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案(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6:5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减混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减混合教案》。

第一篇: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一年级 数学

李明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图片、圆片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5-2-1= 8-5-3= 9+0+1= 4+3+2= 5+4+1= 6-5-1= 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问: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生: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设计意图:为学习加减混合计算作铺垫。有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基础,学习加减混合才不难。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老师想再增加难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帮助老师解决里面的问题:

小猴妈妈给小猴摘了4个桃子,小猴爸爸又给小猴摘了5个桃子,小猴吃了2个桃子,请大家帮帮小猴数数还剩多少个桃子没有吃?(生思考后回答:还剩7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师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作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接受。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⑴在黑板上逐步出示挂图,说明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画。

师:看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的内容: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让学生跟读题目,后提问:“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想问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从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要求他们要细心数清楚。(从左往右看)生:现在有多少只?

师出示内容,再让学生齐读。

师: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内容,列一道算式? 生汇报:4+3-2 师:请说说4、3、2这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设计意图:要求他们说出4、3、2这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加深对图意的理解,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且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⑵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4 + 3-2=5 7 引导学生观看湖里天鹅只数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计算得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7,再把得数7减去2。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所以要结合刚才观察图片得到信息,会列出算式,且懂得当加法减法同时出现时,应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记住所得的和,再计算下一步。

2、学习例2 出示挂图

①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②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③列算式 4-2+3 说说4、3、2这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说出4、3、2这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为下一步学习:“比较这一题和上一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或相同的地方”做准备。④学习4-2+3的计算顺序。设计意图:再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根据图片中事情发生的顺序理解计算顺序和方法。

3、比较归纳 总结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图片的意思,列出正确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 之处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 2 乐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同桌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摆圆片,先在桌面上摆7个圆片,再拿去3个,然后又增加4个。

(2)让学生根据摆圆片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3)让学生结合摆圆片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满足和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2、做书上第76页的第1题。

用模具演示,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做书上第 76 页的第 2 题。帮小猪找家。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这个有趣的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懂得运用加减混合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加减混合计算的时候,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师:看到你们又学到了新知识,老师心里就获得了快乐。

教学反思:

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以摘桃子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以小动物为主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而且从中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反思二: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为新授内容作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板书设计:加减混合 + 3-2=5 4-2+3= 5 7-□+□=□

第二篇:混合加减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加减混合【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计算。2.经历探究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复习导入】

1.师:昨天,我们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下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呢?

2.复习。

(1)车上原来有54人,从前门上了16人,后门又上了10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2)车上有80人,前门下了4人,后门下了9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

3.师: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仅有连加、连减的问题,更多的是既有加又有减的问题,也就是加减混合问题。(出示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25人下车,还有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想一想:现在既有人下车,又有人上车,那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同学们想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板书:67-25+28)

(3)比一比: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它和我们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这个算式既有加,又有减)

(4)归纳:这个算式是加减混合。那么加减混合的算式又该怎样进行计算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量商量,并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先两人一组讨论,然后独立尝试计算)

(5)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方法1:67-25+28=______(人)

方法2:67-25+28=______(人)

(6)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时,也可以像计算连加、连减一样,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这种写法很方便。而且哪一步能口算就直接口算,不用写出竖式。

2.教学例4。

跑步

跳高

游泳

总计

47人

()人

16人

72人

红星小学有多少人参加跳高活动?

(1)算式:72-(47+16)

(2)让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3)让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这个算式有括号怎么算?与上节课学习的连减有什么联系)

(4)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方法1: 72-47-16=9

方法2:72-(47+16)=9

(5)小结:加减混合计算有括号时,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也可以把连减的计算方法倒过来用,把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变为第一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课后作业】

1.课本第28页做一做。

(1)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课本第29页第5题。

(1)先算一算,然后把算得的结果填在括号里。

3.口算:课本第30页第8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总结:

1.加减混合计算,从左往右依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应用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相减的逆运算

第三篇: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胡柏凤

同学们,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丑小鸭经过艰辛的过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今天我们就来把童话世界在我们身边变成现实,老师这里有三只丑小鸭,同学们想不想帮他们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想)只要同学们能答对丑小鸭带来的题目,他们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课件出示幻灯片1,学生举手回答

谁来帮助第一只丑小鸭?(诶,xx同学真棒,他用他的智慧帮助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表扬他!)

谁来帮助第二只丑小鸭?(哎,xx同学也真棒,在他的帮助下第二只丑小鸭也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谁来帮助第三只丑小鸭?(哎,xx同学也回答的非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三只丑小鸭都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大家真棒)

那么刚才丑小鸭们带来的连加连减算式是按什么顺序计算出来的的呢?(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天鹅湖玩,好不好?(好)天鹅湖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四只白天鹅正在那里玩呢。看,那三只丑小鸭变成的白天鹅也来了。同学们,现在天鹅湖有几只天鹅呢?谁知道?(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对!4+3=7.7只。

玩着玩着有两只白天鹅想妈妈了,于是他们飞走了,那么现在天鹅湖还有几只白天鹅呢?(5只)7—2=5.如果我们把两个图合起来看该怎么列式呢?4+3—2=5

板书

4+3—2= 这个式子与我们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减混合 板书

加减混合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课题

这个式子我们应该怎么来算呢?4+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7—2?

根据我们的计算我们发现加减混合计算也是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和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是一样的

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幻灯片7,老师数出了7根小棒,又加了3根,现在拿出四根,该怎么计算呢?

接下来,加大难度,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准。幻灯片8-11

二、学习先减后加

我们现在去另一个美丽的湖边,出示幻灯片12请你注意看,这里的白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能用磁铁摆出天鹅的变化过程? 谁来列式计算?

4—2+3=

这个算式我们怎么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反列说明不能先算2+3)强调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复习了连加连减,还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他们的顺序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课件出示14、15幻灯片 14幻灯片,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池塘里有6只小鸭,来了3只,又走了四只,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怎么列式?

6+3-4= 怎么计算?

我们来看下一道题 课件出示15幻灯片

车上原来有8个学生,有3个学生下了车,又有2个学生上了车,现在车上有几个学生?怎么列式?

8—3+2= 怎么计算?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完成屏幕上的练习,注意计算过程。

第四篇: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新市中心完小一(2)班江冬梅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你们读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什么呢?丑小鸭讲的就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得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都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2+1= 5

5+4+1= 10

3+4+2=9

6+0+1=7 10-0-2=8

5-3-1=1

8-5-3 = 0

10-1-6= 3 真棒!现在丑小鸭都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们知道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它们生活在美丽的天鹅湖,老师请来了白天鹅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

二、合作探究

1、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演示:又飞走2只;你又看见了什么?演示完整图意,谁来把这两幅图画的意思完整的说一遍?并提出一个问题?(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走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板书算式:4+3-2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接着用哪个数减去2?为什么这么减呢?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板书:

4+3-2=5

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同桌之间互相说出图意并提出问题,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板书算式:4-2+3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接着用哪个数加3?谁能说说4-2+3的意义?

4-2+3=5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观察一下我们刚刚学习的两个算式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

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这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计算的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式

先说一说图意和问题,独立列式后男女生比赛上来示范,集体订正。

2、连一连:帮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

3、解决问题:想一想题意后,列式,男女生比赛,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算式)谁来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书本68页第三题。

板书:

加减混合 + 3 – 2 = 5

– 2 + 3 = 5

从左往右计算

第五篇: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加减混合计算顺序,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小棒、课件。教学设计

一、整理旧知,引出学习内容

1.复习连加连减。

出示:3+4+1= 1+3+2= 8-2-3= 10-5-2=

请学生计算后,说说1+3+2和10-5-2两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先算什么,把几记在心里,再算什么,着重说说计算的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2.引出加减混合。

师:和以上四道连加、连减比,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出示:7+3-2 6-5+3

揭题: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加减混合的知识。(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出示例一,你能编一道数学题,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师板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要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生指名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出示例二

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师:谁来列式?

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生汇报。

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生:记住第一步的得数2。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例

1、例2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小结: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

师:

1、现在听老师说的顺序来摆小棒计算。怎样列式计算?

2、看算式摆小棒,7-3+2怎样摆小棒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

三、设置情境,解决问题

师:看,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啊,原来它是要让大家来帮忙的。

(出示第75页的做一做画面)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小猴子怎么还不走呢?原来他还有一道题呢!(出示76页第一题)

大家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热闹啊!

原来是森林里开了一个运动会,小猫、小狗、小鸭和小鸡分别获得了四个项目的第一名,森林之王狮子要奖励他们每人一处房子,你能帮它们找到房子吗?

生抢答完成。

师:狮子大王看到我们同学来了很高兴。他有几颗智慧星要发给大家,但是它有个条件,就是做对一道题得一颗智慧星,最后看谁的智慧星最多,谁就是最聪明的同学。现在我们就请狮子大王出题吧。

(76页第四题)

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这是老师在公路边看到的情景。你能编一道数学题吗?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计算,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方法小结: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第一步都是先算前两个数,第二步都是把前面算出的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在新授之前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口算练习,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10-5+3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在新授知识的教学中同时我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加减混合》说课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针对这一目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对这节课作了这样的安排:

一、情境串联,激发兴趣。

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把整节课的内容串联在参观动物园的情境中,先是随着嘀嘀声,汽车来了,驾驶员叔叔给他们设了第一关,算对了才给开门,目的是复习连加连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然后是乘车到动物园,创设了上车、下车的情境,再是参观鹿馆、百鸟园,再是看动物表演开锁,参观动物的家。这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动画演示,帮助理解

书本上的例题是通过两幅图呈现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两只的情境。但是如果没有大屏幕,这个过程只能分开呈现,学生理解起来就有难度,所以我没有采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采用上车、下车的情境,并把上车、下车的过程制作成了动画效果。学生观察到三人上车,然后两人下车的情境,大多数学生想到了用先加三再减二的办法来解决“现在车上有多少人”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4+3-2”,我让学生把它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进行比较,并给这样的算式取名“加减混合”,并根据上车、下车的情境,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通过说情境、说问题、列算式,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出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并借助生活经验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也是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

也有小部分学生用的是先减二再加三的办法。我问学生:“这样算可以吗?”2班上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是可以的:“他先把下车的两人去掉,再把上车的三人加上,也可以求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而1班有学生认为不可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而我还是像2班上的时候那样处理得比较简单,就感觉不到位,太急了。如果能让这样算的学生再来说说想法,并结合黑板上的圆点图分析讲解得再透一些就好了。

三、画图策略,保留情境

因为情境过去了就没了,所以在学生说了情境的过程以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圆表示出刚才的情境。通过画图,既简化了图意,又能保留住刚才的情境,以便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时还可以参考。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搞“低段学生掌握画图策略的引领之研究”。一年级学生还没有画图的意识,所以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如增加多少就添上几个圆,去掉多少就划去几个圆,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简化过程,使动态的图转化为静态的点子图,使图意更清晰。

四、设置情境,练习巩固

考虑到单纯的计算练习比较枯燥,所以我把练习题也串联在情境中。本来“参观鹿馆”这一情境是解决先减后加的例2,但因为解决乘车问题时已有学生列出了先减后加的算式,所以这道题就作为练习,再加上参观“百鸟园”,都是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这里层次上没处理好,全是动态,就没有层次上的变化。如果改为静态,就能提高一个层次,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然后带领学生去动物表演区,看“小动物开锁”,这是连线题,让学生计算后连线。接着是“参观动物们的家”,共八道两步计算式题,打印在练习纸上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每算对两题就课件呈现小动物家门打开的情境,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五、欣赏图片,轻松快乐

插入一个欣赏动物图片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们轻松一下,又可以激发他们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然后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总结这一课的学习内容,谈这节课的收获。最后再口算几道题,加深印象。

每一次组内开课,我都能及早准备、认真钻研、仔细推敲、反复修改,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上《加减混合》一课的思考 庄

我们学科组经常会采用同上一堂课的形式进行教研活动,每次还都要进行课后的大剖析、大讨论,老师们习惯的直言不讳也总会让自己有点担心,我的课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我想传达给大家的是些什么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信息?„„我一直在担心老师们听了我的课有想法吗?收获吗?等等等等的担心总是逼迫我认真地研读教材、教参,精心地设计,试图在我的课上发出我的一些微弱的声音„„

一、我对教材说明的学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和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计算的困难。

教材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其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

其一,用生动的插图、飞来飞去的过程,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也能直观反映出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特别强调教材没有让学生看图写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要求。二是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解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帮助学生克服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计算的困难。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为了帮助掌握计算顺序而采用的特殊措施。例2中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标明,而要学生填写,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让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二、我对教材要求的理解

根据学习,我逐渐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既然教材安排情境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和顺序,看图写式又不作要求,我想教材这样编排的用意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基础,他们对于加减两步运算的情境提炼和表达还不能到达预想的层面,特别是语言表达和观察水平还比较欠缺。因此看图说话和写算式也只是作为课堂的深化和提升,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孩子来带着其他孩子慢慢学会提炼和表达。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为“”。

教材说明中提高图是为理解运算意义和顺序服务的,看图写式不作要求,那本课的教学重点该如何确定?我想既然图也为理解顺序服务,标注运算线和中间数也是为了打开学生计算中的瓶颈,那么学会和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应该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了。

三、我对教学过程设计的意图

1、变静态为动态,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

虽然说从教材的编排看,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计算,而前两课时中连加和连减的学习和练习已经让学生对两步计算的方法能自我参透了。教材也不要求看图写两步式题,这样的一堂课能让学生有什么收获?我考虑还是让学生在同伴的引领下学会描述加减混合式题的情境图。

而教材中的例题是静态图,虽然个别孩子能说清楚,但是不能足够地吸引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又对大部分学生的表达叙述造成困难。因此我决定置换情境图,用更能吸引学生眼光的学习材料动态地演示拿出、放进的过程,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情境过程打开方便之门。

当然这样的低要求还不够,需要后续的提升,让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为此,第二层次的看图说意列算式,就选用了书本上的“做一做”——皮球题,这一题虽然是静态图,但是从图上不难看出动态的痕迹,具体的情境很容易想到,自然学生也表达得很清楚。第三层次则选择《课堂作业本》上的第一题的纯静态图,让学生在心里边想过程边写算式。

从纯动态到半动半静态,最后到纯静态图示,这样的三步走,能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整地表达叙述加减混合式题,并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其中的运算意义,层层递进,步步提高。

2、计算是重点,训练要到位

掌握计算的顺序和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是本课的重点,如何落实?我比较重视细心规范地训练。这节课因为有了连加连减作为知识基础,学生对于计算的顺序能顺向迁移,不太会出错。不过我还是重视了计算顺序与情境的实际意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先算加(减)。

计算训练中,考虑到连加和连减的教学是按教材例题进行标注运算过程的,而第二课时的练习时,已经简化到只让学生写中间数,看数计算的形式。因此,这节课上,绝大部分的孩子能顺势自主计算,为此,我板书的时候只写了中间数,而简化了线条与箭头。

在计算训练时,我先让学生计算《课堂作业本》第3题,要求写出中间数,这还是和前两节课的要求一样,看着中间数,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反馈中,我特意挑选了错误的做法,让学生关注他的错误是怎么引起的,讨论得出第二步的运算符号特别容易看错,是要注意的。

第二步,看口算卡片计算。又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先出示前一半式题,学生想得数,再出示第二步式题,算出得数口答。第二层,直接出示两步式题,指名直接说最后结果,但问学生:“你刚才心里想着几?”

第三步,练习《课堂作业本》第2题,要求不写中间数,直接口算连线。

这样一步一步的逐渐提高计算要求,是帮助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发展学生的思维

备课前一直在思考,加减运算的意义在前阶段不断的螺旋上升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比较深入学生的心了,学生对于为什么加?为什么减的意义理解地比较到位了。这节课除了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意义和学会计算外,如果没有任何思维上的拓展,课堂是否会变得单薄和缺少活力?我是否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呢?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引领和启发。于是就有了课堂上,老师们所看到的情境:“小鱼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先放进2条再拿出3条和先拿出3条再放进2条,过程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却都是7呢?”、“7比原来的8怎么样?为什么少了呢?”、“刚才最后的7条比原来少了,你有什么办法让盖子里的鱼多起来呢?”、“现在想想看怎样的情况鱼的数量会变多,什么情况下鱼的数量会变少呢?”„„ 学生在猜想、讨论、证实中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绽放,很多孩子的精彩发言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样的拓展只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点到为止,不要求人人理解掌握。可能有些孩子理解得比较透彻,可能有些孩子还迷迷糊糊的,都没关系。这只是尝试,有待大家的讨

加减混合说课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类推

加减混合是在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的,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复习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动态演示中感悟加减混合的含义

停车场的汽车开来开走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而且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减混合的含义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制作了汽车开来,开走的动画,变静态的图为动态的形式呈现,课件动画演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两个情境先开来3辆车,再开走2辆车,和先开走2辆车,再开来2辆车,让学生感受先加再减和先减再加得数不变,进一步感悟加减混合的含义。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看图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前面对用数学和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图意,并提数学中问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看图说图意提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数学语言的培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解题正确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另外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已的想法,是整个小学阶段要重视培养的能力,我们只有从一年级开始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表达机会,引导学生对探索的过程多进行总结与归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注重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

1、在比较中感悟得数和加上减去之间数的关系,知道加的多,减的少,得数大,加的少,减的多,得数小,加的数和减的数一样大,得数不变,同时渗透加减混合两种方法的计算和简便方法的计算。

2、动态的图学生都能看懂,而静态的图学生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从动态图到静态图,给了学生一个过渡的平台,同时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的含义。

3、最后口算题从3个数的加减到4个数的加减到一长串数的加减,不仅巩固了学生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同时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认识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64页——6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经历做活动角、比一比活动来探索角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一个、不规则纸、三角板两个、各种有角的实物

学具准备:不规则纸、活动角一个、三角板两个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小精 灵 儿童 网站]

认识角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来直观地认识角。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街景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并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找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角。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角、了解角,教材又设计了“折一折”“练一练”“做一做”“比一比”等几个小活动。其中,“折一折”这个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角的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练一练”,让学生标出图形中的角,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比一比”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学生来自城市,从小接触的新事物多,见多识广,勤于观察、乐于合作探究,善于思考、质疑,同时经常参加校内外的科技类活动,对放大镜等工具使用比较得心应手;家长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一起来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课堂实录〗

(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的朋友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多媒体课件出示:长方形、圆、三角形、椭圆、正方形这五个图形小精灵依次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出来。课件配音:同学们,我们都藏在你们小组中的信封里,小组合作,先找到我们,再把我们分成2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组,它们都有尖尖的角;圆和椭圆一组,它们都没有尖尖的角。

师: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摇头)同意第一小组的分法。

师:点击相应的图形,把课件中的图形小精灵分成两组。

(课件配音:同学们,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你们愿意来认识它吗?)

生:(异口同声)愿意。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二)学习探究,加深理解

1.感知角

师:同学们,从你学具袋里的图形中找到一个角,你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小生1:这儿是尖尖的,这两边滑滑的、平平的。

生2:这儿有些刺手,这两边直直的。

„„

师:(边演示角,边说)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2.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上学的路上有没有角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书64页的情境图。)谁愿意来指一指?

(生纷纷上台,指主题图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存在着角,你还能从教室中找到角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谁来说一说?

生1:黑板的四周有四个角。

生2:桌子的四周都有角。

„„

师:把你们找到的角说给同桌听。

3.创造角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角。现在看桌子上的圆形纸片,它上面有角吗?

生:(摇头)没有。

师:你能想办法利用这张纸片来创造一些角吗?

生:能。

师:那就快快开始吧!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的角?

(学生纷纷在实物投影机上边展示边说。)

生1:这是我折出来的角。

生2:我画了3个角。

生3:这是我剪出来的角。

„„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都能创造角了!下面,老师也要来创造角了,仔细看。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的?

生:画的。

4.介绍顶点和边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

5.游戏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呀!现在让我们继续擦亮自己的慧眼,来辨一辨“真假孙悟空”。(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加相应的配音。)

师:先看这个,是真是假?(师点击其中的一个孙悟空图形,出现相应的图形。)

生:假。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图形上没有角。

师:擦亮慧眼,看一看,这个孙悟空是谁变的呢?(师点击该图形,出现“猪八戒”。)

生:(欢呼)猪八戒!

师:再看这个,真还是假?

生:真。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继续看,这个是真还是假?一起说。

生:真。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接着看,是真是假?

生:假。

师:谁变的呢?请看。(师点击该图形,出现“二郎神”。)

生:(欢呼)二郎神!

师:一起看这一个。

生:真。

(师点击该图,出现一个摇头晃脑的孙悟空图。)

师:仔细看,真还是假?

生:假。

师:谁变的?

生:(欢呼)白骨精!

师:祝贺你们,每人都有一双慧眼!

6.角的标记

师:同学们,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各个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上标记,怎样做呢?听智慧老人来告诉大家。(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加配音。)闪动角的相关部分,出示角的标记,智慧老人讲解:小朋友,仔细看!这是表示角的符号。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通常在这个符号的后面注明一个数字或字母。例如,我们在这个角符号的后面再加注数字1,我们就可以把它记作∠1,就读作角1;如果还有一个角,我们就可以记作∠2,读作角2。你们记住了吗?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张实验报告单,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原先以为用放大镜来看角,角肯定变大了,现在知道角的大小不变。

生2: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这个实验,你们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1:角两边的长短变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生2:角两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并没有关系。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角。

生2:我会创造角了。

生3: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

生3:我知道角两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并没有关系。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时,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数学王国的朋友们来到了课堂上这一段动画,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巩固和运用知识,我设计了小游戏――真假孙悟空,在进行这个环节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巩固知识既高兴又轻松。

同时,我在教学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做活动角这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应让他们充分比较角的大小,使每个人都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精 灵 儿童 网站] <<<12>>>

下载加减混合教案(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减混合教案(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减混合教案

    《 加 减 混 合 》教 案 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第四小学 李 倩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7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

    加减混合-教案

    - 1说一说? 引导生说出;湖里本来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 师:再接着看,看看天鹅湖里又有了什么变化? 师点击课件出现两只天鹅飞走了的图片 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生:又游......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滨海县实验小学邓刚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四个月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他们年龄小,爱活......

    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教学案例及反思 伍炳波 ⒈ 课件出现一只丑小鸭。师导语:同学位都听说过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吗?今天它也来到了同学中,它正在向大家求助呢?谁能帮帮它,只......

    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

    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姓名:苗秋艳职称:中教二级单位:东街小学电话:邮编: 教 *** 041600 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

    加减混合教案(推荐五篇)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