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

时间:2019-05-12 16: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

第一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

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 第一课时 灿烂的古代文明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代文明,激发探究古代文明的兴趣。2.大致了解金字塔和四大古国文化。

活动过程: 一.导游带我去旅行

1.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中,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无数光辉的业绩,一个个科学伟人,文学巨匠,甚至无数普通的劳动者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发明创造和壮丽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时光漫游吧,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探寻灿烂的古代文明,好吗?(板书课题)

2.现在,我们进行一次文化之旅,请你来当导游,介绍那些神奇的风光吧!

(1)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距今两千多年,首位完成华夏统一的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史称“始皇帝”。

(2)长城: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军事工程。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3)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二.我是小小考古家

1.教师:说得真不错!咱们再来看看这个画面(师将画面定格在金字塔)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2.现在我们看看胡夫金字塔名片。姓名:胡夫金字塔

年龄:大约4700岁

家庭住址:尼罗河下游的西岸(古埃及)

家庭成员:我是家庭中的老大,还有大约80座金字塔是我的弟弟妹妹。

体形:我高146.59米,相当于40层楼高。

成长经历:我是10万人花了30年时间建成的。几千年来,我经受住了许多次大地震,仍然完好无损,是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中仅存的一个。

3.古埃及除了宏伟的金字塔,还有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

三.寻找文明的发源地

教师:除了古埃及,还有哪些历史悠久的国家呢?让我们乘着“文明的大船”,游览四大文明古国吧!

1.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吗?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2.教师出示四大古国地图,学生观察思考:

(1)它们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中国:长江、黄河流域。(2)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四.文明古国的辉煌

1.教师:适宜的环境使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畜牧业、纺织业、冶炼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类如何传承优秀的文化呢?之前,人类采用的是结绳记事或者口头传承的方法,文化的传承就不完整和断断续续。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历史等刻录下来。文字,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人类交流的纽带,是人类成长的基石。

(1)图文介绍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中国甲骨文。

(2)玩游戏:猜象形文字。

3.四大文明古国还为人类开启了许多文明的大门。

(1)观看四大发明动画片,回答:中国有哪四大发明?

学生: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4.你还知道哪些灿烂的古代文明?

古中国:中医中药、十进位计算法;

古埃及:木乃伊、公历;

古印度: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星期划分。

五.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66页活动。

第二篇:第四单元 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 教案范文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六年级

备课人毕雷

熊邦琳

第四单元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教案 第10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

3、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

2、收集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资料,了解这些文明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依照课本提示导入。

2、尼罗河孕古埃及文明

了解尼罗河的位置,阅读赞美尼罗河的诗句,知道尼罗河为古埃及人带来生活用水,为农业创造条件,认识尼罗河对古埃及的文明生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埃及的农业与数学。

尼罗河泛滥带来哪些问题:冲毁地界,需要每年重划地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4、埃及的建筑艺术。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埃及人民创造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埃及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5、古埃及历法。

我们使用的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依据。古埃及历法是公历的起源。我国人创造的农历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依据的,我们的生活中仍在使用。

6、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使用过的象形文字,是人类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让我们了解了古埃及的历史。

7、木乃伊。

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他们企图长生不死的信仰。

8、小结:埃及在新时代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古老的文明仍在不断发展。

9、录访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引导学生以收集的资料展示。

10、让学生分析收集的资料,如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

11、列表比较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

12、出示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指出这些古老文明诞生的自然具体条件有相似点:都分布在大河流域,而这些大河往往被称为这些文明的母亲河。

13、根据课本提示,探讨人类早期文明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探寻原因。

(1)大河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引用的淡水。

(2)人类早期改造自然能力较弱,往往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生存。

(3)大河流域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14、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分组:将学生分成5人小组,每组若干人,注意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每小组可以在伊索寓言、追求科学的声音、坚持真理的声音、公民的声音、运动员的声音等五个内容中选一个,分组学习,并坚持在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两个同学在班内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同时要组织同学就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比。

2、小组学习:

组内将同学平时和课前收集整理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所见所闻在组内交流,讨论决定应该向全班同学交流哪些内容,最后确定一人主讲,另一人补充,向全班交流本组学习成果。

3、小组交流:

各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将本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其它小组同学进行补充。

4、教师小结:组织同学就各小组同学的学习交流状况进行平价,同时就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进行补充,要求学生课下进一步收集资料,深入学习。

板书设计: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古埃及 尼罗河 古印度 佛教棉花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中国 四大发明

第11课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教学重点: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 教学难点: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教学准备:

1、教材中提到的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的音像资料等。

2、收集介绍卢浮宫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卢浮宫收藏的艺术珍品图片若干。

3、收集安徒生童话故事集等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和音像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介绍奥地利维也纳风景的短片或展示图片,或用一段优美的文字介绍进入新课。

2、让学生介绍他所知道的维也纳,以及中国音乐家和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状况。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3、播放《蓝色多瑙河》乐曲片断,猜一猜这是什么曲子,又是谁谱写的,随后,学生或教师讲出施特劳斯创作的故事,感受作曲家痴心创作的精神。

4、请学生讲述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说明在音乐家的生涯中有无数困难需要克服。贝多芬是勇于同命运抗争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第五交响曲》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成功需要毅力、不怕挫折的道理,最后播放《第五交响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这种精神。

5、音乐家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但音乐家有祖国,肖邦是伟大的爱国音乐家。让学生讲述肖邦的故事,朗读《战士》片段。

6、在学完上述内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音乐家及其作品之后的感受,体会伟大音乐家及其作品的精神力量。

7、播放或展示介绍卢浮宫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或阅读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使学生对卢浮宫有初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8、阅读卢浮宫镇宫三宝图,讲述其中的故事,体会这些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人们对艺术及生活真善美的追求。

9、讲述画家米勒深入生活,为农民作画的故事,从代表作《拾穗》中感受米勒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热爱。

10、阅读美文《卢浮宫的无限魅力》,交流对卢浮宫的整体印象,并讲述学生所知道的卢浮宫及其藏品的故事。

11、教师简单归纳本课,说明卢浮宫及其藏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丑小鸭》故事片断,或朗读其中片断,让学生猜测这来自哪一作家的作品,从而进入新课。

2、学生讲述安徒生创作的其它童话故事,自己从中体会到哪些道理。

3、讲述安徒生勤奋学习,努力创作世界文学作品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伟大的作家创作不朽的作品时,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阅读过哪些世界文学名著,知道哪些儿童文学作家,指出这些作家及其作品丰富了儿童的生活,陶冶了情操,并要求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5、小结:用教材中的引言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11、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

奥地利维也纳 音乐之都

卢浮宫 镇宫三宝

安徒生 世界童话之王

第12课 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在不断为人类造福。

2、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性,初步形成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3、讲述科学家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优良的品质。教学重点:讲述科学家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优良的品质。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性,初步形成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课本主题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2、学生课外阅读科普读物,了解科技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3、教师将一张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白纸晾干备用,准备水和毛笔,准备表演用水写字的游戏。

4、准备有关战争影响的文字图片资料或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从古到今照明方式的变化,说明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其中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以课本为依托,启发学生思考电力的广泛应用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随后进行归纳。

3、教师指出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重大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4、讲述瓦特关注蒸汽现象的故事,引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知道在200多年前曾经出现过一次以蒸汽机改良和应用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它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

5、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大,组织学生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以学生接触较多的领域(如电脑及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进行讨论。

6、归纳总结,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游戏导入:拿出一张纸,说可以用水在纸上写出红色的字,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7、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教师说出这个游戏的奥妙,并指出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解释。

8、阅读课本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9、进一步思考还有哪些未解的自然之谜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科学,增强我们认识自然的能力。

10、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学虽然不能解释当前所有的现象,这只是暂的。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会解释更多的未解之谜。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认识深度不断加深,我们还会遇到新的、更多的自然之谜。这只能用发展科技的方法才能解决。

11、教师小结。

只有科学才能给我们一双慧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战争、科幻影片或展示同一主题的文字资料。

2、让学生谈一谈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说明科技应造福人类,现在却成为人类相互残杀的工具,大大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3、以诺贝尔为例,说明上述道理。讲述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和爱因斯坦的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出示多利羊图片,说明这是克隆技术孕育的动物。讲述克隆技术的含义,并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在现代生活中产生的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5、学生朗读《寂寞的春天》一文,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农药发展历程相似的科研成果,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科技发明。教师归纳学生观点: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它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总是只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

6、总结本课,指出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科学道德。

7、根据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学生自主讲述,并说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8、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为科学家必须具备哪些优良品质。

9、阅读发明“四能枕”的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科学发现、动手实践能力和品质。

10、小结全文。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科学发现、动手实践能力和品质。板书设计:

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 造福人类

第三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追寻人类文明足迹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追寻人类文明足迹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关隘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捕鱼,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成就时。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热爱和保护热情,增强保护自然、保护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能力:通过学生的搜集调查、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使学生直到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重要发源地,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人民创造的赞兰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文明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这些人类的伟大创造。

教学重难点: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指导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准备:“古代文明成果展示”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古代文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大河哺育的文明

印第安文明

一、问题引入

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多媒体课件----大河哺育的文明

出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著名河流图片资料。

思考: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

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最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中华文明。列举两河、尼罗河、定期泛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小组观察教材P3图片,讨论:“从山洞到房屋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生活的变化,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介绍中国的青铜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二、印第安文明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文明?

课件出示:印第安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讨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文字的形成与演变

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一、激情导入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是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曾经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图形文字都远远不如汉字这样在今天依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课件演示: 图片展示从古到今世界古代不同的文字演变。

介绍中国文字的变迁过程。

学生谈感受。(使学生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为我国人民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被日本、朝鲜等邻国借用,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投影:出示同学们的作业、手抄报、硬笔书法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二、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师: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祖国各地分布着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历史文明古迹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谁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读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你在参观或游览这些文明古迹时见到过一些不文明的做法?为了继承和传承这些文明,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组

单元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通过此来教育学生,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感受。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感受。单元教学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单元课时安排:

《只有一个地球》 2课时 《鹿和狼的故事》 1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课时

《青山不老》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

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 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

4.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5.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

6.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

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 7.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谁来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 8.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火,谁再来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9.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 学生二读——齐读

10.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1.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1)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

(2)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3)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

(4)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挽救,不能只是等待上帝——发现用意。把这段话跟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5)用名词都是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对美伊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胸怀广阔,目光远大。

(6)看到了希望,破坏了就要移居到别的地方去,等几十年、几万年也不要紧——前提是人类只有觉醒了,才有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与《时代周刊》联系,又有什么发现?

(7)地球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地球成为人们的焦点 《地球就诊记》 12.教师引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2.学会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上网发布信息,用网络来帮助学习。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球图片

它在轻轻地向我们哭诉,把地球母亲哭诉的声音用波浪线划下来。听了地球母亲的哭诉,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二、学习第

1.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哭诉什么?把你听到的读给大家听。

(1)读地球母亲以前的模样——这是地球母亲的哭诉吗?——希望变回以前的模样[出乎教师的预料](2)读句子——曾经是那样美丽的母亲,现在是这样伤痕累累,憔悴不堪(3)补充

(4)地球是无私的,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慷慨地给了我们,很心痛。——地球母亲是那样的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的?——学生读——读到“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母亲不该给我们这样多的爱,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太不珍惜地球了

学生三读,只有许多的动物都快乐地生存,地球母亲才是快乐的。(5)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人类正在不断摧残母亲的身体,地球母亲遍体鳞伤; 地球母亲正在不停哭诉;

有一个人在哭泣,可是没有人去理它;

茂密的森林;树桩;洒落在地球上的金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呀!2.齐读地球母亲的哭诉之声。3.出示资料:地球上的一天 教师朗读资料,什么感受?

心痛,打击,应该保护地球;像沙漏,但是地球不能再有第二次;震惊,省略号——这不是省略号,像一块块石头砸在地球母亲的身上,轻轻地哭诉,读——学生齐读

你还从别的地方听到地球母亲的哭诉吗?

4.第三段“不是地球的恩赐„„”人类如果能够节制的话,地球

5.如果有第二个地球,你愿意去吗?为什么?——没有人性;有奶便是娘;内心矛盾。6.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教师简介该实验 7.齐读这一段

根本不能想象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 不可思议,现在的地球到处都是,有一丝可怕——仅仅是这样一丝可怕——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

8.大声呼唤地球母亲——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课堂练习

1.播放《懂你》,学生写对地球母亲的话。[把《懂你》这首歌的内涵提升了。绝!怎么想到会跟这首歌联系起来。] 2.地球母亲希望听到你的心声,交流。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升华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坚硬、黑色、充满希望、纯净等)

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悬念,不必回答)

二、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四、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解决)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

2.学生读2、3自然段。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思考?在文中画下来。再想一想,他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他们的?(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4、5自然段)(1)解决不懂的问题。(2)有感情的朗读第4、5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三、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四、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3.思考下列问题:

(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一写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作业

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 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老人——青山不老 日月同辉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看漫画写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难点:写一份建议书,看懂漫画体会作者的用意。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进行组内交流。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见资料。(略)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第二课时写建议书

教学目标:

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教学重难点:通过说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第三课时(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背诵积累环保标语,领略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3.读懂成语故事,讨论问题。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背诵积累环保标语,领略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2.读懂成语故事,讨论问题。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成语故事

1.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1.能通过自学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3.能自学本课生字,并掌握“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学情分析: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籍看得少,因此,对于地球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多,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肤浅.通过两年的信息技术教育,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并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发展自己的意见,进行环保宣传,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 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2.指出难写的字:

裹 滥 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组织学生讨论 3.汇报。

4.引导学生从这几处考虑:

a.科学家证明,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b.去火星和月球的设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们别无去处,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6.指导朗读。7.概括段意。

二、总结思考

请你谈一谈读完课文想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说完后,教师指导,然后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空间有限

粮食紧张

一、只有一个地球─────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不

资源有限

水源紧缺

环境污染

爱护

地球日

4月22日

居 教学反思:

14* 《鹿和狼故事》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已经有质的飞跃。本文的故事形式,学生一定会喜爱,但理解贪婪而凶残的狼是“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祸首”,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结合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的变化、鹿群的变化,深入浅出的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2.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检查自学效果。

四、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组交流讨论。3.汇报。

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五、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小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你的朋友听。拓展活动: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这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与庄稼》告诉我们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板书:

14*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鹿死林毁 尊重自然界规律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反思:《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准备:1.学生了解家乡土地的状况。2.课件。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能通过朗读体会优美的语言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仍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品味语言,并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二、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自告奋勇,分段试读。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3.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三、默读思考,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

2.学生读2、3自然段。3.共同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4、5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第4、5自然段。

6.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保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7.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8.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三、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拓展活动: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

教学反思:

16*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准备: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大胆退出课堂。

教学流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词语?。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一)抓“奇迹”。

1.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2)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3.指名学生汇报

(二)抓“环境”。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

(三)抓“看法”

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6、7自 2.“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3.“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4.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5.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拓展活动:

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

板书设计: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学前分析: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深刻感受到人类 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也能认识到其错误。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很好地完成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进行组内交流。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⑶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第二课时习作

写建议书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第三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四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三、成语故事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 写建议书

修改评议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竭泽而渔》

教学反思: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终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满分40分 时间30分钟) 考号: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掀起了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 3、文明古国的人......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教科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课题 水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

    六年级品社上册《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学案

    六年级品社上册《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学案 一、单元目标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走近世界;通过对人类文明遗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通过比较一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文天祥教案

    年级六学科语文章(组)四、《民族之魂》学习内容《文天祥》学习内容分析《文天祥》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表现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讴歌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一句话教案

    年级六学科语文章(组)四、《民族之魂》学习内容《一句话》学习内容分析《一句话》是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外国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唱歌《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建议书(精选合集)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建议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使用上建议书的情况与日俱增,建议书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展某项工作、任务或活动开展。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建议书

    建议书 地球村的小公民们: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啊!可是,有些小公民非但不听,你们看,餐桌上被丢弃的食物,堆积如山的一次性筷子,哗哗流淌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