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教案
《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构成的管道系统和管道内流动的血液三部分。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血管和心脏一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基础知识:
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2)能力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示意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观察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观看多媒体大屏幕,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
理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教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卫生保健教育: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有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3.教学重点:
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
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按一定方向流动。那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把电、声、光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式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科学、简洁,符合生物学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设计:
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约2分钟)
Ⅱ、讲授新知识(约35分钟)
1.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教师把人体胸透的X光照片在银幕上播放,由于学生是首次看到人体胸透的真实情况,因而学生注意力能立即被吸引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了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配合放映人体心脏位置的绘画复合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最后用三句话归纳出心脏的确切位置(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板书),紧接着,介绍个别心脏位置异常的现象(如:右位心),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2.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以及人体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教师将人体心脏外形的正面观、背面观放大在银幕上显示,指导学生观察、观看,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然后,教师打开人体半身解剖模型的胸腔,摘取心脏,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形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总结能力。
3.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及简易黑板图,讲授心脏的结构。教师先将人体心脏解剖图放大显示到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板书),然后,教师再播放人体心脏彩色解剖绘画复合片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板书)。接着单片分部放映和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并指导学生分层观察,最后,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示心房、心室及相连的血管,并用箭头标明血液流动的方向。这样的教学,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清楚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4.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的瓣膜的位置及其开
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可利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2第二自然段,通过指导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播放人体心脏纵剖放大片于银幕上,让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播放人体心脏横剖面的瓣膜放大片于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并介绍人类患风湿性心脏病造成心脏瓣膜异常的治疗手段,在此进行理想教育。为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播放了猪心解剖录象,使学生看到活生生的心脏,增强真实感,在看录像的同时,要求学生判定心脏的各个方位;学会识别心脏的四个腔;认识心脏瓣膜位置、形态、结构和开启方向,进一步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到了人体器官的解剖方法和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把“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播放到银幕上,显示血液在心脏内和与其相连的血管间的流动与心脏瓣膜开闭关系的情况。在学生观看时,教师可设问:“同学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血液如何流动?心脏的瓣膜有何作用?”让学生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及瓣膜的作用。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地、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5.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板书),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
Ⅲ、小结:(约3分钟)
播放心脏解剖放大图,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心脏的结构。
Ⅳ、课堂反馈:(约5分钟)
把练习题显示到银幕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教案》相关的文章。
第二篇:高中生物说课物质跨膜运输
高中生物说课稿《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说教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展示了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然后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现象以及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使学生认识到细胞膜和原生质层都相当于半透膜;最后通过离子运输的实例认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本节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将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经初步建立,学生具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基础,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重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导学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讲授法等;学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分析、观察、讨论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首先简单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规律,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白菜放置时间长了,以及萝卜条放在盐水中,都会萎蔫;而卖菜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水,青菜变得坚挺„„这些生活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学原理呢? 学生会类比动物细胞有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很容易说出:这些现象说明了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二)新课讲授 继续设疑: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否跟动物细胞的一样呢?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顺势ppt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说出二者结构最大的不同:(植物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成熟植物细胞还有中央大液泡),同时引出“原生质层”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细胞液的概念及其与液泡的关系,为后面学生顺利作出合理科学的假设埋下伏笔。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若要研究植物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否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有探究价值,接着引导学生作出大胆推测,并给出科学依据。(因为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属于生物膜,与红细胞的细胞膜在组成上和结构上都非常相象,所以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原生质层也应该是半透性的,相当于半透膜。)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依照课前分组,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其他小组顺着该组同学设计思路继续推测实验预期结果。
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进一步讨论该实验的具体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和基本步骤。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毕,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教师重点强调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好是有颜色的和有中央大液泡的材料,综合起来最佳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的外表皮;并强调前后对照实验更有利于观察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
引导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操作步骤,结合实验方案,分组动手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完成下面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叙述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最终实验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一样,水分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流动。
(三)巩固提高
回到课前所提的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运用本节所学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这样培养学生善于用生物学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作业
本节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设疑:我们知道了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进出细胞的,那其他分子呢?比如无机盐,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出细胞的呢?请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其他分子比如无机盐进出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的。
七、说板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实验思路、实验预期、具体步骤)
四、进行实验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第三篇:物质运输教案
导入:大家都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许多生命活动,比如我们熟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在细胞内部完成的,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人饿了要吃饭,补充营养,细胞也一样,细胞要完成这些生命活动也要营养,细胞所需的营养比如有水,氨基酸,葡萄糖和无机盐等等,那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的呢,不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一样吗?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师: 当我们向一杯清水中加入蓝墨水,过一会儿后能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学生:整杯清水都变成蓝色
教师:我们在物理中学过这是什么现象? 学生:扩散 教师:那什么是扩散?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现象。通过扩散蓝墨水中的分子从高浓度的蓝墨水扩散到低浓度的清水中,最后使整杯清水中都有了蓝墨水分子的存在。
师:展示图“质壁分离与复原”,提问:在质壁分离中水的流向是从哪里到哪里,答: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方向运输,也就是说水是从水多的一侧进入水少的一侧。师:很好,那质壁复原呢,水又是从哪流向哪儿呢? 答:也是从水分子多的一侧流向水分子少的一侧。
师:那根据扩散的概念,能否把水分子这种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扩散呢? 答:能。
师:很好,那我们把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通过扩散的概念我们知道自由扩散是一种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其实除了水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经过实验研究表明还有一些物质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出细胞的。接下来我们来看到还有哪些物质也是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胞的。①气体分子(CO2、O2等)②水分子
③脂溶性小分子,如乙醇,甘油,苯 师:好,那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呢?也就是说这些物质进出细胞的动力是?
答:浓度差
师:对,由于细胞膜两侧这些物质浓度不同,浓度高的一侧相对来说更拥挤,浓度低的一侧没那么拥挤,因此这些物质必然从浓度高的一侧流向浓度低的一侧。也即正是细胞内外这个浓度差的存在促使了它们的流动。这就好比水从高处流下来,它的动力是高度,那这个高度就好比膜两侧的浓度差。
师:好,接下来我们看到自由扩散的特点:①顺浓度梯度扩散;
②因为是顺浓度梯度扩散,不需要细胞额外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师:我们知道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是不同的,那同学们根据自由扩散的概念以及其特点,想一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质的自由扩散的运输效率呢?
答:浓度差,浓度差运速率越高,好比水从更高的地方流下,速度是更大的。因此在自由扩散中随着外界物质浓度逐渐增大,其运输速率可持续增大的,我们用曲线表示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
师:在自由扩散中,物质运输的速率除取决于浓度差外,还与该物质分子的大小,分子的极性以及脂溶性有关。一般而言,1、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2、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
3、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
师:好,如果我们人工合成了一张脂双层模,则上述物质能否通过该膜。答:能。展示葡萄糖等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图片,但是虽然是同样的一张膜,水和氧气等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通过,而葡萄糖和氨基酸等也是顺浓度梯度却不能通过,而我们知道细胞是需要这些营养物质的,那葡萄糖等一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呢?我们知道细胞膜中有蛋白质,因此我们推测葡萄糖的运输可能与蛋白质有关。师:若要证明你的推测,应对模拟实验作怎样的修改?
生:向合成的脂双层中加入蛋白质,观察葡萄糖能否穿过脂双层。
师:科学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展示)。发现加了蛋白质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蛋白质的协助,那这种蛋白质我们前面学过是叫载体蛋白。
师:像葡萄糖这样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同时需借助载体蛋白质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师:协助扩散的一个实例就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师:那协助扩散的动力呢?根据概念我们知道协助扩散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师:好,我们看到协助扩散的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③载体蛋白有特异性,即载体蛋白专一性地运输一种或一类物质。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生物膜的载体蛋白也不同,举例
4、载体蛋白具有饱和性,即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师:根据协助扩散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影响物质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有?
答:
1、由于是顺浓度运输,故浓度差会影响。
2、对于协助扩散,还与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比如这是协助扩散中外界物质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我们发现一开始随着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是增大的,但当到达一定浓度后,运输速率却不变,这是因为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导致载体蛋白的运输能力有限,就比如有上万件很大的货物,而卡车就只有三辆,那卡车够不够载这些货物啊,即卡车的运载能力达到饱和。
师:好,刚刚我们学习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跨模运输的方式,那么它们有何异同呢?相同:顺浓度梯度运输,动力均为细胞内外浓度差,不需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不同点:是否要载体蛋白
师:我们刚刚讲的这些物质进入细胞时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即当这些物质进入细胞时,胞外这种物质的浓度比胞内的高,但是有很多物质在胞内和胞外的浓度并不是这样。展示资料。①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细胞却仍在“吸K+排Na+”。②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血液中碘的质量浓度为 250mg/L,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分析这两则资料,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物质并不总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有时可以逆浓度运输
师:那没了浓度差提供动力,物质怎样逆浓度运输呢?我们先看到这样一则资料:实验 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酸霉素(一种蛋 白类抗生素),以及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后,K+则可以通过膜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扩散。师:该实验说明什么? 答: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及能量。
师: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像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师:主动运输是绝大多数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如大部分离子,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才是协助扩散,其他都是主动运输)
师:我们知道被动运输的动力是浓度差,那主动运输的动力呢?答:能量 师:那主动运输由有什么特点呢?①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膜运输蛋白;④运输蛋白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师:好,为什么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呢?是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细胞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进来的,而被动运输时细胞被动地接受一些物质。好,那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主动运输有什么意义呢?
答: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要吸收什么营养物质、吸收多少和什么时候吸收,以及主动地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所以主动运输对于生物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师:那什么因素可以影响主动运输的运输效率呢?
师:首先是物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外界浓度增大,运输效率也增大。(展示图)其次由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其运输速率。最后,主动运输还需能量,因此凡是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比如氧气浓度(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细胞产能)、温度(影响催化剂酶的活性)等。展示图。师:那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有何区别呢?展示表格进行总结。师:我们刚所讲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都是小分子或离子运输的方式,那么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如何进出细胞呢?首先看一则动画。像动画所演示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叫胞吞和胞吐。
师:胞吞是细胞摄取大分子的方式,我们来看到它的具体过程。首先是大分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识别结合,然后附着在细胞膜上,接着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展示图或动画)
师:胞吐呢是细胞排出大分子的方式,首先需要排出的大分子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师:好,结合动画,我们可知胞吞和胞吐有什么特点呢?
1、物质始终没有穿过细胞膜,不列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
2、通过整个过程我们可知大分子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3、需要消耗能量。
解读图表
(用PPT展示一张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与离子种类的关系柱状图)让学生讨论能从图表中得出什么信息(认识横纵坐标,注意图示)。提高学生的识图、解图的能力。
第四篇:《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
明德小学 刘春梅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本单元的开始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身体的结构”,以及“骨骼、关节和肌肉”接着用“跳动起来会怎样”引领学生认识到运动后引起的各种生理现象,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本节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也是在回答一个相关的问题“跳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从哪里来呢?”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主要的消化器官以及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下一节课“口腔里的变化”也是表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具有启下的功能。
2.学情分析
人体要对吃下去的食物进行消化,用来获取运动所需要的能量,这是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讲,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 即使了解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和特点,这些器官又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呢?这是学生所陌生的。那么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灌输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小组合作讨论、观看视频资料等活动帮助学生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科学问题,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理念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本课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寻答案为教学方式,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遵循了以下理念:
1.《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阐述,学生的科学学习首先是合作,其次才是竞争。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此外,我们还要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放弃独立思考。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2.本节课是典型的“暗箱课”,其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无法给学生可以探究的实体,难让学生的探究有深度。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补充资料,并从大量的模拟体验中去感悟、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探究前后能在认识上得到提升和完善。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实验,让学生有了形象、直观的感知,有效推进概念的建构。
3.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暴露学生原概念并借助于科学探究活动对已暴露的原概念进行重新修正、组合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展示已有的科学概念,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观看资料等活动有目的地进行更正,让正确的科学概念替代学生脑海中错误的原有概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过程与方法: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2.观看视频,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视频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知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器官以及各自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五、教学材料分析
记录单;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的馒头,人体消化器官图,人体消化器官的视频。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设置情境、引发探究
课的一开始,我设置一个孩子吃葡萄干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分组在人体轮廓上标示出吃下去食物的旅行路线。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科学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同学们对画食物旅行图很感兴趣,那么食物在人体到底怎样被吸收、分解、消化的,学生心里存在着许多疑问,探究知识的愿望也就越加强烈,这也为探索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借助资料,了解消化系统。
第二环节,我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消化系统图,学生对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大致的位置,同时说出食物的旅行顺序,并在小组中能够讲述。
(设计理念:韦钰院士曾经说过“只靠学生自发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我理解有时候教师的“教”也是必要的,我想学生对于看不见的消化器官比较陌生,这时候还是由我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形成清晰的、准确的科学概念好一些。)
三、小组合作,探究消化器官功能及其特征
在本环节,是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具体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是需要突破的难点。消化器官除了图之外,不可能有实物提供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的主观判断变为可以客观研究的实体呢?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深入而不空洞呢?我作如下设计: 首先,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播放各个消化器官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收集影像资料来探究消化器官功能特征。为了学生在交流汇报中有比较贴近实际的体验,我设计了演示、体验活动。探究胃的功能时,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胃模拟演示实验。在探究小肠吸收营养的功能特征时,让学生感受小肠的长度,以了解食物正是在细长的小肠中营养被充分吸收。同时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能有所发现,并思考自己的健康饮食观念等。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我力求让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这样真正做到个体发展与小组发展同步进行。让学生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分享。另外,几个模拟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具体认识有了质的提升。)
四、建立科学概念,拓展延伸。
以动画的形式,模拟再现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并修正自己的食物旅行图,讲述食物旅行的路线及消化过程。同时,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各消化器官具体的消化过程又是怎样的呢?除了这些食物所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外,还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辅助消化呢?你在课堂中还想到了哪些健康饮食的知识呢?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对消化系统和消化器官有了清晰的、科学的认识,因此让学生修改课堂开始绘制的食物旅行图,是巩固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此外,带着问题离开科学课堂能够有效地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将课内外联系起来,使科学学习的连续性、科学技能的发展,科学知识的运用与家庭、社会结合起来。)
五、板书设计
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
口腔
碎小
食道
无变化 消化器官
胃
食糜
小肠
小分子物质
大肠
残渣
六、我的思考: 科学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知识体系庞杂的学科。对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较高。但教师必竟不是百科全书,有时无法回答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另外,教学时间有限,有时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好奇。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保留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学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创造;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生活。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五篇:物质的分类说课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内容除了让同学们掌握科学分类方法外,还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加以应用,因此意义重大。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单分类法,知道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形成分类的思想。
2.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2.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3.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生状况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三.重难突破思路:
1.通过现实的一些例子,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
例如:商场中商品的分类、图书馆中图书的分类以及网络中信息的分类。目的:比较直观的将学生思维引到主题。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最常见的生活中的分类来切入学习物质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参与度很高。2.通过多媒体,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寻找规律,解决问题。
要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示学生的成果,会得出不同的分类(这实质就是让学生知道分类标准可以是多种的,为后面讲分类方法埋下伏笔,同时既对物质分类的练习巩固,又自然过渡到利用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分类的研讨。)。例如学生按物质分类依据将所列物质分类: ①物质可以根据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固态。②物质分类可以根据单质和化合物来分。③物质可以根据颜色分有色和无色。④物质分类还可以根据性质来分。
3.根据学生讨论结果,适当讲解,引入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学生思考: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上面的物质进行分类该如何分呢?(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交叉分类法)
化学物质分为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树状分类法)4.提升:
通过上面的关系转化图,请同学们思考,以上转化都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类型?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目的: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找出化学反应分类的依据,为后面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做铺垫。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些反应关系,可以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备等等。
通过这样的重难点突破,也是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四.教学程序设计(略)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方法: 所谓分类就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方法。
二、常见的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2.交叉分类法 :对同样的事物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重复分类。教后感
本节课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讨论、总结、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我又几点体会:1.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因为,不需要大量的书写,节约了很多时间。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同学们兴致盎然。2.生动现实的和生活密切结合的实例,使同学们不仅有兴趣,而且思考起来更具体。3.通过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使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4.随堂解决相应的问题,是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但是通过教学过程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不善于在讨论中学习,讨论时间浪费掉。今后教学中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练习。《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渑池二高 岳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