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案认识秒
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秒
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2、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认识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 教具准备 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小朋友在百米赛跑中,要看出谁跑得快或慢,就需要来计时。
2、出示图,看这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发言)
那么,你们自己呢?自己跑100米用了多少时间?是10多秒还是20多秒呢?1秒到底有多长呢?它比1分钟长还是短呢?今天就来认识它。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秒”
看钟面,哪根针走得最快?
它叫秒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再观察钟面,一半同学看秒针,一半同学分针,然后回答问题。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 那么1分是多少秒?
小结: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板书:1分=60秒
3、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秒计算?(1)出示电子钟,你会读上面的时刻吗?
小结:电子表上的读法,是按照时、分、秒来读的,所以应是8时30分34秒。(2)出示秒表
你见过这个表吗?
知道它一般用在什么地方吗? 小结
4、体验1秒有多长。
(1)请大家跟着秒针的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手。(2)在纸上写数字,看10秒能最多能写多少个字?(3)“想想做做”2 同作合作。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完成“想想做做” 1.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做。然后提问:为什么这么填? 2.第4题
读钟面上的时刻,平时这些时刻,你在干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3.第5题 学生自由发言。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小脑筋,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妙,请大家回去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张作息时间表,人人都做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教案6.1《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习的。时间单位,尤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秒”,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学生不易具体感知,同时,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秒的认识并不丰厚,加之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这相对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及呈现方式,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知,导入新学
师问:关于时间,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怎样来看时间
谈话:时间对人类非常重要,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观看幻灯片
导入:(出示红绿灯电子计时牌)这是什么?……你们知道上面的数字变化一次是多长时间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二、感知体验,建立表象
(一)认识1秒
1.感知“1秒”
教师引导发言:认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或电子表。
(1)认识“钟面”计量秒的方法。
认识秒针
认识表面小格:60个,一大格5个
认识1秒:
利用课件演示说明:“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2)认识电子表计量秒的方法。
①教师出示电子表:(冒号在不断闪烁)
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有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②学生观察汇报: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1秒。
③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描述、动作描述电子表上的1秒。
④教师出示电子表:9:25:34(秒在不断变化)。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
⑤学生们观察汇报:最后一部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1秒。
⑥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感知1秒1秒地变化。
2.体验1秒的价值
(1)教师提问:在1秒的时间里你能在做什么?谈一谈你的感受。
拍一下手
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谈话:1秒时间短不短?但是这1秒但有很大的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2)课件展示:1秒钟内现代机械工具做的事情。
(4)课件展示数据:刘翔110米栏成绩。
(3)教师小结:
1秒虽短,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这1秒,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力求使学生对1秒的感知更加丰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使学生认识到1秒虽短,却往往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进而引发学生产生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共鸣,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到了一定的人文方面的启迪。】
(二)认识几秒
1.感知5秒
(1)边看变数。
(2)静默数一数。
(3)自主回答:秒针从()走到()是5秒。
2.采用上述方法,继续感知10秒、15秒、20秒。
3.游戏:估一估
要求: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到宣布“停”,经过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秒?分别估测10秒——15秒——20秒——30秒——60秒。
【设计意图:以上的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多时段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与运用。这一活动的安排,旨在通过看、数、估等活动检测并进一步校正学生对“几秒”时长的感知,在夯实时间单位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时间表象,促进正确时间观念的形成。】
三、巩固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改数学日记。
3.知识拓展:“一眨眼”的时间。
4.齐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四、实践强化,体验价值
1.静候1分钟,谈感受。
2.活动1分钟:
(1)观察:1分钟内,能做什么?
(2)分组在一分钟内写字、算题、数数等。
3.对比两个1分钟的感受。
4.教师小结:时间有限,价值无限。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
师: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
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你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第三篇:认识秒
秒的认识
课题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结合生活情境探究新知。秒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知识的提升,由认识时、分发展到认识秒,通过创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践探究作为学生的思维平台,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直观观察钟表,通过数秒、看时间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钟表。
学具准备:口算卡、钟表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1.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嘀嗒”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1.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倒计时数数。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秒”这两个时间单位。
答案:上体育课短跑用到秒;下课休息是10分钟。(答案不唯一)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学生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③咳嗽一声是1()。
答案:分秒秒
3.判断。
(1)秒针走1圈是1分。()
(2)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是1秒。()
(3)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秒。()
答案:√√×
4.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
答案:小兰先到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秒针的认识。
1.出示钟面,认识秒针。(课件展示)
2.思考:怎么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一、1.学生仔细观察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3.指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二、体验1秒钟。
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一秒。
2.拍手练习。
3.讨论:1秒能干什么?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嘀嗒”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三、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老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老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2.学生交流: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是5秒。
3.观察手中的钟表所显示的不同时刻,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切身体验1秒。
1.听到钟表发出“嘀嗒”一声就拍下手,体会1秒钟有多长。
2.学生跟着时钟的“嘀嗒”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同桌合作。
3.学生交流。“嘀嗒”声、拍下手、数一个数就是1秒。
三、1.认真观察钟面上的变化。
2.学生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秒针走1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说明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和老师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体验1分钟能算多少道口算题。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2.学生操作。
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老师抓住契机出示钟表来认识秒,通过课件认识秒等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感受1小格是一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长,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四篇:《秒的认识》王艳的百度数学教案
《秒的认识》
安县文星阁小学
王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时间单位秒。
2、知道60秒=1分,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1分等的时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秒与分的关系。
2、建立1秒、1分等的时间观念。难点:建立1秒、1分等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秒的认识)、秒表 学生准备:皮球或跳绳、水彩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年的大年30晚上你们看春节联欢晚会吗?那你们还记得辞旧迎新时、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那个情景吗?好,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请看大屏幕!
CAI出示05年春晚视频,师生跟着视频一齐倒计时数数。师:刚才大家从10倒数到1,经过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呢?(短)
2、师:像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那就是“秒”。
“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秒来计量时间吗?”(卫星发射、跑步计时、红绿灯、电子计时牌、新闻联播前的倒计时等。)
师:看来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还真多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秒针,初步建立“秒”的概念。
(1)、孩子们,要认识时间单位“秒”,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钟表大哥身上的秒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秒针的知识吗?
(秒针在钟面上是红色的又细又长的针,跑的最快,)你们看这两个钟面,哪一个上面有秒针呢?
“你们还知道有关秒针的哪些知识呢?知道它在钟面上走动时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吗?”
(你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真能干。对,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老师板书。一起读一读。
(2)、我们来听听秒针一小格一小格走动的声音,(学生和老师一起用声音“答,答”表示一秒。)这样“答”的一声就表示经过了一秒。(3)、孩子们,你能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示一秒的时间吗?你们看,老师这样拍一下手,大约是一秒的时间,你们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1秒可以拍一下手,一秒可以、、说明一秒的时间怎么样?“(很短)(4)、1秒虽然很短暂,不过,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一秒钟却能做很多事情,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一起读一读。
(出示:火车每秒约行55米,飞机每秒约飞行25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5)、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秒哦,你们知道吗?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会用到比一秒还少的时间呢,短短的时间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
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这样的一段资料:2004年8月27日,中国选手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摘下中国田径史上分量最重的一枚奥运金牌,他不仅打破了由阿兰、约翰逊保持的12秒95的奥运会记录,还平了英国选手杰克逊的世界纪录。阿兰、约翰逊和刘翔的成绩相差还不到一秒哦!
(6)、孩子们,现在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感受呢,谁来说说。师:对,我们要珍惜时间,永远铭记古人的这样一句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学习1分=60秒
(1)、刚才大家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那秒针走2小格是多少秒呢?走3小格呢?你们真能干!现在我们再仔细的看看秒针是怎样计量秒的。
师:(回零)请看大屏幕,现在秒针指着数字几?(12)孩子们注意观察它经过了几秒?准备——开始!(CAI上秒针走动5小格)师:经过了几秒? 生:5秒!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五小格就是5秒。秒针走动时,“答”的一声是一秒,这样“答、答、、、”响了5声,就是5秒。师:秒针刚才是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你们猜猜,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会经过几秒时间?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数一数。(对,就是5秒)如果秒针从2走到3呢?会经过几秒?从5到6呢?8到9呢?。。。你们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字之间是1大格,而一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所以秒针每走一大格都是5秒。)老师板书。一起读一读。
师:孩子们知道了秒针每走一大格都是5秒,那你们猜猜,如果秒针从2走到4,会经过多少秒?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对,秒针每走一大格都是5秒,走两大格就是2个5秒,也就是10秒。那秒针走3大格是多少秒?走4大格呢?
(3)、孩子们越来越能干了,你们知道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吗?(12个)
师:秒针每走一大格都是5秒,那走12大格,也就是走一圈,会经过多少秒呢?(60秒)你们怎么知道的?说说理由。
我们来验证一下,看看秒针走一圈是不是60秒。孩子们准备好,一起小声的数一数。
看来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秒,老师板书,一起读一读。
(4)分秒的关系。师:孩子们知道秒针走一圈是60秒,那你们知道秒针走一圈的时候,分针有什么变化吗?
生1:分针会走1大格。生2:分针走1小格。
师:我们又来验证一下。先分一分组,男生观察秒针、女生观察分针,我们看看分与秒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师:(回零)现在分针、秒针都在什么位置(12),孩子们注意观察它们会走到哪里哦!准备,开始!师:男孩子来汇报,秒针有什么变化? 生:秒针走了一圈,是60秒。(板书:60秒)师:女孩子来汇报,分针有什么变化? 生:分针走了一小格,是1分。(板书:1分)
师:刚才分针和秒针是同时起步同时停,所以60秒和1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相等)
师:对,60秒等于1分。板书:1分=60秒 一起读一读(1分=60秒,60秒=1分)。
3、分秒的体验(1)、10秒的体验。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秒”,孩子们通过看秒针走动可以知道经过的时间。那假如不看钟,你能知道时间经过了几秒吗?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好不好?
师:请听清楚要求:等会儿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自己开始计时,老师说”停”!你们就睁开眼睛停下来。汇报自己计时的情况。听清楚了吗?好!准备——开始!师:谁来说说经过了多少秒?
师:正确答案是10秒。感觉准确的同学请举手!(2)、一分的集体体验。
师:真了不起!还想玩这种游戏吗? 好,这次我们再来体验一分钟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静息,当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马上坐端正。听清楚了吗?开始!
时间到,有几个孩子感觉非常准确哦。刚才老师看到有部分同学在悄悄的数数,数到60,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这种方法很好哦。(3)、1分的自选体验活动。
师:好,刚才我们感受了1分钟的长短,那么在1分钟里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情?能做多少呢?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
老师安排了这几种活动:写字、画画、数数、拍皮球、跳绳,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看看一分钟能做多少?
师:孩子们想好自己要做的活动,就作好准备,老师帮你们计时。拍皮球和跳绳的同学可以到外面走廊上去。准备好了吗? 好—开始!(生汇报,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表述完整。
(4)、现在老师看看大家用几秒的时间把这些学具放在一边坐好。师:很好,只用了()秒。
(5)、孩子们一分钟能做那么多事,那你一秒钟能做什么?请你估一估。
师:看来1分、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时每分每秒。
四、巩固练习: 师:孩子们今天新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我们把它的老朋友“时”和“分”也请出来团聚吧,你们看,小明把他一天的生活写成了数学日记,你们帮帮他把时间单位放在里边吧?动动脑筋该怎样放呢?(CAI出示练习题)谁来说说?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一起来读一读)
五、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今天40分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5秒 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1分=60秒
第五篇: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云浮市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张燕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课本59页——60页的内容。本节课通过春节晚会中倒计时的情境引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秒,针对小精灵的提问: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钟表,进一步了解钟表的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机械钟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了解秒,知道1分=60 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 分=60 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法、体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猜谜语:兄弟三人齐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日,没有走出玻璃铺。[打一物品] 谜底:钟表
2、钟面指针: ①我是大哥,叫()?②我是二哥,叫()?③我是三弟,叫()?(时针、分针、秒针)
3、填一填:
① 钟面共有个大格,还有个小格。
②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了一圈是小时。
③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走了一圈是小时。
4、欣赏各种钟表,激趣过渡到新课。【设计理念:学生已学部分钟表的知识,我利用猜谜语、三兄弟叫什么引出孩子的好奇心,推陈出新,承上启下,有关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二、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揭示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59—61的内容。思考下面题目(课件出示):
1、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
2、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表上有3根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是()针。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设计理念:依纲靠本,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看书。】
四、先学
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老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2、建立秒的概念
①指名回答自学思考题第1、2、3题。
②观看春节晚会倒计时视频,并且一起数倒计时,“10,9,8,7,6,5,4,3,2,1”,初步感受了“秒”的时间应用。
③师: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什么?(指名回答)
生: 秒。④师:秒针是怎样计1秒的呢?
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并听秒针的行走声音。⑤指名学一学秒针行走的声音,看谁学得最像。
师小结:原来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设计理念: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借助新年倒计时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采用“看、听、学、做”来感知1秒,为认识几秒做好了铺垫。】
五、后教
1、议一议:
① 师: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1秒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争先恐后的回答:眨了一次眼睛、摸了一下鼻子、写了一个字、转了一下身„„
师:同学们真棒!我再让大家看一下数据:计算机每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火车每秒可行驶20米、喷气式飞机每秒可飞行500米、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7900米„„生:
(惊叹连连)这可为呀一眨眼就十万八千里了。
② 师: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秒作单位计量时间呢?
生:红绿灯交替闪动的时间、火箭发射时倒数、跑步比赛所用时间、„„ 师:
生:五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格是一秒,一大格里有5小格,就是五秒。
师:秒针走了五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是5分钟。(板书: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师:(指着板书)秒针走1大格是5秒后,那么,再经过2大格,秒针该怎么走呢?指名用钟表拨一拨。
3、师:一起数一数秒针走1圈用了多少时间?(1、2、3„„
59、60)
生: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
小结并板书: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1分=60秒
4、做一做:体验1分钟
①看书本第61页的1 分钟能做些什么。
②动手操作,体验1分钟。
我们每人来动手动脑,看看自己1 分钟能做什么?自己确定要做的事情,同学们做事;老师来当裁判,喊“开始”、“停”;同时用钟表计时1分钟。
“开始!”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是忙碌的。“停!”
③师:同学们回到座位坐好。谁来说说自己干了什么事情?
(生争先恐后来回答。)
④师:我们大家齐声高歌,再来体验一次1分钟。(卡拉OK:最炫民族风)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5、读出电子表的时刻:15时20分36秒
【设计理念: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齐声歌唱等形式不断地进行有层次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秒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巩固了1分=60秒,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六、当堂检测:
1.63 页1 题 :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2.填空:
① 秒针从2走到5,经过了()秒。
② 秒针从9走到2,经过了()秒。
③ 秒针从()走到(),经过了20秒。
④ 2分等于()秒?
3、排名:谁第一名?
师引导:谁得了第一名?为什么?
生:用的时间最少,他就跑得最快。
【设计理念:通过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秒等有关钟表知识。】
七、全课总结
师:在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学:(齐答了板书设计内容)
我们知道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要送大家一句成语“争分夺秒”,望你们在学习中抓住一分一秒,就做时间的主人吧!
【设计理念:通过总结本节所学知识,用时间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自然地渗透了珍惜的教育,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八、作业:64 页6 题
九、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分=60 秒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我先利用猜谜语、三兄弟叫什么引出孩子的好奇心,推陈出新,承上启下,有关顺利地引出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的自学指导,自学后,我让学生在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让学生采用“看、听、学、做”来感知1秒,为认识几秒做好了铺垫。再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齐声歌唱等形式不断地进行有层次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观看到秒针走1圈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得出分和秒的关系,感知了秒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巩固了1分=60秒,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因此,我觉得本课成功之一就是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