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 济经济全球化教案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
济经济全球化教案
刚才所播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外国名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课件展示)——教师自己讲
另一方面,中国名牌也走向了世界,大家能试举几例吗?(请1位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变形金刚3中的国货。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请大家浏览课本,归纳出本框的主要知识点,(约给学生1分钟)(趁机在黑板手写“经济全球化”及大括号)(引导学生写出本框知识体系)
(经济全球化:含义、主要表现、载体、影响、实质、如何应对)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
(课件展示)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走出本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的趋势。
既然刚才大家提到了吉利,我们不妨进行一次情境模拟。(课件展示)
(思考一,让学生简单说出判断依据)
生产全球化:指一种产品由多个国家协作生产,实际上,除了吉利汽车外,许多国际知名产品都是通过国际分工与协作完成的,像空客飞机、苹果手机等。
思考二:为什么一辆汽车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
分析:不同国家的优势往往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有劳动力优势、有的有原材料优势、有的有技术优势,通过国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接课件)
随着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这体现了生产对交换具有决定作用。
一般来说,开展国际贸易,能够给世界各国带来或多或少的好处。
假如两个国家各有自己的优势产品,那么两国通过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进口对方的优势产品也就是自己的劣势产品,可以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假如一个国家的产品处于全面优势地位,另一国家的产品处于全面劣势地位,两国应通过什么样的贸易方式,才能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呢?
(课件展示)分析:乙国在两样产品的生产上,均占据优势地位。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优势更大,甲国在粮食生产上劣势相对较小。也就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相对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相对优势。因此,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应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互相交换,双方均可从中获利。
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位叫萨拉的美国女记者在07年写了一本畅销书,名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书中记载了她所进行的经济学实验,为了测试中国产品对她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她动员全家一年内不买中国产品。结果从球鞋到蜡烛、从手表带到电视机、从儿童玩具到维修工具,都离不开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于是乎,她感慨到:(课件展示)
如果让我们也做一个实验,过一个没有美国制造的一年,会怎样呢?
我想,首先我们离不开微软和苹果制造的电脑操作系统,其次我们看不到好莱坞大片,吃不到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了,也喝不到可乐,还看不到NBA。。。最后我们可能会感慨:“没有美国制造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
由此可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发展,同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又进一步助推了资本的全球化。此时,小李来到了沃尔沃所在地瑞典。(课件展示)情境二
从材料可知,吉利是一家什么公司?对,跨国公司。——含义和目的(实现最大利益)与此同时,吉利还是今年中国十大跨国公司之一(课件展示)
前十的基本都是中字头的公司,吉利作为民营企业能排第九,同时跨国指数能排到第一,非常不容易,说明它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从该表可以看出,这些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招募员工自然涉及对技术和人力的利用,还生产不同的产品,说明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是:(课件展示)实际上,跨国公司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大家可以课下去思考。
吉利从手工敲打出的低端车起步,到坐拥三大自主品牌,并将百年豪车品牌沃尔沃纳入麾下,这就不得不提浙商风云人物——董事长李书福。小李有幸采访到了李书福先生。(课件展示)
说明吉利在全球化经营中总体上是获益的,那么,能不能说经济全球化对所有企业和国家都是福音呢?
(学生说不能)
为什么?(紧接着说)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呢?(课件展示)(学生讨论,提示今年是入世十周年)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我们首先明确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看,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知识来加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告诉我们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生产全球化说明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贸易全球化说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也同样体现了上述三点内容。
然后这三点均起到了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使人们可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从而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上讲,其积极影响就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入世十年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课件展示)
第一张图:参与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贸易不断增长
第二张图:说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第三张图:促进我省经济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从企业、国家和世界三个角度,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更加严重。(课件展示)
图片和数据说明,经济全球化没有让各国普遍受益,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自然就会出现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平衡。那进一步要问,为什么是由他们主导的呢?凭什么呢?
因为,他们具有以上优势。我们来看一张曲线图,这张图告诉我们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市场,利润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和市场,经常为发达国家所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负责产业链底端的制造环节,只能做代工,赚些辛苦钱。这就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课件展示)
所以,当我们看着这条微笑曲线时,恐怕还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联系紧密,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波动会很快的向其他国家传导,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系,使全球经济更加不稳定,出现风险的全球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同学们刚才所讲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亚洲及欧美),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09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仍在蔓延,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此时,小李的采访也即将结束。(课件展示)
注意,我们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两方面影响来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任何国家无法置身事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根据积极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根据消极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以上是我们应对的总体策略,我们还可以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视时间而定)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扩大内需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名牌战略
⑤要有规则意识,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策略。随堂小结(针对黑板上的板书讲):
是什么:含义、主要表现、载体 为什么:影响(机遇和挑战)、实质 怎么办:如何应对
第二篇:第十一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十一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编者:高一政治组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和实质。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2. 能力目标: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的辩证思维能力;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树立开放意识。【学习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主要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什么?这个载体的含义、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弊影响分别是什么?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3、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重难点导学】
1.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
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资本的全球奔走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是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一方面,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商品的销售客观上需要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率先完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在西方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发展中国家,使得以跨国组织生产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分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得以完成。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技术与信息全球化、消费全球化、规则全球化等,最主要的三个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大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为了这一目的就要寻找“最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最有利的生产条件”。跨国公司的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客观上促进了资本、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态度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掌握,三是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四是发达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
(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一是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二是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三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一是它使世界贫富分化更加严重,二是它使世界经济更加不稳定,尤其是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的态度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
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课堂练习】
1、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B、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C、各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 D、生产要素在全球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趋势
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
A.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B.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 C.一把双刃剑
D.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
3、对于冷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下列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器,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设计到装置,竟涉及到8个国家,这反映了()
A.市场的全球化 B.生产的全球化
C.资金的全球化
D.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化 答案:B A A B
第三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内容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结合案例重点把握。难点是入世的利与弊。本节内容是对第一框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提升和深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2)理解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入世带来的挑战,应让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
(3)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难点:入世的利与弊。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自主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例如入世的利与弊,让学生加以讨论。
(4)事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及展示资料,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发展简介》视频以及邓小平同志的名言等若干资料 教师引导: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争端日趋频繁,在贸易争端的解决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世贸组织的身影。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从此以后世贸组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
多媒体展示《汽车零部件争端升级 WTO判我违规》相关资料
教师引导:在这个贸易争端中,世界贸易组织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什么它能做出这个裁决?中国该如何应对?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去了解一下世贸组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现在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世贸组织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以及相关资料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感受世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引发学生思考世贸组织成立的作用、原则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的利与弊,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创设情境,讨论探究。
情景一:多媒体展示资料——中国入世十周年。探究活动一: 你对世界贸易组织了解多少? 板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第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板书)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地位(板书)教师提问:世界贸易组织什么时间成立的?
学生回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教师提问: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资料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部分知识点我主要采用设疑引发讨论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看完资料后急需发表意见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过渡:了解完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及地位,看下面材料,思考世贸组织的作用及原则? 情景二: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龙永图趣谈WTO” 2.世贸组织的作用(板书)探究活动二
教师提问:世贸组织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单元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1: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多边谈判,制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板书)教师提问:世贸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2: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教师引导:请一位同学阅读“名词点击”,了解一下这两个原则。
学生3:最惠国待遇:其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特殊待遇、差别待遇,而是为了取得同等待遇、非歧视待遇,是为了保障贸易机会均等。(见者有份,不见者也有份)
国民待遇原则:把外国的商品当作本国商品对待,把外国企业当作本国企业对待,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防止歧视性保护,实现贸易自由化。(不排外!)
师生小结:世贸组织的作用:组织谈判,制定规则,解决摩擦。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龙永图趣谈WTO”,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知道世贸组织的作用以及原则,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
教师过渡:通过资料展示知道,我们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那加入世贸组织到底对我国影响有哪些?请看下面材料。
4、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板书)情景三: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视频播放,数字十年:进出口贸易额十年增长4.9倍
材料二:在“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国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他认为,中国外贸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初级产品,其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一方面导致出口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资源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对经济发展后劲的削弱。显然,这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探究活动三
教师引导: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加入世贸组织以我国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我们加入世贸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说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个观点?(正反方辩论)
正方代表:利大于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反方代表:竞争更加严峻,风险加剧,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
教师总结:(1)中国加入WTO的积极影响。(机遇)
①加入WTO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WTO,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中国加入WTO面临的严峻挑战(挑战)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师生小结:我们的态度:面对入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展示以及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精神,积极思考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明确加入世贸有利有弊,面对入世的冲击,关键靠我们自己。
教师过渡:我们常常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也越来越明显。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教师引导:同学们列举一些具体的经济成就。
学生回答:(GDP、消费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
教师过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下内容: 教师总结: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三: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起,先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陆续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意味着什么? 教师总结: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格局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对外开放的作用: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板书)
多媒体展示图片:江泽民:“‘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情景四:多媒体展示我国利用外资情况图表。探究活动四
教师提问:
1、三个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三个图表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引进来“
学生4:a、我国现在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世纪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他产业少;b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学生5:新形势下“引进来”要注意: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教师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引进外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展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我国“引进来”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这部分知识。
教师过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引进来”为主。前面我们知道了“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不可分割的。下面来学习“走出去”的一些内容。(2)“走出去”的涵义与内容(板书)情景五: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四:截至2012年,海尔已经在世界12个国家建厂。海尔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之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海尔进入美国设厂。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现在海尔已经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探究活动五
教师提问:
1、你还知道哪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2、这些企业是怎样成功“走出去”的?
学生6: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联想、海信、奇瑞等等。
学生7:一般通过投资建厂、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承包工程、组织劳务输出、投资农业和服务业等方式走出国门。
教师总结:“引进来” 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战略的两个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方面,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从“引进来”到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师生小结:“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国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意味着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本环节设计意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通过展示海尔集团的资料,让学生理解“走出去”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教师过渡:发展对外关系,我国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开放原则(板书)情景六: 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五: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相当于一个县级商品粮基地的全年产量;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多万份,需要400量中型载货汽车才能装载。探究活动六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在这种国情下发展对外关系,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8: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依靠大国是解决不了温饱,要注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教师总结: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外国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并以此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坚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结合起来。
师生小结:我们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外国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六、板书设计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2)为国际贸易制定基本原则和协定(3)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磨擦冲突的场所
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2)“走出去”的涵义与内容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七、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不正确地是()
A. 它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参加的多边贸易组织 B.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C. 它成立于1995.1.1日,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D. 它对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
A.互惠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公平原则
D.非歧视原则 3.下列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认识正确地是
()
(1)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扩展开放新空间
(3)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4)对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A.(1)(2)(3)(4)
B.(1)(2)(3)C.(1)(3)(4)
D.(2)(3)(4)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
A、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B、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C、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D、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5.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生产的商品面临着大量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WTO被反倾销最多的成员。对此,我们要()
(1)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2)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3)加强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生产效率
(4)优化进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1)(2)
B.(3)(4)
C.(2)(3)
D(1)(4)6.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A、保护国内产业的原则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对外扩张原则 D、量力而行原则
(二)、非选择题
深圳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但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特区经济也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最令深圳人自豪的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会变成损害自身发展的新问题。深圳发展潜藏着“浮萍经济”的危机,如何避免外向型经济变成一种“无根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给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八、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对象是看不见,摸不找的,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相对陌生。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势下的基本政策和战略。重点掌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的基本战略。
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国际经贸活动,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具体实例,多从我们的身边实例进行联系进而进行讲解,从实践中理解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以及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发展壮大自己。从而是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本课内容。
九、使用说明
1、亮点:通过视频播放世贸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思考发言,掌握世贸组织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理解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建议:由于本课有一处辩论发言,“入世对我国的影响”要事先将学生分组,合理利用时间,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发言,不要偏离主题。
3、说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世贸的知识以及加入世贸的时间,但对加入世贸对我国的影响认识还不太深刻。因此,多展示一些材料,组织辩论,让其理解深刻些。在讲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附:分层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D
5、A
6、B
二、非选择题
1.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高端位置,而不能逆全球化而动,闭关自守。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
4.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由主要依靠外向型加工业向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等方面转变。
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深圳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3)运用
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④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难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四;教学方法; 五环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十一课就是学习历史观。授新;
㈠出示自学提纲;
1、看教材P86页小虚框的内容,回答小虚框内的两个问题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3、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
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贯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如何?
6、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
7、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㈡、自学探究;
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 ㈢展示点评;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并打分,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完整。
㈣、带领学生回顾教材,作出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六、当堂训练;
1.(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2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34题,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3.(2010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Ⅱ第38题第3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授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人士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巍然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设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药“尊重劳动”。(1 0分)
参考答案: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分)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2分)④ 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2分)⑤ 劳动者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尊重劳动是尊重实践、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3分)
第五篇:第十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十一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一张: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联系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课堂,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很多的外国品牌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那些外国品牌呢?比如说:阿迪,耐克,麦当劳,肯德基,三星。。。
第三张:同学们知不知道那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呢?如:李宁,海尔,康佳,联想,这就说明了,我们中国的品牌在不断的走向世界
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服装,食品,“洋货”到处可见,我国制造的商品也走出国门,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中国商品,总之,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四张:那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 同学们想一想,国际商品走入我国,我国商品走出国门,这说明了商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对吧,还有什么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呢?比如:资金,技术,劳务。。所以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第五张: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图片上的这个飞机是美国产的波音747,那么这架飞机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我告诉同学们,这架飞机上的450万个零部件,是由来自近十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和15000多家小企业合作完成的,飞机的设计是在美国进行,发动机来自英国,而机器仪表则大多来自日本和德国,机身一部分来自加拿大,另一部分则来自意大利,我们中国就为它制造过一些机尾的零部件。
从这架飞机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美国波音公司是举世闻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占据了世界飞机销售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是,一架波音飞机并不是完全在美国土生土长的,而是许多国家共同的结晶。这就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个表现,生产的全球化
第六张: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的?(材料):贴上“日本制造”销售的SONY:芯片——美国,外壳——印度,部分零件——韩国,组装——马来西亚
英国装配的汽车:发动机来自瑞典;控制设备来自德国;底盘、弹簧来自美国;车身来自意大利。
第七张:探究:为什么许多的商品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而不是自己生产全部产品呢?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优势,有的国家劳动力较丰富,有的国家技术力量雄厚。(日本的制造业,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并且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国被世界称为世界市场,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大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全球化。
在这里我们提到了贸易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表现,贸易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八张:我们都知道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济活动迅速减速,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下滑,它给全球贸易造成了重创,使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了大约12%。这不但高于世贸组织先前所做下降10%的预测,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贸易所经历的最大跌幅
既然这次经济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危机会给全球的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呢? 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到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的范围。也就是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中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第九张:下面我们来书中的一个小漫画 这个漫画说明了: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我们知道,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多数国家的货币也只能在本国范围内流通,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电子货币”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加大 这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三个表现,资本的全球化
想一想: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又是谁为各国间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呢? 刚才我们了解到,一架波音飞机的生产是要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的民用和军用飞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发、生产销售空中运输装备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和研究生产各种战略战术导弹和空间开发产品。第十张: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的作用?他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附加:
1、一般都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2、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决策体系和最高的决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虽各自都有自己的决策机构,都可以根据自己经营的领域和不同特点进行决策活动,但其决策必须服从于最高决策中心;
3、一般都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市场和合理的生产布局,定点专业生产,定点销售产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润;
4、一般都因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快速的信息传递,以及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国际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5、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由于经济、技术实力或在某些产品生产上的优势,或对某些产品、或在某些地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垄断性。
第十一张:在我们脑中总有这样的一种思维,一提到什么影响啊,作用啊,都不可能是一方面的,我们都要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也一样,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文明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的同时,还带来了灾难。于是有人把经济全球化比作一把“双刃剑”,以说明对世界同时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告诫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十二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十三张:
2、消极影响: A、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最新的信息技术,因此,它们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西方国家在对外贸易上,通常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它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的商品给予优惠,补贴,鼓励扩大出口,这就是一种“限入奖出”的政策,这种状况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发达国家财富不断增长,发展中国家贫困不断加剧。
B、由于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国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的秧及他国,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有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总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果只看重它带来的积极影响,行不行?那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它的消极影响呢? 第十四张: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样做?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第十五张:总结: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跨国公司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3.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