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第十册教材通研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通研
【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 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了实 践与创造,加强了综合与渗透。教材以“单元主题” 的方式呈现,包含了“聆听欣赏”、“学唱表演”、“编创活动”三个版块,这是大家已非常熟悉的。
【学生特点】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5%--30%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表演。
1、能够用自然地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
2、学唱京剧和地方戏曲片段。
3、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
4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聆听
1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
2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简要描述。
编创活动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3、能够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与他人合作编创2-4小节的节奏或旋律。今天教材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各单元内主题思想和构成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全册共有 8 个单元,是根据主题思想安排教学内 容的,体现了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感受音乐作品中真 善美、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图。
第一单元
主题是“春意”,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欣赏曲钢琴曲《致春天》、童声合唱《春水》,学唱歌曲是《小 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本课四首作品的特点 非常的鲜明,通过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欣赏和不同情 绪的歌曲演唱,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春意,在音乐的感 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单元
主题是“欢乐的村寨”,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欣 赏曲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学唱歌曲是,《巴塘连北京》 《迷人的火塘》。不难看出,这个单元选的都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旨在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 感受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极其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 音乐文化视野。
第三单元
主题是“幻想”,教材内容安排的聆听欣赏曲是 歌曲《天地在我心》、歌声与乐队《望月节》、管弦 乐《水星--飞行使者》,学唱歌曲是《小白船》、《让 幻想展翅飞翔》。通过五个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进一步发展 想象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从主题与内容来看
第四单元
主题是“四季”,教材内容安排的聆听欣赏曲是 根据青海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四季歌》、器乐曲《秋 收》,学唱歌曲是《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 溜》。这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儿童 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 化及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第五单元
主题是“您好!大自然”,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 欣赏曲是合唱《我们的田野》、童声合唱《铃儿响叮 当》,学唱歌曲是《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本课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和“雪橇”,一种 表现形式--合唱的学习,让学生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 题,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 的热爱与歌颂。《田野在召唤》和《我们的田野》从 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 现的不同情绪: 一个活泼,一个优美。不同版本的 《铃 儿响叮当》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中 的欢乐。
第六单元
主题是“京韵”,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欣赏曲现 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 的心》、笛子与乐队《京调》,学唱歌曲是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
水音调缀成的戏歌《我是中国人》、《蝈蝈和蛐蛐》。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亲身实 践、体验京剧“二黄”、“西皮”的唱腔,感受我国 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第七单元
主题是“友谊”,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欣赏歌曲 《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学唱歌曲 是《手拉手》、《可爱的苹果》。这四首作品主题鲜 明,情绪热烈,让学生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 们带来的乐感,表达师生情、生生情及人间最珍贵的 友谊,进一步友谊永存,体验人间的情和爱。
第八单元
主题是“百花园”,教材内容安排了聆听欣赏曲 是歌曲《牡丹之歌》、器乐曲《花之歌》,学唱歌曲 是四川民歌《盼红军》、河南民歌《编花篮》。让学 生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带来的温馨 与快乐。
(二)、单元与单元之间各领域有怎样的联系。
1、聆听欣赏 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 18 首,其中外国作品 4 首,中国 作品 14 首;器乐作品 7 首,声乐作品 11 首,包括两 段现代京剧选段。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 赏曲中国作品增多了,声乐作品增多了(合唱作品占 了 3 首)。
2、歌曲演唱
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五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共有学唱歌曲 16 首,其中单声部歌曲 7 首,多声 部合唱歌曲有《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迷 人的火塘》、《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田 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手拉手》、《可爱的苹果》9 首;外国作品 3 首,中国作品 13 首。关于 合唱教学大家一定非常地关注,从三年级开始,就陆 陆续续地接触了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教学,直至四年级,每册的合唱歌曲在量上增加了好多,难度也增加了。《音乐课程标准》对 3-6 年级“歌曲表现”的要求(略)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 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 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 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 4~6 首。
3、编创活动
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我对教材做了归纳统计,主要涉及有几方面的内容。
具体的编创活动内容及要求:
(1)画一画旋律的图形谱,用手势表示曲调的起伏。(如歌曲《小鸟小鸟》中把歌曲前四句曲调画出来; 欣赏《秋收》:试画出第二个主题音乐的图形谱,两 个主题情绪有什么不同;欣赏《我们的田野》:画出 歌曲曲调的线条图形,用手势表示曲调的起伏。
(2)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 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表 示乐曲的情绪。(如欣赏《致春天》:用彩色线条图 形表示两段的情绪,听音乐用选择表格中合适的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指出各段音乐开始时用什 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用哪一段曲调作为结束的,速度 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欣赏《四季歌》
(3)唱一唱主题,各主题在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欣赏《秋收》: 听到了哪些主要的演奏乐器;欣赏《京调》:乐曲分 几部分?用色块表示各部分间是重复还是对比,哪部 分旋律节奏舒展悠长,哪部分活泼紧凑,用图形表示; 欣赏《花之歌》:乐曲三个主题出现了几次?写出各 段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
(4)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 表演。(如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唱到哪处用沙球敲击较合适,请选编节奏试一试;欣赏《春水》: 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标出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歌曲 《迷人的火塘》: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边唱 边作情景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选用打击乐器 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欣赏《铃儿响叮当》:用提供 的节奏为每段歌曲伴奏;歌曲《手拉手》:自选打击 乐器为歌曲伴奏;歌曲《盼红军》:用双响筒和碰铃 或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随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如歌曲《巴塘连 北京》:用彩色纸自制头饰、围裙等,用藏族舞步边 唱边舞;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为歌曲编创歌表 演;欣赏《铃儿响叮当》:
选择最喜欢的一段音乐编 创动作进行表演;歌曲《蝈蝈和蛐蛐》:分角色设计 表演唱;歌曲《我是中国人》:编排表演唱;欣赏《我 的朋友在哪里》和《让世界充满爱》:为歌曲自编集 体舞。随音乐边唱边跳;欣赏《花之歌》: 根据三段主题音乐分组编舞,然后闻乐起舞。)
(5)了解少数民族知识,了解音乐神话故事,在听赏 音乐中发挥想象。(如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看 一看想一想,哪些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西南部; 欣赏《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找一找与民间神话有关的音乐,在乐声中为大伙讲故事;欣赏《水星--飞行使者》:当你听到乐曲中第二个主题曲调时想 到了什么?)
(6)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 品。(如歌曲《让幻想展翅飞翔》:运用人声、自制 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并自 己命题;)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创作发展旋律。(如歌曲 《一 把雨伞圆溜溜》:
(7)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将创作发展成 完整的 4 小节曲调;第 56 页的练习:完成曲调,唱一 唱是否通顺流畅。)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如教材第 7 页下面的练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试着唱歌曲中 1~4 小节曲调,把歌曲开始 8 小节旋律改编成 3/4 拍,唱一唱,感受不同节拍产生的不同情绪;歌曲《可爱 的苹果》:试唱歌曲 1~3 小节曲调。)为儿歌谱曲。(如歌曲 《手拉手》 为儿歌谱曲。:)
(8)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开个音乐会。(如 歌曲《可爱的苹果》:自编或自选歌曲、舞蹈、短诗、配乐朗诵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情谊;歌曲《编花篮》:
你还知道哪些以“花”为题的歌曲或乐曲,介绍给同 学们,组织开个以“花”为题的音乐会。可以拓展整 合联合评价方面。)
4、综合类音乐知识 出现的读谱知识有:(1)切分音(2)力度记号(3)课堂乐器
第二篇:人音版第十册教案.doc
人音版第十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
第一课 春 意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
二、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三、《致春天》《春水》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二、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熟悉歌曲旋律,熟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6/8拍的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导入新课
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三、课堂小结:
学生初步接受二声部的歌曲,单声部能唱好,但是声部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欣赏《致春天》 教学目标: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加入歌词,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指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甜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第一声部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二、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声音位置的保持,让声音变得更美。
二、欣赏钢琴曲《致春天》。
三、简单介绍挪威,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四、请同学们认真地聆听;
五、课堂小结:
学生中有不少是学钢琴的,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钢琴曲,也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个熏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教学过程:
一、首先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和二声部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别的声部的好习惯。
二、有一句谚语叫做“春雨贵如油”,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那还有哪些是形容春雨的?
三、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表现春雨的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四、请学生认真欣赏范唱。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里是用什么声音来形容雨声的?“刷刷刷刷”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刷刷刷刷”,要求声音集中,轻巧又弹性,切忌喊唱。
4、练习第二声部的地方,让学生除了自己演唱还要学会听别的声部演唱。
5、老师范唱曲调,讲解切分节奏。
6、用欢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7、刚才我们自己演唱了二声部的曲子,现在来听听另外的小朋友演唱的童声合唱《春水》。
8、认真聆听音乐,歌词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描写的?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唱歌曲和欣赏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教会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第二课 欢乐的春寨
教学内容:
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教学过程:
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华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四人帮”被打倒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
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
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
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
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
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
2、一起用2/4拍来指挥。
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
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
七、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个人认为比较难,不适合全班同学一起唱,素质高的学生可以试着独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
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三、聆听歌曲范唱。
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
1、老师范唱。
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
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
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
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
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
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
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
五、课后反思:
本课欣赏和演唱的都是民族歌曲,节奏活泼,学生很喜欢唱。
第三课 幻 想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
二、欣赏《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望月节》、《天地在我心》、《水星》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认真的聆听音乐,并充分发挥想象;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意境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并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教学过程:
一、请问同学们看过《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吗?
二、1、请看过的同学简单讲解故事内容,老师做适当的补充,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播放《宝莲灯》片段;
2、同学们在欣赏动画片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里面的音乐,非常的美;
3、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天地在我心》,设问:这是动画片里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这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演唱的?
5、边听边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6、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还有很多美的音乐,今天除了欣赏这首《天地在我心》之外,还要请同学们欣赏它的另外一首作品,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
7、欣赏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
8、其实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里不止《天地在我心》这首歌曲才好听,这中间还有很多好听的作品,下面这首《望月节》同样很美,一起来欣赏。
9、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10、这音乐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气氛?
11、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2、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13、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1874—1934)于1914—1916年间,以太阳系的行星为题,写了一部管弦乐《行星组曲》。一共有七个乐章,《水星—飞行使者》是组曲中的第三乐章。
课后反思: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孩子们的这种想象力,并且知道了音乐的多种表达方式。
三、课后反思:
本课歌曲是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学生以前听过,很喜欢,欣赏时能轻声跟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白船》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柔和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深情细腻的感情。
二、并用所给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感受朝鲜童谣的魅力。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1、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并用手轻轻的划拍子,看谁划得最准确。
2、请问这是几拍子的音乐?(三拍子)那你们听到歌曲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3、轻声地学唱歌曲,并用手划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老师范唱,学生用手打拍子。
5、可分配一部分音准好的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6、在老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合成。
7、把全班分成两个两个部分打节奏,听着音乐配上书上所给出的节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学生能够很快学会,但是对于歌曲中要求八拍的拖拍,学生有时候时值不够。
第四课 四 季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二、欣赏《四季》、《秋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四季》 教学目标:
:
一、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2、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4、放慢速度唱歌谱;
5、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5、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7、讲解反复记号;
8、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
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3、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歌曲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接唱乐谱和接唱歌曲,学生兴致很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欣赏《秋收》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教学重点: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教学难点:休止符 教学过程:
1、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再引入新课,提问:这段时间深圳经常下雨,如果你有两个同学没有带伞,只有你带了伞,那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3、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四分休止符,老师范唱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手;
4、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5、轻声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老师唱前面一句,学生接后面一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地方反复的学唱,或者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
6、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7、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8、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9、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10、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11、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三、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休止符的地方,掌握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加练习。
第 五 课 您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
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
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
两个声部的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声部的和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学习二声部 教学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
1、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2、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二、《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1、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3、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三、课堂小结:
本首歌曲学生以前听过,学起来比较轻松。
第六课 京 韵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京剧小知识 学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的歌剧”京剧,教学过程:
一、提问:外国人把中国的京剧称为是“中国的歌剧”,作为中国人,你们了解京剧多少呢?
1、通过幻灯片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京剧的有关小知识。
2、介绍京剧的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文生”与“武生”,年轻男性称“小生”,小孩子称“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能言善辩、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3、介绍脸谱: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4、了解了京剧这么多的小知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和学唱京剧,首先请听范唱《我是中国人》;
5、请看看这首京剧的拍号1/4拍,这个我们称为流水板,就是只有板无眼,全体同学跟随范唱用手点着“板”学唱;
6、分句跟唱,老师在拖腔那里可以唱一句教一句,放慢速度演唱,并且要把拖腔的音唱清楚,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二、课堂小结:
京味的歌曲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在演唱时歌曲的韵味没有唱出来,还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蝈蝈和蛐蛐》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目标:
一、在上节课的京剧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京剧片断。
二、进行京剧的节奏练习。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演奏锣鼓经《慢长锤》。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的京剧《我是中国人》。
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和学唱京剧。
1、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老师可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
4、再一起欣赏《京调》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5、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三、学唱《蝈蝈和蛐蛐》
设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1、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2、老师当蝈蝈,学生当蛐蛐,并且要有表演的演唱;
3、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4、分组进行表演,比一比哪组最具有表演力,评选出优秀表演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的京味歌曲,学生很喜欢。第七课 友 谊
教学内容:
一、歌曲《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拉手》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在音乐中一起来找找好朋友;
二、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音乐,呆会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游戏;
1、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在小时候做游戏的时候听到过,今天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来找找自己的朋友,被找到的朋友要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个非常友好的动作,好吗?
2、老师先配合音乐做示范,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如何交朋友;
3、游戏结束后,引入歌曲《手拉手》;
4、先认真聆听歌曲范唱,练习歌曲中的集体拍手节奏;
5、边听音乐并且在中间加入节奏;
6、讲解切分节奏,然后老师唱谱,同学们加入歌词;
7、请同学们找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乐句,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会歌曲;
8、老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拍节奏;
9、老师和学生分句演唱;
三、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们对歌曲基本上掌握了,请唱得好的同学上台带领同学们一起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告诉学生们如何交朋友,培养学生们的交友能力,尤其是对于平时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同学,通过这节课也能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玩耍了,友谊地久天长,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可爱的苹果》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心情。教学重点:学习歌曲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社会是个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就会变得更美好,下面一起来欣赏这首《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习新歌
1、歌曲反应的什么内容? 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和演唱上有什么特征?
3、跟着音乐一起学学旋律;
4、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群初二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5、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并跟着音乐划拍指挥;
6、学唱歌曲,学生一起唱谱;
7、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
8、鼓励学生自己也学会创作;
三、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心,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点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八课 百 花 园
教学内容:表演《盼红军》、表演《编花篮》
聆听《牡丹之歌》、《花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编花篮》;聆听《牡丹之歌》 教学目标: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和自己风格,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河南民歌《编花篮》;
1、认真聆听范唱;
2、讲解装饰音,唱出其效果;
3、注意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尤其是要唱出歌曲的地方风格,认真聆听老师的范唱;
5、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唱,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乐表现力;
6、设问: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学见过牡丹,可以描述一下吗?
7、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山《牡丹之歌》;
8、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男高音演唱)
9、轻声地哼唱音乐;
二、课堂小结:
请同学去搜集自己家乡的民歌,并且学会演唱,下次来一起表演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盼红军》 聆听《花之歌》 教学目标: 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欣赏外国乐曲,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南民歌,一起来复习一遍,今天我还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
1、认真聆听歌曲,可以请四川的学生上来带领大家一起用四川方言念念歌词;
2、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老师把难点唱给大家听听;
4、按照节奏念歌词;
5、以小组为单位,并用自制乐器进行伴奏表演;
6、今天还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位外国作曲家作曲的关于“花”的乐器,你能从乐曲中闻到花香吗?
7、认真聆听音乐,并将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来;
8、每段的主奏乐器都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吗?如果听出来的话,就做出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9、完整的欣赏乐器;
二、课后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花”的音乐,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关于带“花”字的歌曲大赛,分为男女两个小组,同学们很感兴趣,也唱出了不少关于“花”的歌曲。
第三篇:高中音乐教材通研
十四单元 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广陵散》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内容。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欣赏古琴曲《流水》,加强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内容:
1、古琴曲《广陵散》
2、古琴曲《流水》
4、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CD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课前播放古琴曲《广陵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首先简单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第二部分:
导入语: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了解古琴是通过那些手段来表现这一独特韵味的。
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
(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3、讨论与探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音乐有一种似似而非的魅力,好象是„)
4、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补充: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三、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1.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琵琶)
2.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简介: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编钟与乐队)
四、总结: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琴被视为“八音之首”。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曲风文雅,意境高远。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去听,去细细品味。
第25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或整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
2、相关教学用具:CD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古琴曲《流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
学生简述搜集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听赏部分:
(一)《扬州慢》
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1、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
2、听赏《扬州慢》。
3、完成书本174页: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的评论。
4、教师小结
(二)《阳关三叠》
1、教师提问: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古城关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散落。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2、提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诗词含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因此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聆听合唱曲 注意哪个段落重复了三遍,区分上阕和下阕,并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实践部分:
学生学唱《阳关三叠》的上阕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拓展部分
学生听赏当代抒情歌曲《我爱你,中国》
比较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在风格上的不同。
五、总结下课
第四篇:六年级音乐教材通研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通研
执教人:徐红
【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 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一、二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多数同学进入变声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 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教材特点】
本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特点。以单元为主题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全册共有八课,“芬芳茉莉”、“悠扬民歌”、“美丽童话”、“京腔京韵”、“赞美的心”、“两岸情深”、“七色光彩”、“乡情乡音”。每课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包括:“聆听”、“表演”、“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 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 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2.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①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②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③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④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①认识变音记号,知道其作用
②理解 3/
8、6/8 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③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 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 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教学建议】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 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 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 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第五篇: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人音版第十册第一课《春意》教案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从中体验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3、通过表演、演唱《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借景抒情,节奏、节拍的不同变化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培养对音乐审美能力、对歌曲的演唱能力的创作手法。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1、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啊!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由主三和弦构成,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在这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情。中段(B)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它在低音声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同时也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心情。此时,高音声部以八度奏出强而有力的长音,中、低音声部则以四分音符的和弦为之伴奏。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在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后,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但音区移高,并且八度演奏,加上流丽、晶莹的分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也更为欢畅热烈。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2、童声合唱《春水》
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愉,孩子们又使春天显得更有生气。歌曲《春水》的歌词,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而正是借助“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歌曲的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张弛相间。刻画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歌曲展现了真挚的童心,散发出浓浓的童趣。歌曲为多声部合唱曲,采用多乐句式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开始时,旋律比较从容、平稳,由主调手法(在多声部中只有一个主要旋律)构成的三声部唱出了“春水弯弯地流成了小溪,你看它流呀流呀,多么愉快!”随即运用模仿式的复调手法,各个声部此起彼落,相互呼应,节奏也越来越紧凑,使气氛更为活跃,描写了溪水在田野上畅流的喧闹情景。随后,主、复调手法交替使用,音调时而平静,时而跳荡,表现了虚拟的人与自然的对话。最后,旋律载着孩子们关心农活的殷切心情不断上行,虽然“ ”的出现使上升的旋律受到阻断,但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此之后,旋律向上大跳,喷涌出孩子们对乡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3、歌曲《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4、歌曲《春雨蒙蒙的下》
《春雨蒙蒙的下》原是一首电影插曲。歌词简洁,却又十分隽美,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了希望。曲调抒情又形象,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在短促的“刷刷
刷刷”象声词的背景衬托下,整个旋律显得生机勃勃。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二部合唱的音准及的和谐。教具准备:课件、光碟、多媒体设备、钢琴、各种打击乐器。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
表演《小鸟小鸟》和聆听《致春天》学习乐句的重复这一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教具准备
多媒体、水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嘀哩嘀哩》的音乐律动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
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
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 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情感目标:“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
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用和谐的和声唱出春雨的美妙感觉。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词含义的挖掘,让学生不仅知道并加深春雨的自然现象的理解,更是从音乐的感觉中去体会对春雨的描绘。
学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分为看春、读春、唱春、表现春这四个部分。
一、看春:欣赏春雨的景色,让学生感受春雨的朦胧!
提问:你欣赏到得是什么景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得景色吗?
(春意盎然)、(春雨朦胧等!
二、读春:先配乐诗朗诵关于春雨的古诗。
提问:你能想起哪些描写春雨的古诗吗?
春雨吟
宋 邵雍
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村居 宋 郭仁
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然后请同学们一起配乐朗诵歌词,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三.唱春:
1、欣赏歌曲范唱。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2、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先唱谱子,然后加上刷刷的声音。
(2)在休止符的地方加上响舌伴奏。
(3)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3、师生接唱。
(1)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2)学生整齐的跟琴演唱整首歌曲!
4、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正常的强弱节奏:
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 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四、表现春: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有感情的加上动作表演一遍,设问: 老师的动作与歌曲的意境有什么关系?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
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
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