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之初第二课时设计
《人之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松山五小 于秀彩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之、初、性、”等13个生字,会用“教”这个多音字口头组词。会规范地书写“之、玉、义” 3个生字。
(2)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人之初》。(3)简单介绍《三字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三字经》是古代一本启蒙书。一共有一千多个字,但包含了很多内 容,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会规范地书写“之、玉、义”3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生字。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以本课生字复习为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二、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韵律。
2.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3.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4.齐读课文,加深对韵文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新三字经》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新三字经》(课件出示)
3.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指导书写生字“之、玉、义”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玉、义。(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①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②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③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④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五、教师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所学的《三字经》告诉我们要保持善良的心,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懂道理的好孩子。
六、板书设计
8.人之初
第二篇:《人之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人之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3.《人之初》教学反思
4.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人之初教学课件
6.人之初1000字作文
7.老王的课时教学设计
8.燕子课时教学设计
9.《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第三篇: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现阶段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3.初步了解“教”“习”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 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汉字视频“网、日、燕、伞”发现了什么特点? 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
天鹅图识记“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指导写“之” 【设计意图】:通过汉字视频,让学生了解汉字与事物像,汉字又像画,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分解
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指学生分行读
3.认读生字,与汉字交朋友(指生认读,大屏幕圈生字)4.生读文,边读边圈生字
5.分行读文、学字
(1)初:左右结构,字理识字,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刚刚开始的意思,春天刚开始叫初春、初夏,人生刚开始:人之初,性本善。(2)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上下结构,字理识字,为什么“善”与羊有关?善良,友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配乐,听故事,听了故事,告诉王义的父母:教之道,贵以专。
告诉李迁的父母:苟不教,性乃迁。(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 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拍手、踏步、同桌拍手、古人读法 间休:《三字经》动画版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著名的大学者,今浙江宁波人。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今天呢们跟谁交了朋友?(说说认识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
人之初
独体字:习、专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之 远
近
第四篇: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
执教时间:2015.11.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性本善的道理,知道待人接物友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性本善的道理,知道待人接物友善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1、人之初。(1)全班朗读。(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人之初》 人之初 善
成才
课后反思: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
第五篇: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
——教案设计
金晖小学 83班 杨旭文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追问: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
3.教师引言: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③自主选择喜欢的 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4.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