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王崧舟——一个很早就被我铭记于心的语文大师,而诗意语文,也是在很早就听到过这个名词,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得到机会听到王老师的课,只是在一些杂志和书籍上看到过他的课堂实录,因此一直都感觉很遗憾。这回利用暑假,我认真地拜读完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一书。读罢此书,让我更加佩服这位语文大师,佩服他丰厚的专业学养、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不仅阐释了诗意语文的内涵,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而且讲授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比如文本细读、感性教学技术等等。这对正处于教学迷茫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书中王老师所倡导的很多思想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一、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感性教育 王老师认为,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因此语文是感性的。而小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形象关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因此学生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因此在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场景和情节的解读方式,将外向于学生的“对象之物”转化为内在于学生的“体验之物”,比如王老师在教学《万里长城》时,将文中“成千上万”一词读出画面(即老师描述,学生想象成千上万参观者的某一幅画面)。
二、文本细读,深刻解读文本 细读文本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己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王老师在文本上是肯花时间,下大力气的。所以他的课堂才会如此“精致、大气”。每每看到王崧舟老师课例的精彩之处,都不由得叹服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如此深刻又独到。他对文本中言简意丰的,既能概括文章主题,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词句,总是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拓展思维空间。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字词,都能被王老师变成“宝”。如在《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重视一个简单的提示语——“笑着说”,然而王老师却独具慧眼地抓住了这个“笑”字,于平淡处设疑,引导学生贯通文本进行感悟,探究“笑”的丰富内涵。再如王老师为了教学《长相思》,搜集整理、认真查阅了一万多字的资料,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完成《长相思》的文本细读,正是因为下了如此功夫,以致在尚未具有文本形态教案的情况下,王老师实施教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以读为本,注重品读、美读。
听过王老师的课或者看过王老师课例的老师都不会忘记王老师课堂上那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的“朗读之美”。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且由常规的朗读的、品读进而升华到美读的境界。平时我也知道要抓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但这些重点常常是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来完成的,而王老师却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和美读来进行的,并且王老师非常善于以情激情,以言激情,学生虽然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但每一次读都是有增量的,越读越好,越读越美,这与平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读其功效是迥然不同的。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学会用情、煽情,以情感染学生。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值得我反复去读,反复去思索。联想到自己,虽然平时心里也有着美好的想法和追求,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由于自己的精神惰性和惯性,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便导致许多“差不多”最后演变成“差很多”。正如王老师所说:“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缺乏行动的能力,而且缺乏让行动精致化的能力”、“上课是一个层次,上好课是一个层次,把课上得完美又是一个层次”……我会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以此警醒自己。
第二篇:《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存在
《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
存在
《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存在
花了周末一天的时间,把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读完,本书是作者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之内的课堂实录合集,也是作者不断提出并实践“诗意语文”理念的过程记录。对于任何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看这些课堂实录无疑是最快、最直观、最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的方式、策略、理念,也是观察“诗意语文”的提法是否合理、理念是否虚无的最佳途径。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在书本前写的一篇前言,我以为这篇前言应该是“诗意语文”的理论依据、教本要义或思想旗
帜,基本把该门派的主张和宗旨开张名义地表达了出来。且不说作者的提法有无商榷的地方,单就语文的几个维度的思考就值得任何一个语文人好好的考量与反思。
首先,作者回顾了“诗意语文”提出的三个阶段:“朦胧的激情”“去激情化”“激情的协奏”,作者紧紧地扣住一个“情”字来建构“诗意语文”的核心与灵魂。接着作者解释说,“此情非彼情,它有着审美的品格、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此情亦彼情,它一定在情境中被激发,一定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律动,一定折射出相应的态度和价值皈依。”如果说这一段话显得高深、玄妙的话,接下来作者的解释会清晰一些,针对这一“情”字内涵,作者从语文课程的价值层面进行了分解。
即,从语文课程本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母语的诗性品质,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所
以以“情”为灵魂的语文就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也就是说,作者深深地抓住了“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传统,从“母语的诗性品质”上找到了语文的依靠和归属。从此种意义上说,在文学教育上这一块,作者的用力是有历史依据和理论高度的。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对文本的审美解读。联系本体价值层面的分析不难理解,审美的解读也是从文学教育这一角度发展而来的,审美的解读不同于科学的解读、理性的解读、功利的解读,而是以观照和体认文本的情感境界为旨趣,最终走向自我的理解。在关注“情”,体验“情”,发展“情”的过程中,作者提出“审美解读,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同样也关注它的审美形式”。其实,陆机《文赋》里所的“诗缘情而绮靡”,既指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又指强调诗歌整体上的美好,这正是作者的“珠玉在前”。
从语文课程的过程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不难想象,对于“情”的教学,其过程的把握与体认,只能是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的关系》里所提出的“熏,浸,刺,透”式的陶冶,这样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理解言语生命、回归言语生活、融入言语情感、激活言语体验、丰富言语想象、培植言语人格”的理想境界。这还是从语文的文学教育角度得出来的过程评价,虽然牵涉到生命、生活、言语、想象、体验与人格,不过整体上还是以“情”作为语文课程过程的核心与对象。
从语文课程的主体价值层面上讲,“诗意语文”倾向于学生的游戏天性。作者提出这样观点,是基于儿童的天性——“自由状态”“忘我状态”“想象状态”“解脱状态”,并认为这些“状态”,即所说的“诗意的状态”。
四个层面,扣住一个“情”本体,从一而终,体现了“诗意语文”的理论主张与理论建构。不管对作者把语文课程归结为文学课程是否有争议,仅这一理论
勇气与理论能力的展示,也就值得鼓掌,或许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片面的真理”吧,如果全面了,估计意义也不大了。
其次,作者在实践策略层面提出“诗意语文”的教学方式。提出从“文本细读”“整合”“陌生化”“诗性言说”“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因声求气”“寻根”等十个策略技巧进行归纳枚举。这一部分的内容,从理论上意义不大,都是从文学理论里借鉴来的术语,而且还有不少是西方文论里的术语。不难看出,其实,作者在这一节内容上也并没有完全扣住前面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所紧握的“情”字,来提出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理论遗憾与不足。
最后,作者从“诗意语文”与“诗意人生”高度来展示出语文的某种彼岸意义。“止于至善”“自由对话”“精神相契”“体验幸福”“成就自我”等高度词汇最终把语文走向了“人生”意义,这好像是各派语文理论最后的“宿命”,都不得不走向的“唯一目的”。然后就是一翻美好 的展望与幻想,所以作者在这篇的结尾处提出了“我有一个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一带有呐喊与呓语特点的理论抒情。我不知道这样的提法是否“诗意”,但觉着离一门学科的表述还有一段距离。
诗意,对语文来说,是需要的,但觉着还不够。
第三篇: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有感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王崧舟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一定都不陌生。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老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在王崧舟老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老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于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立象以尽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确立是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情感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样体会在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呢?同样是通过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意象的生成主要在于“有”这一个关键字上:
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言。在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每一课都充分体现了言是象的基础、象是意基石这一思想。言象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阐发的。对于文本情感和意象的理解,使学生在朗读包含着感情。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又使学生形象的建立更加充实,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言、象、意的层层推进,使诗意语文逐层建构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也使文章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我深深地感受到: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在教了多年的中学之后,想要和小朋友去交朋友,当我有了这个打算之后,朋友们告诉我,这是一个与中学相差很远的天地,你准备好了吗?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小学课本,发觉越是容易的知识越难以传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接受,理解呢?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走进了书店,翻阅了n本教育书籍而郁闷之时,《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读后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更让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荷花》一课,简简单单的教学设计,课路顺着文中。朗读、品味、写话,语文的味道十足,特别是对一个“冒”字的赏析,称得上是关键词教学的典范!另一方面,王老师又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创造荷花的美。语言学习与审美熏陶,既相得益彰又水乳交融。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发轫,便是这一课中的这个“冒”字!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里,王老师带我们走进这万园之园,“漫步园内”,“流连其间”,又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罪恶的大火把这“不可估量”的文明“化为灰烬”。他是把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捧给我们看,然后将它生生地摔碎在我们面前!于是,在“欢喜”与“悲痛”之外,我们没有任何转身的空间。在这一课里,学生所感悟的不仅仅是课文,而且是一段历史,面对圆明园,他们已接过了这份沉重,同时接过的还有民族崛起的信念。诗意语文,于“抑扬顿挫”的课堂节奏的建构中自觉寻求理想的情感解读模式。
王崧舟用他的《只有一个地球》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种境界:透过那些迭出不穷的精彩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字——“人”!不论是初读课文后的感悟,还是交流中的随机点拨,王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他是那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惭愧着学生的惭愧,伤心着学生的伤心。在王老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老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下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竭力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自由。聆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语文中的人性从来没有被这样理直气壮地张扬过,人性的语文从来没有被演绎得这样震撼人心过。我们的课堂呼唤人性,我们的语文需要人性。诗意语文充满人性。
在《一夜的工作》一课里,王老师致力于营造气场。他认为没有气场的课,不是诗意语文的课,有气场的课,就有教学魅力,有精神吸引力,有浓浓的氛围和情调,它是一堂课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的集中诠释和高度表达,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濡染。不知不沉地投入,悄无声息地习得,自然而然地感染,深入骨髓地浸润,这一切,正是课堂气场对学生生命气场的诗意教化。
王老师《长相思》的教学被称为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奇迹。有人说:“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说,应该是个艺术品才是。”作为一个老师,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教学一生已足矣!在这一课里,无论是文本的解读、教师的语言、语境的拓展、互文的印证、角色的置换,还是所选的音乐、所用的图片,没有一处不是恰到好处,没有一处不是动人心弦。真是诗意如水,缓缓流过,境界渐宽。
王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反之前华丽的教学风格,在这一课里,听不到任何激情的语言,看不到任何精美的画面。甚至感受不到课境的层层铺陈、渲染,而是用成功的“游戏”风格来进一步诠释“诗意语文”。王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当时被称为华丽的转身。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绝不是某种风格语文,诗意语文不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类型、一种流派,它是语言教学乃到语文教育的一种理想、一种境界。
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王老师用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三大策略来感悟和理解三次“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王老师认为: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话语形式”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语法结构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关于语感的问题。而“话语意图”涉及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语言风格等问题,概言之就是关于境感的问题。若光有语感没有境感,那是小语文;而光有境感没有语感,那叫空语文。所以,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能够关注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话语意图。只有这样,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意识。
王老师《枫桥夜泊》一课是由文学到文化的探索,那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温暖了张继的心灵,同样温暖了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的“愁眠”的心灵,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也温暖了中华民族一千二百多年来的文化历史。
王老师把《普罗米修斯》解读为爱的神话。在课堂上,他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平起:一串神的名字。
(二)蓄势:神与火。
(三)直面:神在受难。
(四)升华:爱是神唯一的语言。
(五)突转:永远的神话。没想到王老师会将课的情感与精神境界再往前推一步,推向“爱”的最高境界,推向一切“拯救”原是“自救”,并移情孩子自身的体验。就这样,在千回百转之间,总有一些感动令我们凝眸顾盼。
更让我惊讶的是王老师对《与象共舞》一课还进行了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了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我不仅沉浸于两种不同的诗意之中,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从王老师的十个课品里走了出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原来语文课是可以上得这么美,这么有诗意,真的可以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庆幸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这学期初,我选了《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这本书。“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不是说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没有,根本没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而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在王老师的《一夜的工作》这一课中,让我认识了一个形象饱满的总理形象。总理的人格,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齐寿。读《一夜的工作》,内心总有一种感动在激荡,总有一种崇敬在升腾,那是总理的人格力量。这简朴的一夜、这劳苦的一夜、这通宵达旦的一夜、这殚精竭虑的一夜,一再激起我们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怀和敬仰。在他的《枫桥夜泊》一课中,王老师绕过了一般执教者常常做足做实的“愁眠”二字,让我们站在时光前静静聆听,于是,那夜半的钟声就穿越时空,贴着水面,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在王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也只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在千载之下依然悠悠,舒缓、飘渺,敲打着历史的回声,让我们回味无穷。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他用的教学策略是层层激活和引领学生的“文化想象”。第一用文化想象勾勒画面,让文本与情境联系起来。第二,用文化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文本理解。第三,用文化想象激发情感,让学生参与文本的再创作。第四,用文化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精神的高处。想象神话,亦即想象新自我。这就是《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文本在诗意语文、文化语文上的终极关怀。
是的,这些课,无疑是对诗意语文最生动、最具质感的诠释。但是,影响的焦虑并没有让他们失去自我。他们依然是他们,而我,也依然是我。诗意语文绝非某个人、某个团体的专利,我们行进在各自的朝圣路上,迎来各自的生命的精彩和诗意。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年暑假细细地读了一本好书,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里面记述了他有关语文教育方面的七次讲座,细细地读来,字字珠玑,妙语频出,实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王崧舟老师是教小学语文的,却是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29个省份160多个城市开观摩课近千节,讲座300多场次。用他的话说,“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干派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这本书的每一讲里,都能有不同的收获,或是教学意识,或是教育方法,或是专业成长,或是备课研究,丰厚的实例,精深的理念,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灵魂的震撼。
他推崇的“诗意语文”,是在课堂上通过种种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的、情感的、人文的东西,让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够有效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既是诗意的,也是高效的。
他用六个词来表述诗意语文: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但语言只是苍白的符号,如何让学生从这些苍白的符号里,读出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文化的内涵,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堂里搭建桥梁,让学生从语言走向诗意。
可以通过举例、想象或是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去触摸词语背后的深意。
可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原有的情境和意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对作者的情感体会就深刻。
可以扣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挖掘文本的深意和真意,一如戴老师以前所说的“拔出萝卜带出泥”。
可以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意境,很多东西是能读出来的,而且很多东西只能靠朗读去悟,去感受,比如诗歌。
可以通过旁征博引,拓展延伸,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让学生感受人文的、文化的东西。
……
这些仅仅是我第一讲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在后面的六讲里,他给我们讲述了他自己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他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钻研,不仅要学习理论的知识,更要敢于实践。他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读书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修行,为了自己灵魂的给养。他告诉我们,上课有很多境界,最高的境界应当是生命的对话。他通过自己开公开课的“精神三变”,告诉我们一堂好课要经历三个过程,前期丰富的资料准备,细致精深的文本细读,淘金般的取舍和创新,才能有精彩的课堂。他讲述了该如何文本细读,讲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技巧,讲述了语文教学感性认知的教学理念……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次丰厚的文化大餐,一次语文的视觉盛宴,一次诗意的精神回归之旅!
欲罢不能之下,在网上搜索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视频,一堂《枫桥夜泊》读出了千年的钟声,千年的孤独;一堂《长相思》读出了纳兰性德的深意和中国人几千年的故园之思;一堂《一夜的工作》在朴素的文字里用朴素的朗读读出了深情和感动……他的每一堂课都在给我们以鲜明的感受——他的课堂里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条分缕析的剖析,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教师话语权威,有的是感性的理解,灵魂的触碰,生命的对话,诗性的教学!
深受余映潮老师的版块教学的熏陶,读过于永正,读过支玉恒,读过程红兵,但今年读了王崧舟,最对我脾胃的当属这《诗意语文》,他让我有了追寻语文教学的新动力。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每一堂课都是由时间组成,时间就是生命,这些课既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学生的生命,每一节课都是生命与生命的邂逅。追寻诗意的语文,就是追寻诗意的人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多次看到对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介绍,非常崇拜,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有点玄乎。所以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咀嚼着“诗意”的内涵。行走在王老师那诗意般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着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着大师的精辟见解。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
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高贵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读完全书,再欣赏王老师的语文课,我似乎明白了:
一、“诗意”便是“多情”于读。王老师的课堂,可以说“读”贯穿始终。课堂中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且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一、融为一体,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想想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因而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诗意”便是“举象”中品。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三、“诗意”还是文本中的“咀嚼”。细读文本,倾听文本的灵魂,是王老师大力倡导的。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他认为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温不燥,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他告诉我们,行走在文本的从林中,看到了潺潺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人的精神会得到震撼。在文本中能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
第四篇:读诗意生活有感(模版)
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在这个暑气逼人的假期里,有幸拜读肖川博士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犹如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凉爽与希望,让躁动的心得以舒缓,思想得以净化。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屈指算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回想起来,在这二十多年中,有一开始的激情与梦想,也有若干年后经历的现实与困惑。也许用矛盾这个字眼最能表达出这几年的工作与生活。
随意翻几页竟发现这本书并不像以前看过的那些条条款款的说教书。在书中,作者更多的是谈自己对教师和教育事业的感悟所得,没有强加的意愿,更像是与你交流,他的主张、理念清晰明确乐于被人接受。同时又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方向,让我们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诗意生活和成长。
一、学会寻找“诗意”
当看见作者在“生命的境界”中说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这句话时我明白离我们远去的是一种叫“情怀”的东西,正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上的努力不懈也似乎在变得麻木,工作变得毫无激情。我想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因此在这样的生活中拥有“诗意”是多么可贵。现在我们首要去做的是学会寻找“诗意”,那样我们的“情怀”将会回归,不懈努力的教学工作将变得生动。而所谓的“诗意”并不是那如诗的意境和诗般的美丽她是我们生活的点滴,生活中接触的鲜活个体,入眼的画面和响之耳畔的声音。校园、走廊中一声声“老师好!”;奏响有序的铃声;课堂上学生机智的答案;学生发自内心的纯真笑脸;校园内春发冬睡的花、木┅┅原来,校园、学生、老师这些都是构成“诗意”的最佳材料,“诗意”与我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就在我们的转身之间。让我们抓住这份“诗意”活出自己的情怀,用自己的激情面对生活,工作。我们并不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但求活得生动。
二、改变心态,享受生活
由于一些很现实的原因让我们不易真切的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而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这些消极的体验往往让我们对教学产生倦怠感。生活倒是简单却没有享受。而书中在“诗意地生活”中所谈到几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就如肖川教授所说的:“失眠都可以享受,那还有什么不能成为享受的呢!?”我们正是缺少“享受失眠”的这个心态。在我们工作受挫、沮丧时难道就只能愁眉苦脸,怨天尤人吗?这让我想到这样一件事:春天来时,学校有一棵树的树叶开始变黄,我觉得很可惜,长了这么久它是快死了吗?不免悲悯它的命运。前天,在楼上看见这树已快秃了,正想感叹几句时才发现树枝上已发出了许多新芽,饱满可爱,平时在树下没注意只在意树下的满地落叶了。从楼上看和楼下看所获得的感受如此不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楼下看树是悲悯而楼上所发现的景象却让我想赞美生命的神奇。树木在享受着自己树叶的掉落换来新的枝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不是最好的诠释吗?
当我们拥有了“享受失眠”的这种心态不就能克服教学的倦怠感,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了吗?并且这种心态会在我们的教学互动中给学生传递一种信息——积极地生活态度。这种潜移默化地感染时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而我们也可以好好的享受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学生活。
原来“诗意生活”是一种心态,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生活,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它。“诗意生活”更是一种生活状态,它在我们的不断体验中。肖川教授要与我们的不是“诗意的生活”而是“诗意地生活”。
第五篇:张芬芬——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有感(范文模版)
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
实录与品悟》有感
王崧舟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一定都不陌生。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早在2008年我就有幸阅读了王老师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又满怀期待的阅读了《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这本书又让我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更让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老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在王崧舟老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老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于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立象以尽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确立是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情感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样体会在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呢?同样是通过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意象的生成主要在于“有”这一个关键字上:
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
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言。在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每一课都充分体现了言是象的基础、象是意基石这一思想。言象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阐发的。对于文本情感和意象的理解,使学生在朗读包含着感情。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又使学生形象的建立更加充实,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言、象、意的层层推进,使诗意语文逐层建构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也使文章更深
刻的影响学生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我深深地感受到: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
张芬芬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