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7:4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

第一篇: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3人一组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让我们带着问题听录音,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次实验?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人小组学习。

3、汇报学习:出示 词语指名读

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5、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分别哪几节写的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外国的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1)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2)说: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

板书:铅锤小梅等

先后放水(险)

瓶子井(窄)

说话练习:实验失败是因为。

2、而小梅他们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点指导:出示句子:

1)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

找出实验成功的关键词语:依次迅速提(说说理由:“依次”是表示按顺序。“迅速”表示快,因为水淹上来了,很危险。“提”表示.往上拉.板书:依次提)

2)“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不假思索”说明小梅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3、实验感知。

请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取出乒乓球。

说话练习:实验成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

小梅等

先后放 依次提

水(险)

瓶子

井(窄)

第二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两组各三位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3.实验结果。(三位学生争着往外球,把瓶子弄倒了。)4.小结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5.板书并齐读课题。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再说说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学习生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读得这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你们肯定掌握了。指名分行读。(1)读得很好,尤其是这两个词。(课件用红色标出)。谁再来读一读。

系着

不假思索

这里读“jì” 和“jiǎ”,一起读读

(2)在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1)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2)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3)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1、流利读文: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2、回答: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五、指导阅读前三自然段:

1、想了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课件出示插图)看图说说实验的工具和对象。

2、那实验的规则呢?哪位教育家大声地宣读一下这个实验的规则。课件显示: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指名读,齐读)

3、就这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以前都失败了呢?

(再出示最后一段)谁来说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自私自利)

4、可是这三位中国小朋友,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让我们回到实验现场,好好的研究研究。

5、学生分小组做实验,尝试体验实验过程。

六、学习第四至十段。

1、默读4—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触特别深的句子。

2、学生反馈: 预设一: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1)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轻?(学生:因为这个女孩是低声对两个同伴说的。)你读书真用心啊。

(2)还有谁想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学生: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快点,那么他们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真好,你不仅知道了怎样读,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读,真了不起。

(3)现在我就是那个教育家,你们就是那个女孩,我想再现一下当时那个紧张的情景,准备好了吗?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指名;齐读(一起来)

3、引读:“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4、我想采访一下,你们这些小女孩,你刚才跟两个同伴说了什么?(指名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句子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当时你想都没想,课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不假思索)(2)那就请你不假累索地读一读吧!(指名读——齐读)

5、读到这儿,相信小女孩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先人后已

沉着冷静

6、其实这次实验的成功还离不开三个小伙伴,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团结合作。(板:团结合作)

七、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正是小女孩的先人后已、沉着冷静和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合作,才能让这次实验取得成功。怪不得教育家激动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1、(再现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孩子们,教育家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深有感触?(抱起)

3、你能把教育家的激动用朗读来表现出来吗?先自己练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做为一个中国人,老师的心里更激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5、师总结:是啊,小女孩先人后已、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打动了教育家,也深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无比敬佩,把她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齐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走。

第三篇:《成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成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符合本单元的主题:“深读精思”。在品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品读,提高阅读的感悟发现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咀嚼品评,进而有所发现,提出问题并作比较辨析,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 2.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2、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华民族古文字学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唐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进入古稀之年后,他的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三、背景资料

论述成功之道的文章很多,对这一问题,每个人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作为著名学者,作者对成功的理解其实很平常,这中间有许多体会是不用细说的。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成功的各种因素,在充分的比较之下,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有关“勤奋”的论述就更显得有说服力。

作者积七八十年的经验,得出了对成功的独特见解:成功=天资+勤奋+机遇。其中天资和机遇都不能依赖,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四、资料链接

1.囊萤、映雪:据说晋朝车胤,幼时家境贫寒,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夏夜捉萤火虫放入布袋,凭着萤火虫发出的亮光读书。后博学多通。晋代孙康,好学而家贫,于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

2.悬梁、刺股:悬梁,西汉人孙敬,好学,读书至夜不息。为不使自己瞌睡,用绳系住自己的发髻,悬于屋梁,坚持多年,后终成—代名儒。刺股,战国时辩士苏秦游说秦王失败后,发愤读书,日夜不息。疲惫欲睡之际,以锥刺自己的大腿,驱除睡意,勤奋学习。

3.《进学解》:唐代韩愈的名篇。是韩愈散文中别具一格的作品。文章采用主客问难的赋体形式,假借国子博士与学生之间就勤学成才、必有所用的问题展开一场问难,揭露朝廷不辨贤愚、压抑人才的事实,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文章幽默含蓄,妙趣横生,其中的一些话后来成为成语。

4.三种境界原词。蝶恋花(一为《鹊踏枝》)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蝶恋花(一作《凤栖梧》)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五、字词处理

浩劫(jié)

日晷(guǐ)

言简意赅(gāi)

兀兀(wùwù)

饶舌(ráo)

阑珊(lán)

言简意赅:话不多,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六、结构分析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谈他对成功的理解,并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

第二部分(第5-10段)指出勤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其中,分为二层:

第一层(第5-8段),具体分析公式中的三个条件; 第二层(第9-10段)强调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就课文所涉及的诗词查看诗词全文。

第四篇:《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上,老师只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环节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3、理解实验取得成功的诸多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齐读一次课题(指课题让学生读课题)。

2、(在“成功”两字下加点)同学们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啊?(成功)。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感知

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

2、我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在书本里面,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读书)。请大家翻开课本120页,让我们试着先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思路。】

三、识字

1、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我们一起去学会生字词语,好吗?

2、多形式朗读生字词。

3、接下来我把这些生字词放回到课文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4、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设计理念:学习生字词,为学习扫清障碍。】

四、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

【设计理念: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

五、学生练习写字。

1、课文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也知道了这是一次什么实验了,至于实验为什么会成功,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去解决它吧。

2、这节课我们已经会学生字词语了,也会写了,但我们应该不但要会写这些生字啊,还应该要把每一个生字写得漂漂——(亮亮)啊!【设计理念:指导书写,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会了课文的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回去再把课文读熟,找出实验为什么成功的原因。【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 · 实验之前

育 瓶 激 获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0课,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1、复习生字词的读音。

生字词我们学过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准确,谁来读一读?火车读。集体读。

2、听写生字词。

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记住这些词语怎么写了吗?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听写本听写。听写并校正。听课的词语有:教育家、危险、顺利、激动。

3、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我们还知道了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讲了教育家的实验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设计理念:复习检查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实验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做实验都要准备好一定的器具,弄清规则,课文中的这个实验也不例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0页,快速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想想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什么?实验的规则是怎么样的?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1、了解实验需要哪些准备?

2、了解实验的规则是怎样的?

3、教育家这样做,想考验孩子们什么?

(二)了解实验的经过

1、在实验的过程中,教育家和孩子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请自由朗读4-10自然段,找出描写三个孩子和教育家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讨论交流:(1)把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学听。(2)比比谁能体会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心情,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三)分析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

交流汇报:你认为这个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从你刚才找的句子中找到答案?相机抓住以下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1)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A、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当时的情况很危急?(课件出示: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B、为什么说灌水也叫危险?

C、这种情况确实很危急。谁能读出当时的情况危急?

D、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E、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为什么要低声说以及为什么她不让自己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出去,而要把自己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去。

F、你认为小女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G、我们再用坚定而又果断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看来临危不乱是这次试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板书:临危不乱)

H、这次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A、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试验成功了?(顺利、一个又一个)

B、理解顺利的意思。如果实验不能顺利会导致什么后果?(板书:团结合作)C、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 D、我们也团结合作读好这句话。(生读)

F、这次试验取得成功的原因还有什么?试从小女孩说的话中找找?(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A、生汇报后齐读。

B、复习“假”字的两种读音以及理解“不假思索”的意思。C、小女孩为什么想也不想就说出了这句话?

D、小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叫做先人后己。(板书:先人后己)

E、你打算用怎样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F、全班女同学读。全班男同学读。全班同学读。

G、实验终于成功了,教育家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谁知道?(生汇报)(4)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小女孩,好久才放下。

A、谁来再读一读这么句子?注意揣摩教育家说话时的语气。

B、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家为什么如此激动?这个实验以前做过吗?结果怎么样?(生汇报后幻灯出示句子:这个实验我做过很多次,……一个也拉不出来。)

C、教育家没想到什么?让三个学生说。

D、此时,教育家想对小女孩说什么?想对三个学生说什么?

E、让我们带着激动、喜悦和意味深长的语气,一起来读读教育家的话。(课件出示)

4、分角色朗读。

文中的对话精彩着呢!老师也想和你们读一读。老师念旁白,男生读教育家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三个学生的话,你们一起读。(读对话)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去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三、总结提高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归纳:面对危险时,小女孩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态度值得我们敬佩,但更要的是在我们确保自身安全,并且有足够能力保护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先让需要帮助的弱者走出危险,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3、如果人人在危险面前,只顾着自己逃命,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4、小结: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我们要临危不乱,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让“救人救己”这一美好的品质永驻你我的心间,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团结合作,那么我们就会获得成功。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升华教育效果。】

四、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临危不乱 团结合作 先人后己

第五篇: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 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⑴ 什么人在做实验?

⑵ 又是怎么做的呢?

⑶ 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⑴ 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⑵ 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⑶ 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⑷ 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下载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次成功的试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 2.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写成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

    一次成功的试验说课稿

    30、《一次成功的试验》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次成功的试验》,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1《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抓住生字较多的句子重点指导,达到正确、流利读文。 2、学习七个生字:讯 传 约 击 拥 抱 泪。写三个生字:拥 抱 泪 3、......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运村试验学校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 杨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能大概知道它们的特征......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定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结合课文积累3个成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心情。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设计人:岳志芳 学校:东营区一中使用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会认10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宽裕、立即、仁爱、糖果、圣诞、逛街、分享、援助、沉默不语、 兴高采、烈如愿以偿等词语。能......