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人教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教材各子母间的关系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三、教学处理设想
在该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香港、澳门历史脉络的梳理(过去——今朝),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去深思、去感想,最后在观看“港澳回归”的纪录片中,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载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热血沸腾,民族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该课的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与历史德育教育充分展现,学生充分吸收。
1.关于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打出“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观察和判断,渲染、烘托全国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迫切心情,从而反映出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爱国情结。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可由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简要介绍“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及其具体的含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并使用多媒体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1860年的中国和英法的《北京条约》中的割九龙司(九龙半岛),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的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99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并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明确我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要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训练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目。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实况纪录片等,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可以提问学生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并让学生推选一名同学演唱这首
《七子之歌》,增强形象感、生动感和师生的互动,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师提出问题,何谓主权?指导学生查阅辞典,培养基本的动手能力(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的权利,即内外政策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5.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引导学生分析五星红旗与区旗的关系,即以五星红旗基本构图为底嵌入代表香港和全国人民期望其继续发展与保持活力的动态的紫荆花,以五星红旗基本构图为底嵌入代表澳门的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理解区旗、区徽中寓意的祖国与香港和澳门的隶属关系,即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以及香港与澳门的历史状况,教育学生不忘历史,发愤读书,爱我中华。
6.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教师深入到讨论中,指导学生从历史史实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得出洗雪百年国耻、促进改革开放和迈出祖国统一重要一步的结论,教师要简明地概括。
四、经验和教训
过去,许多教师总是担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说教有时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得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学习《香港、澳门的回归》这节课时,我主动退居二线,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探索历史内涵,发展思维,自我教育。
事实证明: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自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互动性充分表现,教学效果好。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二篇:[初中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2 人教版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海口市第九中学 王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并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
3、了解并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时间及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总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应当如何考虑并解决香港和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收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1、由《七子之歌·澳门》导入新课,激发和渲染学生们的爱国情绪;
2、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体现了他本人的博大胸怀和超凡智慧;
3、通过了解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他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才能得以增强和提高,才能有港澳的回归及今天的发展,增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使命感。
4、通过编演历史剧,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精简视频,感受香港和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及解决方法: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编演《谈判桌上的较量》,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艰辛历程,并通过香港回归的精简视频,使学生深刻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深刻意义。
难点及解决方法:“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政府为什么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它对国家的发展和港澳的发展有何益处。
课前导学:
1、指导学生编演历史短剧《谈判桌上的较量》;
2、指导学生收集香港和澳门回归前后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剪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精彩视频以及回归后
香港发展情况的记录片段。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多媒体视频动态出示《七子之歌·澳门》的歌词,同时音频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童音独唱)
请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它的词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在留美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他以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做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仍然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回到祖**亲温暖的怀抱?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提到台湾,教师应当指出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所不同,台湾与祖国的统一不能用到“回归”的措辞)
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政府应当收回被侵占的失地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势必收回,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授新课:
香港和澳门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先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的历史知识,想想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香港和澳门地图并概括性的演示被侵占的过程)
百年前的中国,由于落后,备受凌辱,香港和澳门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就这样从祖**亲的怀抱中被夺走,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香港和澳门能够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要回香港和澳门呢?
(教师在多媒体视频出示问题)你认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几种?哪种方式有利于解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非和平方式,即武力解决,这种方式既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又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和平的方式,可以减少助力,有利于港澳的顺利回归。
(教师接着提问并多媒体出示:怎样才能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引导)
香港、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都与祖国大陆不同,首先是社会制度不同,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其次,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的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正是考虑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板书)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板书)
1、“一国两制”的含义
请大家看课本,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多媒体出示)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板书)
2、“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谁最先提出了这一个伟大的历史构想的?(学生回答)邓小平
它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被提出的。
(教师在多媒体出示1979年人民日报中《告台湾同胞书》)
然而,“一国两制”是在香港问题的解决得以成功实践!(教师讲解)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是,中国政府提出了要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此后中国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与英国长达两年的艰苦而卓越的谈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同学们自编自导的小品《谈判桌上的较量》。
(学生表演,老师在讲台下和其他同学一起观看。在之后给予肯定并用小品里邓小平说的一句话强调)
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邓小平不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还以他博大的胸怀和超凡的智慧,在两年22轮的谈判中,使中国最终取得了谈判的重大胜利。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谈判的结果,注:“1997年7月1日”要用红体字显示)
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订《中英联合声明》,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
随着香港问题的解决,澳门问题也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谈判的结果,)注:“1999年12月20日”要用红体字显示)
1987年,中葡两国正式签订《中萄联合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接下来是我们的自由讨论时间,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教师在视频出示问题,并给予时间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概括出示)★ 祖国的日益强大
★ 实行“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 ★ 邓小平的个人魅力
1997年香港回归时,同学们多少岁呢?(学生会很感兴趣与自身情况联系)
当时我们没有能够深刻得体会,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多媒体视频,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精简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视频最后是董建华讲话:香港经历156年的漫漫长路,终于跨进了祖国温暖的家门,今天我们在这里用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香港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
同学们,在观看了这段视频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且,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下面由同学们将你们之前搜集的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情况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代表,在多媒体视频上将收集来的资料展示并介绍)
(教师对各小组展示、发言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完成课前作业的态度给予评价)
香港和澳门今天的发展情况,进一步说明了“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构想!我们相信在中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才能得以增强和提高,香港和澳门的明天会更美好!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师用多媒体音频播放《东方之珠》)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三篇: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3
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由于本节课教材内容少,学生对这段历史很难掌握,因而需要大量的图片和史实加强知识外延。为此,我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这段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生动形象地把这段历史真实的展示给学生。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2、教材所在地位和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在新课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确定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2)能力目标:由于本课是多媒体教 学,有很多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由于要联系旧知识,教会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通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中国共产党顺利解决港澳历史遗留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本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很好素材。
2、重点、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港澳回归的时间和意义。(2)难点: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
三、说教法:
1、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把要授课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等一一讲清楚。
2、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说学法:
1、学习方法:学生要自主学习,要事先预习,要对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上课的时候,要认真,而且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2、能力培养:(1)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以播放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作为导入切口。并且在听歌之前给学生设定了一个问题: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哪七子?由问题引出本课的标题。接下来以学生关于“七子”也就是近代中国被掠夺走的七个地方引出尚未回归的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最后导出本课标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教授新课
(1)以上就是导入部分的内容,接下来就进入到了教授新课的环节。为了使这两个部分衔接的更为流畅。我从已经给出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标题中引出港澳离开祖国怀抱的话题,这样可以增强课程的连贯性。关于港澳如何离开祖国怀抱的问题,我设定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八年级上半年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另外,因为有些知识是学生没有接触的所以我又对学生们的进行了提示引导和补充。最后以多媒体图片的形式一步一步进行了总结与展示。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联系了新知识。(大概五六分钟)
(2)结束了关于“如何离开”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把学生的思维点转移回讨论“收回”问题上来。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过渡,我提出两个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港澳离开祖**亲怀抱?”导出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近代社会的贫穷落后。然后提问“那么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祖国又是什么样的面貌呢?”通过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对比,引出我国用能力收回港澳的历史背景。这样做即 完成了过渡,又为下文要求学生思考港澳回归的启示打下伏笔。另外还联系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可谓一箭三雕。
(3)在已经把话题引入的“收回”的基础上,该如何导出“一国两制”呢。这里我巧妙的设置了一个系列问题:要求学生阅读63页活动与探究想一想的内容。①首先思考
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方法来收回呢?由此引出武力解决、和平解决两种方式。
②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武力解决为什么不好?以此来分析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继而导出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一前提。
③然后立足于63页的内容通过提出“港澳的历史与实际情况又是怎么的呢?”引出港澳和内地社会制度的矛盾。
④最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一个两全其美的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办法既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又要处理好社会制度的矛盾的方法。由此自然而然的引出“一国两制”的提出。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慢慢引导过程中自主的掌握了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我用一个简单的关系图把一国两制的含义剖分为两部分,然后结合一国两制的意义进行结合式的讲授。方便学生记忆,使学生可以容易、全面的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 有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基础,由此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具体实践过程上来。
为学生播放香港回归时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当时令人激动的场面,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对澳门回归也采用同样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时间知识点进行强调。
(4)接下来是本课的另一重点内容,那就是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而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对港澳回归历史意义的学习进行升华。所以这部分作为最后的重点进行解读和强调,并要求学生记忆。
3、课堂检测
以上就是教授新课的环节。下面就进入了课堂检测环节。在这个部分我安排了一个讨论题,“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以此来进一步完成本课的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也与前面的内容相呼应。使课程更加完整。
4、小结巩固
当着一套完整的授课内容结束后。为了能够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做的连点成线。小结巩固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最后,我以一 个简单的图表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整合。由于本节课与下一节课“台湾问题”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最后我留的作业是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搜寻和台湾有关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
1、提出背景: •
2、提出人: •
3、含义: •
4、意义: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
2、香港回归(1997.7.1)•
3、澳门回归(1999.12.20)•
4、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第四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何云霞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资料,基本能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处理教材上,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以“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评价分析——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通过对“用什么方式收回港澳,不同的方式会导致什么结果”、“一国两制构想内涵”、“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一国两制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何能成功收回港澳”、“港澳回归历史意义”等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对课文重点理解掌握,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解决个别难度较大的问题上,通过材料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中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学生间的互动不多;学生之间的合作较少,也缺乏真正的学习“探究”,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现在想来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例如:在导入时直接用香港回归的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会产生悬疑,港澳是如何被掠走的?又是如何收回的?在讲到港澳被割占后所有中国人民的心情时,播放并全班同唱《七子之歌》体会国家统一是全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情感教育。在对中英之间就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教学时安排历史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课堂。历史剧的安排虽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操作过程中显得过于刻意,按部就班,前后的衔接也没有做到位,所以略显突兀。
教学效果较理想。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选择和材料题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创新能力不足,在日后的教学中,会加强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汤希杰
乌海市第十四中学
【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现代历史》八年级下,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学情分析】
香港澳门回归,距离现在比较近,对此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印象,在此后的学习中香港澳门回归也经常提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了一些相关港澳台的历史知识为本课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其历史根源学生不是很清楚,教学中任然需要教师补充。许多孩子对于香港、澳门是向往的,因此本课学习孩子们有着满满的兴趣与好奇,教学内容是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的;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爱好完成情感态度的指引完成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明白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在回顾已有知识和教师的适当补充下,让学生能够讲述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通过自读课本,能过让学生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时间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含义、意义。【教学手段】
讲述法、PPT、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2、导入:播放《七子之歌》听听这首歌的词、情感、期盼。第一板块:历史之痛
(1)回顾: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结合:PPT图片,学生回顾、教师补充说明列强如何一步步割占香港、澳门。(备注:台湾问题下一课专门讲解。)(2)反思历史:
学生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 从领土的丢失想到了什么? 《七子之歌》反映了国民的什么心情?
引出邓小平的话——…….收回!(怎么样收回呢)
3、第二板块:现实之傲
学生思考并讨论
(1)教师出示:收回香港、澳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探讨战争与和平两种方式的利弊。(2)教师出示材料:《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对话》分析和平方式解决面对新的问题:选择什么合适的政策?
(3)学生自读课本并完成:
“一国两制”针对问题:
提出人:
含义:
成功实施:
(4)教师出示材料:港澳回归后出现的新的发展。
学生思考: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4、第三板块:未来之盼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讨论
(1)对比历史耻辱与今天港澳的回归说明什么问题?(2)港澳的继续繁荣又说明什么问题?(3)展望未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未来关系是?
5、【课堂小结】
结合上述问题学生总结:港澳回归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概括:港澳台记忆的伤痛;港澳现实的骄傲;台湾未来的期盼
6、【板书设计】
香港(英国侵占)
1997.7.1
一国两制
恢复主权行使,立
两个特别行政区
澳门(葡萄牙侵占)
↓
1999.12.20
统一大业
→
继续的努力:台湾
7、【课堂练习】
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