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组集体备课教案
体育组集体备课教案:短距离跑(队列)主备教师:郑老师
教材:队列、短跑(50米)、素质练习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齐步走等动作的动作要领。2. 通过练习使学生动作优美、节奏好。
3. 学生服从指挥,乐意认真学习,有安全意识。
一、开始部分:2--3分钟
1.指定集合地点,检查服装,听体育班委的报告; 2. 师生问好;
3. 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4. 安全教育
二、准备部分 :7--8分钟
1、绕田径场慢跑两圈,女生在前,男生在后。
2、徒手操
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听口令练习
(1)头颈运动
(2)肩关节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
(6)弓步压腿
(7)活动各关节 3.教师提出要求,指出错误 组织队形:
××××××
××××××
××××××
××××××
Δ
体育班委整队,汇报人数,检查服装。
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排成两排进行慢跑
2. 学生成体操队形排列:
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听教师的口令练习徒手操 3.要求:(1)学生动作到位
(2)学生动作有力度,充分活动各关节。
三、基本部分: 28分钟
一}、队列练习
1.教师讲解要求,看教师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队列队形:(1)立正(2)稍息(3)向右看齐(4)原地转法 教法:1.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
步伐整齐一致
精神饱满
二}. 50米跑
1.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1. 学生听要求; 2. 50米跑两次
三}、素质练习:
1、教师讲解练习要求
2、示范练习内容
3、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听要求;
2、下蹲跳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
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放松 2.讲评及布置课后 3.布置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成体操对形站立 组织与要求:
1.学生跟随教师做放松练习2.认真听讲评 3.学生负责还器材 4.下课
第二篇:体育组集体备课教案
体育组集体备教案
主备人:苑xx
主题:小篮球教学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小球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初步掌握所学球类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3、全面发展身体、心里素质。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
1、基本术语的了解
2、基本技术的学习
3、简单战术的学习
重难点的突破:
篮球教学关键在于球性的熟悉,球性在于基本功的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基本功练习,不过分要求动作的质量,培养兴趣为主。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应与相应水平段相适合,依据学习规律,掌握安全的运动方法。
2、小学生球类运动处于启蒙阶段,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对球类运动的兴趣更加重要。
3、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多做示范,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促进身体和心里素质的全面提高。
备总结:
通过教研活动,明确了小篮球教学的目标与方法,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为今后的小篮球教学指出了方向。
第三篇:体育组集体备课活动简报
体育组简报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红寺堡区回民中学体育组 2017年3月6日
红寺堡区回民中学体育组集体备课活动简报
为了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为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3月6日,我组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务处组织,旨在给老师提供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进而提高我组教师的业务能力。活动开始,首先由主备人吴岳老师对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案进行分析,阐述,然后,全体老师对教案展开激烈的讨论。备课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经验、困惑、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都提出来,进行共同的探讨。
体育组教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积极主动参与,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研水平,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第四篇:2016年体育组集体备课总结
2016年下学期体育组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是教师们在研究交流中成长。本学期我们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专职老师均到会,兼职老师到位率非常高,备课效益大大提高,现在总结如下:
一、建立备课组,发挥集体优势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取长补短,我们成立了教导处 主抓的集体备课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低年级段主负责人:倪云老师。中年级组主负责人:王博老师。高年级组主负责人:唐文利老师。各学段备课组确定主备课人,提出具体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定任务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做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在群内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各水平段的特点,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学生、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做好准备。
三、强化参与
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个案”。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四、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教学中的动作要领做范讲解。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每个水平段的课前的热身活动环节、主课部分的活动、放松运动以及器材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强化管理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我们力求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 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题;“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活动设计。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大家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 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且提高了我校整体体育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九
年级组)
课题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3、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用具
试管、药匙、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铁架台、集气瓶、木炭、铁丝、木条、砂纸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纯净的氧气,如何获得呢?
新课讲解:
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1](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2)向上述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1)木条不复燃
(2)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讨论:
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次使用?
备注(补充)
[实验2]
向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实验可重复多次,好象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小结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二
有关催化剂:
1、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
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3、催化剂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也可使之变慢
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5、离开化学反应就不存在催化剂
三、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1、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当它加热时能否产生氧气?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讨论] 上述三个制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四、分解反应的概念
分解反应就是一变多的反应。
即
A
B
+
C
四、总结反思
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和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应注意它们间的异同点,记住各物质的化学符号。另外通过比较,得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催化剂概念:一变两不变
二、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加热
2、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三、分解反应
1、概念:
2、形式:
A
B+C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