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十册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美版第十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美版第十册教案》。

第一篇:人美版第十册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教案(10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1、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4、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活 动 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三、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四、小结: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2、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精细的描写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四课、《色彩的对比》

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学习材料: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讲授新课: 结合图片分析: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一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 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三、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四、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课后小结:

第5课 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 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 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小结: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6课 台历、挂历的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提问: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奥运会运动员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

(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确定制作方案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第7课 衣架的联想(1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2、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衣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提问:

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

1、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

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

3、鼓励“奇思秒想”。

五、展示作品

六、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第8课 拼贴添画(2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第9课 我的牙刷(2课时)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牙刷样式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独特而实用的牙刷。隐性目标:

1、感受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2、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教学方案: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察欣赏法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功能的牙刷。教学难点:为自己设计出有个性的牙刷,其样式为功能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牙刷是我们的好伙伴,你现在用的牙刷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保护牙齿,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讲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学不满足于市场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设计一把特别的牙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2、(课件出示,欣赏分析)

小小牙刷在细节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设计?

比一比,它们的头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里的设计起了什么作用?

它的把儿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它的颈部为什么是弯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A、三个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使用。B、多个刷头,更全面的清理牙齿。C、刷柄,与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D、刷颈,弯曲而有弹性„„

三、学生活动: 我的牙刷我做主 设计要求:

以人为本,突出创意,美观大方,材料环保。

四、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价。

第10课 便笺盒的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第11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2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教学难点: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教学准备: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第12课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2课时)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讲授新课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第13课 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

2、注重对设计内容的梳理和选择、归纳,按设计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3、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有机的结合。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各种类型的电子贺卡,请同学说出喜欢的类型,说出其中最吸引你的部分。

2、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子贺卡这么受欢迎吗?” 学生回答原因。

“那么,这些漂亮的贺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运用在电子贺卡上。教师讲授如何制作电子贺卡。(1)明确设计主题

(2)选择合适的制作电子贺卡的动画软件(3)灵活运用卡通形象和艺术字

(4)根据主题为电子贺卡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5)将电子贺卡放到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3、课堂讨论与实践。请学生们以组为电位,利用卡通形象,根据所选的创作主题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突出、美观实用的电子贺卡。

4、作业展示与评价。

在局域网上展示创作成果。5小结:

指出优点及不足,将作品整理成电子贺卡的主题资源网站,以备后用。

第14课 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三、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3、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第15课 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第16课 雕塑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2、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4)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5)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

第17课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2、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3、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4、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5、小结。

第18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 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第19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启发创作: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2)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小结。

第二篇:人音版第十册教案.doc

人音版第十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

第一课 春 意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

二、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三、《致春天》《春水》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熟悉歌曲旋律,熟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6/8拍的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导入新课

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三、课堂小结:

学生初步接受二声部的歌曲,单声部能唱好,但是声部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欣赏《致春天》 教学目标: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加入歌词,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指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甜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第一声部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二、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声音位置的保持,让声音变得更美。

二、欣赏钢琴曲《致春天》。

三、简单介绍挪威,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四、请同学们认真地聆听;

五、课堂小结:

学生中有不少是学钢琴的,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钢琴曲,也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个熏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教学过程:

一、首先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和二声部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别的声部的好习惯。

二、有一句谚语叫做“春雨贵如油”,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那还有哪些是形容春雨的?

三、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表现春雨的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四、请学生认真欣赏范唱。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里是用什么声音来形容雨声的?“刷刷刷刷”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刷刷刷刷”,要求声音集中,轻巧又弹性,切忌喊唱。

4、练习第二声部的地方,让学生除了自己演唱还要学会听别的声部演唱。

5、老师范唱曲调,讲解切分节奏。

6、用欢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7、刚才我们自己演唱了二声部的曲子,现在来听听另外的小朋友演唱的童声合唱《春水》。

8、认真聆听音乐,歌词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描写的?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教会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第二课 欢乐的春寨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华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打倒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七、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个人认为比较难,不适合全班同学一起唱,素质高的学生可以试着独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五、课后反思:

本课欣赏和演唱的都是民族歌曲,节奏活泼,学生很喜欢唱。

第三课 幻 想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

二、欣赏《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望月节》、《天地在我心》、《水星》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认真的聆听音乐,并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意境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并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教学过程:

一、请问同学们看过《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吗?

二、1、请看过的同学简单讲解故事内容,老师做适当的补充,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播放《宝莲灯》片段;

2、同学们在欣赏动画片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里面的音乐,非常的美;

3、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天地在我心》,设问:这是动画片里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这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演唱的?

5、边听边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6、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还有很多美的音乐,今天除了欣赏这首《天地在我心》之外,还要请同学们欣赏它的另外一首作品,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7、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

8、其实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不止《天地在我心》这首歌曲才好听,这中间还有很多好听的作品,下面这首《望月节》同样很美,一起来欣赏。

9、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0、这音乐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气氛?

11、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2、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13、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1874—1934)于1914—1916年间,以太阳系的行星为题,写了一部管弦乐《行星组曲》。一共有七个乐章,《水星—飞行使者》是组曲中的第三乐章。

课后反思: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想象力,并且知道了音乐的多种表达方式。

三、课后反思:

本课歌曲是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学生以前听过,很喜欢,欣赏时能轻声跟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白船》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柔和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深情细腻的感情。

二、并用所给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感受朝鲜童谣的魅力。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1、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并用手轻轻的划拍子,看谁划得最准确。

2、请问这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那你们听到歌曲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3、轻声地学唱歌曲,并用手划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老师范唱,学生用手打拍子。

5、可分配一部分音准好的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6、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合成。

7、把全班分成两个两个部分打节奏,听着音乐配上书上所给出的节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学生能够很快学会,但是对于歌曲中要求八拍的拖拍,学生有时候时值不够。

第四课 四 季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二、欣赏《四季》、《秋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四季》 教学目标:

:

一、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2、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4、放慢速度唱歌谱;

5、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5、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7、讲解反复记号;

8、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

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3、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歌曲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接唱乐谱和接唱歌曲,学生兴致很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欣赏《秋收》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教学难点:休止符 教学过程:

1、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再引入新课,提问:这段时间深圳经常下雨,如果你有两个同学没有带伞,只有你带了伞,那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3、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四分休止符,老师范唱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手;

4、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5、轻声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老师唱前面一句,学生接后面一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地方反复的学唱,或者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

6、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7、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8、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9、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10、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11、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休止符的地方,掌握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 五 课 您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

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

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

两个声部的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声部的和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学习二声部 教学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

1、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二、《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1、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3、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三、课堂小结:

本首歌曲学生以前听过,学起来比较轻松。

第六课 京 韵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京剧小知识 学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的歌剧”京剧,教学过程:

一、提问:外国人把中国的京剧称为是“中国的歌剧”,作为中国人,你们了解京剧多少呢?

1、通过幻灯片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京剧的有关小知识。

2、介绍京剧的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文生”与“武生”,年轻男性称“小生”,小孩子称“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能言善辩、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3、介绍脸谱: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4、了解了京剧这么多的小知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和学唱京剧,首先请听范唱《我是中国人》;

5、请看看这首京剧的拍号1/4拍,这个我们称为流水板,就是只有板无眼,全体同学跟随范唱用手点着“板”学唱;

6、分句跟唱,老师在拖腔那里可以唱一句教一句,放慢速度演唱,并且要把拖腔的音唱清楚,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二、课堂小结:

京味的歌曲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在演唱时歌曲的韵味没有唱出来,还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目标:

一、在上节课的京剧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京剧片断。

二、进行京剧的节奏练习。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演奏锣鼓经《慢长锤》。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的京剧《我是中国人》。

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和学唱京剧。

1、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老师可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

4、再一起欣赏《京调》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5、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三、学唱《蝈蝈和蛐蛐》

设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1、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2、老师当蝈蝈,学生当蛐蛐,并且要有表演的演唱;

3、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4、分组进行表演,比一比哪组最具有表演力,评选出优秀表演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的京味歌曲,学生很喜欢。第七课 友 谊

教学内容:

一、歌曲《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拉手》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在音乐中一起来找找好朋友;

二、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音乐,呆会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游戏;

1、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在小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听到过,今天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来找找自己的朋友,被找到的朋友要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个非常友好的动作,好吗?

2、老师先配合音乐做示范,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如何交朋友;

3、游戏结束后,引入歌曲《手拉手》;

4、先认真聆听歌曲范唱,练习歌曲中的集体拍手节奏;

5、边听音乐并且在中间加入节奏;

6、讲解切分节奏,然后老师唱谱,同学们加入歌词;

7、请同学们找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乐句,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会歌曲;

8、老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拍节奏;

9、老师和学生分句演唱;

三、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们对歌曲基本上掌握了,请唱得好的同学上台带领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告诉学生们如何交朋友,培养学生们的交友能力,尤其是对于平时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同学,通过这节课也能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玩耍了,友谊地久天长,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可爱的苹果》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心情。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社会是个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就会变得更美好,下面一起来欣赏这首《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习新歌

1、歌曲反应的什么内容? 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和演唱上有什么特征?

3、跟着音乐一起学学旋律;

4、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群初二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5、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指挥;

6、学唱歌曲,学生一起唱谱;

7、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

8、鼓励学生自己也学会创作;

三、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心,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八课 百 花 园

教学内容:表演《盼红军》、表演《编花篮》

聆听《牡丹之歌》、《花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编花篮》;聆听《牡丹之歌》 教学目标: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和自己风格,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河南民歌《编花篮》;

1、认真聆听范唱;

2、讲解装饰音,唱出其效果;

3、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尤其是要唱出歌曲的地方风格,认真聆听老师的范唱;

5、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唱,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乐表现力;

6、设问: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学见过牡丹,可以描述一下吗?

7、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山《牡丹之歌》;

8、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高音演唱)

9、轻声地哼唱音乐;

二、课堂小结:

请同学去搜集自己家乡的民歌,并且学会演唱,下次来一起表演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盼红军》 聆听《花之歌》 教学目标: 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欣赏外国乐曲,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南民歌,一起来复习一遍,今天我还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

1、认真聆听歌曲,可以请四川的学生上来带领大家一起用四川方言念念歌词;

2、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老师把难点唱给大家听听;

4、按照节奏念歌词;

5、以小组为单位,并用自制乐器进行伴奏表演;

6、今天还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位外国作曲家作曲的关于“花”的乐器,你能从乐曲中闻到花香吗?

7、认真聆听音乐,并将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8、每段的主奏乐器都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吗?如果听出来的话,就做出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9、完整的欣赏乐器;

二、课后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花”的音乐,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关于带“花”字的歌曲大赛,分为男女两个小组,同学们很感兴趣,也唱出了不少关于“花”的歌曲。

第三篇: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五年级下】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1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四、评述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五、拓展过程

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教学难点:

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讲评作业

第三课 精细的描写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教学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四课 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通过色彩对比练习,复习巩固素色彩搭配知识和色彩搭配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学习色彩的象征性,表情性等。教学重点: 色彩中色相的对比。教学难点:

色彩之间微妙的变化,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搭配。教学准备:

图画纸、水笔(钢笔)、铅笔、色卡纸、胶水、圆规,水粉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出课题 1.检查教具,稳定情绪。2.引出课题:色彩对比 3.放影幻灯片,板书课题

二、艺术研究: 1.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

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伊顿(著名的色彩大师):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

3、色彩的来源?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1666年英国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做了实验: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七色光谱(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视知觉)

4、光源有那些:太阳光,灯光,火光

5.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6.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红---橙 橙---黄 黄---绿 绿---蓝

蓝---紫紫---红

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如:黄--紫 红--绿 蓝--橙

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7.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利用面积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3)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三、艺术实践:

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幅几何图形的的画面

要求:1.规格:20*20厘米-----运用色彩对比的方式------老师辅导。

四、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强调)

德育教育: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第五课 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完

TOP 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教学难点 :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水粉工具材料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欣赏导入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1899年,德兰在卡里耶尔的工作室第一次见到马蒂斯,他与马蒂斯一起作画,并和布拉克、毕加索一样,经常去巴黎拉维尼昂街的“洗衣船”,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纪尧姆·阿波利奈尔.1905年夏天,他和马蒂斯在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边境一带一起画风景。出自对高更和凡高的推崇,德兰在风景写生中直接使用高纯度的色彩作大笔触的平涂,从而逐渐摆脱了青年们当时都十分热衷的点彩画法。没有任何新思想和在20世纪初流行的敏感的新潮会使他感到陌生.毫无疑问,是德兰首先发现了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想象的浓郁味道和民间艺术的丰富,也是他找到了欣赏古代西耶纳画家和阿维尼翁画派画家的理由.不过,安德烈·德兰首先是野兽派的先驱.如同他的朋友弗拉芒克一样,他当时使用的是分段的色块,快速的曲线和生硬的颜色.不过,他的手法不那么粗野,笔下的曲线更为典雅,色彩也更为和谐.他所采用的主要颜色是绿、兰,以及从玫瑰红到深紫的所有紫色.在他的油画中,人们看不到由于反映强烈本能而疏忽相撞的笔触,看到的是证明深思熟虑的精湛技巧的比例、色彩关系.1906年,他接受画商安布鲁瓦兹的委托,到伦敦画莫奈曾经画过的泰晤士河风景。德兰使用明亮而鲜艳的纯色去画多雾的泰晤士河,但却使人毫不怀疑:“这就是伦敦”。在装饰画方面,德兰也具有非凡的才能,曾经为俄国芭蕾舞团画过舞台设计。他懂得颜色的全部魅力,但他始终关心着形和结构.他创作过几幅野兽派最杰出的作品:《威斯明斯特大桥》,《海德公园一角》以及科利乌尔和埃斯塔克风景,《大西洋渡轮上的妇女》。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作画方法。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第六课 台历、挂历的设计

教学过程 :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TOP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欣赏导入。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提问: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奥运会运动员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

(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确定制作方案

四、小结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第七课 衣架的联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衣架产生自己的独特联想,并用学过的方法表现创意。

2、过程与方法:观察、交流与表现,在合作过程去寻找创意和表现的方法。

TOP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用艺术创造的目光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普通事物,领略创造的魅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原造型启发联想,激发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的方法,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表现美观、有趣的创意造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衣架若干、辅助材料若干

学生:每人1-2个不同衣架,辅助材料、美术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打开课件:欣赏一组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造的艺术品。

2、对话: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创意能使普通的物品焕发艺术生命的光彩。

3、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牛头》《猴子》

4、谈话:仔细观察作品,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作品。

5、小结: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常常被生活中各种形状打动,由此萌发创意,创造了如此生动有趣的作品。今天,你是否也想来尝试一下呢?

二、观察与想象

1、猜猜是什么?课件逐步出事衣架、裤架,每一个局部请学生猜猜是什么?——板书:衣架

2、简单说说衣架的作用,观察衣架的结构,理解衣架的设计(设计服务与生活)。

3、想象第一步:出示一个衣架,在投影上演绎各种角度造型,“测试一下你的创意指数”说出你的联想。

4、想象第二步:两个衣架组合?教师组合——学生组合——共同联想。

5、想象第三步:不同衣架组合,各组拿出自己的衣架,小组内活动,每组选出一个最佳创意交流。

6、想象第四步:添加辅助材料后又有什么新的联想?看看小组内带了哪些辅助材料?寻找一下新的创意。

三、创造表现

1、课件展示各种学生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的表现方法?你还受到了哪些启发?

2、猜猜其中有些作品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你准备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4、学生创作:要求:•2-3人为一组合作

•寻找最简单的方法

•分工合理,合作有效

5、教师参与和辅导

四、展示和评价、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参观展示,评价他人作品。

3、师评:被忽视的作品、制作过程中方法特殊的作品、失败作品等

五、拓展和延伸

课件欣赏更多有关作品和设计,进一步理解创作的力量。鼓励学生带一双发现的眼睛,怀一颗热衷思考的心灵,携一双创造的双手,用创造表现和造就灿烂生活。

(习惯强调:整理教室,善待垃圾)

第八课 拼贴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画创作。

教学难点 :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历、广告纸、彩纸等。

学具:挂历、广告纸、彩纸、胶水、剪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出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

(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第九课 我的牙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牙刷的基本构造,学习牙刷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为自己设计一个新颖、好用又美观的牙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牙刷的观察,分析和比较牙刷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牙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牙刷的设计、创作,让学生更多的关心身边的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创新设计的大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牙刷的每个局部的设计原理,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教学难点:

牙刷的设计要求既美观又实用,尽可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意识和节约、环保的意识。

教学准备:牙刷的图片和设计图几张。绘画工具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话题:

1、小调查:“生活中你最离不开的是什么?牙刷、汽车还是电脑?” 大多数人都选择牙刷。

2、小知识:人类拥有牙刷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德国考古学家近日挖掘出了欧洲最古老的牙刷,不仅设计精美,而且还“一刷两用”。据美联社11月18日报道,在德国西部城市明登一家废旧的医院,考古学家们挖出了这位欧洲牙刷的“鼻祖”。科学家介绍说,这支牙刷至少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虽然毛已不复存在,但依然能看出整个牙刷的精美和“人性化”:10厘米长的刷柄由动物骨头制成,另一端还雕刻成一个小巧的挖耳勺,独具匠心的设计令人赞叹。

二、欣赏、分析、比较

1、牙刷的设计处处为人着想

看书本上的三组牙刷:

a、你能比较我们三兄弟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吗?你找到()处?

b、我俩的个头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哪支是大人用的?哪支是小孩用的?

c、数一数我有()个刷头?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吗?

(花纹)你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吗?

d、为什么牙刷的毛要这样设计?

e、牙刷背面的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这些牙刷的局部设计,了解牙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小结:牙刷虽小,学问却挺大。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比较,知道牙刷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特点来设计。不仅如此,牙刷的刷头、刷柄、材料等的设计也要人性化、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三、发现问题,提出看法

1、小组讨论:自己在使用牙刷时发现的问题。

2、围绕发现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试着画设计草图。

3、小组可选择比较典型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设计。

4、交流小组的设计初稿,其他同学献计献策,完善设计。

四、学习设计图的画法

1、欣赏课本中的牙刷设计图,了解设计图的基本环节。

2、仿照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完成讨论稿中的牙刷设计。

五、展示、介绍、评价

1、分小组展示并且详细介绍自己的设计重点。

2、介绍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创意。

3、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作品的创造力、发现力、绘制能力打上评价分。

六、拓展延伸

发现生活中的需求、为有需求的事物展开想象和创新,从中可以获得创造的动力,也许你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发明家、设计师。这样看来,身边的事都不是小事哦!

第十课 便笺盒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TOP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TOP

第四篇:人美第二册教案

《画自己》

(人美版第二册第一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正式的美术课,学生在假期中可能会画画,可能就没有拿过画笔。因此,这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方式可以生动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现方法上可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最后让学生以观察和回忆为主,自由地表现自己。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技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情意: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大胆的表现人物头像的外形 难点:能够表现人物五官气质与特点 学习材料:

教师:大画纸、课件。

学生:教材、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室。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身材、个头、衣服„„)教学意图:

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发表质疑

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大小、形态、位置„„)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4,比较脸型。(胖、瘦、长、短、方、圆„„)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教学意图:

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发型、五官、脸型„„)

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教学意图: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

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b.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

2,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

3,作画要求: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

五、巡视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

2,可用些夸张的手法,如:胖脸更胖;瘦脸更瘦;爱笑的嘴更大、更弯;爱哭的没了眼;„„-教学意图:

学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画,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最管用。

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课件欣赏徐悲鸿、凡·高等画家的自画像)。

七、课后延伸 1,老师打算将这张“大合影”扫描进电脑,作为你们教室电脑的桌面背景,你们同意吗?

2,这张“大合影”是由许多长相不一,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的你们组成,老师希望你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向上的集体、一个互助的集体。教学意图: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集体主意识。

《长呀长》

(人美版第二册第二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有过种植小植物的体验,所以本课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并画出成长的样子并不是太困难,但可以提前一周要求学生回去种大蒜等速生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

1、通过观察,体验与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感想与构思,追求现代的新颖与生动。

技能:

2、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通过观察,自由大胆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似的情景。情意:

3、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下,相互学习、交流、观察、感受能力,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长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生活,激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彩笔、蜡笔、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2.

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3.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4.

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回答: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想象植物的生长状态

四、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2.颁发“勤劳种植”奖。3. 颁发“种植创意”奖。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太阳》

(人美版第二册第三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本课教材展示了用橡皮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学生通过玩橡皮泥,学习简单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同时可以体验到动手制作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美化到了生活。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技能: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情意:培养学生们全体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彩泥及附带工具。学生:教材、彩泥及附带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提问:

(1)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2)说说天上有几个太阳?

(3)你知道古时候天上有几个太阳吗?(4)知道后羿射日的故事吗?

2、欣赏故事《后羿射日》

3、思考:这9个太阳都长什么样?(注意引导学生,想想太阳是不一样的)

你能吧他们的样子给画下来吗?

4、教师在黑板上把太阳的圆形画出来,学生给太阳进行添加(主要是太阳的五官和光芒)

5、小评:说说你喜欢哪个太阳?为什么?

6、展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用橡皮泥做太阳 教学意图:

通过此环节,调动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讲授新课

1、那么你们知道古时候的太阳什么样? 引导欣赏:古时候人们描绘的太阳:

《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

《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2、那么,你知道太阳的还有什么知识?(1)太阳中心温度高还是外边的温度高?(2)地球一年绕太阳几周?

3、你想用橡皮泥制作太阳吗?

4、我们以前学习过玩橡皮泥的方法,今天可以如何用?

(教师课件展示橡皮泥的制作过程)

5、教师演示:

通过课件进行展示:

我这里也有一个太阳,但是他什么也没有,你能帮他变得漂亮吗?(学生回答,教师操作)

6、欣赏学生作品

让我们看看小朋友们的作品

教学意图:

通过欣赏,了解太阳在不同地方的表现。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四、展评

学生介绍自己的太阳 太阳选美大赛 引导学生会以思考 教学意图:

通过展示,观察到各种不同形象的太阳,引导学生审美。

《漂亮的瓶子》

(人美版第二册第四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册第四,是一节绘画创作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去了解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把自己的装饰瓶子的想法画在纸上,并设计出色彩,图案等,为下节课做准备。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对学生的实践,探索,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教学目的:

认知: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和美化方法。技能:

情意: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瓶子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感悟,想象,培养装饰意识,能够学会运用巧妙的手段进行描绘装饰,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材料:

教师:彩纸、剪刀、课件等

学生:常规作业纸,剪刀一把,水彩笔,油画棒,固体胶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齐摆放好学习用具,做端正。

二、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图)他是谁?--蓝猫儿来到了我们班!

(继续出示)他来我们班干什么呢?--开花瓶店卖花瓶。

这些瓶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好看的、漂亮的。

2、揭示课题--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感受

三、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

蓝猫开个瓶子店,请同学们做顾问,你喜欢哪个瓶子?能说说原因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兴趣,懂得从细处去观察。

2、发现,解决

老师发现这些瓶子有两个共同之处。

(1)折起这些瓶子,发现--左右重合,大小一样,通过这样的发现,谁能找出一个可以快速剪出瓶子的办法呢?

(请同学回答,打出对折的剪法)教师示范(故意剪错对折线,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发现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让同学们发现,要依靠对折的线描画出半个瓶子的造型,这样,就连起来成了一个整体的瓶子造型)请学生示范剪出完整的瓶子,并大家一起评析。

(2)瓶子的花瓶都很漂亮

分别请四、五位学生就两个没画出花纹的瓶子进行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谈谈,你会怎样美化瓶子。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方法

四、学生表现:

1、作业布置:

蓝猫在我们班开了一个瓶子店,想把送我们同学们的。可是现在我们只有五个瓶子,我们班人又多瓶子也不够啊。没有瓶子怎么送?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好办法吗?(我们同学们帮蓝猫做瓶子)

2、学生剪绘: 步骤如下:

A:对折瓶子,画出半个瓶子造型 B:剪出造型

C:勾边纹,画花纹。

教师巡视指导以下几个情况:瓶子大小?花纹造型?

五、小结,讲评 1、选出五幅制作精美的瓶子,送给作者示范的教

学瓶子。

2、同学们上台选购大家所喜欢的瓶子。

《洗澡》

(人美版第二册第五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洗澡是儿童十分熟悉的生活内容。儿童从出生就开始和水打交道,大多数孩子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和水有关的一些活动就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日常洗澡的回忆与观察,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表现出来,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洗澡的照片,可帮助学生观察回忆父母是怎样帮助自己洗澡的,体会父母的爱和洗澡时的快乐时光,进行讲卫生,爱清洁的教育。教材中还展示了用不同工具,材料画的不同的洗澡场景有水滑梯,在澡堂,浴盆洗澡,大象洗澡,还有为地球、汽车、大楼洗澡,通过丰富的洗澡内容,唤起学生对洗澡的题材的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

表现,从而从关心自己的清洁到关心生活环境。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技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情意: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

学生:教材、彩色笔、动画棒、彩纸。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言:

1、引导提问:

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洗澡的是的动作?

2、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把学生表演的人物动态画到黑板上。

教学意图:

(通过几个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课题)我们今天就来画洗澡。

三、新授:

1、歌曲《我爱洗澡》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做动作。感受洗澡的动态。

2、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在洗澡,你知道他们在哪里洗澡吗?

学生回答:澡堂、浴室、桑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地点。在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地点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我们洗澡的时候需要什么用具? 香皂、洗发精、毛巾、沐浴乳„„

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黑板上绘出这些物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4、延伸探究

除了我们人类洗澡,小动物们也洗澡呢 动物洗澡(观看图片或录像)(1)有谁给小动物洗过澡?(2)小动物喜不喜欢洗澡?(3)小动物洗澡是什么样的?(4)动物之间洗澡是什么样的?

(比如大象用鼻子给小象冲水,老猫用舌头给小猫添毛。)

5、汽车、楼房洗澡(观看图片或录像)(1)有谁见过汽车楼房洗澡?(2)给汽车楼房洗澡是什么样的?(3)给汽车楼房洗澡有什么好处?

6、地球洗澡

我们给自己洗了澡,给小动物洗了澡?还给我们周围的汽车,楼房洗了澡,大家都干净了,都变的亮起来了,那么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上也有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比如沙尘、污水、垃圾,我们能不能给地球也洗个澡呢? 问:在你们想象中如何给地球洗澡呢? 答:用喷头淋,用刷子刷,用布擦。

7、欣赏作品

8、作业要求

每人画一幅想象中的“洗澡”。

教学意图:

通过欣赏感受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地进行描绘,为创作做铺垫。

四、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五、展评学生作品

《船》

(人美版第二册第六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船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课文首先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主体的感知:你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师生开始共同探讨船的由来、发展、用处及类型。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引入身临其境的记忆和感受。向同学们介绍你感兴趣的船上有些什么。

船不仅是载人运货的工具、进行训练和体育运动的器械,我们还欣赏到它的造型艺术性。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

技能: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情意: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

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难点: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实物。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学生:教材、玩具。彩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

2、感知与启示

分小组展示学生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师问:①你知道这艘船叫什么船吗?为什么? ②还有其它种类的船吗?(全体同学欣赏图片并议论)

教学意图: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体现合作学习。并了解船的基本概念。

3、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学生根据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议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①师问:谁知道最初的船儿是怎样的?(就是根木头浮在水面上)

②师:这样的船造型真简单,老师也能马上想到几种,你们看,这块西瓜皮就可以成为一艘船。别看它小,至少可以装载几百、几千只蚂蚁。像这样造型简单又很实用的“船”,小朋友们还能想出几艘吗?(撑开的伞、香泡皮、瓶盖等)

③师:接着又出现了用木头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师傅还在船上叉上风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现了铁皮船、气垫船、快艇等。(课件出示相关船的图片)教学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船的相关只是,并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与创作。

4、设计创作

①师问:看了这么多的船,你能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吗?

②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学意图:

学生能够通过对船的基本了解,大胆地进行描绘与创作。

5、作业展评:

师:让我们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将自己画的大船按外轮廊剪下来,贴在老师准备的蓝色大纸上。

②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手行的联想》

(人美版第二册第七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教材设有两页,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学生手影游戏”、“手形叠放涂色作品及手形描绘方法”、“水粉手绘形象展示”、“平面手形联想作品欣赏”四部分内容。作业提示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形表演与联想,并将它画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手影游戏”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游戏活动,既可以作为教学的导入方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作为学生手形联想的辅助活动方式———借助灯光帮助手形联想想象、借助灯光描绘手形轮廓。

“手形叠放涂色作品及手形描绘方法”直观向学生描述了手形平面描绘方法,并向教师、学生提供了第二种手形联想作业表现方法。这种手形联想表现方法类似于第一学期第二课内容《看谁涂的更好看》的表现方法。

“水粉手绘形象展示”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手形联想作业表现方法。

“平面手形联想作品欣赏”为我们提供了第四种手形联想作业表现方法。

教材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借助对手形的丰富联想,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对手形的观察、想象、添画,引发学生的联想,进一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技能:能够通过联想大胆的进行想象绘画

情意:在描画手形、涂色表现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手形观察产生联想。难点:引导学生丰富的联想。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实物。学生:教材、玩具。教学过程:

1.首先从平面手印大树入手,通过手影游戏(摆出手掌和手指的各种姿态),观察手的整体特征(影子)产生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添添、画画进行艺术创造。

2.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从内容、颜色、相互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考虑,共同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或水彩笔

教师准备:颜色盘(4个/组红、黄、蓝、绿)共28个、过滤纸7张、大水桶5个、抹布5块、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印大树

1. 仔细看:老师要干什么?(用手印树干、树枝)2.谁给大树穿上绿衣裳?(学生用手印:大树叶、小树叶)

3.原来印上去的大手和小手变成了一棵大树。

教学意图:

通过此环节活动,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做手型

1.大家看:谁来了?(师做狗的手型)——课件:白底

2.哪位小朋友也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做?(个别试着做)

3.这些东西你会做吗?——课件:实物图

出示实物图片——哪些我们还没做过,大家试一试!——做给大家看看——课件:白底

4.运用我们的十只手指与手掌,就可千变万化,呈献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在我国四川,手影戏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课件:课题 5.出示手型——可以变成什么?——课件:变手型

这些手型经过添一添、画一画,都变成我们熟悉的东西了!

教学意图:

通过此环节,学生能够感受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观察到不同的手型的变化。

三、印手型

1. 以组为单位(4-5人小组)

2. 要求:

① 每组桌上有四个盘子、四种颜色、一张大纸、两到三组共用一个水桶——课件:座位图展示

② 请四-五人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手印画,再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稍稍添画。比比,哪组同学想得多,想得妙,想得和大家不一样!

③ 注意:用手印换色时,把手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再用别的颜色。

在印的时候,不要用手来涂。——课件:两个太阳的对比

用水粉注意有一个好习惯!

教学意图:

体验活动,通过亲手体验,感受到手型的乐趣。

四、作品展示、评价

1.自评:小组内讲一讲印了些什么?(张贴)

2.互评:你特别喜欢哪组的手印画?个别(把小手送给他)

五、拓展

生活中,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手的造型。——课件:图片展示

1. 彩绘(立体)手

2. 商品/广告/宣传画

3. 雕塑

《狮子大王》

(人美版第二册第八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李巧慧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择了自然界中狮子的图片,便于学生观察狮子的特点。狮子的雕塑作品,有助于学生认识如何抓住狮子的特点进行夸张的表现(夸张一词在教学中不要出现,可以告诉学生突出特点)。本节课既可以绘画的方法也可以用制作的方法表现狮子,因此,教材中选择了部分绘画及制作的学生作业,其中有的很稚拙,有的比较工细,风格迥异;有的用线,有的用色,有的利用废纸袋,有的利用多种彩纸,但都表现出狮子共同的特点。教材中还展示出学生活动的场面。力图启发教师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感受。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对大自然中狮子的观察、比较和对生活

中的各种狮子艺术品的欣赏,了解狮子的特点。

技能:能大胆地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具有不同个性的狮子。情意:通过听听狮子乐曲,看看、画画、做做狮子,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观察对比方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

学生:教材、收集身边的不同材料(毛线、碎布、挂历纸等)、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体验狮子大王的凶猛,导入新课。

教学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 师:播放狮子的吼叫声,出示雄狮的形象引出课题。

学 生: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引入课题。并安排一学生头戴狮子面具模仿狮子的吼叫声窜上讲台。

2、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

教 师: 提出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交流,概括出狮子大王的不同特征:颈部有棕毛、吊眼、嘴大、牙尖。。。学 生:(1)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分析雄师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3、小组同学利用教师提供的狮子大王的图片,分小组共同研究下面的问题:

一组:狮子大王一家中,谁最具有狮子大王的特点,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二组:狮子大王的眼睛与其它动物的眼睛有什么不同?

三组:狮子大王的鼻子与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 四组:狮子大王的耳朵与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 五组:比较几种狮子大王面具的制作方法,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制作方法。

4、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的不同表现方法,增加美术文化含量,解决教学难点。

问:艺术作品中是如何突出地表现狮子大王的特点?

教学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教材第16页中的雕塑作品及一些绘画作品,总结出狮子的嘴的绘制比真实的还要大,露出的牙齿更尖利,眼睛。。。(4)分析学生优秀作业中狮子的表现方法。

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难点。

提出问题:

1、这些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狮子大王的棕毛做得有快有好?

教学意图: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范作及教材中的学生作

品,分小组进行研究。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小结:播放《狮子大王》动画片的音乐。

6、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狮子大王的作品戴在头上,学一学狮子大王的样子。

教学意图:

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拓展: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狮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小结。

《可爱的动物》

(人美版第二册第九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科旨在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题材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鉴赏、探索、创作、表现、评价活动,从而认识各种动物的可爱和美丽、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教材以丰富生动、具示范性的图片与简明的文字提示等为主要教学内容,极具开放性、选择性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技能:通过探索用各种题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作精神。

情意: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展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

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图片等

学生:绘画用具,彩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猜一猜:

长长的鼻子,白胖的身体,大大的身体,黑眼睛,耳朵像扑扇,最爱吃的是竹子。四肢像柱子。

()

()

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的部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及学习的乐趣。

二、感知发现,探究方法

1.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A.它长的什么样(形、色、花纹、动态)? B.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 C.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

D.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2.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动物外形,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张的表现出来。教师出示用彩纸粘贴的动物,学生欣赏。学生讨论:彩纸粘贴和画动物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模仿、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感知动物的特征,发现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三、创作表现,大胆创新

作业要求: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的创作表现。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设计,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空间,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赏析评价、拓展延伸

1.展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画,鼓励他们谈出对他人或自己作品的感受。

2.课堂拓展:

将自己的作品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进行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设计意图: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了毛绒玩具、塑料变形玩、模型、电动玩具、民间布艺、泥塑玩具等,不同性格爱好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偏爱,教师应充分给孩子以发表看法的机会,并鼓励孩子带来自己喜爱的玩具、从造型、色彩、功能,以至玩具的来历、它代表的特殊意义等方面,介绍给大家,分享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学习与小朋友和睦相处。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教师的指导,认识玩的造型、色彩,了

解玩具的设计离不开美术,美术随时随地装扮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乐趣。

技能:初步学习观察、描述玩具,学生能表达出自

己的爱好,讲一讲自己玩具懂得功能来历或有关故事。

技能: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渗透爱护玩具,爱护每一件东西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

难点: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并能对观察到的玩具的特征做出描述与评价。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实物。

学生:教材、玩具(鲜明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传

统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明确任务

1.一起观赏玩具。

A.课前带来的玩具的学生用手把玩具举起来 B.教师要注意哪些玩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观察欣赏,大胆交流

1.玩具朋友介绍

建议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颜色 外貌 质地 功能

学生汇报 2.欣赏课本中的玩具。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观察与交流中,初步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及赏析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交流介绍

A.给小组成员带来的玩具分类。

B.挑你最喜欢的玩具,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4.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和交流自己玩具的特点。分组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玩具,锻炼表述、交流的能力。

三、欣赏拓展

了解民间玩具

1.教师展示有地区特色的民间玩具,并介绍玩法。

2.通过图片资料了解过去孩子喜欢的民间玩具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拓宽孩子的视野,了解民间文化。

四、课后延伸

号召同学们课下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儿时的玩具。设计意图:多方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教学活动贯穿于课堂内外。

《春天的色彩》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一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并且能够记忆和表现春天的色彩。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

教材中展示了几种不同的绘画方法,如油画棒平涂、彩色水喷色、水粉色平涂。让学生把记忆的色彩随意地表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启发学生设计更多的涂色方法。还可以几个人共同涂成大张的彩纸以供下节课使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技能:感受水粉画的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

能力。技能: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

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难点: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水粉用具、范作 学生:水粉用具、图画本。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明确任务

1.导入

A.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B.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跳舞。2.学生交流:

二、感知发现,探究方法

1.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设计意图:记忆中的春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学生说

出许多颜色,教师从中归纳出春天最主要的颜色,出示色块。)设计意图:感受大自然,了解春天的变化,观察春天的色彩。

4.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设计意图:学生感知春天的主要色彩。

5.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6.欣赏春天的画。

A.实物投影出示书中范作,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色彩的?{学生讨论} B.演示水粉工具及简单操作。

C.欣赏教师范作。

设计意图:直观地了解绘画的方法,掌握绘画工具的运用方法。

三、大胆实践,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

A.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B.用油画棒、水彩笔表现春天的景色。C.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设计,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空间。

四、赏析评价,拓展延伸

1.生生互评。2.集体评。

3.师有选择地评。4.课堂小结、延伸。

你能用这张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现自己及他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二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课提供简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创新设计,为学生创新表现提供更大的空间。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或装扮同学,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装饰、大胆表现,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学习用集体创作的方法、用春天的颜色,设计服饰。

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

技能:通过用春色彩装扮自己,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用春天的颜色装扮自己,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的方法

难点:装饰服饰的方法。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剪刀、胶棒、彩纸、皱纹纸。

学生:教材、剪刀、胶棒、彩纸、挂历纸、皱纹纸、上节课的作品等。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明确任务

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戴在一位同学的头上。

问:好看吗?

你发现它是用什么制作的了吗?

2.教师小结:他们就是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春天的色彩来装饰的,这节课,我们也用春天的色彩装饰自己。

3.出示课题—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设计意图:直观教具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发现,探究方法

1. 欣赏关于春天的服饰图片。(课件)2.小组讨论:

①她们是如何装扮自己的?(用各色彩纸进行折、叠、撕、剪等方法装饰)

②在什么部位进行装饰?(头、手、脚、身体)3.校园艺术节服装大赛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参加2008年艺术节服饰设计大赛,你们想参加

吗?

4.参赛要求:

①集体创作(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合作装扮一位同学)

②大胆表现(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自由的表现出来)

③创新设计(设计出的服饰要有特色,并富有春天的气息)5. 教师示范:(蝴蝶结、叶子、花等制作方法)设计意图: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大胆实践,创新表现

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分工协作

①选模特

②谁负责头饰制作 ③谁负责手脚装饰

④谁负责衣服设计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制作时应注意操作安全,要注意环境卫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

四、赏析评价,拓展延伸

1.服饰展示:2008年艺术节服饰设计大赛开始了,我们掌声邀请模特上台为我们进行服饰的展示。(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2.生生互评

哪一小组的服饰最有特色,为什么? 哪一小组的服饰最有创意,为什么? 哪一小组的服饰最有漂亮,为什么? 3.课后延伸

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美,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保护环境,让大自然变得更美,好吗?

设计意图:

①学生时装表演,为学生创设自由表现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②环保教育,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三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我们身边的线条”,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材中选择了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春如线》这幅作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颜色的恰当组织,能带给人美感。教材中还选择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图片,以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的线条,感受这些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自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技能: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

难点: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教材。

学生:教材、图画本彩笔、蜡笔。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明确任务

1.游戏导入

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2.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发现丰富生动的线。

二、欣赏资料,感知发现 1.欣赏幻灯片

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服装、雕塑、动物等。天安门城楼:红柱子——竖线 民族舞蹈动作——波浪线

老虎虎皮——虎皮纹线

教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

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例如,动物、植物、建筑物。

3.教师总结:线条无处不在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设计意图:大量的课件中图片的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赏析、对比中,发现丰富多彩的线条,感受线的美感。

三、大胆创作,创新表现

1.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

调皮的小鸟,投进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狂风掀起了一层巨浪……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还想表现哪些内容。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四、赏析评价,拓展延伸 1.自评与组评 2.延伸

作业① 用线条作画:我的生活(或情绪)。规则:老师请出一位同学,然后请他的好朋友用线条描绘出这位同学的心情。

作业② 用线条画出我的爸爸或妈妈。课后把自己画得画带给爸爸妈妈欣赏,并将他们的评语收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下的运用与延伸。

《下雨了》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四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材中选入了韩羽的《听雨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幅作品的分析,初步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也可以表达情感。教材中 还展示了一幅学生在下雨时兴奋地雨中游戏的图片,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多种表现形式的作业可供师生分析、参考。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技能: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技能: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实物。

学生:教材、彩笔、蜡笔、图画本。教学过程:

一、入境感知,明确任务

1、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

2、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3、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下雨了!下雨了!小虫躲在大树下,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下雨了!下雨了!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初步感受下雨时的情景。

二、交流赏析,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

流)

A、自然界的变化。B、人怎样躲雨。

C、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雨中情景模仿表演。

3、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A、书本中的插图。B、优秀学生范画。

4、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5、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在回忆、情境中进一步感知下雨了的情景,通过插图及范作,再自主探究中,明确创作表现的方法。

三、大胆创作,创新表现

1.快用你们的画笔,表现你最想表现雨中的一瞬间吧。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主题突出

2.学生创作表现。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作下雨了的情景。

四、赏析评价,拓展延伸

作业展示。

讲述雨中的故事。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让他们把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童话城堡》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五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神奇、梦幻般的童话以超现实的形式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敞开了自由遐想的空间。教材文字:“看一看、想一想、动动手,我们是童话城堡的设计师。”与儿童乐园这幢既错落又具秩序美的城堡相呼应。小组学生商讨着如何有主次地组织大小不同的形。图文并茂,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的自主性学习。

学生作业中的城堡曲折地簇拥在密林中、耸立在粗壮的花梗中,在温暖的阳光下、阴云里形态各异。这里的故事包含着作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技能: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拼摆、搭建童话城堡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难点:城堡的外形美感与创新。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城堡图片及课件、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歌曲。

学生:教材、各色彩纸。教学过程:

一、交流素材,探究方法

1、课件出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一看,想一想(出示发现王国的城堡): A.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建筑吗?

B.当你看到这座建筑时,你想起了什么?

C.这座城堡给你什麽感觉?(从外观造型及在游乐园中玩所感受到的去引导学生体会)

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熟悉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表现的欲望。

2、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出示城堡图片,让学生分析城堡的特点。

A.外形……

B.感觉……

设计意图:发现城堡的基本造型,体会造型的美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

3、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城堡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素材,拓宽思维,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育秧表达能力。

4、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教师出示课件(几个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在拼摆搭建的过程中了解基本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一组为单位,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二、创作实践,创新表现

1、以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

2、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形象拼摆、搭建城堡。

3、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在小组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交流展示,拓展延伸

1、作品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的城堡。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你们的城堡是为谁设计建造的,为城堡起个名字。

②说一说城堡的特点。

③你们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拓展

引导学生课下厂使用不同的方法创作自己心中的城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

《钓鱼》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六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柏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 技能: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

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情感: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

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难点:制作、装饰的方法。学习材料:

教师: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鱼,各种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课件。学生:教材、玩具、装饰材料,各种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教学过程:

一、感知体验,明确任务

1.欣赏海洋鱼类的图片,2.谈感受。

3.出示自制鱼竿,模仿渔夫是如何钓鱼。

4.出示课题——钓鱼

设计意图:在谈话、情境中体验着钓鱼

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引出课题。

二、观察发现,探究方法

1.探索做鱼

A.想做好鱼,必须得探讨用什么材料做鱼,怎样做又快又美。

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 做成的鱼。

问:“这些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东西可以做鱼?

怎样做?”

B.讨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可以怎样充分利用做成鱼。C.学生汇报

2.鱼杆创新

教师举起自已做的鱼杆对学生说:“老师用筷子做成了钓鱼杆。

A.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鱼杆?” B.小组讨论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做鱼竿。C.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探究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材料的组合及运用的能力。

三、大胆实践,创新表现

作业要求:

1.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2.小组合作完成一条鱼及一个鱼竿。3.在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创作要求,体验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进行创作的乐趣,教师及时的指导,鼓励有进步的同学。

四、感受体验,拓展延伸

1.“钓鱼比赛开始了!”请学生们围着一个个

用自己的凳子拼摆成的“鱼池”,分小组进行钓

鱼比赛。

设计意图:让他们把自己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在愉快的活动中展示作品,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2.拓展延伸

A.欣赏鱼的造型在生活中的应用。B.课下收集有关鱼的成语。

设计意图:教师的一两句话的拓展,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的延伸。

《好吃的水果》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七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范美毅 教材分析: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技能: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情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水果。

学生:教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

(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教学意图:以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2.介绍火龙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

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教学意图:

回忆和观察以前的水果通过直的观察和触摸感受水果的外形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

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学意图:

在集体中展示,激发了对美术活动的持久乐趣.《伙伴》

(人美版第二册第十八课)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

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技能: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人、动物、物品)的故事。

情意: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难点: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实物。学生:教材、玩具。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你们有伙伴吗?谁想讲讲自己的伙伴是谁?你了解你的伙伴吗?(找一对伙伴上台,一个在教室回答问题,一个到教室外回避)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想想:古代的小伙伴会做些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8课《伙伴》

2、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书中的作品

重点欣赏《艰苦的岁月》,学习细致地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找出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听老师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3、欣赏课件,边欣赏边讲解

通过观察,找学生回答问题。

4、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为他做什么?

人与动物也可以做伙伴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动物伙伴?

找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人与植物之间如何做伙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伙伴的含义。进行德育渗透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花的世界

(人美版第二册第19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范美毅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围绕“花”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开放、综合发散的教学思维,来充分展示《花的世界》这一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通过真实的鲜花让学生认识花的生长结构;通过四季花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花的内在美;通过画家和小朋友的花,让学生欣赏花的艺术美;通过选择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材料美;通过举办画展,以及花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体验花的美。以上五个环节,合理有效地体现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学生理解了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它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感受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材料美、装饰美,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立体创作。

情意: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培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兴趣。

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发现、创造、展示、介绍 “花”的美及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材料创作、装饰、美化生活,美化自身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

“花”的平面、立体创作。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花。学习材料:

课件、彩带、皱纹纸、彩纸、毛线、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花的自然美

1、出示一枝鲜花,分析花的生长结构。

2、引导学生从花的形状、色彩、气味,了解

花的自然美。教学意图:

一枝鲜花,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了解花的自让生长状态,从形、色、味认识花的自然美感特征,体现跨学科的综合。

二、欣赏感受花的内在美

1、欣赏四季花的图片:水仙、莲花、菊花、梅花。(课件展示)

2、四季花的生长环境、季节以及所蕴含的人

格美和品格美。教学意图:

了解花的在什么季节里开,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以及不同的花所蕴含的不同品格,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研究花的艺术美

1、家笔下的花:(课件展示)(1)、《花篮图》李嵩(宋)

(2)、《向日葵》凡高(荷兰)

2、欣赏小朋友花的作品:(课件展示)彩笔、彩纸、皱纹纸、毛线、撕纸、橡皮泥、立体的平面的等等。

教学意图:

欣赏大师的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欣赏小朋友花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花的各种媒材的制作方法,并且消除他们为难的心理,能够产生你行我也行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四、实践创作花的材料美

1、作业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材料,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花的制作。

2、教师指导。教学意图: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学会合 作。重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锻炼;在动手中去体验各种材料的特点。教师的辅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的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五、展示拓展花的装饰美

1、各个小组举办花卉展。

2、拓展:了解花的更多知识,如收集描写花的诗句(一枝花开不算美,万紫千红才是春),动手制作花的标本。教学意图:

让他们把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孩子们非常愿意的做的事情,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一两句话的拓展,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的延伸。

小小镜框

(人美版第二册第20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范美毅 教材分析: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亲身生活,围绕小小镜框来进行创作,书中提供了一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有蝴蝶的形状,花朵的形状,长方形的形状等等风格各异的镜框,与此同时又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的不同,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一个个镜框中的自画像更是栩栩如生,生动可爱,同时在设计应用课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 欣赏书中作品,了解镜框的作用和组成部分及其美化方法,能运用多中方法进行创作;情意: 通过欣赏与尝试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能力: 培养认识、发现、探究、创造、展示、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材料创作、装饰、美化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夸张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外形与众不同以及装饰方法不同的小镜框.难点: 如何巧妙地制作出精美奇特的小镜框.学习材料:课件、彩带、皱纹纸、彩纸、双面胶,蜡笔或彩笔,吹塑纸…… 教学过程:

认识了解小镜框

1出示生活中的小镜框,引导分析镜框的作用和它的组成部分

2出示一个提前学生自己动手做好的镜框(形状是白云),引导学生分析与生活中的镜框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学意图:

通过真实的镜框与学生制作的镜框进行直观比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感受到学生作品的外形,色彩和装饰的美,激发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欲望.二、欣赏风格各异的镜框

1、欣赏镜框的图片:蜻蜓形状、太阳形状、卡通形状……(课件展示)

2、分析装饰方法的不同和运用的制作方法以

及材料的独特 教学意图:

了解不同形状的镜框,以及不同的镜框不

同风格,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欣赏镜框的美

1生活中设计师设计的镜框作品(课件展示)材料的多种多样:玻璃,钢的…

2、欣赏小朋友花的作品:(课件展示)彩笔、彩纸、皱纹纸、玉米,瓜子的种子,剪纸的作品来进行装饰等等

教学意图:

欣赏大师的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欣赏小朋友花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镜框的各种媒材的制作方法,并且消除他们为难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设计一个独特有趣的镜框,在镜框里放入一张你的自画像,也可以尝试着画你的老师,亲人,同学,然后送给他们做纪念.2、教师指导。教学意图:

重在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去锻炼;在设计制作中去体验各种材料的特点。教师的辅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的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展示评价

1、各个小组举镜框展览

2、拓展:了解镜框多种多样的摆设方法,如正着放,悬挂的…… 教学意图:

让他们把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孩子们非常愿意的做的事情,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一两句话的拓展,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的延伸。

我和泡泡一起飞

(人美版第二册第21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范美毅 教材分析:

大胆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喜欢做游戏更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本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色彩带给我们的美感,以及自己尝试颜料和肥皂水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特殊效果带给我们不同的效果.并且根据泡泡留下的痕迹,大胆发挥想象力,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画在泡泡里,完成一幅充满想象色彩和童贞的作品,让每个看画的人都能够像在童话世界中.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自主分析尝试把颜料和肥皂水结合在一起,用吸管把各种颜色分别吹在纸上.进行想象添加.情意: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激发学习兴趣和大胆地联想

能力: 从泡泡的痕迹中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添加,用画,涂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书中作品的欣赏,大胆地对作品进行想象创作

难点: 如何巧妙地创作出一副想象丰富的泡泡画.学习材料:课件、水粉,吸管,水杯,图画纸,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欣赏泡泡画的美

出示一副提前画好的泡泡画,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奇特内容

教学意图: 开门见山直接对泡泡画作品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泡泡画内容的独特,神奇的泡泡像巧

妙的音符,也像一个五彩的梦.激发学生进行创作兴趣.二

欣赏作品分析制作方法

1欣赏书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步骤 2自主尝试,将水粉和肥皂水混合在一起,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3根据泡泡吹到纸上的不确定性,大胆发挥想象力,(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意图:

通过自主观察,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尝试地进行创作,通过学生的交流,开阔同学间的创作思路和创造能力 三

自定标准,创新表现

作业要求:

根据泡泡落在纸上的痕迹.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2提醒卫生问题 教学意图: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学会制作。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去尝试发现;在动手中去体验泡泡的美。教师的辅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的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交流拓展

1全班展示优秀作品

2、拓展:给自己的作品起个美的名字 教学意图:

让他们把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也是孩子们非常愿意的做的事情,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作品起名字,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的延伸。

水果蔬菜印成画

(人美版第二册第22课)

执教者:大连甘井子区金二小学

范美毅 教材分析:

水果蔬菜是学生生活中最容易找到的一重创作素材,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在享受香香的水果蔬菜时,没有想到水果蔬菜还可以进行美术创作。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大胆尝试运用不同水果蔬菜进行印画创作,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同时使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对各种形状的水果蔬菜的观察与组合,进而创作简单的一幅印画 技能:通过剪切印装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制作能力。

情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以及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大胆进行联想创作以及水分与颜料的掌握

难点: 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水果,蔬菜,石头树叶等,水粉相关用具。学生:教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出示一张拓印作品,设问:瞧,我给你们带来什么了?好象不是画的.教学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情趣,引入主题.这些作品都是运用我们天天接触到的水果蔬菜石头等做出来的.二、欣赏作品,探究发现

1.回忆你在生活中以前玩过拓印这样的游戏吗?你是怎么玩的?(学生回忆玩法简单进行介绍)

2.教师引导分析书中的制作步骤图,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一个步骤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学生进行自主尝试

学生谈感受,指出有问题的地方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师生一起互相帮助解决

3欣赏优秀的作品,指出最有创意的地方在哪?

教学意图:

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创作.同时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师生合作的意图.:

三作业提示 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等材料进行拓印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组织交流

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谈谈你发现最有趣的设计.《可以触摸的画》

(美版第二册二十三课)

执教者:大连市甘井子区周家街小学

肖建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以美术泥与剪贴的两幅不同画面进行对比与比较,导入新课。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继续深入探究的热情。通过看看、想想、剪剪、粘粘、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从中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画面的肌理美感。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画面,进行感官体验;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平面、立体的创作;感受画面的肌理效果,理解画面的材料美与装饰美。

技能:通过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培养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综合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装饰,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能力。情意: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尝试,通过看看、想想、剪剪、粘粘的设计过程的体验,感受制作的乐趣,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段进行平面、立体的创作。

难点:立体材料与平面材料的完美结合。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范画、美术泥等

学生:风景挂历、方便筷子、美术泥、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摸一摸美术泥制作的画,感知一下画的内容(简单的造型)

2、出示同样内容的挂历纸粘贴画,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的部分,即能让学生通过摸摸感受到美术泥的肌理效果,又能通过看看比较出平面与立体画面的不同美感。同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及学习的乐趣。

二、初次尝试,掌握技能

1、教师介绍美术泥的特性

2、基本技巧演示(课件)

①平铺的方法

②叠加的方法

③接色的方法

④渐变的方法

⑤混合调色的方法

3、学生试做:

设计意图:学生对初次接触的美术泥消除神秘感及畏难情绪,试做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冲动。

三、欣赏评述

1、背景是花花泥,主体是剪贴方法

2、背景是剪贴方法,主体是花花泥

提问:分别给人以怎样的美感 ?

为什么这样安排?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比较使学生明白,画面的安排是依据实物的质感和画面的整体效果来决定的。

四、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1、学生提出问题

2、课件演示几种粘贴方法的制作步骤,做一解答。①构思(利用挂历纸的颜色选背景)

②设计制作(造型简单)

③由后至前、先主后次的粘贴顺序(注意背景与主体的色彩及深浅差别)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能较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出制作的整体过程,解决了学生实际操作中的很多问题,解答了困惑。

五、学生实践创作的过程

1、作业要求:用花花泥和挂历纸组合粘贴出一幅可以触摸的画。

2、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在动手中去体验花花泥的特性。教师的辅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的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六、展示作品

请同学们谈谈花花泥装饰画的装饰美感、肌理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之中发现美感。

《有趣的粘贴画》

(人美版第二册二十四课)

执教者:大连市甘井子区周家街小学

肖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得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想想、剪剪、拼拼、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从中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粘贴装饰画的创作;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美感,能够理解画面的材料美与装饰美。

技能:通过设计、选材、粘贴的过程,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综合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装饰,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能力。

情意: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尝试,通过看看、想想、剪剪、粘粘的设计过程的体验,感受制作的乐趣,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粘贴画的造型特点,及制作的技能 难点:材料的合理运用

学习材料:

教师:课件、范画、各种材质的废弃材料 学生:剪刀、胶棒、手工纸,各种材质的废弃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粘贴画

1、出示不同材料制作的粘贴画(种子、棉花、树皮、毛线、布料、玉米皮、羽毛、瓜子壳„

2、它们都使用了哪些材料?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粘贴画的艺术美感,感受粘贴画的生活美、艺术美、材料美、朴素美。

二、感受粘贴画的艺术美感

1、出示与粘贴画内容相同的绘画作品

2、它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粘贴画的艺术形象更加概括、更加简练、更加生动、更加可爱。而且,装饰画的装饰性更强,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三、粘贴画材料的使用技巧

1、出示不同材料粘贴的猫头鹰,比较材料的不同所呈现的不同美感。

2、出示毛线粘贴的母鸡和种子粘贴的母鸡,比较哪一幅使用的材料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相同的内容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关键在于哪一种材料更能突出要表现的对象的特征。

四、粘贴画的制作步骤

1、学生提出问题

2、课件演示几种粘贴画的制作步骤,做一解答。①构思

②设计(造型简单)

③材料的选择(质感、色彩)

④由下至上、先主后次的粘贴顺序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能较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出制作的整体过程,解决了学生实际操作中的很多问题,解答了困惑。

五、学生实践创作的过程

3、作业要求:综合各种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粘贴装饰画设计。

4、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学会合作。重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学习;在动手中去体验各种材料的特点。教师的辅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的实践和创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六、展示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谈谈材料、造型的装饰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之中发现美感。

第五篇:人教第十册《燕子》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课文上?quot;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草______________()叶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 ______ 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学生练习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集会: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quot;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导语: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练习背诵。

七、练习。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

二、讲读课文。第三节.

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2.指导看图

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

3.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板书:掠、唧……的一声、已经……)如果说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里飞过“和”掠过"有什

下载人美版第十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美版第十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

    第十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语文第十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语文教案 1草 原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

    美术第十册教案

    《美术》第十册教案 时间: 2009.02.19 09:11:00 标签: 美术,河北美术出版社,冀教版,教案,教学设计,第十册一、 中国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我国古今优秀的工艺美......

    人美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 第十册(合集5篇)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突出美术学习的......

    人教第十册《小青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全册5篇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

    人美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色彩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