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教科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忆: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 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分组观察)(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3)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4)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番茄种子的传播。
a发放番茄观察。b推测传播方法。c讨论交流。d类似的植物。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分组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4)教师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4、阅读教材。
三、总结。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四、质疑讨论。
种子成熟后,不散播到远处,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教学后记
第二篇:《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教学设计参考示例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案例及评析
【课标分析】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学习内容为:“8.3 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这一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外部形态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指向“进化”“生物多样性”和“结构与功能”等大概念。这部分内容对应《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的科学概念10——“生物的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包含了对“生命体总是生存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因为他们具有能在该环境下生存的特征”的教学意义。该内容也与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提出的跨学科概念——结构与功能和生命科学核心概念——结构和功能、自然选择、适应性相关。无论是哪种大概念和核心概念,都强调结构与功能、适应环境等概念。因此,本节课应关注种子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与遗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结构和功能对适应环境的贡献。
【学情分析】
学生前概念:我们对1-6年级200多名学生的临床访谈发现,学生大多能区分常见的果实和种子,如水果的果实和种子,知道种子具有繁殖功能;低段和中段的学生大多不知道种子会传播到远处,也不知道种子为什么非要传播到远处;三个学段的学生都很少见过种子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城市的学生见过或关注过种子传播实例的更少,学生对种子传播的认识多是从语文课文或其他阅读材料中获得,但这些资料不会明确地将结构与功能、生物适应性等大概念相联系。
为学生定制学习内容:学生知道种子能繁殖,但无论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大多都认为种子是靠人类播撒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长期观察自然和丰富的野外活动经验,对自然状态下的种子传播的认识不足。最好的教学在自然中,但课堂教学却是教育发生的主要场所。教师虽然不能将自然环境搬到教室里,但可以把真实的种子带到教室里,将环境信息做成阅读材料、图片或视频,供学生理解生物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结构与功能等大概念。
为学生制定能力目标:课堂上学生能直接观察的是种子的结构特征,但学生很少能够明确地将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联系起来,很少主动将观察到的种子结构特征作为证据来推断种子的传播方式,或反驳相异观点。由证据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和反驳他人的相异观点是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本节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能力的重要载体。可以在学生观察种子结构特征到形成自己的结论,倾听、质疑、评价和反驳他人的观点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反驳他人的观点。
通过归纳推理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和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有关。
【重点与难点】
重点:植物种子外部形态的不同特点与它的传播方式和环境有关。
难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反驳他人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展台展示或PPT图片呈现:1号鬼针草、2号莲子、3号蒲公英、4号黄豆、5号葡萄,水。
学生分组材料:每个小组准备1号鬼针草、2号莲子、3号蒲公英、4号黄豆、5号葡萄,纸杯或塑料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形成自己的科学想法 | 活动一: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师:(展示屋顶长了小苗的图片)我们经常看到的植物都是长在地上,你们认为这张图片上的小苗是怎么长到屋顶上去的? 生1:种子掉到屋顶上,有土壤、水份和阳光就可能发芽。 师:(展台出示1号鬼针草、2号莲子、3号蒲公英、4号黄豆、5号葡萄)老师这里准备了5种植物的种子,你们觉得哪些种子有可能传播到房顶? 生:(观察屏幕上的种子) 生2:3号可以。【只提供观点,没有证据支持】 师:理由呢? 生2:3号是蒲公英,蒲公英可以飞走。【基于经验的推理】 师:你们都这么认为吗? 生3:我觉得是5号,葡萄,小鸟把它带到房顶。 生4:还可能是人把种子扔到房顶的。 【评析】此时学生已知道要有种子才能长出小苗,种子在某种外力作用下被传播到房顶。通过初步观察,学生知道了给定种子的名字和外表形态,凭经验知道蒲公英可以被吹走,小鸟会吃葡萄,有可能把种子带到房顶。这表明学生已知道种子与繁殖有关,但科学推理的能力还处于根据现象或经验作出推断的水平。下一阶段应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种子的特征,从种子的诸多特征中提取出与传播方式有关的证据,推测哪种种子更可能被传播到房顶,使用证据进行推理。 |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环境信息,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通过初步观察,调用已有经验,形成自己的科学猜想。 |
自主探究 产生认知冲突 合作建构 总结反思 | 活动二:深入观察,学会证据推理 师:(为每组学生提供5种种子)观察这些种子,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证据来支持你的推测? 生:(自主观察和小组讨论10分钟) 师:现在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1号种子能传播到房顶。有可能小鸟掉进草丛里,粘在身上。【仍然是基于经验的推理】 师:为什么小鸟掉进草丛里就会粘在身上呢? 生2:如果鸟的羽毛是湿的,飞到房顶干了正好掉下来。【还是没有关注到种子的结构,基于经验和想象进行推理】 生3:有可能是蜜蜂传播的。【只提供观点】 师:为什么呢? 生3:因为它很小。【只提供理由,没有推理结构】 生4:可以被风吹走,因为轻。【提供了观点和证据】 师:他找到了证据,因为它轻,所以可以被风吹到房顶。 【评析】教师发现学生能够使用的初步观察到的种子特点已经用完,再没有新的证据能够支持新的发现,也不能提供证据推翻和反驳别人的观点,因此提出进一步观察。 师:再观察1号种子,看能否找到新证据? 生:(再次观察、小组讨论5分钟) 生5:1号种子尾巴有黏性,(演示种子粘在手上)所以可能是靠动物传播的。【有推理结构】 生6:有可能是汗水粘上去了。【提出质疑,但不是基于证据的反驳】 生7:万一没有汗水呢? 生8:有可能是动物的身上也有黏性。 生9:1号种子上有很小的触须。【更多学生关注到种子的结构特征】 生10:拿在手上有点刺手。 师:这种特征能支持什么观点? 生10:有刺的话就可以粘在动物的毛上。【建立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假设】 师:证明给我看。【鼓励学生验证假设】 生:(纷纷再次拿起1号种子观察和实验,2分钟) 师:谁能证明你们刚才的观点? 生:(用布文具盒、衣服、头发等能粘上1号鬼针草种子,证明可以被皮毛带到远处。) 师:刚才我们通过不断观察、判断和质疑,甚至改变了我们自己之前的观点。现在我们都认为1号种子上有可以钩住动物皮毛的勾刺,可以被动物带到远处去,所以1号种子是有可能被带到房顶的种子。有同学认为1号种子轻,也可能是靠风传播的。那么其他几种种子能不能被带到房顶呢?用我们刚才研究1号种子的方法来研究其他种子吧。 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他种子是否能被带到房顶)。 | •引导学生将观察中获得的真实信息作为推测的依据; •从学生的表现中确定教学起点,计划下一步学习活动。 •抓住学生的进步,表扬具体事件,为学生示范科学推理。 •引导学生建立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总结研究方法,制定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的规范。 |
总结与反思 | 活动三:总结提升,归纳规律 通过集体论证,老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到的证据与对应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板书如下: ()号种子有可能被散播到房顶 | |
种子 | 结构特征 | 传播方式 |
1鬼针草 | 轻、有刺 | 动物传播(更适合)、风力传播 |
2莲子 | 椭圆、能浮 | 水力传播 |
3蒲公英 | 轻、伞状 | 风力传播(更适合)、动物传播 |
4黄豆 | 种皮爆裂 | 自体传播 |
5葡萄 | 果实甜美…… | 动物传播 |
师: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你们能发现种子的传播方式与什么有关吗?
生11:与种子的特征有关,有刺的可能会被动物带到远处,轻的可能会被风吹走,果肉甜美的也可能被动物吃掉带到远处,能浮在水面的也可能靠水传播。
生12:也可能与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关,比如蒲公英靠风传播,那它应该会生长在风大的地方,有风才能被吹得更远。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种子的传播方式与种子的结构特征和环境都可能有关系,但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作出结论。希望你们能更多地亲近自然,到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吧!
•教师引导对研究过程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植物种子传播的规律。 | ||
应用与迁移 | 活动四:迁移拓展 师:如果在野外看到一棵不认识的树,树上长着成熟的种子,你们有办法知道这棵树的种子是靠什么传播到远处的吗? 生13:观察种子的结构特征。 生14:观察植物生长的环境。 生15:还可以查阅资料。 生16:也可以带回来种植,等种子成熟了看它是怎么传播的。 师:在野外随便摘不认识的种子是不安全也不文明的做法,我们可以经常去看它,关注它的传播方式,也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预测它的传播方式。大家可以继续去寻找和观察你周围的植物种子,相信你们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预测。 | •将全班的发现应用于新情境;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亲近自然。 |
【案例评析】
本节课以生物适应性、结构和功能等大概念(科学知识)和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科学思维)为教学目标,围绕大概念和科学思维的学习进阶进行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与应用、科学推理与论证引导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是一节师生共同建构概念与实践的好课。
这节课最大的特色是根据学习进阶进行教学。从教学目标来看,这节课融合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两条目标线,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围绕这两个目标的学习进阶实施的。不同于仅以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本节课在推进过程中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统领性任务进行探究、推理和论证,将知识学习、科学思维的培养与练习融为一体,在一个活动中实现了三大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进阶见表1。最初学生只能凭经验和想象来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随着教学推进,学生能够发现种子的结构特征能够预测种子的传播方式,再后来发现植物生长的环境也可能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影响。学生一开始只会回答自己的观点,到后来能够提供理由,最后不仅提供理由,而且是基于实际观察的证据进行推理,表现出了学生在科学推理方面的进步。最初很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科学想法,也不回应其他学生,随着教师一步步引导和示范,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推理和质疑,也共建了一种用证据说话的科学论证氛围。能够在本课中看到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发展。
表1 本节课的学习进阶
水平 | 科学概念 | 科学推理 | 科学论证 |
水平3 | 学生综合种子的结构特征和生长环境来推测种子的功能。 | 学生能进行基于证据的推理。 | 学生用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自己或别人的想法。 |
水平2 | 学生根据种子的结构特征来推测种子的功能。 | 学生做出基于现象或经验的推理。 | 学生用个人的观点质疑或反驳其他学生的想法。 |
水平1 | 学生根据种子的形状来推测种子的功能 | 学生只能提供无理由支持的观点。 | 学生不理解也不回应其他学生的想法和推理过程。 |
本节课还有一大特色是应用课堂形成性评价。课堂形成性评价是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将评价也作为学习的过程。正是有了前面对教学目标的学习进阶规划,教师能够基于学习进阶开展课堂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遵循评测环,即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在情境中做出基于教学起点的表现,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搜集相关的证据,关注学生想法的实质,解读学生思维的证据,依据学习进阶判断学生在概念、推理、论证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衡量学生表现与下一水平之间的差距,决定接下来合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开展下一步探究,再在新的探究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解读和判断学生的表现水平……在需要提供新的探究活动或支架时及时递梯子,确保学生始终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二的教学过程清晰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回顾本堂课,使用的策略有:基于学习进阶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形成性评价不断为学生调整适应性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顺应学生的学习逻辑,通过相互质疑、评价,辩护或反驳,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自然生成认知冲突,加深理解等。这节课本是普通的认识规律的课,但如何提升其教学价值,融合多重目标,将记忆、理解等基础思维转化为分析、评价与创造等高阶思维,这堂课做了很好的示范。
第三篇:《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及生长环境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有联系的。
2、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假设,并能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实验探究等方式方法验证推测。
3、激发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果实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其自身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有关。
教学准备:豌豆荚、苍耳果实、实验探究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1.观看图片:思考屋顶上的小草是怎么来的?(学生讨论交流)
2.类似的情景你还见到过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是如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探究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自体传播
1.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1)展示油菜花田图片,由油菜花引入,你们知道油菜豆荚长的是什么样吗,油菜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我们一起来探究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2)探究过程
a观察成熟的豌豆荚(季节原因,用豌豆荚代替油菜果荚进行探究),观察成熟的豌豆荚的外壳有什么特点? b轻捏豌豆荚,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c猜测豌豆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 d视频验证
e介绍自体传播,像这种靠植物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这种传播方式,叫自体传播。f观察散落出来的的豌豆种子有什么特点? g哪些特点适合自体传播? 2.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
(1)回忆当凤仙花果实成熟时,发生过什么现象?(2)凤仙花和豌豆种子的传播方式一样吗?(3)比较豌豆和凤仙花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2分钟)
想一想,像豌豆和凤仙花种子这样,成熟后,都掉落到植物的附近,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呢?给我们的启示。动物传播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包罗万象的。回忆探究豌豆散播种子的过程:观察,触摸,猜测,验证,得出结论。按照这个探究思路来探究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1.展示苍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苍耳种子的传播方式,边探究边填写记录表。(2—3分钟)2.(1)分享探究结果,2个小组汇报。(2)展示苍耳传播视频,介绍动物传播。
(3)展示鬼针草、蒺藜的图片,看看这些植物果实有什么特点?猜测它们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回顾总结
我们看到了豌豆和凤仙花的种子是小而圆,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 而苍耳、鬼针草、蒺藜的果实是带刺的,传播方式是:动物传播 比较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植物果实种子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你有什么发现吗?
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自身的形态结构是有联系的(板书)3.展示樱桃、葡萄图片
它们也是靠动物传播,想想它们是怎么靠动物传播的呢? 风力传播
除了自体传播,靠动物传播,种子还有其他的传播方式,刚才同学说的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就是代表。
1.展示蒲公英图片,蒲公英种子是靠什么传播的呢?你能说一下为什么吗?
2.观看蒲公英视频 3.介绍风力传播
4.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是靠风力传播? 槭树,柳树等
5.欣赏风力传播视频,有什么感想? 水力传播
1.展示莲蓬,椰子图片。蒲公英种子很轻,它可以借助风力传播,但是像莲蓬,椰子它们又是靠什么传播? 2.它们的种子在水中不会腐烂吗?
3.思考种子的传播方式还与什么有关呢?(生长环境)
三、巩固训练
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知道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其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关。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小游戏,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练习题:找朋友
(1)将种子与其适应的传播方式连起来。
苍耳 水传播 凤仙花 莲蓬 自体传播 椰子 油菜荚 风传播 鬼针草 蒲公英 动物传播 樱桃(2)将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植物的特点连起来。自体传播 轻,带翅或绒毛 动物传播 生长在水边 风力传播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水传播 果实成熟会突然炸裂
四、师生共同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这节课我了解了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生: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关。
2、师:这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其实,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其自身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的植物,它们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呢?希望同学们抱着敬畏,热爱大自然的心态去发现去探究。
五、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自体 形态结构 动物
风力 图片 水力 生活环境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兴隆三小 马宗文
第四篇: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综合组
赵雅男
一、教材分析:
课题选自教育科学版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三、目标预设:
1、科学探究:让学生采用观察、实验等方式,经历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探究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3、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理解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获得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与人类等知识的直接认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理解植物的四种传播方式: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和自体传播。
教学难点:猜想和推测不同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架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演绎验证结论的活动过程中经历观察、交流、比较、重组的科学思维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做中学”的学习乐趣。同时,利用实物让学生观察部分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猜想、推测其散播方式。图片资源,用于展现、演示植物种子和果实情况,猜想、推测其散播方式;视频资源,用于学生欣赏、了解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五、流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植物的生长需要种子,那么植物的种子是怎么跑到各个地方的呢?其实植物的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是如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分组观察,实验验证
1、出示蒲公英、苍耳图,师问:认识这两种植物吗?它们的果实已经成熟,它们是怎么散播种子的呢?方法相同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请看实验要求:
(1)用放大镜分别观察绒毛摘除和未摘除的蒲公英种子,以及摘除钩刺和未摘除钩刺的苍耳种子。
(2)吹一吹绒毛摘除和未摘除的蒲公英种子,看看它们的运动状况
(3)用衣服去触碰摘除钩刺和未摘除钩刺的苍耳,然后再抖抖衣服或跳一跳。
请大家根据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在小组交流中猜一猜、说一说蒲公英(苍耳)的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会怎样散播出去?并把观察、交流中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卡》上。现在组长拿出①号学具袋开始活动。
植物的名称
种子(果实)的特点
散播方式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发现: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长有绒毛,用嘴轻轻一吹,或用手扇一扇,种子会随风飞到空中,飘来飘去,最后落到地上。用衣服去接触苍耳,苍耳会挂在衣服上,抖抖衣服、跳一跳也不会掉落。
师: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中的蒲公英是不是这样的?(播放视频资料)
师:像蒲公英(苍耳)这样散播种子的方式叫风力传播。像苍耳这样散播种子的方式为动物传播。
(三)找寻方法,实验探究:
探究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师:你们知道油菜是怎样散播种子的吗?
(1)出示图片,看一看,说说果荚的外部特征。
(2)它的种子包在果荚里,怎样才能散播出去呢?
学生讨论:让油菜种子散播出去的设计方案。
(3)反馈: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会发现:扭转或砸打油菜的果荚,果荚就会突然爆裂,从而弹射出油菜种子。?
(5)通过对油菜果荚外部特征和油菜果荚的炸裂情况的观察,认识油菜种子散播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总结出: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为弹射传播。
(6)出示凤仙花果荚图,比较凤仙花与油菜的果荚,说说凤仙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你是怎样想的?
(7)这种方式种子不会传播太远,成熟后都会落在植物的附近,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四)观看视频,了解新知
① 师出示莲蓬问:这是什么?追问:它是怎么散播种子的呢?
学生议论发言。
②师:让我们来看个究竟吧。视频:莲蓬在水中传播
③莲蓬传播的种子方法真的很高明,那在水中传播的植物种子应该具备哪些结构特点呢?
还有哪些植物种子也是在水中传播的?
(五)观察推测,判断分类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植物的种子,想不想探究这些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呢?(1)出示观察要求:
①仔细观察各种种子的结构特点。
②根据你们观察的种子特点,推测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③根据推测种子传播方式的结果,给种子分类,将分类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2)学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4)出示汇报要求:
①你们小组把种子分了哪几类?
②每一类都包括哪些植物的种子?
③分类的依据?
(5)教师小结。
(六)知识拓展,课外延伸
1、借助图片,提出探究话题:塔上的植物是谁播种的?
2、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树木可以依靠风力超长距离传播种子
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树木依靠风的力量能把种子扩散到数公里以外。
槭树的种子带有一顶小小的“降落伞”,借助风力,它能把自己带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很多树木的种子并不像悬铃木种子这样幸运:它们比较重,并且没有这种帮助飞行的结构。科学家推测,它们也有可能
2、有一个问题你是否想过,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散播方式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是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自身的构造特点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使植物具有了这么多散播种子的方式。
5、老师这里有一段难得一见的种子传播录像,非常精彩,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看录像,了解更多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6、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收集更多植物的种子,探究他们的传播方式。
【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风力传播-----
蒲公英、蓟
------轻,有翼或绒毛
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葡萄-----有刺,钩或有鲜美的果肉
弹射传播-----
油菜、凤仙花------轻,果皮有弹性
流水传播-----
莲蓬、椰果
------轻,纤维质
第五篇:《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学习内 容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课时4
班级四年级
执教者
王琦
学习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学习重 点
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学习难 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 备
准备水槽、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等的果实和种子。
导 学 过 程
反馈与纠正
一、旧知回顾
1、植物的雄蕊和雌蕊有哪几部分组成?
2、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花粉的?
二、自主探究
种子成熟后,他们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传播方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看小视频)
(1)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外壳有什么特点?
(2)轻捏油菜果荚,你发现了什么?与凤仙花比较,推测一下:你觉得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到远处的?
(3)油菜种子的结构特点:质量轻。
(4)油菜果荚的结构特点: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鬼针草种子的传播。回忆:上山时裤脚经常会粘上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传播方式:风力,水力,动物,自力传播。主要以“黏附”方式传播。
(2)番茄种子的传播。
a观察番茄。
b推测传播方法。
C和父母讨论交流。
d类似的植物。
(3)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a、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b推测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种子的?
c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d设计记录表,测量蒲公英的飞行距离。
e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f还有哪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苦菜,黄鹌菜等)
3、阅读教材。
三、探究提升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水流传播:椰子,水葫芦、莲蓬、睡莲等。
风力传播:柳树、杨树、昭和草、蒲公英等。
弹射(自力)传播:红豆、大豆、凤仙花、豌豆、毛豆、油菜等。
动物传播:苍耳、松子、樱桃、鬼针草、野葡萄等。
四、归纳总结
向父母汇报本节课所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五、达标检测
父母抽考:
板书: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水流传播
弹射传播
风力传播
动物传播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