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体消化系统教案
人体消化系统教案教学目标:认识人体消化系统,了解其作用;培养探究人体奥秘的兴趣。重点:了解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特别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以及它们有什么作用。难点:对某些器官的功能可能会混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上个月,我们的感恩活动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礼物,请同学们品尝一下小豆子小豆子好不好吃呀?那它现在在哪呢?(学生回答)。老师悄悄告诉你们,小豆子去旅游了,这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旅行,小豆子去的那个地方就是人体消化系统(打出课题)。(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利用小豆子去旅行来揭题,引出下面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1、同学们,我们去旅行之前要先准备什么呢?(学生回答)。其实最重要的是设计好路线,那现在请你们来为小豆子设计旅游路线吧。(打出幻灯片,请学生上来设计)(设计意图:提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给小豆子设计路线,而想弄清楚路线是否是对的,更愿意了解小豆子究竟去了哪些地方。)2、某某同学设计出来的路线正确吗?让我们跟着小豆子,一起来揭晓答案吧。(Hi,大家好,我是小豆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有一天,淘气的妈妈把我和我的朋友做成了香喷喷的菜,淘气的牙齿真锋利,一下子把我的朋友嚼成了碎片。)问题来了,小豆子现在在哪?(学生回答)我们把它叫做口腔,口腔由牙齿和舌头组成,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牙齿有什么作用?(咀嚼、磨碎)就是因为牙齿有这种作用,所以我们也把牙齿比喻为石磨,石磨也是磨碎、碾碎东西的,很形象地把牙齿跟石磨联系起来。不同于牙齿咀嚼、磨碎的作用,因为舌头很灵活,因而具有搅拌的功能。咦,那我们的小豆子现在到哪了呢?我们跟着它一起走。(刚离开口腔,小豆子就被挤入了一条狭长的通道,这条狭长的通道就是我们的食道,在食道中小豆子被一点一点地往下送)食道在哪里呢?(咽与胃之间的消化管)而刚才我们的小豆子把食道比喻为什么呢?(通道,长长的、窄窄的,就像我们的路一样)所以同学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小口小口的吃,如果你大口大口地吃,那就会对我们的食道造成伤害,严重的话,食道就会发炎,那时你就得进医院了。再来说说我们的小豆子,(经过了口腔、食道,它实在等不及了,想马上到另一个地方玩,接着它就来到一个大气球里面,这个大气球就是我们的胃,胃不停地蠕动,还下起了酸雨,小豆子和它的朋友在这里不停地转呀转,磨呀磨,变得像浆糊一样)。我们的小豆子想问问同学们,它现在到哪了呢?(学生回答)胃在胸骨的下方,肚脐的上部,比较偏左,它是消化器官中加工食物的场所,所以我们也把胃比喻为杵臼,杵臼是药物加工器,一个是加工食物的,一个是加工药物的,是不是很相像呢?同学们,那小豆子是不是永远停留在胃里面,不走了呢?我们接下来看。(小豆子来到了小肠里,小肠弯弯曲曲就像一个迷宫,边上有很多绒毛,还有一扇扇小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有人也把我们的小肠比喻为加油站,为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小豆子在小肠里见到很多绒毛,还有一扇扇小门,那些绒毛就是小肠绒毛,那些小门就是小肠绒毛里的毛细血管。小肠吸收了营养,通过小肠绒毛里的毛细血管将这些营养送到了全身各处,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一样,一个是把营养送到全身,一个是把油送到车里,所以小肠就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加油站。(小豆子走呀走,走呀走,来到了大肠,可是它发现我们的大肠里全都是脏东西,而且大肠只喜欢吸水。)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大肠里都是脏东西?我们刚才说了,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那剩下的残渣就流到了大肠里,这些残渣与水相结合,就形成了粪便。所以,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如果没嚼碎食物,营养就不能被小肠吸收,只能变成残渣进入大肠,然后变成粪便。同学们,你们平时会把垃圾扔到哪里?(垃圾桶)你们看,大肠也是装脏东西、装垃圾的,所以,我们把大肠比喻为消化系统中的垃圾桶。那垃圾一多,该怎么办呢,这时就得清理垃圾了,通过一个小门把垃圾送出去,这个小门就是肛门。好,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小豆子都到了哪些地方玩呢?()(设计意图:通过讲小豆子旅游的故事,来让学生们认识重要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并把各个消化器官进行形象地比喻,加深学生的记忆。)3、(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对比两张图,有什么区别)肝也有消化吸收的作用,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解毒,肝可以分泌胆汁,把有毒物质变为无毒物质,通过我们的胆,流向小肠、大肠,排出体外,而胆主要是储存胆汁的,所以我们把肝胆比喻为化工厂,化工厂和肝胆都是实现能量的转化,把一种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这个胰,大家只要记住它的位置就行了。
(设计意图:后面的连线出现肝胆,所以在这里提一下,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是很庞大的)3、做练习。(设计意图:巩固、提升)4、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篇:人体消化系统教案
人体消化系统一、教学目标:
1、科学意识:激发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2、科学方法:观察法、测量法、比较联想法。
3、科学知识:了解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及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种类。
学习消化系统各部位的名称、作用及相互关系。
结合自己的身体指出各消化器官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
学习消化系统各部位的名称、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身体指出各消化器官的位置。
四、教具准备:
人体消化系统的教学挂图、消化系统模型、绳子(6米、1.5米);水、食物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食物引出
提问:⑴同学们,你们今天中午吃的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⑵你为什么需要食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食物提供你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所需的物质,也为你的各项活动比如跑步、阅读甚至睡觉提供能量。
⑶食物的消化要经过哪些器官呢?学生自由答,老师记录于黑板侧边,以待讲解时判断正误;消化系统的功能:分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到血液中,并排出体内垃圾。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分发消化系统模型。
2、新授:
⑴认识消化系统各部位的位置所在。
①让学生观察挂图、模型,讲解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腺体的名称、作用及位置。
②对照挂图,联系自身练习认识各部位。③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做标本,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练习认识各器官的位置。
④两个同学面对面练习。
3、动手玩消化系统模型——凭记忆组装模型。
六、知识拓展:
1、胃液酸度的举例说明;
2、小肠、大肠的长度比较及原因分析;
3、学生自由发表对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认识和看法。
七、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三篇:消化系统教案
消化系统 【授课目标】:
1、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能够用语言描述食物在身体内的路径,和形状变化。
2、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湖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3、了解六大营养素、膳食平衡金字塔,引导注意饮食搭配。【授课过程】
一、引入
今天大家都吃早饭和午饭了吧,那大家吃的什么呢 ?(blabla~~~)
我们今天的授课就和我们自己的身体有关,和每天都做得事情吃饭有关,希望大家认真听讲,把今天学的东西回去后,告诉爸爸妈妈,应用到日常三餐中。
二、认识消化器官
1、我们吃馒头的时候,把馒头放入嘴里咀嚼,慢慢咽下,馒头会通过我们身体中的消化器官,转化成营养,最后被我们身体吸收。你们说说馒头会经过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牙齿、舌头、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器官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各个消化器官,现在把自己想象成馒头,正在身体中移动,体会食物被消化的过程。
2、口腔中(牙齿+舌头+唾液腺)提问并补充,得出下列结论
(1)牙齿能切碎食物,舌头可以搅拌,使食物变得更小(2)唾液腺分泌唾液能够初步消化食物
3、食道
(1)形状像什么?(管子)那管子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呢?(blabla)(2)它的功能也和管子一样,可以把来自口腔中的食物运输到胃中。
4、胃
(1)形状像什么?
胃像豌豆;一个小孩缩在一起、上下分别有两个口,一端连接食道,一端连接小肠。
(2)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胃能把食物进一步捣烂,捻碎,食物在胃中继续消化。
5、小肠
(1)形状像什么?
小肠和大肠像绳子,大肠比小肠粗。
(2)小肠的特殊机构:有内折和绒毛,能增加吸收面积。微绒毛的来回摆动,还可以促进食物移动。
(3)小肠也有消化功能,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
6、大肠
大肠负责残渣移动,由肛门排出体外,完成整个消化过程。(游戏,大家学习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在一张纸上画一下整个消化系统,参考黑板上各部分的名字。请两个小朋友到黑板上画,然后纠正。)
三、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1、我们在生长发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那就首先要有一套健康的消化器官,一个也不能出现问题,那大家有没有遇到我们的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是什么原因?
2、生:我有胃病,犯病时不想吃饭,脸色不好,力气也没有了,有时只好请假不来上课。
生:我上次得了肠炎,肚子一直疼,饭也不想吃,人也瘦了。
生:虫牙(龋齿)
3、师:听了我们同学这些真实的事情,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消化器官?
生: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食物要细嚼慢咽,不用开水泡饭。
生:不要暴食暴饮,偏食,整天吃零食。
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生:少吃甜食,勤刷牙。
(2和3可穿插进行,就是提出一种疾病,对应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合理膳食
1、七种营养素
1:蛋白质。鱼、肉、豆、蛋、奶是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
2:碳水化合物。也叫做糖类,大米、白面、小米、玉米、红薯等都是糖类。3: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没有消耗完的情况下能够转化为脂肪。另外肉类也是脂肪的最佳补充品。
4:维生素。顾名思义,维持人体生命的元素。所有食物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大家庭,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等。
5:矿物质。这大家就有知道的了。钙。镁。锌。铜。锰。铁。铬。等等。
6:纤维素。有两种1水溶性纤维素,2木质性纤维素。水溶性纤维素对血管里的杂志清理起到重要所用;木质纤维素对大肠清理起重要作用。
7:水。水是生命之源,占人体总重90%左右。白开水为宜,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2、膳食金字塔
(游戏,一些食物的图片,老师课前剪下,让学生从中选择,搭配一次自己的晚餐)
第四篇:人体生理学教案
《人体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第一节、兴奋性
一、概念:机体(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二、反馈:
(一)概念:被调节者通过反馈信息影响或作用于调节者。
(二)负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的作用相反。
2、意义:使机体某些生理功能保持某一水平或某一数值。
辨别与兴奋的概念。
二、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动作电位。
四、阈刺激: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阈值与兴奋性的关系:反比)
五、组织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1、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为0;
2、相对不应期:其兴奋性较低;
3、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
4、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1、概念:整个机体所处的环境。
2、分类:(1)自然环境:海拔与人体RBC数量关系;
(2)社会环境: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二、内环境:
(一)、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细胞内液。
(二)、内环境的种类:
血浆、组织液;
脑脊液、淋巴液、房水、关节腔液。
(三)、稳态(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在不断变化中保持相对的稳定。
2、意义:为细胞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最重要)
1、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机体产生的反应。
(2)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3)类型:①、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数量有限,中枢位较低,反射弧固定。
②、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数量无限,中枢位较高,反射弧不固定。
3、特点:速度快、范围准、持续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
1、概念:通过体液因子(各种化学物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特点:速度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三)正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的作用相同。
2、意义:使机体某些生理功能需要彻底的完成。
3、种类:①分娩,②排便,③排尿,④血液凝固。
(四)前馈:
调节者发出信息同时,又通过另外途径,作用于被调节者。
总结:本章内容贯穿于全书。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一)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
(二)转运物质:O2,CO2,NH3.二、易化扩散
(一)概念:非脂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根据膜蛋白的不同分类:
(二)通道转运:
1、通道的种类: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另外,以转运的物质分:Na通道,K通道,Ca通道。
2、通道的状态:开放、失活、备用(后2种:关闭)
3、转运物质:离子(K、Na、CI、Ca)
4、影响离子转运的方向和转运量的因素:
浓度差、电位差。
(三)载体转运:
1、转运物: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2、特点: ①特异性(专一性);
②有饱和性
③竞争性抑制
三、主动转运
(一)概念:通过泵蛋白耗能,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二)转运的物质:离子、小分子
Na泵分解1ATP使3Na出细胞2K入细胞。
四、入胞和出胞
(一)概念:通过膜的运动将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转运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二)入胞:吞噬、吞饮
(三)出胞:胞吐。
总结:四种转运方式转运的物质。考题:
1、O2进细胞 单
2、CO2出细胞 单
3、AA进C 载
4、Na进C 离
5、Na出C 主
6、K出C 离
7、K进C 主
8、白细胞吞噬细菌 入
9、激素分泌 出
10、N递质释放 出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传导功能
一、受体
1、概念: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够接受化学
三、局部电位
1、概念:细胞受刺激时产生的微弱的电位变化。(未达到阈电位水平)
2、意义:可改变细胞组织的兴奋性。
①去极:使细胞的兴奋性增高;
②复极:使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3、特点:(与AP相比)
①传导有衰减不能远传; 信息的特殊蛋白质。
2、基本功能:①识别载体结合的化学信息; ②转发化学信息。
二、类型:三类。见书。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一)概念: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二)产生机制:
1、生物电产生的条件: ①细胞内外要有离子浓度差;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2、RP产生:
细胞安静时只有K通道开放,K离子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3、性质:外正内负。
4、离子基础:K离子外流。
二、动作电位(AP)
1、概念: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快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几个名词:
①极化:静息电位的状态;
②去极化: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减少; ③复极化:去极后又回到极化状态;
④超极化: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增大; ⑤超射: ⑥锋电位: ⑦后电位:
3、AP的产生:
(1)去极化:①膜条件:细胞受刺激时,K通道关闭,Na通道开放;
②离子流:Na+内流,达到Na的电化学平衡。
(2)复极化:①膜条件: 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
②离子流:K+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
4、AP的产生条件:
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使Na+通道开放的膜电位值。
刺激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AP。
5、动作电位的传导:
是AP在细胞上的依次产生过程,而不是局部电流的结果,局部电流仅起刺激作用。
6、AP的特点:
①呈‘全或无’式; ②传导无衰减;(可远传)③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④呈‚脉冲式‛。
②幅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③可总和。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结构:
接头前膜:N末梢;
接头间隙:NC与肌C之间; 接头后膜:肌C膜(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三)特点: ①单向性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一)结构:
三联管(体)
(二)耦联因子: Ca2+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单位。包括1个暗带+2个1/2明带。
(二)收缩机制:
滑行学说:细肌丝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而产生收缩。
暗带:不变;明带:缩短;H带:缩短;肌小节:缩短。
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1、等长收缩:长度不变,张力增加。
2、等张收缩:长度缩短,张力不变。
(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单收缩:有完整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的频率较低,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和舒张期。
2、不完全强直收缩:有收缩期和不完整的舒张期,刺激频率高,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而小于收缩期+舒张期。
3、完全强直收缩:只有收缩期而无舒张期,刺激频率最高,间隔时间小于收缩期。
总结:心肌属于单收缩,骨骼肌属于完全收缩。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一)前负荷:
1、概念:肌肉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
2、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影响肌肉收缩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收缩能力越强。
(二)后负荷:
1、概念: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
2、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影响肌肉收缩的形式。当后负荷大于肌肉产生张力的能力时,出现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0或小于肌肉产生的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一般而言,骨骼肌先产生等长收缩,后产生等张收缩。
(三)肌肉收缩能力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 组成:
全血 血浆:水
溶质:血浆蛋白: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球(参与机体免疫)纤(血凝)
电解质、有机物
血细胞:RBC、WBC、PLt 血细胞的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二 理化性质:
(一)颜色:A血鲜红色;V血暗红色。
(二)比重
(三)粘滞性
(四)渗透压
1、渗透现象:(扩散:溶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扩散现象。
2、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吸引溶剂的能力,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大小种类无关。
3、血浆渗透压:
(1)血浆晶体渗透压:
①组成:血浆晶体物质组成(电解质NaCI、有机物G#AA)
②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形式和功能。(2)血浆胶体渗透压: ①组成:血浆胶体物质组成(蛋白质—白蛋白主要)②生理作用:吸引血管外的水进入血管内,从而保证血浆的容量。
考题: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
临床常用等渗液:0.9%的生理盐水;
5%的葡萄糖水。
五、PH
正常:7.35-7.45
第二节 血细胞 一 红细胞(RBC)
(一)RBC的数量,Hb的含量:
1、数量: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2、含量:男性 120—160g/L 女性 120—150g/L
(二)红细胞的功能:(填空)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缓冲血液的PH。
(三)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
①概念:RBC悬浮在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②血沉:RBC下沉的速度。用魏氏法测定。
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③影响血沉的因素:
a、白蛋白阻止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减慢;
b、球蛋白、纤维蛋白促使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加快。
2、RBC的渗透脆性:
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抵抗力与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呈反比关系。(具体实验)
3、RBC的形态:
4、RBC膜的通透性:
(四)RBC的生成:
1、生成部位:红骨髓。
2、生成过程:
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C(母C)—>早中晚幼稚红C—>网织红C—>RBC 体积:越来越小
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成熟RBC是没有细胞核的)
Hb:越来越多
3、生成的原料:
Fe2+,蛋白质
4、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B12
注意:①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②小C低色素性贫血(。。)缺铁
③大C性贫血(巨幼贫)缺叶酸、Vit12.5、RBC的生成的调节: ①方式:负反馈调节
②物质:a 促红细胞生成素 b 雄激素
PO2↓—>(促进)肾—>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功能↑—>RBC↑—>PO2↑抑制肾
(五)RBC的破坏 寿命120天,衰老的RBC在肝、脾的巨噬细胞吞噬。
二、白细胞(自学)
三、血小板
(一)正常值:
(100—300)×109/L。
(二)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修复
(三)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①损伤的血管反射性收缩;
②形成血小板血栓
③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2、参与血液凝固:PF3血小板因子,提供凝血场所
3、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数量低于50×109/L时,就会产生出血倾向。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凝
(一)概念: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体状态。
(二)实质: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丝网罗红细胞形成血凝块。
(三)凝血因子:
1、除Ⅳ因子是Ca2+外,其余因子都是蛋白质;
2、除Ⅲ因子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其余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
3、Ⅱ、Ⅶ、Ⅸ、Ⅹ合成于肝,均需VitK参与。
表示方法:
(四)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注意:凝血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
①速度?②启动因子?共同启动因子?③生理性止血有内外参与;若抽血于试管中只有内源性参与。
(五)抗凝与促凝
1、抗凝措施:①提供光滑面;
②降低温度;
③使用抗凝剂:a体外:柠檬酸钠、草酸盐可去除血浆中Ca++
b体内:肝素
2、促凝措施:①提供粗糙面;
②升高温度; ③使用VitK。
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纤溶酶—>使纤维蛋白转变为降解产物(碎片)激活物:有3类。
考题:月经血不凝的原因:子宫组织激活物多 第四节 血量与血型
一、血量
占体重的7%—8%.失血情况。
二、血型
(一)概念: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
(二)ABO血型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结合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种类和有无。
(三)抗原、抗体的分布:
1、抗原:A抗原、B抗原
据此,就可将血型分为A、B、AB、O型。
2、抗体:抗A、抗B
抗原
抗体 A型 A抗原 抗B B型 B抗原 抗A AB型 A、B抗原 无抗体 O型 无抗原 抗A、B
(四)凝集反应:
A抗原+抗A—>凝集 B抗原+抗B—>凝集 血清(下)A型 B型 AB O型 /血C(右)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五)输血原则:
1、同型血相输;
2、异性输血时,供血者的RBC不被受
血者的血清所破坏,就可少量缓慢输血。
(六)输血关系:
供血者: A B AB O 受血者: A B AB O
(七)交叉配血实验:
详细讲解。
题:若受血者为A型,描述上述几种情况时供血者的血型? 三 Rh血型
(一)抗原:D抗原
(二)血型:
含D抗原的就是Rh阳性 占99%;
无D抗原的就是Rh阴性 占01%。
(三)抗体:无天然抗体
接触Rh阳性(D抗原)才能产生抗D的抗体。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C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C的分类:
1、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非自律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2、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快反应细胞:Na+通道。
慢反应细胞:K+通道。
(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①离子基础: 0期:Na+内流 1期:K+外流
2期:K+外流,Ca++内流 3期:K+外流
4期:Na+、K+、Ca++的主动转运 ②特点:
2期平台。使AP时程延长(有效不应期延长)
2、窦房结细胞的AP ①离子基础: 0期:Ca++内流 3期:K+外流
4期:K +外流递减,Na+内流递增 ②特点:
4期自动去极化
二、心肌生理特性
(一)自律性
1、概念:
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
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
3、影响因素:(了解)
(二)兴奋性
1、概念:
心肌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
2、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去极0期—复极3期–55mv 备用:复极3期–55mv——–60mv 有效不应期:去极0期—复极3期–60mv 兴3心小于 大于 关 开 心室减少 室收到A 缩期射血期
4心小于 小于 关 关 无进不变 室舒出 张期 等容奋性为0(2)相对不应期:
复极3期–60mv——–80mv 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复极–80mv——–90mv 兴奋性高于正常。
3、兴奋性与机械收缩的关系
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1、概念:
心肌细胞间传导兴奋的能力。
2、传导途径:
3、房室延搁的意义:
(四)收缩性
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存在2期平台)
2、‚全或无‚式收缩。
3、依赖细胞中的Ca++较强。
三、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1、概念: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机械活动周期。
2、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率的正常值: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
4、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呈反比关系。心率越快,心动周期时程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
5、房室活动关系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心房 收缩 舒张
心室 舒张 收缩 舒张 房室瓣 开 关 开 动脉瓣 关 开 关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房内室内房室A瓣 血流心室压与压与瓣 方向 容积 室内A压 压
1、心大于 小于 开 关 心房增加 房收到心缩期 室 2心小于 小于 关 关 无进不变 室收出 缩期 等容收缩期
舒张期
5心大于 小于 开 关 房到增加 室舒心室 增加 张期 充盈期
常考题:
1、室内压最高时期:射血期
既高于房内压又高于A压:射血期
2、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时期:等容收缩期
3、房室瓣处于开放的时期:心房收缩期、充盈期
4、房室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5、动脉瓣处于开放的时期:
6、动脉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7、房室瓣开放的时间:等容舒张期末或充盈期初。
8、房室瓣关闭的时间:心房收缩期末或等容收缩期处。
9、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等容收缩期末或射血期初。
10、动脉瓣关闭的时间:射血期末或等容舒张期初。
11、心室容积最大时期:心室舒张期末。
12、心室充盈主要是:心室舒张。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心脏跳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
3、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65%。
4、心脏指数:自学
(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出量: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增大—收缩能力增强—每搏出量增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于回心血量+余血量。回心血量取决于回心血量的速度和心室舒张时程。(2)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每搏出量降低。(3)心肌收缩能力(性能)增高—每搏出量增高。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80次/分),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题:简述影响心腧出量的因素?
(五)心力储备
1、心率储备:2—2.5倍
2、搏出量储备:(1)收缩期储备(射血分数增加)5.5—6.5倍
(2)舒张期储备 15ml
四、心音和心电图
(一)心音(dong-da)
产生标特意机制 志 点 义
反应心第一房室瓣心室收音调低 肌收缩心音 关闭震缩开始 时间长 力;反应
↑
4、大A脉管↑ ↓ ↑↑ 壁弹性↓
5、循环血量↓ ↓ 不变 /血管容积↓
题:
1、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选择:主要影响心收缩压的因素 主要影响舒张压的因素 动 房室瓣的机能状态
反应动第二动脉瓣心室舒音调高 脉血压心音 关闭震张开始 时间短 高低;反动 应动脉
瓣机能状态
(二)心电图(ecg)
1、p波:两心房去极化
2、QRS波:两心室去极化
3、T波:两心室复极化
4、P-R间期(P-Q):P波起点到Q波起点。心房开始兴奋至心室开始兴奋。
5、S-T段:s波终点到T波的起点。心室全部去极化。
6、P-P间期:P波起点到下一p波的起点。代表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计算?
7、Q-T间期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血压
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动脉血管内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正常值:
收缩压-最高值:100—120mmHg 舒张压-最低值:60—80mmHg 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形成条件:①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
②要有心脏收缩射血
③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要制造阻力
2、收缩压的形成:
心脏射血使动脉中血液增加,血压升高至最高值形成收缩压。
3、舒张压的形成:
心脏停止射血,血液流到外周,血流减少,血压降低,降低至最低值就形成舒张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1、每搏出量↑↑ ↑ ↑ ↑
2、心率↑ ↑ ↑+1/2↑ ↓
3、外周阻力↑ ↑↑ ↓
(五)动脉脉搏 自学 三 静脉
(一)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
1、心脏泵血功能: 越高—中心V压低;差—中心V压高
2、回心血量:多—中心V压高。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回心血量)
1、微循环平均充盈压:高—多
2、心肌收缩力(泵血功能):强—多
3、骨骼肌挤压作用:强—多
4、呼吸运动:吸气—多;呼气—少
5、重力和体位:直立位—少;平卧位—多 四 微循环
(一)通路(7个结构构成3条通路)
路径 功能
1、迂回通路(营真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养通路)场所
2、直捷通路 通血毛细血使血快速
管 回心
3、A-V短路 动-静脉吻调节体温
合支
(二)调节
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迂回通路平时仅20%交替开放
迂回通路关闭:交感N使血管及Cap前括约肌收缩
迂回通路开放: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使血管舒张
迂回通路开放或关闭主要取决于局部代谢产物。
五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有效滤过压=(Cap血压+组织胶压)—(血浆胶压+组织液静水压)
=正值 组织液生成=负值 组织液回流 考题:
1、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因素: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a炎症—充血;b心衰—中心V压升高—淤血;ab均导致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2、血浆胶压:
营养不良—肝功低、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3、毛细血管通透性: 炎症、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胶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4、淋巴液:
a肿瘤—压迫淋巴管;b丝虫病—阻塞淋巴管;ab均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回流减少—水第四节 心脑肺循环特点(自学)
第五章 呼吸 概述: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全过程:
1、肺通气;
2、肺换气;(1、肿。
(三)淋巴循环:
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
3、调节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4、参与防御作用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副交感N(迷走N)的作用:
负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减慢。
2、交感N的作用:
正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加快。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N: 交感缩血管F 分布在全身血管,作用是使血管收缩。
2、舒血管N:交感舒血管F 分布在骨骼肌血管中,作用是使血管舒张。
副交感N 分布在少数器官血管中,作用是使血管舒张。
(三)心血管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迷走N—心脏—心跳减慢
延髓
心交感中枢—交感N—心脏—心跳加快
交感缩血管中枢—交感缩血管N—全身血管—收缩
(四)心血管反射
减压反射(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具体过程:见书。
特点:
1、对血压急剧变化敏感;
2、是平时维持正常血压范围的主要反射。题:下蹲之后,突然站立,头晕眼花,之后恢复,为什么?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来源:肾上腺髓质
2、作用:心跳↑,血管收缩—血压↑。
3、区别: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对受体亲和力
α受体 + ++ β受体 ++ + 对心脏作用
(β受体)心跳↑↑ 心跳↑ 对血管作用
(α受体)收缩↑ 收缩↑↑
(二)血管紧张素
1、来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作用:血管紧张素Ⅱ ①使血管收缩; ②使醛固酮分泌↑。(共同促使血压↑。)
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合称外呼吸)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换气(内呼吸)
三、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1、直接动力:肺与外界的气压差。
2、原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运动
3、呼吸运动:(1)概念:略(2)呼吸类型:
平静呼吸
用力呼
吸
吸气
主动
主动
呼气
被动
主动(3)呼吸形式:胸式、腹式、混合式(4)呼吸频率:12—18次/分
4、肺内压的变化:见书
5、胸内压:
(1)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0-肺回缩压
=负值(2)生理意义
①使肺处于扩张状态 ②使肺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③促进静脉和淋巴液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1)组成:①肺弹性F(1∕3)②肺泡表面张力(2∕3)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水肿
(3)肺的顺应性:肺扩张的难易度
与肺的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呈反比 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呈正比。
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4次方呈反比
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容量
1、潮气量: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
2、肺活量:尽力吸气(深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
=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男性:3.5L 女性2.5L
3、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
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单位时间所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1s末:83%;2s末:96%;3s末:99% 是评价肺功能较好的指标。
(二)肺通气量
1、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在生物膜两侧的气压差。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肺换气:肺泡→血液
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气量↑
3、血中O2↓→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肺通气量↑;
→呼吸中枢→呼吸↓→呼吸停止。
思考:1、CO2对呼吸的影响?
(1)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是正常呼吸的生理性刺激;
(2)当吸入的CO2增加到2%—4%时,呼吸加深加快;
(3)当吸入的CO2增加到7%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
静脉血→动脉血。
2、组织换气:血液→组织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动脉血→静脉血。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二氧化碳>氧气,故缺氧比二氧化碳潴留更常见。
2、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与面积呈正比;与厚度呈反比。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4.2∕5)=0.84 肺换气效率最高
﹤0.84 A-V短路
﹥0.84 无效腔气量↑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1、物理溶解:占1.5%
2、化学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占98.5%,是主要的运输方式。Hb + O2 → HbO2(Hb为紫色,HbO2为鲜红色)
当Hb达50g∕L,则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称为发绀。
发绀不一定提示缺氧,缺氧不一定说明是发绀。
3、HbO2右移(氧离曲线右移):CO2↑,H离子↑,T↑,2-3二磷酸甘油酸↑(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物理溶解:占5%
2、化学结合:
(1)形成碳酸氢盐:占88%,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第三节 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一)、延髓呼吸中枢: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有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
(二)、呼吸调整中枢:脑桥,是调整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其机制:抑制呼吸。
(三)、脊髓:是联系上级中枢与呼吸机的中转站。膈N、肋间N→呼吸机。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化学感受性反射
1、血中CO2↑→中枢(延髓浅表部位)、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肺通气量↑
2、血中H+↑→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肺通
(4)当吸入的CO2超过15%—20%时,可出现呼吸停止。
2、缺氧对呼吸的影响?分轻度缺氧和严重缺氧。
(二)肺牵张反射
吸气时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迷走N→吸气中枢(-),呼气中枢(+)→吸气转变为呼气。该过程意义在于防止吸气过深过长,促进吸气转变为呼气。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道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运动的形式:机械消化与化学消化。前者主要是消化道运动参与,后者主要是消化酶的参与。第一节 消化
一、机械消化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除了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不是由平滑肌组成,其余均有平滑肌组成,他们有共同的生理特性。详见教材。
(二)消化道的运动形式
1、蠕动:向前推进性运动,是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
2、分节运动:消化道某段交替收缩舒张,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3、容受性舒张:消化道容纳接受食物时反射性舒张,是胃所特有的运动形式。
4、紧张性收缩:消化道平滑肌缓慢的、微弱的持续收缩,是消化道的基础运动。
(三)胃的排空
1、概念: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食物与食糜?
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1)促进胃排空因素: A 胃内压增大; B 迷走神经兴奋; C 促胃液素。
(2)阻止胃排空因素: A 小肠内物质; B 交感神经兴奋; C 抑胃肽、促胰液素。
3、食物的排空速度: 糖>蛋白>脂 流质>固体
混合食物:4—6小时。
(四)排便反射
1、概念:粪便通过结肠的蠕动进入直肠引起排便的过程。
直肠壁内感受器—盆神经腹下神经—初级脊髓或高级大脑—盆神经—效应器(结肠、直肠收缩、肝门括约肌舒张,引起排便)。
2、里急后重:有便而未尽的感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原因:炎症使直肠壁内压感受器敏感性增高,只要直肠内有少量粪便或粘液均会引起排便反射。
3、大便潴留:如排便反射弧受损,大便不能排出。
4、大便失禁:如初级排便中枢与高级排便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使大脑皮层失去对排便反射的控制。
二 化学消化
(一)唾液的作用:
唾液由三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主要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等。
1、润滑口腔和食物;
2、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使淀粉转变为麦芽糖;
3、杀菌作用,从而清洁和保护口腔;
4、排泄功能。(比如进入口腔的物质随唾液排除)
(二)胃液成分与作用
胃粘膜的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 贲门腺、泌酸腺(壁细胞—胃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颈粘液细胞)、幽门腺G)内分泌细胞
1、胃液的性质:无色透明呈酸性,PH0.9—1.5。1.5-2.5L。2、胃液的成分与作用:
(1)盐酸:胃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b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杀菌;d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e进入小肠可促进钙铁吸收(与钙铁结合形成盐)。
(2)胃蛋白酶原:水解蛋白质为标、胨、多肽、氨基酸等。
(3)粘液:a润滑作用;b保护胃黏膜作用(临床举例胃溃疡)。
(4)内因子:能与维生素B12结合,使之易于吸收(举例巨幼贫血)。
(三)胰液成分与作用
胰液由胰腺细胞分泌。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液在胰腺产生后由胰导管排进十二指肠。1、性质:无色无味呈碱性,PH7.8-8.4 1-2L。
2、成分与作用
(1)碳酸氢盐:a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b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PH。
(2)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胰蛋白酶原与糜蛋白酶原:使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具体过程。胰蛋白酶原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成胰蛋白酶(它可使糜蛋白酶原分解成糜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在肠致和酶不存在时,就有组织液、酸性物代替,比如胰腺炎,自我消化。
(4)胰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脂肪酸。
(四)胆汁
肝脏分泌胆汁经肝管(左、右)—肝总管—胆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
1、性质:金黄色苦味液体,PH7.4
0.8—1L。2、成分:
胆盐(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3、胆盐的作用:
(1)促进脂肪的消化;乳化脂肪,降低脂肪表面张力
(2)促进脂肪吸收;水溶性复合物。(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有水溶性与脂溶性(ADEK)
题:1、最重要的、消化力最强的是 胰液
2、不含消化酶的是 胆盐 3、只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胃液 4、只能少量消化淀粉的是 唾液 5、能够促进脂肪吸收的消化液 胆汁 第二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
消化道包括很多,不同的消化道结构有所不同、食物种类、食物被消化的程度以及食物停留的时间都影响着吸收部位的不同。
1、吸收的部位:口腔、食管
无
胃
乙醇、少量的水
小肠
主要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空肠
糖、蛋白质、脂肪
回肠
维生素B12 和胆盐
大肠
水、无机盐
见教材P123 图6-8 2、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的有利条件:(1)小肠吸收面积大;
(2)小肠特殊的绒毛结构;(含毛细血管、淋巴管)
(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4)在小肠内,食物已被消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3、吸收的机制:
任何组织都是细胞构成。食物在消化道的吸收,实际上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前面学习了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哪些?详细复习知识要点。
(1)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3)入胞和出胞。
二、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
形式 途径 糖 葡萄糖 经cap入血 蛋白质 氨基酸 经cap入血 脂肪 甘油、脂肪主要经毛细淋
酸 巴管入血
(二)Fe和Ca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三)胆盐和VitB12的吸收部位:回肠
(四)水的吸收方式:渗透
第三节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交感N、副交感N的对消化系统作用 消化道括约肌 消化腺
消化平滑肌 功能 交感舒张 收缩 分泌↓ ↓
N
副交收缩 舒张 分泌↑ ↑ 感N
二、体液调节
胃肠激素:胃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具体激素见书
注意: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都能促进胰液分泌,前者主要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分泌,后者主要促进胰液中酶的分泌。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概念: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能量释放、转移、存储和利用
二、来源和去路
来源:食物。去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等。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最主要的因素
(二)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为20-30℃时,能量代谢水平较低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30℃,能量代谢水平均增高。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四)精神活动
四、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清晨静卧;清醒、精神安宁;室温20—25℃;空腹(禁食12小时)
(一)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正常值:±10%—±15%
2、临床意义:帮助诊断甲状腺功能。第二节 体温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1、概念: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又称体核温度。
2、正常值:腋窝 36.0—37.4摄氏度。口腔:36.7—37.7 直肠 36.9—37.9 直肠﹥口腔﹥腋窝
(三)生理波动
1、昼夜变化:24小时体温都在波动,但是波动均不超过1读,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女性比男性高0.3C,女性体温波动还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排卵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这可能与黄体分泌孕激素有关)
3、年龄:从基础代谢率可以看出年龄关系,儿童、青少年高于成人,成人高于老年
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均会使代谢增加,产热增多
二 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产热的器官:安静 内脏(肝)运动 骨骼肌
(二)散热
1、散热的途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
道
2、散热的形式
(1)辐射:机体以热射线将热散发给周围低于体温的物体。
(2)传导:机体将热传给直接低于体温的物体。
临床:用冰袋冰帽降温。
(3)对流:机体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将热散发的过程。
通过风扇、空调使房间通风。
上述三种散热方式,均为机体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才能实现。如果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机体温度时,上述方式会导致机体吸热,故此时机体还存在另外一种散热方式
(4)蒸发:通过表皮的水分将体热散发。
酒精擦浴
形式:无感蒸发和有感蒸发
与空气湿度关系:反比 三 体温调节 调定点学说:
调节中枢: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调节值:37℃ 具体过程:
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阈值↑,兴奋性↓;阿司匹林使体温调定点下移,阈值↓,兴奋性↑。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和排放
概述:
一、排泄: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异物、过剩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
二、排泄器官:肾、肺、皮肤、消化道(肾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举例:请辨别下列属于排泄的是?
1、尿液;
2、汗液;
3、CO2;
4、粪便中的食物残
渣。
三、肾脏功能:
1、排泄
2、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第一节 尿液的生成
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
概念: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看表8—1得出:原尿与血浆的区别?
(一)滤过膜
1、结构:三层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1)分别有微孔、网孔和裂孔,构成了机械屏障(2)各层还具有含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了电学屏障。
2、通透性:与机械屏障(孔的直径)、电学屏障(电
荷性质及量)有关。分析蛋白尿的形成。
3、面积
(二)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压+肾小囊内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2肾生成的原尿量。(min)125ML|min
(三)滤过膜
1、面积:正比。
2、通透性:增大—蛋白质滤出—蛋白尿;
—血细胞滤出—血尿。
二、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终尿生成)的因素
(一)小管液溶质浓度:
滤过分数: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的部位:
1、近端小管 重吸收能力强,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按‚球管平衡‛进行重吸收。
全部重吸收:G Aa 大部分重吸收:H2o 无机盐(NaCl)尿素 按65%—70%
2、远端小管 重吸收能力弱,根据机体需求进行重吸收。
(二)重吸收特点
1、选择性:
2、有限性:对某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三)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自学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泌H
1、方式:H-Na交换
2、作用:排酸保碱、调节酸碱平衡
(二)K的分泌
1、方式:K+-Na+交换
2、作用:排钾保钠、调节电解质平衡
(三)NH3的分泌
1、方式:单纯扩散
2、作用:排NH4+,排H+、排毒、调节酸碱平衡
(四)H+—K+分泌关系 相互竞争:结果
1、酸中毒:高血钾
2、碱中毒:低血钾
3、高血钾:酸中毒
4、低血钾:碱中毒
(四)NH3和H+分泌关系:相互促进 第二节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原尿生成)的因素
(一)肾血流量
增多——原尿生成增多或者滤过增多(正比)临床:大失血——肾血流量减少—原尿生成减少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1、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减小—原尿生成减少
临床:大失血—A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小—有效滤过压减小—原尿生成减少
2、血浆胶压:
临床:输生理盐水—血浆中蛋白质被稀释—血浆胶压减小—有效滤过压增大—原尿生成增多
生活:感冒病人,输液一般就是Gs或者生理盐水,故会出现尿多。
3、囊内压:增大—有效滤过压减小
临床:结石或肿瘤压迫—肾小管阻塞—囊内压增大—有效滤过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原尿生成减少。
增大—渗透压大—水的吸收方式—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渗透性利尿)
临床:糖尿病病人三多一少,多尿的原因:小管液中G多,溶质浓度增大。用药:甘露醇、三梨醇
(二)抗利尿激素(ADH)
1、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2、存储和释放部位:神经垂体
3、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临床:尿崩症
4、ADH分泌的调节(1)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ADH分泌增多—
尿量减少。
临床:食盐、大量出汗—血浆晶压增高—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大量饮清水又如何变化?(2)循环血量:减少—ADH分泌增多—尿量减
少
临床:大失血—循环血量减少—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大量输血、输液又有何变化?
(三)醛固酮
1、合成部位:肾上腺皮质
2、来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作用:保钠排钾保水—尿量减少 临床:水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量减少。(3)血钠、血钾浓度:
血钠减少或血钾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 血钠增多或血钾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四)、神经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1、入球A、出球A收缩,血流减少;2、使钠、Cl、H2O重吸收增多;3、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尿量减少。第三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量
正常值:1-2L/24h,平均1.5L 多尿:持续2.5L/24h
少尿:持续0.1—0.5L/24h 无尿:持续少于0.1L/24h
二、排尿反射
(一)过程: 见书
(二)排尿异常:
1、尿频:炎症或者结石使感受器受异常刺
激。
2、尿潴留:初级排尿中枢功能障碍。
3、尿失禁:脊髓横断伤,大脑与骶髓失去联
系。第九章 感觉器官
感觉:人对客观事物主观上的反映。
客观事物—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反映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一)感受器:感受刺激的结构或装臵。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
(二)感觉器官:感受器+附属结构。常见的有:眼、耳、前庭(平衡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见书。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眼:眼球的结构。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1、折光系统的折光体: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成像原理:(凸透镜)倒立、缩小、实像
(二)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调节焦点
远点:晶状体未调节时看清的最远距离(6m开外)近点:晶状体调节后所看清的最近距离。距离越近,晶状体越凸。晶状体的凸度取决于晶状体的弹性,起弹性岁年龄增长,越差。
老花眼: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矫正:凸透镜。
具体过程:视近物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后产生模糊图像→动眼N中的副交感N兴奋→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大→折光能力增强→焦点前移→物象落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图像。
2、瞳孔的调节:控制进入眼的光量
(1)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时双眼瞳孔缩小。(2)近反射: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3、双眼会聚:视近物视双眼向鼻侧会聚。产生单一图像,避免复视。
(三)眼的折光异常
产生机制 焦点 矫正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视网膜前 凹透镜
折光能力过强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段,视网膜后 凸透镜
折光能力过弱
散光 眼球非正球形 不能聚焦 柱状镜
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
(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光敏度 分辨色觉 功能
率
视锥细弱 强 有 白昼视胞 觉 视杆细强 弱 无 暗光视胞 觉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1、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光条件下视蛋白和视黄醛合成视紫红质,视黄醛需要VITA的参与。故若缺乏VitA则会导致夜盲症。
2、视锥细胞与色觉:
三原色学说:视锥细胞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
敏感的感光细胞,三种细胞兴奋的比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
色觉障碍有色盲和色弱两种情况。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视力(视敏度)
1、概念: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2、衡量方法:视角大小。
(二)视野
1、概念:单眼固定注视前方某一点时,该眼所看见的空间范围。
2、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顺序:白>黄蓝>红>绿
(三)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视紫红质合成
2、明适应:视紫红质分解,有视锥细胞来承担感光任务。
第三节 听觉功能、平衡觉
一、耳的听觉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收集声波和传到声波
(二)中耳的功能
1、鼓膜:增压17.3倍,使声波不失真
2、听小骨:增压1.3倍,避免内耳损伤
3、咽鼓管:调节鼓室气压,使鼓室与外耳道气压平衡,维持鼓膜位臵。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耳蜗。当听骨链病变时: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蜗窗→耳蜗。
2、骨传导:声波→颅骨→耳蜗 一般情况,气传导>骨传导 当气传导障碍(传音性耳聋),骨传导>气传导
(四)内耳的感音功能
1、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1)分析声波的频率:根据基底膜振动部位进行分析。基底膜底部振动产生高频音,基底膜顶部振动产生低频音。
(2)分析声波的强度:根据基底膜振动幅度及AP产生频率进行分析。基底膜振动幅度越大,产生AP频率越高,声音强度越大。
2、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二 内耳的平衡觉功能
(一)前庭的功能:
感受头部位臵和直线变速运动
(二)半规管的功能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的一般活动规律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的概念: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结构
(二)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三)突触传递的机制: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上N-Ap→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膜受体结合→主要Na+通道开放→Na+内流→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上N-Ap→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膜受体结合→主要CI-通道开放→CI-内流→超极化。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
1、胆碱能纤维:即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分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少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2、肾上腺素能纤维:即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分布: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二)受体:
1、胆碱能受体(1)M受体
①分布:a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C膜上(心脏、平滑肌、消化腺、瞳孔等);
b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骨骼肌血管;
②效应:M样作用(见书)③阻断剂:阿托品(2)N受体
①N1受体:a分布:神经节C膜上 b 效应:神经节C兴奋 c阻断剂:六烃季铵 ②N2受体 a分布:骨骼肌终板上 b 效应:骨骼肌收缩
c 阻断剂:十烃季铵;筒箭毒
2、肾上腺素能受体(1)α受体:
①分布: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C膜上(肌肉,血管)
②效应:除小肠平滑肌舒张外,其余均收缩、兴奋。③阻断剂:酚妥拉明(2)ß受体
①ß1受体 a分布:心脏 b效应:心跳↑
c 阻断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②ß2受体 a分布:交感神经支配的支气管、胃肠、子宫、血管平滑肌
b 效应:舒张 c阻断剂:丁氧胺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式、聚合式、链锁式、环式
(二)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改变
5、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传入通路
(一)特异投射系统
1、路径:经三级换元;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点对点
2、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发出神经冲动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1、路径:经多次反复换元;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无明确对应关系
2、功能:维持大脑兴奋状态并保持大脑兴奋状态
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
(二)视觉区:枕叶
(三)听觉区:颞叶
三、痛觉
(一)痛觉感受器:神经末梢
(二)皮肤疼痛:快痛、慢痛
(三)内脏痛的特点:
1、缓慢、继续
2、定位不准确,定性不清楚
3、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
4、常伴牵涉痛
(四)牵涉痛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结构:
接头前膜:N末梢;
接头间隙:NC与肌C之间; 接头后膜:肌C膜(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三)特点: ①单向性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1、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被牵拉时发生反射性收缩
2、类型:
(1)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2)肌紧张: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
3、反射弧:
肌梭→传入N→脊髓a运动神经元→传出N→梭外肌。注意: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
(二)脊休克:(自学)
概念、表现、特点、原因。见书。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紧张)
(一)脑干网状结构异化区
+ →脊髓→r运动神经元→r兴奋↑→肌紧张↑
(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脊髓→r运动神经元→r兴奋↓→肌紧张↓
正常情况下,异化区活动较强,抑制区活动较弱,在一定水平保持平衡。
动物实验中,若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伸肌过度紧张(四肢伸直、头尾仰起、脊柱挺硬)→去大脑强直(r强直)。其机制:了解(见书)。
四、小脑对身躯运动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
3、协调随意运动
五、基底神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作用: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等
(二)损伤分类:
1、黑质损伤→多巴胺能N↓,乙酰胆碱能N↑,→运动过少,肌紧张↑→帕金森病
2、纹状体损伤→多巴胺能N↑,乙酰胆碱能N↓,腺垂体激素作用于靶C:受下丘脑双重调节。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的轴突直接到达神经垂体(下丘脑垂体束),分泌ADH、催产素(缩宫素)
二、腺垂体
(一)生长激素(GH)1、生理作用:
(1)促进机体生长(骨骼、肌肉、内脏器官)(2)代谢:a血糖↑;b蛋白质合成↑;c脂肪分解↑
2、分泌调节:受下丘脑双重调节 →运动过多,肌紧张↓→舞蹈病
六、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中央前回。规律:见书
(二)运动传导通路(了解)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植物N,内脏N)结构和功能特点:分类:交感N和副交感N
1、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1)交感N:起源于T1—L3,节前F短,节后F长
(2)副交感N:起源于脑干、S2—S4,节前F长,节后F短。
2、双重支配
3、功能上相互拮抗
4、具有基础性紧张
5、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
二、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见书。
简述题:简述交感N和副交感N对心脏、血管、支气管平滑肌、消化道、瞳孔的作用?
三、自主神经的生理意义
交感神经:参与机体应急反应。
副交感神经:为机体应急做准备(能量、排泄)
四、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了解)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大脑皮质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此叫强化。
二、脑电图(了解)
三、睡眠
1、慢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多,有利于生长发育。
2、快波睡眠: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有利于记忆。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一、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类:易被消化液破坏,不能口服
(二)类固醇:不易被消化液破坏,可口服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见书)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了解)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下丘脑合成9中调节性多肽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
腺垂体激素作用于靶腺:受下丘脑单一释放调节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分泌↑ 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分泌↓ 3、病症:(1)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2)幼年时期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3)成人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4)分泌生长激素过量→垂体性糖尿病
(二)催乳素(PRL)
催乳;促进女性排卵。
(三)促黑激素(MSH)
促进黑色素C分泌黑色素
(四)促激素:具有促分泌、促生长作用
三种促激素分别构成三个功能轴。
三、神经垂体
(一)ADH:已学。2个作用。
(二)催产素(缩宫素OXT)(1)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2)作用于乳腺,泌乳 第三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激素
(一)合成:碘+络氨酸 → 甲状腺激素(T3、T4)
(二)生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1)能量代谢:BMR↑。
(2)物质代谢:①蛋白质 a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b分泌过多:蛋白质分解↑;
c 分泌过少:粘液蛋白
合成↑(粘液性水肿:指压不凹陷)
②血糖↑
③促进脂肪分解,胆固醇降解
2、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肌、骨骼、脑)
3、其他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心血管: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耗氧↑
(三)分泌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负反馈
2、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摄碘能力的增减反应 临床:长期摄碘不足→血中碘↓→甲状腺增生(单纯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病症:
1、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呆小症(克汀病)
2、成年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
3、成年甲状腺激素过少→甲减
4、成年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
(一)甲状旁腺激素:
1、升血钙降血磷
2、激活VitD3
(二)降钙素:降血钙血磷 第四节 胰腺
一、胰岛素
(一)生理作用:
1、血糖↓
2、蛋白质合成↑
3、脂肪合成↑
(二)分泌调节
1、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
2、激素作用:胃肠激素可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则抑制。
3、神经调节:
(1)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2)副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
(三)病症:
缺乏胰岛素→糖尿病
二、胰高血糖素:血糖↑
第五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参与机体应激:
抗毒、抗炎、抗过敏、抗休克
(二)代谢
1、血糖↑
2、蛋白质合成↓,分解↑
3、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
(三)其他
1、血液:RBC↑,PLt↑,淋巴细胞↓
2、心血管:允许作用
3、消化系统:消化功能↑,食欲↑,胃酸↑
4、神经系统:兴奋性↑
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负反馈 思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能否立即停药,为什么?
三、病症:
糖皮质激素使用过多→向心性肥胖
第十二章 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一、生精功能:
二、内分泌功能:
分泌雄激素(睾酮),其生理作用见书。第二节 女性生殖
一、卵巢的功能:
(一)生卵功能
女性进入青春期→每月卵巢有几个至十几个乱跑发育→1个成熟→排卵→卵子→腹腔
其中:残余卵泡→血体→黄体→白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二)内分泌功能:
雌激素(雌二孕激素(孕酮)
醇)
来源 卵泡颗粒C、黄黄体
体
主要生理功促进女性副性维持妊娠
能
器官生长发育 子宫、输卵管活动↑ 活动↓平滑肌 子宫内膜 增殖 增殖、分泌 宫颈粘液 稀薄
粘稠 代谢 水、Na+潴留 产热↑
其他
可使输尿管舒张
二、月经周期
(一)月经周期的概念:28天
(二)月经、初潮、绝经的概念
(三)月经周期的分期及形成机制
时腺垂体 卵血血子宫内
间 巢 雌孕膜
激激素 素
1、增5—FSH卵↑ — 增殖 殖期 14↑ 泡
天 发
育
2、分15LH↑ 黄↑ ↑ 增殖、泌期 —体 分泌
18天
3、月1—FSH、LH白↓ ↓ 缺血坏经期 4天 ↓ 体 死剥落
(四)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卵巢)轴:负反馈 第三节 妊娠
一、胎盘激素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类似LH:月经黄体→(HCG作用下)妊娠黄体→雌激素、孕激素→子宫内膜增殖、分泌
2、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
(二)雌孕激素:妊娠黄体一般在3个月后萎缩,之后由胎盘分泌这2种激素
二、避孕
第五篇:人体免疫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 “人体免疫”一节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从学生自己曾经患过的病或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前面11章学习过的皮肤以及在第9章学习过的血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本节课内容不多,所以安排了一个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提高自我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身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精神。(2)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并提高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主要内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且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不容易区分,因此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确定为本节课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所涉及的抗体、抗原的概念都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
我会采用生活实例与教材紧密结合,合理运用挂图、课件和课本上水痘的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4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同时,也在前面第九章、第十一章学习过了白细胞、皮肤,为这节人体免疫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学生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通过调察、比较、讨论和总结等学习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目标。5 教学过程
5.0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皮肤挂图、白细胞吞噬病毒挂图、小肠上皮粘膜的挂图。学生准备---做好老师布置的调查表 流感水痘其他 爸爸 妈妈 自己
5.1情境导入(2min)
1、现在准备进入秋天时,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有的人始终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学习,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
2、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事实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
3、请大家拿出课前做的调查表,讨论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思考而且学生在课前经过一次自己的小小调查,更能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带着兴趣,进而更深入了解,进入课堂正题。
5.2非特异性免疫(15min)采用“科学探究模式”,具体步骤:准备——初探——交流——总结。课前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结合教材,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答案,每当一个小组说完后,教师都会提问:“还有无其他小组有其他答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向全班同学交流,得出正确结论。
1、探究一:看看下图,结合课本P112第一段话,思考以下问题:
(1)人体完整的皮肤为什么有保护和屏障的作用?为什么擦破了的皮肤又会发炎呢?
(2)我们在呼吸时难免会吸进细菌或尘埃,为什么大部分吸进的细菌或尘埃不能对人体构成伤害呢?(3)总结(1)(2)问题的答案说说人体第一道防线有什么?
学生活动一: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结合图片与课本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1)完整的皮肤组织细胞相连在一起,使细胞无法逾越。细菌侵入擦破了的皮肤导致感染(2)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有清扫异物的作用。(3)人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和粘膜
2、探究二:看看下图,结合课本P112第二段话,思考以下问题:
(1)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还会化脓,为什么有时自己会痊愈?(2)人体的口腔有很多细菌,口腔上皮受伤后很快愈合,人体的唾液是否有杀菌作用?(3)总结(1)(2)问题答案说说人体第二道防线包括了什么?
学生活动二: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结合图片与课本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杀死细菌,消除炎症(2)唾液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3)人体第二道防线包括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教师总结:总结这两道防线在人体中的作用特:人人天生就有的,对多数病菌起作用的,而不是病原体侵染后才产生的,它的作用没有特异性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学习总结。包括了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这就是非特异性免疫5.3特异性免疫(15min)教师以情境导入到方式进入特异性免疫的教学。
教师:小时候大人跟我们说,不要和得了腮腺炎或得了水痘的人玩,但是,如果得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了。那时,我就天天盼着自己得腮腺炎,因为得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有免疫力了。学生:抵抗力增强 学生:„„
教师:人体除了非特异性免疫外,还有更重要的特异性免疫。教师:患过水痘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抗体,这种抗体具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水痘。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老师先播放感染水痘病毒的动画,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教师再展示感染水痘病毒示意图,并分步详细解说产生抗体的过程。促进 结合 病原体(抗原)刺激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抗体 产生
教师:有些同学会混淆了抗原与抗体的概念,大家可以通过抗原一般是病原体,病原体有一个原字,所以就是抗原,抗体一般在我们身体体内,所以,为我们人体排除和消灭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的就是抗体。
教师: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专一的,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抗体被清除后身体仍
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人体就会产生大量抗体。这种免疫就是特异性免疫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免疫》教案北师大版。
教师: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是排除和消灭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损伤的细胞;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设计意图:利用水痘等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并结合图片,教师一步一步演示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运用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5.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5min)
探究三:结合刚刚学过的知识和课本上P112-P113上的内容,填写下表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不同点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相同点: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表格,并派9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表格。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不同点范围对体外异物都有反应只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
形成先天形成的后天形成的 作用弱强
相同点排除和消灭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讨论:运用本节课知识讨论刚刚在情境导入时提出的问题。5.5计划免疫和课堂拓展(3min)5.51教师设疑:(1)什么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2)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什么?接种百日破联合疫苗的目的是什么?(3)你有打过预防针吗?打过哪些?是预防什么病的? 学生结合课本,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活动:(1)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意义: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了。
(2)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预防结核病,接种百日破联合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5.52课堂拓展
(1)免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过强的免疫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不是,过强的免疫会导致过敏现象(2)医生给病人移植别人的肝脏,结果这肝脏没成活,为什么呢? 人体的排异作用
(3)课本P114人接痘
(4)艾滋病 人体免疫 6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的保护功能是人体的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屏障,认识到皮肤损伤感染后自然痊愈的道理,人体的重要保护功能之一是特异性免疫,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挂图、图片、动画演示等,充分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
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如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学生学习后还是有一部分难理解,教材提供的实物资料少。在计划免疫这部分,学生虽然对预防接种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但是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在预习时让学生从家长处了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情况,如果有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