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 构等)。【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 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的标: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导入: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交流观察发现: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 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
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物质 糖 盐 味精 记忆中 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
3、关于晶体 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
师:(出示其他班级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3、拓展活动
师: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9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 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 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 吸掉多余的水。
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3、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
4、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阅读12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的重要性。
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趣。
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生物细胞的观察
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在黑板上张贴洋葱表皮细胞的手绘图片,尽量细致,用于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记录)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2、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
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
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5、交流我们的发现
1)观察完毕后,各组将观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准备交流观察发现。
2)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阅读16页资料。
二、细胞的作用
1、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
2、观看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 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3 集体交流,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
三、小结: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过程与方法: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
2、制作装片
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轻轻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
a)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b)辨别认识微生物
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
4、微生物和我们
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们是如何生存的?
e)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水中的微生物
(张贴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图片)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教学目标】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Å)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板书设计: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
子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三、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谈生活经验: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
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 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
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
3、实验:
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
体成分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
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1 2 3 4 5
总结拓延: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教学准备】课前经历5课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分析:根据这个问题设计的实验合理么?谈谈。现象的记录你可以看出什么结果?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5、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铁生锈的快慢
1、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2、小组讨论: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可以参考课本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四、防治生锈
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
2、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3、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资料阅读:48页——铁锈的形成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8、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方法:
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 【教学过程】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类型及特
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重点: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板书设计:
1、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教学后记: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
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
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
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
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
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49(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教学后记:
里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
第二篇: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4年春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近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
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从“观察太阳”到探究“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们一把探究的钥匙,让他们亲自去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科学之门,充分享受探究的快乐!
“无限宇宙”本单元在前面学习月亮、太阳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宇宙探测器的不断运用,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使学生认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中下层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观察出月相的结果,画月相示意图以及月相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太阳能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周次
一单元 生物的演变1~2周1、化石2 课时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2 课时
3、谁能生存下来2 课时
自由研究2 课时
二单元 月球3~5周4、月球上有什么2、观察月球36、月相的成因27、登上月球1
自由探究2
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6~108、太阳29、太阳与动植物210、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211、太阳与人类212、设计太阳能热水器213、太阳系214、做太阳系模型2
自由研究2
四单元无限宇宙11~1315、天上有条“河”216、艰辛的探索217、人造卫星与飞船218、运载火箭219、无限宇宙2
自由研究220、整理我们的科学课学习
单元练习;概念梳理14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14周 周周 周2
总复习15~18周 复习考试19周
第三篇: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单元 生物的演变
1、化 石 2 课时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2 课时
3、谁能生存下来 2 课时
4、自由研究
课时
1、化 石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
2.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应用观察、比较、演绎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化石的相关问题。
3.通过学习,对与化石相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学准备
相关的课件或图片(暴龙头骨化石、圆顶龙头骨化石图片;鸽子、鹰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堂网络教学(此课利用网络上课比较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本中的问题、探究个性化的问题或拓展性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入。本课时是《生物的演变》的第一课时。安排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调查学生关于生物的演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⑴了解学生关于生物演变的认知基础。利用“人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呢?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化石等知识的前概念。
⑵收集学生对生物的演变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探究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应怎样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2.导入新课。了解生物的演变,必须研究化石。关于化石你们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什么是化石?化石有什么作用?化石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用于展开后面的教学。
3.解读“化石”概念极其作用。
⑴用“你见到过化石吗?化石看起来象什么?化石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化石概念
⑵探讨化石的作用。当今学生见多识广,适当引导,学生可以许多独特
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时的重要依据,是推算地质年代的基础,化石能估算化石年代,重现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许多造型美观的化石即是自然遗产,又是天成的艺术品,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很大。
化石还有经济上和工业上的用途。化石经常用来协助矿物和石油的勘探,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化石还有多种医用价值,龙骨、瑚珀、玉器等都有独特的医用价值。
4.了解化石的成因。课本的几幅图较好地反映了化石形成的一般原因。教师可能需要回答的是,图片中原始森林的植物是什么。远古时期原始森林的植物也是不断演变的,早期出现的是菌藻植物、孢子植物,接着裸蕨植物、石松植物茂盛,后来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发展壮大。课本中图片显示的为桫椤、水松等原始植物,其中化石为桫椤叶化石。由于化石的形成与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有关,所以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5.通过认识有代表性的几种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特点及其关于化石的其他信息。
⑴看一看课本3页分别是什么生物 关于这几种化石,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这几种化石与桫椤叶化石有什么不同?
⑶利用网络查一查,化石有那些种类?这几种化石分别属于哪一类?他们分别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还是遗物所形成?
桫椤叶化石属于实体化石,由植物遗体形成。
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属于模铸化石,由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
琥珀昆虫化石属于特殊的化石。
另外,有学生熟悉的由遗物形成的恐龙蛋化石,学生可能会提到。教师还可以补充讲一讲什么是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第二课时
6.学习应用已有的化石知识,推想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要求学生对化石的种类、特点及成因试图作出解释,通过交流整理出一个令大家比较满意的说法。这一部分关键是指导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很久很久以菌,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鱼化
7.布置学生查阅古代生物化石本及其相关信息。
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类研究化石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探究古生物的外形特征、食性、活动特点及其当时的生活环境等。
检查学生搜集、查阅古生物资料的情况。
第三课时
1.以“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让学生懂得化石中蕴涵着丰富的古生物信息,我们应该通过观察、使用各种恰当的技术手段研究化石所携带的信息。
⑴请学生看一看课本4页的两个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什么恐龙,仔细观察其牙齿有什么不同特点。
⑵根据其牙齿的不同特征,推测它们分别吃什么。
小结:具有锋利尖锐牙齿的是凶猛的暴龙头骨化石,由于其长有锯齿边缘的长牙齿,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为残暴的恐
长着相对扁平,象勺子一样牙齿的是圆顶龙头骨化石,圆顶龙是草食动物,它吃蕨类植物的叶子以及松树,性情温顺,与同类友好相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习的生物中还有哪些生物的形态特征与其食性、运动等生活习性有关。
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实物标本,再对鸽子和鹰进行一次比较。主要比较鸽子和鹰的不同点:
⑴身体的大小不同,鹰的身体比鸽子的身体大,鹰的翅膀也比鸽子的翅膀宽。
所以它们的运动虽然相似,但有差异,飞行的能力不同,鹰比鸽子飞得更快、更高。
⑵嘴的形态不同,鹰的嘴是钩状的,鸽子的嘴没有钩;足的形态不同,鹰的足比较大、有长而呈钩状的爪,鸽子的足比较小,爪比较短,不呈明显的钩状。
必须让学生了解,对化石的研究,除了一般的观察、测量、生理生化实验外,还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复原出古生物的外形,这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相关古生物的外形特征。图中提到的两种动物化石及其复原图分别为:
⑴ 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⑵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3.围绕“你还知道哪些古生物?这些古生物的外貌是怎样的?”的话题,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自己搜集的古生物资料,然后由几个小组的代表展示图片,讲解交流。
4.讲解活化石。学生容易列举尚存的古生物的例子: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1.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2.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研讨习惯。教学准备
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马的化石、复原图教学图片或教学软件。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奇妙的动物,有人谈到马吗?马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是勤劳勇敢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谈谈马。
⑴咱们首先进行一个马的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中有一个“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⑵说说你知道哪些品种的马,有哪一些关于马的有趣活动?
⑶马是大家熟悉的动物。马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怎么知道古代的马是不是现代马的样子?
2.此环节分两步进行。
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远古时期的马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看到始祖马的化石,学生既陌生又好奇,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始祖马及其生活环境,学生会发现它比较矮小(只有狐狸和狗那么大),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这说明它的食物是树叶等。
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有什么不同。这里以个人观察为主,记录两个不同年代的马的化石的不同点,复原图的不同点,记录观察中的疑难问题。
小结:从化石可以看出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胳粗壮、高大,脖子骨胳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胳变得稍短一些。
从复原图看,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变得肌肉发达一些,奔跑能力更强一些,生活环境表现出由原始森林向陆生状态的草原过渡,食物也由吃食树叶变为吃草原干草。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其牙齿有没有一定的变化。
3.从马的全身化石看,外部形态的变化比较明显,然而许多细节 难以描述。此环节安排学生观察三趾的马前肢化石与单趾的马前肢化石,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指标来检测生物的演变。这两个化石明显的不同是三趾与单趾的变化。
4.小组观察交流活动。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马的前肢化石。马的前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个变化记录在课本第7页。
5.集体汇报研讨,将共同的结论写在黑板上。根据汇报情况修改表格,有利于提炼前肢变化的主要根据。
6.阅读课本第8页的小资料,将前面获得的结论与与之对照,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答案。7.拓展与应用。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第8页。
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活着生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他们自古以来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
2.跟马一样,古代的象只有小猪那么大,它们是怎么变成今天的超大动物的呢?你们可以象研究马的发展史一样研究大象的发展变化进程。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研究它的发展史。探究指导与要求:
⑴小组商讨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想研究的动物。
⑵如果选择的动物研究中难度太大,可以在研讨过程中改换一次研究的对象。⑶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或主题。
⑷要求用一至四张16开的白纸将小组所研究的动物发展进程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⑸办报的形式可是自己画图和手抄文字式的;也可以是剪贴拼图式的;或电脑绘制的。同一小组最好能统一形式,以便展出。
将小组计划或安排进行初步交流,以便修订计划。课外完成任务,并以科学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出。
3谁能生存下来
教学目标
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能以某个具体对象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道理。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休止的。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一小袋烘烤熟的花生。
教师准备钳子、镊子若干。所以它们的食物不同,鹰吃兔子、小鸟、鼠类等肉食,鸽 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30颗。
学生查阅达尔文的故事及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相关课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吃花生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地雀的喙对吃食的影响,创设一个地雀吃种子的情境:
将各大组分成大地雀、小地雀两个小组,大地雀组学生全部拿钳子夹破花生,小地雀组拿镊子夹破化生,夹破一颗花生表示吃了一粒种子。一分钟后,大地雀组、小地雀组分别数一数“吃”了多少粒种子。
讨论为什么大地雀吃得多?因为钳子比镊子坚固有力量。
2.阅读分析课本第9页的小资料。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存活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因为其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壳,而小地雀喙小而不坚固,喙缺乏力量,不仅吃得慢还容易伤着其脆弱的喙。3.拓展。
⑴做捡豆子实验。可以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选择是否开展这一实验。
创设实验情境:草地上有许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我们去草地上找食吧!根据学生捡豆子的情况,不必将豆子捡完,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待学生统计数量后,告诉学生草地各色豆子数量都是30颗。
讨论:为什么红色或黄色豆子比较多,绿色较少?这是因为红色、黄色颜色鲜艳,很容易被发现,绿色与草的颜色一致,最不容易发现。学生非常真切地领悟到——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容易生存。
⑵为了生存的需要,地球上还有许多生物表现出许多特别的生存本领,适应生存环境。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①斑马、蝴碟、壁虎、变色龙、尺蠖蛾等动物的保护色。
②枯叶蝶、竹节虫、尺蠖的拟态。枯叶蝶的样子象枯死的褐色树叶,竹节虫象幼嫩的竹子茎,尺蠖幼虫的形态象树枝。
③羚羊、斑马的奔跑。猎豹、瞪羚——天生仇敌,它们同样都是为了速度,放弃向强壮进 4.查阅地雀与达尔文的资料、查阅人类进化的资料。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观察研究了两种地雀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地雀在生物进化史上可是一种标记性的生物。关于地雀你们还知道一些什么?想了解一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可以介绍或让学生在电脑上查阅一些与地雀相关的资料。
2.谈论地雀与达尔文。生物学家提到地雀,必定谈论达尔文,谈论达尔文也必定谈论地雀。地雀也称达尔文雀,生活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厄瓜多尔以西约1000公理处的加拉帕格斯群岛。它们的喙因外形独特而闻名。这些地雀曾使一个多世纪前经过此地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深思,催生了进化论。
⑴达尔文对地雀的研究。达尔文正确地推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这些雀类都是由南美大陆的那种雀变来的。由于岛屿由于群岛位置独特,气候多样,生态系统复杂,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任其选择,加之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一方面,在与大陆的鸟群隔绝的情况下,它们的后代容易保留变异;另一方面,它们的后代选择了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迫使它们去适应这些环境,适应的结果使它们的后代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不同的种类。
⑵根据课堂进展选择学习——关于地雀研究的新进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多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研究地雀,他们最近发现地雀(达尔文雀)进化神速的证据。在特定的生存竞争中,地雀能在2003、2004两年内改变喙的形
3.达尔文故事会。大部分同学都准备了达尔文故事,请同学们推荐几位同学或自告奋勇上讲台讲解达尔文的故事,可以拿书,要求不要照着读。4.总结达尔文的伟大成就。
5.永远的探索。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面临的挑战,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达尔文一生中遇到的阻力与挑战数不胜数,大部分来自于宗教领域;同时他还面临着来自科学养同行的反对,但是达尔问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奠定了目前获得公认的自然选择学说。但这并不代表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能结实一切进化现象,不面临新的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要。6.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在长颈鹿的长颈原因。
7.小组交流关于人类进化的资料。人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人是怎样成功地进化为智慧生命的?先在小组内汇报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情况,各小组将资料装订成册,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8.运用想象对未来人的演变趋势进行推测。学生可以将想象的人设计出来,汇报时展示,并说明理由。板书提示:
达尔文——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
1809~1882 1859 进化论主要理论 核心观点
英国伟大生物学家 惊世巨著 经典理论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能对恐龙等生物的灭绝作出合理的猜测或解释。
2、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办有关恐龙或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展。
3、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恐龙拼装木质模型、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
课前检查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的情况。
1.学生交流汇报所认识的恐龙及其特征、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探讨关于恐龙感兴趣的问题,对其灭绝原因进行初步讨论。
2.阅读资料,汇报课本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几种猜测。根据汇报板书
原因 环境变化 后果
第一种猜测,气候变冷 植物死亡 草食恐龙先死
食物缺乏 肉食恐龙相继死亡
第二种猜测,火山地震等地壳活动 洪水泛滥 恐龙大量死亡
第三种猜测,新星爆炸 高能辐射 恐龙与同时期生物大量死亡
第四种猜测,小行星撞击 地球爆炸 恐龙大量死亡 3.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些猜想?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解释。
思考科学家的猜测有什么证据。从原因查找,猜想中的原因是否在地质年代有化石或其他遗迹证明,例如那个年代火山活动的痕迹、小行星撞击的陨石坑;环境变化的依据,例如植物大量死亡的化石等,总之查找证据是科学验证的唯一渠道。这中研究是很艰辛复杂的工作,学生利用信息源等间接资料,研究哪中猜测更有道理。
最后明确自己同意哪一种猜测,或提出自己的猜测。4.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已灭绝动物——渡渡鸟,毛里求斯的国鸟。
濒危的动物——虎由于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致使许多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还有更多的例子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许多实例。
5.讨论恐龙和其他物种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充分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人类的过度活动和对自然的破坏是目前动植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为了人类在地球上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我们应善待生命,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1.用拼装木质模型材料、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拼装恐龙及其生存环境、风景等简单模型。可以将学生分为翼龙组、暴龙组、圆顶龙组、剑龙组、冠龙组、鸭嘴龙组甲龙组、角龙组等,一个小组拼一种有代表性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模型。
如果不便准备制作材料,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画出一个不同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图。
此活动要不断改进、补充资料等,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 2.分小组整理搜集的资料,办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及模型展。
⑴以小组为单位,将各小组的资料图片以展版展出,评出名次。
⑵将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名次,并集中观赏。
⑶两个名次累加,评出优胜小组。给予一定奖励。
二单元 月球 月球上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
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4.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课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山大小不同的原因)
提出研究问题
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山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山。
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形成假设性解释
(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
3.制定研究计划
(1)把学生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来研究自己的 10
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
②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③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山的大小?
④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
4.进行验证试验
(1)让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试验中的数据。(2)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搜集的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5.得出研究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总结: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观察月球 教学目标
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课
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时间月球明亮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
3.制定新的观察计划
(1)小组讨论:怎样观察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怎样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已有经验,可以让学生讨论决定)
(2)教师指导:
①什么日期开始观察?连续观察多少天?每天定在什么时候观察?(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
②天气不好的时候怎样开展观察活动?(天气不好可以观察天气状况,推测月球在天空 12
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并通过报纸、互联网等检验自己的推测。)
③怎样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观察,接下来每周由一位同学负责观察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报
4.出示班级记录表格,要求每个组的同学轮流完成班机记录。
日期时间月相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 三十 初一
第三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分组汇报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
教师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2.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
(1)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
(2)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①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②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③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④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⑤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什么叫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3.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情况。
月相的成因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 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 ②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
(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1.进行模拟实验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
2.汇报实验情况(1)让各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 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4.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登上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搜集关于人类探测月球活动的资料,能够通过讨论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员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3.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探索月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
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料(影像资料最佳),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情况的资料。教学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
(1)介绍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提问:登月曾经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那么,人类是怎么样把登月的梦想变成现实的?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1)谈话:说一说你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2)学生交流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的情况。3)播放影像资料(或者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介绍人类登月的情况。3.探究登月前宇航员的准备工(1)提问:
①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②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优点 ③人类在月球上怎样生存和开展活动? ④人类以前的登月情况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学生按照研究的问题分成不同的小组,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搜集信息的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
(3)小组讨论:根据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的理由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简单板书。
(5)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的结果,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评价自己的准备工作。
自 由 研 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并且解释诗歌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诗中所说的月光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吗?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3)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并且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性解释
3.制定研究计划
(1)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要研究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引导不同研究小组的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你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提出了哪些假设?
②要验证你们提出的假设,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开展研究?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比较好?
③要研究这个问题,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需要做什么工 ④怎样把研究的结果在下节课展示给其他的同学?
(2)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利用下节课之前的时间开展研究活动。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研究的成果作出评议。
太阳与太阳系 太 阳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 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
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
1.引入。
“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二、观察太阳。
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
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 17
接观察太阳。
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
4.组织进行完太阳观察的学生回到教室,就刚刚进行的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记录工作,吧相应的内容填写在教材第30页上面的表格中。
5.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太阳资料,整理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1.指导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第30页上所介绍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的有关太阳的
2.组织同学个别汇报阅读资料后掌握的信息,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简要记录。3.引导学生对板书中的简要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温度等。4.组织同学根据资料中获取的资料填写教材第31页的“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二、继续收集整理太阳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月球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18
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的保护,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8-----9课时来完成。
月球上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 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 ……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
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4.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课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山大小不同的原因)提出研究问题
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山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山。
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形成假设性解释
(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 3.制定研究计划
(1)把学生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来研究自己的解释。(2)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 ②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③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山的大小?
④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4.进行验证试验
(1)让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试验中的数据。(2)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搜集的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5.得出研究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总结: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观察月球 教学目标
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课
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 时间 月球明亮部分形状 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 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
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上奖章。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3.制定新的观察计划
(1)小组讨论:怎样观察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怎样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已有经验,可以让学生讨论决定)(2)教师指导:
①什么日期开始观察?连续观察多少天?每天定在什么时候观察?(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②天气不好的时候怎样开展观察活动?(天气不好可以观察天气状况,推测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并通过报纸、互联网等检验自己的推测。)
③怎样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观察,接下来每周由一位同学负责观察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总)。
4.出示班级记录表格,要求每个组的同学轮流完成班机记录。日期 时间 月相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
三十
初一
第三课时 1.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分组汇报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教师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2.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
(1)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2)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①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②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③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④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⑤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什么叫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
3.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情况。月相的成因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l、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及月相的成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电灯(瓦数大的)、皮球。、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月球的公砖、月相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www.3edu.net)
导入新课
l、提问:
(1)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3)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4)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谈话:
(1)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过月球。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2)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3)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问题?、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1)讲述: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 24
化,我们分别来研究。
(2)讨论:
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 6 时、7 时、8 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是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初
二、初
四、初八……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会不会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会)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③农历初
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二、二十八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
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五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球的公转。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成因
(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2)讨论:
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
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
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板画说明,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刀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 25
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3)讲述:以上,我们对月相的成因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不对,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4)学生分组实验。(5)汇报实验结果。(6)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7)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9)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巩固应用:、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提问:
(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2)伴随月球的运动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3)月相的成因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绕地球转动,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
布置作业:
思考:据研究,月球也有自转运动,可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怎么回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 26 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
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
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第四课时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 28
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教学后记:
登上月球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激发网上阅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的态度与能力;
3、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 29
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学生质疑)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二、网上阅读,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网址:界牌中心校网站中的月球探秘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打开相关网页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自己知道的),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三、总结探究,延伸课外。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作业: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自由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昼夜区别;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认真参与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
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证据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2、教学重点:提出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不同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3、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和证据补充排除某些假说的可能性;能发现和概括太阳和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环节 相关导语
第一课时
(1)引入:从宇宙到地球,认识地球是不发光的球体。知道太阳是地球重要的伙伴。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就是地球。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球体,但是她本身是不发光的。那么地球上生命万物需要的光明是哪里来的呢?是太阳,太阳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伙伴。(2)认识阳光照射地球时,地球表面会出现昼夜的区别。
那么当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时候,地球表面的明暗会出现什么变化呢?老师演示,大家做好观察。——这时地球表面的明暗有什么变化?——对,这时地球表面上一半是亮的,就是白天,一半是暗的,就是黑夜。用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板画)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昼夜”。
(3)促使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 我们还应该非常熟悉的是,地球上不仅有昼和夜,昼夜还在有规律的交替(板书昼夜交替)——你知道什么叫昼夜交替吗?
(4)根据板书,知道静止时地球表面有昼夜但不会交替,只有运动了可能产生昼夜的交替。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假设并画出简单示意图。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像上面这样太阳和地球都不动,会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吗?(这样有昼夜,但不会出现昼夜的交替)
——看来,必须运动起来,才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可 31
能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请积极思考,在4分钟内请每个小组至少拿出两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来。——在纸上画出简图
(5)按要求组织交流汇报,并板书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有代表性的假设搬到了黑板上,哪些假设和书本上猜测是相同的呢?——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提出了书本上有的四种假设,还产生了新的假设,看来我们同学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
(6)怎么证实这些假设的正确性——模拟实验——知道模拟实验是研究地球和宇宙知识的重要方法。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现在我们还只是纸上谈兵,我们怎么来证明这些假设的正确性呢?——模拟实验是我们学习宇宙和地球知识的常用方法。
第二课时
(7)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要求做好实验记录。
(8)组织交流。
(9)小结:模拟实验检验假设都是行得通的。但不可能都是对的,你认为哪些观点可能是错的。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这些假设用模拟实验来检测都是行得通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学习成果。只是有一点大家都应该明白,在真实的宇宙空间里,这些假设不可能都是对的。那么根据你的知识或者你的经验,你认为其中的哪些假设明显是站不住脚的,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10)在没有确切证据佐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判断假设的真实性。这些假设各不相同,能否找出这些假设的共同特点 谢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之前,我们还不能断然否定任何一种假设。这是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假设里地球和太阳处于不同的运动之中,那么这些看似毫不相同的运动到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谁能发现这一点,谁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最大功臣。(11)组织交流
(12)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宇宙和地球知识的学习,我们围绕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进行充分假设,开展模拟实验,积极提出质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到现在,虽然最终没能得出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结论,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昼夜交替现象,一定是由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圆周运动产生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解决,直到得出正确的答案。
太阳与太阳系
太 阳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学。
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
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
1.引入。
“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二、观察太阳。
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
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
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
4.组织进行完太阳观察的学生回到教室,就刚刚进行的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记录工作,吧相应的内容填写在教材第30页上面的表格中。
5.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太阳资料,整理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1.指导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第30页上所介绍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的有关太阳的事实。
2.组织同学个别汇报阅读资料后掌握的信息,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简要记录。
3.引导学生对板书中的简要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温度等。
4.组织同学根据资料中获取的资料填写教材第31页的“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二、继续收集整理太阳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9. 太阳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太阳与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生命活动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讲述: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怎样的关系吗?
二、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植物一生的图片资料。
2.提问:在植物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幅图中作简要说明吧。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光照与温度两个方面对植物一生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进行交流。
4.讨论: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6.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7.教师进行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动物生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2.分析音像资料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3.讨论: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呢?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6.组织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简要的记录在教材第33页的表格中。
7.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还会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生物链的角度确定太阳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3.讨论:以草原群落为例,分析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二、收集整理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科学小论文
1.提问:关于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吗?
2.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汇报。
3.提出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4.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5.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科学小论文的资料收集工作。
6.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小论文。
7.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交流和评比。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运用查阅相关资料和考察的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有哪些变化的现象;
在查阅、搜集、考察等活动中,意识到太阳与地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了解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活动中,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
1.水三态变化、岩石风化和风的形成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岩石风化的实验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列举地球上的物质变化现象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其他物质的变化与太阳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你所想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物质变化现象?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列举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提出给这些现象制定分类标准的要。
5.学生分组讨论分类标准后汇报。
6.教师引导大家选择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一标准分类,并阐述分类结果。
7.提问: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给这些现象分类,那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8.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这些现象都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二、认识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这些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质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这些现象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其中有哪些现象与太阳有关系呢?如果这个现象与太阳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落脚到关注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这些现象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5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并小结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认识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三类自然现象在失去了太阳热量之后的浅层次变化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这些现象没有太阳最终的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5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聚焦现象,引发思考
①演示:老师手里拿出两块大理石,一块高温烧过,一块没烧过。推荐一位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学生上讲台,把没烧过的给学生。学生使劲捏之后,没任何反应,教师捏自己手中的大理石,很轻松的把大理石捏碎。
②提问:是不是老师是大力士?学生猜疑岩石里面有文章,必定提出要求交换大理石。
③演示:交换岩石重新实验,结果现象相反。
④谈话:虽然都是大理石,但是岩石结实的情况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
2.探究奥秘,寻求证据
①谈话: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大理石变得松软了?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假设——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③提问:如要想知道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同学们想怎样研究?
④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⑤视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按照点燃酒精喷灯——坩埚钳夹住大理石(原先没有处理过的那块)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放到水里冷却的步骤,重复两到三次。
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3.反思结果,理清认识
①提问: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②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灯的热量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中受到风化的岩石,没有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失去太阳热量影响的岩石。
③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岩石也会在太阳热量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是时间是比较慢的,我们把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是发生地形缓慢变化的第一步,它为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生长植物的土壤提供了重要保证。当然,如果失去了太阳,也就没有这样的变化,地球也将保持岩石地表的风貌。
11、太阳与人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与人类活动、生存、发展的关系。
2.知道太阳能对人类的作用,并体会到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5.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6.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烧瓶、酒精灯、方座支架、玻璃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等模拟水循环实验的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人类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2.提问: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将大家汇报的成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下面的空白处。5.提问: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6.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光和热这两种形式反映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总结。
二、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1.提问: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是怎样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能量转换是太阳与人类活动联系的重要方面。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了太阳与动植物、水和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与能源矿产、与电能、与人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统一起来。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人类活动复杂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7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
第二课时
一、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3.教师从能源矿产的形成、流水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深层次的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没有太阳人类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7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各种能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1.谈话:你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过程吗?
2.学生思考并提出各自开展模拟实验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想法。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在思考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3.提问:如果这节课以水为例来做相关的模拟实验,这个模拟实验该怎样做?实验的模拟现象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后,教师介绍实验模拟的方法:
(1)在烧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用带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
(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朝下,正对玻璃弯管出口;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待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4)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满小水滴,由小水滴又形成大水滴,从玻璃杯口一滴滴地滴下来。从而说明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积聚成大水滴时就下落,形成“雨”。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2.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手表。
2.教师准备: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1.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大家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例子。
2.学生交流汇报,凡是合适的例子教师都要从知识了解的途径或知识了解的广度来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所举例子不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直接利用”的标尺,引发学生再次思考。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4.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总结梳理,落脚到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能源。
二、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1.谈话:太阳能热水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设备,观察太阳能热水器,说一说它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2.邀请个别学生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对同学们的发言至少要在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方面给予肯定。
3.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进行讲解,指导大家认识到,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 40
转换成热能,利用冷水比重大,热水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整个水的温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同时简要介绍热水器的构造。
三、依据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的了解,自行设计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1.指导学生明确设计要求。(1)能够装200毫升水;(2)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3)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
(1)组织大家思考:设计太阳能热水器需要考虑哪些问题?(2)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3)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
3.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学习小组之间开展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的活动。4.课后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谈话:“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制作计划,开始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学生分小组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2)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3.检测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
(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整理检测参数。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汇报分析结果。(2)研究影响的因素。材料性质的因素;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太阳能热水器颜色的因素。
交流: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3)再次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 42
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
“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做太阳系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
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
第一课时
一、设计太阳系模型。
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
(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
(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
(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44
做不同类型的模型。)
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0.5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0.7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
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0.6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1.5厘米、2.3厘米、7.8厘米、14.3厘米、28.7厘米和45厘米。
二、制作太阳系模型。
1.讲述在室内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步骤:
(1)参照一定比例将各色橡皮泥或准备的其他材料分别加工成“八颗行星”。
(2)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参照八颗行星分布的图片,调整各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3)参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把行星安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师深入各小组举行指导。
3.制作好模型后教师组织同学分别交流自制的太阳系模型,并对同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良好品质给予充分肯定。
一、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1.谈话:为了进一步巩固大家对太阳系行星运转轨道的认识,我们进行一项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2.讲解游戏方法:操场中心由一位同学举起一只篮球代表太阳。8位同学举着象征不同行星的小球进场。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转。谁走的路线离“太阳”远近的次序错了则出局,全部走对后开始第二局。(教师在组织这项活动时不要在地上画出轨道圆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扮演的角色确定自己离太阳的远近和“运行轨道”,同时让那些走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3.学生游戏,并在活动中熟悉行星运行轨道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建造模型。
1.提问: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2.学生思考汇报,教师小结,指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再按比例缩小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计算好之后会发现“土星”已经距离“太阳”有143米了,一般学校的操场已无法完成这样的建模活动,如果算上最远的“海王星”更是距离“太阳”有451米之遥!3.将一颗直径1.4厘米的玻璃珠或橡皮泥球代表太阳,在草场上分别量出距“太阳”0.58米、1.8米、1.5米、2.3米、7.8
米、14.3米、28.8米和45.1米的8个点,在这些位置上安排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45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进行一次“太空之旅”,当走到某一行星前时,不仅强调该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邀请同学说一说他们自己对该行星其他特点的认识。
4.小结:说一说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太阳系天体及天体运动特点。
2.会查阅资料,并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教学准备
各种有关太阳系天体介绍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
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
(1)播放录像:太阳系各天体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教师提问:关于刚才播放的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2.推断与猜想。
(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推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例如:太阳有很强的引力、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能量使得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还在不停的运动、天体之间有磁场在不断的吸引和排斥的过程中使得它们不停地运动。
(2)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要点。
3.制定方案。
(1)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何分工,如何记录等。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吸取别人方案的长处,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也可以指出别的小组方案中明显的问题或漏洞,帮助他人完善研究方案。4.考察与研究。
(1)各学习小组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在各小组巡回参观,但不发表评价意见。当学生按研究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供帮助;当研究方案出现问题,到了不修改无法进行下一步研究时,教师可提供指导。
5.交流与小结。
(1)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相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结论不同的小组,可 46
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其他小组帮助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合理的结论。
(2)选评“研究计划最周密、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学习小组”。6.办专题小报。
(1)学生小组讨论完善专题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2)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专题小报。
(3)根据学生专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第二课时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吗?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谈话:猜想一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怎样影响行星公转周期的,把你的假设写在实验记录上。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
5.在学生设计实验汇报并给予评价的基础上,讲解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实验的有效方法:首先,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其次,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橡皮塞旋转形成的圆代表行星的轨道。注意: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第三,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教师在组织同学开展此项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事项:
(1)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例如: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短。然后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2)在此实验中,保持橡皮塞的匀速运动是操作难点。为此。课文设计了套管装置,使实验者能利用重物砝码来显示橡皮塞是否匀速运动。在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在橡皮塞转动过程中,塑料管下端的绳长保持不变时,说明运转基本达到匀速,这时开始计时和记录橡皮塞转动的圈数。
(3)可在拴橡皮塞一端的绳子上用彩笔或贴纸、橡皮筋分别标出离橡皮塞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位置,以便学生控制转动橡皮塞的力量,使转动的半径保持恒定。(4)要求学生每次转10圈,然后用转动所用时间除以10,要至少重复3次实验,取平均值,为其公转周期。
(5)注意小组内学生的分工合作。可通过小组讨论或指派的方法,确定转橡皮塞、计时、记录、监督的人选,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活动适合在操场上散开进行。6.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写下来,从而验证假设。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8.谈话:在这个实验中,你还发现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单元 无限宇宙
天上有条“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5.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网页等。
2.小组活动材料:硬纸板、沙、抹布等。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了解情况。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它们是什么样的?(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提问: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较明亮的光带,它是什么?
(4)教师谈话: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银河的情况。(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对于银河相同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 …………
(5)教师谈话: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 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有条件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
(2)提问:根据这些资料,你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学们对银河系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 3.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本上给我们的资料。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2)学生看课本上的资料。(3)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5)教师谈话: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6)提问:银河系有什么特点?
(主要让学生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
(7)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8)谈话: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了解现在是怎样的?(9)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4、教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索的状况,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
5、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
第二课时
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提出研究问题:
观察银河系的图片,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
教师提问:银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 3.了解光年的概念。
(1)谈话:为了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了解光年?谁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3)全班同学计算。
(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1光年=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 49
4.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
(1)谈话: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2)学生计算。(3)汇报计算结果。
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3)谈话: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5.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4)请组长来评价大家的成果。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6.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第四篇: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单元 生物的演变
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材简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课时安排::
1、化 石 2 课时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2 课时
3、谁能生存下来 2 课时 自由研究 2 课时
1、化 石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
2.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应用观察、比较、演绎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化石的相关问题。3.通过学习,对与化石相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学准备
相关的课件或图片(暴龙头骨化石、圆顶龙头骨化石图片;鸽子、鹰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堂网络教学(此课利用网络上课比较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本中的问题、探究个性化的问题或拓展性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单元导入。本课时是《生物的演变》的第一课时。安排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调查学生关于生物的演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⑴了解学生关于生物演变的认知基础。利用“人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呢?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化石等知识的前概念。
⑵收集学生对生物的演变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探究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应怎样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2.导入新课。了解生物的演变,必须研究化石。关于化石你们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什么是化石?化石有什么作用?化石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用于展开后面的教学。
3.解读“化石”概念极其作用。
⑴用“你见到过化石吗?化石看起来象什么?化石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化石概念
⑵探讨化石的作用。当今学生见多识广,适当引导,学生可以许多独特
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时的重要依据,是推算地质年代的基础,化石能估算化石年代,重现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许多造型美观的化石即是自然遗产,又是天成的艺术品,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很大。
化石还有经济上和工业上的用途。化石经常用来协助矿物和石油的勘探,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化石还有多种医用价值,龙骨、瑚珀、玉器等都有独特的医用价值。
4.了解化石的成因。课本的几幅图较好地反映了化石形成的一般原因。教师可能需要回答的是,图片中原始森林的植物是什么。远古时期原始森林的植物也是不断演变的,早期出现的是菌藻植物、孢子植物,接着裸蕨植物、石松植物茂盛,后来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发展壮大。课本中图片显示的为桫椤、水松等原始植物,其中化石为桫椤叶化石。由于化石的形成与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有关,所以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5.通过认识有代表性的几种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特点及其关于化石的其他信息。
⑴看一看课本3页分别是什么生物 关于这几种化石,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这几种化石与桫椤叶化石有什么不同?
⑶利用网络查一查,化石有那些种类?这几种化石分别属于哪一类?他们分别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还是遗物所形成?
桫椤叶化石属于实体化石,由植物遗体形成。
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属于模铸化石,由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
琥珀昆虫化石属于特殊的化石。
另外,有学生熟悉的由遗物形成的恐龙蛋化石,学生可能会提到。教师还可以补充讲一讲什么是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6.学习应用已有的化石知识,推想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要求学生对化石的种类、特点及成因试图作出解释,通过交流整理出一个令大家比较满意的说法。这一部分关键是指导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很久很久以菌,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鱼化 7.布置学生查阅古代生物化石本及其相关信息。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类研究化石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技术,探究古生物的外形特征、食性、活动特点及其当时的生活环境等。
检查学生搜集、查阅古生物资料的情况。
1.以“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让学生懂得化石中蕴涵着丰富的古生物信息,我们应该通过观察、使用各种恰当的技术手段研究化石所携带的信息。
⑴请学生看一看课本4页的两个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什么恐龙,仔细观察其牙齿有什么不同特点。
⑵根据其牙齿的不同特征,推测它们分别吃什么。
小结:具有锋利尖锐牙齿的是凶猛的暴龙头骨化石,由于其长有锯齿边缘的长牙齿,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为残暴的恐
长着相对扁平,象勺子一样牙齿的是圆顶龙头骨化石,圆顶龙是草食动物,它吃蕨类植物的叶子以及松树,性情温顺,与同类友好相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习的生物中还有哪些生物的形态特征与其食性、运动等生活习性有关。
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实物标本,再对鸽子和鹰进行一次比较。主要比较鸽子和鹰的不同点:
⑴身体的大小不同,鹰的身体比鸽子的身体大,鹰的翅膀也比鸽子的翅膀宽。
所以它们的运动虽然相似,但有差异,飞行的能力不同,鹰比鸽子飞得更快、更高。
⑵嘴的形态不同,鹰的嘴是钩状的,鸽子的嘴没有钩;足的形态不同,鹰的足比较大、有长而呈钩状的爪,鸽子的足比较小,爪比较短,不呈明显的钩状。
必须让学生了解,对化石的研究,除了一般的观察、测量、生理生化实验外,还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复原出古生物的外形,这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相关古生物的外形特征。图中提到的两种动物化石及其复原图分别为:
⑴ 内蒙古扎赉诺尔松花江猛玛象,它是我国最大的古象化石,化石全长9米,身高4.7米。⑵辽宁西部北票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一举打破了德国在早期鸟类化石方面的垄断地位。3.围绕“你还知道哪些古生物?这些古生物的外貌是怎样的?”的话题,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自己搜集的古生物资料,然后由几个小组的代表展示图片,讲解交流。
4.讲解活化石。学生容易列举尚存的古生物的例子: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教学目标
1.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2.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研讨习惯。教学准备
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马的化石、复原图教学图片或教学软件。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2课时。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奇妙的动物,有人谈到马吗?马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是勤劳勇敢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谈谈马。
⑴咱们首先进行一个马的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中有一个“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⑵说说你知道哪些品种的马,有哪一些关于马的有趣活动?
⑶马是大家熟悉的动物。马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怎么知道古代的马是不是现代马的样子?
2.此环节分两步进行。
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远古时期的马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看到始祖马的化石,学生既陌生又好奇,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始祖马及其生活环境,学生会发现它比较矮小(只有狐狸和狗那么大),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这说明它的食物是树叶等。
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有什么不同。这里以个人观察为主,记录两个不同年代的马的化石的不同点,复原图的不同点,记录观察中的疑难问题。
小结:从化石可以看出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胳粗壮、高大,脖子骨胳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胳变得稍短一些。
从复原图看,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变得肌肉发达一些,奔跑能力更强一些,生活环境表现出由原始森林向陆生状态的草原过渡,食物也由吃食树叶变为吃草原干草。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其牙齿有没有一定的变化。
3.从马的全身化石看,外部形态的变化比较明显,然而许多细节 难以描述。此环节安排学生观察三趾的马前肢化石与单趾的马前肢化石,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指标来检测生物的演变。这两个化石明显的不同是三趾与单趾的变化。
4.小组观察交流活动。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马的前肢化石。马的前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个变化记录在课本第7页。
5.集体汇报研讨,将共同的结论写在黑板上。根据汇报情况修改表格,有利于提炼前肢变化的主要根据。
6.阅读课本第8页的小资料,将前面获得的结论与与之对照,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答案。7.拓展与应用。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第8页。
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活着生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他们自古以来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
2.跟马一样,古代的象只有小猪那么大,它们是怎么变成今天的超大动物的呢?你们可以象研究马的发展史一样研究大象的发展变化进程。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研究它的发展史。探究指导与要求:
⑴小组商讨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想研究的动物。
⑵如果选择的动物研究中难度太大,可以在研讨过程中改换一次研究的对象。⑶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或主题。
⑷要求用一至四张16开的白纸将小组所研究的动物发展进程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⑸办报的形式可是自己画图和手抄文字式的;也可以是剪贴拼图式的;或电脑绘制的。同一小组最好能统一形式,以便展出。
将小组计划或安排进行初步交流,以便修订计划。课外完成任务,并以科学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出。
3谁能生存下来 教学目标
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能以某个具体对象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道理。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休止的。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一小袋烘烤熟的花生。
教师准备钳子、镊子若干。所以它们的食物不同,鹰吃兔子、小鸟、鼠类等肉食,鸽 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30颗。
学生查阅达尔文的故事及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相关课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吃花生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地雀的喙对吃食的影响,创设一个地雀吃种子的情境:
将各大组分成大地雀、小地雀两个小组,大地雀组学生全部拿钳子夹破花生,小地雀组拿镊子夹破化生,夹破一颗花生表示吃了一粒种子。一分钟后,大地雀组、小地雀组分别数一数“吃”了多少粒种子。
讨论为什么大地雀吃得多?因为钳子比镊子坚固有力量。
2.阅读分析课本第9页的小资料。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存活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
因为其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壳,而小地雀喙小而不坚固,喙缺乏力量,不仅吃得慢还容易伤着其脆弱的喙。3.拓展。
⑴做捡豆子实验。可以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选择是否开展这一实验。
创设实验情境:草地上有许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我们去草地上找食吧!根据学生捡豆子的情况,不必将豆子捡完,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待学生统计数量后,告诉学生草地各色豆子数量都是30颗。
讨论:为什么红色或黄色豆子比较多,绿色较少?这是因为红色、黄色颜色鲜艳,很容易被发现,绿色与草的颜色一致,最不容易发现。学生非常真切地领悟到——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容易生存。
⑵为了生存的需要,地球上还有许多生物表现出许多特别的生存本领,适应生存环境。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①斑马、蝴碟、壁虎、变色龙、尺蠖蛾等动物的保护色。
②枯叶蝶、竹节虫、尺蠖的拟态。枯叶蝶的样子象枯死的褐色树叶,竹节虫象幼嫩的竹子茎,尺蠖幼虫的形态象树枝。
③羚羊、斑马的奔跑。猎豹、瞪羚——天生仇敌,它们同样都是为了速度,放弃向强壮进
4.查阅地雀与达尔文的资料、查阅人类进化的资料。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观察研究了两种地雀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地雀在生物进化史上可是一种标记性的生物。关于地雀你们还知道一些什么?想了解一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可以介绍或让学生在电脑上查阅一些与地雀相关的资料。
2.谈论地雀与达尔文。生物学家提到地雀,必定谈论达尔文,谈论达尔文也必定谈论地雀。地雀也称达尔文雀,生活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厄瓜多尔以西约1000公理处的加拉帕格斯群岛。它们的喙因外形独特而闻名。这些地雀曾使一个多世纪前经过此地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深思,催生了进化论。
⑴达尔文对地雀的研究。达尔文正确地推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这些雀类都是由南美大陆的那种雀变来的。由于岛屿由于群岛位置独特,气候多样,生态系统复杂,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任其选择,加之长期与世隔绝,动植物自行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独自的特点,一方面,在与大陆的鸟群隔绝的情况下,它们的后代容易保留变异;另一方面,它们的后代选择了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迫使它们去适应这些环境,适应的结果使它们的后代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不同的种类。
⑵根据课堂进展选择学习——关于地雀研究的新进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多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研究地雀,他们最近发现地雀(达尔文雀)进化神速的证据。在特定的生存竞争中,地雀能在2003、2004两年内改变喙的形
3.达尔文故事会。大部分同学都准备了达尔文故事,请同学们推荐几位同学或自告奋勇上讲台讲解达尔文的故事,可以拿书,要求不要照着读。4.总结达尔文的伟大成就。
5.永远的探索。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面临的挑战,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达尔文一生中遇到的阻力与挑战数不胜数,大部分来自于宗教领域;同时他还面临着来自科学养同行的反对,但是达尔问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奠定了目前获得公认的自然选择学说。但这并不代表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能结实一切进化现象,不面临新的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要。6.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在长颈鹿的长颈原因。
7.小组交流关于人类进化的资料。人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人是怎样成功地进化为智慧生命的?先在小组内汇报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情况,各小组将资料装订成册,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8.运用想象对未来人的演变趋势进行推测。学生可以将想象的人设计出来,汇报时展示,并说明理由。
板书提示:
达尔文——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
1809~1882 1859 进化论主要理论 核心观点
英国伟大生物学家 惊世巨著 经典理论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能对恐龙等生物的灭绝作出合理的猜测或解释。
2、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办有关恐龙或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展。
3、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恐龙拼装木质模型、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第一课时
课前检查学生搜集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灭绝原因的图文资料的情况。
1.学生交流汇报所认识的恐龙及其特征、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探讨关于恐龙感兴趣的问题,对其灭绝原因进行初步讨论。2.阅读资料,汇报课本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几种猜测。根据汇报板书 原因 环境变化 后果
第一种猜测,气候变冷 植物死亡 草食恐龙先死
食物缺乏 肉食恐龙相继死亡
第二种猜测,火山地震等地壳活动 洪水泛滥 恐龙大量死亡
第三种猜测,新星爆炸 高能辐射 恐龙与同时期生物大量死亡
第四种猜测,小行星撞击 地球爆炸 恐龙大量死亡 3.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些猜想?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解释。
思考科学家的猜测有什么证据。从原因查找,猜想中的原因是否在地质年代有化石或其他遗迹证明,例如那个年代火山活动的痕迹、小行星撞击的陨石坑;环境变化的依据,例如植物大量死亡的化石等,总之查找证据是科学验证的唯一渠道。这中研究是很艰辛复杂的工作,学生利用信息源等间接资料,研究哪中猜测更有道理。
最后明确自己同意哪一种猜测,或提出自己的猜测。4.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已灭绝动物——渡渡鸟,毛里求斯的国鸟。
濒危的动物——虎由于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致使许多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还有更多的例子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许多实例。
5.讨论恐龙和其他物种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充分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人类的过度活动和对自然的破坏是目前动植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为了人类在地球上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我们应善待生命,应与环境和谐相处。第二课时
1.用拼装木质模型材料、硬纸板、彩纸、橡皮泥等,拼装恐龙及其生存环境、风景等简单模型。可以将学生分为翼龙组、暴龙组、圆顶龙组、剑龙组、冠龙组、鸭嘴龙组甲龙组、角龙组等,一个小组拼一种有代表性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模型。
如果不便准备制作材料,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画出一个不同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图。
此活动要不断改进、补充资料等,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 2.分小组整理搜集的资料,办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及模型展。
⑴以小组为单位,将各小组的资料图片以展版展出,评出名次。
⑵将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名次,并集中观赏。
⑶两个名次累加,评出优胜小组。给予一定奖励。二单元 月球
月球上有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在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
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目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4.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月球上值得研究的东西又很多,作为上一节课的拓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山大小不同的原因)提出研究问题
展示月球上不同大小的环形山的图片,介绍比较著名的环形山。
教师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形成假设性解释
(1)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且简单地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
3.制定研究计划
(1)把学生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来研究自己的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
②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③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山的大小?
④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
4.进行验证试验
(1)让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试验中的数据。(2)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搜集的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5.得出研究的结论 让学生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总结: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5 观察月球 教学目标
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亮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好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容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课
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准确观察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时间月球明亮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第二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集体讨论:根据观察结果,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变化吗?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有变化吗?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假设和推测。
3.制定新的观察计划
(1)小组讨论:怎样观察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怎样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已有经验,可以让学生讨论决定)(2)教师指导:
①什么日期开始观察?连续观察多少天?每天定在什么时候观察?(观察日期从农历月初开始到农历月末结束,上半月在傍晚定时进行观察,下半月在清晨定时进行观察。)
②天气不好的时候怎样开展观察活动?(天气不好可以观察天气状况,推测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并通过报纸、互联网等检验自己的推测。)
③怎样坚持完成观察活动?(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观察,接下来每周由一位同学负责观察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报
4.出示班级记录表格,要求每个组的同学轮流完成班机记录。日期时间月相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的小组
初一
初二
……
三十
初一 第三课时 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分组汇报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
教师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不同日期月球的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没有变化? 2.总结农历一个月内月球运动的规律
(1)展示一个月内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的照片。(2)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
①照片中的月球各是在农历的哪一天拍摄到的?
②一个月里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③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④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多少天?
⑤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月球运动规律。(对于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动的,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于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书上介绍的资料,了解什么叫月相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3.课后拓展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未来一个月里月相的变化情况。6 月相的成因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 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 ②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
(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1.进行模拟实验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
2.汇报实验情况(1)让各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 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4.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7 登上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搜集关于人类探测月球活动的资料,能够通过讨论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员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3.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探索月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
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料(影像资料最佳),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
(1)介绍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提问:登月曾经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那么,人类是怎么样把登月的梦想变成现实的?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1)谈话:说一说你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2)学生交流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的情况。3)播放影像资料(或者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介绍人类登月的情况。3.探究登月前宇航员的准备工(1)提问: ①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②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优点 ③人类在月球上怎样生存和开展活动? ④人类以前的登月情况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学生按照研究的问题分成不同的小组,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搜集信息的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
(3)小组讨论:根据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的理由(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简单板书。
(5)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的结果,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评价自己的准备工作。自 由 研 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并且解释诗歌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诗中所说的月光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吗?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3)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并且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性解释 3.制定研究计划
(1)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要研究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引导不同研究小组的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你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提出了哪些假设?
②要验证你们提出的假设,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开展研究?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比较好?
③要研究这个问题,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需要做什么工 ④怎样把研究的结果在下节课展示给其他的同学?
(2)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利用下节课之前的时间开展研究活动。第二课时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研究的成果作出评议。
太阳与太阳系 太 阳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1.引入。
“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二、观察太阳。
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
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
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
4.组织进行完太阳观察的学生回到教室,就刚刚进行的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记录工作,吧相应的内容填写在教材第30页上面的表格中。
5.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第二课时
一、阅读太阳资料,整理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1.指导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第30页上所介绍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的有关太阳的事实。2.组织同学个别汇报阅读资料后掌握的信息,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简要记录。
3.引导学生对板书中的简要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温度等。
4.组织同学根据资料中获取的资料填写教材第31页的“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二、继续收集整理太阳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9. 太阳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太阳与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生命活动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讲述: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怎样的关系吗?
二、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植物一生的图片资料。
2.提问:在植物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幅图中作简要说明吧。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光照与温度两个方面对植物一生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进行交流。
4.讨论: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6.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7.教师进行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动物生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2.分析音像资料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3.讨论: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呢?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6.组织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简要的记录在教材第33页的表格中。
7.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还会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生物链的角度确定太阳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3.讨论:以草原群落为例,分析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二、收集整理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科学小论文
1.提问:关于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吗?
2.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汇报。
3.提出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4.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5.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科学小论文的资料收集工作。
6.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小论文。
7.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交流和评比。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运用查阅相关资料和考察的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有哪些变化的现象;
在查阅、搜集、考察等活动中,意识到太阳与地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了解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活动中,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
1.水三态变化、岩石风化和风的形成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岩石风化的实验器材。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列举地球上的物质变化现象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其他物质的变化与太阳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你所想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物质变化现象?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列举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提出给这些现象制定分类标准的要。
5.学生分组讨论分类标准后汇报。
6.教师引导大家选择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一标准分类,并阐述分类结果。
7.提问: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给这些现象分类,那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8.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这些现象都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二、认识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这些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质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这些现象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其中有哪些现象与太阳有关系呢?如果这个现象与太阳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落脚到关注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这些现象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5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并小结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第二课时
一、认识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三类自然现象在失去了太阳热量之后的浅层次变化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这些现象没有太阳最终的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5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聚焦现象,引发思考 ①演示:老师手里拿出两块大理石,一块高温烧过,一块没烧过。推荐一位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学生上讲台,把没烧过的给学生。学生使劲捏之后,没任何反应,教师捏自己手中的大理石,很轻松的把大理石捏碎。
②提问:是不是老师是大力士?学生猜疑岩石里面有文章,必定提出要求交换大理石。
③演示:交换岩石重新实验,结果现象相反。
④谈话:虽然都是大理石,但是岩石结实的情况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
2.探究奥秘,寻求证据
①谈话: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大理石变得松软了?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假设——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③提问:如要想知道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同学们想怎样研究?
④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⑤视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按照点燃酒精喷灯——坩埚钳夹住大理石(原先没有处理过的那块)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放到水里冷却的步骤,重复两到三次。
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3.反思结果,理清认识
①提问: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②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灯的热量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中受到风化的岩石,没有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失去太阳热量影响的岩石。
③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岩石也会在太阳热量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是时间是比较慢的,我们把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是发生地形缓慢变化的第一步,它为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生长植物的土壤提供了重要保证。当然,如果失去了太阳,也就没有这样的变化,地球也将保持岩石地表的风貌。
11太阳与人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与人类活动、生存、发展的关系。
2.知道太阳能对人类的作用,并体会到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5.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6.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烧瓶、酒精灯、方座支架、玻璃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等模拟水循环实验的器材。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人类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2.提问: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4.指导学生将大家汇报的成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下面的空白处。5.提问: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6.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光和热这两种形式反映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总结。
二、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1.提问: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是怎样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能量转换是太阳与人类活动联系的重要方面。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了太阳与动植物、水和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与能源矿产、与电能、与人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统一起来。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人类活动复杂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7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第二课时
一、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3.教师从能源矿产的形成、流水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深层次的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没有太阳人类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7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各种能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1.谈话:你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过程吗?
2.学生思考并提出各自开展模拟实验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想法。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在思考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3.提问:如果这节课以水为例来做相关的模拟实验,这个模拟实验该怎样做?实验的模拟现象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后,教师介绍实验模拟的方法:
(1)在烧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用带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朝下,正对玻璃弯管出口;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待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4)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满小水滴,由小水滴又形成大水滴,从玻璃杯口一滴滴地滴下来。从而说明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积聚成大水滴时就下落,形成“雨”。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2.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手表。
2.教师准备: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第一课时
一、了解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1.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大家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例子。
2.学生交流汇报,凡是合适的例子教师都要从知识了解的途径或知识了解的广度来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所举例子不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直接利用”的标尺,引发学生再次思考。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4.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总结梳理,落脚到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能源。
二、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1.谈话:太阳能热水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设备,观察太阳能热水器,说一说它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2.邀请个别学生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对同学们的发言至少要在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方面给予肯定。
3.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进行讲解,指导大家认识到,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换成热能,利用冷水比重大,热水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整个水的温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同时简要介绍热水器的构造。
三、依据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的了解,自行设计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1.指导学生明确设计要求。(1)能够装200毫升水;(2)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3)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
(1)组织大家思考:设计太阳能热水器需要考虑哪些问题?(2)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3)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
3.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学习小组之间开展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的活动。4.课后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时
一、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谈话:“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制作计划,开始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学生分小组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2)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3.检测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
(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汇报分析结果。(2)研究影响的因素。材料性质的因素;
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 太阳能热水器颜色的因素。
交流: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3)再次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
“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做太阳系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
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第一课时
一、设计太阳系模型。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
(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
(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
(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做不同类型的模型。)
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0.5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0.7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
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0.6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1.5厘米、2.3厘米、7.8厘米、14.3厘米、28.7厘米和45厘米。
二、制作太阳系模型。
1.讲述在室内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步骤:
(1)参照一定比例将各色橡皮泥或准备的其他材料分别加工成“八颗行星”。
(2)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参照八颗行星分布的图片,调整各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3)参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把行星安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师深入各小组举行指导。
3.制作好模型后教师组织同学分别交流自制的太阳系模型,并对同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良好品质给予充分肯定。
一、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1.谈话:为了进一步巩固大家对太阳系行星运转轨道的认识,我们进行一项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2.讲解游戏方法:操场中心由一位同学举起一只篮球代表太阳。8位同学举着象征不同行星的小球进场。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转。谁走的路线离“太阳”远近的次序错了则出局,全部走对后开始第二局。(教师在组织这项活动时不要在地上画出轨道圆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扮演的角色确定自己离太阳的远近和“运行轨道”,同时让那些走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3.学生游戏,并在活动中熟悉行星运行轨道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建造模型。
1.提问: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2.学生思考汇报,教师小结,指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再按比例缩小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计算好之后会发现“土星”已经距离“太阳”有143米了,一般学校的操场已无法完成这样的建模活动,如果算上最远的“海王星”更是距离“太阳”有451米之遥!3.将一颗直径1.4厘米的玻璃珠或橡皮泥球代表太阳,在草场上分别量出距“太阳”0.58米、1.8米、1.5米、2.3米、7.8 米、14.3米、28.8米和45.1米的8个点,在这些位置上安排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进行一次“太空之旅”,当走到某一行星前时,不仅强调该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邀请同学说一说他们自己对该行星其他特点的认识。4.小结:说一说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太阳系天体及天体运动特点。
2.会查阅资料,并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教学准备
各种有关太阳系天体介绍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
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
(1)播放录像:太阳系各天体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教师提问:关于刚才播放的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2.推断与猜想。
(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推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例如:太阳有很强的引力、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能量使得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还在不停的运动、天体之间有磁场在不断的吸引和排斥的过程中使得它们不停地运动。
(2)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要点。
3.制定方案。
(1)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何分工,如何记录等。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吸取别人方案的长处,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也可以指出别的小组方案中明显的问题或漏洞,帮助他人完善研究方案。4.考察与研究。
(1)各学习小组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料(2)教师在各小组巡回参观,但不发表评价意见。当学生按研究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供帮助;当研究方案出现问题,到了不修改无法进行下一步研究时,教师可提供指导。
5.交流与小结。
(1)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相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结论不同的小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其他小组帮助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合理的结论。
(2)选评“研究计划最周密、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学习小组”。6.办专题小报。
(1)学生小组讨论完善专题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2)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专题小报。
(3)根据学生专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第二课时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吗?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谈话:猜想一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怎样影响行星公转周期的,把你的假设写在实验记录上。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
5.在学生设计实验汇报并给予评价的基础上,讲解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实验的有效方法:首先,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其次,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橡皮塞旋转形成的圆代表行星的轨道。注意: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第三,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教师在组织同学开展此项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事项:
(1)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例如: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短。然后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2)在此实验中,保持橡皮塞的匀速运动是操作难点。为此。课文设计了套管装置,使实验者能利用重物砝码来显示橡皮塞是否匀速运动。在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在橡皮塞转动过程中,塑料管下端的绳长保持不变时,说明运转基本达到匀速,这时开始计时和记录橡皮塞转动的圈数。
(3)可在拴橡皮塞一端的绳子上用彩笔或贴纸、橡皮筋分别标出离橡皮塞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位置,以便学生控制转动橡皮塞的力量,使转动的半径保持恒定。(4)要求学生每次转10圈,然后用转动所用时间除以10,要至少重复3次实验,取平均值,为其公转周期。
(5)注意小组内学生的分工合作。可通过小组讨论或指派的方法,确定转橡皮塞、计时、记录、监督的人选,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活动适合在操场上散开进行。6.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写下来,从而验证假设。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8.谈话:在这个实验中,你还发现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四单元)
四单元 无限宇宙天上有条“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5.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网页等。
2.小组活动材料:硬纸板、沙、抹布等。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了解情况。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它们是什么样的?(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提问: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较明亮的光带,它是什么?
(4)教师谈话: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银河的情况。(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对于银河相同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 …………
(5)教师谈话: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 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有条件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
(2)提问:根据这些资料,你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学们对银河系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 3.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本上给我们的资料。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2)学生看课本上的资料。(3)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5)教师谈话: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6)提问:银河系有什么特点?
(主要让学生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
(7)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8)谈话: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了解现在是怎样的?(9)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4、教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索的状况,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
5、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第二课时 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提出研究问题:
观察银河系的图片,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
教师提问:银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 3.了解光年的概念。
(1)谈话:为了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了解光年?谁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3)全班同学计算。
(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1光年=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 4.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
(1)谈话: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2)学生计算。(3)汇报计算结果。
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3)谈话: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5.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4)请组长来评价大家的成果。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6.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2、学生: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 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有条河”,谁来说说银河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光年?(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艰辛的历程。(板书课题)2.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情况”的了解。
(1)谈话:大家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1)小组内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组长做好纪录,相同的归纳在一起。凡搜集两条的就可得一个优,以此类推,看谁得的优多。(3)组长先汇报本小组得优的情况,再汇报本小组搜集的资料。(4)教师作好记载,注意将相同的资料归类。
(5)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说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获。
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本为我们提供的资料。(2)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可以分为几类?
(5)教师谈话: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两类资料,一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另外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还有2005年10月17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辉煌。
另外一类是失败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还有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6)提问:看到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请同学们汇报。(7)教师谈话:通过这段资料的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大家认为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5、整理资料,体会收获。
(1)同学们既搜集了资料,也学习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进行整理。(2)学生整理资料,教师巡视。(3)提问: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是怎样的?(4)提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5)教师小结。
6、布置任务。
下一节课,我们准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要求大家带白纸、彩色笔,铅笔、钢笔、剪刀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等。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谈话:通过学习“艰辛的探索”你有什么想法? 2.办一份小报
(1)谈话:上次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一些材料,利用我们搜集的资料,以“艰辛的探索”为主题办一份科技小报,下面请组长检查同学们带材料的情况。(2)提问:怎样才能办好一份小报?(3)小组讨论
(4)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5)同组其他同学补充。(6)教师小结:
办小报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说小报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然后需要哪些材料,当然大家先搜集了许多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料确定小报的主题
其次要注意排版,根据手上的资料怎样摆放美观。要搞好版面的设计。
第三粘贴,摆放好了后用胶棒将材料粘上去,材料摆放时可根据版面对材料的要求进行加工,该剪的剪,该裁的裁,最后达到美观。
第四加工,主要是对小报进行美化,可以用彩色笔等美术手段进行加工、美化。
总之,办小报就是要做到主题鲜明,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构图美观。(7)谈话:说一说你准备办一张怎样的小报 3.学生自己办报
(1)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4.展示作品
(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选择几张比较好的作品和几幅有特点的作品(2)谈话: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设想。(3)大家再针对这幅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再分析另外几幅作品。5.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办小报这项活动,你有哪些感受?(2)提问: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宇宙奥秘。6.布置作业。
搜集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图片。
17人造卫星与飞船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 3.通过开科学讨论会,培养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5.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了解学生搜集资料情况。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
(2)各组组长检查,教师巡视。(3)各组汇报检查情况。(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召开科学讨论会。
(1)教师谈话: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教师巡视。(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当一组发言,讨论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讨论。
(4)讨论会开始,由科代表主持,教师可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5)提问:通过开科学讨论会,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结: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每一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致,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学习课本资料。
(1)谈话:刚才大家讨论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下面大家看书52页,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段资料,看看与我们刚才的讨论是否一样。(2)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巡视。(3)提问:这段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提问:这段资料告诉我们的信息与刚才大家的讨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6)小结。按照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4.巩固。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体会?
5.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搜集有关卫星的邮票、图片和宇宙飞船的的资料。
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召开了科学讨论会,学习了书上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人造卫星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大家共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2.继续研究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
(1)谈话:上次要求大家回家继续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下面老师来了解一下大家搜集的情况。
(2)提问:你们又搜集了哪些资料?
(3)先来看看邮票中有关卫星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卫星的邮票?邮票上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4)将邮票展示给大家观察。(5)小结。
(6)提问: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卫星的图片?(7)谈话:观察卫星的图片。
(8)提问:图中是什么卫星,它有什么特点?
第五篇: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下期科学教案(一单元)
高峰完小 尹本怀
一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2.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4.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准备:
1.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2.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
1.出示第二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2.让学生将情况整理后记录下来。动物名称 生活的环境 …… …… …… ……
3.学生分小组汇报。4.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动物特点 动物名称 资料来源 最大的动物 最高的动物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 夜间活动的动物
3.搜集资料、图片。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2、动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3.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4.知道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5.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写成一份“生活中常见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1.学生出示“生活中觉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2.点部分学生汇报。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4.学生看黑板,分小组交流。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 5.学生汇报分类情况。6.教师小结:
按食性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7.学生分小组交流。猫、狗、鸡、兔四种动物平时吃些什么食物。将结果记录在课本P6页。8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9 课后及延伸。
你知道哪些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把它们填写在下表中。肉食动物 草食动物 杂食动物
3、动物怎样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运动的多样性。
2.通过观察,了解猫、狗和蜗牛等动物的运动特点。3.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5.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
1.课件:多种动物的运动
2.提供观察对象:小猫、小狗,每小组的蜗牛或蚂蚁。教学过程:
1.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各种动物是怎样运动的。2.学生汇报。3.实物观察。
(1)将教师准备的活物放在讲台前让学生观察。(2)学生交流并记录。(3)学生汇报。4.学生分小组观察。
(1)学生分小组观察蜗牛或蚂蚁。(2)边观察边记录。(3)学生汇报。5.课堂延伸
问: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 6.课后延伸
收集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并观察你所看到的动物怎样在运动。
动物的防御
教学目标
1、知道环境对动物形态、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2、知道一些动物适应环境、防御敌害的特点。
3、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能通过观察、查阅书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对动物防御敌害特点的认识。尊重证据。教学准备
1、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每组10个,秒表每个小组一块。
2、刺猬、蜗牛等小动物。
3、学生自带(或教师准备)各种动物防御敌害的书籍。教学过程
1、用秒表定时计时的方法,在实验之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
2.观察刺猬、蜗牛在危险的环境中的身体反应的活动,小动物的选取不必拘泥于刺猬。因为虽特点鲜明,但不易准备。这里只要是能利用身体特点防御敌害的小动物都可以。
3.学生通过查阅书刊获取知识,书籍的来源可以是教室的图书角,也可以由教师准备或学生自带。动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4、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教学准备
1、小组观察用放大镜、盘子;各种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各种胎生小动物诞生时身体反应的图片。教学过程
1.教师要能保障为学生提供各种常见的卵生动物的卵,如青蛙卵、蟾蜍卵、蚕卵等等;并营造这些卵的成活环境,便于学生观察。教材将本单元安排在春季进行,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2.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比如,对于胎生和卵生的认识,对动物繁殖习性与生活环境的认识,他们不是一无所知,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必要时加以引导。要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及后续的交流讨论活动时,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以便使学生活动的目的更清晰,流程更顺畅。4.关于课外观察鸡孵化小鸡的活动,目的是了解动物的生命过程,具体选择什么卵生动物来观察它的孵化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来确定。建议一般可选观察蚕卵的孵化过程。
多彩的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4、能通过整理记录形成综合性认识。
5、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珍爱生命。教学准备
1.蚕和凤仙花一生经历的各阶段的图片。
2.狗尾草、橘树、黄瓜、银杏树、苔藓、蕨等植物的生命过程各阶段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1.对于动物一生经历的各阶段的观察讨论,以扶为主,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问题的指向性,具体性;讨论交流的引导;适当的解释说明;梳理认识的及时、细致地牵引。对于植物一生经历各阶段的观察与讨论要以放为主,在前面已有的方法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要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图片。2.学生熟知的蚕和凤仙花的生命各阶段的学习教师可提供图片,加强直观印象。
3.植物一生各阶段的学习,教材并没有提供它们各阶段的形态图片,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但学生的解释并非事实,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运动时六条腿移动的特点。
2、能够想办法研究蚂蚁的运动特点。
3、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4、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5、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7、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
各组研究用的蚂蚁,放大镜、白纸、墨水、纸巾、棉签、细沙、水等材料。教学建议
1.教师在学生自由研究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很重要,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学生必备的和可能会用到的器具,学生对操作流程不明确处的解释说明和学生在研究中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方法的指导等等。另外,教师还要有效地组织各组的活动,使研究活动能顺利的完成。
2.活动记载怎样填写,教师在研究之前应使学生明确,每个部分填写的内容及相关要求。教材的活动提示很具体,是指导学生展开研究的依据,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和明确。
3.自由研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那么,小组的活动是否有效率,小组长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重点关注小组长在各组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