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6: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

第一篇:《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

1.联系时代背景,把握全文主旨,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2.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论证、引证法和例证法,体会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与形象性。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①业已(已经)

②如意算盘(比喻只从好的一方面着想的打算。)

③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 不韪:过头;不对。冒犯世界上最大的错误。)

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qióng 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吊:慰问。孤单无靠,只有自己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伴相慰。)

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民众不怕死,怎么用死使他们害怕呢。)

2.内容主旨

题目“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题面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目揭示的是一种现象,题底蕴含的是它的本质。全文的论述,就是由题面到题底,逐层深入,逐层生发,逐层体现的。语意双关使题目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更增强其表达效果,它尖锐地嘲讽了司徒雷登的滚出中国和美国对华侵略政策的彻底失败,也洋溢着对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自豪和欢欣。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国民党政府南逃广州,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当时美国及西方的一些外交使团仍然留在南京,持观望姿态,为的是摸中国共产党的底,为美国寻找机会。7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南京回国。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写了一封信。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与艾奇逊的信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这已从反面教育了人们进一步认请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可是,当时一些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仍对美国抱有幻想,这对于革命的事业是极其有害的。

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这篇评论。就是为了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同时也批评了当时那些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指出司徒雷登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其人的特点是:“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其实质是借“爱”中国之名,行侵略中国之实。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实质。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②~⑤段,正面揭露其侵略政策的实质。

第②段,指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实质是“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接着通过对美国侵略政策的三个主要部分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华的侵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第③段,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论述美国为何不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

第④段,用大量事实论证美国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作战”,但已经“直接参战”,并采用了“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侵略方式。

第⑤段,对第②~④段作一小结,进一步指出美帝国主义采取这种侵略方式的原因;即“是被中国和全世界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揭示了美帝国主义所处的孤立地位。

第⑥~⑩段,从反面驳斥艾奇逊的论调。

第⑥段,摆出艾奇逊提出的“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

第⑦段,论述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第一个政策”。

第⑧段,论述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第二个政策”,只能采取第三个政策。

第⑨、⑩段,模拟艾奇逊的语言,暴露美帝国主义“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心态后无可奈何的困境。

第三部分(第 11— 17 段),教育我国部分知识分子。

第 11 段,直呼让那些认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中国人听着。第 12 段,直呼让“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指出他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了。教育他们应丢掉幻想。

第 13 段,揭露美国政府的阶级本性和对中国的态度。“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有很多钱”,但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

第 14 段,颂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的英雄气概。

第 15 段,激励全国人民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要树立建国的勇气。

第 16 17 段,再次把锋芒指向司徒雷登和白皮书,再次表达了团结教育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愿望。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呼应题目,表达了对胜利的欢欣和对敌人的蔑视。

3.写作特点

①严密的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另一方面是教育国内一部分知识分子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两方面紧密联系,揭露实质为说服教育提供了依据,而说服教育又是揭露实质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量。

②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有正反对比的方法:如第14段中,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有例证法:如举出大量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有引证法:有正面的引用,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有反面引用,文章里多处引用艾奇逊的言论,让他来作反面教员。

③语言具有严密性、讽刺性与形象性。

a.语言的严密性。如“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句中“业已”“快到”“尚未到”几个词语对“日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突出了美国政府在发表白皮书的时间上是作了精心选择的,从而揭露了美国政府想掩盖其彻底失败面目的用心。

c.语言的形象性。如第13段,写“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这“洒”字把美国侵略者的险恶用心刻画了出来。又如第16段,写“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着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却总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着皮包走路”几句,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

【重点语段研读】

第14自然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一段中,所谓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是指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和美国侵华野心的暴露,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如闻一多、朱自清,他们“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但“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下面写到“伯夷”,伯夷在武王灭殷后,宁肯饿死不食周粟,从形式上看,伯夷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但他维护的是昏庸腐败的殷王朝,他不能对周武王的进步行为给予支持,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他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颂的。

第18自然段,“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在“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时,司徒雷登并没有马上走,他曾“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的,意思是说司徒雷登所代表的美国政府并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他们曾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也会象国民党政府一样听他们的话,但是他们的最终下场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所以说,司徒雷登的“走”象征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宣告了美国“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彻底破产。因此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好,很好”的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再说“白皮书”来了,在第1段中已明确指出白皮书是“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美国国务院公开发表的文件。当时美国的执政党是以杜鲁门为总统的民主党,杜鲁门的在华惨败遭到了在野的共和党的指责,民主党为了脱卸责任,在文件中作出许多辩解,虽然不乏对事实的歪曲,对中国人民的污蔑,但客观上暴露了美国在华侵略的目的与手段,成了一份不打自招的侵华罪行的自供状,因此这个时候白皮书“来了”,对全世界面前暴露了其侵华,反华的真相,无论是从揭露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方面,还是从教育全中国人民,特别是教育那些“自由主义者”方面,当然都是“很好,很好”的事。

这篇文章以一“走”,一“来”结束,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并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说“很好,很好”,指出这是两件“值得庆祝的”事,其欢欣之情已谥于言表。

【解题指导】

一、见【课文解析】1 内容主旨。第3自然段。

二、见【课文解析】1 内容主旨。第1自然段。

三、见【课文解析】3 写作特点②多种论证方法的结合运用。

四、见【课文解析】3 写作特点③语言的形象性。

五、这篇文章写于1949年8月18日,当时正是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就是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1949年时美国曾彻底失败了。但是,今天的美国又在鼓吹美国的“民主”与“人权”,企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颠覆,使一部分善良的人们受到迷惑。今天重温这篇文章,让我们

第二篇:别了,司徒雷登 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中解读事件的真相,感悟生活的内涵成为语文教学的又一重大任务。本单元四篇作品不仅传递着新鲜、真实的信息,同时更彰显人文性的厚度,他们以饱满的情感、纵横的历史经验,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是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完美结合的典范。基于以上特点将《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积累新闻文体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新闻事实,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感悟借助细节、对比等手法展现出的作者的骄傲与自豪。阅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完成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目标。

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即学习新闻类作品的特点和本文的写作特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让这种能力的生成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实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含蓄地表达情感的手法。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他们对新闻类作品比较熟悉,学习此类作品容易让他们获得心灵共鸣,产生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为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化、肤浅化,教学过程由浅人深,由已知过渡到未知成为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达到水到渠自成的教学效果。2.教法指导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先速读,后精读。新大纲要求

学生的速读应达到每分钟600字。本文约1000字,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并概述本则新闻的要点。这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并提高概括能力。②提问法: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适时的点拨,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文本的真意。同时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个性化解读方式。③情景创设法:用视频、图片、课堂语言等构建情景,创设氛围,将学生紧紧包围在其中,让学生体会我们不仅在阅读一篇作品,更是在阅读华夏民族的自强史,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更拿到了打开知识世界的钥匙,从而通向终身学习之路,走向成功,这是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在本节课中,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 ①讨论法: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集体的智慧,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②圈点阅读法:教师应该适当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圈点画线的良好阅读习惯,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③课外阅读材料辅助法:以教材为基础,延伸阅读与之相关的资料,学生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阅读。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有效、清晰,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人。

情景导人法。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不慎摔倒的3张图片,学生会很惊讶地看到外国领导人的尴尬时刻,也会立刻想追问她摔倒的原因,于是趁势导入说“其实曾经摔倒的是中国人,而且我们用了 150年的时间才爬起”。我相信学生们的爱国心会迅速地被唤醒,由此全情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接着教师简单叙述香港历史,最后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经典名言:“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我想任何一个学生看到这段话都会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鼓掌。设置这样的导语目的在干,让导语不只具有导人文本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作用,将历史和现实对接,彰显华夏民族弓虽大的生命力。第二环节:新闻知识介绍与积累。

这个环节分别向学生介绍新闻特写的定义和特点、新闻类作品的结构。新闻作品学生接触得很多,但大多源于兴趣,随意性很强,没有建立对此类文体的系统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本环节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知识,健全自己的学习系统。

第三环节:速读文本,筛选信息。

本环节由三个问题构建基本框架。

问题一,速读全文,找出行文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案预设: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香港回归的过程,重点记录了末任港督离港的情形。

问题二,根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螺充计,全球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到7月l日0时l分的两分钟时间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本文哪段记录了这一时刻?为什么没有重笔描绘这一场面?

第一个小问题仍然是考查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浏览课文后会很快找出答案。而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对学生来说,解决它有一定难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我要读书》,作者:解海龙),然后提示学生,以此种类比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答案预设:以英方的角度来作为描述的重点,能够凸显对比的作用,显示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在展示新闻的过程中,独特的新闻视角可以更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深思,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问题三,回归的仪式只需要几分钟,可是我们分明听到“我离开你已经太久了,母亲”的歌声回荡在耳边,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看到了这分别的长久? 答案主要涉及到本文的新闻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分类别筛选信息,品味语言的能力。引入相关历史资料,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更具历史的厚度。答案预设: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干 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代表英国女皇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第四环节:精读文本,涵咏情感。以提问带动学生思考探究。

问题四,“零度写作”是新闻人的基本职业准则,这并不是说新闻中不可以带有个人情感色彩,那么本文是怎样含蓄地表达作者的自豪与激动的? 这个问题涉及全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答案,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与追问。答案预设: ①副词的魅力。

学生对副词的品味有困难,教师可以用初中已学习过的知识来点拨学生。事例: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矫锰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尚”“只”强化了情感,凸显了作者的愁苦。以上的提示,让学生迅速体味到了文中“最后”“永远”等副词的作用,感受到面对屈辱的结束,国人的自豪。

②数字的力量。

本文数字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时间的精确性。以时间为线索,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体现了庄严感和严肃性。

二、150的变化。

教师点拨,第l段“ 150多年”,第7段“ 156年前”,最后一段“ 156年5个月零4天”,以上数字上有什么变化?答案显而易见,越来越精确的表述,体现了自豪感和爱国心也在逐渐地增加。③对比的妙处。

对比是最好的凸显情感的手法,教师点拨,诗歌中的对比手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谈笑间,桔槽灰飞烟灭。”(举例可以让学生完成,教师提示和帮助)以上铺垫,学生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第七段等等。这些对比,采用一扬一抑的方法,将华夏民族的崛起全方位地展现在世人面前。④细节的作用。

新华网北京2007年7月l日电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劝。!O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问题五,阅读上面的一则新闻,思考本文运用了大量细节的好处? 关于细节的作用,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品味本文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的作用。它们虽然所占文墨不多,但是却蕴藏了丰富的情感。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将其挖掘出来,将会加深他们的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另外,“本文题目的妙处?”“作者为什么将交接仪式称为‘日落仪式’?”等问题,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在追问和提示的过程中巧妙地提出,帮助学生深入地品味文本,挖掘其思想内涵。

五、说作业

原则是学以致用。“值此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写一篇关于天安门国庆庆典的新闻特写,500字左右。”练习写作,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将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和新闻评价贯穿在文章中,让所学知识最终回归于实践。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左右两个版面,左面书写新闻类文章的特点和结构要点,目的是重点强调,突出基础。右面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随着教师提问的深入,逐渐在黑板上完善答案。帮助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法可循。

第三篇:上册 别了,司徒雷登·教学示例之三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案示例之三 别了,司徒雷登 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当年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弄清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二、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和方法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和形象性。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章中对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二、教学难点:两个中心论点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议论文,在高中第一、第二册里,已学习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内容,对本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应采用自学的方法,对论证结构和语言等,都应以讨论加精讲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导入课文

一、简介本单元、本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

议论文在高中第三册中有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个单元里的第一篇文章,除了以上的学习重点之外,还应了解美帝当年对华侵略的实质。

二、介绍写作背景。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7月,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开南京归国。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中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当时,由于美国反动阵营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争吵,迫使杜鲁门、艾奇逊等帝国主义分子不得不采取白皮书的形式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的真相,企图以此说服对手。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一篇美帝侵华罪恶的供状。为了揭露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教育当时那些对美国怀有各种幻想的人们,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了这篇评论。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篇评论,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三、释题。

提问:本文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双关──题目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面揭示的只是一种现象,而题底蕴含的却是它的本质。语意双关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在句式上,主谓倒装,强调了“别了”一语,突出了司徒雷登“挟起皮包走路”的无可奈何之状和中国人民欢庆喜悦之情。指导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一、画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词典有侧重地掌握如下词语:

业(yè)已──已经(多用于公文)。

脱(tuō)卸(xiè)──同“推卸”。其义是摆脱(责任)。

诲(huì)人不倦──诲:教导。倦:厌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冒:冒犯。不韪:过错,不是。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以死惧之──惧:恐惧;这里是吓唬。

如鸟兽散──像聚集的鸟兽受到惊吓四处飞奔逃散。比喻崩溃逃散的情景。

茕茕孑立,形影相弔──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jié):孤单。弔(diào):同“吊”,安慰,怜悯。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李密的《陈情表》。补充注释

民主个人主义者──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和美国政府幻想的迅即破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二、总结课文层次,并写出主要意思。研习新课

一、学生阅读课文的首段和末段。讨论: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的开头:“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一个普普遍遍的驻外大使,为何能够象征一个国家某种政策的成败呢?这,发人深思,令人寻味。如此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入胜。议论文开篇,采用记叙文的手法,可谓新颖、别致。

结尾为:“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贺的。”文章收篇,不以议论作结,却以抒情告终,实为别出心裁,独具一格。作者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首尾照应,艺术地再现了美帝侵华政策的彻底失败,抒发了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

二、讨论:课文除首尾两段外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10段):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政策的实质。

第二部分(11─17段):对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其中,第一部分可分为二层。第一层(2─5段):论述美帝侵华战争的实质,即要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第二层(6─10段):剖析白皮书,批驳艾奇逊的谬论。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1─13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它对中国人民的敌对态度,纠正自由主义者的错误认识;第二层(14─15段):奉劝自由主义者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第三层(16、17段):交代写作目的,说服教育某些知识分子,使其站到人民方面来。在文章第一部分第二层中,第6、7、8段对艾奇逊的言论已有大量详细的引用,为什么在9、10两段还要“重复”摘引?

明确:在9、10两段中,对艾奇逊言论的再次摘引并不是6、7、8段的简单重复。

因为,在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叙述和分析相结合的写法是很重要的。没有叙述就没有分析;反过来说,如果仅有叙述,但没有分析,那么,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读者何以看出?文章的第6、7、8段,作者摆出艾奇逊提出的“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这是叙述;第9、10两段,作者以模拟人物语言和旁述、评点的方式,有意提出艾奇逊之流的强盗逻辑、心曲神思和无奈窘境,这是分析。在第9、10两段中,作者对第6、7、8段的引文加以提炼、集中,抓住艾奇逊们最险恶、最虚伪、最隐痛的地方,给以讽刺和暴露,因而,该两段的揭露就显得尤为深刻。

第四篇:别了 教案

《别了,不列巅尼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鲜而奇特的变化。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登陆网站,新闻给我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风云、观察社会变化的窗口。报纸、广播等媒体是传播信息、反映世界的窗口,而新闻、通讯是传播信息反映社会变化的常用形式。索取信息,了解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以及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把握新闻和通讯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报刊的能力,使我们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本单元四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新闻、通迅特点的平台,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去索取信息,了解世界。同时,新闻的语言准确鲜明简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好素材。《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新颖的立意,详细的描述了中英双方在香港举行交接仪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注意细节的交代与气氛的烘托,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二、学情分析:

本文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比较多,学生了解不多,这使他们不易体会出文中所蕴涵的强烈民族自豪感,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出发,去揣摩体会重点词句,进而体会作者为祖国逐步的完整、统一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本篇通讯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闻时代背景,阅读文本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仔细体会中英双方的交接仪式及作者的所用的语言,教育学生莫忘国耻,积极进取。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方法: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六、课时:一课时

七、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听《东方之珠》

2、播放香港回归经典时刻的视频并提问:

(1)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你们的心情如何?

(2)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作为记者,你该怎样去报道这样的事实呢?

(二)知识积累

回顾有关“新闻”这种文学体裁的知识

1、新闻的定义

2、新闻的分类

3、新闻的特征

4、新闻的六要素

5、新闻的构成部分

(三)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原文内容解释题目的含义

明确:“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别了”,用拟人手法,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吻,另外还是主谓倒装,起了如初强调的作用,表明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本文正文由的那几个部分组成,加以概括: 明确:导语: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主体: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附板书设计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背景:港督府变迁

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四)局部探讨,品味语言

1、齐读导语,掌握语言的精确性、体会情感

2、品味主题部分蕴含深厚感情,非常耐人寻味的句子。(合作学习)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特成为历史的陈迹。

明确: 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2)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明确: 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之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3)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明确]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代表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4)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明确]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天。作者心中,人民心中,都是感情澎湃。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很有分寸。

(五)对比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恰当的对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从这里升起。

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的终结。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这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背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地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七)结束

1、结束语

2、看幻灯片,听歌曲,创设情景,体会情感

(八)作业布置

写一则校园消息,要求简明报道事实

(九)教学后记

第五篇: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 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 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载《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 2、品味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第一课件网www.xiexiebang.com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

    《永别了,袜子》教案

    大班《永别了,袜子》教案 活动目标: 1、 2、 喜欢故事,体会对朋友依恋的感情,尝试说说自己的友情。 乐意帮助寻找“袜子”,并仔细解读画面,提高观察、记忆等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p......

    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特写场景⑶ 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⑴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 《新大纲》要求:一分钟阅读600......

    别了语文课(二)教案

    《别了,语文课(二)》教学设计 滨海实验学校 朱丹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琢磨重点词句,体会作......

    别了_不列颠尼亚教案[模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二、......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讲解: 一、结合教材38页,教师补充: 过渡语:阅读新闻作品对我们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在于它是新近发生的,这些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