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导学案 课后题
导学案
《课时练》第九课第二框p71-73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原因、手段、目标。
2、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引起学生对物价上涨的共鸣,进而导入新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的时政分析和能力培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宏观调控
【教学难点】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及调控手段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早上你吃了吗?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物价在不断的上涨)
教师活动: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其实多次提到一个字,那就是涨。而由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新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棉花掌等。这些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调侃。调侃归调侃,抱怨归抱怨,生活就是这样,抱怨之后还要继续生活,于是在这股涨价潮之下又催生了一群悭钱族。
多媒体出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海豚族、团购族、扣扣族)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2)你觉得政府能否抑制物价?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并回答(略)
教师点评:其实物价上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当然也有不正常的因素,如囤积、哄抬物价、炒作等行为。物价上涨关系到千家万户,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国家就百姓最关注的十件事进行调查,发现排在榜首的就是物价。物价上涨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人人关注的民生问题。当然政府并没有置之不顾,而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调解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之所以对政府又信心,之所以相信政府能抑制物价,从根本上来说,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下来我们就一同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板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哪些特征呢?我先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并思考两个问题。
自学指导(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首先让学生回顾市场经济的含义,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属于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基础性作用,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是它们又与自己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探究活动一】:2010年中国十大空调品牌排行榜
1格力(中国名牌,空调十大品牌)企业性质:国有控股企业 2美的(中国名牌, ,空调十大品牌)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3.海尔(世界名牌,空调十大品牌)企业性质:集体企业 4.志高(中国名牌,空调十大品牌)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5.海信=科龙(中国名牌,空调十大品牌)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探究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2.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展示观点)
教师归纳总结:当今普通百姓买空调,已不是新鲜事,这得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属于公有制经济,由此可见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探究活动二】p82探究
探究问题:该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教师点评:近几年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府予以财政补贴等措施。这些措施的采用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会任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是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探究活动三】
在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都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救市”。现如今两年过去了,各国的情况如何呢?
如今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0%,缓解了广大民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两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就业形势仍未见好转,约有1500万名失业者在苦苦地寻找工作。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仅为1.6%,经济复苏乏力。
进入2010年以来,从迪拜到希腊,从英国到美国,欧美核心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巨额政府赤字,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蚀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使经济复苏更是雪上加霜,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思考:通过对比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其他国家政府救市的不同效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学生活动: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点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说明我国能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宏观调控,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效。
(过渡)那么什么是宏观调控呢?
【自学指导】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调什么、怎么调?
二、加强宏观调控
1、是什么、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为什么(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3、调什么----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多媒体出示习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说一说: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
4、怎么调
(1)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2)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A.经济立法 + B.经济司法)
(3)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巩固习题】判断下列政策属于何种手段?
1、央行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2、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2010年11月29国家修改价格违法处罚, 哄抬物价最高罚500万。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4、国16条规定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实行免费通行。
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扩大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13%财政补贴的范围。【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宏观调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需要加强宏观调控。用一句话形象的总结就是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课后作业
《学考评价作业》p35 5、7、8
P36 1、2、4、5 《考试指南报》第13期第3版基础卷6、10、11、12 第2版 真题在线 1、2
第二篇:导学案2
☆库车二中 高二历史一周复习知识整理及试题精选☆(第八期)高考一轮复习题目:《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本期知识点归纳整理:杨倩华使用日期:2014年4月7日——2014年4月13日试题精选汇编:杨倩华组内审核:日子湾教研室审核: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试题
【课堂反馈练习】
1、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毛泽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政治基础,主要体现在① 树立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② 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 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后两者是国家机关,应该接受前两者的指导B、中国共产党,各级人大均有他们的代表
C、人民政协和各级人大多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提供了渠道,他们都是统一战线组织D、各民主党派和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对党的大政方针发挥政治协商作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本质区别是A、性质不同
B、机关组成人员阶级基础不同C、职权不同D、政党制度不同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D、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课后反思】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案
【课堂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民主、民主集中、政治协商、民族自治
(1)贡献: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分)
(2)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1971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等。(言之成理,列举史实两项,即得3分)
(3)英国《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整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法国《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政体在德国的确立,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任选两项回答,4分)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问题探究二:
(1)影响:奠定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分)
启示: 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法,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分)
(2)不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4分)
(3)原则:民主集中制。区别:经济基础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大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由全国人民行使权力;欧美代议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由资产阶级行使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5分)
(4)题目要求:切题,体现探究性,有探究价值,如西方政治制度初探等。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7分)
【课堂反馈练习】ADAA
第三篇:题西林壁导学案及教案
《题西林壁》导学案
古诗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我校开展经典诵读也使我们品读了更多古诗。你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解诗题,知作者
1.读好诗题也是很有重要的,《题西林壁》该怎样读?用斜线标注出来。题西林壁
2苏轼,字(),号(),是()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写下的五首庐山游记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二、抓字眼,明诗意
(我能借助注释说出古诗意思。)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岭:
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
三、观插图,细思量
观察庐山图片,用词语来形容庐山;如果让你游览庐山,你打算从怎样的角度来游览?你有什么问题吗?
————————————————————————————————————————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带着感受和想象,诵读古诗,我就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小诗人”!2.带着观察和思考,学习古诗我收获了人生的哲理。
五、我能把古诗写正确,写漂亮。(壁、缘容易写错呦!)
————————————————————————————————————————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古诗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我校开展经典诵读也使我们品读了更多古诗。你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谁来读一读题目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西林寺。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3、师补充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登上江西庐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因此写下此诗。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也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抓字眼
师:一起进入课文,苏轼看庐山是怎样看的?勾出表示角度的字词。(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向上看,向下看)师:想一想,向上看和向下看还可以怎么说 向上看是仰望;向下看是俯视,遥望、仰望,俯视
师:作者从这六个角度看庐山,他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再仔细读一读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是连绵起伏的,锋是高耸直冲云霄的。师: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岭是高的还是低的。
2、明诗意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四、观插图,细思量
1、观察图师:因为条件所限不能播放幻灯片,同学们晚上欣赏了庐山图片,你可以用词语来形容庐山。
老师来描述,你来闭眼想象。作者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看庐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庐山,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庐山则是重峦叠嶂,所见庐山的形状真是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呀!
2、细思量
同一庐山,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 师:如果让你游览庐山想从哪些不同的角度看庐山? 时间,季节、天气、心情
师:那为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面目呢?诗中那句诗道出了原因?怎么理解? 师友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加分。
因为他站在庐山里面看,所以看到的庐山不一样。好,这个“缘”是什么意思。看一下老师怎么写。
这里的缘有点特殊,是通假字,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代的时候经常把两个读音相同的字经常换着用。这个“缘”在古代就是这个原,意思就是因为。我觉得是因为庐山很大,一眼是望不到边的
师:如果在庐山里面看,只能看到整个庐山的一小部分,而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的“真面目” 是指什么? 庐山的全貌。
3、拓文本,悟哲理
师举真实的班级例子,两个打架的学生,各自觉得有理,因为他们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带事情,对于旁观的我们来说他们都有错,是从他们两个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比较客观真实。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或感觉呢?
师:所以告诉我们认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多诵读,抒诗情
如此千姿百态的美景,你想对庐山抒发怎样的感情,喜爱;苏轼遭贬却能游山玩水感悟人生哲理,你对又有怎样的感情?佩服他胸怀宽广。
六、板书:
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七、作业:采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在观察中有什么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第四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经性;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2、能力目标:应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事例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重点难点
1、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放录像,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繁荣的经济场景 师:录象中繁荣的场景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学习大家还知道,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特征,都需要一定的国家宏观调控。但因为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外去实现,所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必然带有一定的制度特征。那么,不同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有何不同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师精讲: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已证明,市场作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改的总设计师,请看他是怎样论断的。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 7 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师:那么,我们提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什么呢?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不是指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了几百年,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财物的调拨完全收国家统一分配,致使经济缺乏活力。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有力地证明,充争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我们才逐步地突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终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党的决议。可见,在我国,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市场经济道路,是长期艰难探索后的最终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已鲜明的特征。
师: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共性有哪些?
生1: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要与市场发生联系,地位都是平等的,在交换过程中都要尊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生2: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法治,淡化人治,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法律来规范。
师:(小结)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想想议议:
师: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的误区又何在?
/ 7 生1:我认为这种观点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
生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方式),不能把它等同于社会制度的特征。
生3:我同意以上两种观点,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在一起。
师:(小结)大家的分析都很对,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酱主主我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普通百姓买空调,已不再是新鲜事,这得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到2003年,我国空调年产量3000多万台。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什么?
师: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生: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师:那么,在不同地方、不同产业中公有制所占的比重有所区别,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
生:公有制占主体只能从全国而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公有制所占的比重是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另外,在实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应当适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使自己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因此,上述情况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讨论交流:
师:近几年,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这些措
/ 7 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什么特征?
生1:我国政府首先推行费税改革,接着取消农业特产税,这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生2:我国政府还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生产粮食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师:(进一步引导)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呢?这些措施反映出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生1:我国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一部分人、副产品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如果不实施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就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生2:总之,这些措施是说明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师:(小结)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师:我国为什么能进行这么巨大的工程? 讨论交流:
生1:因为我们国家有钱。
生2:因为我们国家能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师:(小结)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肥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
/ 7 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怀,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加强宏观调控
师:同学们能不能具体地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不是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吗?
讨论交流辨论:
论题:正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要发挥市场作用,不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反方: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师:刚才两方的辨论实在太精彩了,通过辩论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师:什么是宏观调控?
生齐答: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师: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呢?
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 7(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采用的手段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种。首先看经济手段。
生: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能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师:同学们能举例来说明吗?
生:经济计划的形式有国家制定的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计划、计划等,其中包括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等内容。比如:国家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个“五个计划”(2001~2005),并将“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预期目标7%左右。
另外,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其内容非常广泛,如: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
(2)法律手段
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同学们能说说什么是法律手段吗?请举例说明。
生1: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 活动参加者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种经济合同及以济政策的执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生2:比如: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2000年春节热销商品中查获假冒伪劣“五粮液”“剑南春”酒、承德“露露”、“大白兔”奶糖等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00多万元,并将有关责任人送交司法机关处理。这就是法律手段的具体运用。
(3)行政手段
师: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标、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 7 师: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三种手段必不可少,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有其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2)以共同富裕为目标;(3)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最后着重分析讨论了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含议、目标及手段。
/ 7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教学过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师精讲: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已证明,市场作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用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改的总设计师,请看他是怎样论断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师:那么,我们提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什么呢?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不是指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了几百年,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财物的调拨完全收国家统一分配,致使经济缺乏活力。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有力地证明,充争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我们才逐步地突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终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党的决议。可见,在我国,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市场经济道路,是长期艰难探索后的最终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已鲜明的特征。
师: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共性有哪些?
生1: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要与市场发生联系,地位都是平等的,在交换过程中都要尊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生2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法治,淡化人治,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法律来规范。师:(小结)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
础性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
结合在一起,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讲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宏观调控必须为这个中心服务,促进经济增 长;就业和物价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活动三:填表格
1目标:区分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2策略:比较鉴别。
(3操作:展示表格,要求学生从手段的含义、具体表现等方面加以区别,必要时教师补充我国近年来宏观宏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