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情境创设微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情境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厦门市湖滨中学 郑银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有声有色的学习情境已经是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情境与目标分离的现象。分析问题所在探讨有效的学习情境如何创设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习情境,类型,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的普遍使用,大部分的城市中学的课堂已经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于是,在语文课阅读课公开课教学研讨中,大部分的教学设计会使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作为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音频视频确实让课堂有声有色起来,但这些设计是否是必要的、有效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会不会影响课堂主要学习目标的达成,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笔者所在的地区四个语文学科公开课课例(《伶官传序》、《出师表》、《雪》、《再别康桥》)很典型,它基本上可以代表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最普遍做法,本文想借这些课例来分析学习情境创设的问题。
一、学习情境创设五种类型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下水作文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比如课例里的《雪》,采用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是这个类型。
3、从作家生平材料入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是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表现,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所以要通过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比如《雪》的鲁迅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5、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雪》中“雪”的图片,《再别康桥》里精美的的康桥的图片。
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伶官传序》这个课例。学习情境创设的效果评估要紧扣教学目的,所以我们的分析都以教学设计里表述的学习目标为评价依据。
这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
知识与技能 ①文言积累,重点字词句点拨。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名言警句的思想感情。③评析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迁移训练。过程与方法 :初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意;再读文本,研讨作者写作思路,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三读文本,延伸拓展,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文本,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情境的设计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我们可以从六点来分析: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学习情境的设臵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有帮助,但这个学习内容实际上在初中的《醉翁亭记》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是复习而已。本课的学习情境对领悟创作动机,体会本课的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改造。不应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共情。第四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这一点上,有对旧知识的复习,没有对新知识的有效拓展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能力水平。第五点,是否尽量采用真实的情境方面,本课例是满分。第六点,时间、时机是否恰当。理想的的学习情境蕴含学习主题,学习活动。悬疑性和活动性蕴含其中。很可惜,这个可以后面的学习主题与情境无关。
第二课课例,鲁迅先生的《雪》。课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来渲染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雪产生美好的情感。教师的课堂学习目标是: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分析这些目标和情境可能有关的是前三点。但文章内容和情感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相距太大,而且教学内容里没有两者 的对比,因此对三个目标都没有帮助。这样的设计尽管有很多喜欢音乐的人一进课堂非常愉悦,表扬图片精美,但这样的情境有效性不高。
第三个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
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
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品析语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四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剑桥的美丽的图片。学习目标是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剑桥的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很多常见的阅读课的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案,有待改进!
三、方法与对策
鉴于常见的设计误区,情境与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的活动相关严重不足的教训,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四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这四种方法得益于孙绍振教授的微观文本分析理论——还原法、比较法,还有多年以前上海特级教师彭仕强老师的启发。
(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
在文学鉴赏领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早已是评论界的共识。传统教学理论以传授知识为核心,教师的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把教学参考用书上文学鉴赏的观点用各种办法让学生理解进而接受,实际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传统教学参考书上的意见还经常是落后于时代的不代表学术界较高水平的鉴赏,让学生记忆这样的内容徒增学生的记忆负担。好在新课程的教师参考用书已经改变做法,一般同一篇选文他会选择几种不同的观点提供给老师作参考。培养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信息、接触不同立场、不同的观念,让学习者自己判断、选择,在判断选择中培养他的判断选择能力。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我称之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比如在执教苏东坡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把本课的学习情境设计成一个问题情境:《念奴娇 •赤壁怀
古》一词的情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同时提供给学生古诗词评析的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赏析文章和教参上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千古名篇尚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同时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学习,协作交流,发表意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自相矛盾为哪般——追踪历史,呈现变化,引导学生究根底。
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人说话,大到两国外交发言,前后措辞不一致是常见的现象,探究这种变化,往往能有独到的发现。文学作品版本不同,表述的文字不同的现象甚至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说。文学鉴赏课运用这种创设情境法往往有好效果。比如2006年11月第2版2011年4月印刷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入了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其中有一个字做了修改。“乾坤日夜浮”其中的“夜”由第一版的“月”改成了“夜”。那么到底那个字用得好呢?为什么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要做这个更动?这个问题的后面就是诗歌的意境的揣摩,鉴赏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品味诗歌,和出版社的专家商榷这个版本的用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类的学习情境的设臵语文课阅读教学可以大有作为,因为作家的修改稿、不同版本、不同译家的翻译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资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揭开情感面纱回归理性,引导学生析文本。
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不是它们如何客观精准的反应了客观现实,而是它们体现了作家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给予读者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文学的奥秘价值往往就蕴含在这种个性化里。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被作家的高超技巧直接俘虏,陷入一种感觉得到说不出来的困境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只有更深 的理解文学形象构成的秘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也是培养提升学生鉴赏力的必经之路。
所以,揭开作品的情感面纱,发现它与理性逻辑的差异,设臵学习情境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鉴赏作品。
这个方法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教学。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就讲,作者最喜欢故都的清、静、悲凉。喜欢清、静可以理解,喜欢悲凉就是一个有违理性的表达,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受。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更是一种非理性的爱恋,把这个非理性设计为学习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也是这样的。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
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从这个非理性入手就可以深入林语堂的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比如《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还可理解,“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可能吗?这是符合现实的吗?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深入了文本的核心。
(四)纸做的花儿不结果——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高投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有特别的学习意义。人本主义的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针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在上面的三种学习情境的设计中最好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环境的实际设计出 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与任教课程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上例中的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和教材编写者互动就是一个结合巧妙的例子。在戴望舒的《雨巷》的学习中,笔者也设计过这样的学习情境:假设你是央视一个MTV的导演,你要给《雨巷》的诗歌朗诵配上一个合乎诗歌意境的画面,你需要选择一个女主角,请你根据诗歌的意境,描述她的气质类型,写一份招聘的广告。同时写出一份造型设计说明,给片中女主角做形象设计。这个学习情境紧扣文本,只有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蕴才能做出恰当的活动设计说明。活动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也实现了。
以上四种情境创设方式是笔者多年听课、上课、学习的个人总结。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教学目的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并不是只有在新课程实验中才运用的。只是可能没有新课程的理论自觉罢了。当然,学习情境的设计一定还有很多种巧妙的设计思路,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有限的思考罢了。
参考文献:
【1】百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何克抗编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6】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8】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9】期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研究.【10】郑银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第2期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情境创设微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学习情境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厦门市湖滨中学 郑银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有声有色的学习情境已经是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情境与目标分离的现象。分析问题所在探讨有效的学习情境如何创设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习情境,类型,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的普遍使用,大部分的城市中学的课堂已经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于是,在语文课阅读课公开课教学研讨中,大部分的教学设计会使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作为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音频视频确实让课堂有声有色起来,但这些设计是否是必要的、有效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会不会影响课堂主要学习目标的达成,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笔者所在的地区四个语文学科公开课课例(《伶官传序》、《出师表》、《雪》、《再别康桥》)很典型,它基本上可以代表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最普遍做法,本文想借这些课例来分析学习情境创设的问题。
一、学习情境创设五种类型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下水作文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比如课例里的《雪》,采用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是这个类型。
3、从作家生平材料入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是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表现,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所以要通过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比如《雪》的鲁迅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5、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雪》中“雪”的图片,《再别康桥》里精美的的康桥的图片。
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伶官传序》这个课例。学习情境创设的效果评估要紧扣教学目的,所以我们的分析都以教学设计里表述的学习目标为评价依据。
这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
知识与技能 ①文言积累,重点字词句点拨。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名言警句的思想感情。③评析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迁移训练。过程与方法 :初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意;
再读文本,研讨作者写作思路,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三读文本,延伸拓展,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文本,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情境的设计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我们可以从六点来分析: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学习情境的设臵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有帮助,但这个学习内容实际上在初中的《醉翁亭记》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是复习而已。本课的学习情境对领悟创作动机,体会本课的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改造。不应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共情。第四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这一点上,有对旧知识的复习,没有对新知识的有效拓展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能力水平。第五点,是否尽量采用真实的情境方面,本课例是满分。第六点,时间、时机是否恰当。理想的的学习情境蕴含学习主题,学习活动。悬疑性和活动性蕴含其中。很可惜,这个可以后面的学习主题与情境无关。
第二课课例,鲁迅先生的《雪》。课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来渲染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雪产生美好的情感。教师的课堂学习目标是: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分析这些目标和情境可能有关的是前三点。但文章内容和情感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相距太大,而且教学内容里没有两者的对比,因此对三个目标都没有帮助。这样的设计尽管有很多喜欢音乐的人一进课堂非常愉悦,表扬图片精美,但这样的情境有效性不高。
第三个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
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
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品析语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四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剑桥的美丽的图片。学习目标是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剑桥的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很多常见的阅读课的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案,有待改进!
三、方法与对策
鉴于常见的设计误区,情境与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的活动相关严重不足的教训,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四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这四种方法得益于孙绍振教授的微观文本分析理论——还原法、比较法,还有多年以前上海特级教师彭仕强老师的启发。
(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
在文学鉴赏领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早已是评论界的共识。传统教学理论以传授知识为核
心,教师的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把教学参考用书上文学鉴赏的观点用各种办法让学生理解进而接受,实际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传统教学参考书上的意见还经常是落后于时代的不代表学术界较高水平的鉴赏,让学生记忆这样的内容徒增学生的记忆负担。好在新课程的教师参考用书已经改变做法,一般同一篇选文他会选择几种不同的观点提供给老师作参考。培养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信息、接触不同立场、不同的观念,让学习者自己判断、选择,在判断选择中培养他的判断选择能力。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我称之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比如在执教苏东坡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把本课的学习情境设计成一个问题情境:《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的情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同时提供给学生古诗词评析的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赏析文章和教参上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千古名篇尚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同时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学习,协作交流,发表意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自相矛盾为哪般——追踪历史,呈现变化,引导学生究根底。
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人说话,大到两国外交发言,前后措辞不一致是常见的现象,探究这种变化,往往能有独到的发现。文学作品版本不同,表述的文字不同的现象甚至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说。文学鉴赏课运用这种创设情境法往往有好效果。比如2006年11月第2版2011年4月印刷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入了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其中有一个字做了修改。“乾坤日夜浮”其中的“夜”由第一版的“月”改成了“夜”。那么到底那个字用得好呢?为什么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要做这个更动?这个问题的后面就是诗歌的意境的揣摩,鉴赏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品味诗歌,和出版社的专家商榷这个版本的用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类的学习情境的设臵语文课阅读教学可以大有作为,因为作家的修改稿、不同版本、不同译家的翻译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资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揭开情感面纱回归理性,引导学生析文本。
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不是它们如何客观精准的反应了客观现实,而是它们体现了作家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给予读者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文学的奥秘价值往往就蕴含在这种个性化里。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被作家的高超技巧直接俘虏,陷入一种感觉得到说不出来的困境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只有更深 的理解文学形象构成的秘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也是培养提升学生鉴赏力的必经之路。
所以,揭开作品的情感面纱,发现它与理性逻辑的差异,设臵学习情境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鉴赏作品。这个方法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教学。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就讲,作者最喜欢故都的清、静、悲凉。喜欢清、静可以理解,喜欢悲凉就是一个有违理性的表达,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受。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更是一种非理性的爱恋,把这个非理性设计为学习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也是这样的。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从这个非理性入手就可以深入林语堂的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比如《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还可理解,“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可能吗?这是符合现实的吗?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深入了文
本的核心。
(四)纸做的花儿不结果——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高投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有特别的学习意义。人本主义的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针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在上面的三种学习情境的设计中最好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环境的实际设计出 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与任教课程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上例中的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和教材编写者互动就是一个结合巧妙的例子。在戴望舒的《雨巷》的学习中,笔者也设计过这样的学习情境:假设你是央视一个MTV的导演,你要给《雨巷》的诗歌朗诵配上一个合乎诗歌意境的画面,你需要选择一个女主角,请你根据诗歌的意境,描述她的气质类型,写一份招聘的广告。同时写出一份造型设计说明,给片中女主角做形象设计。这个学习情境紧扣文本,只有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蕴才能做出恰当的活动设计说明。活动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也实现了。
以上四种情境创设方式是笔者多年听课、上课、学习的个人总结。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教学目的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并不是只有在新课程实验中才运用的。只是可能没有新课程的理论自觉罢了。当然,学习情境的设计一定还有很多种巧妙的设计思路,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有限的思考罢了。
参考文献:
【1】百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何克抗编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6】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8】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9】期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研究.【10】郑银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第2期
第三篇: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阅读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阅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问。“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这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学习?。
(一)从课文内容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策略具体化是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我根据第一自然段讲“鲁迅先生逝世了,许多人都来悼念他”这个内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当你看无数个花圈、无数对挽联、大人、学生、老人,各界人士都来悼念鲁迅先生这样的情境,此时此刻,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为了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样的一个问题,并积极地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这不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了吗?
(二)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我想课题就是问题的一个着眼点,为此,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猎人海猎布》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当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几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说:“我想知道课文写什么事?”有的说:“我想知道猎人海猎布做什么事?”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告诉读者什么?”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思想?”„„我看到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便用激励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有探究精神,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学生有了要想解决的问题,就会仔细读书,认真思考,学习情趣就很高。经过学习,学生纷纷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是写„„”,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读书,不仅解决了我自己提出的问题,还知道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
由此,我深刻的体会到以往的教学,课堂上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老师的提问都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积极性很高,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
(三)从课文表达的思想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学生在感悟到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又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又想知道什么呢?”
生:老师,我想知道朝鲜人民在送中国人民志愿军时为什么依依不舍?
生:老师,我知道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所以,朝鲜人民舍不得离开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读书解决问题。)
师:文中什么地方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的呢?
学生通过读书,都能在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出了许多事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朝鲜人民也为中国志愿军做许多事,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此,他们的情谊是无法比拟的。
(四)从抓住“关键点”,创设问题情境。
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是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的关键。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如在教《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当列车启动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马上就说:“我会想到站台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吗?
又如:《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中从分别以索溪峪的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针对这一系列的“野”,我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能把每一个“野”解析清楚吗?你觉得它与其它景区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山、水中,你能从中感受它们的野性吗?在这里只要抓住“野”字让学生逐渐学习课文,去尝试解决问题。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成了一个探究者,学习亦会变得其乐无穷。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
问题情境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在设计环境时,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索。
总之,阅读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情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在挖掘教材中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篇:创设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情境
创设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情境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衔接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要求的提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大胆猜想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小组交流与讨论问题等教学过程,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化学科学的本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学思路;教学观念;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18
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多数是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随着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课堂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通过做题记住知识点,这样往往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多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加化学趣味实验、多阅读课外书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果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中,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严重影响了教学结果,最终也许学生的成绩好了,学校的升学率高了,但是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长远的眼光看,这种教育方式得不偿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打破传统的化学学习障碍,就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提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探究式教学情境模式,希望对同行老师们有所帮助。
一、提出探究式问题教学情境
所谓探究式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等,比如在高中化学原电池这一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一般可以迅速回答出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探究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把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稀盐酸(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假如用导线把铜片和铁片连接起来之后再插入稀盐酸,现象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铁片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在这一实验中溶液中酸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液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怎么样?用电流表测电流的话,指针有何偏转?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的状态,开始讨论希望尽快找到答案,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就会有目的地观察演示实验,很容易回答出前两个问题。答案是铁片插入酸中溶解,并且有气泡产生,铜片不溶解,但是如果用导线连接起来,铁片的表面有红色的铜,溶液也改变颜色,最后同学们认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方向,判断电子的流向。经过逐一对探究式问题的解答,学生从微观知识到宏观现象,再用微观原理解释,真正掌握了化学原电池的原理。这一教学过程在注重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扩大了知识面。
二、通过化学故事、新闻事件情境,从本质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习高中有机化学苯这一节时,同学们都了解到苯分子有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但是苯分子有6个H原子和6个C原子如何化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引入这个故事,1890年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化学家凯库勒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凯库勒住在伦敦,每天都思考着到底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他在黑板、地板、墙壁上画着各种各样的苯的化学结构式,设想过几十种可能的排列方法,冥思苦想几个月始终没有收获。一天,他坐着马车回家,大概那段时间太累了,不知不觉在马车上睡着了,熟睡的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当时他从梦中惊醒,回到家里在梦的启发下,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苯分子结构的问世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同学们在这个比较神秘的故事吸引下,不但记住了这位伟大的化学家,还掌握了苯的结构知识。另外,老师上课也要多引用新闻事件,毕竟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接触新闻比较少,新闻事件涉及化学现象比较真实,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比如:最近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雾霾,雾霾到底是怎么形成了?同学们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哪些方面减少或者杜绝雾霾的形成?同学们顿时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特别有价值,这样的课堂气氛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化学学习思维障碍,不同的教学情境创造不同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挖掘了知识的本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清泉.优化化学教学设计的三个方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2] 付云昌.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0(7).[3] 陈昊萍.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2).[4] 刘旭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09.[5] 陈丹.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第五篇: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显然,探究的源头在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们努力去克服,而且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图式,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记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想到,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契机,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一、引入新课时,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事先准备了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很容易猜出结果;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拿出来的却不时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紧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水到渠成,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在知识探究中,设置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通过有步骤分层次地设置一系列的阶梯型问题,激发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设计两组数让学生算一算能否被2整除。120、172、294、386、428、和121、173、295、387、419。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观察、思考。(1)为什么前面一组数都能被称2整除,而后面一组数不能呢?(2)两组数不同在哪里?(3)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决定这个数的哪一位呢?通过这一连串的设疑,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接着,我再用摆一摆的方法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先让学生用卡片1、2、3摆几个三位数,看一看有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4、1、5让学生摆。在学生操作摆弄后,产生(1)为什么前三个数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后三个数不能呢?(2)前三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探索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在知识应用中,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候应当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们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因此教师在知识应用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8、7、6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经审题发现求最大的圆柱体积就意味着考虑应全面,要用数学眼光审视圆柱的高及底面直径,才符合题意。通过学生思考,合理判断,探索到正确的知识。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例如,李老师家准备在长4.8米,宽2.1米的阳台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想使地砖无剩余,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真知,丰富体验,并实现了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