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案 教科版
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4、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5、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
6、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
7、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
(实验方法:
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4、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5、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
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教学重点】会依据自己的认识,推测形成环形山的原因,并造一些环形山。
【教学难点】能经历推测到制作环形山设计实验,探究环形山形成的种种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环形山的课件、环形山猜测表格。学生分组:脸盆、沙和沙土、细石子;打气筒、垒球、玻璃球、石块、注射器、细胶管、水、等。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1.提问:谁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叫什么?对于月球你又知道些什么呢?
2.分组观察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来自月球表面的图片,你们想看吗?(想)那好,(观察课件),我们一起来分组仔细的观察一下。谁来说说,从这张图片上你观察到了什么?(板书:环形山)
3、引发问题,导入新课
那大家想过没有,这些大大小小,深浅不同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研究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要动手制造环形山。(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A、我的猜想
同学们,你们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猜想.小组内说说。__课件我的猜想【设计思路:依据自己的认识,推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教师板书学生猜测。撞击;火山;太阳风;温差变化。【设计思路:肯定学生猜想,明确实验研究内容。】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猜测,认为环形山的形成可能与陨星撞击;熔岩喷发;太阳风;温差变化这些因素有关。那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接下来,我们就来制造环形山,验证自己的猜想。(板书课题)B、实验验证 __课件实验验证
1、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课件出示材料。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你们组想研究哪个问题,然后选择所需的材料,进行实验。实验中还要注意安全,不要被沙子眯眼。还要注意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设计思路:明确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C、动手实验,验证问题
【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推测,经历造山活动,在做中学,做中悟。】
2、汇报
现在要汇报了,哪个组先做的这个实验,先来说。
⑴陨星撞击说 指定一组后,要求其他组认真听,如果你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可以给他们组提出来。
问:其他组有什么补充吗?(大小、深浅、重叠、土壤松软)让学生明确撞击这个动作。教师针对学生不准确的动作,让他重新把动作作一遍,问:同学们同意吗?
如果学生作出准确的动作,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体会陨石撞击速度快)
【设计思路:通过明确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撞击动作,让学生体会到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时,速度很快,很有力度】 你有什么疑问要问他们吗?
【设计思路: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大胆猜测陨星撞击月球后,陨星到那去了?活跃思维,提高想象力。】
⑵火山爆发
指定一组回答展示完毕。
问:其他组有什么补充吗?和他们作的一样吗? 你有什么疑问要问他们吗?
⑶太阳风
提问:太阳风真的是风吗? ——播放太阳风录象,进行学习。
【设计思路:知道借助资料,对比感知。理解太阳风】 ⑷温度
有没有作这个实验的?为什么没做?
看来今天课堂上无法做这个实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课下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体现科学课堂知识的延伸性。】
总结: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伴乐)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同学们,今天你们就做到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这种“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科学家诞生在你们中间
【设计思路:在轻松的音乐氛围内,教师用热情、满含期望的语气传达给学生一个信息。那就是用一位科学巨人的话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大胆猜测,勇于实践。这也是生活中对待问题的态度。学生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第三篇:《我们来造环形山》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通过观察环形山图片了解环形山的特征。
2、学生通过环形山的特征能对环形山的成因做出多种猜测。
3、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再次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合理有依据地推理假设。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的方式来描述环形山的特征。
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对环形山的成因做出多种猜测。
3、学生通过模拟“造”环形山来再现、重构环形山原型。
4、了解有关环形山的成因假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合理地有依据地推理假设。
2、学生通过模拟“造”山意识到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有新的证据出现时,可以再次推测。
3、学生通过寻找环形山成因的证据来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能对探究天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假说来体会科学探究的另一个方式——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提出有根据的推测,并进行模拟实验。
【器材准备】
每个小组一份面粉、各种不同大小、轻重的“陨石”、尺子、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分析环形山的特点
1、你知道为什么把它叫做环形山吗?(生:圆形……)
2、出示一组环形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些环形山还有什么其他显著特征。
三、推测环形山成因
1、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这么圆形的坑是怎么来的?……
2、结合环形山的特点,小组讨论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四、我们来造环形山
1、讨论怎么造环形山
2、学生实验,造“环形山”。
五、交流汇报
你们的环形山是怎么样的陨石撞击形成的?
六、总结
第四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
1、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新 课 标第 一 网
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 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教学反思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课前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物质 糖 盐 味精 记忆中 放大镜下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
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新-课-标-第-一-网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教学反思 :
4、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 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6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教学反思: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 纸吸掉多余的水。
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学生五年级时已使用过,也可叫学生介绍老师指导更正,具体内容见13页)
3、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每组的材料员监督大家进行规范的操作,对不规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学取消其使用资格。同样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4、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阅读12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识。)
四、课外作业 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
板书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学反思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 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的重要性。
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趣。
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
一、生物细胞的观察
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在黑板上张贴洋葱表皮细胞的手绘图片,尽量细致,用于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记录)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2、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
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
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5、交流我们的发现
1)观察完毕后,各组将观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准备交流观察发现。2)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阅读16页资料。
二、细胞的作用
1、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2、观看课件或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
3、集体交流,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
如: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
三、小结: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板书设计: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张贴不同细胞的绘图)
教学反思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 等。过程与方法: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装片 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 4)轻轻盖上盖玻片 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a)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b)辨别认识微生物
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
4、微生物和我们
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们是如何生存的, e)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水中的微生物
(张贴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图片)
教学反思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教学目标: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 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 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Å)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
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课前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14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 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课前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X|k |B| 1.c|O |m
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 关么,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15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三、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
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课前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16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谈生活经验: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
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X|k |B| 1.c|O |m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 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 17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课前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
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
3、实验: ,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 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阅读,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教 学 18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课前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19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课前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课时安排:1课时 个 性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 20 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X|k |B| 1.c|O |m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 , , , , 总结拓延: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教学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21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课前准备:课前经历5课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分析:根据这个问题设计的实验合理么,谈谈。现象的记录你可以看出什么结果,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5、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铁生锈的快慢
1、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2、小组讨论: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可以参考课本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四、防治生锈
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22
2、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3、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资料阅读:,页——铁锈的形成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 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方法: 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类型及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23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重点: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24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新-课-标-第-一-网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 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板书设计:
1、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 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 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 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
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
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 27 动发生变化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 28 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 形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课前准备: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X k B 1.c o m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 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4、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5、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6、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
7、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
(实验方法:
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4、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5、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板书设计:
3、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教 学 反 思 30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课前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 现象,(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31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32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六、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教 学 33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X|k |B| 1.c|O |m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34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 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
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这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三、小结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板书设计:
5、太阳系 一、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35 星。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教 学 反 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年级下册教案 执笔: 备课时间:2013年 月 日星期 执教:
6、在星空中(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 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过程与方法:
1、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2、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剪刀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修 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了解星座
1、(教师出示全天星空图)茫茫星空,常常使人望而兴叹,你能说出 哪些星座的名称,听说过哪些有关星座的神话故事?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区,结合神话故
第五篇: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书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NO.1 放大镜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放大镜、树叶、新闻纸;书写纸、铅画纸、过滤纸;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水槽(带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探究过程
1.放大镜下的发现
(1)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3)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科学文件夹
(5)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讨论:在放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
2.它们是什么
(1)教师出示书写纸(1号)、铅画纸(2号)、吸水纸(3号),让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哪张是铅画纸,哪张是吸水纸?
(2)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铅画纸、吸水纸的特征,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科学文件夹
3.自制放大镜
(1)教师出示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讨论:怎样用这些器具制作放大镜?
(2)学生制作放大镜,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3)讨论: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资料。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
NO.2
1.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其放大倍数越大、透镜视野越小;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透镜视野越大。
2.掌握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学会选择用适当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放大镜、直尺、方格纸、书写纸(打有小6号文字)。
学生分组:方格纸、放大镜(5倍)、放大镜(10倍)、布、无色玻璃球、粉笔、铅笔头、石块、八角茴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有哪些问题?每个放大镜把物体都放得一样大吗?怎样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呢?
二、探究过程
1.放大了多少倍
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上的小字,我们怎么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让学生讨论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2.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更大
(1)教师出示放大倍数不同、直径相同的两个放大镜,问: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形状上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2)学生观察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并用这两个放大镜放大书写纸上的字。讨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3)教师出示一块布,问: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布有什么不同?观察并用表记录观察结果。
(4)学生讨论: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块布,看到的布有什么不同?
(5)学生用无色玻璃球观察物体布料,讨论: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范围有什么变化?(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倍数越大的透镜,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的透镜,视野越大。
(7)教师出示粉笔等物体,要求学生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8)教师出示蝗虫和蚕卵标本,让学生思考:观察蝗虫标本和蚕卵标本,应该各选择怎样的放大镜?
4.教师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NO.3
1.4 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
3.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4.了解晶体用途。
5.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2.演示材料: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教师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2.描述:学生描述这些晶体的不同和共同特征。
3.小结:这些物质,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
1.谈话:白糖、食盐或碱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来仔细观察它们。
2.观察: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3.汇报交流: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盐和碱面的样子。
三、制作晶体
1.对话:我们自己也来制作晶体。
2.对话:我们在四年级时怎样分离食盐和水?用了哪些方法?
3.小结:我们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是减少水分,即把食盐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食盐重新析出。另外还有一种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4.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得到的,如海水蒸发可以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石晶体。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制作方法是减少水分法。步骤如下: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它。
5.分组制作晶体:学生用白糖、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6.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食盐或碱面晶体,并画图记录。
7.对制作晶体的活动进行小结。
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1.欣赏更多的晶体:教师用实物或
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晶体。
2.讲解: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如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叫做激光晶体。例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我们今天的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如果没有这些半导体晶体,我们就不能看到高清晰度的电视,也不能清楚地听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亲人传来的声音。此外,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利用这种晶体做光源,人们就能在一根头发丝般的光导纤维中传递几十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
3.小结:晶体的用途还很多很多。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犹如冰山之一角,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五、课外延伸,了解有关晶体的知识,观察身边更多的晶体。
NO.4
1.5 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讲解: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
NO.5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能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在班上和大家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些资料卡片或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比如如何培养和观察霉菌、如何培养手上细菌的菌落、如何获得生活在水里的微生物等。
2.根据学校的条件,准备一些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列文虎克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发现?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用显微镜发现了生物世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大家读读我们教材上的事例。
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内容。
讲解:“宝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于观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宝石花耐旱的答案。我们在平时观察中,对周围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也来自己寻求答案。
2.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学课文第 12 页,然后分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归纳出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如: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不是水里有什么微生物?
厨房里的砧板上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没有微生物?
我们的头发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
„„
大组交流。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归类和筛选。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
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4.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
各组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根据问题制订观察研究的计划。
大组交流计划。
5.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按计划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研究。
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告诉学生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包括课题名称、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收获和体会。内容要真实,除正文外,可附图、表格、照片、实物等。
NO.6
1.7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培养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2.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对观察过程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
3.发现并提出关于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关于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对教室环境做相应布置、制作一张“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的研究大海报、了解各组研究的课题内容。
学生准备 整理小组研究的方法、步骤、结果、遇到的问题等,完成《汇报交流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活动的材料准备、确定的研究计划以及研究报告的内容、格式进行回忆、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科学展示会,交流大家在上节课中研究的过程、方法,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交流会前的准备
在交流会中,请大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大家,既向大家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向大家征求对自己组的研究情况的意见。同时,我们也要互相评一评,看看哪组的研究更好?
那么我们怎样看一个研究好不好呢?应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呢?请大家想一想。
学生共同讨论,形成评价标准:
A.有明确的选题 B.有完整的计划
C.研究报告内容齐全(包括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研究的结果、研究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
D.表述清楚有条理
E.小组成员团结合作
三、召开“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科学展示会
下面开始我们的“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科学展示会。由第一小组先进行汇报,请其他组的同学认真仔细听,对他们的研究报告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问题,可以在他们汇报结束后提出来,然后再由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汇报。
教师组织其他组的同学对第一组的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并由第一组同学解答质疑。根据评价标准,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继续组织其他组的汇报和评价活动。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科学展示会进行评价,想想有没有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学生评价课堂组织情况
教师小结并提出希望。
教师请学生把小组的研究报告张贴在课前准备的“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研究大海报上,供大家学习参观。
NO.7
1.8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表一或表二)
每组一份酵母菌发面材料: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
学生准备:整理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
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一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注意仔细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他们交流后提出来。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资料?
学生汇报。
(等一组汇报之后,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按这样的方法,组织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有些同学还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出示:面粉、酵母、水、塑料量杯)大家看,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酵母。
很多同学早餐都要吃馒头或者包子,那么馒头、包子是怎么制作的呢?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这个过程,通过发酵可以使面粉体积膨胀,而发酵就离不开酵母。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着怎么使面粉发酵吧!
教师示范:
先用一小烧杯(50 毫升)水将酵母(10 克左右)化开,再加入面粉(100 克左右)和匀,揉成面团,然后放入塑料量杯中。
教师:
现在我们来观察面粉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每隔 2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组织学生分组尝试面粉发酵的实验。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坚持记录:面粉发酵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记录,下节课一起交流面粉的变化情况。
NO.8
完成本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NO.9
2.1 垃圾堆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一个关于生活垃圾的产生、数量、种类的调查统计活动。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
2.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尝试对生活垃圾分类。
3.关注垃圾的去向、人们对垃圾的处理,逐渐养成主动保护环境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对家庭产生的垃圾及其数量、种类等进行调查。
2.收集一些废弃的物品,如空塑料饮料瓶、玻璃瓶、纸盒等。
3.收集有关垃圾堆、垃圾场的录像或照片。
【 教学过程 】
一、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对家庭垃圾的调查
1.观看人们丢弃生活垃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请大家说说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吗?这些垃圾分别又是怎么来的呢?引出对家庭垃圾的调查活动。
3.讨论可以调查的内容:家里一天要丢掉多少垃圾? 试着给垃圾分类,看看丢掉的垃圾中有哪些东西,分别占有多少比例。
4.讨论活动注意事项,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提示。
向家长说明要做的事情,得到他们的理解与帮助是很重要的,暂时保管垃圾,帮助测量垃圾的重量,确定分类方法等。
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如果家长不愿意帮助怎么办?如果某些垃圾非常容易腐烂怎么办?如果一些垃圾很难测重量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际观测中容易碰到的,需要提前进行交流、解决。
家庭在不同日子里产生的垃圾量可能不一样,怎么办?为了获取更真实的数据,可以记录 2~3天的情况再算出一天的平均值。要科学地进行调查活动。
如实填写统计表。可以对相关情况做补充记录,便于最后统计。
(以上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课时安排,要求学生们做好科学观测的准备)
二、汇报讨论垃圾调查的情况
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问:在经历调查活动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出示空塑料瓶、玻璃瓶、纸盒等)你们认为这些是垃圾吗?它们还有用吗?能从垃圾堆里找到这些物体吗?
3.学生对调查的垃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关注学生汇报的方式、其他学生相互倾听的态度以及调查的真实性等问题)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是否碰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等。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垃圾的数量。如人口数量和垃圾数量有何关系;有几天垃圾数量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数量上能否进行适当的控制;哪些垃圾是每天肯定会产生的等。
B.垃圾中都有些什么?
C.如何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多种途径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如:
按照材料分:塑料、金属、纸、玻璃等。
按照原来的用途分:食物、包装、一次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
按照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还可以按照来源和处理方法来区分。
5.全班统计的基础上,对垃圾的总量、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进行计算。并算一算垃圾中纸品、塑料大致占的比例。
6.可以推算一下全市、全省、全国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7.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相关问题:垃圾增加的原因;人们是如何简单处理垃圾的;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关于垃圾的问题有哪些?
NO.10
2.2 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4.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你知道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吗?
2.垃圾填埋起来,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3.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来就一定安全了呢?
二、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
1.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如何操作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2 页的内容。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NO.11
2.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学目标】
1.经历研究包装盒的活动,了解过度包装和滥用塑料包装的危害。
2.知道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带 1 ~ 2 个商品包装盒。
教师:几个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注意了环保的包装盒。称重的弹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垃圾要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或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首先要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然后把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无害处理)
2.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3.师生一起探讨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言之有理就应给以肯定,如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自己带喝水的杯子,少买瓶装饮料,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等,教师可引导学生侧重于考虑家庭中和学校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办法减少)
二、包装盒的观察研究
1.一般情况下商品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较卫生)
2.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
3.商品不同,包装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研究包装盒,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4.教师出示教材第 24页上的问题,解释什么叫“过度包装”。
5.讨论:用什么方法或标准来衡量有没有“浪费”的情况。(如可称量包装和商品各有多重或体积各占多少,也可用估测的方法)
6.分组观察、思考教材第 24页上的1~3个问题。
7.汇报观察研究结果。
8.全班研讨教材第 24页上的4~6个问题。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掉了,其实它还可能有其他用处。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旧玻璃瓶、废塑料袋,谁能尽可能多地列举它们还有哪些用处?
3.交流汇报。
4.说说还有哪些物品是可以重新使用的?怎样使用它们?(教师可提示旧衣物、旧玩具、旧图书等物品)
5.废物利用有哪些好处?
6.我们经常购买一些小工艺品,人们还常常互赠贺卡或其他小礼物。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展示几种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2.你们能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有意义的作品来吗?利用课外时间做一做,然后开个展览吧!
NO.12
2.4 垃圾的回收利用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的过程;经历一个创造条件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
2.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教学准备】
学生:带一些平时会扔掉、但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来;分组分品种调查废材料再生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教师: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酯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袋装有一些纸盒、玻璃瓶、塑料瓶、废金属的垃圾)这是什么?是垃圾还是资源?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垃圾的回收利用。(揭题)
二、回收利用报告会
1.把带来的物品集中起来,检查这些物品是不是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中,以哪几种材料居多?
3.按制作的材料,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再统计出每一类的数量。(详见表格设计示例)
4.回收利用这些材料有哪些好处呢?按玻璃、钢铁(金属)、纸、塑料分别来说一说。
5.不少同学都是通过一些数据和资料来说明回收利用和生料加工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你们是怎么搜集到这些数据和资料的?对于这些数据和资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6.如果回收利用垃圾花的钱比生料加工花的钱更多,那就不需要回收了。对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
7.仔细观察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饮料瓶,上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志?这个标志在哪里?是怎样的?有什么含义?数字表示什么?下面的字母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为垃圾的回收利用做什么贡献?
8.简介这个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你们认为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认识方案应包括垃圾减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这三个大的方面)
三、建一座回收中心
1.对于这些已经分类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的学校、班级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做得怎么样?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3.让我们行动起来,回收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具体该怎样做呢?
4.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需要做几个分类回收箱? 不同材料的回收标志如何设计?需要文字说明吗?
回收箱放置在什么地方?
如何管理回收箱?谁来管理?等等。
5.简介并评价方案。
四、总结、拓展
1.将收集、整理过的资料进行布展。
2.利用课外时间,组建一个班级或学校的资源回收利用中心。
NO.13
2.5 分类其实很简单 【教学目标】
1.经历垃圾分类和做堆肥的活动。
2.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以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3.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4.了解堆肥的意义和堆肥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卡片,用来标注各种垃圾的名称。
2.3个盆或桶(蓝、绿、红色),分别贴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字条。
3.录像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你们制定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是怎样的呢?(评价大家提出的方案)
2.同学们提到的各种解决方案都不错。那么,怎样才能在所有的家庭中甚至在全社会中实施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播放录像或谈话:
很多地方的垃圾是混装、混倒的,或者采取混合集中后再分类,但这样的方法都不利于垃圾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我国现在已经开始实行垃圾从源头上分类、分装。
二、垃圾分类的方法
1.我们的街道、小区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样分类的呢?还存在哪些问题 ? 2.从有利于垃圾回收和处理的角度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
3.垃圾分类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桌上放一堆“混合垃圾”(用模拟卡片代替),讲台上放“分类垃圾桶”(红绿蓝色的盆子)。每个小组的学生以接力的形式,一次在“混合垃圾”中拿出一种“垃圾”,扔到台上相应的垃圾桶中,分类正确、速度快的小组为优胜。
(2)进行垃圾分类比赛。
选学生做裁判,检查各小组的分类正确率,评比。
4.讨论填写教材第 28 页的分类表。介绍现行使用的分类垃圾桶的颜色。
5.介绍有毒有害垃圾随意处理的危害,简单介绍如何处理废电池。
三、怎样在家里科学处理垃圾
1.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和及时处理,将对改善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讨论:
我们家里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么分的呢?
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我们知道收购废品的回收站在哪里吗?知道怎样卖废品吗?
3.思辨:
有人说:“一点点废品卖不了几个钱,放在家里占地方不划算。”你们怎么看?
4.家庭垃圾中约三分之一是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生产了肥料,一举两得。
5.看书,学习制作堆肥箱。
6.像这样的科学处理垃圾的办法还有许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7.希望同学们人人行动起来,对生活垃圾分类、分装和及时处理,让我们的家园更清洁和美丽。
NO.14
2.6 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2.了解我国面临的缺水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尝试解释原因。
3.了解人们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4.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荒漠化的土地照片或录像,臭氧层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可现在人类生存正面临着环境的严重挑战。除垃圾之外,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各小组讨论,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都写下来。
3.各小组汇报,把不太了解的问题提出来。教师梳理各小组提到的环境问题。
4.教师归纳学生的汇报,并作鼓励性评价。
补充讲解学生尚未提及或未清楚表达的环境问题。
5.简单介绍我国所面临的缺水、土地荒漠化问题,尝试解释原因。
二、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工作
1.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各国人民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也不例外。
介绍影响力和成效比较大的环境保护行动。(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治黄、治淮,三北防护林带,退耕还林还草,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学生能够理解的例子)
2.说说你们所知道的环境保护行动。
学生自由发言:环境保护行动及其成效。
NO.15
2.7 考察家乡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乡环境(水)污染的活动,学习一些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
2.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和意识。【课前准备】
学生:采集水样的瓶子(自带),放大镜,显微镜。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考察水资源污染的地点,有关家乡水域污染的图片或短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考察的兴趣
1.我们看了很多有关水域污染的资料,也研究了垃圾处理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考察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水域的情况。
2.以你们以往的经验看,从哪些现象可以判断水域被污染了?推断一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考察家乡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二、确定考察活动的主题
1.有关水的污染,你们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考察活动,或者打算考察水污染的几个方面?
学生讨论,口头形成小组活动计划。
2.交流。
教师指导:在思考考察项目的时候要想一想,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我们能找到吗?
3.各小组编写考察计划,设计考察项目表。
教师指导:
(1)考察计划的指导:
考察计划要注明的几个方面:时间、地点、考察人员、器材准备、考察项目、检测方法、小组分工,考虑安全问题„„
(水污染考察表详见表格设计示例部分)(2)考察技术的指导。
A.实地考察
看教材第 32页,回答学生的疑问。
B.水样观察
看教材第 24页,回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考察活动
小组活动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取样时要注意安全,如果水平面比较低,可以选择用吊桶取样。观察检测活动时,要离水域稍微远一些,方便小组成员活动。
推荐地点:如果临近河、湖可以选择河、湖的水样来考察。也可以选择井水,或者小区周围的小溪。
NO.16
完成本单元检测题及讲评
第三单元 宇 宙
NO.17
3.1 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能根据资料的特征整理制作自己的“月球卡”;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球的信息;能创造性地制作自己的“月球卡”;通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1.交流有关月球的已有经验。
(1)背几首有关月亮的古诗,说几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2)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3)引导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出示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
(4)说说地球有几个卫星(能区别人造地球卫星)。
(5)引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交流有关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资料。
(2)讨论: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3)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
(4)讨论: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
(5)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
3.交流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
(1)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交流活动不宜过长)。
(2)教师根据学生们的交流内容进行简单的分类。
(3)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
(4)观察信息的差异,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信息差异的看法。
4.制作“月球卡”。
(1)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思考自己的“月球卡”如何去设计?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构思。
(3)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5.延伸活动。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 请大家继续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
NO.18
3.2 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借助观察来发现。
2.过程与方法
能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能根据已知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作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能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月相的观察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相的信息;通过对月相的了解,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复杂而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观察在了解科学事实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圆纸片、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月相及画月相
(1)说说平时看到过的月亮有哪些形状?(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引导语:“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在几张大小相同的圆纸片上画出我们观察到的几种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4)让几位同学把剪出的月相贴在黑板上,观察分析这些月相。
(5)讨论: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够见到这样的月相吗?为什么?
(6)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确性。
(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月相时的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就是圆的直径。
(8)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2.贴月相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和问题,并在集体中加以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6)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7)学生讨论交流。
3.观察白天的月相
(1)在给月相排序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的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NO.19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
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教学准备】
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教学过程】
1.月球上的环形山。
(1)出示月球上的具有环形山的局部照片,说说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2)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图片或教材插图。
(3)说说月球环形山的特点。
(4)补充环形山的资料。小结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没有规律、数量众多、大小不
一、有深有浅等。
2.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
(3)集体交流,说说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小组共同制作“环形山”。
(5)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3.提出环形山形成的假说。
(1)交流小组中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4)你们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4.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
(1)阅读教材中的环形山的成因资料。
(2)说说目前科学家们对环形山的形成有哪些推测,对此有什么看法。
NO.20
3.4 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对如何进行模拟实验有所认识,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并进一步推断出日食或月食发生时的一些其他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的特点,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意识到模拟实验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1.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
或观察图片。
(2)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4)整理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2.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提出问题: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3)(4)(5)教师讲述古代人们对日食发生的认识。
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
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实验怎样做?需要什么材料?
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
(6)预测: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7)小组实验。
(8)实验后的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3.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3)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对照事实加以证实。
4.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3)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5)讨论: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NO.21
3.5 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九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过程与方法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天体以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太阳系的信息;能创造性地制作太阳系模型;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太阳系图片、、九大行星数据表、九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等
【教学过程】
1.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整理和交流。
•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形式展示交流。
(4)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有录像资料)
(5)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建立太阳系模型。
(1)提出任务: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2)讨论:建立太阳系模型,需要了解太阳系的哪些数据?
(3)提供九大行星的数据资料,阅读资料。
(4)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5)讨论:如何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模型?制作过程大致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材料?
(6)教师提示:按比例缩小各天体间的距离;按比例缩小各天体的大小。
(7)学生计算。
(8)部分操作:
•在桌面上用支架排列出各天体的距离。
•根据各行星的直径,初略地用橡皮泥搓出大小不同的各行星。
•将行星插在支架上。
(9)思考:假如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那么模型中的各行星的距离和大小是怎样的?
(10)根据假设计算。
(11)集体在操场上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立。
(12)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NO.22
3.6 在星空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星空划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称为星座;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显著标志;狮子座是春季星空中的一个有名的星座。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星座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北斗星、大熊座、北极星、狮子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形状;能根据要求动手制作星座模型和活动星图,并对模型进行合理推想并作出相应的解释;能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去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形式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观星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星座及观星的信息;通过观星活动,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体会建立模型对丰富认识的重要性、体验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对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进行事先的考察;
以及相关资料、全天星空图、纸板、细线、橡皮泥、活动星图的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了解星座。
(1)出示夜间的茫茫星空,领略宇宙的浩渺。
(2)说说知道的星座及相应的故事。
(3)观察春夏星图,说说其中有哪些星座。
(4)介绍星座是怎样被划分的,以及星座在人们认识星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建一个“星座”模型。
(1)阅读星座模型的制作方法。
(2)提供材料,小组制作星座模型。
(3)从不同角度照射模型,观察记录星座在屏幕上的投射效果。
(4)讨论和交流:
•从橡皮泥的不同影子图中,看到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
•组成星座的星星离地球的远近是否相同?
•如果从月球上或者其他星球上看星座,星座的形状会一样吗?
•星座中看起来比较亮的星星可能与什么有关?
3.认识星座。
(1)引导语:如果夜晚在野外迷路,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
(2)了解北极星在星空中的特点。
(3)了解小熊座和大熊座以及北斗星。
(4)如何在星空中寻找北斗七星、大熊座。
(5)如何利用北斗星寻找北极星。
4.制定夜间观星计划。
(1)成立观星小组。
(2)制定观星计划:包括观星时间、小组分工、安全考虑等。
1.星空交流会。
(1)展示观星记录表以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2)参观其他组的观星记录和月相观察记录。
(3)小组交流观星、观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4)小组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2.认识狮子座。
(1)从全天星图中寻找狮子座。
(2)说说狮子座的特征及在星空中的位置。
(3)说说寻找狮子座的方法。
(4)介绍狮子座的流星雨。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狮子座的观察。
3.制作活动观星图。
(1)引导语:要想寻找和认识更多的星座,利用全天星图有缺陷,因为全天星图展示了全天空的各种星座,而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我们看到的星空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制作一份活动观星图。
(2)阅读活动星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3)学生制作活动星图的活动。
(4)利用活动星图观察某时某刻星空中的星座。
(5)激励学生利用活动星图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
(6)指导学生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成立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
NO.23
3.7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宇宙的组成结构,认识到宇宙是运动着的、膨胀着的;能对提供的资料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有关宇宙的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宇宙的信息;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从事科学事业是要付出艰辛的,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敬的;意识到物质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
【教学准备】
有关宇宙的各种信息:图片、照片、、录像资料、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2.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惟一的吗?
二、认识宇宙的组成结构
1.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通过观察星空,我们就知道有许多这样的系统。我们的太阳系属于一个恒星集团——银河系。
2.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3.阅读课本资料,说说 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4.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 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5.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6.教师小结: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到 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10 万光年。但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目前我们已经能观测到距我们 12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但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
三、认识恒星的运动变化
1.组成宇宙的恒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们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恒星吗?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个宇宙吗?
四、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是人类不断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你知道吗?
3.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4.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五、小结
NO.24
完成本单元的检测题及讲评
第四单元 信息
NO.25
4.1 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事实和数据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
3.能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课外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们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进行一项科学探究的吗?
我们的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故事,我们来阅读了解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
2.阅读、思考
•小组学习:
(1)阅读故事。
(2)思考科学家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探究过程?
(3)讨论每个环节中科学家主要做了什么工作。
•交流讨论: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2)开始,科学家作出了怎样的假设?(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
(4)发表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5)科学家的最终解释是如何得出的?
3.比较科学课的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究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科学课探究活动,有没有和这位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地方。
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交流与小结
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说说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哪些活动过程。
NO.26
4.2 我们怎么知道的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有合适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2.学习画统计图和解读图表信息。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向数学老师请教画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教学过程】
1.引入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必须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考察。我们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呢? 2.从大树开始
•组织讨论:
我们是怎样观察大树的?
我们是怎样知道家乡的水资源是不是受到了污染的?
我们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弄清接线盒里电线的连接方式的?
•(出示:西红柿、石头、泡沫塑料等)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了怎样的活动来验证?
•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能下结论吗? •我们设计这些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课前同学们测得了自己的身高,分组统计并根据小组的数据说说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表,完成一张“六()班学生身高(条形或折线)统计图”。
•讨论:
从图中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现在问我们的身体有多高,我们又怎么回答?与小组里的结论一样吗? 4.思考讨论
我们现在获得的关于我们的身体有多高的信息是准确、全面的吗?要使我们对于身高的答案更趋于精确,还需要哪些数据?如何获得?
NO.27
4.3 看到的和想到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看记录——比较分析——再观看记录”的活动,使学生对观察有一个新的认识。
2.让学生感受到为获得较准确的观察结果,必须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是两回事,并且观察往往要经过多次。
【教学准备】
记录纸、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的真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录像。在观看的同时,请同学们对自己看到的内容做好记录。
二、讲授
1.观看录像并记录。
2.分析比较记录结果。
⑴小组交流记录结果,讨论:(出示以下问题)
① 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② 我们把全部情景都记录下来了吗?
③ 你们所记录的这些都是事实吗?
④ 哪些是准确的描述,哪些只是我们的感觉和想像,哪些是我们根据经验作出的推测和判断?
⑵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观察?
3.再次观看录像并记录。
⑴比较两次记录,交流感受。我们是利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但我们的观察有时候也很容易出错。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魔术表演。
⑵教师表演小魔术。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加进去。但,想法和感觉不是事实。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总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很乐意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测,这就是重复实验。
三、小结与拓展。
留心收集生活中事实与所见不一致的事例。
教学反思:
NO.28
4.4 查阅和辨别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查阅相关资料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查阅信息的方法。
2.知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进行正确辨别与选择。
【教学准备】
自制
(众多书名与目录)、电脑网络、报刊中的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导入谈话
1.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从哪些途径获得信息?
2.你们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信息的? 查阅和辨别信息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知识
1.怎样查阅信息
(1)你们会查找各种信息资料吗?通过哪些途径查找?
(2)如果让你们查找关于“古代人们是用哪些方式来记录信息的”和“纸和笔是怎样发明和演变的”这两方面的资料,你们打算怎样查找?
方法一:通过书籍查找资料
(1)呈现众多书名,让学生挑选可能在哪些书中有这方面的信息?
(2)找到自己认为需要的书籍后,该如何进一步查找?
(3)查找书籍目录、找到相应资料。
方法二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1)请电脑操作熟练的学生做小老师,上台操作讲解。
(2)请其他同学上台尝试。
(3)找到相应网站及资料。
2.信息准确吗
(1)书籍与网络上查到的信息可靠吗?
(2)我们该怎样判断呢?
(3)学生小组讨论。
(4)全班汇报交流。
(5)选取几条信息,让学生进行判断分析。
3.选择什么信息
(1)当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是矛盾的或不一致时,你们会怎么办?
(2)举例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选择。
(3)通过今天的学习,关于查找与辨别信息,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NO.29
4.5 记录和储存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手段,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载体记录、存储获得的信息。
3.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关注。
【教学准备】
1.光盘、磁盘等实物
2.课堂信息记录纸
3.学生搜索“笔和纸的发明及演变”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规范地记录信息
1.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关于“笔和纸的发明和演变”的信息。
2.说说这些信息的来源。
3.讨论:记录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信息的来源和途径可以帮助判断信息的可靠性,需要查找更详细的信息时可以通过信息的来源快速找到相关资料。4.如果要记录信息的来源,你们觉得应该主要记录些什么内容?
通过书籍查找可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重要内容„„
通过网络查找可记录:网名、网址、作者„„
5.分小组讨论并制作信息记录卡。
6.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填写信息记录卡。
7.学生交流并小结。
我们在记录获得的信息时,不仅要如实记录相关信息的内容,还应该详细记录信息的来源。因为信息的来源、途径,能帮助我们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是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的表现。
二、回顾记录信息的方法
1.在刚才的学习活动中,我们都采用了文字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信息,平时我们还会用什么方式记录信息?(图画、表格„„)
2.翻看我们的科学学习活动手册,在我们四年的科学学习中学会了用什么方式记录信息?
3.你们觉得信息的记录与保存对我们的科学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三、了解储存信息方式的演变过程
1.我们在记录信息时都用到了什么工具?(笔和纸)
2.在笔和纸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来记录信息的呢?(甲骨、竹简、丝绸„„)
3.为什么这些方法和工具没有延用到今天?
4.因为这些方法存在很多的限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又有哪些记录和储存的方法和工具呢?(磁带、胶卷、软盘、硬盘、光盘„„)
5.这些工具的应用使我们的信息储存量越来越大,而且在现在办公中越来越普及。这样下去我们是否就不需要纸了呢?
6.小组交流笔和纸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记录讨论过程。
7.大组交流。
8.小结。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记录和储存方式。笔和纸记录占用空间大,查找不方便,但它使用便捷还将是我们,特别是小学生记录信息的主要方式。
四、作业
课外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储存“人们如何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记录信资料”。
NO.30
4.6 整理获得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不同的整理信息的方法,尝试对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
2.学习选择恰当的方法对以前学过的科学内容进行整理。
3.体会整理信息的作用,形成信息整理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提供让学生进行整理的信息材料一份
2.学生每人一份信息整理的图表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利用分类图对信息进行分类
1.说说在一个池塘里会有些什么物体?
学生进行描述,教师进行板书。2.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如何进行整理呢?
学生讨论。
3.引导学生依据已学的知识对池塘里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尝试用分类图表表示。
4.交流对物体的分类是否恰当,图表表示是否清晰,并修正自己的整理稿。
5.说说运用分类图有什么优点?
分类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它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这样整理之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晰易懂了。
6.我们已经学了4 年的科学了,《科学》书中包含了哪些信息呢?你能选择其中一个单元进行分类吗?
7.学生交流。
二、对比中发现异同
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信息通过比较更有价值。
1.如何比较水与空气基本性质的差异?从哪几方面去比较?
2.你们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这两者的异同吗?
3.尝试自制比较表。
4.交流运用表格整理信息的优点。
比较、对比表是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点时有用的工具,它能提供一个有序的框架,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比较。
三、运用箭头标示过程
1.讨论4年来展开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与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2.由学生自行设计图表,整理科学探究步骤。
3.交流归纳:循环图、流程图。
四、综合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
1.阅读有关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史的资料。
2.交流:对于这份资料我们应用什么方式对其进行整理?
3.学生自行整理信息。
4.信息经过整理变得有序,同时还让我们从中获得新的认识。
5.除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方法以外,我们还能用哪些方法来整理信息?
NO.31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交流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获得更多的证据。
2.交流信息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快速、准确地交流信息。
3.培养乐于与别人交流信息的态度。【教学准备】
传话用小纸条、小球、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在科学探究中,亲自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是重要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善于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这就需要交流。那么我们平时是怎样交流的呢?
二、交流信息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在科学课上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交流信息的?
1.把“话”传下去
(1)你们能准确地把信息告诉别人吗?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老师在纸上写了一句话,等一会儿第一个同学看后把话轻轻的告诉后面的同学,然后一直往后传,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话写在纸上,我们比比哪个组传得既快又准确。
(3)请最后一位同学把收到的信息读给大家听听。
(4)看看老师在纸上写了什么。
(5)你们对这个传话游戏有什么看法?
(6)那么在传话时应注意些什么呢?请讨论。
(7)再做传话游戏。
(8)我们从两次活动中得到哪些启发?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1)刚才同学们说了,除了用口耳交流外,还常用文字符号来传递信息。现在老师有一个乒乓球,如果要让滚出去的乒乓球回过来,你有办法吗?下面就请各组把完成这个任务的步骤写下来。等一会儿看看你们组的记录让别人看了能不能完成任务?
(2)与邻组交流。
(3)反馈:邻组同学能按你们的方法让滚出去的球滚回来吗?
(4)讨论:如果把步骤写得清楚点,应怎样改?请做修改并记录。
(5)交流修改结果。
(6)讨论:还有其他的交流信息的方法吗?
3.交流信息的意义
(1)讨论: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常常需要相互交流信息,信息交流对你们有过什么帮助?
(2)交流讨论结果。
NO.32
第8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板报或展览的方法与更多的人交流信息,并通过讨论如何编制板报的活动,学习把信息传递给更多人的方法。
2.知道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等都是我们与远方的朋友进行信息交流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3.通过邮件“电报”的活动体验收发电报时编码、传递和译码三个步骤,从中感受到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是用口耳交流信息、用文字交流信息,这样信息的传递都只能在自己的小组或自己的班里,如果要把信息传递给整个六年级的同学或更多的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2.通过墙报或展览与更多的人交流信息
(1)讨论: A.怎样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我们的墙报?
B.怎样使有限的版面空间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2)交流讨论结果。
(3)为了使大家在离墙 1 米远的地方也能看清墙报的内容,墙报上用多大的字体比较合适?
(4)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介绍的方法,分组推算。
(5)汇报推算结果。
(6)每行排多少个字比较合适呢?学生实验:头不转能看清多少个字(一行)?
(7)交流汇报。
(8)通过今天的讨论和实践活动,你们有什么感想和启示?
3.用多种方法与远方的朋友交流
(1)讨论:如果你想把信息传递给更多,更远的朋友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作好记录。
(2)汇报交流。
4.邮递“电报”游戏
(1)学生阅读课本72页萨米埃•莫尔斯的资料。
(2)教师介绍收发电报的三个步骤。
(3)学生进行编码、传递、译码游戏。
5.课后活动
把今天获得的信息用喜欢的方法传递给你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