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课谱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3:1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意课谱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意课谱读后感》。

第一篇:诗意课谱读后感

诗意课谱,诗意语文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提起诗意语文,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王崧舟老师;说起王崧舟老师,我们又会想起他的《诗意语文课谱》。

《诗意语文课谱》这本书是王崧舟老师和林志芳老师合著的,总共有十编,每一编都以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例展开,为我们呈现了“课品综述”、“课文呈现”、“课堂品评”、“课程反思”四个精彩板块。这十编中的十个课例是王崧舟老师2001年至2010年十年的代表作,从诗意语文的发轫到诗意语文的完备、转型,是一个发展轨迹的呈现,是王崧舟老师感悟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完美诠释。

在这个暑假里,我利用20天把这本书看了两遍。在看的过程中,我试着把课文与课堂实录、课堂品评、课程反思联系着看。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与惊喜是巨大的,震撼的是一个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课上到艺术品的程度,惊喜的是王崧舟老师在这十个课例里提供了优秀的教学策略。下面我把我的几点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王崧舟式的教学策略的宝库。王崧舟老师语文阅读课的主要模式是感悟理解式的。他利用“举象”、“造境”、“入情”、“陌生化”“寻根”等策略,还原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形象,触摸文字的温度,引导学生“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

在这十个课例里王崧舟老师运用得最好的策略是“读”。读,是汉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策略,王崧舟老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很有成效。

《普罗米修斯》里开课时,王崧舟老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里出现的五个神的名字,引着学生反复读了三四遍——为什么?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名字都是什么“斯”什么“斯”的,四年级的学生读不好,当然要好好读顺了。《两小儿辩日》里由读通读顺的读,到“辩斗”的多次读,学生浑然不觉,课文已经背了下来。这是读顺、读熟,更不用说“一唱三叹”的诵读了。不读,怎能入心?读,这个最基本的手段被王老师用得很有效。

被王老师用得好的基本策略还有“写”。这十个课例里,没有一个不“写”。他的课堂练笔总是在水到渠成之时出现,总是那么适时,整合得那么“雁过无痕”,既是让学生与文本、人物、作者甚至自己实现精神层面上的对话,又是对学生写的能力的训练。印象最深的是《慈母情深》里,学生在品完母爱之后,让学生写“作为母亲的儿子,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有多少情要对母亲倾诉”,同时要求学生“母亲这个词要至少出现三次”,这是要实现对文本话语形式重要特点“排比句”的训练;还有《普罗米修斯》里,学生读完普罗米修斯受难情节后,教师出示练笔要求:“在高高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坚定地望着大地,望着人间,他看到„„”教师提示:“一个画面,一段故事,无论他看到了什么,我相信有一个情景一定会在他的面前不断出现,那就是——熊熊燃烧的火!一次,两次,也许更多次。”这既是对语言运用的指导,也是对文章主旨的再次眷顾。

其次,我觉得王崧舟老师的课例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榜样。欣赏这十个课例,在每一个里,你都能看到随时随地,王老师在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王崧舟老师每引领学生品悟一处,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画下来;把你这个感受写在旁边;圈起来。举个例子,在《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教师用了三个问题引领学生品悟神的受难:饿了,渴了,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吃上一口?(生答,因为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教师要求学生把“死死地锁”圈出来;他累,他困,为什么不坐下来歇一歇,不躺下来睡一觉?(生答,因为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教师要求学生在“锁”字上再画一圈;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他为什么不躲一躲?(生答,因为他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教师要求学生在“锁”字上再画一圈。这处勾画太精彩了,孩子们通过反复勾画,深深地体会到了曾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天神为了人类拥有火受难的痛苦。就这样,学生学会了一边读书一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

最后,我从王老师的课例里深深地认识到:解读文本对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王老师对文本解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品读时,王老师抓住一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悟情、入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一口气用了多少个“有”字?此问题一出,引起了学生的深层阅读,深层思考。七个“有”字,让学生惊呼,让学生感叹,学生仿佛置身于这座世界上最精美的最壮观的皇家园林。一种自豪、一种喜悦浮上心头,这种情绪,可谓扬至高点。当学生还沉浸在无比自豪、无比喜悦之中,突然面对圆明园毁灭的事实,情感的落差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一个地球》,王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了“不加节制”、“生态灾难”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学生自主阅读后的提炼。提炼出来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联系,在学生面前,“不加节制”、“生态灾难”仿佛幻化成一幅幅让人痛心、让人揪人、让人担心的画面,“只有一个地球”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一夜的工作》抓住对总理这一夜中“简朴”的感触,品味“极其简单”。从简单的陈设,到对“极其”的理解,再到“简单”背后原有的奢华,层层递进,层层感悟,原来陈设的“极其简单”,恰是总理精神的极其不简单。

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独特的解读,才有了课堂那样精彩的品悟。我认识到,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深度和高度。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硬功夫,我们平时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太肤浅和粗糙了,正像王老师说的,敏锐的语文意识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读着《诗意语文课谱》,我仿佛置身于一节节精彩的课中。有兴趣的老师跟我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品味大师的高尚人生吧!

第二篇: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王崧舟——一个很早就被我铭记于心的语文大师,而诗意语文,也是在很早就听到过这个名词,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得到机会听到王老师的课,只是在一些杂志和书籍上看到过他的课堂实录,因此一直都感觉很遗憾。这回利用暑假,我认真地拜读完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一书。读罢此书,让我更加佩服这位语文大师,佩服他丰厚的专业学养、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不仅阐释了诗意语文的内涵,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而且讲授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比如文本细读、感性教学技术等等。这对正处于教学迷茫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书中王老师所倡导的很多思想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一、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感性教育 王老师认为,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因此语文是感性的。而小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形象关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因此学生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因此在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场景和情节的解读方式,将外向于学生的“对象之物”转化为内在于学生的“体验之物”,比如王老师在教学《万里长城》时,将文中“成千上万”一词读出画面(即老师描述,学生想象成千上万参观者的某一幅画面)。

二、文本细读,深刻解读文本 细读文本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己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王老师在文本上是肯花时间,下大力气的。所以他的课堂才会如此“精致、大气”。每每看到王崧舟老师课例的精彩之处,都不由得叹服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如此深刻又独到。他对文本中言简意丰的,既能概括文章主题,又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词句,总是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拓展思维空间。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字词,都能被王老师变成“宝”。如在《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重视一个简单的提示语——“笑着说”,然而王老师却独具慧眼地抓住了这个“笑”字,于平淡处设疑,引导学生贯通文本进行感悟,探究“笑”的丰富内涵。再如王老师为了教学《长相思》,搜集整理、认真查阅了一万多字的资料,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完成《长相思》的文本细读,正是因为下了如此功夫,以致在尚未具有文本形态教案的情况下,王老师实施教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以读为本,注重品读、美读。

听过王老师的课或者看过王老师课例的老师都不会忘记王老师课堂上那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的“朗读之美”。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且由常规的朗读的、品读进而升华到美读的境界。平时我也知道要抓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但这些重点常常是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来完成的,而王老师却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和美读来进行的,并且王老师非常善于以情激情,以言激情,学生虽然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但每一次读都是有增量的,越读越好,越读越美,这与平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读其功效是迥然不同的。正如王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学会用情、煽情,以情感染学生。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值得我反复去读,反复去思索。联想到自己,虽然平时心里也有着美好的想法和追求,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由于自己的精神惰性和惯性,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便导致许多“差不多”最后演变成“差很多”。正如王老师所说:“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缺乏行动的能力,而且缺乏让行动精致化的能力”、“上课是一个层次,上好课是一个层次,把课上得完美又是一个层次”……我会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以此警醒自己。

第三篇:夜雨诗意读后感[范文模版]

真的爱读散文,就像一点风景,无论驻足远望还是身临其中,都如铤然一叶撩起心海涟波。只有她,矢车菊般的宁静、风信子般清芳。

夜雨中,人的思考格外的专注,天地一切归于反璞……

夜不知觉中深了下来,手拾半卷书香,萦回迂转于恍惚、无言的刹那。夜中的思考专注深远,深远中一缕哲思的韵味由然于脑海。——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我们的追求驶向何方?我们的心灵是在简单走向繁杂,还是由复杂中归于反璞?在记忆中翻找那曾在下意识中的共鸣。

夜更加深了……

携着那夜余秋雨带来的疑惑,日子默默地走着。

那个下午,坐公交车去学语文,无聊中,我望着窗外发呆。车开时,已有一个瘦弱的男生,背着一个单肩书包坐在我的旁边。我挪了挪身子,把视线移开。车子走过两站,当我再环视车厢时,视线却一下定格在男孩身上,无法回转。那男孩大概在补作业吧,他把稿纸本摊在腿上,已经写了一大段文字,正在策笔沉思。

我细细地读着、读着,像是欣赏一位名家的手稿。一瞬间,那曾在下意识中的共鸣那样强烈的振动。那笨拙的笔触、那直白的口吻、那匆忙的构思直截了当的震撼心扉。那宁静的、朴实的笔触中,天就是蓝的,树就是绿的,人就是忙碌的……一切,在心中如一条缓缓的溪水流过,给予无限的美感。

不时多久,车到站,走出车厢,宁静的夏天格外澄澈,脚步让思索拉得缓慢,拖的蹒跚。

走过,寻找,一直所疑问,一直所苦寻的答案,竟在这样的仲夏恍然顿悟。宁静的书写,专注的描画,质朴的抒发,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那男孩因不谙世事而拥有心灵上的宁静,因迫于时间而获得精神上的专注,又因阅历、素养的限制而懂得质朴的表达。原来我们所历千万辛苦而未达到的事情,竟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我们反复雕琢的人生竟会忘记那本质的生命。人们在奋斗中追求着,渐渐的竟错过了片刻的宁静……

到此,我不得不将眉心紧皱。一种生命观崭新地暴露眼前,掀去了原有的朦胧,变成了肉体中那样强烈的呼唤。生命只有一次,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环境究竟湮没了多少人生光景。扭曲了多少忘记回头的人性?又让多少人迷失了真正本质上的自我?对此,我默然,默然地继续奔走,默然地回首,默然地哀叹哭泣。

感谢余秋雨——夜寒雨诗意。这其中超脱了太多太多。寻找宁静,思想专注,生命反璞。除此之外,我们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第四篇:《诗意人生》读后感

此书是陈白子先生赠送与我的,《诗意人生》读后感。拜读后,深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读了还想读。

我在南通工作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因不属同一单位。白子先生在报社工作,我在工业战线,从无往来交友。过去只知白子其名,却不识白子其人。拜读了《诗意人生》一书,才对白子先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由于从书中产生了共同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心灵的构通。

在我的想象中,白子先生与我都是八十出头的老翁了,又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老报人、大诗人、名作家,有这么响亮的新闻和文学头衔,肯定也是一位老干部、老党员了。可从书中发现,白子先生不是中共党员。但他一辈子做的是党的喉舌工作,一辈子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从他光明磊落的一生,白子先生,虽不是一名党员,却是共产党最忠实的朋友加同志。在我党历史上,这样忠实的朋友是很多的。

《诗意人生》可谓大气隆盛。全书以朱剑书记的“序”开篇,以苏子龙总策划的诗文贯穿全局。

读书中所收郑槱年总编的书法墨宝、龚德的《我心中的白子》、徐应佩的诗文、杨自度老总的《江海诗坛常青树》、施亚的《吾师吾友》、白万清的《一生三求》、鲍冬和的《白子礼赞》、曹剑的贺词、朱广英的《恩师陈白子》、王建云的《永恒的守望》等诸多领导和著名作家的诗文佳作,读后从多视角、多方位感知白子先生毕生忠诚于党的新闻和文艺事业,工作中,在着重搞好搞活党的舆论喉舌的同时,不惜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精力和版面”,用之于“为他人作嫁衣”,用之于发现、培养和造就新闻与文艺人才,从不计个人得失,更不耻于把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沦为谋取个人名利的工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退而不休。岂不令人可敬可佩可学。

《诗意人生》一书得以问世,我认为永远不应忘记一位有心人──苏子龙同志。

朱剑书记在为《诗意人生》所作的序言中,着重提及此书是由苏子龙策划的。我想出这样一本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约稿、汇总、编排、校对、付印,工作量是很大的,责任也是很强的。我粗略统计,共有76位领导、文友,知己为本书作画、写稿,为白子先生贺寿,都有一份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应是苏子龙同志,读后感《《诗意人生》读后感》。

子龙同志早已调离南通,到江苏省电视台担任领导,他为什么要策划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为他个人?绝不是!他在为南通尽一份历史的责任。南通出了这样一位好同志、老报人、著名诗人、作家,如不用文字记录下来,那将是永远的遗憾!所以我说,南通的历届当家人,都不应忘记苏子龙同志。同时也不应忘记南通日报社领导为此所做出的“当仁不让”的贡献。

在白子先生八十华诞之际,有那么多的师友文朋,为老寿星祝贺,在南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将诸多领导和文友的诗文汇集成厚厚一部《诗意人生》,又有地级市原老书记朱剑同志为之写序,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两个“绝无仅有”,说明一个事实。白子先生的光荣一生,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不仅是先生的个人光荣,也是南通市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光荣!我作为一位同辈人,深为白子先生而高兴!

《诗意人生》是一部难得的好书。难得的是,书中不仅有南通市新闻界、文化文艺界的精英、文化人所写专稿,还收有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散文诗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柯蓝大家所作的专文和贺词,以及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笑的书法墨宝等,表明此书的文学含金量之厚重。就我的欣赏感受,这本《诗意人生》确实太精彩了。我是一位工农出生曾担任过领导工作的干部,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却缺乏足够的评价水平。

以我个人的精读感受,老年人看了,同样会在如何做人、做文、做工作、做事业等诸多方面产生共鸣,对我来说,这既是很好的学习,也是精神文明的享受。即使青年人读了《诗意人生》一书,同样会得到启迪,同样能从中吸取文学的营养,学到许多写作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学到做人的美德。

我反复通读了《诗意人生》,白子先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集中为一个“真”字:他为人真实、帮人真诚、做学问认真;他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人民,感情质朴纯真。时至今日,他依然葆有一份毕真无暇的童趣。当我和老伴同读老作家龚德笔下的“南通一怪”,禁不住发笑!读白子先生的忘年交苏子龙笔下的“趣文、雅事”更令人笑口常开。从书中看不到白子先生有丝毫虚伪的成份。这是文化老人共有的美德。

注:刘俊才同志曾先后在南通天生港发电厂、南通市机械工业局、供电局、电子工业局担任领导工作。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

(陈白子先生与徐应佩先生)

(陈白子先生与南通日报老总杨自度先生)

(陈白子先生与作家柯蓝先生)

(陈白子先生与苏子龙先生、鲍冬和先生)

(陈白子先生出席朱广英作品研讨会)

以上照片均采自陈白子博客相册

陈白子博客:

第五篇:诗意语文读后感

2011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诗意语文》读后感

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生丽波zhanjie7758@163.com***

何为“诗意语文”?这是我从教语文而来第一次接触到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听陈曙光老师的一次专题报告中,他讲到语乃国语,而文是文言的问。我明白语文可以这样理解。那么在看完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之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语文的真谛。认真审酌了自己从教这几年,曾经的艰辛,曾经的绚丽,本以为触到了语文的灵魂。现在看来我只是飘在湖上的浮萍,还没有扎下根去,没有领略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我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这条漫长而又充满快乐的路,吸引着我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王崧舟老师的这种那个执着,好学的精神,是我的佩服之心油然而生。他的诗意语文之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就的。实在锲而不舍地摸索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真的很不容易。我自诩也是爱读书之人,在看了此书之后,自知惭愧。读书只是闲暇时的一种消遣,没有把它作为第一爱好,真正静下心来研读也是这几年的事。

虽然没有亲耳听过王崧舟老师的演讲,但每晚在灯下夜读的时候我仿佛就是在聆听他精彩的演说。我原本对语文教学一些模糊的理解,现在清晰了。只是我还没有完全消化,而且我认为有些也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去实施探索。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具有音乐美的语言,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并引以为豪,让孩子为语文叹服,是她放飞孩子稚嫩的幻想,唤醒沉醉的智慧,去追求理想实现自我。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算是终成正果。

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我们应具有这样的底蕴,我要试与时间比赛,多读书多学习,做个有学问的老师。把诗意语文的一些内涵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起来。我的生命之轮虽不是为语文而来,但语文滋润了我,赋予了我诗意,点燃了我的激情。希望我的课堂教学“活”起来,“富”起来,赋有“诗意”。

下载诗意课谱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意课谱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意山水读后感

    《诗意山水》读后感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这是初读全文的第一感受。本文看似一篇写景文,我认为这其实我一篇抒情散文借物抒情,借山水咏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存在

    《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存在 《诗意语文课谱》读书笔记:语文与存在 花了周末一天的时间,把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读完,本书是作者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之内的课堂实......

    红旗谱读后感

    读《红旗谱》有感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革命书籍——《红旗谱》。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所写的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

    《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读后感]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红旗谱》读后感。《......

    荣耀谱读后感

    我看见源源不绝的鲜血我听见声声振奋的呐喊我看见一个又一个英雄横空出世我看见每个人都向着他所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奔跑下去,直到青葱消失在辽远的苍穹,荣耀谱读后感。一 破......

    红旗谱读后感

    读《红旗谱》有感 贾老师说:“就是封建势力、军阀政客们,不能推动社会前进,只能是社会的蟊贼。受 苦的人们,工人和农民,就要起来打倒他们,自己起来解放自己。知道吗?” 朱老忠畅亮......

    红旗谱读后感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 ——读《红旗谱》有感 无锡三院门诊功能党支部针灸科李成 《红旗谱》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

    红旗谱读后感

    读《红旗谱》有感 贾老师说:“就是封建势力、军阀政客们,不能推动社会前进,只能是社会的蟊贼。受 苦的人们,工人和农民,就要起来打倒他们,自己起来解放自己。知道吗?” 朱老忠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