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了解少数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愿感,感受民族统一与团结。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
联系旧知,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呢,看你们还记得 吗?(PPT出示《我们的民族小学》插图)
2.看来,同学们有着很棒的记性。是啊,大家来自不同地方,穿戴不同来到一所学校学习真是开心。你们也一样,和这么多同学在一起真开心。
3.在伟大的中国,地广物博,在课文中同学们认识了一些少数民族。老师今天带来了我们祖国的地图,你们能试着去看看他们民族所在的地区吗?
(PPT出示地图,让学生在图上寻找)初步感知
一.从地图中感知多民族
1.有找到的吗?可以把你找到的告诉其他同学吗?
2.是啊,要找到也确是不易。因为我国是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同 学们在图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地。你还看到了哪里民族呢?可以把你找到的少数民族告诉大家吗?
3.少数民族不止仅仅出现在我们的书本与地图上,少数民族也出现在我们 生活中。
(PPT)出示资料
据县民族宗教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有畲族、侗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000多人,散居在各乡镇(街道)的农村;有1个民族乡、7个民族村,其中畲族人口占较大的比例,有4536人,另有苗族383人、仡佬族128人、土家族105人、蒙古族65人、回族38人,重点居住在莪山畲族乡、富春江镇的大庄民族村、横村镇的湾
下民族村和百江镇的金塘坞畲族村。还有少数散居在分水镇的陈家自然村,钟山乡的青南山自然村,旧县的大山湾自然村等。12月28日是莪山畲族乡成立17周年纪念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县的少数民族村,在生活、民族风情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4.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也有着少数民族的象征 呢?藏在老师的口袋里,我们一起找找。(人民币)
你能找到人民币中的少数民族吗?(文字)其实在以前的人民币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元素,老师也带来给你们,我们一起看看吧。
5.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在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对了,就是我们汉族。
组织学习,有奖竞答
1.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那么你知道的有哪些?老师之前有让同学们进行学习,接下来,我们以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将竞答。奖品老师也准备好了。
(PPT出示10题)
2.那么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优美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你知道吗?(PPT出示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关于阿凡提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认识了解他。
3.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再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生答:泼水节)有人知道与它有关的传说吗?老师再讲关于傣族泼水节的故事。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各少数民族之间,除了传说故事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生答)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通过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认识他们。1.微视频播放藏族服饰及文化风俗
通过微视频帮助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
化,各种原因也让各民族的服装也各有不同。2.通过学习单能猜出民族服饰。
教师准备好学习资料,让学习以组为单位,填写表格,试着分辨
民族服装的差异。
3.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民族服装 总结升华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数学公式,你们看这样对吗?
是啊,生活在祖国的每个民族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有着好大一个
家,在这个家里生活学习我们都感到很快乐。所以有民族都应该团结在一,共同为这个家努力。
2.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歌,也要送给你们。(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3.学习应是我们不间断的脚步,课后试着搜集一些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并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合作办个小小民族知识展。
第二篇: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56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播放歌曲
(大屏幕播放《爱我中华》,同学们欣赏。)刚才歌曲里唱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指的是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播放PPT)
我们属于什么民族,大家知道吗?(同学们回答:XX族)嗯,刚才大多数同学都回答是汉族,那么,除了汉族外,你们还听说过哪些民族呢?(同学们举手回答。)
嗯!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事实上,除了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够多吧,这就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播放中国版图)瞧,就在这960万平方千米辽阔的土地上,我们汉族和这 55个少数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友好地生活在中国这个美好的大家庭里。正像提示语中所说的,来,我们一起齐读提示语:“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
任务一:观察对比图,分布图,了解少数民族定义
1、下面我带来了一个填空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由1个 __________族和55个_________组成的。观察这两个数字和所填的内容,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知道为什么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吗?(出示图片“汉族和其他人口对比图”)
观察对比图,从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正像同学们所说,因为五十五个民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小结:你看——(出示分布地图)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这55个民族的身影,少数民族和汉族生活在一起,就像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
任务二: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
在这个大家庭里,汉族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四大发明
最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哪四大发明?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是的。四大发明就是——课件出示——生齐读 那同学们,你对四大发明中哪一样较熟悉?
好的,那你能说说吗? 指南针:出示——指南针。
A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是啊,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
B大家再来看看这三幅图。你从中可以看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吗?
(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大发现,都有指南针的功劳。)
火药:同学们看,这就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
造纸术:蔡伦
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造纸时的劳动场景。——同学们,最早的时候文字写在~~龟甲上,被称为甲骨文,写在竹子上,被称为竹简,那么你们觉得那样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呢?是啊!很笨重,很不方便。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古时候,天降大雨,河水暴涨,山上一些树木和麻类被带入河中,在自然环境和水的作用下变成稀薄的原始纸浆,漂到岸边废弃的树枝上聚集。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些在树枝上聚集的东西经过太阳晒干后可以揭下来,成为可以使用的纸。这种自然现象启发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经过反复的钻研、琢磨,到了东汉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很多道工艺步骤,最终制成了纸。(所以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活字印刷术:毕升
你知道他是谁发明的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同学们,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2、文学。
同学们,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让文明中外的四大发明,而且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流传至今的艺术精品吧。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音像资料)
四大名著:哪四大名著——指名说:谁还有补充?
看来你对我们四大名著还挺了解的。那看过吗?
你最喜欢哪一本?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啊?
唐装:我们汉族不仅有经典的艺术精品,我们的服装也很受世人瞩目。
你们看这是什么?——唐装 唐装深受中外人民喜爱。你们看,参加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各国领导人,都穿上了由我们中国为他们精心缝制的唐装,备受世人瞩目。
3、神话传说
我们汉族不仅有受人瞩目的唐装,而且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指名说:——谁来说一说?(两个左右)
是啊,这些神话传说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任务三: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1、同学们,刚才通过四大发明、文学、服饰、书法、神话传说等方面了解了我们汉族灿烂的文化。55个少数民族也是我们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成员,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
出示不同少数民族的照片或语言描述,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少数民族。
歌曲欣赏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亲爱的同学们:不管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 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辽海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能简单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对这些民族是哪些不够了解,也不太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风俗习惯,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对少数民族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为何称为少数民族。
3、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学习任务:
任务一:观察对比图,人口分布图,了解少数民族定义 任务二: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
重点: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介绍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检测工具:我来说,你来猜是哪个少数民族?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大屏幕播放《爱我中华》,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中华》,仔细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师:从刚才的歌曲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歌曲里把56个民族比作什么?(花朵星座 兄弟姐妹)
师: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6个民族是一家》 板书: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是一家
(齐读课题2遍)
2、师:我们属于什么民族,大家知道吗?(汉族)除汉族外,你们还听说过哪些民族?(预设:学生回答一定不会很全面,一定不会把55个少数民族全都说出来)评价: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
3、认识56个民族,教师领读2遍教材里的56个民族名称。自己读一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问同学老师也可以。)
4、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布图
观察对比图,从中能获得什么信息?评价:正像同学们所说,因为五十五个民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5、学习宪法第四条
6、说说你了解的民族生活,民俗特点。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中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等等。(可以是图片、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7、学生说说自己对蒙古族的了解(蒙语、蒙古袍、草原 马头琴
蒙古包 马背上的民族 赛马 奶茶 手抓羊肉、成吉思汗 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等等)出示幻灯片
8、师:那你可知道,除了蒙古族外,中国土地上还生活着哪些民族?
9、学生汇报
10、教师补充了解满族、朝鲜族、藏族的一些文化。
11、教师小结:是啊!在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千米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这 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团结友好地生活在中国这个美好的大家庭里。
11、歌曲欣赏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亲爱的同学们:不管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 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我为学生上的一节品德课
(工作总结)
逸夫小学 宁
华 2015、7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行为与习惯:通过搜集信息、举办展览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我们应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和各民族小朋友和平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民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看 导入新课
不猜不知道,一猜中国真奇妙,请你猜猜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56个民族是一家吧!学生自由猜想,说出自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合作探究
对话交流1、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多少个兄弟姐妹的名字呢?学生自由畅谈。
2、走进民族风情园(组内交流),(师适时出现多媒体课件)
3、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畅谈。
三、结合实际、行为导航
在我们班级中还有一些汉族的小朋友,我们要怎样与他们相处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说出和这些小朋友要团结、和平地相处。
四、课堂升华、总结收获56个民族组成了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团结一心《爱我中华吧》!齐唱歌曲《爱我中华》。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56个民族是一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3、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各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中华》,仔细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生:
二、学习新知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家里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兄弟姐妹可真不少,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
生:汉族
师:除了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请同学们看汉族和其他民族人口数量的对比图。
师:从这幅人口对比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五十五个民族占8.41%。
师:这个深蓝色部分,就是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
师: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面积很广。你们看---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
粉颜色的部分是汉族,其他颜色的是少数民族,但他们居住我国的各个省份,同学们再看,我国北部蓝白相间的部分是蒙古族,西部绿色的部分是维吾尔族,南部紫色的部分是侗族,黄颜色的部分是傣族,东北三省的这些橙色的点是满族,中间这些零散的蓝色点是回族,看了这副图我们这少数民族分部很广泛。
三、认识少数民族小朋友。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吧。
出示:少数民族朋友图片。生:观察图片。
师:你们能不能猜猜他是哪个民族的?
生:猜测后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了这几个少数民族的朋友,你们是怎样辨别他们是哪个民族
首先,看一下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我国是以汉族为主要人口的国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7326%,而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2674%。
第四篇: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初中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一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
归纳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2、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补充大量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况。难点:怎样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处理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小字、讨论,材料分析,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最后通过教师讲解达成共识。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了初步了解,但尚未深刻认识到我们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从认知基础来看,初二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该阶段学生仍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创设历史情境、图史结合、问题导学、分组合作等方式相结合进行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法分析
学生利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法和图片导入法)
播放并介绍歌曲《爱我中华》,创设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用课件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图。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三个小问题:
①、我国的民族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③、少数民族地区发生这些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导言部分的问题)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开始本课学习的第一个问题---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首先请同学们自我阅读课文85--86页的第一自然段并思考导入的①、②问题。
【通过问题目标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帮助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进行归纳扩充,并小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少数民族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2.接着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一些我国历史上民族问题处理得当,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的故事;再举一些关于我国或他国历史上由于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而出现分裂或**的例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热情】
---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出现了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的局面;---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小结:因此,解决好民族问题至关重要。
3.阅读教材,找出教材是如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出表述的?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特点: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做主。
4.教师提问: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下,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几个?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使用ppt动态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意识,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学生根据地图指出,教师给学生1分钟时间记忆这五个省级自治区。
5.然后再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实行这种制度,有什么意义?如何体现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思考完毕进行回答,教师对其回答必要时进行提醒与点拨,最后进行该问题与第一子目的总结。
(二)接下来学习本课第二子目:各民族共同发展
1.请同学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第一段内容。概括各民族共同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
【通过自我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使用幻灯片展示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对比,请学生归纳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变化。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民主改革后,西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请同学们归纳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变化在经济上的表现: 书上列出三个典型地区:
西藏自治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3.知识扩展:
教师过渡:进入90年代后,国家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请学生思考回答: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有哪些重点的项目?(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课件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教师介绍蒙牛集团的兴起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可分割关系。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除了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外,每年还派遣大量的干部和人才入藏。孔繁森就是他们其中的杰出代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请学生讲孔繁森的事迹。思考:我们应学习孔繁森的哪些优秀品质)教师总结: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第五篇:《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设计
《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设计
沁县段柳乡中心校 鹿永梅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的特色和传统文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全班欣赏。
2、师:你知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么吗?(56个民族)
3、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6个民族是一家》(板书课题:56个民族是一家)二、进入“民族长廊”
(一)、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和“少数民族的含义”。(1)师:我们属于哪个民族呢?(汉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过渡语: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除了大家提到的还有很多。老师把他们集中在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和汉族)那为什么处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图)。
(3)小结:这就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他们总人口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8.4%,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二)学习“汉族文化”
过渡语:就在这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的土地上,我们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友好地生活在中国这个美好的大家庭中。正像课文46页提示语所说,我们一起来读(“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56个民族,56枝花,56个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举世瞩目的文明。
同学们,我们都是汉族人,(板书:汉族)你对我们汉族人口有哪些了解呢?(生说,人口最多,分布最广,世界上人口最多ppt出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出示”任务一”
(1)你对汉族的文化有哪些了解呢?结合课本47页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先填一填“智慧谷”“我还知道———。”(可以从发明、文学、书法、服饰、绘画、建筑、传统节日、神话传说等方面来填写)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哪个组的知识面最广。
教师巡视指导,预计学生发言。预设: 四大发明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它的前身是司南——图片。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大发现都离不开指南针的功劳。)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的毕昇晚了四百多年。④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
文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书法:行书、楷书
唐装:外国人穿与中国领导人穿 绘画: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 建筑:赵州桥、京杭大运河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杰出人物 神话传说
……
三、学习“少数民族板块”
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服饰、发明、文学作品等进一步了解了汉民族文化,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些方面了解少数民族。(板书:少数民族)现在我们先从服饰来了解。
1、出示“任务二:看服饰,猜民族”。(1)教师出示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交流少数民族的相关信息,师补充小结。
出示:蒙古族。
你是怎么知道的?(从电视里看到的这种服饰的人生活在大草原上)那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民族的服饰特点(生读师鼠标指明。)那你们知道蒙古族人为什么穿这样的服饰吗?师简单介绍“马背上的民族”和风俗习惯(生齐读)出示:藏族
你是怎样猜到的?(看服饰)
这个民族的待客礼仪非常出名,想了解吗?大家可以边读边想象你就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试着做动作。(生对应文字介绍做动作)出示:朝鲜族 ④出示:满族 ⑤出示:维吾尔族。
这个民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爱戴四棱小花帽)
你还了解这个民族的哪些信息呢?看谁知道的最多。(吃羊肉串、葡萄甜、哈密瓜、)
⑥出示:壮族
这么美的服饰,你能猜到是哪个民族吗?(壮族)你怎么知道的?(看电视)看来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是知识。⑦出示:苗族 ⑧出示:回族
(2)出示连线题检测学生对少数民族信息的掌握情况。
2.过渡语:与汉族一样,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杰出人物和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新疆维吾尔族,阿凡提是智慧的化身,那阿凡提如果遇到剃头不给钱的阿訇,他会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段小视频。
3.播放小视频《要不要》感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1)你认为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幽默、不畏权贵)
能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2)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和神话?从中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哪些特点?
小结:同学们,像阿凡提这样的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壮族的歌圩节。
四、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大家一定对“56个民族,56枝花”这句歌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不管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 我们1个汉族(板书:1个)和55个少数民族(板书:55个)永远都是一家人!(板书:一家)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曲声中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五、布置课后小任务 1.请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
2.收集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以及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同学说一说。板书设计:
56个民族是一家
1个汉族
55个 少数民族 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