

    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 北京版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2015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双凤小学 宋惠斌 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此告别了三年级。这个学期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实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真正的施主》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真正的施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了感受的小象的乖巧和阿玲的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一)》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 古诗二首(一)( 第1课时) 学习《绝句》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 1.学会8 个生字(其中1个多......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科学的种子》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科学的种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十一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朝”)以及新词,认读六个字;能辨析四组形近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