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时间:2019-05-12 18: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第一篇: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从中体验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3、通过表演、演唱《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借景抒情,节奏、节拍的不同变化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培养对音乐审美能力、对歌曲的演唱能力的创作手法。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1、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啊!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由主三和弦构成,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在这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情。中段(B)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它在低音声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同时也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心情。此时,高音声部以八度奏出强而有力的长音,中、低音声部则以四分音符的和弦为之伴奏。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在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后,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但音区移高,并且八度演奏,加上流丽、晶莹的分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也更为欢畅热烈。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2、童声合唱《春水》

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愉,孩子们又使春天显得更有生气。歌曲《春水》的歌词,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而正是借助“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歌曲的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张弛相间。刻画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歌曲展现了真挚的童心,散发出浓浓的童趣。歌曲为多声部合唱曲,采用多乐句式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开始时,旋律比较从容、平稳,由主调手法(在多声部中只有一个主要旋律)构成的三声部唱出了“春水弯弯地流成了小溪,你看它流呀流呀,多么愉快!”随即运用模仿式的复调手法,各个声部此起彼落,相互呼应,节奏也越来越紧凑,使气氛更为活跃,描写了溪水在田野上畅流的喧闹情景。随后,主、复调手法交替使用,音调时而平静,时而跳荡,表现了虚拟的人与自然的对话。最后,旋律载着孩子们关心农活的殷切心情不断上行,虽然“ ”的出现使上升的旋律受到阻断,但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此之后,旋律向上大跳,喷涌出孩子们对乡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3、歌曲《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4、歌曲《春雨蒙蒙的下》

《春雨蒙蒙的下》原是一首电影插曲。歌词简洁,却又十分隽美,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了希望。曲调抒情又形象,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在短促的“刷刷

刷刷”象声词的背景衬托下,整个旋律显得生机勃勃。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二部合唱的音准及的和谐。教具准备:课件、光碟、多媒体设备、钢琴、各种打击乐器。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

表演《小鸟小鸟》和聆听《致春天》学习乐句的重复这一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教具准备

多媒体、水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嘀哩嘀哩》的音乐律动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

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

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 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情感目标:“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

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用和谐的和声唱出春雨的美妙感觉。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含义的挖掘,让学生不仅知道并加深春雨的自然现象的理解,更是从音乐的感觉中去体会对春雨的描绘。

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分为看春、读春、唱春、表现春这四个部分。

一、看春:欣赏春雨的景色,让学生感受春雨的朦胧!

提问:你欣赏到得是什么景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得景色吗?

(春意盎然)、(春雨朦胧等!

二、读春:先配乐诗朗诵关于春雨的古诗。

提问:你能想起哪些描写春雨的古诗吗?

春雨吟

宋 邵雍

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村居 宋 郭仁

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然后请同学们一起配乐朗诵歌词,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三.唱春:

1、欣赏歌曲范唱。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2、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先唱谱子,然后加上刷刷的声音。

(2)在休止符的地方加上响舌伴奏。

(3)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3、师生接唱。

(1)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2)学生整齐的跟琴演唱整首歌曲!

4、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 正常的强弱节奏:



 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 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四、表现春: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有感情的加上动作表演一遍,设问: 老师的动作与歌曲的意境有什么关系?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

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后小结

第二篇:人音版第十册教案.doc

人音版第十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

第一课 春 意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

二、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三、《致春天》《春水》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熟悉歌曲旋律,熟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6/8拍的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导入新课

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三、课堂小结:

学生初步接受二声部的歌曲,单声部能唱好,但是声部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欣赏《致春天》 教学目标: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加入歌词,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指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甜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第一声部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二、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声音位置的保持,让声音变得更美。

二、欣赏钢琴曲《致春天》。

三、简单介绍挪威,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四、请同学们认真地聆听;

五、课堂小结:

学生中有不少是学钢琴的,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钢琴曲,也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个熏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教学过程:

一、首先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和二声部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别的声部的好习惯。

二、有一句谚语叫做“春雨贵如油”,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那还有哪些是形容春雨的?

三、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表现春雨的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四、请学生认真欣赏范唱。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里是用什么声音来形容雨声的?“刷刷刷刷”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刷刷刷刷”,要求声音集中,轻巧又弹性,切忌喊唱。

4、练习第二声部的地方,让学生除了自己演唱还要学会听别的声部演唱。

5、老师范唱曲调,讲解切分节奏。

6、用欢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7、刚才我们自己演唱了二声部的曲子,现在来听听另外的小朋友演唱的童声合唱《春水》。

8、认真聆听音乐,歌词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描写的?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教会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第二课 欢乐的春寨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华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打倒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七、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个人认为比较难,不适合全班同学一起唱,素质高的学生可以试着独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五、课后反思:

本课欣赏和演唱的都是民族歌曲,节奏活泼,学生很喜欢唱。

第三课 幻 想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

二、欣赏《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望月节》、《天地在我心》、《水星》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认真的聆听音乐,并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意境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并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教学过程:

一、请问同学们看过《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吗?

二、1、请看过的同学简单讲解故事内容,老师做适当的补充,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播放《宝莲灯》片段;

2、同学们在欣赏动画片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里面的音乐,非常的美;

3、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天地在我心》,设问:这是动画片里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这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演唱的?

5、边听边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6、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还有很多美的音乐,今天除了欣赏这首《天地在我心》之外,还要请同学们欣赏它的另外一首作品,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7、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

8、其实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不止《天地在我心》这首歌曲才好听,这中间还有很多好听的作品,下面这首《望月节》同样很美,一起来欣赏。

9、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0、这音乐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气氛?

11、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2、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13、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1874—1934)于1914—1916年间,以太阳系的行星为题,写了一部管弦乐《行星组曲》。一共有七个乐章,《水星—飞行使者》是组曲中的第三乐章。

课后反思: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想象力,并且知道了音乐的多种表达方式。

三、课后反思:

本课歌曲是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学生以前听过,很喜欢,欣赏时能轻声跟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白船》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柔和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深情细腻的感情。

二、并用所给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感受朝鲜童谣的魅力。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1、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并用手轻轻的划拍子,看谁划得最准确。

2、请问这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那你们听到歌曲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3、轻声地学唱歌曲,并用手划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老师范唱,学生用手打拍子。

5、可分配一部分音准好的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6、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合成。

7、把全班分成两个两个部分打节奏,听着音乐配上书上所给出的节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学生能够很快学会,但是对于歌曲中要求八拍的拖拍,学生有时候时值不够。

第四课 四 季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二、欣赏《四季》、《秋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四季》 教学目标:

:

一、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2、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4、放慢速度唱歌谱;

5、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5、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7、讲解反复记号;

8、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

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3、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歌曲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接唱乐谱和接唱歌曲,学生兴致很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欣赏《秋收》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教学难点:休止符 教学过程:

1、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再引入新课,提问:这段时间深圳经常下雨,如果你有两个同学没有带伞,只有你带了伞,那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3、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四分休止符,老师范唱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手;

4、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5、轻声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老师唱前面一句,学生接后面一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地方反复的学唱,或者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

6、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7、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8、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9、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10、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11、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休止符的地方,掌握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 五 课 您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

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

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

两个声部的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声部的和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学习二声部 教学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

1、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二、《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1、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3、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三、课堂小结:

本首歌曲学生以前听过,学起来比较轻松。

第六课 京 韵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京剧小知识 学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的歌剧”京剧,教学过程:

一、提问:外国人把中国的京剧称为是“中国的歌剧”,作为中国人,你们了解京剧多少呢?

1、通过幻灯片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京剧的有关小知识。

2、介绍京剧的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文生”与“武生”,年轻男性称“小生”,小孩子称“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能言善辩、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3、介绍脸谱: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4、了解了京剧这么多的小知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和学唱京剧,首先请听范唱《我是中国人》;

5、请看看这首京剧的拍号1/4拍,这个我们称为流水板,就是只有板无眼,全体同学跟随范唱用手点着“板”学唱;

6、分句跟唱,老师在拖腔那里可以唱一句教一句,放慢速度演唱,并且要把拖腔的音唱清楚,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二、课堂小结:

京味的歌曲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在演唱时歌曲的韵味没有唱出来,还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目标:

一、在上节课的京剧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京剧片断。

二、进行京剧的节奏练习。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演奏锣鼓经《慢长锤》。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的京剧《我是中国人》。

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和学唱京剧。

1、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老师可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

4、再一起欣赏《京调》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5、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三、学唱《蝈蝈和蛐蛐》

设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1、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2、老师当蝈蝈,学生当蛐蛐,并且要有表演的演唱;

3、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4、分组进行表演,比一比哪组最具有表演力,评选出优秀表演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的京味歌曲,学生很喜欢。第七课 友 谊

教学内容:

一、歌曲《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拉手》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在音乐中一起来找找好朋友;

二、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音乐,呆会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游戏;

1、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在小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听到过,今天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来找找自己的朋友,被找到的朋友要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个非常友好的动作,好吗?

2、老师先配合音乐做示范,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如何交朋友;

3、游戏结束后,引入歌曲《手拉手》;

4、先认真聆听歌曲范唱,练习歌曲中的集体拍手节奏;

5、边听音乐并且在中间加入节奏;

6、讲解切分节奏,然后老师唱谱,同学们加入歌词;

7、请同学们找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乐句,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会歌曲;

8、老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拍节奏;

9、老师和学生分句演唱;

三、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们对歌曲基本上掌握了,请唱得好的同学上台带领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告诉学生们如何交朋友,培养学生们的交友能力,尤其是对于平时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同学,通过这节课也能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玩耍了,友谊地久天长,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可爱的苹果》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心情。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社会是个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就会变得更美好,下面一起来欣赏这首《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习新歌

1、歌曲反应的什么内容? 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和演唱上有什么特征?

3、跟着音乐一起学学旋律;

4、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群初二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5、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指挥;

6、学唱歌曲,学生一起唱谱;

7、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

8、鼓励学生自己也学会创作;

三、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心,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八课 百 花 园

教学内容:表演《盼红军》、表演《编花篮》

聆听《牡丹之歌》、《花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编花篮》;聆听《牡丹之歌》 教学目标: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和自己风格,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河南民歌《编花篮》;

1、认真聆听范唱;

2、讲解装饰音,唱出其效果;

3、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尤其是要唱出歌曲的地方风格,认真聆听老师的范唱;

5、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唱,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乐表现力;

6、设问: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学见过牡丹,可以描述一下吗?

7、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山《牡丹之歌》;

8、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高音演唱)

9、轻声地哼唱音乐;

二、课堂小结:

请同学去搜集自己家乡的民歌,并且学会演唱,下次来一起表演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盼红军》 聆听《花之歌》 教学目标: 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欣赏外国乐曲,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南民歌,一起来复习一遍,今天我还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

1、认真聆听歌曲,可以请四川的学生上来带领大家一起用四川方言念念歌词;

2、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老师把难点唱给大家听听;

4、按照节奏念歌词;

5、以小组为单位,并用自制乐器进行伴奏表演;

6、今天还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位外国作曲家作曲的关于“花”的乐器,你能从乐曲中闻到花香吗?

7、认真聆听音乐,并将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8、每段的主奏乐器都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吗?如果听出来的话,就做出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9、完整的欣赏乐器;

二、课后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花”的音乐,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关于带“花”字的歌曲大赛,分为男女两个小组,同学们很感兴趣,也唱出了不少关于“花”的歌曲。

第三篇:五年级音乐第一课 春意 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 意

一、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告“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锄头 的赞美。

3、在学唱歌曲的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4、聆听《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切分音

2、了解挪威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雨蒙蒙地下》里对春天的赞美,及唱好全曲。

4、学习儿歌与打击乐的配合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表演《小鸟小鸟》

1、以生态环保导入

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 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等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八六拍,该拍号)(2)画出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3)按曲调的欺负,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4)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的知道下,两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视辅导二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 相互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 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心情,注意没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换卡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情绪。

4、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 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学习乐理知识:切分音

1、认识切分音

2、正常的强弱节奏

3、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 的节奏,并唱唱,四人小组讨论并唱一唱

第二课时 聆 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呢?那里的气候条件是这样的?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区别每一段落主题曲的区别,和第二声部伴奏片段等)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要求学生讨论后完成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6、结:同学们对春天的热情和祈望的心情都描绘得非常完美。表演《春雨蒙蒙地下》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问:(1)人们是这样来形容春雨的?(2)还有那种天气现象呢?(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问: 歌曲的情绪是这样的?

“刷刷刷”是什么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模仿的下雨声“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小节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粒度的变化要求唱好二声部。

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份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在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和讨论歌词词义问:(2)第一段歌词是什么含义呢?

(3)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借景抒情)

(4)在理解歌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和配上打击乐,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第三课时 聆 听《春 水》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问:春水从和出来?东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有这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问:(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这样的情绪?(3)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歌词上划上小节线

4、儿歌与打击乐

(1)在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两人彝族练习,即一人读一人拍(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5、播放歌曲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6、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7、各族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8、小结:研究成果表演。(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七、板书设计:

1.春意

对春天的赞美 切分音—— 强弱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

第十册教案

第一课 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过程: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 拍有什么规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2、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d?d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第三课时

一、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还有哪种天气现象?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它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二、欣赏歌曲范唱,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刷刷刷刷”是什 声音?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三、老师指导,练习模仿下雨声

四、师声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部分。

五、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老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老师随即纠错。(5)用小快板的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六、学唱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2)理解歌词的含义(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

七、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同学们,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二、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1)初听乐曲,思考:歌曲创设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情绪??(2)复听音乐,思考:合唱有几个声部?春水象什么?(3)再次聆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

三、儿歌和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两人互相练习。

(3)指导学生注意速度要与歌曲一样。

四、徒手为歌曲伴奏。

五、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饿走去、为歌曲伴奏。

六、音乐活动:

(1)思考: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3)成果展示。第二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2、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教学方法:范唱法 听唱法 欣赏法练习法教具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2、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3、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范唱法 听唱法 欣赏法 练习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投影仪 竖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

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重难点: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猜个谜语,听听下面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的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饿乐队是中华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揭示并解释课题。

2、设问: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边寨”是什么地方?

3、聆听、熟悉各主题音调,要求学生在播放某一主题时就在课本的谱例上指出是第几主题,并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提取,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主题的序号。

5、师生讨论: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示各主题的舞蹈场面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2)聆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面。

三、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少年儿童对美好

2、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 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 重、难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以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世界屋瘠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二、学习歌曲。

(1)听范唱,初步感受音乐风格。

(2)复习6/8拍的指挥图式,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及乐句的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并用笛子试吹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老师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少年儿童对美好

2、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聆听 《阿佤人民唱新歌》 歌曲 《迷人的火塘》

重、难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教学过程:

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一、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饿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二、欣赏乐曲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风格。

2、学唱前6小节,思考: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3、再次复听乐曲,在结束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罗。”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以欢乐的情绪表现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第四课时:学习歌曲

一、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升起篝火围在火烫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族人民的风俗。你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二、欣赏《迷人的火塘》

1、听范唱,初步感受旋律。

2、老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切分节奏。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唱不准的用笛子试吹

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并能流畅地唱好。

6、分声部演唱。

7、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8、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9、分组用笛子吹奏。

三、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2、作情景表演。

四、小结。

第三课 《幻想》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4.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5.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教学 教学内容:

表演 《小白船》 《让幻想展翅飞翔》 聆听 《天地在我心》 《望月节》《水星——飞行使者》 重、难点: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教学方法:范唱法 听唱法 欣赏法 练习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投影仪 竖笛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教学内容:

聆听 《天地在我心》〈望月节〉 重、难点:

通过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体会电声音乐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讨论:(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二、聆听《望月节》

1.以对比导入。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

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答案见“教材分析”)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聆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首先是女声演唱的音调,其次是伴奏配器的手法及电子合成器的效果。)3.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三、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教...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

歌曲〈让幻想展翅飞翔〉 重、难点:感受歌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象。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2、音程训练

3、学唱歌曲

(1)老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用笛子辅助学习第一部分曲调)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指出问题再次合成。(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配合。(用笛子辅助学习)(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歌表演

(1)分组讨论,采用什么形式表演歌曲?(2)分组展示。(3)评价

四、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演唱。

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教学内容:歌曲〈小白船〉重、难点:本课重点是在歌曲演唱时,要求气息悠长连贯,长音的唱法等;本课难点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想象力,并能较好表现歌...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教学内容: 歌曲〈小白船〉 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在歌曲演唱时,要求气息悠长连贯,长音的唱法等;本课难点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想象力,并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播放一段美妙音乐。(选自一年级《闪烁的小星》前的朗诵配乐)

提问: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时候?它有什么特点?(它表现的是什么情绪?)学生活动:讨论后发言。

这段描写夜晚的音乐优美而宁静,仿佛把我们带入了神奇的夜空。

2、在这广阔的夜空中,有一只小船在轻轻飘荡,看!它正向我们飘过来: 欣赏歌曲《小小的船》

学生活动:边听边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感受节拍和摇荡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做出相应反映,播放有关图象和画面。

(二)新授:

1、刚才我们欣赏了关于月亮的歌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小船的歌曲。(揭示课题《小白船》)

2、教师范唱:

学生边听边想:歌曲里的小船在哪里飘荡?它是什么颜色的?船上有些什么?它在哪里升起,在哪里落下?(感受歌曲内容)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学生随音乐轻轻做拍手律动。

4、学唱歌曲: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歌曲了,你能直接哼唱吗?教师单旋律伴奏,便于学生掌握音准。

5、提问:这首歌曲是运用怎样的节拍来表现摇荡的感觉的?学生发言后小结:歌曲用鲜明的...学生随音乐轻轻做拍手律动。

4、学唱歌曲:

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歌曲了,你能直接哼唱吗? 教师单旋律伴奏,便于学生掌握音准。

5、提问:这首歌曲是运用怎样的节拍来表现摇荡的感觉的? 学生发言后小结:歌曲用鲜明的三拍子的韵律生动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轻轻摇荡的形象。三拍子强弱规律:

6、让我们再用“lu”来模唱一遍,注意表现出歌曲的韵律。

7、随伴奏音乐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正确、流利。

8、找出难点由学生做小老师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①蓝 蓝的 ②银河 里 ③ 船 ④ 西 天

9、跟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做无旋律伴奏。

10、学生讨论:用何种情绪和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演唱要求:歌曲的第一乐段:深沉、宁静

第二乐段:渐入高潮,又很快回到宁静的气氛中。

演唱时,气息悠长、连贯,不可随意换气,特别是一字多音处要圆润,长音时值应唱足,声音不要用嗓子挤,多靠气息支持,用歌声表现出安静、柔美的意境。

11、欣赏原唱:感受演唱方法,可随自己理解加上动作。

12、随伴奏带领唱、齐唱。

13、笛子吹奏

(三)欣赏:有关月亮的歌曲

1、月亮姐姐快下来

2、弯弯的月亮

(四)请学生讲讲有关月亮的传说和小故事或其他资料。

(六)总结下课。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聆听〈水星——飞行使者〉重、难点...1、月亮姐姐快下来

2、弯弯的月亮

(五)请学生讲讲有关月亮的传说和小故事或其他资料。

(六)总结下课。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重、难点:感受乐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让幻想展翅飞翔》

二、欣赏《水星——飞行使者》

1、导入: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你能描述一下你想到的情景吗?

3、揭题

4、再次欣赏歌曲的第一部分,自由讨论,说说你的想象。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

6、跟着伴奏哼唱乐曲第一、二部分主题,以加深对主题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分组讨论。(1)乐曲分几个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

10、评价。

11、再次完整得欣赏。

三、教师小结。第四课 四季 教学目标:

1、聆听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2、表演歌曲,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实验创作活动。教学内容: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聆听〈四季歌...3、表演歌曲,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实验创作活动。教学内容:

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聆听〈四季歌〉〈秋收〉

重、难点:准确地表达歌词的语气,掌握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唱法。教学方法:范唱法 听唱法 欣赏法 练习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投影仪 竖笛 课时准备: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教学目标:

(一)过各种形式的节奏和模唱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歌谱,表达三拍子的韵律感。

(二)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出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

(二)难点:准确地表达歌词的语气,掌握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唱法。教学过程: 节奏练习

1. 听老师拍节奏

2. 学生猜辩、划拍读奏 3. 个别读奏、纠正练习、集体读奏 学习歌曲,导入课题:

1.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大家一起来品味它的美。

2.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描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幸福童年无比珍惜之情。

3.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这首诗为歌词的歌曲《童心是小鸟》。1.听完后说说感受,观察歌曲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2.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欢快、喜悦的情绪,拍号为三四拍,由两部分组成,主歌以排比句...4 .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这首诗为歌词的歌曲《童心是小鸟》。1. 听完后说说感受,观察歌曲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

2.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欢快、喜悦的情绪,拍号为三四拍,由两部分组成,主歌以排比句来描述,副歌为抒情部分。学歌谱

1. 看歌谱找找你不认识的符号,音符,解决问题。有没有你认识的朋友,快去打招呼,自由轻声唱谱。(用笛子辅助学习)2. 划拍跟琴慢速完整轻声唱谱,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韵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四季歌》 教学过程

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东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复听。请同学看谱跟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格

3.欣赏全曲问: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记号记录下来。4.再次聆听全曲

问:全曲在音色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的名称及形式吗?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象吗? 5.创作活动:看谁能创作记忆这首歌曲,并能完整的哼唱全曲。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学有雨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

2.聆听范唱问:三位学生在大雨中怎么办?他们的情绪怎样? 3.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设问:(1)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他由两个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来吗?(2)用指挥图式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切分节奏。(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4.教师范唱后半部分曲调

(1)先有学生以欢快的情绪唱第1—15小节,然后教师接唱后半部分曲调问: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2)教师弹奏,学生模仿唱出旋律

(3)教师表扬能自荐唱谱的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全体学生在以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的曲调。

5.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2)朗读歌词后,把歌词填上,视唱歌曲。(3)完整地唱好歌曲。6.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秋 收》 教学内容

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1)板书《秋收》歌曲(2)教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

(4)师生简单议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2.初听器乐曲《秋收》

(1)设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3.复听乐曲: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系的另一主题称作B请仔细听辨作好以下两项记录:乐曲演奏的A、B两个主题顺序图表。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

4.讨论并说出情绪的变化

5.小结: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无穷的生机。第五课您好!大自然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按音与子拍的拍号划分小节线和改写旋律,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2.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通过:跳橡皮筋”的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听辨音高的能力。

二、认知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三、情意

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从优美婉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祖国秀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将来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感情和愿望。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 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突破口: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教具准备:

计算机、录音机、磁带、串铃。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3.完成课后练习。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表演《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指挥,用前8小节二声部合成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5)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二声部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问:想象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6.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铃 儿 响 叮 当》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表演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熟悉外国优秀少儿歌曲。

二、通过不同线条、颜色与歌曲情绪的对照选择,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用体态动作和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及音乐的动感,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

三、欣赏不同语言、不同歌唱形式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铛》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年轻人,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这清脆的马铃声回乡在田野------表现了年轻一代热情奔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歌曲。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抢答的小游戏。游戏方法是:老师播放一段歌曲片断,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歌的名称。如果你听出了歌名,就快快举起枪答器(串铃)并摇响它。如果你回答正确,屏幕上就会播放一段好看的动画。(使用电脑课件,学生回答完毕出现课题,如回答正确电脑发出“回答正确”、“真是个小机灵”等表扬鼓励的声音,并播放动画;如回答错误,电脑发出“错了,再想想”的提示。)歌曲顺序:《大鹿》、《小星星》、《赛船》、《粉刷匠》、《铃儿响叮当》。

二、引入课题,简介歌曲:

刚才听到的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外国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歌曲,作者是比尔.彭特。美国的冬天像我这里一样气候寒冷,有的地方也是冰天雪地。歌曲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不畏风雪飞奔向前。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随即播放歌曲)

三、欣赏音乐

1.初听歌曲。听了歌曲,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2.复听歌曲,熟悉歌曲表达内容。(看动画)。

同学们说的真好,看!他们划着雪橇向我们跑来了… 3.再听歌曲,跟唱歌曲(看动画)。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唱一唱。4.感受歌曲情绪。

设问: a 天很冷,风雪也很大,可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b 你认为用下面那种图形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最合适?(边唱边用手划线条,通过体验后回答)

c 如果我们用表示歌曲的第一部分,还有哪里可以用这一线条来表示,听到这段音乐时请你用这一线条来划一下。

d你认为歌曲中间一部分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听音乐)e 总结: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歌曲的情绪。(可以有多种答案)

f 学生随音乐用手指划线条,感受歌曲情绪及节奏的变化。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运用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的动感。

1、引导。(看画面)

看!马儿拉着雪橇在雪地上飞快地奔驰,悦耳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不时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马鞭声。突然,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张奇怪的乐谱,(画面转为符号谱)在乐谱的旁边还放着一串串铃,他们断定这一定是这首歌曲的伴奏乐谱。你能破译这张神秘乐谱吗? 2.分组讨论,研究怎样用这张乐谱为歌曲伴奏。(教师设计: 表示击奏,表示摇奏,模仿马鞭声。

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演奏,教师适时引导,不过于干预。)

3、分组汇报。

4.汇报后大家发表意见,再作修改。

二、、听英文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启发学生同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

三、学唱曲调(1)分声部学唱,教师重点辅导二声部(2)先学习副歌部分8小节因多合成,多听,多感受。(3)学习主歌部分。注意唱准弱起拍部分(4)以欢快,稍快的速度合成全曲。

四、表演歌曲:想象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五、总结:一首欢快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了滑雪的快乐。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就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大自然中尽情的玩耍吧!第六课 京 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4.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教学内容:

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京调》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教学用具:

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

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

3、复听《我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腔是二黄腔。

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表演《蝈 蝈 和 蛐 蛐》

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2.分段跟唱,先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蝈蝈和蛐蛐》 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制京剧脸谱。

2、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教学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 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③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板书:京剧脸谱)[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2、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师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介绍特点: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②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④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 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② 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c、注意事项:

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 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观点影响学生。

步骤七:宣布下节课学生用具: 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色彩 教学目标:

1、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 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③ 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④ 步骤五:课堂练习

⑤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⑥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⑦ 步骤六:点评学生作业

⑧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步骤七:宣布下课。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3、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教学过程:

一、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

4.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二、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聆听《京调》表演《我是中国人》

1.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问: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听辨教师弹奏的两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然后哼唱 3.欣赏全曲完成教材上的作业。

4.聆听范唱《我是中国人》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5.分段跟唱然后以自豪的情感完整唱全歌 6.召开戏曲演唱会。7.总结本课:(1)、媒体出示板书。(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第七课 友 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 具:

多媒体、手式卡纸、蜡烛、小品道具、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 教学过程:

一、表演《手拉手》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问: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2.聆听范唱:说说这首歌讲些什么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你能拍击吗? 3.学唱歌曲(稍快的速度,有朝气地唱好全曲)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1.回忆儿时的情景导入问:在小时侯是否玩过“找朋友的游戏?还能回忆当时的情景吗?”唱形式。

2、板书歌词并看歌词聆听

3.以歌曲为背景音乐研究讨论集体舞的设计方案,并请几位有特长的学生设计舞步,示范集体舞舞步,全体跟学。

4.在《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歌声中翩翩起舞部分学生扮演不同肤色的世界各国儿童。5.小结:友谊长在,友爱永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让世界充满爱》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2.唱好二声部合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过程:

一、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 非典事迹 B抗洪抢险 C美国9.11救灾现场 D 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生:(略)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师:刚才萦绕在耳边的音乐大家熟悉吗?生:(略)师:想不想知道这个歌曲的曲作者?生:(略)

2、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3、师: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郭峰的现场演唱会?生:(略)

4、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5、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

6、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7、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8、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9、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演唱。生:(发表意见)

10、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并点燃小蜡烛营造演唱氛围。要求:(1)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 充满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二、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爱心小天使的问题“想一想”,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 速度 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让世界充满爱》 慢板 领唱、合唱 柔和、抒情 现代流行:

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能 表达相同的内容主题?生:(略)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三、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

B 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

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第四课时

表演《可爱的苹果》

1.以水果的形状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的形状并涂上红色。问:这个图案的形状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2.聆听范唱并介绍歌曲

歌曲背景:这首歌曲创作20世纪50年代,词作者是北京女三中初二的学生们。他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新去慰问老师。3.分组学唱

(1)教师范唱曲调(齐唱部分)学生仔细聆听并划节拍(2)分两组学唱——学生自学

(3)两组曲调接唱,教师表扬学生自学的能力,并纠正其中不足之处。(4)学唱最后的二声部合唱。

(5)全曲合成,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

4.表演歌曲(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分组讨论演唱形式,各组展示,师生点评)

5.教师小结,在《可爱的苹果》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第8课 百 花 园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盼红军》《编花篮》学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

2.通过学唱《盼红军》使学生了解当年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并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为歌曲自制打击乐器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教学内容: 表演《盼红军》《编花篮》聆听《花之歌》《牡丹之歌》 教学重点: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演唱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盼红军》学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2.通过学唱《盼红军》使学生了解当年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并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为歌曲自制打击乐器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教学过程: 表演《盼红军》

1.讲述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导入新课 2.播放歌曲

师:你听出这首歌曲是用什么声音演唱的?(抒情)3.教师介绍歌曲(《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唱边舞,叮叮之声伴随悦耳的歌声多么动听

4.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学生熟悉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打下基础)5.节奏练习xxxx xxxx

教师范唱带有此节奏的音乐短句,并让学生跟着哼唱,让学生对此节奏有感性认识。让学生边唱边拍出节奏(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

教师讲解此节奏(师:这是带有切分音的节奏,中间的哪个音是切分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切分节奏,----先让学生想再联系)6.、教唱歌曲

教师范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声音要求 用听唱法教唱(着重唱好一字多音处)学生完整演唱。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知道唱法,要轻巧优美。

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领唱、齐唱、男女对唱)7.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学唱《盼红军》《编花篮》学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

2.通过学唱《编花篮》使学生了解当年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并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为歌曲自制打击乐器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教学过程:

一、歌曲《编花篮》

1、教师范唱。

2、轻声模唱。

3、解决难点。

4、完整演唱,并体会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5、学生回答。

6、请同学朗读民歌的第三大类型——小调。

二、音乐游戏:(情感创造)

1、规则:A、全班分为二大组,用对歌形式进行比赛; B、演唱歌曲必须是民歌: C、一组演唱,一组说出民歌体裁类别。

2、对歌比赛。

3、为胜利队教师进行表扬,负队进行鼓励。

4、请同学总结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思维延伸。

民歌采风——学一句方言,唱一句民歌。

提示,向老师、同学、家长、邻居说一句家乡话,学唱一句民歌。下节课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学唱。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盼红军》《编花篮》聆听《花之歌》《牡丹之歌》

2、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聆听《牡丹之歌》

1.由植物中话的知识导入问: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形态吗?(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足以鲜艳的一种)2.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介绍《牡丹之歌》的背景及含义。

3.欣赏《牡丹之歌》边听边阅读教材上的歌词,边从歌声中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展开想象。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 4.再次复听。教师总结(高贵品格)

二、聆听《花之歌》 1.聆听《花之歌》导入

2.欣赏《花之歌》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 3.细细品位乐曲的旋律。

听着音乐读谱例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12131)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5.将收集到的花为题材完成曲调创作活动 6.下课

第五篇:人美版第十册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教案(10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1、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4、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活 动 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三、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四、小结: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2、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精细的描写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四课、《色彩的对比》

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学习材料: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讲授新课: 结合图片分析: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一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 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三、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四、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课后小结:

第5课 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 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 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小结: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6课 台历、挂历的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提问: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奥运会运动员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

(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确定制作方案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第7课 衣架的联想(1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2、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衣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提问:

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

1、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

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

3、鼓励“奇思秒想”。

五、展示作品

六、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第8课 拼贴添画(2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第9课 我的牙刷(2课时)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牙刷样式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独特而实用的牙刷。隐性目标:

1、感受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2、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教学方案: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察欣赏法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功能的牙刷。教学难点:为自己设计出有个性的牙刷,其样式为功能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牙刷是我们的好伙伴,你现在用的牙刷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保护牙齿,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讲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学不满足于市场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设计一把特别的牙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2、(课件出示,欣赏分析)

小小牙刷在细节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设计?

比一比,它们的头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里的设计起了什么作用?

它的把儿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它的颈部为什么是弯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A、三个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使用。B、多个刷头,更全面的清理牙齿。C、刷柄,与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D、刷颈,弯曲而有弹性„„

三、学生活动: 我的牙刷我做主 设计要求:

以人为本,突出创意,美观大方,材料环保。

四、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价。

第10课 便笺盒的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第11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2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教学难点: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教学准备: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第12课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2课时)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讲授新课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第13课 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

2、注重对设计内容的梳理和选择、归纳,按设计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3、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有机的结合。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各种类型的电子贺卡,请同学说出喜欢的类型,说出其中最吸引你的部分。

2、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子贺卡这么受欢迎吗?” 学生回答原因。

“那么,这些漂亮的贺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运用在电子贺卡上。教师讲授如何制作电子贺卡。(1)明确设计主题

(2)选择合适的制作电子贺卡的动画软件(3)灵活运用卡通形象和艺术字

(4)根据主题为电子贺卡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5)将电子贺卡放到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3、课堂讨论与实践。请学生们以组为电位,利用卡通形象,根据所选的创作主题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突出、美观实用的电子贺卡。

4、作业展示与评价。

在局域网上展示创作成果。5小结:

指出优点及不足,将作品整理成电子贺卡的主题资源网站,以备后用。

第14课 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三、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3、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第15课 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第16课 雕塑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2、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4)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5)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

第17课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2、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3、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4、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5、小结。

第18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 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第19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启发创作: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2)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小结。

下载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音版第十册教材通研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通研【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 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了实 践与创造,加强了综合与渗透。教材以“单元主题” 的......

    人音第一课《采一束鲜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歌唱祖国》第二课时 《采一束鲜花》教学设计 学 校:成都市海滨小学校 设 计 者:李超群 指导教师:音乐学科组 任教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 聆听《歌唱祖国......

    第一课 春意 1、2课时教案

    第一课 春意 小鸟、小鸟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五年级下】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 朝夕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朝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人音版第十册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太平镇中心小学 邢巍巍 《我是中国人》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调缀成的戏歌。全曲唱词简短、朗朗上口,曲调的运腔十......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一课《春天》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一课《春天》教案 原作者:乐心 来源:中华教育资源网文章录入:乐心浏览次数:43 发布时间:2005-4-12 15:43:20 第一课 春天一、教学内容: 1、 聆听《杜鹃......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春天》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一《春天》教案人音版 第一《春天》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